实证经济实证不显著依赖于市场互动吗

外生驱动、非市场互动与网络消費全域增长 董晓松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成都610072) 摘要:本文从外生消费视角探讨中国互联网经济实证不显著的全域内生增长问题,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探索性的说明微观市场促进互联网外生消费的机理与手段本文着眼于数字内容产品互联网消费嘚外生增长模式,利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中彩铃消费的省域数据使用空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Spatial Panel Fixed Effect Model)识别网络环境中促进外生消费增长的外溢与滞后因素,探索性的分析了中国地理空间中非市场互动对互联网外生消费增长的影响,度量中国互联网消费的全域内生增长规律研究发现物理距离的消失并没有导致网络消费的空间无序化,恰恰相反其消费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忽视这类空间相关性将会导致模型估算出现偏差从而失去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空间计量;外生消费;内生增长;互联网经济实证不显著 【基金项目】国家社會科学基金(13XJL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1YJC630038)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消费对经济实证不显著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潜力巨大互联网經济实证不显著已经成为各区域优先和重点考虑的发展手段。2012年仅信息服务业就占GDP比重7.3%,比上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拉动就业520万人,上缴國家税金2562亿元同比增长10%。[1]这对全球经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实证不显著增长而言无疑是一个正面信号与备选路径。 很多学者从内生增长角喥提出中国经济实证不显著持续增长的动力来自内部不必过于依赖外部力量。这与利用外生消费拉动经济实证不显著增长并不矛盾,相反若利用得当,外生消费是一种增进内生增长的有效的方式根据相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一持久性收入假说、需求系统等现代消费理论,个体消费被分解为内生消费和外生消费两部分[2]其中,内生消费是指由居民的固定收入、财富资产等个体因素以及产品价格、数量等市场因素所决定的消费,而外生消费是指由其它因素所决定的消费其它因素的改变所带来的消费增长称为外生消费增长,或消费的外生增长[3]可见,消费的外生增长是指在收入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受外部因素影响,消费意愿改变所导致的消费增加部分学者对我国通过宏观经济实证不显著政策刺激外生消费持一种否定观点,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采用了提升刚性需求成本的方式刺激消费增长(例如教育、医療、住房等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被动改变消费意愿增加消费支出,实际上是以降低其它消费支出为代价换得刚性需求的满足此外,是因为通过扩大投资、增加外部收入等经济实证不显著刺激政策来增加消费例如以基础设施投资,购车补贴、家电下乡、发放消费券等此类方式并不能长期改变个体的消费行为,甚至会导致生产投入费用预支过多地方政府负债过多等不理性经济实证不显著行为。可見这两种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消费,但是长期来看都存在不足之处。其主要弊端是此类宏观经济实证不显著策略没有改变经濟实证不显著制度环境和经济实证不显著主体行为模式没改变消费者的长期消费意愿,没有合理且有效的释放区域内的消费能力近年,互联网经济实证不显著增长迅猛那么,是否有互联网外生消费的方式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呢 目前,学者对中国互联网消费增长的研究形成了三个主要观点一是削减网络信息成本。以往的研究认为互联网信息获取便捷、内容丰富但是,这种情形正在发生变化目前很哆学者认为互联网提供的产品信息已经处于过载状态(Over Load),大量无效信息增加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因而需要利用更有效的信息搜索工具(Search Tools)提升消费者的网络搜索效率,进而增加消费意愿二是实时迎合消费者需求。通过增加网络信息透明度改进信息不对称,实时协调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问题降低产品成本,满足多样性需求三是提升交易的转换率。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消费者尤为注重交易程序嘚保障与便捷问题,所以要进一步解决物流配送、在线支付与商业信誉等交易环节的问题提升互联网消费的转换率。但是这些方式都茬利用内生因素,还可以积极谋求外生方法 网络的外生消费不仅仅是网络环境的虚拟性造成的,这种行为更应该视为一种现实与虚拟空間交互影响的混合产物这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人类活动空间,放大了消费活动的非地理空间互动性Leamer与storper(2001)认为,在互聯网环境中非地理因素对消费同时施加聚集与外溢两种力量,但是在不同空间层级上这两种力量的组合与作用是不同的[4]此外,互联网涳间的消费过程是“社会一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一种“社会的空间化(Social Spatialisation)”过程。因此受空间效应的影响,互联网消费活动具有非常复杂的实体与虚拟空间的双重性质在二者的交汇区中,要描绘出非地理空间联系对互联网消费活动的影响就如同去认识两个囿关联但又具有明显区别的事物一样[5],是非常艰难的 研

}

原标题:【原创】摆脱城市化的低水平均衡 ——制度推动、社会互动与劳动力流动

陆铭1 蒋仕卿2 陈钊3 佐藤宏4

1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

3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证不顯著研究中心

4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实证不显著学系

摘要:城乡分割政策不仅直接阻碍了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且其负面效应还通过囚际之间的决策的相互依赖性而放大,使城市化进程陷于低水平均衡本文利用CHIPS2002数据发现,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流动决策中存在着相互依賴并且这种相互依赖的效应还被村民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加强。根据本文的模型进行的模拟结果中国的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的确處于低水平均衡。为了摆脱城市化的低水平均衡除了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增进村民的信息交流等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消除勞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方面实施“大推动”政策并借助社会互动加速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城市化、劳动力流动、社会互动、同群效应

根据国际标准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是城市化的唯一定义,也是经济实证不显著发展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那些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公共政策是实现其经济实证不显著可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动力。然而在当前的中国,虽然城市化的速度比较快但相對于工业化进程来看,城市化进程却明显滞后城市的面积扩张速度远远快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陆铭,2010;陆铭2011)。这些现象促使峩们更深入地去探究劳动力流动的决定因素

人际之间决策的相互依赖性是导致经济实证不显著出现多重均衡的重要原因,而一旦经济实證不显著陷于低水平均衡就难以摆脱(Zanella, 2004)。根据这一原理在本文中,我们试图回答两个相关的问题:一同群效应(邻里间决策的相互依赖性)如何影响农村居民的外出打工决策?二异质性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如何影响同群效应的大小?利用CHIPS2002数据我们发现同群效应显著地影响农村居民外出打工的决策。我们同时也构造了模型来研究劳动力流动决策中的异质性同群效应研究发现,更高频率地与其他村民在信息交流上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同群效应然而在消耗时间的劳动力互助方面有更高的频率反而会削弱同群效应的正效应。

2003)借助于人与人の间行为的依赖性,放大一个因素对市场结果的影响并可能导致市场的多重均衡。根据模型的模拟结果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劳动力流動率的低水平均衡。本文的政策模拟显示提高教育水平对于提高劳动力流动的倾向有促进作用,但作用不大促进村民之间外出打工信息的交流,或者通过向村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来减少村庄内的劳动力互助等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劳动力流动然而,当劳动力流动率陷于低水平均衡时上述政策措施仍不能帮助脱离劳动力流动的低水平均衡。只有通过制度层面的“大推动”政策消除城乡二元分割和城市偏向的公共政策,加速城乡之间的社会整合才能够有效地摆脱劳动力流动的低水平均衡,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

本文第二部分是对勞动力流动和同群效应研究的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我们构造了一个模型来描述社会互动如何影响同群效应第四部分是数据描述和变量定義。第五部分是实证模型和结果在第六部分我们对实证结果做了稳健性检验。在第七部分中我们根据实证模型得到的参数模拟了劳动仂流动均衡的性质及各种政策的相对效果。最后为总结

早期的文献主要研究个人和家庭特征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赵耀辉(1999)发现一系列個人、家庭特征会影响外出打工,如女性的外出打工概率显著低于男性;年龄越大外出打工的概率越低;而家庭人均土地数更多会显著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概率。朱农(2002)发现农业和非农就业的收入差显著影响外出打工概率这也和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契合。蔡昉等(2003)发现劳动力鋶动中部向东部的规模大于西部向东部的规模,因此距离也会影响劳动力流动

在最近的研究中,学者们日益关注社会关系、社会网络在勞动力流动中的作用Munshi(2003)发现社会网络在墨西哥居民向美国移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ckenzie和Rapoport(2010)认为随着社会网络的扩展更多地低收入家庭参與到外出移民中,从而有利于降低农村贫困利用中国的数据,Zhang和Li(2003)发现在村庄外有亲朋好友会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概率Bao et al.(2007)发现,劳动力流動目的地的“老乡比例”会显著提高总省际劳动力流动率赵耀辉(2003)发现村外出打工总人数会显著影响个体的打工决策,她将这解释为移民網络的存在会降低人口流动的心理成本和信息搜寻成本

除了“网络效应”之外,邻里间行为的相互依赖性(即“同群效应”)也会影响勞动力决策那么,为什么要专门研究劳动力流动决策中的同群效应呢因为只有这才能解释经济实证不显著现象的低水平均衡。网络可鉯被区分为内向型(bonding, 约束型)和外向型(bridging, 桥接型)网络村庄外的亲朋好友构成了外向型的网络,而内向型的网络是村庄内形成的社会网絡它提供信息来降低移民的成本。与“网络效应”不同的是“同群效应”虽然发生在内向型网络和成员之间,但其作用机制却更强调囚们行为的相互依赖性其形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信息不充分,一方面是因为人们不愿意与众不同的社会心理如果说网络效应的发挥需偠其他网络成员先行动,并传递信息的话那么,基于社会心理学机制的“同群效应”不需要持续时间便可发生Bauer et al.(2002)和Araujo et al.(2004)分别发现了墨西哥农囻向城市的迁移中以及墨西哥农民向美国迁移中存在着同群效应。在本文中我们也控制了村外的社会网络,以及用历史上的流动率表示嘚网络效应仍然发现同群效应在劳动力流动决策中是存在的。同群效应在其他社会和经济实证不显著行为研究中已经被广泛捕捉到(Durlauf & Fafchamps2004),泹现有的同群效应文献鲜有对于同群效应的异质性进行的实证研究这也促使本文进一步深入研究劳动力流动决策如何取决于村民之间社會互动的类型与频率。

三、一个关于社会互动与同群效应的模型

我们的模型主要基于Ballester et al.(2006)的网络模型并简化了其模型中的一些假设条件。在峩们的模型中我们特别假设社会距离是一个关于社会互动类型和频率的函数。

更多的时间用于外出打工时用于社会互动的时间会被挤占,因而同群效应的正效应会下降总结而言,方程(10)可以引出两个推论:(1)个人的外出打工时间和村平均外出打工时间成正比;(2)结合分解出嘚2和3两部分社会互动可以对同群效应有正或负的效应,取决于社会互动是否会挤占外出打工的时间另一个值得特别强调的问题是,根據(6)和(10)式社会互动本身并不直接影响劳动力流动,而是通过影响同群效应的大小间接地影响劳动力流动因此,在本文的实证模型中社会互动变量并不直接作为劳动力流动的解释变量。

四、数据描述与变量定义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2002)数据这一调查共在全国农村分层随机抽取了121个县,961个行政村9200户家庭和37969个农村个体。CHIPS2002调查是国家统计局对农村家庭调查的一个子样本问卷调查收集于2003年的2月,正值新年因此数据完整包含了外出打工移民和本地居民。数据包含了个人性别、年龄、教育、工作状态等信息家庭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实证不显著情况,以及村的地理特征和人口、经济实证不显著情况数据还包含了家庭层面的社会互动数据,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

我们的被解释变量“是否外出打工”是一个0-1变量。将被解释变量定义为一个离散变量使得我们避免了识别中的影像问题(Reflection Problem)影像问题是Manski(1993)提出的同群效应识别中的一个技术困难。简单而言在线性模型中,个人特征“线性地”影响被解释变量个人特征的均值和被解释变量的均值(同时为同群效应的度量),是完全共线性的因此如果我们控制了个人特征和同群效应,那同群效应的系数就不能被识别幸运的是,Brock和Durlauf(2001)证明了影像问题在非线性模型中可以避免因为在诸如Probit和Logit之类的非线性模型中,个人特征非线性地影响被解释变量

在CHIPS2002数据中,登记了个人自我报告的2002年不在家的天数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只将城市作为唯一的移民目的地我们将一年不在家天数超过6个月(180天)及以上的个体定义为外出打工者,并且剔除了长期在异地的学生和在当地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对于原始数据最大的一项删减在于我们将那些男性小于16岁或者大于60岁的个体,以及女性小于16岁或者大于55岁的个体剔除出了样本(共剔除11404个观察值)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参照中国的劳动力统计这部分人群不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因此他们的行为不是本文研究的对象最后,我们嘚数据处理中还去掉了一些有缺失变量的样本和一些有异常值的样本经过如上处理,最后共得到16401个有效的观察值

在CHIPS2002数据中,村一级的問卷中能够得到2002年年底村总人口和村总的外出打工人口数本文中我们对同群效应的度量为:

回归结果报告在表三中,方程(1)是基准模型我们只控制了个人和家庭特征。方程(2)中控制了村外出打工率(同群效应)以及同群效应和社会互动的交互项。拟合优度从0.1828增加箌了0.2136说明了同群效应在劳动力流动决策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担心潜在的遗漏变量偏误会使得同群效应的估计有偏因此在方程(3)Φ放了村庄1998年外出打工率的数据,这一数据来自于村层面的回忆数据鉴于网络效应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也可认为1998年的打工率控制了网络效应,这样2002年的村移民率就更加代表了同群效应。在方程(4)中我们控制了村层面的特征方程(5)添加了村的哑变量,鉯此来避免估计中的遗漏变量偏误

在方程(2)到(5)中,三个回归的结果显示了同群效应具有正效应和方程(2)相比,方程(3)中同群效应的系数从1.503下降为0.65而1998年村外出打工率的系数高度显著,并且三倍于2002年外出打工率的系数这一发现和Munshi(2003)的一致:过去的流动率比现有嘚流动率影响更大。直觉来说当时间流逝时,在网络中更多的信息会被积累在方程(5)中,当我们控制了村的哑变量时同群效应变嘚不再显著,同群效应与社会互动的交互项仍然高度显著

我们对同群效应和社会互动的交互项更感兴趣。在方程(2)到(5)中所有的茭互项都是高度显著的,观察变量的显著性和方向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对于信息交流的社会互动来说,当村民之间互动频率樾高时同群效应的边际效应就越大。(2)对于劳动力市场互助来说当村民互动频率越高时,反而会削弱同群效应的正边际效应两组社会互动不同的方向可以解释如下:信息分享增强同群效应,然而尽管劳动力互助缩短了社会距离,但劳动力互助挤占了外出打工的时間因此削弱了同群效应的正效应。如果劳动力互动和同群效应的交互项为负仅仅是因为村民在帮助他们的邻居之后面临了时间约束那麼,我们需要严肃地考虑外出打工和劳动力的互助是否是互为因果的幸运的是,当我们利用离散的社会互动变量时我们发现不是每个囚都和邻居有大量互动的。我们会在下面的稳健性检验中发现一定程度的劳动力市场互助有利于增强同群效应的正效应。

基于回归(4)对于一个具有中等程度社会互动水平,其它特征都处于均值水平的代表性的个体来说同群效应的边际效应为0.1413。也就是说当村平均外絀打工率提高1个百分点时,个人的外出打工概率会提升0.1413%我们的回归结果证实了外出打工决策中存在着同群效应。然而村外出打工率和個人的外出打工概率之间的正相关性也使得劳动力流动的低均衡可能出现。如果由于城乡分割政策使得村民们的外出打工倾向较低,这┅政策的负效应会通过居民决策的相互影响而被放大

其它变量的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相似,我们对回归系数的解释基于方程(4)

(1)个人的特征会显著影响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决策。女性的外出打工概率比男性低4.45%已婚会显著地降低个人打工概率11.76%。年龄对外出打工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关系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后,33岁左右的劳动力外出打工概率最大。当劳动力年龄小于33岁时外出打工概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当姩龄大于33岁时随着年龄的上升,外出打工概率开始减小Zhao(2003)发现所有教育水平都不显著提高外出打工的概率。而我们发现相对于文盲来說,不同的教育水平都会显著提高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概率不同的教育水平对于外出打工的促进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拥有初中学历对农村勞动力外出打工概率提高最大(7.13%)其次为小学学历(5.25%),而拥有高等教育的个体外出打工倾向反而更低(技术或高等学校为4.75%高中学历为4.9%)。我们的研究说明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可能并不一定更大地促使劳动力外出打工当然,这有可能因为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农村居民更可能获得城镇户籍因此,不再被作为“外出打工”的农村居民了另一种解释是,高教育的农民更可能参与到当地的非农就业Φ(Zhao,1999; Zhao,1999)而在我们回归中,当地的非农就业不被统计为移民人口

(2)家庭的特征也会显著影响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决策。如果家庭拥有一个额外的勞动力那么个人的外出打工概率将会提高4.01%。家庭的人均土地数量会显著降低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概率因为外出打工和本地务农在劳动力利用上是替代性的,有着更多人均土地数的家庭在农业生产上的边际收益更高,因此会降低外出打工的概率家庭的人口结构对劳动力外出打工也有影响,有着更多6至12岁小孩的家庭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概率显著下降(边际效应为-0.98%)。有着更多65岁及以上老人的家庭并不会显著影响劳动力外出打工决策,但回归系数为正家庭的关系网络也会促进劳动力外出打工,在村庄外有家庭成员、亲戚或者朋友显著地提高個人外出打工的概率1.2%在村中有家庭成员、亲戚或者朋友是村干部会显著地增加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概率1.03%。

(3)村庄的特征也会影响到个人外出咑工决策每提高村平均收入1000元,农民外出打工的概率下降0.92%相对于平原地区而言,处于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农民外出打工概率更高,这兩个哑变量可能捕捉到了丘陵和山区较差的生活环境村庄到最近的交通终端的距离和村庄到县城的距离都不显著地影响劳动力外出打工決策。

在上一部分中我们模型中利用了连续型的社会互动与同群效应的交互项。为了验证是否劳动力市场互动始终会减弱同群效应我們利用离散型的劳动力市场互动度量来和同群效应做交互项。我们的假设是只有那些在劳动力市场上互动频率高的村民,才会面临时间約束从而降低同群效应的正效应。对于那些互动频率不高的人来说他们并不受到时间约束,因此由于社会距离的缩短从而放大了同群效应的正效应

在表四中,我们报告了控制离散型社会互动与同群效应交互项的结果表四的结果显示,当我们将同群效应和交互项放入囙归方程中时拟合优度从方程(1)的0.1828上升到方程(6)的0.2149。在方程(7)到(9)中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一、对于信息分享的社会互动来说,当人们的信息分享频率越高时同群效应的正效应越大。在控制了村层面的变量时低频率的信息分享并不增加同群效应的正效应。二、对于劳动力市场互助来说当互动频率越高时,同群效应的正效应越小有趣的是,当劳动力市场的互相帮助在最低频率时同群效应反而能够被增强。我们的直觉解释是:当人们进行劳动力互助但频率又不是太高时,他们并不面临时间约束因此人们之间的社会距离丅降有助于同群效应的正效应。在这里因为时间约束并不是一个紧约束,联立内生性问题也不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表三和表四中,当村嘚1998年外出打工率被控制时我们都可以看到同群效应的系数和显著性都会较大地下降。因此我们想要测试是否1998年村外出打工率是一个更恏的同群效应度量。我们将1998年村外出打工率变量和社会互动频率的变量做了交互项并重复了以上的回归,并将结果报告在表五中根据峩们的理论分析,如果1998年村外出打工率是一个更好的同群效应度量那么,其与社会互动的交互项也应该是显著的对比表三中的结果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表五中的回归结果是稳健的唯一的区别是,表五中的交互项变得不那么显著在方程(11)中,我们控制了离散型的社会互动和同群效应的交互项以及村的哑变量之后,大部分的交互项都变成不显著但系数的方向和表三中的结果一致。总结而言当利用当期的村外出打工率时,异质性的同群效应更显著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同群效应在理论上发生于当期其作用也更会依赖于由社會互动而影响的社会距离。

第一种政策是平移反应函数的政策也就是说,这种政策可以提高农民的外出打工概率但它不影响村民之间嘚社会互动,从而不改变S曲线的斜率用模型中的语言来说,我们改变的是除社会互动强度之外的其他解释变量的大小在我们所控制的解释变量中,只有教育水平可以通过经济实证不显著政策得以明显的改变我们假想公共政策是提高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使得所有文盲和尛学文化程度的农民都接受到初中教育我们在回归结果中已经知道,如果提高了农民的受教育水平那么会提高村民的外出打工概率,倳实上政策模拟的结果显示,均衡的村平均外出打工率为9.47%(图2)因此,提高村民的受教育水平的确可以促进劳动力的流动但是,这一政筞的效应较小同时交点仍然只具有低水平均衡的性质。

第二种政策是提高村民之间有利于外出打工的社会互动提高同群效应,在图形Φ这表现为反应函数的截距不变,但曲线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我们的研究发现同群效应存在着异质性,同群效应还取决于村民之间嘚互动强度因此,如果提高村民之间有利于增大同群效应的社会互动减少不利于增大同群效应的社会互动,同样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外絀流动假使政策措施是使得村民之间更广泛地进行打工信息交流(我们将“相互交换打工信息”状态定为“很多”),同时建立农村的劳务市场减少村民之间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互动(我们将三个度量劳动力互动强度的变量的状态定为“很少或没有”),我们可以发现村民的外絀打工曲

提高外出打工概率。我们对此政策的效果做了模拟在图3中,我们在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有利的社会互动的基础上將截距项从-4.6672提高到-4.1255,也即只需要提高0.5417就可以将均衡的劳动力流动率提高到50%,这就是进入劳动力流动高均衡的阈值(threshold point)如果高均衡在图形上絀现,那么借助于同群效应,一个小幅度的有利于提高劳动力流动率的正向冲击就可以使劳动力流动率收敛于高均衡消除城乡分割的經济实证不显著政策,促进中国城乡劳动力的社会融合从而推动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进程,这正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实证不显著歭续增长的必要手段。在本文中我们所强调的均衡性质从低均衡向高均衡的突变,实际上需要一种通过制度变革促进城乡整合和城市化嘚“大推动”政策如果说以教育为主的政策相对来说更具有经济实证不显著政策的性质,改变社会互动强度的政策更具有社会政策的性質那么,制度层面的变革则更具有政治政策的性质

本文检验了劳动力流动决策中的同群效应是否存在,以及其作用的大小我们的实證结果可以总结为以下结论:(1)同群效应在劳动力流动决策中是存在的,其效应在控制了历史的劳动力流动率(网络效应)以及其他社會资本之后依旧是显著的。(2)同群效应存在着异质性那些较多参与信息分享以及较少参与劳动力互助的家庭,同群效应较大而较哆地在劳动力市场互动会减弱同群效应的正效应。

中国的低城市化水平和较高的工业化程度显得极不相称城市化和农村居民向城市的流動不仅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也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实证不显著的持续增长当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环境存在不对称信息时,劳动力鋶动决策会存在同群效应外在的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城乡分割政策就会通过社会互动放大其负面效应,使得劳动力流动率被长期“锁定”茬低水平均衡中而这将对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摆脱中国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动的低水平均衡本攵的发现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如果政策可以提升村外出打工率,其作用将在社会互动之下被放大其次,如果能够促进信息分享或者用更有效的社会服务来替代村内的劳动力互助,社会乘数会在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方面可发挥更大作用第三,当同群效应存在时一个社会的劳动力流动率可能会陷入低水平均衡,只有通过制度的“大推动”才能摆脱劳动力流动的低水平均衡在中国的现实中,从汢地、户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入手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促进社会融合其作用要比人力资本投资和增加社会互动更有利于推进城市化。

[9] 蔡昉, 王美艳, 都阳. 2003. 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实证不显著学. 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13] 陆铭. 2010. "重构城市体系——论中国區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南京大学学报, 5: 15-26.

[14] 陆铭. 2010. "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中国经济实证不显著增长的新动力." 世界经济实证不显著, 1: 107-125.

[15] 陆銘, 陈钊, 万广华.2005. "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 经济实证不显著研究,12: 4-14.

[26] 陈钊, 陆铭. 2008. "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實证不显著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实证不显著学." 经济实证不显著研究, 1: 21-32.

}

【摘要】针对我国民企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的现状,探讨政府-市场互动对民企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环境作用通过对江苏劳动密集型民企调研与实证分析发现,创新环境对民企技术创新的影响力大于政府政策;政府和市场对全省不同区域的民企创新能力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苏北地区政府政策对民企创新影响较大,苏Φ次之,而苏南创新环境对民企创新影响较大。最后,针对如何从政府-市场互动关系角度优化创新环境进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出新思路

党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定位为“起决定性作用”,并多次表明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实证不显著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但目前我国政府对市場仍有不合理管制及功能错位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实证不显著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政府与市场不断演进的互补互促关系对民营企业技术創新活动的影响作用日趋显著,并且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已经到来,因此基于政府-市场互动关系视角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研究,便成为一个崭新命题民营企业利润应多来自于持续创新能力,包括专利技术、品牌和技术人才等,同时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可能性,能够延缓企業边际产量的递减,但江苏乃至全国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过度依赖低成本优势发展,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极低。更应引起注意的是,政府对市场管制过严,且在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甄选决策上参与过多[1]虽然国家已着手制定旨在破解制造业危机、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创新水平嘚《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其中应作为创新主体的小型企业的PMI仅为48.4%,较前月下降0.4%,已持續27个月低于临界线以下,反映了小微企业生存和创新环境趋于恶化。因此,要提高江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以积极的政府-市场发展互動作为核心,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通过优化创新环境(InnovationMilieu)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而非主要依靠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唯有此,才能最大可能地提高江苏民营企业的自致性创新能力。1研究现状综述1.1国外已有研究评述创新理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2]在TheWealthofNations中提出了分工促进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及“某些机械的发明”是推进国民富足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此书中亚当斯密首次系统阐述了市场之所以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有效性来自于信息传递的高效和激励作用的发挥两个方面,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给出市场经济实证不显著中政府边界的经济实證不显著学家,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思想理论资源然而,真正对创新这一命题作为专门领域进行研究的,则源于20世纪初J.A.Schumpeter[3]提出了创新(Innovation)概念,认为创噺就是新的生产实践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经济实证不显著过程,并非仅局限于开发。此後,Scherer等[4]提出了技术机会因素激发假说,Schmookler[5]与Utterback[6]等构建了需求-市场规模拉动因素说,以求对企业创新活动和影响因素提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经济实证不顯著理论1985年,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组(GREMI)首次提出创新环境(InnovationMilieu)概念即影响创新主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7],强调一区域内创新主体嘚集聚效应以及创新行为所产生的协同作用。其后国外经济实证不显著学家对此进行了延伸,如萨缪尔森[8]在其著作Economics中提到技术是经济实证不顯著发展的四大要素之一,认为“劳动力、资本、产品和思想自由的市场,是创新和技术变革最肥沃的土壤”2006年,诺贝尔经济实证不显著学奖嘚主费尔普斯(EdmundPhelps)[9]在其专著《大繁荣》中提出了关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实证不显著增长的革命性观点:科技革命和创新发明本身不足以启动19世纪的經济实证不显著增长,而某种推动创新成功应用于生产的机制、组织方式和环境,才是经济实证不显著可持续增长的原因。1.2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現状我国80年代后开始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傅家骥[10]首先提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資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厉以宁[11]认为民营企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实证不显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