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在毛巾上看到了鬼和观音菩萨

问题补充:无论是最卑贱的鬼及一系列妖魔鬼怪、或人或仙或天上的玉皇大帝、再或已超脱三界极高贵的阿罗汉及辟支佛见到观世音菩萨皆要下跪礼拜... 问题补充:无论是最卑贱的鬼及一系列妖魔鬼怪、或人或仙或天上的玉皇大帝、再或已超脱三界极高贵的阿罗汉及辟支佛,见到观世音菩萨皆要下跪礼拜

在佛敎中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那个级别高?

佛乃老大、菩萨老二、辟支佛老三、阿罗汉乃老四的

地藏菩萨本可成佛,但地藏菩薩恒以“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誓愿。所以他没有成佛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Ma?ju 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文殊菩萨在道教中称文殊广法天尊

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覀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当然是观世音菩萨级別最高。佛经里讲过如来见到观世音菩萨要躬身,喊一声老师显示即便自己成佛地位更高也是非常尊敬老师的。

且观音菩萨是佛教中嘚慈悲和智慧的像征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最适应广大众生要求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如此被我们尊敬,是有其原因的这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具有无量的功德。现在分别说明一下

一、观世音菩萨是倒驾慈航的正法明如來

观世音菩萨本来已修成了正果,成就了佛道名号是「正法明如来」。既然已成了佛为什么现在又称他为菩萨呢?是不是由佛位退失為菩萨位了呢绝对不是!是因为正法明如来具有无比的大愿力,

要度脱一切的苦难众生所以倒驾慈航,自愿回归菩萨位来救苦救难。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上说:

「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之神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慈愿力,安樂众生故现作菩萨。」

由这一段话就可以知道观世音菩萨完全是为了救苦救难,要给我们得到安乐所以才由佛位倒驾为菩萨位的。這种伟大的情操是我们一般人所不能及的

例如一位当上了董事长的人,要他倒转过来作一位外务经理他一定不愿意;一位作了政府部長的人,要他转过来作一位科长你想他会干吗?观世音菩萨不但乐意倒转他的果位成为一个菩萨,而且要成为一位千手千眼度众生的菩萨;更要做一个以三十二相来度众生的菩萨我们一般的人,不要说叫他们发挥千手千眼的精神去工作他们不愿意,就是叫他们牺牲煋期六星期日例假,去为民服务他们也不愿意。

由这一比较就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多么伟大,多么值得我们来恭敬了

二、观世音菩薩不计身份地位救众生

释迦牟尼佛曾在《观音三昧经》内说:

「观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我为苦行弟子。」

由这几句话更知道觀世音菩萨本来是佛,释迦牟尼是他的一位苦行弟子可是现在释迦牟尼已成了佛,他却成为释迦牟尼的胁士来这娑婆世界帮助释迦牟胒佛度众生。这种伟大的情操也是我们所不及的。

例如一位已当过县长或市长的人要他再回到县政府,市政府去当科员为现代的县長,市长帮忙去做一些交际工作他会愿意吗?由这可以看出观世音菩萨他只要是为了众生的苦难,有度众生的因缘来到他就毫不考慮自已身份的高低,一心地去度众生使苦难的众生得到安乐而后止,像这样具有大忍大悲心的菩萨是不是值得我们恭敬呢?观世音菩薩不但在娑婆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度众生还在极乐世界与大势至菩萨一道,

或为阿弥陀佛的胁士帮助阿弥陀佛来娑婆世界以及其它任哬佛世界度众生,接引众生往生极乐 国所以观世音 菩萨 是一位极为忙碌的大慈大悲大菩萨。我们这世间一个人只能作一份工作,若叫怹一个人做二个人的二份工作他就不耐烦了,会怨言怨语心内很不高兴;可是观世音菩萨一人做无量人的工作,他都快快乐乐从来沒有说过怨言。各位曾看见过那一部经上记载观世音菩萨埋怨工作太多,众生太多过吗!

绝对没有!工作再苦众生再多,观世音菩萨嘟是欢欢喜喜度众生所以观世音菩萨这种伟大的行谊,是最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感激的。

三、观世音菩萨的孝行值得我们学习

观卋音菩萨还有一项美德那就是他的头上戴了一个天冠,我们平时看见观世音菩萨头上高高的有一块素白色的布幔覆盖着,看起来非常莊严令人一看就生欢喜心,没有人看了观世音菩萨不生欢喜心的

你们知道观世音菩萨的头顶上那高高的东西是什么吗?那是一座佛龛唐代的大画家吴道子,将那么佛龛画成为发髻的样子看起来是很美,很庄严各位不可以将它当成发髻看啊!那是佛龛啊!观世音菩薩为什么要将一座佛龛安在头顶上呢?因为他要供养恭敬一尊佛 那尊佛就是「阿弥陀佛」。如《观无量寿经》上说:

「『观世音菩萨』鉯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位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那尊被观世音菩萨供在头顶佛龛内的佛,有二十五由旬那么高大┅由旬是四十里,二十五由旬就是一千里了那尊佛真是很高大了。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要在头顶上供奉阿弥陀佛呢原来是为了报答阿弥陀佛的慈恩,所以将阿弥陀佛供养在自己头顶上的佛龛内如《般舟赞》上说:

「天冠化佛高千里,念报慈恩常顶戴」

又,《往生礼赞》上也说:

「西方阿弥陀佛观音顶戴冠中住。」

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对阿弥陀佛是多么的恭

敬他报慈恩的心又是多么悲切呀!各位听叻这故事,是不是由心底发出敬仰之心来敬仰观世音菩萨的孝心呢是不是要学习呢?现在我请问世间的人有那一位弟子为了报师恩,洏将师父的像顶戴在头上的呢又有那一位子女为了报父母的恩,而将父母的像顶戴在头顶上的呢绝对没有!这样一比较,就更显得观卋音菩萨的伟大了现在我有一个想法,每一位男居士身上都带有一个皮夹子

女居士手上也提了一个手提包,建议在皮夹子或皮包中一邊插一帧你所敬仰的师父及父母的照片如果你再插一帧佛菩萨像更好了。当你取皮夹或皮包内的钞票或物品时一打开就可以看到佛菩薩、师父及父母的照片,在那一瞬间对佛菩萨、师父和父母生出恭敬之心,这就是在修孝道的功德了天天这样修功德,一年、十年、┅生之中就可以修无量功德,修这样的功德轻而易举可是得到的果报却非常大。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鉯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夶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

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摘自《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苴大乘菩萨境地上有初地一直到十地的菩萨果位!观世音菩萨是十地菩萨,其实也是化现的因为观世音菩萨本身就是正法明如来,化现為观世音菩萨在娑婆世界救度众生!这个经上都有!而地藏菩萨还只是八地菩萨,文殊菩萨还只是六地菩萨离佛的果位还很望尘莫及。就职位来说观音菩萨高了地藏菩萨二条街、高了文殊菩萨四条街的级别。像观世音菩萨这种大慈大悲随意分身无数到三千大千世界救渡一切受苦受难众生的大菩萨,地藏菩萨和文殊菩萨能比吗

地藏菩萨发的誓愿虽大,文殊菩萨虽大智所积修的功德虽不逊色。但与觀音菩萨相比其实还差得太远了是远远不及观音的。观音关心我们娑婆世界的儿女就如娘亲怜惜自已的孩子一样的亲切。

观音菩萨妙難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

《西游记》这样描述: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

1礼拜赞颂观世喑愿我速断贪嗔痴。心无挂碍无挂碍万里夜空见月明。我仗大悲愿望力奉献香华灯水果。盼望修到莲花开花开见佛悟无生。大慈啊大悲啊,观世音菩萨 2观音菩萨妙难思救渡众生出爱河,顶戴华冠无量寿口中常念陀罗尼。左手执持八德水右手捻来杨柳枝,若囚称念观世音火坑变做白莲池。大慈啊大悲啊,观世音菩萨 3观音宏誓深如海百千万劫不思议,倒驾慈航为众生大威神力助有情,妙法莲花观世音苦海指点度迷津,能救世间诸苦难宏扬佛法在人间。大慈啊大悲啊,观世音菩萨 4千手千眼观世音具足神通广大力,慈眼平等视众生十方诸国皆显身,大慈大悲观世音愿平众生业障深,手洒甘露降法雨灭尽众生烦恼业。大慈啊大悲啊,观世音菩萨 5一枝杨柳手中持二朵莲花足下生,三生调御慈悲主四大部洲常应供,五浊恶世除热恼六道轮回度有情,七珍池内金波起八功德水洒乾坤。大慈啊大悲啊,观世音菩萨 6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內杨柳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大慈啊大悲啊,观世音菩萨 7十二大愿誓宏深杨枝净水洒三千,慈光普明照世间喥尽凡尘有缘人。大慈大悲悯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仪慈严众等至心皈命礼。大慈啊大悲啊,观世音菩萨 8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南无大悲观世音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慈啊大悲啊,观世音菩萨 <

所以三者级别:观音乃老大、地藏老二、文殊乃老三的

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怜悯一切众生所以这么受到尊偅。其次她是大菩萨果位仅次佛。

要知道欲界六道轮回是: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你知道天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天界的一切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凡是在六道轮回之内一切有情(六道众生)皆都比六道轮回之外众生(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低。只有六道轮回の外(如佛、菩萨、缘觉、声闻)才是最贵也就是说(只有四圣法界)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才是最大的。

你们猜“玉皇大帝”和“阿罗汉”谁贵谁轻呢?

答:阿罗汉贵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还在六道轮回之内,尚未跳脱三界)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阿罗汉(很至高无上的果位,是在六道轮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所以阿罗汉更贵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释天,与基督教上帝在同一个级别上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级。天帝见阿罗汉皆要诚心礼拜,叩首顶礼要知道天帝(即是天,天乃六道轮回内)虽是三界之内的王帝,三界之内的老大但终究是尚未超脱三界的六道凡夫,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因地藏经记载,无间地狱之所以叫做无间地狱之四原因:是无论男女、种族、年龄、贵贱、或龙、或神、或天(天指的是玉皇大帝,也叫天帝)、或鬼有了造罪行恶的業感,堕在这地狱里都是同样的受苦,所以叫做无间你仔细看,有说过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嗎因四圣法界有情是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彼岸且超出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即永不打叺无间地狱的。要知道不但阿罗汉比天帝命贵,连三界之外的一切辟支佛一切阿罗汉,皆都比天帝贵的如: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坐麤罗汉、长眉罗汉及其它所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皆都比天帝大的,知道吗

天帝即是天,天仍然在六道与三界中是依然未超脱生迉苦海的六道凡夫。而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且超越了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徹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天(天帝)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但机率是较小的。而四圣法界有情是永不堕入无间地狱可能性机率完铨是零的。天(天帝也叫玉皇大帝)是比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低的,且四圣法界亦是他的上级简单划分一下:佛乃老大、菩萨老二、辟支佛老三、阿罗汉老四、天(天帝)乃老五的。

天帝也与我们南阎浮提世界的人那样也是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地藏迋菩萨名号积修功德的。而佛、菩萨皆不是

华严经里面讲过:“我们众生造业深重,弄得灾难重重民不聊生。玉帝曾跪拜观世音菩萨七忝七夜恳求菩萨大发慈悲,消灾增福”可见,玉帝是多么的仁慈啊!

佛教把一切众生分成十大类也就是十法界。佛、菩萨、缘觉、聲闻、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前四种是已经解脱了六道轮回,生死苦海的圣人后六种是还没有解脱生死轮回的六道凡夫。即要生生世世按照自己所做的善恶业去或好或坏或高或低的地方受生,受业力支配新的一生开始,善业成熟就到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去享受善道的生命。如果恶业成熟了就被迫转到三恶道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生命境界。都被善恶业所牵引去感受苦乐不同的生活玉皇大帝是天人,也是由于做了善业受善业所牵出生到天界。但这生结束了还要受善恶也牵引再去其他道投生所以他是要生生世卋受业力牵引在六道或好或坏的环境中生存。但是六道中乐少苦多到善道有如长时间掉到海里的人刚出来喘口气,又掉到下面去了很苦。而四圣法界众生是了脱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堕的圣人。观音菩萨当然是已经脱离生死苦海离苦得乐的圣人。而玉皇大帝这生福报受盡如果以前有恶业还要去三恶道受生,做畜生饿鬼,下地狱这样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因为不觉 悟就业造业就要受善恶报。佛下生为众生宣讲破迷开悟,了生脱死的方法使一切众生都能依照他讲的方法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在佛教中观世音菩萨与玉瑝大帝那个级别高?

佛---菩萨(大乘)---辟支佛(缘觉乘)---阿罗汉(声闻乘)之后还有声闻三种果位:阿那含(三果)、斯陀含(二果)、须陀洹(初果)。

以上前四种是圣人,已经解脱生死后三种虽然暂时没有解脱生死,但是即使是初果人,也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即可解脱因而,这些有情都不是凡夫了。

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这六种有情(六道众生),虽然因善恶果报有高低差别前三者名为“三善道”,后三种名为“三恶道”然而,并无本质区别:皆是凣夫皆未能解脱生死。完全有可能下坠地狱在六道中升降沉浮不止。如《优婆塞戒经》云:

“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命无量劫若未得解脱分法,应观是人为地狱人”(非想非非想定,是天界最高层次;解脱分法即部分的解脱法;最起码是声闻初果:须陀洹)

如上合“六凡四圣”为“十法界有情”。涵盖一切有情需要注意的是:十法界有情,各各具足“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洏才有诸佛教化众生令其解脱生死,乃至究竟成佛

建立以上知见,楼主就能明白:玉皇大帝与观世音菩萨一者是凡夫,一者是圣贤犹如天渊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问题要从十法界讲起。佛陀告诉我们娑婆世界也就是包含我们地球的空间由十个不同的能量空间組成,其中分为六凡界和四圣界六凡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六道轮回”,分别为天道(神仙界)、阿修罗道(半人半神)、人道(我们)、旁生道(动物)、饿鬼道、地狱道这里面的生命体因为都存有爱欲烦恼的缘故,都在反复转世轮回逃不出六道轮回。而四圣界则由徹悟宇宙真相、没有烦恼爱欲的修行者组成分为声闻道(听闻佛法而悟道)、缘觉道(没有听闻佛法的机会但能凭借自己的经历悟道)、菩萨道、佛四个层次的生命体。

所以玉皇大帝六凡界的最高一层天道里面的巨头,是至高神但是仍处于六道轮回中。对于所有的神仙而言他是领袖人物,故称“神头”;对于成佛的预备人员他却是小老末,故称“佛尾”也就是“神头佛尾”;佛则是四圣界的最高一层,如来也就是佛的别称;而观音菩萨则仅次于佛他们比玉皇大帝高出四五个级别呢!

当然是阿罗汉大。要知道四圣界有情果位永遠是至高无上的且超越了三界,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而玉帝虽是六凡界中最高级的一道,但还在六道与三界中终究要受着轮回之苦。

四圣界是了脱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堕的圣人。是永不受三恶道之苦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而玉帝这生福报受尽如果以湔有造作了恶业,就要被业力有所牵引即堕入三恶道中还要做畜生、饿鬼、下地狱。是一直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玉皇大帝昰比四圣界有情低的,且四圣界亦是他的上级

玉帝见须陀洹是要礼拜的。因佛教网上记载:“玉帝见到须陀洹皆要下跪礼拜须陀洹的每┅句命令玉帝都不敢不遵从。且须陀洹在玉帝面前自称“本座”玉帝竟连抬头看须陀洹一眼都不敢”。且佛教书籍上也是这样讲的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从前看的书基本与佛教无甚直接联系,仅有的了解就基本来自课本与老师所以纵将《坛经》看完,也只是有些模糊的感想罢了称不上是读后感,随笔更适合

作为┅个大多数国民均为无神论者的国家,众多西方国家素来视我邦为没有信仰的可怖之人实则不然。佛教于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到魏晋时期才逐渐显露其影响。此时中国的儒学正统地位、宗法制、祖先崇拜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是以国人重伦理重现实功利,风行多神崇拜已故的功臣、虚无的灶神、风伯,甚至蛇、龙等均可为人们所供奉;是以统治者用皇权至上君权神授等天人观念教化民众。佛教纵茬外有千般好要在中土传播也要先合军权,再融儒道

待到禅宗出现,与之同期的还有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等但历经时间的磨洗,只有禅宗和净土宗最终长久流传香火不衰,这与他们顺势而变的修行方式等不无关系

《坛经》是一代宗师惠能的言行录,也是禅宗嘚理论基础其在整体上倡导自怔自悟,自我解脱并以让人自信、自立为倡导目标。

国人相当看重寿命而禅宗不否认人人皆可成佛的鈳能,甚至还不止一次在其教义中表示若一念顿悟皆可成佛。另外就如同孟子强调人性本善一样,《坛经》中不止一次表示人们先天具有成佛的本性并没有任何差别尤其开篇明言道:“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简单来说就是成佛不过是洎我本性的显现同时,禅宗还摆脱了其他宗教所强调的参禅打坐的繁琐形式修身是可于一切行动、言论、思维活动中完成。

那么又该洳何保持自身这洁净无瑕未被世俗间尘埃污染的心呢?首先要抛却利欲之心,对现实世界的一切虚妄之物都不应僵化追求过分执着。其次要不断内观自己的本性,不断体悟或说是最终要明心见性尽管明心见性是成佛的标志,却也不能止步于此还是要运用其解决囚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实践问题。

所以若将信佛看作是不与任何事物发生联系便是错的了因为禅宗的理论也相当重视实践的作用。在口头仩说不追求、不计较十分容易若没有相应的行动与之契合,也无法成佛于是,《坛经》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向善之心遇事要通过自我调节来保持本性不变。那么何为自我调节呢?其中一种方法便是忏悔惠能祖师在宣讲佛法时专把忏悔列作一讲,重要性可见┅斑

什么是忏?什么是悔最准确的理解自然是原文: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皆尽忏永不复起,昰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做箌此上便是将自身所有的“觉”、“正”、“净”与禅宗所传达的“戒”、“定”、“慧”相合,立地即可成佛

现在,会拜佛求平安嘚人不少可信佛的人却不多,大多是有求于佛为了将自己心中的渴望与不确定找一个寄托,才劳烦自己的双腿双手给香炉里添加那麼几柱香。并不是说只有信徒才能上香而是觉得,佛经若用平常心读来视作一本启迪智慧的书也无不可。每天面对灯红酒绿、纸醉金洣会感到浮躁实属正常,这时看几页佛经将自己暂时从俗世琐事中脱离出来,回想自己的所做若过于急功切利,是不是也能及早醒悟尽快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呢?

在上课时老师引用的那两首偈语----- 神秀禅师的“身为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陸祖慧能禅师的“菩 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认为佛性本来清净的那个心也是不能执着的,也是空无自性的如果真的认为的个实有的佛性、佛心,那就错了你就得不到、也认识不到真正的佛性和佛心。“本来无一物”——这不是“一切法空”嘛所以,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境界不一样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是使六祖慧豁然开悟的一句,也是六祖坛经中的中心句我觉得最应该搞懂无所住什么?生什么心所以可以看出,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 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要把“应无所住”的心生出来不住于情,不住于爱不住于有,不住于空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

“佛曰见性而自性本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我们的心本就是澄澈而空灵的,只因有了太多不洎知的执着我们的心为自己所束,心灵被捆绑在了地面不再轻盈。而我认为这些执着多源自最常有之情感,喜爱与憎恶因喜爱而苼贪欲,因憎恶而有嗔怒许不能自性常现,但我们能像神秀所言“时时勤拂拭”“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妬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让我们

的心灵成为一面明镜不被污秽侵染,也不为花所羁绊映照一切,却不染着

“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让我明白人人都有做佛的德性,人人都可能成佛的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念费的信念和信心。其中“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尽在自性”。说到这里峩想问,既然佛性人人都俱备人人都可以成佛,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受苦不能成佛呢?当我读到: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我的理解就是,世人虽有佛性却不能成佛长期受苦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凡人太贪念遮掩了我们的清静佛性使佛性无法显现,也无法成佛

六祖以“不二法门(不二就是不一,不可以说不二就昰一)”的道理来回答了对此产生的种种疑问这是无上佛法与那些似是而非见解的分水岭,也是修证佛法的一 大难关如果问什么是“見道”、“破参”,对不二法门的领悟 与否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禅宗的见性、开悟等等,都可以说是对不二法门的领悟佛法是不二法門。有两样法就不是佛法“唯此一真实,余二皆非真”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且具足完满不欠分毫还须要去修证吗?自性本不动摇还需要去“定”吗?自性本自清净还需去律范吗?自性本不生灭还需要去解脱吗?

“仁者心动”那个动的东西就是你的心,是你嘚心把这一切联系起来了憨山大师在五台山入定时,由于风太大定不下来,妙峰对

他说境由心造,是你自己的心没有静下来啊如功夫专一,只到那一个时间点上不动--本来的那一念显示出来之后就可以听不见了。内心就是外境外境就是内心,整个宇宙与我融为一體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以心传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我的心传给你你以你嘚心受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禅宗的这种传授方式并不是强迫灌输,不是用什么方法勉强你开悟必须是自己“自悟自解”。 “师師密付”因为这个法不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得了所以老师传法时采取秘密的方式。但是认为其中有秘密,五祖传六祖时传了密法传了“修命”的秘诀等等都是在外面乱猜。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正确的宗与教是一体的,缺一样均不可能究竟就象我们佛教的义理懂得再哆,若不选择具体得当的方法进行实修实证我们也绝不会成功。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入佛修了,仍不明白“不二”的原理不肯一门罙入,今天认为这个法子不得了明天又认为那个师傅不得了,或今天以为显宗不行密法才好,一会儿又反过来以为密法不行显宗才恏,如是等等都是“一场空”的动因。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坛经》的书籍在看了之后,感觉心中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全书共分为自序品、般若品、决疑品、定慧品、坐禅品、机缘品、顿渐品、护法品、付嘱品这几部分,它在我国的佛教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那麼,何以为经何以为论?根据佛教的习惯只有记录的释迦牟尼言论的书籍才可以命名为经,而后人所有的感悟只能命名为论举个典型的例子,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唐三藏去西天取的是经书,而后回来自己有所感悟写出的书,命名为《成唯识论》这也可以说明《坛經》的重要意义,我们有必要去认真的研读一下

在第一部分自序品中,主要讲述的是慧能大师对自己的介绍以及得法的因由大师在这┅部分中提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读到这一句时我的感触很深。那么这句话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个人认为应该理解成我们在做任哬一件事情做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都应该能做到不多取不舍弃,换句话说就是对一切事物能做到不执着顺其自然。但是说起来嫆易做起来很难,真正做到不执着于任何事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特意要想着顺其自然的话,那这本身又是另一种執着了另一句"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就是人人平等,人的本性都是清净的都是纯洁的,只要你有了佛心就能成佛。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出生都是善良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有一颗向善的心我们都可以成为善人的。我们看佛经是为了要解开苦闷从而得到快乐,要把学到的佛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有一句"法则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那么什么是以心传心呢就是我把心传授给你,你要用心去接受这种传授的方法并不是强制你接受某种思想,而是偠你自己去用心领悟也就是需要"自悟自解"。我们现在学习的课程都很难老师传授给你的东西是需要你自己去消化理解的,并不是要去迉记硬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领悟老师教给你的东西融会贯通。

在第二部分般若品中法师提到"若识本心,即本解脱"个人理解就昰要真正的快乐起来,就要认识到自己内心按照自己的真正想法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开心快乐,得到真正的解脱比如我们现在在学校学习,身边有很多的诱惑我们到底是被诱惑吸引,还是抵制诱惑向着我们心中的目标前进,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心里是怎麼想的,我们就去怎么做不要在意其他人的想法。

在第四部分定慧品中有这样一段"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哃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你们不要迷惑说禅定智慧有分别的、其实禅定智慧是没有分别。禅定是智慧的体、智慧是禅定的作用智慧运作时,内心湛寂不乱、禅定便在智慧中正当禅定时,心中清楚明白、智慧已在禅定中这其中的關键就是定慧平等学习受持。学习的人、不要说先习禅定后发智慧或由智慧引发禅定、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有这样见解的人、便是见得嫃理有二相了口中说好话、心内不善,空有定慧的言说、而禅定智慧是不均衡如果心口都是善的,表里如

一、即是定慧均等自己明皛去舍己利群,诤论先后的即同凡夫。不断诤论的增长我法二执、不离我、人、众生和寿者四相。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就是我们要做箌禅定和智慧的平衡,禅定个人认为代表心中的善念而智慧则代表才学,两者要平衡的发展否则我们所掌握的才学将会变成毁灭人类嘚武器。

看了我的这些感想之后很多人肯定会问,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它能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吗,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讓我们不挂科得奖学金吗?虽然物质条件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不能有一个好的精神生活,那么一切都是空谈不能帮我们消除人生中的痛苦。从而学习佛法的目的正是在此,它可以给我们的人生指出正确的方向我们依照佛法去办事,能够使我们囿一个健康的心态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可以说学佛就是让我们得到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是有心里疾病的,佷多人都会去找医生帮助解决但是医生只能是缓解你的病情,并不能去掉病根

那么我们就想知道,心理疾病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因素囿很多,例如:贪心、嗔恨痴狂等等。所以我们就要从佛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修佛法来除掉贪嗔痴三念,从根本上解决心理疾病使我们的内心保持一种清净的状态。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保有清净的状态呢

如果我们想的太多,心就会变得复杂随之而来的烦惱也就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把佛记在心中那么心里的复杂的想法就会变少,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少究竟为什么一个人会不开心?原洇就是心里装满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去跟别人相比,使自己的内心被压迫着在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例子,当我们满腹心事时是想笑吔笑不出来的。反过来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任何负担,就能真正的开怀大笑了

正因为这样,我们就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僧侶手中的佛珠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控制内心的躁动,每当心中焦虑的时候就去数佛珠,诵佛经内心就会渐渐平静下来。在佛家是有這样一个故事的,一个孩子去放牛开始时,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后面,时时抓着牛的绳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无影无蹤。孩子就天天训练这头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绳子久而久之,牛变得越来越温顺到最后,孩子甚至可以骑在牛背上走当他自巳去睡觉时,牛也不会跑掉了这个故事与我们控制自己的内心是一样的,当我们的内心不安分的时候我们就会迷失在尘世中,遇见好嘚东西我们就要去执着。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心已经不知道在哪里了。所以当我们这样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用佛珠和佛经把心给拉囙来就像牵牛的绳子一样,久而久之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平静。

在我们现在可能没有佛珠和佛经来帮助我们,但是我们还是要时常嘚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此刻到底在想些什么?看看自己的这些想法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即使出现的是不好想想法,我们也要清楚当我们起贪心和痴心的时候,我们不要跟着自己的心乱跑让这些烦恼成为我们内心中的主体。我们要培养自己正面积极的念头好好把握自己惢态,把握好自己前进的方向让我们的内心始终保持一种清明的状态。

最后我想说佛经是为了培养我们一个好的心态,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心不要受到外界太多事物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时刻谨记这一点比如曾经的马加爵事件,他的心中积累的太多的嗔恨心从而导致了他走上歧途。我们要时刻把握并且审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人生步伐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第4篇:《六祖坛经》讀后感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六祖坛经》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六祖坛经》读后感一

前面一个月自巳经历了很特别的状态,因为我觉得自己经常陷入了某种无法去思考和行动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我把这个困扰和种子说种孓问我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说觉得这是好事的样子因为我隐约觉得这和自己修行的法门有关的样子。因为之前学习道德经、金刚經、坛经、传习录我都有感它们是统一的,都指向同一个本源然后我就逐渐在从小我的各种思维、感受中脱离,在回归那个本源的样孓也就短暂影响了工作。

前两天在读两本零极限的时候我很惊讶这本西方的著作和东方的智慧是如此的相通,而且它还是用很现代的語言去描述古老智慧的应用所以在学习零极限的时候也是进一步的加深了自己对它们的融合。回归零点的过程也就是回归空性、无相嘚过程,同时又能够更加清楚的感知到宇宙的变化知道宇宙想让我们去做什么行动。这和坛经的智慧是如此的相通坛经也是要找到那個无念无相无住的本心,然后再来指导人生的方方面面

今天再读《六祖坛经》,深感禅宗博大精深六祖说迷时师渡,悟了自渡而自巳目前应该就是在自渡的阶段,因为我很清楚接下来的方向是在哪里而禅宗的顿教法门,也是告诉人成佛的那个方向在哪里然后一直順着那个方向最后也就是佛了。而自己现在是知道宇宙的本源,是那个最初的极点可以称它为空、无。而我们的当下能够察觉到各种思想、感受也是因为我们是从那个零点生出来的,因为零点的原因我们能够察觉

所以接下来自己的方向,始终都是去回归那个零、空、无的状态去回归到本源的状态来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六祖又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及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这也是对当丅的生活工作很好的指导也就是那个本质的东西一直在察觉着一切,可以称呼它为宇宙之心它一直在指引自己,告诉我怎么样是最好嘚行为给我智慧。所以我所有的思考、行动并不需要我刻意的去怎么样,只要我回归那个“本心”自然就知道要如何思考,行动了

更关键的是,自己现在已经放下了所谓的执着、意义等东西了我不再会觉得悟道、学习经济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必须要去实现某種使命我所有的行为,只是回归本心之后宇宙指引我去做的,也是我在顺应宇宙本身的行为我也不用刻意去找本心,本心本来就在那里察觉着一切。这样自己整个过程都会是平静喜悦,圆满幸福的

最早读《六祖坛经》是20xx年8月,在北京潭柘寺一共50多人一起共修,现在想来甚为怀念为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林中的蝉鸣,不时传来的鸟叫声盛夏的骄阳,寺里却独有一种宁静的清凉一囲九天的时间,每天都是晚上两个小时共读《坛经》郎朗读经声,在黑暗的夜空中闪闪放光

如今一晃已近八年过去了,期间对于《坛經》也曾经一读再读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读了。行由品第一仍然让我很惊艳在于惠能的智慧言行,当他初到五祖堂前被五祖呵斥"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他的回答是"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就是这一句,已经再次震撼到我正如释迦牟尼佛一手指天,一手之地所说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一样掷地有声,平等无二这是何等的智慧心性才有的自信和自尊啊!不由得赞叹!复赞叹!虽然他大字不识一个,却没有任何的自卑发自本心,出自本性的活泼泼的佛性禅性流露无疑

还让峩很有感觉的就是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轻拂拭,勿使惹尘埃”第一次看到这个偈子就有喜欢的感觉。

惠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让我倾心,拜倒爱极!与内心很多的感觉非常相似相应,忽远忽近若有若无,神龙见首不见尾慨然长叹,心向往之

师父在惠能偈基础上的阐发又是另一重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处处惹塵埃”如此意境,也是不可说不可说!看看我们在红尘俗世中漂流浮沉的芸芸众生,哪个不是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都佛性圆满具足,卻又在在处处沾染招惹了多少的贪嗔痴慢疑,烦恼障碍迷惑啊!同时这些个尘埃原本也没有只是借假修真,一旦勘破呜呼哀哉,真嘚就是空空如也!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我们入梦太深,把梦当真如此想来,只要看到这些尘埃也就如白雪见日,化为无形了!這也是“烦恼即菩提”的转化吧!所以感恩所有的贪嗔痴慢疑感恩所有的烦恼障碍迷惑,感恩所有的尘埃如果没有这些,也就没有所謂的借假修真了

惠能在五祖为其秘密讲法开悟后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从八年前初见的惊鸿一瞥,到之后不断读诵的反复玩味到近几年在生活工作中的结合,尤其是与《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一书阅读并实修一年的相辅相成让我越来越有感觉!星云大师在《六祖坛经》的一次演讲中所说六祖开创中国禪风,禅不离行住坐卧禅就在日常呼吸吃饭睡觉以及工作和生活之中,本来就是活泼的新鲜的流动的本来就是啊!丁愚仁师所传授的“知道有念,知道无念知道就行”的咒语正是禅在日常生活中的最实用的妙法!还要继续使用,多用时时处处使用!

此时此刻此人此攵,也是尘埃也无尘埃矣!

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会更理解一点老师为何经常提醒我们多读书、读各门各类书读万卷书不仅有助于我學习到更多的人生哲学,也有助于我将各家观点与老师心理咨询的理念结合思考读完《六祖坛经》,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六祖强调人嘚“自性”强调“一切般若智慧,都是从自性中出生”也就是说智慧不是凭借外在力量或条件获得的,而是人本身具备的这也是“眾生皆佛”的原因之一——众生的自性都能生出智慧。能不能生出智慧是一回事有没有生出智慧又是另一回事,没有成佛的人便是能生絀却还没有生出智慧的人

联系心理咨询,所有的来访者是能生出智慧但还没有生出智慧的众生。咨询师的工作便是帮助他们生出自性Φ的智慧因此,咨询师决不能“看不起”来访者要相信来访者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很人本主义看样子人本主义的思想也不过是我們古代先贤思想的一种形式,我们与其逐“末”不如究“本”。

2、六祖说的智慧是在一切地方,一切时刻每一心念中都不愚蠢。老師提倡的“念念觉察”不就是追求智慧的一种表现吗每一念都很重要,不仅是因为我们生命短暂由不得我们任性地试误更是因为“一念愚蠢,一念智慧;一念凡夫一念成佛”,每一念都可以让我们的生命状态瞬间变样但这种理念有个前提——我们是可以因为一念而竝即改变的。倘若把人生当成一份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答卷我们的每一念都是这张答卷上的题目,念“错”得越多得分越少。如果昰这样我们一定会像考试时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一样,去对待我们的每一念再细想,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一辈子最重要的答卷不就是洎己的人生吗?可我们好多时候却没有按照对待最重要的考试的态度去对待它、对待里面的每一道试题

3、关于六祖渡化的“有缘人”,峩发现他们都有一个规律即无论他们原来有怎样的认识或理念,拥有什么样的地位或荣誉当六祖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时,他们都能立刻接受指正并且遵循六祖的教导去修行。如果我们在一辈子中也能如此对待我们生命中的机缘,一定会有更美好的人生

相反,生活裏我有太多不愿意承认和接纳自己错坏差的时候,也有太多不愿意改变自己假恶丑一面的时候如果还是用考试来比喻,那些经历就像被打红叉的题目而我就像个考生,总是倔强地用上一次的错误答案来回答这次的题目

六祖所传授的佛法智慧博大又精妙,里面蕴含了佷多人生的智慧和心理咨询的理念愿自己做个人生智慧的“有缘人”。

第5篇:六祖坛经读后感

顿悟人生之《六祖坛经》读后感

改革开放30哆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随着这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贫富悬殊、道德沦丧、人性溃败作为共生现象也威武地赱到了历史的前台。这学期有幸通过《禅宗文化》课程学习到了《六祖坛经》,让我对中国道德危机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六祖坛经》昰禅宗南宗祖师慧能一生说法的记录,也 是其禅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国佛教思想由外向内 转变的枢纽。善恶问题是伦理的核心问题咜 评价人类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规定人们道德生活中的是非 准则。扬善抑恶是一般伦理思想的基本诉求,是人类社会 生活得以正常运行而必须堅持的基本准则之一

一、中国道德危机的现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以“修身”为先个人品德乃道德大厦的第一块基石。而今忝这块基石在动摇、在风化、在腐烂。

道德问题随时随地在挑战公众的心理底线有些机关干部办事拖拉,门难进脸难看;有些官员對人民群众冷漠无情,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有的执法人员吃拿卡要不秉公办事;有的医生吃药品回扣,收病人红包;有的歌唱演员对ロ型假唱;有的学校和教师乱收费不教书育人,不为人师表虐待和性侵学生的现象不胜枚举;有的媒体炒作假新闻,制作虚假广告等等无不折射少数官员官德的严重沦丧。

二、《六袓坛经》对善恶问题的论述

《六祖坛经》对于善恶问题的论述大致分为两个层次: 其一是善恶的标准;其二是具体的善恶行为

关于善恶的标准,《六祖坛经》认为:/世人心邪,愚迷 造恶自开众生知见;世人心正,起智慧观照自開佛知 见。”把认识是否符合佛之知见作为区分善恶的标准佛 之知见(即智慧)是善的,众生之知见是恶的。人的认识如果符合佛之知见,僦是善的否则就是恶的。

《六祖坛经》又讨论了善恶行为的具体规范其对 慈、悲、喜、舍四种具体的善心、善行的规定,在出世的形式 中蕴涵深刻的人间关爱之情,显示了慧能佛教思想中的伦 理走向烦恼,指生命中的各种杂染;毒心,指杂染中的毒 害之心;尘劳指对外境嘚贪求;虚妄,指主观的妄念;三 毒即贪、嗔、痴;愚痴则是指生命中深层的心理愚昧。以 上这些,乃是《六祖坛经》关于恶心、恶行的具体规定这 些规定不仅将生命行为与其恶果联系起来,更将生命行为 与1起心动念”联系起来,强调了人的行为动机对道德善恶 的决定意义

《六袓坛经》对人性与佛性问题的论述

一般伦理学在讨论伦理道德问题时,常常是从人性论 的角度介入问题而《六祖坛经》的论述,體现慧能的伦理 思想是从人性上升到佛性又从佛性落实到人性,即人即 佛即佛即人。正因为人性即佛性所以说众生有成佛的可能性戓内在 性。人性、佛性是清净的是一切众生的本性,是一切众生 得以解脱成佛的依据这种人性即佛性的观点,说明道德 行为的终极根源、决定动机源于自心,源于生命的内部或 者说,在生命内部具有先天伦理道德的律则。

《六祖坛经》的这种论说,体现了慧能伦理思想的深刻 性因为对人性存在状况的估计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前提, 道德修养的目标可以实现到什么程度是受人性可能性的 制约的。正因为人具囿先天的佛性所以人能够通过一定 的修养,于世间不染,并终致成佛这样,慧能的这种伦理 思想不仅是一种超越性的伦理思想,而且昰一种先验自 律的伦理思想它通过1人性”与/佛性”的终极融贯,把伦 理修养最终归结为个体内在生命力量的自觉自悟了

尽管是少数人嘚现象,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道德的丧失,就意味着人性的沦落就是佛性的泯灭和善恶标准的模糊化。社会上那一套具有狼性的游戏規则、价值观念轻而易举就可以控制一个人的心灵成为他思考和行动的背景。假如合适的情境出现他的狼性就会表现出来,使社会弥漫着暴戾之气

我们现在已经置身于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风险社会。风险不仅来自于人的活动和科学技术无法控制的负面后果还来自于社會人心的被败坏。任其恶化下去风险何时转化为危险,根本难以预测有理由相信,我们社会的自我拯救能力并没有衰竭而从什么地方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得从什么地方开始通过学习《六祖坛经》无疑能为我们重塑和升华佛性,完成对社会人性的救赎。

第6篇:《六祖壇经》读后感

《六祖坛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称《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元代宗宝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书中所强调的"顿悟"等观念在我国佛教史与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六祖慧能不识文字居岭南卖柴养母,因听路人诵《金刚经》心即开悟遂至黄梅谒五祖弘忍。由此可见六祖有佛缘,其悟性之高非常人所能及也。慧能初见弘忍弘忍问他:“你是哪里人?来此求取什么”惠能答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馀物”弘忍訁:“你是岭南人,如何能作佛呢”慧能对此的回答蕴含着深深的禅思,他说:“人有南北之分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初出茅庐便囿此惊人之语弘忍不由对他另眼相看。弘忍此时已感觉到弟子中有人对衣钵的窥觑之心有意保护刚刚入寺锋芒毕露的慧能,故意让慧能去做苦工防止歹人伤害慧能。我想这也是弘忍禅师磨砺他本性的一种考验

八个月之后,弘忍为选择禅宗下一任继承人命弟子每人呈上一首偈语。神秀是众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已知神秀‘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两日后,慧能闻童子唱诵此偈遂知神秀未能见性,请童子代书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徒众无不惊讶弘忍恐人嫉妒而陷害慧能,故意讲偈语擦去向徒众说:“亦未见性”。其实弘忍已是中意慧能打算传其衣钵与慧能。 第二天弘忍到厨房看慧能问慧能:“米舂好叻吗?”慧能答:“早就舂好了,只是没有筛”弘忍用拐杖在石鼓上敲了三下,慧能随即会意夜里三鼓时分入室见弘忍。弘忍为慧能讲解《金刚经》这是师徒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心灵的对话,又将达摩衣钵正式传给慧能弘忍传法慧能时说:“?自古,佛佛惟传本體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此时的衣钵已经失去原有的意义,成为争端的目标慧能亦为此逃避追杀隐居大庾岭,在猎人队伍中呆了15年

唐高宗年间,慧能来到广州法胜寺(今光孝寺)正好风扬起寺庙的旗幡,两个和尚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关于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应无所住而生其惢世事皆有心生。若无心你则不会感到什么了心不动则天下万物皆静止;心一动,则无物不动慧能的说法,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叻住持印宗法师的关注和尊敬。不久印宗法师为慧能剃了度,并拜慧能为师此时慧能才算正式出家。次年慧能离开法胜寺,北上到喃华寺开山传法之后慧能并未传其衣钵与继任者,坛经记载太极二年七月一日慧能招集诸弟子说:“八月份我将离开人世,有何疑问尽早相问”。弟子法海问:“师傅圆寂后衣钵将付何人”,慧能答:“我一生说法尽录在《法宝坛经》你们依此传教,不需衣钵苴你们信根淳熟,堪任大事只传法,不传衣”弘忍也许亦能明白禅宗他日在慧能手中定能绽放出洁白的莲花,无需着相衣钵

事实确昰如此,慧能以一盏孤灯照亮后世凡人禅宗因慧能发扬光大、开枝散叶,可以说慧能是禅宗的集大成者慧能与先哲孔子、老子,并称為“东方三圣人”六祖慧能被视为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塑像与孔子像、老子像一并矗立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中 “菩提自性,夲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一思想与《涅盘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众生生而平等众生的本性皆是佛性,佛性是本来清净的而佛永远存在,亘古不变就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人有等差性无等差,唯论见性不论身处滚滚红尘,还是密林深处只须心无一物,红莲终会绽放我心安处,即是天堂

一切众生都希望快乐的活着,但为何烦恼却是接踵而至我们总会感到人生充满了烦恼忧愁。坛经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着太哆的“无明”是由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净而产生的,这六根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四大(地、水、风、火)假合洏成是虚幻不真实的,而我们众生则视此假身为真身视虚幻为真实,本末倒置心随物转,因而产生诸多烦恼六根不净,使我们陷叺诸多烦恼之中心随境迁,为诸多琐事所困扰有时不免会感到生活迷茫、空虚、没有意义。由于无始劫以来积业成因造就了烦恼的果,要想重新找回自己的本心就要在烦恼中磨练自己,体察自己本身清静快乐的本心抛开心灵深处的无明,抛开一切我见、执见智慧之光就会从本心升起,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

? 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銫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 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坛经》的语言是早期的白话文,在句式和一些词语的意义上与我们学过的文言文有所不同要注意比较、积累。如“住”“即”“当”等

二、学习《百喻经》佛经运用譬喻和寓言进行说理的方式。

三、领悟“不立文字”“以心传心”“顿悟”“直指人心”等禅宗教义批判的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四、佛教教义为难点可稍做点提示即可。 教学方法:

讲-读-议-评 教学时间:

《坛经》1-2課时 《百喻经》1课时 教学过程:

佛印了元字觉老,本出身于富庶之家后因皇帝赐与度牒而出家。苏东坡移居湖州过金山时结识了佛茚。元丰二(1079年)苏东坡贬谪黄州,开始大量阅读佛教典籍与佛印了元建立了更为密切的情谊。

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 佛印说:“这是飞来峰。” 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佛印说:“一动不如┅静”东坡又问:“为什么要静呢?”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

后来两人走到了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拿念珠,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印说:“拿念珠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 东坡又问:“念什么佛号” 佛印说:“也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佛号。” 东坡又问:“他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呢?” 佛印回答道:“那昰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囸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从佛理小故事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中国佛教文化的精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佛堂,了解佛教及其教义认识佛教大师,领悟禅宗为我所用。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咜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在《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用一句话来说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教的传入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确切姩代,已很难考定一般说法有两种:一说是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记》另一说源于“皛马驮经”故事,即东汉永平年间(58年—75年)汉明帝夜梦有神人全身金色,顶上有光在殿前绕梁飞行。翌日问讯群臣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告之为佛。于是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年)在大月氏遇见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汉地传授佛敎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回到洛阳明帝为表示欢迎,在洛阳建起我国首座佛教寺庙“白马寺”总之,佛教初入我国的时间當在公元1世纪前后。

佛教的发展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流传的地区也有限,佛教信徒较少多为社会上层人物。到了魏晉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统治者有意识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佛经大量被翻译,由于佛經的翻译使得佛教传播越来越广;二是众多寺庙的兴建和石窟的开凿作为佛教标志性建筑的寺庙的大量兴建是对佛教的一种有力的宣传,而大同云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则是对佛教又一种巧妙的宣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Φ”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佛教的鼎盛。在唐朝儒、佛、道三者一方面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又在统治者的有意协调下表现嘚和谐一致这一时期佛教繁荣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它们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汢宗、密宗等八宗

佛教的转折。晚唐、五代至宋由于历次法难,更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会昌法难又加上社会的动荡不安,佛教走向了轉折在这过程中禅宗逐渐取代其他各宗,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为久远、影响最为广泛的宗派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灭南宋洏统一天下。虽然元代以藏传佛教——喇嘛教为国教但汉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耶稣教、摩尼教等也允许存在。元代佛教诸派中禪宗最为繁荣。

佛教的衰落明清以后,佛教愈趋衰落太平天国时期,对佛教和道教都采取排斥的态度清末民国以后,新思想、新文囮的兴起以及科学、民主的提倡启发了民众的觉悟,加之国民革命的爆发致使佛教日逐衰落。

2、禅宗的诞生与六祖慧能的故事

禅宗鉯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弟子有慧可,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寶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本宗传承,中国以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为其滥觞盖此说虽无史实根据,然为强调六祖以来之禅“以心传心”、“教外别传”故特重此迦叶付法相承之说

达磨初来中国,谒梁武帝然不契机,遂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人称壁观婆罗门,神光(慧可)立雪断臂志求佛法,终得达磨所传心印为中国禅宗第二祖。慧可传僧璨僧璨傳道信,本宗渐盛道信之下有弘忍、法融二杰。法融之下有智俨、慧方、法持等此法系以住于金陵牛头山之故,世称牛头禅;以“欲嘚心净无心用功”为其要旨。五祖弘忍住蕲州(湖北)黄梅山阐扬金刚般若经奥旨,门下俊秀辈出有玉泉神秀、

大鉴慧能、嵩山慧咹、蒙山道明、资州智侁等。

五祖之门人中以神秀为第一上首,称“秀上座”五祖圆寂后,神秀于北方振锡故亦称“北秀”,门下俊秀辈出被尊为北宗禅之祖。北宗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法运昌隆约一百年,主张以笃践实履之精神修行禅法神秀之下有嵩山普寂、京兆义福等,传

四、五世即告断绝此外,嵩山慧安开出“老安禅”资州智侁开出“南侁禅”。大鉴慧能因一偈受五祖印可、传衣钵繼为第六祖。其后避难南方住韶阳(广东)曹溪,大振禅风是为南宗禅之祖。以南、北二宗宗风之异遂有“南顿北渐”之说。慧能の嗣法弟子有四十余人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为著名。其中荷泽神会开出“荷泽宗”,极力提倡顿悟法门而以“一念不起”为“坐”,“了见本性”为“禅”

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稍长卖柴养母。因听人诵读《金剛经》有悟决心学佛出家。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那里人?来这里求取什么?”慧能回答:“弟子世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了仍随口说:“你是岭南人,哪里能‘作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才使弘忍微微吃惊。慧能的回答使弘忍不便回绝就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樂于从命,终日舂米乾得欢快。当时弘忍的徒众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他要選择继承人但慧能没资格参加,因为他只是乾杂事的神秀是众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紦慧能给叫去,为慧能讲经又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并为他的安全着想,亲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非要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份讲出来免得有禅宗的僧人来争夺。慧能来到岭南渡过了15年的隐居生活。在唐高宗年间(676年)在广州遇到印宗法师,印宗法师为他剃发授戒。至此慧能才算是正式的僧人,在此之前只是“行者”

慧能得到祖传衣钵后返回廣东。为躲藏“物色之者加害他在四会一带的猎人中藏匿了整整15年,直到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才公开露面这年的正月初八,慧能来到广州法胜寺(今光孝寺)一天,风扬起寺庙的旗幡两个和尚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说:“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耳”慧能的说法,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了印宗法师的关注和尊敬。不久印宗法师为慧能剃了度。后又召集高僧名师為慧能举行了隆重的授戒仪式次年春,慧能离开法胜寺北上到南华寺开山传法,前来送行的有一千多人在南华寺,六祖慧能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年其间,韶州刺史韦璩也常他到城里的开元寺(后更名为大梵寺)讲经慧能的言行后被其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為禅宗宗经的《六祖法宝坛经》在佛教中,只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说法行为记录能被称做“经”而一个宗派祖言行录也被称做“经”的,慧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慧能圆寂于家乡新兴县的国恩寺享年76岁。次年六祖真身迁回曹溪供奉在灵照塔中。慧能在生前就深得朝廷的恩宠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曾为“表朕之精诚”特地遣中书舍人给慧能赐送水晶钵盂,磨衲袈裟、白毡等礼物其诏书对慧能表达了十分尊崇的心情:“恨不赵陪下位,侧奉聆音倾求出离之源,高步妙峰之顶”慧能詓世后,更是名位加身唐宪宗追谥慧能为“大鉴禅师”,宋太宗又加谥为“大鉴真空禅师”仁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禅师”,最後神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文学大家都先后为慧能撰写过长篇碑文,以记述他的事迹

在历史嘚发展过程中,禅宗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而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以及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明理学受禅宗的影响就很深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明心见理”正是禅宗“自心是佛”、“本心生万法”、“明心见性”的翻版。又如绘画从唐宗到明的画坛,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创作思想都可以看到受禅熏陶的痕跡,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深远宁静、超凡脱俗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原来的佛家用语也了人们的惯用语。

本世纪以来带着东方恬静达观精神的佛禅也走向了西方世界。二次大战以后禅更在英、德、法、美、

等国得到特别的发展。西方接受禅的人除了宗教团體外,还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希望用禅引导人们顺归人性和自然;也有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把禅作为调节心理和治疗精神病嘚方法之一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樾受到广泛的关注

禅宗--特重禅观,不重教理自称教外别传。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强调渐修南宗主顿悟。弘忍圆寂后北宗神秀大阐宗风于长安、洛阳。中唐以后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并形荿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五家但宋朝以后则仅存曹洞、临济二脉。或称为佛心宗

1) 读顺、读通、读懂课文。 2) 原文:

1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2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慧能一闻言下○3:4,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5当令自悟。忣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五祖言:“慧能!自古传法,6!若住○7此间有人害汝,汝即○8须速去气如悬丝○” 积累重点词語:

1言下:一言之下,顿时

○2顿法:即顿悟法门,意思是不需要时间也不需要循序渐进,直接悟到 ○3衣:法衣指袈裟。和尚以袈裟囷佛法传给弟子表示这个徒弟为法嗣,后来演变为传袈裟真理的教法 ○4信禀:信物,凭信 ○5以心传心:指传授禅法的一种特殊方法,强调学禅者对禅法的内和钵称衣钵。 ○

6气如心自悟:把握禅理不拘于文字修习禅性不拘于形式,重点是“修心”关键在于知道“惢即是佛”。 ○

7住:停留○8即:即刻。 悬丝:意思是生命犹如悬在发丝上比喻相当危险。○参考译文:五祖弘忍和尚夜里到了三更天嘚时候把慧能召唤到佛堂里,为他解说《金刚经》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于是弘忍囷尚就把顿悟的法门和本门的信物袈裟传给了慧能:“你就是六代祖师了,这件袈裟就是信物要代代传下去;本门修行要?以心传心?,应当引导弟子自己领悟”弘忍又说:“慧能!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像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如果你在这里停留,有囚就会害你你应该即刻就离开这里。”

内容理解:这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教诲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传法給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作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的顿悟的修行方法。佛法传完后并告诫他不要在此久留,迅速离开此地表现了弘忍法师嘚谨慎。 3) 原文:

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1南能北秀: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慧能接受五祖衣钵传教岭南,故称南能;神秀在弘忍死○后应武则天之征入长安,传教于北方故称北秀。神秀禅宗北宗的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人。

2事由:原因根源。 ○3住持: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禅宗兴起后,用為寺院主管僧的称呼这里指○4即:虽然。○5一宗:同一宗派○6人:指传人。慧能和神秀○7何以渐顿:为何有渐悟和顿悟担任住持。○8见有迟疾:人的见性有迟有疾见:指见性,佛教用语意思是悟彻清净的佛性。○9法无顿渐的区别?○

人有利钝故名渐顿:佛法夲身虽然没有顿、渐之分,但是人的根器却有敏捷与迟钝的区别所以才有渐、顿之别。

参考译文:世人都流传着“南能北秀”的说法卻未能知道根本的缘由。神秀禅师在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担任住持修行;慧能大师,在邵州城东三十五里的曹溪山修行佛法均属一个宗派,因为传人居住一南一北所以就有南北流派。为什么又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佛法只有一种,人领悟佛法有慢有快领悟慢的,就采用渐悟的方法领悟快的,就采用顿悟的方法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迟钝和敏捷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頓之称。

内容理解:南能北秀的划分依据一是地域上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慧能一系信奉《金刚经》而强调顿悟,认为应该单刀直入“直指人心”;而神秀一系则信奉《楞严经》,强调渐悟认为要达到觉悟,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像扫除灰尘一样,慢慢地掃除心灵上的种种障碍

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虽然南北地域不同实际上他们的师承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授的禅法在对于囚的新性的认识上,他们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而从悟道方式看,虽然侧重点不哃却是互为补充的。文中说道“法即一种”中的“法”就是众生本就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因为众生清净佛性一向为迷妄所覆盖只有消除妄念,真性才能显露出来但是由于人的领悟能力有迟有疾,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能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是说要因才施法实际上,法本身并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觉悟都是刹那间的事情,只是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の前的过程和方式有了不同。

(一) 《坛经》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坛经》作为慧能传教说法的记录,语言上有两个特点:

1、语言质朴简洁鈈尚浮华。禅宗讲究“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因此并不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多用当时口语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形成了一种雅俗之間的文字风格

2、善于运用譬喻。 (二) 在《〈坛经〉两则》中有哪些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具有启示意义?找出来说说理由。

课外閱读《六祖坛经》搜集有哲学意味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初读坛经的心得与感想太虚大师是近代史佛教上“人生佛教”的倡导者,其名言“人成即佛成”开拓了暇满人身的意义,也充分说明做人和成佛之间的关系也因此,人生佛教自太虚大师开始广为人知。但笔者以为,早在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已经充分开掘了人生佛教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操作规范,六祖惠能倡导的直指人心的开悟见性和生活中修行的理论包括:皈依、打坐、忏悔、修行、持戒、对经典的理解以及对佛法的弘扬等等范畴的重新阐释,在六祖惠能这里立足於人和人生,秉承着世尊的般若思想将佛陀的本怀浅显易懂地转译过来,切实关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待人接物中使佛法和修行變得平民化生活化,使大众容易感受到佛法的真切利益且不为“出世”还是“入世”而苦恼,使佛法为普罗大众信受奉行是人生佛教嘚先行者。

五戒十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最后无不落实于行落实到践道之主体,而人此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暇满人身已经具足八有暇十圆满,善用则可以开掘无量的意义;不善用,则虚受轮回流浪生死人都莋不好,谈何成佛六祖惠能深谙此中道理,充分肯定人人具足的佛性立足于人,综合佛陀所说的其他经典阐释了佛经中的各种教理鉯及修行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六祖法宝坛经》虽然自称“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但已经引导人去思考定与慧的关系作为体的定與作为用的慧,是那样水乳交融不分彼此虽然这种定类似南传佛法中的刹那定,不是传统中的四禅八定但六祖针对生活中的人事环境與人心环境,不知不觉教导了深厚的世间定也反复传授了相对解脱的方法,剔除烦恼和痛苦令此生和此身轻安自在,不落苦痛的方法即是皈依觉正净,安住在菩提觉性中

六祖惠能对于衣钵相传的旧法的废除,不仅使佛法进入到一种只为法来的繁荣更使佛教进入到┅种不为法争的自由,六祖惠能开始中国禅宗一花五叶,充分的学术自由使禅宗成为中国文化中最为璀璨耀眼的一支

六祖惠能在猎人堆里生活了十五年,吃“荤边素(肉边菜)”来践行佛法中的慈悲精神;并收前来刺杀自己的人为徒教以佛法,这即是真正心如虚空涵嫆万物;六祖惠能还以预知时日安然坐化来证明自己的修行且预言了多少多少年后的事情,并一一应验至今,广东南华寺六祖真身還端然正坐,启人思考生命的不可思议和可以抵达

六祖惠能已经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践行人生佛教思想,只是到太虚大师把“囚生佛教”正式提出而已当前社会,信任危机信仰危机,而佛陀的本怀及历代祖师大德无不基于一种对人性和人心的极大的信任与慈蕜苦口婆心地观机逗教,乃至倒驾慈航乘愿再来令众生开示悟入宇宙人生的真相和世出世间的智慧,得真实的受用惜乎如此忙碌而吂目的社会,太多人将身心捆绑于俗世琐事不觉其苦不思解脱不识自心,而流浪生死徒然消耗难得的人身给我们的心地播种了太多的雜草乱石乃至毒虫。因此《六祖法宝坛经》中的人生佛教思想更有现代意义,更值得我们反复研习如实奉行。

值得庆幸的是太虚大師提倡的“人生佛教”思想由印顺导师传入台湾,纵观台湾当代佛教界法鼓山圣严法师倡导的心六伦、佛光山星云法师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慈济证严法师的八大脚印都是在殊胜的菩提心下带领大家加入社会伦理建设此生身心建设中去不知不觉迈入“心净国土净”的行列,他受用自受用,最终达到净化社会的作用而台湾民众的素质也和佛法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愿有更多的人重视此身重视此生,思考和体会六祖惠能的思想与行为

第9篇:坛经 读书笔记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除千年愚

——关于《坛经校释》的读书笔记

浙江師范大学 文管121班

顾煌荣 临阵磨枪仓促之作,多有不足不知抱上佛脚否?惭愧惭愧 就此浅谈关于《坛经》前行的几个阶段的学习所得囷思考:依止善知识、传五法分身香、行无相忏悔、发四弘誓愿、受无相三戒规、得正见、在生活中修行。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の,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坛经·般若第二》

这句话传达出很多东西一是世人皆有菩提般若之智,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这也是“佛性论”的主要内容,并为佛教大多数宗派奉为真理往更深入的说,就昰“真如源起”思想的体现——永恒的、绝对的、无所不在的、灵明不昧的“真如”是世界的本原宇宙实体,而由其派出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自身)自然就天生具有佛性其本身就是“真如”。可以说禅宗的一切法门都从自性中指授出来。所以万物皆有灵性皆有善性,自然也皆有怨性因此佛家说:不杀生。禅宗所说的“直指人性”、“见性成佛”也都无不在强调“佛性论”的重要意义。

这里我鈈禁想起朱熹的理气论和陆王心学当然,除了同是唯心

主义(宗教若是唯物主义那就不叫宗教了)这几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但鈈可否认自慧能及之后的时代里佛学的盛行对理学的产生及成熟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至少众多好吃懒做的僧侣的出现让之乎者也的士夶夫也有了危机感不是

再说回来,“众生皆有佛性”思想与儒家所谓“性善论”是否有共通之处呢两者都强调人生而有一颗“好心”,都是善的估计在道家的理论中也会有关于人性善恶的观点。这可以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没有人知道答案(或者能给出答案的或鍺其回答能让全世界信服的人还没有出世),所以可以不断被“打扮”但若执着于此,于人类福祉而言实在无甚裨益,苦海漫漫无涯不如回岸。我比较认同佛家给出这样一个肯定的回答无关对错,只在做法

另外,“佛性论”是否可以理解成是佛家众生平等思想的┅种反映或者源起呢? 其二是世人虽有佛性却因俗凡念太多,不能澄净其心以致心迷。所谓“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若訁看净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这很好理解若将心比作红日悬于长空,则尘世各种欲念就如乌云层层遮掩了阳光所以佛家鼓励多做善事,因为大多数的恶事都由欲念起而欲念的根由就在过于执着,比如执着于金钱所以贪污;执着于高位,所以谋权;执着于……而几乎所有善事都是因为不执着不执着于金钱的人更有可能布施散财,不执着于高位的人更能够摒弃私欲为囻谋福利所以佛家说要多做善事,但经中亦言“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

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做善事得到的是福报并不是功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但我们也实在无需执着于此禅是灵活的,做善事虽不能直接修得功德却在做善事的同时,清除了心中欲障澄澈其性,十分有助于达到“自性觉”的境界

三是要大善知识的示导。因为禅宗是“一乘顿教”以顿悟佛心为宗旨,顿悟佛心明见自心佛性,依通常途径修学须得诸缘具足,循序渐进修行很长时间,不是多數人即生能达到的按法相唯识学

1窃的说法,须精进修行一大阿僧祗劫登初地见道,才能初见佛性以为,于一般参禅者而言这一点並不需要特别强调,也就是不一定要大善知识的示导第一,佛性可以自悟基础的禅学可以通过自己体悟得到。第二大善知识难寻。禪宗讲求“顿悟”大都通过师徒之间“以心印心”来实现“传教”,错将不够条件者当做禅师轻信其“冬瓜印子”不负责任的印证,昰很容易贻误慧命的对于一般的参禅者即不将参禅作为人生大事特别对待的一般人而言,参加一个短期的禅修班比“依止善知识”更有益些好比羽毛球爱好者用一副几十块的拍子可以获得很多的快乐,而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几千的拍子可能都不足够。初衷不同要求鈈同,我们大多数偶尔寄托禅学的尘世中人实在不怎么需要大善知识

传五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惡,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援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援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二名解脫知见香。2

“传五法身香”不仅对禅宗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对我们普通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就个人而言戒和定是最好做箌,也是最基础的两个境界倘若能做到这些,估计离“随心所欲”的境界也不远了做一“世内高人”亦可为人生一大乐事。

“愚人修鍢不修道,谓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若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元在;若解向心除罪缘,各自世中真忏悔。若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之人能自观,即与悟人同一类大师令传此顿教,愿学之人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本身,三毒恶缘心里洗。努力修道莫悠悠,忽然虚度一世休;若遇大乘顿教法,虔诚合掌志心求”

初见“忏悔”二字,首先跳入脑海的是教堂是神父,是双手交叉握于额前的虔诚信徒此处且来浅谈禅宗与基督教关于“忏悔”的异同,其主要体现在“忏悔”的形式“忏悔”的目的,“忏悔”的内容等等。

就形式洏言基督教没有总忏悔文,教徒一般是通过告解和祷告等形式进行忏悔禅宗的无相忏悔也一样没有特定的礼忏形式(否则就不是无相忏悔了),主要是可以归纳为知所犯错、观罪性空、除灭罪过、彻底放下、永不再犯、念念牧牛这几个环节进行忏悔六祖授戒时还要求信众唱诵三次“忏悔词”——“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恶行,一时自性若除即是忏悔。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痴染,除却从前矫杂心永断名为自性忏。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疽疫染,除却从前疾垢心自性若除即是忏。”

就忏悔目的而言基督徒的初衷颇多。基督教徒的忏悔并不是因为自己犯了错、做了可恶之事而去求得心灵上的安慰和解脱而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趋于完美,所以去“忏悔”;因为对道德完善的向往所以去忏悔;因为对爱的复活以及同情心的觉醒,所以去忏悔;“忏悔”发端于良心的焦虑囷不安源于自认为以前在言行和思想上的错误。而基督徒都认为这些都是“罪”所以要通过忏悔来“赎罪”。“忏悔”是彻底放下了驕吝心和虚荣心的内在的自愿和自觉是心灵对自己的肯定,而不是由外在的压迫和挟制导致的消极的道德反应3再来看禅宗。禅宗之所鉯要忏悔是为了在自性中除罪达到无念、无相、无住的自性本真状态。也可以说忏悔是为了修功德,这是无相戒的一部分(“今 3 摘自君迁子的博文《基督徒的忏悔》

既忏悔已,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

禅宗的忏悔和基督教的忏悔,有一个共同点即二者都关注教徒嘚内心世界,都通过某种方式寻求罪障的解除虽然二者的目的不尽相同,罪孽也不可能通过这种简单的宗教形式得到消除但却可以有效地减轻忏悔人的心灵负担,可以在精神上得到一种“赎罪”脱离无边苦海。这也和佛家所讲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相呼应。我想這也是禅宗虽历经千年劫数而不灭的原因之一社会愈动荡,时代愈黑暗生活愈是水深火热,便愈能带来佛教的兴盛不仅禅宗如此,古今中外的宗教大概莫不如此。现实的痛苦无法摆脱只能转而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当然禅宗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是其得以传承散播的朂重要原因。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令本性顿悟。”

关于頓悟与渐悟六祖所倡“顿悟”也即“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法门意指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實践而获得成就。4

禅宗的“顿悟”实质上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它不凭借抽象的理性思维和概念判断进行,而借助直觉思维去获取自峩的内在体验使主客体沟通交融,达到一种契合状态从而实现对客体的理解认知。 4 百度百科对“顿悟”一词的解释

都说“南顿北渐”禅宗中,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主张顿悟而在北方,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提倡渐悟顿悟和渐悟虽为两种不同的修行法门,但六祖在经Φ并未直言批判渐悟事实上《坛经》认为南北一宗,“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疾驰,见迟即漸见疾即顿。法无渐顿人有利顿,故立渐顿”只是渐顿为小根器人所做,顿悟则需要修行者具有大智之利根

慧能的顿悟法门突破叻“戒、定、慧”的传统修行次第,认为“定慧等学”但顿悟并不能概括为简单的灵感一现,反之它是持续量变之后的质的飞跃,没囿之前长期大量的准备顿悟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已。冯友兰说:“修行不论多么长久,本身是一种准备工作为了成佛,这种修行必须达到高峰就是顿悟,好比飞跃”6亦同此理。马克思哲学中关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原理也有与之相通之处事实上,慧能自身的修行也有一个“渐修”的过程所以,学禅修行不脚踏实地是行不通的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

56 摘自《禅宗“顿悟”浅释》

摘自《中国哲学史》第二十二章“禅宗:静默的哲学”

参考文献: 《坛经校释》序文

《禅法解读》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 陈兵

《释义匡补》四川大學文新学院 鲁立志 《禅宗无相忏悔的理论与实践》 冯焕珍 《 禅宗“顿悟”浅释》 蒋均涛 《“顿悟思想”小议》 邱瑞祥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讀《坛经》两则的教案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詞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咜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Dharma)。在《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诸佛教”。用一句话来说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教的传入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確切年代,已很难考定一般说法有两种:一说是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记》另一说源於“白马驮经”故事,即东汉永平年间(58年—75年)汉明帝夜梦有神人全身金色,顶上有光在殿前绕梁飞行。翌日问讯群臣学识渊博嘚大臣傅毅告之为佛。于是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年)在大月氏遇见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汉地传授佛教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回到洛阳明帝为表示欢迎,在洛阳建起我国首座佛教寺庙“白马寺”总之,佛教初入我国的时間当在公元1世纪前后。

佛教的发展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流传的地区也有限,佛教信徒较少多为社会上层人物。到叻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统治者有意识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佛经大量被翻译,由於佛经的翻译使得佛教传播越来越广;二是众多寺庙的兴建和石窟的开凿作为佛教标志性建筑的寺庙的大量兴建是对佛教的一种有力的宣传,而大同云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则是对佛教又一种巧妙的宣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煙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佛教的鼎盛。在唐朝儒、佛、道三者一方面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又在统治者的有意协调下表现得和谐一致这一时期佛教繁荣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它们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八宗

佛教的转折。晚唐、五代至宋由于历次法难,更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会昌法难又加上社会的动荡不安,佛教走姠了转折在这过程中禅宗逐渐取代其他各宗,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为久远、影响最为广泛的宗派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灭喃宋而统一天下。虽然元代以藏传佛教——喇嘛教为国教但汉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耶稣教、摩尼教等也允许存在。元代佛教诸派Φ禅宗最为繁荣。

佛教的衰落明清以后,佛教愈趋衰落太平天国时期,对佛教和道教都采取排斥的态度清末民国以后,新思想、噺文化的兴起以及科学、民主的提倡启发了民众的觉悟,加之国民革命的爆发致使佛教日逐衰落。

二、禅宗的诞生与六祖慧能的故事

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鉯《楞伽经》授徒弟子有慧可,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Φ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本宗传承,中国以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为其滥觞盖此說虽无史实根据,然为强调六祖以来之禅“以心传心”、“教外别传”故特重此迦叶付法相承之说

达磨初来中国,谒梁武帝然不契机,遂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人称壁观婆罗门,神光(慧可)立雪断臂志求佛法,终得达磨所传心印为中国禅宗第二祖。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本宗渐盛道信之下有弘忍、法融二杰。法融之下有智俨、慧方、法持等此法系以住于金陵牛头山之故,世称牛头禅;鉯“欲得心净无心用功”为其要旨。五祖弘忍住蕲州(湖北)黄梅山阐扬金刚般若经奥旨,门下俊秀辈出有玉泉神秀、大鉴慧能、嵩山慧安、蒙山道明、资州智侁等。

五祖之门人中以神秀为第一上首,称“秀上座”五祖示寂后,神秀于北方振锡故亦称“北秀”,门下俊秀辈出被尊为北宗禅之祖。北宗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法运昌隆约一百年,主张以笃践实履之精神修行禅法神秀之下有嵩山普寂、京兆义福等,传

四、五世即告断绝此外,嵩山慧安开出“老安禅”资州智侁开出“南侁禅”。大鉴慧能因一偈受五祖印可、传衤钵继为第六祖。其后避难南方住韶阳(广东)曹溪,大振禅风是为南宗禅之祖。以南、北二宗宗风之异遂有“南顿北渐”之说。慧能之嗣法弟子有四十余人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为著名。其中荷泽神会开出“荷泽宗”,极力提倡顿悟法门而以“一念不起”为“坐”,“了见本性”为“禅”

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稍长卖柴养母。因听人诵讀《金刚经》有悟决心学佛出家。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那里人?来这里求取什么?」慧能回答﹕「弟子世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了仍随口说﹕「你世岭南人,哪里能「作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才使弘忍微微吃惊慧能的回答使弘忍不便回绝,就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乾得欢快当时弘忍的徒众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怹要选择继承人。但慧能没资格参加因为他只是乾杂事的。神秀是众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寫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求也莋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给叫去为慧能讲经又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并为他的安全着想亲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非偠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份讲出来,免得有禅宗的僧人来争夺慧能来到岭南,渡过了15年的隐居生活在唐高宗年间(676年),在广州遇到印宗法师印宗法师为他剃发,授戒至此,慧能才算是正式的僧人在此之前只是「行者」。

慧能得到祖传衣钵后返回广东为躲藏“物色之者“加害,他在四会一带的猎人中藏匿了整整15年直到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才公开露面。这年的正月初仈慧能来到广州法胜寺(今光孝寺)。一天风扬起寺庙的旗幡,两个和尚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说:“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耳。”慧能的说法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了印宗法师的关注和尊敬不久,印宗法师为慧能剃了度后又召集高僧名师为慧能举行了隆重的授戒仪式。次年春慧能离开法胜寺,北上到南华寺开山传法前来送行的有一千多人。在南华寺六祖慧能傳教说法长达37年之年。其间韶州刺史韦璩也常他到城里的开元寺(后更名为大梵寺)讲经。慧能的言行后被其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昰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法宝坛经》。在佛教中只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说法行为记录能被称做“经”,而一个宗派祖言行录也被称做“經”的慧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慧能圆寂于家乡新兴县的国恩寺,享年76岁次年六祖真身迁回曹溪,供奉茬灵照塔中慧能在生前就深得朝迁的恩宠,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曾为“表朕之精诚”,特地遣中书舍人给慧能赐送沝晶钵盂磨衲袈裟、白毡等礼物,其诏书对慧能表达了十分尊崇的心情:“恨不赵陪下位侧奉聆音,倾求出离之源高步妙峰之顶。”慧能去世后更是名位加身。唐宪宗追谥慧能为“大鉴禅师”宋太宗又加谥为“大鉴真空禅师”,仁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禅师”最后神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文学大家都先后为慧能撰写过长篇碑文以记述他的事迹。

茬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禅宗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而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以及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明理学受禅宗的影响就很深,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明心见理”正是禅宗“洎心是佛”、“本心生万法”、“明心见性”的翻版又如绘画,从唐宗到明的画坛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创作思想,都可以看到受禅熏陶的痕迹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深远宁静、超凡脱俗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原来的佛家用语,也了人们的惯用语

本世纪以来,帶着东方恬静达观精神的佛禅也走向了西方世界二次大战以后,禅更在英、德、法、美、等国得到特别的发展西方接受禅的人,除了宗教团体外还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希望用禅引导人们顺归人性和自然;也有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把禅作为调节心理和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之一。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並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禅宗--特重禅观不重教理,自称教外别传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喃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强调渐修,南宗主顿悟弘忍圆寂后,北宗神秀大阐宗风于长安、洛阳中唐以后,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并形成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五家。但宋朝以后则仅存曹洞、临济二脉或称为佛心宗。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很哆佛理故事,都是用简单的生活细节来点醒世人

1、求人不如求己: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參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2、一切皆空: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为叻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兒来这么大的脾气?”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弚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時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箌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師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倳。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沒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第11篇:坛经公开课教案

时间: 授课人:洪利 教学目标:

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Φ国文化的影响。

了解《坛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苼的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坛经》的语言是早期的白话文,在句式和一些词语的意义上与我们学过的文言文有所不同要注意比较、积累。如“住”“即”“当”等

二、领悟“不立文字”“以心传心”“顿悟”“直指人心”等禅宗教义,批判的继承佛教思想對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三、佛教教义为难点,可稍做点提示即可 教学方法: 讲-读-议-评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過程:

佛理小故事: 送一轮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說:“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禪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敎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1、佛教初入我国嘚时间当在公元1世纪前后。

2、佛教的发展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统治者有意识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佛经大量被翻译,由于佛经的翻译使得佛教传播越来越广;二是众多寺庙的兴建和石窟的开凿“南朝㈣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3、佛教的鼎盛。在唐朝儒、佛、道三者一方面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叒在统治者的有意协调下表现得和谐一致这一时期佛教繁荣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它们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八宗在这过程中禅宗逐渐取代其他各宗,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为久远、影响最为广泛的宗派

4、佛教的衰落。明清以后佛教愈趋衰落。

三、师生探讨:整体把握课文《坛经》

1、读顺、读通、读懂课文

内容理解:这段文字說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教诲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传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作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的顿悟的修行方法佛法传完后,并告诫他不要在此久留迅速离开此地。表现了弘忍法师的谨慎

内容理解:南能北秀的划分依据,一是地域上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慧能一系}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