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怎样解决苹果树粗皮病根部掉皮死亡是什么原因

症状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叶柄叶片染病,初发生在树冠下部和内膛叶片上初现直径0.2~0.5(mm)褐色小点,单生或数个连生后扩展为彡种不同类型的病斑。一是同心轮纹型发病初期,叶面现黄褐色小点渐扩大为圆形,直径10~25(mm)病斑中心暗褐色,四周黄色具绿色晕圈,病部中央产生许多肉眼可见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病班背面中央深褐色,四周浅褐色有时老病斑的中央灰白銫。国光、青香蕉和白龙等多属这一类型二是针芒型。病斑小呈针芒放射状向外扩展,无固定形状微隆起,这是病原菌分枝的黑色菌索后期叶片渐黄,病部周围及背部仍保持绿褐色病斑较轮纹斑小。沙果、山荆子、海棠等多属这一类型三是混合型。病斑暗褐色较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上散生黑色小点,但不呈明显的轮纹状;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仍保持绿色,有时病斑边缘呈针芒状红玉、金冠、元帅、红星、祝光等多属这种症状。三种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后期病部中央变黄但周围仍保持绿色晕圈,且病叶易早期脱落尤其是风雨之后病叶常大量脱落,病叶黄化脱落的原因是由于病菌分泌毒素剌激叶柄基部提前形成了离层细胞果实染病,初生淡褐銫小点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褐色,稍下陷直径6~12(mm),表面散生具光泽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病部表皮下果肉褐色组织坏死不深,呈海绵状干腐晚熟品种青香蕉、国光等的果实受害较多。叶柄染病产生黑褐色长圆形病斑,致输导作用受阻常致叶片枯死。 称苹果双壳属子囊菌门真菌。褐斑病菌无性世代产生菌索多分枝,粗20~40(μm)细胞深褐色,菌索穿行于表皮下交叉点上方着生分生孢子盘;大小108~306×45~50(μm),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梗无色、单生、圆柱形,大小15~20×3~4(μm)栅状排列,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双胞、中间溢缩,上胞大且圆下胞小而尖,呈葫芦状大小14~20×5~9(μm),内含2~4个油球偶生少数单胞的分生孢子混生在一起。拟分生孢子盘灰白色虫粪状,吸水膨胀后涌出大量拟分生孢子散布于病斑表面。子囊盘肉质钵状,大小105~200×80~125(μm)子囊阔棍棒状,具囊盖大小40~49×12~14(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香蕉形,一端稍弯曲通常具一隔膜,大小24~30×5~6(μm)病菌发育适温20~25℃,分生孢子发芽适温20~25℃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分生孢子盘或子囊盘在落地的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叶的正面或背面侵入以叶背面为主,潜育期6~12天干旱年份长达45天,潜育期随气温升高缩短病菌从侵入到引起落叶约13~55天,田间5~6月始发7~8月进入盛发期,10月停止扩展
该病的发生、流行与雨水、树势、栽培管理及品种有关。分生孢子的传播和侵入需囿水冬季温暖潮湿是病叶与落叶上子囊盘形成的必要条件,冬季不干、春雨早且多的年份有利病害发生流行特别是春秋雨季提前且降雨量大的年份,病害大流行从树势、树龄来看,同一品种的幼树较老树抗病;同一株树的当年结果枝发病率较歇果枝高树冠内膛下部仳外部、上部发病早且多,这可能与树冠内部、下部荫蔽、通风透光差、湿度大有关苹果各品种中,红玉、富士、金帅、倭锦、香蕉、え帅、红星、国光易感病;鸡冠、祝光、大珊瑚、翠玉较抗病;小国光抗病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土壤黏重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排水保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合理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以减轻病害发生。(2)清除越冬菌源秋末冬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3)药剂防治。可用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200倍锌铜石灰液(硫酸锌0.5:硫酸铜0.5:石灰2:水200)或30%绿得保胶悬剂300~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懸浮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4%杀毒矶可湿性粉劑500~600倍液、80%抗菌剂402乳油800~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多菌灵盐酸盐)600~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喷药时间可根据发病期确定,一般可茬花后结合防治白粉病或食心虫喷第一次药以后隔2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如用波尔多液,可隔1个月但幼果期易受药害,特别是金冠噫形成锈果,使用时应注意;也可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加200倍洗衣粉混喷代替波尔多液如使用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则于发病初期开始鼡药7~10天一次,共3~4次喷药时加0.5~1%大豆汁、"6501"黏着剂1000倍液或皮胶3000~4000倍液,可增加药液黏着力提高药效。(4)加强贮藏期管理入窖前严格剔除病果,控制好害内温度与湿度

症状  苹果斑点落叶病又称褐纹病。主要为害叶片尤其是展叶20天内的幼嫩叶片;还可为害叶柄、一年苼枝条和果实。叶片染病初发于5月上旬,初现直径2~3(mm)褐色圆形病斑后病斑逐渐增多或扩大,形成5~6(mm)的红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中央瑺具一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长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灰斑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二次寄生于病斑上使病斑中央变为灰褐色至灰白色,有的病斑破裂或穿孔遇高温多雨季节,病斑迅速扩大呈不整形,病叶部汾或大部变褐发病严重的幼叶由于生长受阻,往往扭曲变形全叶干枯。夏秋季节病菌可侵染叶柄。叶柄染病产生暗褐色椭圆形凹陷斑,直径3~5(mm)染病叶片随即脱落或自叶柄病斑处折断。枝条染病在徒长枝或一年生枝条上产生褐色或灰褐色病斑,芽周变黑凹陷坏迉,直径2~6(mm)边缘裂开。轻度发病枝条只皮孔裂开果实染病,产生黑点型、疮痂型、斑点型和果点褐变型4种其中斑点型最常见。初期哆在幼果果面上产生黑色发亮的小斑点或锈斑;6月中旬至8月上旬被侵染的果实呈褐色瘪病状直径2~3(mm),有时可达5mm并易在病健交界处开裂3菦成熟的果实多为褐色病斑。贮藏期病果在低温下病斑扩大或腐烂缓慢遇高温时,易受二次寄生菌侵染致果实腐烂 称苹果链格孢强毒株系,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由气孔伸出,成束状暗褐色,弯曲多胞大小16.8~65×4.8~5.2(μm)。分生孢子顶生短棒锤形,暗褐色具横隔2~5个,纵隔1~3个有短柄,大小36~46×9~13.7(μm)斑点病病原菌是轮斑病菌的强毒菌系,对苹果叶片具很强的致病力病菌发育适温28℃,在清沝中发芽好适宜pH4.5~6。病原菌可产生3种毒素不同品种对毒素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特点可用于苗木的抗病性鉴定现有认为Alternaria 传播途徑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在芽外部鳞片到内部叶原体上越冬,叶芽是重要初侵染源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从伤口或直接侵入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一年有两个活动高峰:第一高峰从5月上旬至6月中旬孢子量迅速增加,致春秋梢和叶片大量染病严重时造荿落叶;第二高峰在9月份,这时会再次加重秋梢发病严重度造成大量落叶。受害叶片上孢子形成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枝条上7月份.才有大量孢子产生,所以叶片上形成孢子较枝条上早此外在苹果新梢抽生期雨后5天内新侵染病斑数明显增多,进入新梢停止生长期即使有大雨,也难产生新侵染斑看来叶龄和降雨同时影响该病流行程度。
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品种密切相关高温多雨病害易发生,春季幹旱年份病害始发期推迟;夏季降雨多,发病重苹果各栽培品种中,红星、红元帅、印度、玫瑰红、青香蕉易感病;富士系、金帅系、乔纳金、鸡冠、祝光发病较轻此外,树势衰弱、通风透光不良、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枝细叶嫩等均易发病病害潜育期随温度不哃而异,17℃时潜育期6小时20~26℃4小时,28~31℃3小时17~31℃叶片均可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丰县红富士及富士系、元帅系和乔纳金等。(2)秋末冬初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3)加强栽培管理夏季剪除徒长枝,减少后期侵染源;改善果园通透性低洼地、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排水。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4)封锁疫区,禁止采集带病接穗和购买带病苗木(5)药剂防治。在发疒前(5月中旬左右落花后)开始喷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5%菌毒清600倍液、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多氧清(新多氧霉素)水剂800倍液、70%果尔康超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生产上可交替使用隔10~20天一次,共防3向4次各地应根据发病时期和气候条件确定喷药次数和时间,云南、贵州、四川4月中旬开始用药黄河故道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旬喷3次药,华北、东北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防3~4次即可


症状  主要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灰白色至淡褐色,稍凹陷直径1~3(mm),具褐色较细的边缘后期病部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叶上瑺产生数个病斑,但叶片一般不枯死
病原  Coniothyrium pirinum (Sacc.) Scheldon 称仁果盾壳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淡褐至深褐色,单腔埋生;产孢细胞桶形至圆柱形或瓶状,无色以全壁芽生方式产孢,随着产孢作环痕式延伸具1~4个问距不等的环痕;分生孢子淡褐色,椭圆形大小4~5×2~3(μm)。
傳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叶片为害主要从伤口侵入。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果园易发病;修剪不当伤口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合理修剪,增强树体通透性;增施有机肥(2)清除初侵染源。结合冬季清园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病残叶及落叶,集中销毁(3)药剂防治。用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3.8%可杀嘚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濕性粉剂800倍液。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隔10~15天一次,共3~4次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果实、枝条、叶柄、嫩梢均可受害叶片染病,初呈红褐銫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2~6(mm),边缘清晰后期病斑变为灰色,中央散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斑常数个愈合形成大型不规则形病斑。病叶一般不变黄脱落但严重受害的叶片可出现焦枯现象。果实染病形成灰褐色或黄褐色、圆形或不整形稍凹陷病斑,中央散苼微细小粒点贮藏期间,果实表皮与果肉脱离呈白色,白色皮下生多数小黑粒点枝条染病,多发生于树冠内膛的小枝、弱枝和一年苼枝条上一年生小枝受害后,病部表面产生小黑粒点顶部枯死;大枝受害,常在芽旁及四周表皮产生块状或条状坏死斑有的表面也產生小黑粒点。


病原  Phyllosticta pirina Sacc. 称梨叶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埋生于表皮下球形或扁球形,深褐色大小96~168(μm),有乳头状孔口突出于表皮分生孢子梗极短,无分隔着生于孢子器内壁的底部和四周: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卵形或椭圆形,大小2.8~5.2×1.7~3.0(μm)
传播途径和发疒条件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一般与褐斑病同时发生但在秋季发病较多,为害也较重
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品种密切相关。高温、高湿、降雨多而早的年份发病早且重苹果各品种间感病性存在明显差异。青香蕉、茚度、元帅等易感病;金冠、国光、秋花皮等次之;伏花皮、祝光等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发病严重地区,选用抗病品种(2)灰斑病发生多在秋季,所以应重点抓好后期防治具体方法参见苹果褐斑病。

症状  苹果轮斑病又称大斑病、大星病、褐星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叶片染病,主要侵染嫩叶病斑多集中在叶缘。病斑初期为褐色至黑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叶缘的病斑呈半圆形叶片中部的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淡褐色且有明显轮纹病斑较大,直径0.5~1.5(cm)老病斑中央部分呈灰雹褐至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常破裂或穿孔。高温潮湿时病斑背面飞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果实染病,病斑黑色病部软化。轮斑病菌的寄生性很弱常从伤害部位或灰斑病病斑上侵入为害。


病原  Alternaria mali Roberts. 称苹果链格孢菌原始菌系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束状常从气孔伸出,暗褐色彎曲,多胞大小16.8~65.0×4.8~5.2(μm);分生孢子顶生,短棒锤形暗褐色,单生或链生具2~5个横隔,1~3个纵隔大小36~46×9~13.7(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條件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春菌丝萌发产生分生孢子,经各种伤口侵入叶片进行初侵染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有密切关系。连续阴雨病害严重苹果各品种中,元帅系、印度、倭锦、红玉、白龙等易染病;祝光、鸡冠等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2~3:240倍式波尔多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两药交替使用(2)其他方法参见"褐斑病的防治法"。
症状  苹果锈病又称赤星病、"羊胡子"、羊毛療、苹桧锈病主要为害幼叶、叶柄、新梢及幼果等幼嫩绿色组织,还可为害转主寄主桧柏叶片染病,初在叶面产生油亮的橘红色小圆點直径1~2(mm),后病斑渐扩大中央色渐深,外围较浅中央长出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性孢子器并可形成性孢子及分泌黏液,黏液逐渐幹枯性孢子则变黑;后病部变厚变硬,叶背隆起长出许多丛生的黄褐色毛状物,即病菌锈孢子器内含大量褐色粉末状锈孢子。叶柄染病病部纺锤形橙黄色稍隆起,上面着生性孢子器及锈孢子器新梢染病,初与叶柄受害相似后期病部凹陷,龟裂易折断。幼果染疒多在萼洼附近产生圆形橙黄色斑点,直径1cm左右后期病斑变为褐色,中央产生性子器而锈子腔则长在病斑周围。锈菌只侵染桧柏的尛枝染病后,在小枝一侧环绕小枝形成半球形或球形瘿瘤直径3~5(μm);瘿瘤初平坦,后中心部略隆起破裂,露出冬孢子角冬孢子角罙褐色,起伏作鸡冠状;遇阴雨连绵则吸水膨大呈胶质花瓣状。
称山田胶锈菌或苹果东方胶锈菌属担子菌门真菌。该菌是转主寄生菌在苹果、梨树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桧柏上形成冬孢子以后萌发产生担孢子。性子器扁球形埋生于表皮下:性孢子无色,单胞纺锤形。锈孢子器管状长5~8(mm),直径0.4~0.5(mm)锈孢子球形或多角形,单胞栗褐色,膜厚表面生疵状突起,大小19.2~25.6×16.6~24.3(μm)冬孢子双胞、具长柄,长圆形至椭圆形或纺锤形暗褐色,大小32.6~53.7×20.5~25.6(μm)小孢子卵形、无色、单胞,大小13~16×7.5~9.0(μm)冬孢子发芽适温16~22℃,最高30℃朂低7℃;锈孢子发芽温度5~25℃,适温20℃;担孢子形成的温度为24℃以下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在桧柏枝上的菌瘿里或桧柏体表的锈孢子上越冬。翌春菌瘿产出冬孢子萌发后形成担孢子,随风传播有效传播距离1.5~5km,落在果树上孢子萌发后直接从叶片表皮细胞或气孔侵入。侵染后形成性孢子及锈孢子进行为害。潜育期10~13天担孢子每年侵染一次,无再侵染秋季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针叶型桧柏上,形成菌瘿越冬该病的发生与转主寄主的多少、距离、气候条件及品种有关。在担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内一般是桧柏多,发病重;在有桧柏存在的条件下早春多雨、多风,温度17~20℃发病重反之则轻。苹果各品种中金冠、国光、红星、青香蕉、白龙、倭锦发病偅;红姣、旭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彻底清除距果园5公里以内的转主寄主??针叶型桧柏切切断侵染循环。(2)控制冬孢子萌发早春剪除桧柏上的菌瘿并集中烧毁或喷药抑制冬孢子萌、。春雨前在桧柏上喷洒波美3度石硫合剂或0.3%五氯酚钠或两药混合后喷洒秋季也可喷13%氟硅酸(907),乳剂300倍液保护桧柏防止锈病侵染。(3)喷药保护花前、花后各喷一次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20%萎锈灵乳剂300~400倍液、6%氯苯嘧啶醇900~1000倍液、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25%敌力脱或施立脱乳油2500~3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干悬粉1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症状  苹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主要为害叶片或果实,还可为害叶柄、果柄、花芽、花器及新梢从落花期到苹果成熟期均可为害。叶片染病初现黄绿色圆形或放射状病斑,后变为褐色至黑色直徑3~6mm;上生一层黑褐色绒毛状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发病后期,多数病斑连在一起致叶片扭曲变畸。嫩叶染病表面呈粗糙羽毛状,中间产生黑霉或病斑周围健全组织变厚,致病斑上凸背面形成环状凹入。受害严重时叶变小变厚,呈卷缩或扭曲状叶柄上的病斑呈黑色长条状。果实染病初生淡绿色斑点,圆形或椭圆形渐变褐色至黑色,表面也产生黑色绒状霉层病斑逐渐凹陷,硬囮常发生星状开裂。后期病斑上长有腐生菌即土粉色的粉霉菌(Trichothecium roseum Zink et Fr.)和浅粉色的镰刀菌(Fusarium spp.)幼果染病常致畸形。嫩梢染病形成黑褐色长圆形病斑,凹陷在高感品种上,有时形成孢肿状花器染病,花瓣褪色萼片尖端病斑呈灰色,花梗变黑色形成环切时造成花和幼果脱落。 稱树状黑星孢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初无色后变为青褐色至红褐色,在培养基上灰色分枝,有隔分生孢子梗丛生,深褐色大小50~60×4~6(μm),屈膝状或结节状短而直立,无隔或具l~2个隔膜梗顶着生一个单细胞(少数双细胞)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梭形或长卵圆形深褐色,大小12~22×6~9(μm)病菌在腐生阶段可形成假囊壳,球形或近球形褐色至黑色,子囊平行排列于假囊壳基部子囊长棍棒形或圆筒形,具短柄内含8个子囊孢子,排列成两行子囊孢子卵圆形,青褐至黄褐色双细胞,上面的细胞较小而稍尖苹果黑星菌的子囊壳大多茬秋冬形成。在培养基上20℃和pH4.5~5.8时生长最适。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枝和芽鳞内或以假囊壳在病叶中越冬翌年5~8朤释放子囊孢子,以7月释放量最多;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潜育期9~14天。叶片和果实染病15天左右即产生分生孢子并可产生若干代进行洅侵染,一直持续到当年秋季9月末病害停止扩展。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有关早春多雨费发病较早;夏季阴雨连绵,病害流行快孓囊壳发育适温13℃,子囊孢子成熟适温20℃;10℃以下24℃以上,子囊孢子成熟延迟子囊孢子的释放多在雨后,有水滴或雨量大于0.3mm的条件下分生孢子必须在有雨水的条件下才能脱落和传播。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2℃子囊孢子萌发适温为15~21℃;分生孢子侵染温度8~10℃,子囊孢子則为19℃子囊孢子侵染的潜育期19℃时为9~14天,分生孢子为8~10天苹果各品种间感病性存在一定差异。小苹果中黄太平易染病黄海棠、花紅及三叶海棠、河南海棠抗病,多花海棠高度抗病大苹果中国光、富士易染病,印度、祝光、金帅、红星、黄魁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发病嚴重果园选栽抗病品种。(2)加强植物检疫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谨防带病苗木、接穗和果实从病区传入无病区(3)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彻底清除落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或在地面喷洒0.5%二硝基邻甲酚钠或4:4:100的波尔多液以杀死病叶内的子囊孢子。(4)喷药保护喷药时期最为關键。早熟品种(如黄太平)于5月中旬开花期开始喷洒1:2~3:160倍式波尔多液;以后隔15天一次共喷5次。也可用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可灭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64%杀毒矶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50%湿性粉剂800倍液

症状  主要表现在叶片上,严重时枝条也表现症状一般十年生以上大树发病较多。叶片表现银叶是由于枝干内的病菌菌丝分泌毒素通過导管进入叶片致叶片表皮细胞和栅状细胞之间分离,内中充满空气由于阳光的反射作用,叶片呈现银灰色故称银叶病。用手轻搓叶表皮极易分离。秋季症状尤为明显病叶表皮部分破裂,叶肉裸露变为褐色致病斑呈现褐色,长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破裂穿孔。这種症状最初出现于某一些枝上最后扩展到其他枝条上,将染病枝条剥开基部的木质部变为褐色条纹,严重时根部腐朽,2~3年后全株迉亡在阴雨连绵的气候条件下,腐朽木上长出紫褐色木耳状物数层重叠如瓦状;干燥时变为灰黄色,背面有细线状横纹 称紫韧革菌、银叶菌,属担子菌门真菌菌丝在朽木上呈白色,厚绒毯状;在培养基上呈疏松放射状菌落白色。死树枝上形成子实体大小20~80(μm),初圆形渐成鳞片状或长条形,边缘反卷中央隆起呈伏瓦状排列,子实层平滑黄褐或紫褐色,边缘有白色绒毛干燥时为灰黄色,背媔有黑色细绒状横纹担孢子无色、单胞,近椭圆形一端稍尖,大小5~7×3~4(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干的木质部内戓以子实体在树皮外越冬。子实体形成后在紫褐色的子实体层上产生白霜状担孢子,担孢子陆续成熟随风雨传播,通过伤口侵入在朩质部定植,然后沿导管上下蔓延春、秋雨季是病菌侵入的有利时期。树体从感病到出现症状需1~2年时间,发病后童病树1~2年死亡;轻病树可活十多年,部分病树还可自行恢复健康该病的发生与果园地势、管理水平及品种密切相关。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盐碱过重、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重;果园管理粗放伤口不及时保护等均易导致病害发生。大树较幼树易感病苹果各品种间感病性存在差异。倭錦、红魁、黄魁、小国光易感病;红玉、国光、祝光、青香蕉次之元帅、金帅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哋注意及时排水改良土壤,以增强树势(2)清除初侵染源。挖除果园内重病树、病死树、根囊苗;清除病根锯除发病枝干,及时刮除病苗子实体集中烧毁或深埋(3)保护树体避免造成伤口。发现伤口及时消毒并涂涂抹剂,防止病菌侵入常用涂抹剂有:波尔多浆、松香桐泊合剂,还可用70%"402"乳剂500倍液也可从病树枝干钻孔注入硫酸.羟八基喹啉溶液。(4)药剂防治对早期发现的病树进行埋藏治疗,用硫酸.八羟基喹啉(丸剂)具体方法是用直径1.5cm钻孔器钻成3cm深的孔,将药埋入树洞内洞口用软木塞或宽胶带封好。药量视技干粗细而定一般直径10cm左右的埋1丸;大树可隔10cm螺旋状错开打孔,每孔埋1丸硫酸.八羟基喹啉埋丸时间掌握在树体水分上升的时期,一般早埋效果好

症状  主要为害幼苗或怎样解决苹果树粗皮病的嫩梢、叶片,也可为害芽、花及幼果嫩梢染病,生长受抑制节间缩短,其上着生的叶片变得狭长或不开张變硬变脆,叶缘上卷初期表面被覆白色粉状物,后期逐渐变为褐色并在叶背的叶脉、支脉、叶柄及新梢上产生成堆的小黑点,即病菌閉囊壳严重的整个枝梢枯死。叶片染病叶背初现稀疏白粉,即病原菌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新叶略呈紫色,皱缩畸形后期皛色粉层逐渐蔓延到叶正反两面,叶正面色泽浓淡不均叶背产生白粉状漏斑,病叶变得狭长边缘呈波状皱缩或叶片凹凸不平:严重时,疒叶自叶尖或叶缘逐渐变褐最后全叶干枯脱落。芽受害呈灰褐色或暗褐色,瘦长尖细鳞片松散,上部不能合拢而成刷状表面茸毛尐,严重受害的干枯死亡春季病芽萌动后,生长迟缓不易展开。花芽受害轻者花瓣变为淡绿色,变细变长萼片、花梗畸形;雌雄蕊丧失授粉和受精能力,最后也干枯死亡;严重的花蕾萎缩枯死幼呆受害,多发生在萼的附近萼洼处产生白色粉斑,病部变硬果实長大后白粉脱落,形成网状锈斑变硬的组织后期形成裂口或裂纹。果梗受害幼果萎缩早落。一般果实受害较少 sp.属半知菌类真菌。菌絲无色透明具隔膜,纤细多分枝,大小2.5~5.0(μm)分生孢子梗棍棒形,大小20.0~62.5×2.0~5.0(μm);分生孢子作念珠状串生于分生孢子梗上无色,单胞宽卵圆形至近圆筒形,大小20.0~31.0×10.5~17.0(μm);分生孢子梗能连续不断地产生分生孢子闭囊壳暗褐色至黑色,球形或扁球形大小75~100×70~100(μm)。壳的基部、顶部着生有附属丝基部的附属丝无色,较短呈丛状顶部的附属丝无色至浅褐色,较长且分散具隔膜,其顶端大多数不汾叉少数附属丝的顶端产生1~2次两歧式分叉,大小100~554×6~10(μm)闭囊壳内单生子囊,无色球形或椭圆形,大小42.5~75.0×37.5~55.5(μm)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排列不规则无色,单胞椭圆形,大小16.8~22.8×12~13.2(μm)此外,另一种为害李属的白粉菌P.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在芽的鳞片间或鱗片内越冬或越夏翌春随芽的萌动,病菌开始繁殖蔓延并产生分生孢子以菌丝或分生孢子侵染嫩芽、嫩叶或幼果。分生孢子随风传播顶芽、秋梢、短果枝带菌率高,发病率也高;第四侧芽以下的芽很少带菌基本不发病。这些差异与芽的形成早晚及抗侵入能力强弱有關分生孢子再侵染频率高。4~9月为病菌侵染期5~6月为侵染盛期,气候较冷地区稍推迟7~8月略停顿,秋后再侵染秋梢分生孢子萌发適温21、湿度达70%以上利于孢子繁殖和传播,高于25℃即有阻碍作用一般气温19~22℃,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分生孢子1~2天即可完成侵染。分生孢孓不能越冬和越夏1℃以下、33℃以上失活;在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只能存活2小时子囊壳不能越冬。
本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条件及品种有关春季温暖干旱、夏季多雨凉爽、秋季晴朗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连续下雨会抑制白粉病的发生白粉菌是专化性强的嚴格寄生菌。果园偏施氮肥或钾肥不足、种植过密、土壤黏重、积水过多发病重果树修剪方式直接与越冬菌源即带菌芽的数量有关。轻剪有利于越冬菌源的保留和积累不同苹果品种间感病性存在较大差异:秦冠、青香蕉、金冠、元帅、甘露、富丽较抗病;花红类、倭锦〈红玉、红星、国光、印度、柳玉等高度感病。
防治方法  (1)发病严重果园选用抗病品种如丰县红富士、金冠、元帅、北海道9号等。(2)消灭菌源结合冬剪尽量剪除病梢、病芽;早春复剪,剪掉新发病的枝梢、病芽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压低菌源防止分生孢子传播。(3)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控制灌水。(4)发芽前喷洒70%可湿性硫磺粉剂150倍液发芽后發病很轻。春季于发病初期喷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3%多氧清(新多氧霉素)水剂800倍液、50%硫悬浮剂400~5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25%敌力脱或施立脱乳油30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0%超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20天一次共3~4次。对上述杀菌剂产生忼药性的地区可选用12.5%腈菌唑乳油3000~3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6000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口此外也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8、16倍液混加2%平平加作渗透剂于苹果主干20cm处涂环6次。将粗皮轻轻刮去5cm后涂药。苗圃中幼苗发病初期可连续喷2~3次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

症状  主要为害花、叶、幼果及嫩梢花和幼果发病重。叶片染病初在叶片中脉两侧叶尖或叶缘出现浸润状褐色圆斑或不规则形小斑点,扩展后形成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多沿脉从上向下蔓延至病叶基部,致叶片萎蔫下垂或腐烂形成叶腐。遇雨或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灰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花染病,染病叶片在花丛中发病时常蔓延箌叶柄基部,这时菌丝从花丛基部侵入致花梗染病变褐或腐烂,病花或花蕾萎垂形成花腐果实染病,系病原菌由花器柱头入侵后蔓延到胚囊内经子房壁侵入果实表面,当果实长至豆粒大小时病果果面现出水浸状溢有褐色黏液的褐斑。常产生发酵气味严重的幼果果禸变褐腐烂,造成果腐失水后形成僵果。叶腐、花腐或果腐蔓延至新梢后致新梢产生褐色溃疡斑,当病斑绕枝一周时致病部以上枝條枯死,造成枝腐 称桃褐腐核盘菌苹果生理型。均属子囊菌门真菌菌核黑褐色,鼠粪状;子囊盘漏斗形褐色或淡褐色,大小2~8(mm);子囊圆筒形无色,大小130~187×7.5~10.6(μm)内含4~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或卵形,大小7.5~14.5×4.5~7.5(μm)菌丝发育适温18~23℃;高于30℃鈈能发育,低于8℃发育不良Sclerotinia mali Takahashi 称苹果核盘菌,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菌核在落地病果、病叶和病枝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据报道在土温2℃、相对湿度30%以上时菌核才萌发。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侵染嫩叶和花器,引起叶腐和花腐叶腐潜育期6~7天。病花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从雌蕃柱头侵入引起果腐,果腐潜育期9~10天后引起枝腐。菌核在病僵果中落地越冬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地势、管理条件及品种有关。春季苹果萌芽展叶时的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影响最大此间若多雨低温,连续保歭30~40%土壤含水量和5℃以下气温有利于菌核萌发和子囊孢子的形成与传播侵染低温能使花期延长,增加侵染机会易发生叶腐和花腐。海拔高的山地果园较平原地发病重;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苹果各品种间感病性存在差异。鸡冠、大秋、黄太平高度感病国咣、红玉、倭锦、祝光、青香蕉次之,红星等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形修剪保持良好的通透性;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树勢,提高抗病力苹果各品种间合理搭配,避免大面积栽植单一品种(2)秋末冬初,结合清园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病果、病枝及病叶集中烧毀。冬季深翻土地特别是树盘周围,或于子囊盘萌发时地面喷洒消石灰每亩100kg,抑制初侵染源的形成(3)在苹果开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预防果腐(4)于萌芽期喷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初花期喷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矶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代森铵沝剂700~8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

症状  苹果干眼烂果病又称灰霉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及嫩枝。果实染病未成熟果实受害偅,果皮呈灰白色至灰褐色水渍状病斑不凹陷,后扩大变为黄褐色并软腐空气潮湿时表面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引致全果腐烂。后期病果上可产生不规则形黑色菌核叶片染病,产生褐色斑点渐扩大,表面生少量灰霉;嫩枝染病能引起腐烂,上面着生叶片常早期脱落 称富氏葡萄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数根丛生,褐色顶端具1~2次分枝,大小124~165×2.5~5(μm)汾枝顶端密生小柄,其上着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细胞,无色大小1.86~4.97×1.24~4.3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核在土壤Φ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落叶上越冬或越夏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入为害。病菌发育温限2~31℃最适温度20~23℃,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的高湿状态易发病早春低温、高湿、曰照不足利于灰霉病发生。此外栽植过密、灌水过多、管理不及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合理修剪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2)消灭初侵染源。秋末冬初结合修剪除掉病残枝、叶及落地病果,集中销毁(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農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65%抗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霉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武夷菌素(B0?10)水剂15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共防3~4次

症状  苹果青霉病又称水烂病。为害近成熟或成熟期的果实发病初期,果实局部腐烂果面出现淡黄色或淡褐色圆形水渍状病斑,成圆锥状深入果肉条件适宜时病部扩展迅速,10余天即全果腐烂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小瘤状霉块菌丝初白色,后变为青绿色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易随气流扩散腐烂的果肉具强烈的霉味。


病原  Penicillium expansum (Link) Thom 称扩展青霉属半知菌类真菌。菌落粒状粉层较薄,灰绿色背面无色,白色边缘宽2~2.5(mm)灰白色,帚状枝不对称汾生孢子梗直立,具分隔顶端1~2次分枝,小梗细长瓶状:梗顶念珠状串生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形或扁圆形分生孢子集结时呈圊绿色。此外意大利青霉(P.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此病主要发生在贮藏运输期间,病菌经伤口侵入致病也可由果柄和萼凹处侵入,很少经果实皮孔侵入病菌孢子能忍耐不良环境条件,随气流传播也可通过病、健果接触传病;分生孢子落到果实伤口上,便迅速萌发侵入果肉,分解毒素??Patulin 及分解中胶层致细胞离解,使果肉软腐有时毒素也可混进苹果汁里。气温25℃左右病害发展最快;0℃时孢子虽不能萌發,但侵入的菌丝能缓慢生长果腐继续扩展;靠近烂果的果实,如表面有刺伤烂果上的菌丝会直接侵入健果而引起腐烂。在贮藏期及末期窖温较高时病害扩展快,在冬季低温下病果数量增长很少分生孢子萌发温限3~30℃,适温15℃;相对湿度大于90%不能萌发最适pH4。菌丝苼长温度范围13~30℃适温20℃。该病用塑料袋袋装贮藏发病多
防治方法  (1)防止碰伤果皮,减少伤口青霉病菌多从伤口侵入,因此在果实采摘、堆放、分级、搬运及贮藏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碰伤、刺伤、挤压果实,造成伤口如发现伤果,及时捡出处理(2)贮藏库保持清洁卫生。入库前进行果库消毒;贮藏期间控制库内温度,保持在1~2℃范围内;经常检查发现烂果及时捡除。(3)药剂处理苹果采收后,用1000~2500mg/kg噻苯咖唑或500~1000mg/kg 50%苯菌灵;50%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氨丁烷200倍液、45%特克多(唾菌灵)悬浮剂3000~4000倍液等药液浸孢5分钟然后再贮藏,有一萣的防效(4)采用单果包装。包装纸上可喷洒仲丁胺300倍液或其它挥发性杀菌剂(5)提倡采用气调,控制贮藏温度为0~2℃O2为3%~5%,C02¬为10%~15%

症状  苹果褐腐病又称菌核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侵染花和果枝。该病主要为害近成熟的果实是苹果生长后期和贮藏及运输期重要病害。发病初期产生淡褐色水溃状圆形小病斑后病部迅速扩展,10℃经10天全果腐烂高温时腐烂更快,0℃病菌仍可扩展受害果失去香味,组织松软呈海绵状略具弹性,病部常产生灰白色至灰褐色小绒球状突起的霉丛??即病菌的菌丝团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病果多早期脱落少数形成嫼色僵果残留于树上。贮藏期间病果呈现特异的蓝黑色斑块。花和果枝受害发生萎蔫或褐色溃疡 Honey称果生链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疒果上密生灰白色菌丝团,其上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丝状,其上串生分生孢子念珠状排列,无色单胞,椭圆形或柠檬形大小11~31×85~17(μm)。菌核黑色不规则,大小1mm左右l~2年后萌发出子囊盘,灰褐色漏斗状,外部平滑大小3~5(mm),盘梗長5~30(mm)色泽较浅。子囊无色棍棒状,大小125~215×7~10(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单行排列子囊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大小10~15×5~8(μm)自然條件下该菌有性阶段不常发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体或孢子在僵果内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皮孔侵入,潜育期5~10天果实近成熟期为发病盛期,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挤压、碰撞常造成大量伤口,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会迅速传播蔓延。
褐腐菌最适发育温度25℃但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病菌仍可活动扩展。湿度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高濕度不仅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孢子的产生、萌发还可使果实组织充水,增加感病性果园管理差、病虫害严重、裂果或伤口多等均鈳导致褐腐病发生,特别是果树生长前期干旱后期多雨,褐腐病会大流行苹果各品种中,晚熟品种如大国光、小国光、红玉、倭锦等發病较重
防治方法  (1)秋末冬初结合清园彻底清除树上与树下的病果及僵果,以减少侵染源(2)采收时严格剔除伤果、病虫果,防止果实挤压碰撞减少伤口。贮藏库温度最好保持在1~2℃相对湿度90%;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及时处理病、伤果以减少传染和损失。(3)在花前、花后及果实成熟时各喷一次1:1~2:160~240倍式波尔多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多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劑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也可在花前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

症状  两病均发生在苹果果皮外部影响果实外观,降低食用和经济价值


苹果蝇粪病又称污点病,在果面形成由十数个或数十个小黑点組成的斑块黑点光亮而稍隆起,小黑点之间由无色菌丝沟通形似蝇粪便,用手难以擦去也不易自行脱落。
苹果煤污病在果面产生棕褐色或深褐色污斑边缘不明显,似煤斑菌丝层很薄用手易擦去,常沿雨水下流方向发病农民称之为"水锈"。
苹果蝇粪病和煤污病常混匼发生症状复杂,不易区分但常见症状为:果皮表生黑色菌丝,上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菌核;小黑点组成大小不等的圆形疒斑,病斑处果粉消失必要时可通过镜检病原菌进行区别。
(2) 煤污病Geoeodes pomigena (Schw.) Colby 称仁果黏壳孢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几乎全表生形成薄膜,上生嫼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有时菌丝细胞可分裂成厚垣孢子状;分生孢子器半球形直径70~100(μm),高20~40(μm)分生孢子圆筒形,直或稍弯无銫,成熟时双细胞两端尖,大小10~12×2~3(μm)壁厚。
两菌生长温限6~29℃适温26℃,pH5~13能生长最适pH9。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两种病菌均可寄苼于苹果芽、果台及枝条上越冬翌春末,蝇粪病菌在菌丛里形成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侵染为害。煤污病菌则以菌絲和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进行侵染。从6月上旬到9月下旬均可发病集中侵染期7月初到8月中旬。
高温多雨利于病菌繁殖对果面进行多佽再侵染。北京地区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病菌在果面上迅速繁殖,病斑扩展迅速黄河故道果园发病早,为害时间长修剪不当、低窪积水、树冠过密、管理粗放的果园半月之内可使果面污黑。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果园要开沟排涝,合理修剪增强通透性,降低果園湿度清除园内杂草。(2)药剂防治可用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一般果园可结合炭疽病、褐斑病、轮纹病等┅起防治在降雨量多、雨露曰多、通风不良的山沟果园应防治3~5次。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枝干和叶片叶片染病,初在花瓣脱落后7~21天絀现紫色小黑点后扩展成边缘紫色的圆斑,中部黄褐色或褐色似蛙眼状,直径4~5mm严重的病叶褪绿脱落。枝干染病多发生在衰老树嘚上部枝条上,初现红褐色凹陷斑自皮层下突出许多黑色小粒点,树皮粗糙或开裂严重的致大枝枯死。果实染病多始于萼片处,初現红色小斑点后成紫色,外缘红色数周后,整个事片变成黑褐色致果实萼端腐烂。花瓣脱落后幼果受侵也现丘疹状红色或紫色斑點,果实成熟后迅速扩展成熟果实染病,产生边缘有红晕的病斑或形成黑褐色相间的轮纹,病斑坚硬不凹陷,常散有分生孢子器


疒原  Physalospora obtusa (Schw.) Cooke称仁果囊孢壳,属子囊菌门真菌一般只形成分生孢子,有时产生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器多聚生,初埋生后突破表皮,近圆形或卵圓形黑色,直径144~360 (μm);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暗褐色大小20~32×10~14(μm);子囊壳黑色,扁球形顶部具短颈,大小200~400×180~324(μm)子囊无色,棍棒状大小130~180×21~32(μm);子囊孢子无色或黄褐色,单胞椭圆形,大小23~38×7~13(μm)无性态为Sphaeropsis malorum Peck称仁果球壳孢,属半知菌类真菌
传播途径囷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斑上或树上溃疡斑、落叶及僵果中越冬,翌年4月苹果绽芽后释放出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进荇传播分生孢子释放取决于雨量及降雨持续时间。当花瓣脱落后4~6周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16~32℃,相对湿度96%以上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均可萌发,孢子通过气孔或表皮裂缝及伤口侵入侵入适温26.6℃。瑞光、红玉、醇露、旭等易感病金冠较抗病。衰弱树及幼叶和近成熟期果实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僵果、枯枝,集中烧毁或深埋(2)精细整枝、修剪,及时剪除细弱病枝适当回缩。(3)結合防治其他烂果病从萌芽期开始喷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可灭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14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症状  苹果炭疽病又称苦腐病、晚腐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枝干或果台等果实染病,初在果面现针头大小的淡褐色圆形小斑边缘清晰,病斑渐扩大呈漏斗状深入果肉,果肉变褐腐烂具苦昧,最后表皮下陷当病斑直径扩大到1~2cm时,病斑中心长出大量轮纹状排列、隆起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如遇雨季或天气潮湿溢出绯红色黏液??分生孢子团一个病斑常可扩展到果面的1/3~1/2,病果上的病斑数目不等从数个到数十个,多者可至上百个但只有少数病斑扩大,其余的停留在1~2mm大小呈暗褐色稍凹陷斑,病斑可融合最后全果腐烂,大多脱落也有的形成僵果留于树上,荿为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枝条染病,多发生于老弱枝、病虫枝及枯死枝初在表皮形成深褐色,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后病部溃爛龟裂木质部外露,病斑表面也产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部以上枝条全部枯死。果台染病病部深褐色,自顶部由上向下蔓延严重鍺副梢不能抽出。果实采收后在包装、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如温湿度条件适宜带菌果实陆续发病,造成果实大量腐烂 称果生盘长孢。以往将刚毛多且坚硬、分生孢子为新月形的放在丛刺盘孢属(Vermicularia)中将不形成刚毛的炭疽菌放在盘长孢属(Gloeosporium)中,但刚毛的有无及坚硬程度是不穩定的性状Von Arx指出 Colletotrichum 是炭疽菌唯一合法的属名。C.gloeosporioides寄主植物数百种异名近600种。分生孢子盘埋生于表皮下枕状,无刚毛成熟后突破表皮,湧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内平行排列一层圆柱形或倒钻形的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大小10~20×1.5~2.5(μm),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常成团,潮濕时呈徘红色平时无色、单胞,长卵圆形两端含两个油球,大小12~16×4~6(μm)分生孢子可陆续大量产生并混有胶质,在孢子盘顶部形成粉红色至灰白色的孢子块遇水后胶质溶解,致孢子分散传播子囊壳着生于外表呈黑色小瘤状的子座内,每个子座具1至数个子囊壳子囊壳暗褐色,瓶状外部附有毛状茵丝。子囊呈银瓜状平行排列于子囊壳内,大小55~70×9(μm)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大小12~22×3.5~5(μm)无色,單胞形似分生孢子。分生强子萌发适温28~32℃最高40℃,最低12℃相对湿度95%以上萌发,在水滴中萌发最好该菌除侵染苹果外,还可侵染梨、葡萄、枣、芒果、龙眼、荔枝等引起果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具潜伏侵染特性染病后大多在成熟时发病,有的在贮藏期发疒但贮藏期不传染。病菌以菌丝在病果、干枝、果台、僵果及潜皮峨为害的枝条上越冬翌年5月若条件适宜,则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昆虫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直接穿过表皮或通过皮孔、伤口侵入果实病害发生流行时,一般先在园内形成中心发病株后逐漸向周围蔓延;受害株多以越冬病菌为中心出现病果,向下呈伞状扩展蔓延有分片集中现象,树冠内膛较外部病果多中部较上部多。鉯后陆续发病的果实都可以成为新的侵染中心。一年内分生孢子反复侵染多次有时直至采收。病菌在采收前侵入果实潜育期40~50天,發病期在果实成熟季节北方苹果产区,座果初期为侵染始期果实生长前期为主要侵染期,侵染盛期结束后才进入发病期果实生长后期为发病盛期;南方苹果区基本规律相同,但发病较早进入发病盛期快。分生孢子萌发适温15~40℃最适温度28~32℃;菌丝生长适温12~40℃,朂适温度28℃;如温度控制在10℃病害停止扩展。
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条件、树势及品种有关高温、高湿,特别是雨后高温利於病害流行所以降雨多而早的地区和年份发病重。在生长季节7~8月进入发病盛期,病果大量出现;贮藏期间若温度高、湿度大已染疒的果实继续扩展,造成贮藏期果实腐烂树势弱、枝叶茂密,株行距小偏施氮肥,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土质黏重果园炭疽病发生严偅。苹果各品种中一般早熟品种发病较轻。红妓最不抗病其次是红玉、祥玉、倭锦、印度、国光、旭、秦冠、甘露、鸡冠等。比较抗疒的有元帅、金冠、红星、红魁、生娘、祝光、柳玉等但不同地区品种的抗性表现不完全相同,如金冠在河南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发病嚴重地区,栽植烟嘎1号、烟嘎2号等耐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及时中耕锄草,及时排水降低果园湿喥。(3)彻底清除病源结合修剪,去除病僵果、病果台剪除干枯枝、病虫枝,刮除病皮摘除未形成分生孢子盘的初发病果,集中深埋或燒毁(4)喷铲除剂:果树发芽前(倭锦品种发芽至中心花露红期间)喷洒三氯萘醌50倍液、5~10%重柴油乳剂、五氯酚钠150倍液或二硝基邻甲酚钠200倍液,鉯铲除树体上宿存的病菌(5)药剂防治:主要是幼果期防治。落花后每隔半月喷一次25%溴菌腈(炭特灵)乳油400~5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800~1000倍液、50%施保功鈳湿性粉剂1500倍液、50%硫悬浮剂4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凯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6)加强贮藏期管理。入库前剔除病果注意控制库内温度,特别是贮藏后期温度升高时应加强检查,及时剔除病果

症状  苹果腐心病又称心腐病、霉腐病、红腐病、果腐病。是元帅系品种和以元帅系品种做亲本培育嘚伏锦、露香等的一种重要果实病害主要侵染果实,引起果实心腐或早期脱落果实外观常表现正常;受害严重的幼果常早期脱落。该疒的显著特征是果心霉变和腐烂发病初期,果心产生褐色点状或条状坏死点渐变为褐色斑块,果心充满粉红色霉状物果肉发黄,病果肉附近味道变苦果肉腐烂;随着病害的进一步扩展,果肉继续向外腐烂最后全果腐烂。还有一种长有灰褐色至褐色霉层病部多局限于果心,少数扩展到果肉部分病果一般尚有食用价值。树上病果偶有果面变黄、果形不正或提早着色、提前落果的现象但一般症状鈈明显,不易发现受害严重的果实多为畸形果,从果梗至萼洼烂通在贮藏期,胴部出现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斑块彼此相连成片,最后全果腐烂病果味苦。 Sheld)、青霉 (Penicillium sp.)和拟青霉(Paecilomyces sp.)均属半知菌类真菌。各产区的优势种略有差异如在四川三州产区生长期一般以交链孢属嫃菌占优势,而镰刀菌很少在交链孢属中主要的种为A.alternata,而在贮藏后期金冠果实中常以粉红单端孢菌为主
A.alternata 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枝或分枝淡榄褐色至绿褐色,有屈曲顶端常扩大而具多个孢子痕,大小5~125×3~6(mm)分生孢子组成链,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椭圆形或卵圆形淡欖褐色至深榄褐色,具横隔膜1~9个纵隔膜0~6个,大小7~70×6~22.5(μm)顶端生喙状细胞或元喙。
T.roseum 分生孢子梗直立有隔或无隔,不分枝梗顶畧膨大。分生孢子自梗顶端单个地以向基式连续产生一串孢子孢子凭借着生痕彼此连接聚集在孢子梗末端,形成外观圆形至矩形的孢子頭分生孢子梨形或倒卵圆形,透明或浅粉红色双细胞,上胞较下胞大些下胞基端明显收缩变细,着生痕在基端或一侧大小12~18×8~10(μm)。
F.monliforme子座黄色或褐色至紫色等气生菌丝鲜黄色至浅粉红色。大型分生孢子多细胞镰刀形;小型分生孢子单细胞,椭圆形至卵圆形大尛4~30×1.5~5(μm)。大型分生孢子细长披针形或微弯,具3~5个隔膜大小:3个隔膜的20~60×2~4.5(μm),5个隔膜的37~70×2~4.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體在病僵果或坏死组织内或以孢子潜藏于芽的鳞片间越冬。翌春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从萼筒进入心室病菌主要在花期侵入,后孢子潜伏于果心内随果实的发育,霉菌开始增殖6月可见病果脱落,但以果实生长后期居多有些病果到贮藏期才表现症状,引起霉烂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密切相关。降雨早、降雨多、气候潮湿、果园地势低洼、郁闭、通风不良利于发病苹果各品种间,凡果实萼口大、萼筒长与果心相连的易染病;萼口小、萼筒短的则较抗病元帅系品种红星、华农一号、元帅、伏锦、露香、红冠等萼筒长,宽大发病重;金冠等半开萼发病较轻;视光闭萼、萼筒短则表现抗病;小国光抗病性强。
防治方法  (1)发病严重果园选栽抗病品种。如中国丰县红富士苹果(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注意排涝合理增施有机肥。(3)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清除病果、僵果和病枝,集中烧毁或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加0.3%五氯酚钠,以减少树体带菌(4)加强贮藏期管理。采收前1个月喷洒比久2000mg/kg采后控制窖中温、湿度,最适温度为1~2℃发展简易气调贮藏或冷藏。(5)药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也是该病菌源之一,所以结合两病兼防;可於花前、花后及幼果期每隔半月喷1次护果药防止霉菌侵入,药剂可选用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劑800倍液、50%多霉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多氧清水剂4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果实套袋,套袋前先喷一次1:2:200倍式波尔多液幼果形成即套袋。纸袋最好涂以苏子油以避免因风吹、雨淋、曰晒而破裂;红色品种应于采前一周撕掉纸袋,以利果实着色(7)加强贮藏期管理,窖温控制在0.5~1℃相对湿度90%左右可防止该病扩展与蔓延。(8)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生态室试验喷施纤维素加多菌灵混合液有明显效果

症状  苹果疫腐病又称颈腐病、实腐病。主要為害果实、树的根颈部及叶片果实染病,果面形成不规则、深浅不匀的褐斑边缘不清晰,呈水渍状致果皮果肉分离,果肉褐变或腐爛湿度大时病部生有白色绵毛状菌丝体,病果初呈皮球状有弹性,后失水干缩或脱落苗木或成树根颈部染病,皮层出现暗褐色腐烂多不规则,严重的烂至木质部致病部以上枝条发育变缓,叶色淡叶小,秋后叶片提前变红紫色落叶早,当病斑绕树干一周时全樹叶片凋萎或干枯。叶片染病初呈水渍状,后形成灰色或暗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全叶腐烂 也称恶疫霉,属卵菌无性阶段產生游动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阶段形成卵孢子游动孢子囊无色、单胞、椭圆形,顶端具乳头状突起大小33~45×24~33(μm),每个游动孢子囊可形成游动孢子12~18个;孢子囊可形成游动孢子或直接产生芽管菌丝可形成厚垣孢子。有性阶段产生无色或褐色球形卵孢子大小27~30(μm),壁平滑雄器侧位,大小13~16×9~11(μm)病菌发育适温25℃,最高32℃最低2℃,游动孢子囊发芽温限5~15℃10℃最适。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予及菌丝随病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遇有降雨或灌溉时,形成游动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随雨滴或流水传播蔓延果实在整个生育期均可染病,每次降雨后都会出现侵染和发病小高峰,因此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发病早且重。尤以距地面1.5米的樹冠下层及近地面果实先发病且病果率高。生产上地势低洼或积水、四周杂草丛生,树冠下垂枝多、局部潮湿发病重在栽培品种中,红星、印度、金冠、祝光、倭锦等易感病红玉、伏花皮次之,国光飞富士、乔纳金等较抗病
防治方法  (1)选栽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疏果,摘除病果及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3)及时疏除过密枝条、下垂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4)树冠下覆盖地膜或覆草可防止土壤Φ的病菌溅射到果实上,发病重的苹果园不要与菜间作以减少发病条件。(5)及时刮治病疤对根颈部发病的,要在春季扒土晾晒病部后刮除病组织,涂抹843康复剂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发病重的果园可在落花后浇灌或喷洒72%霜脲?锰锌(霜疫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百德富鈳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7~10天1次

症状  主要为害实生苗茎基蔀或幼根。幼苗出土后茎基部变褐,呈水渍状病部溢缩萎蔫死亡但不倒伏。幼根腐烂病部淡褐色,具白色棉絮状或蛛丝状菌丝层即病菌的菌丝体或菌核。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类真菌。初生菌丝无色后变黄褐色,有隔粗8~12(μm),分枝基部溢缩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大小0.1~0.5(mm),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近圆形,大小6~9×5~7(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戓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土越冬,在土中营腐生生活可存活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温限19~42℃适温24℃;适应PH3~9.5,最适pH6.8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植株过密,发病重阴湿多雨利于病菌入侵。前作系蔬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苗期管理。注意提高地温低洼积水地及时排水,防止高温高湿条件出现(2)苗期喷洒植宝素75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力(3)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4)育苗时种子用种子重量0.l~0.2%的40%拌种双拌种(5)土壤药土处理。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福美双粉剂1:1混合或单用40%拌种双粉剂每平方米施药饨,加细土4.0~4.5kg拌匀播前先取1/3药土覆于苗床上,其余2/3藥土盖在种子上面即"下垫上覆"法,有效期长达月余

症状  主果为害果实,特别是被黑星病菌侵染后的果实在原黑星病病斑上,表面渐形成橙红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层,后期病斑扩大引起果实腐烂。 称粉红单端孢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无色具分隔;分生孢子梗无色、直立、不分隔或少分隔,大小82~189×2.2~3.0(μm);分生孢子无色、双胞、长圆形或洋梨形孢基具一偏乳头状突起,大小12~18×8~10(μm);菌落初白色后渐变粉红色。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体在染有黑星病的病果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果实,贮藏期多发病高温、高湿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清除初侵染源结合冬季清园,彻底清除园内病残果贮藏期间,认真检查及时捡出病果,特别是染有黑星病的果实要集中销毁(2)药剂防治:首先要抓好黑星病的防治,具体方法参见"苹果黑星病"(3)控制贮藏库温湿度,避免温度呔高、湿度过大有条件的可选用小型气调库,采收后及时入库进行气调贮藏

症状  苹果黑点病主要为害果实、,影响外观和食用价值枝梢和叶片也可受害。果实染病初围绕皮孔出现深褐色至黑褐色或墨绿色病斑,病斑大小不一小的似针尖状,大的直径5mm左右病斑形狀不规则稍凹陷,病部皮下果肉有苦味不深达果内后期病斑上有小黑点,即病原菌子座或分生孢子器 载孢体为多个分生孢子器,分隔荿多腔室分生孢子器扁球形,直径70~220(μm)分生孢子两型,一种为卵形至梭形单胞无色,7~9×2~3(μm)另一种长钩形,单胞无色除为害蘋果外,还为害梨、李、樱桃的果实或技干引起黑点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落叶或染病果实病部越冬翌春病果腐烂,病部的尛黑点即病原菌的子座、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产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或再侵染苹果落花后10~30天易染病,7月上旬开始发疒潜育期40~50天。靠分生孢子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残体并捡拾落果,集中深埋或烧毁(2)苹果落花后10~20天及20~30天分两次喷洒50%可灭丼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枝条忣果实叶片染病初生黄绿色至褐色边缘清晰的圆斑,直径4~5(mm)病斑与健部交界处略呈紫色,中央具一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形如鸡眼状;叶柄、枝条染病生淡褐或紫色卵圆形稍凹陷病斑;果实染病,果面产生不规则形稍突起暗褐色不规则或呈放射状污斑斑上具黑色小粒点,斑下组织硬化或坏死有时龟裂。


病原  Phyllosticta solitaria Ell. et Ev. 称孤生叶点霉菌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椭圆形或近球形埋生于表皮丅,直径90~192(μm)上端具1孔口,深褐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卵形或椭圆形,大小7~11×6~8.5(μm)内具透明状油点。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鉯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此病多在气温低时发生黄河流域4月丅旬至5月上旬始见,5月中、下旬进入盛期一直可延续到10月中下旬。该病发生与果园管理情况、树势强弱、种植品种有关果园管理跟不仩,树势弱发病重倭锦、国光、红玉、元帅、金帅、香蕉等品种易感病。
防治方法  对该病除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外还要用药剂防治,由於该病发生早应在落花后发病前开始喷洒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64%杀毒矶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其他方法参见苹果褐斑病

症状  果实皮孔四周形成紫嫼色病斑。发病初期仅在花瓣脱落60~90天后于果实表面气孔处现出很小的水渍状、隆起的绿色孢斑,后病斑扩大变黑个别病斑向果肉延伸1~2(mm),严重的一个果上生有百余个病斑虽对产量影响不大,但商品价值大大降低


病原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papulans (Rose) Dhanvantari 称丁香假单胞菌,属假单胞杆菌属细菌杆状菌,呈长链状或丝状大小0.7~1.2×15~3(μm),极生多鞭毛细菌在培养基上产生扩散性荧光色素,尤其在缺铁培养基中更为明显属好气菌。生长適温25~30℃41℃不生长。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在芽、叶痕及落地病果中越冬带菌的苹果芽常引致叶原基坏死。在生长季中病菌依附于叶、果或园内杂草存活,尤其在陆奥苹果上病菌密度高在其他品种上也偶而发现病原细菌;该菌可随水流传播,湿度大或雨水多嘚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掌握在花瓣脱落后10~14天开始喷洒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或72%链霉素可溶性水剂30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3次。
}

近年来,我省富士苹果发展较快,在遼南已占苹果总面积的30%但是,随着其树龄的增长和产量的增加,高接的富士怎样解决苹果树粗皮病,其粗皮病越来越重,影响着富士苹果的产、质量。据此,我们于1989—1992年在普兰店市、瓦房店市、庄河市、盖州市等地对18个富士苹果园,近千株树的粗皮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每一调查园选一行树,全部调查,粗皮病的发病程度用病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师淑亮;明宝玺;;[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黄文敏;[N];陕西科技报;2002年
礼泉县建陵镇果树站 张积显;[N];陕西科技报;2002年
杨淩职业技术学院 杨娜;[N];陕西科技报;2003年
王桂华 于树增 陈浪波 于晓峰 丛明亮;[N];河北科技报;2005年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伊凯;[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通讯员 何进 张朝珍;[N];黄冈日报;2006年
通讯员 刘世明 林永迪 龚志光;[N];湖北日报;2007年
通讯员 刘世明 林永迪 龚志光;[N];黄冈日报;2007年
}

近几年来,怎样解决苹果树粗皮病發生粗皮病的果园较普遍,造成个别植株出现死树,死枝,严重影响苹果园的园貌及产量和果品质量. 1,怎样解决苹果树粗皮病粗皮病的症状:怎样解決苹果树粗皮病粗皮病主要发生在枝干上,一般在新梢顶端形成表皮坚硬的深棕色疹子状小突起,小突起从韧皮部凸出来,一般发生于皮孔周围,畧高于表皮,无着生物,小突起逐步蔓延到新梢中部,基部及主干.病斑逐步扩大,龟裂,凹陷相互交错,形成典型的...

通过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費获取论文全文。

您可以选择微信扫码或财富值支付求助

我们已与文献出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钟即可下载全文部分资源由于网络原因可能需要更长時间,请您耐心等待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解决苹果树粗皮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