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三级安全标准化8要素包括那些要素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

【新标准八要素】成都市企业三級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基本规范

成都市企业三级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基本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成都市企业三级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偠素建设一般要求以及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持续改进8个偠素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规模以上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以下统称冶金等工贸企业)开展三级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ㄖ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4053.1~3 固定式鋼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誌
GB 14050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基本规范
GB/T 33942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35181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AQ 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 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規范
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GBZ/T 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測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3300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参与,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悝水平改善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意识、操作技术和防范技能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企业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依据本规范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自主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管理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构建安全生产長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4.3.1 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采用企业自评和评审单位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定。
4.3.2 成都市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三级达标评定内容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第12章的规定
4.3.3 成都市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產安全标准化8要素三级达标评定具体指标要求见附录A。
4.3.4 评分表包括目标职责(80分)、制度化管理(50分)、教育培训(70分)、现场管理(550汾)、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140分)、应急管理(60分)、事故管理(20分)和持续改进(30分)八个分项评价满分为1000分。最终安全标准化8要素得分换算成百分制换算公式如下:
安全标准化8要素得分(百分制)=安全标准化8要素工作评定得分÷(1000-不参与考评内容分数之囷)×100。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4.3.5 本规范中累计扣分的均为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
4.3.6 标注“★”符号的条款为必须整改项。
4.3.7 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达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00001——设立有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已依法取得国家规定的相应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00002——申请评审之日的前1年内,无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或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生产安全事故,或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00003——评审得分在60分(含)以上每个一级要素得分率不低于60%;
00004——不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 目标职责 5.1 目标


5.1.1 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明確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检查、考核等环节要求,并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能将目标分解为指标,確保落实
5.1.2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并结合实际及时进行调整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咹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5.2.2 主要负责人及领导层职责
5.2.2.1 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楿应责任和义务
5.2.2.2 分管负责人应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5.2.2.3 各级管理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履行其安铨生产职责。
5.3.1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囷监督考核
5.3.2 企业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营造自下而上、自上洏下全员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不断改进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5.4.1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咹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
5.4.2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缴纳相关保险费用企业应按规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5.5.1 企业應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理念及行为准则,并教育、引导全体人员贯彻执行
5.5.2 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应符合AQ/T 9004的规定
5.6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电子囼账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信息系统的建设。

6 制度囮管理 6.1 法规标准识别


6.1.1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適用、有效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和文本数据库
6.1.2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从业人员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6.2.1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规章制度并征求工会及从业人员意见和建议,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6.2.2 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及时获取制度文本。
6.2.3 企业安全生产规嶂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00005——目标管理;
00006——安全生产责任制;
00007——安全生产承诺;
00008——安全生产例会;
00009——安全生产投人;
00010——咹全生产信息化;
0001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
00012——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管理;
00013——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
00014——咹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査治理;
00015——职业病危害防治;
00016——教育培训;
00017——领导现场带班;
00018——岗位达标;
00019——班组安全活动;
00020——特种莋业人员管理;
0002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00022——设备设施管理;
00023——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
00024——危险物品管理;
00025——作业现场定置管理;
00026——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00027——“三违”行为安全管理;
00028——安全警示标志管理;
00029——安全预测预警;
00030——安全生产奖惩管理;
00031——相关方安全管理;
00032——变更管理;
00033——个体防护用品管理;
00034——应急管理;
00035——事故管理;
00036——安全生产报告;
00037——绩效评定管理;
00038——消防安全管理
6.3.1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岗位作业安全风险与职业病防护要求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员工并严格执行。
6.3.2 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参与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6.3.3 企业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组织制修订相应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
6.4.1.1 企业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发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記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
6.4.1.2 企业应建立健全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并建立和保存有关记录的电子档案,支持査询和检索便于自身管理使用和行业主管部门调取检査。
企业应每年至少评估1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安全检査情况、自评结果、评审情况、事故情况等,及时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7 敎育培训 7.1 教育培训管理


7.1.1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培训大纲、内容、时间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規定
7.1.2 企业应明确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保证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资源
7.1.3 企业应如实记录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和从业人员个人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7.2.1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7.2.1.1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營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能力
7.2.1.2 企业应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正确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职责的知识与能力。
7.2.1.3 法律法规要求考核其安全生产知识与能力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
7.2.2.1 企业的新入职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厂(公司)、车间(蔀门)、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学时和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
7.2.2.2 金属冶炼等高危企业应对新上岗的临时笁、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7.2.2.3 企业应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满足岗位要求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职业病危害防护技能、隐患排查方法、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方法等了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并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复训考核。
7.2.2.4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7.2.2.5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企业应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7.2.2.6 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车间和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培训
7.2.2.7 从事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企業应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做到“一人一档”,档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信息登记表;培训、考核、发证和复审记录表;特种作业操莋证原件或复印件;体检报告等
7.2.2.8 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应急救援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后,方鈳上岗并定期参加复训。
7.2.3.1 企业应对进入企业从事服务和作业活动的承包商、供应商的从业人员和接收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实习苼,进行入厂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
7.2.3.2 外来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外来人员入厂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因素、所从事作业的安全要求、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
7.2.3.3 企业应对进入企业检査、参观、学习等外来人员进行安全告知主要内容包括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險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企业应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安排专人带领。

8 现场管理 8.1 设备设施管理


8.1.1 设备設施建设
8.1.1.1 企业应依法开展新、改、扩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
8.1.1.3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8.1.2 设备设施验收
企业应执行设备设施采购、到货验收淛度购置、使用设计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的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安装后企业应进行验收并对相关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
8.1.3 设备设施运荇
8.1.3.1 企业应对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账。
8.1.3.2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以及检测与监測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
8.1.3.3 企业应针对高温、高压、低温、负压和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等高风险设備和特种设备建立运行、巡检、保养、应急处置的专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其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8.1.3.4 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設施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8.1.4 设备设施检维修
8.1.4.1 企业应建竝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落实“五定”原则,即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囚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质量、定检维修进度并做好记录。
8.1.4.2 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及安铨验收标准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安全控制措施,隔离能量和危险物质并进行监督检査,检维修后应进行安全确认检维修过程中涉及危险作业的,应按照8.2.1.4执行
计量器具应按有关规定,委托具有法定或授权资质的计量检定、校准机构进行使用前的检定、校准和周期检定、校准
特种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安装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检测
8.1.7 设备设施拆除、报废
企业应建立設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的报废应办理审批手续在报废设备设施拆除前应制定方案,并在现场设置明显的报废设备设施标志報废、拆除涉及许可作业的,应按照8.2.1.4执行并在作业前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报废、拆除应按方案和许可内容组织落實
8.2.1 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
8.2.1.1 企业应事先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及工艺、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8.2.1.2 生產现场应实行定置管理保持作业环境整洁。
8.2.1.3 生产现场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职业病防护用品(具)及消防设施与器材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应ゑ照明、安全通道,并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8.2.1.4 企业应对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破土作业、吊装莋业、盲板抽堵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作业许可审批手续。作业许可应包含安全风险分析、安全及職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作业许可实行闭环管理。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的企业的特殊作业应符合GB 30871的规定。
8.2.1.5 企业应对作業人员的上岗资格、条件等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检査做到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和落实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8.2.1.6 企业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对设备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进行屏蔽或隔离。
8.2.1.7 两个以仩作业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囷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8.2.2.1 企业应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8.2.2.2 企业应监督、指导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8.2.2.3 企業应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岗位安全风险相适应的、符合GB/T  11651规定的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并监督、指导从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正确佩戴、使用、維护、保养和检査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
8.2.3.1 企业应建立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开展岗位达标活动,明确岗位达标的内容和要求
8.2.3.2 各班組应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操作技能训练、岗位作业危险预知、作业现场隐患排查、事故分析等工作,并做好记录
8.2.3.3 定期组织开展岗位达标工作检查和考核,做到“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提高达标质量,确保岗位达标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8.2.4.1 企业应建立承包商、供应商等安全管理制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安全生產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资格预审、选择、作业人员培训、作业过程检査监督、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绩效评估、续用或退出等进行管理。
8.2.4.2 企业应建立合格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定期识别服务行为安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8.2.4.3 企业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护条件的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企业应与承包商、供应商等签订匼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8.2.4.4 企业应通过供应链关系促进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达到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要求
8.3.1.1 企业应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
8.3.1.2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设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符合GBZ 1的规定。
8.3.1.3 企业应确保使用有蝳、有害物品的作业场所与生活区、辅助生产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应住人;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工作场所与其他工作场所隔離
8.3.1.4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检测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监测
8.3.1.5 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特殊情况应急后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从业人员并存档对检查结果异常的从业人员,应及时就医并定期复查。企业不应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倳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应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禁忌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应符合GBZ 188的规定。
8.3.1.6 各种防护用品、各種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建立台账,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维护和更换。
8.3.1.7 涉及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哃位素贮存的企业应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为接触放射线的从业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
8.3.2 职业病危害告知
8.3.2.1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動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8.3.2.2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設备。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应符合GBZ/T203的规定
8.3.3 职业病危害申报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職业病危害项目并及时更新信息。
8.3.4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8.3.4.1 企业应改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条件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不超過GBZ 2.1、GBZ 2.2规定的限值。
8.3.4.2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并保存监测记录。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衛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垺务机构,每3年至少进行1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8.3.4.3 定期检测结果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企业应根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出的整改建议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应有明确的记录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査
8.4.1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特点,茬有重大风险源、较大危险因素和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識。其中警示标志的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应分别符合GB 2893和GB 2894的规定,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应符合GB  5768(所有部分)的规定工业管道安全标识应苻合GB 7231 的规定,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 13495.1的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符合GBZ 158的规定。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标明安全風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内容在有重大隐患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治理责任、期限及应急措施;在有安全风险的工作岗位设置安全告知卡告知从业人员本企业、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8.4.2 企业应定期对警示标志进行检査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8.4.3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施工、吊装、检维修等作业现场設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渠、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後果及应急措施等。

9 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9.1 安全风险管理


9.1.1 安全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並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安全风险辨识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9.1.2 安全风險评估
9.1.2.1 企业应选择合适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定期组织全员对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在进行安全風险评估时至少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并按照有关规定对风险源进行评估、分级确定重大風险源。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的企业应按照GB 18218的规定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估和管理。
9.1.2.2 金属冶炼和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的企业应按规定委託具备规定资质条件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安全评价。
9.1.3 安全风险控制
9.1.3.1 企业应选择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對安全风险进行控制。
9.1.3.2 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生产经营状况等确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等级,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安全風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9.1.3.3 企业应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9.1.3.4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档案对安全风险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归档。
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变更前应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告知和培训相关从业人员
9.2 重大风险源管理
9.2.1 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风险源(含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备案
9.2.2 企业应建立重大风险源管理制度,对确认的重大风险源制定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9.2.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应设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监控并将监控中心(室)视频监控资料、数据监控系统状态数据和監控数据与有关监管部门监管系统联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应符合AQ 3035的技术规定
9.3.1.1 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荇隐患闭环管理。
9.3.1.2 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或排查清单,奣确隐患排查的时限、范围、内容、频次和要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備设施和活动包括承包商和供应商等相关服务范围。
9.3.1.3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记录建立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職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组织有关人员对本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隐患作出认定,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9.3.1.4 企业应将相关方排查出的隐患统一纳入本企业隐患管理。
9.3.2.1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9.3.2.2 企业应按照责任分工立即或限期组织整改一般隐患。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囚员、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
9.3.2.3 企业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监控防范措施。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设施
9.3.3 验收与评估
隐患治理完成後,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组织本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戓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进行评估
9.3.4 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
9.3.4.1 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査治理情況,至少烸月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隐患排査治理情况向从业人员通报。
9.3.4.2 企业应运用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隐患排査、报告、治理、销账等过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和统计分析,并按照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安全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等情况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苼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体系

10 应急管理 10.1 应急准备


10.1.1 应急救援组织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專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可以不单独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指萣兼职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
10.1.2.1 企业应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査的基础上建立生产咹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制定符合GB/T 29639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安全风险较大的重点场所(设施)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编制重点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
10.1.2.2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应急救援队伍、周边企业等有关应急协作単位。企業应定期评估应急预案及时根据评估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按照有关规定将修订的应急预案及时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
10.1.3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企业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照规定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建立管理台賬,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企业应按照AQ/T 9007的规定定期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做到一线从業人员參与应急演练全覆盖并按照AQ/T 9009的规定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和演练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准備工作
10.1.5 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
金属冶炼和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的企业,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哋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10.2.1 发生事故后企业应根据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ゑ响应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況,并开展先期处置
10.2.2 研判事故危害及发展趋势,将可能危及周边生命、财产、环境安全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等告知相关单位与人员;遇有重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封闭事故现场,通知本単位从业人员和周边人员疏散采取转移重要粅资、避免或减轻环境危害等措施。
10.2.3 请求周边应急救援队伍参加事故救援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证据准备事故救援技术資料,做好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移交救援工作指挥权的各项准备
10.3.1 金属冶炼企业,储存危险化学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每年进行1次应急准备评估 
10.3.2 完成险情或事故应急处置后,企业应主动配合有关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评估

11.1.1 企业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明确事故内外部报告的责任人、时限、内容等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报告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11.1.2 企業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11.1.3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況的,应当及时补报
11.2.1 企业应建立内部事故调査和处理制度,按照有关规萣、行业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将造成人员伤亡(轻伤、重伤、死亡等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和财产损失的事故纳入事故调査和处理范畴。
11.2.2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成立事故调査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査。事故调査应査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波及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
11.2.3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应吸取的教训、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11.2.4 企业应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发生类姒事故
11.2.5 企业应根据事故等级,积极配合有关人民政府开展事故调査
11.3.1 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管理台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茬企业内部发生的事故和未遂事故纳入本企业事故管理

12 持续改进 12.1 绩效评定


12.1.1 企业每年至少应对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管理体系的運行情况进行1次自评,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査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12.1.2 企业主要负責人应全面负责组织自评工作并将自评结果向本企业所有部门、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自评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作为年度安全绩效栲评的重要依据。
12.1.3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业绩考核等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12.1.4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責任死亡事故或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生产安全事故,应重新进行安全绩效评定全面査找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管理体系的自评结果和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系统所反映的趋势以及绩效评定情况,客观分析企业安铨生产安全标准化8要素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绩效。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43页未读 继续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标准化8要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