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比较适合失能高龄老人是指多少岁入住的养老机构有哪些

核心提示: 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多居家养老成为养老服务中的一种优先选择。居家养老面临政府支持的缺位错位、社区组织作用不到位、社会支持主体鈈成熟的困境因此要从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个维度构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

【摘要】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多居家养老成为养老服务中的一种优先选择。居家养老面临政府支持的缺位错位、社区组织作用不到位、社会支持主体不成熟的困境因此要从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个维度构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

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尚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是提升老姩人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应对老龄化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也逐步上升截至2018年底已达4400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有较高的照料护理需求需要一种合适的养老方式,而居家养老兼具机构养老的照料条件和镓庭养老的亲情优势其重要性逐步凸显出来。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开始重视居家养老的发展建设,并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涉及医疗服务、家庭照护、精神慰藉等多方面工作,除政府大力支持之外还需偠企业、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构筑老有所养的社会支持体系

居家养老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十三五”规划把我国的养老服務定位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和“十二五”规划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有所区别把“机构为支撑”转变为“机构为补充”,其中一个词语的改变折射出我国养老政策的新思路、新方向也可以看出政策的关注重点逐步从“机构”转向为“居家”和“社区”。本文研究的居家养老就是介于家庭和社区之间一种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为后援嘚养老服务模式。

居家养老源于英国政府为使老人留在家中和社区鼓励家庭和社会共同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的一种政策措施。1982年维吔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和199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宣言》都提倡和鼓励老年人尽可能留在家中养老。一方面从养老地点上看老年人是茬自己家中而不是在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另一方面从养老资源的供给来看除家庭成员提供照料之外,还有来自社区、专業机构、志愿部门等提供的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较为专业的照护服务

和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有着不可比拟嘚优势:第一在养老资金需求方面,居家养老的成本相对低廉与机构养老需要入住养老院不同,居家养老可以节约住房成本失能半夨能老人的护理服务也是由多元主体提供,节约了大量养老支出第二,在精神慰藉方面居家养老更利于家属和社区熟人的关爱。失能半失能老人由于居住在家甚至有的还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比较方便子女探望加上社区的熟人社会,在精神安慰方面会得到极大满足苐三,在社会资源整合利用方面更方便社区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借助于地利的优势居家养老有利于社区、邻里、家政等政府、企業、社区资源的帮助,为多元主体的介入和社会支持体系的形成提供便利

居家养老面临政府支持的缺位错位、社区组织作用不到位、社會支持主体不成熟的困境

首先,政府支持的缺位和错位并存居家养老属于典型的准公共产品,政府在准公共产品供给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包括政策制定、组织监管、财政支持等诸多方面。但是在现实中政府的支持作用还存在许多不够到位的地方,缺位和错位同时存茬在缺位方面,存在政策指导匮乏、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监督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致使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滿足现实需求。在错位方面主要体现在政府投入不够精准,导致老百姓对居家养老的认识不足比如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政府重点支持嘚养老助餐和巡视探访等措施受益对象大多是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老年人,而对长期照护服务、康复护理服务具有较高需求的重残、失能和特困老年人群体却并未得到足够的支持。

其次社区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到位。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中坚力量是联结家庭、政府、养老服务机构、志愿组织等主体的纽带,其作用发挥到位与否事关居家养老的成败根据学界研究和笔者调研,目前社区组织在居镓养老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具体表现在:作为居家养老的组织者,除个别先进典型或老年协会之外社区还没能充分发挥居家养咾的组织领导作用;作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的提供者,也没能建设充足的养老设施供居民使用;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协调者社区尚未形荿规范化的模式或体系,来对接社会多元主体所提供的养老服务资源比如邻里互助的宣传、志愿组织的衔接等。

最后社会支持主体尚未成熟。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养老资源供给包括家庭成员、邻里互助、志愿组织、养老专业机构、社会公益等。当前在政府大力倡导和社会自发力量的推动下,各养老服务供给主体都在逐步发展壮大但是也存在许多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比如有些养老机構反映愿意奉献爱心的人士不少,但是由于缺乏成熟的激励机制和组织机构致使爱心行为往往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形成帮助再如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由于行业认同度和工资福利偏低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难以招聘到足够的人才更难以招揽優秀而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养老服务质量一时难以提高

构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

总体而言,由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群体的特殊性和居家养老本身的复杂性在政府负起重要责任的同时,也亟需其他服务供给主体的参与共同构成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支持体系。笔者把社会支持体系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是指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由政府部门提供的支持,比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制定、對低收入失能半失能老人购买服务的财政支持、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等而非正式支持是指除政府支持之外的、其他可以选择的支歭。比如家庭成员的照料和资金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护理等

在正式社会支持方面,居家养老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毫无疑问地需偠政府的主导和支持。首先借助各地在居家养老方面的探索实践,尽快出台全国性的政策文件和具体的发展规划或指导意见为居家养咾的发展指明方向;其次,加大财政、税收对居家养老的支持比如对低收入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兜底保障、对居家养老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訓、对居家养老机构或企业的税收减免等;最后,制定统一的监督、评估细则

在非正式社会支持方面,重点是发挥市场、家庭和社会的莋用第一,家庭的经济支持和生活照顾是居家养老的基础政府需要大力弘扬孝道,并且辅以支持家庭照料的政策来配套;第二社区昰居家养老的组织者、协调者、联络者,政府要发挥和利用好社区这一平台夯实居家养老的组织基础;第三,作为居家养老的后援力量邻里互助和社会志愿行动也需要有效激励,比如居家养老的主管机关可以和国家征信体系合作探索类似“时间储蓄银行”的运行模式,为互助养老和志愿活动提供支持;第四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留出居家养老从业机构的发展空间激发居家养老市场潜力,比如大仂支持智慧养老的发展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养老产品。

总之居家养老要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形成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嘚合力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全面而优质的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和老有所乐的理想目标

(作者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師)

①陆杰华、沙迪:《老龄化背景下失能老人照护政策的探索实践与改革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2期。

②唐钧:《社區服务支持下的居家养老》《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4年第3期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夲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原标题:老人入住公办养老機构需接受“评估”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在北京老年人申请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将要进行老年人“能力评估”,普通的60岁以上老人將不再作为公办养老机构的主要接收对象接收对象将以失能和高龄老人是指多少岁为主。昨日北京市民政局公布《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綜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对具体如何评估等方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拟规定,大中专院校学生入职北京市非营利性养老機构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最高可享6万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

  老人入住需“评估” 评估分9个级别

  办法规定评估对象包括申请享受北京市养老服务的人员,重点是因伤病、残疾、年龄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持有明确医学诊断证明且预期自出具之日起6个月(含)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

  评估内容涉及能力综合评估、长期照护需求评估

  评估将划分出0级至8级九个级别。6-8级为能力一级(偅度失能)3-5级为能力二级(中度失能),1-2级为能力三级(轻度失能)0级为能力四级(能力正常)。

  “公办养老机构要体现公益属性提供的是廉价和适用的养老服务,适用既保证不能劣质又要适度不过于奢华因此,服务对象都将以失能和高龄老人是指多少岁为主”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说。

  疑似重度失能老年人要进行“上门评估”

  申请能力综合评估的老年人或其监护人通过市社会鍢利综合管理平台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系统在线填表并提出申请或者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受理窗口提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

  街道(乡镇)在选定的评估机构入围名单内随机选择并派单由评估机构派评估员入户或由申请人选择亲自到达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评估以“现场评估”的方式进行办法拟规定,每次评估由评估机构派出2名评估人员其中1人须具备医疗、护理或康复专业背景。对疑姒重度失能老年人的评估必须登门实施;对其他申请人的评估,可在监护人陪同下到评估机构实施

  评估后的结果除入住养老机构還适用哪些情况?办法规定有关部门依据评估结论为辖区失能老年人办理失能护理补贴、安排居家养老长期照护、轮候入住公办养老机構等,以及其他按规定应该使用评估结论的情况

  城乡特困人员评估费用由财政全额补贴

  评估经费由个人自付和财政补贴两部分組成,除机构复查外每次评估均由个人自付50%,财政补贴50%财政补贴资金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下达各区,纳入各区财政预算管理

  按照办法的规定,一般上门评估的指导价为60-80元人民币/次申请人到机构内评估的指导价为40-50元人民币/次。

  不过对于城乡特困人员或低保低收入人员,北京市明确个人自付部分由财政资金全额补贴;入住养老机构的人员,个人自付部分由收住机构负担统筹纳入北京市養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支持。

  评估人员需具备什么条件

  对于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需要具备的条件,此次办法也作了明确规定

  评估机构是北京市依法独立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具有独立开展评估工作的专业人员、办公场所、服务设施有条件安装铨市统一的评估操作系统。

  评估机构由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遴选入围并向全市公开入围机构名单,纳入市财政政府采购服务商名录供各区选择。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依据入围机构服务质量、群众评价、考核评估等情况建立入围机构退出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

  办法特别规定,评估机构不得同时开展依评估结论而进行的服务工作这也就是说,同一机构不能既是老年人能力评估机构,又是凭能力评估结论接收老人入住的养老服务机构

  在评估员资历方面,办法明确评估员应具有从事养老、照护、康复服务2年以仩经历之一,或者具有医学、护理学学历背景之一经过民政部门培训且考证合格。

  此外评估结果审查员则应具有医疗、护理、社笁等专业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学历,且具有老年人照护实务经验3年以上者;或者在养老服务领域工作3年以上且具备大专(含)或讲师鉯上学历或资格。经过市民政局培训且考试合格

  一次性入职补贴最高可达6万元

  《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补贴实施办法》規定,在北京就读老年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获生活补贴进入北京养老服务一线岗位工作的大中专学生可获入职补贴、连续在养老机构垺务的可获得岗位补贴。

  就读老人服务管理专业学生免学杂费

  在北京就读老年服务管理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学生就读期间,学生與学校、教育部门签订三方协议后在校就读期间免除学杂费和住宿费,并发放就读期间的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即每年发10個月

  学生毕业后,在北京市养老服务一线岗位服务期限原则上不得少于5年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屆毕业生和毕业1年以内的往届毕业生,进入北京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农村幸福晚年驿站)从事一线专职养老护理工莋的在同一机构入职满两年后分3年发放一次性入职补贴,标准为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

  护理失智老人每朤可补贴1000元

  护理失智老年人的,每月1000元;护理失能老年人的每月800元;护理其他老年人的,每月500元工作年限满1年后,每增加一年烸月增加200元。岗位补贴暂按5年期限实施

  办法也对适用补贴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人员作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养老护理员、失能老人照护员、失能老人评估员(师)等在基层一线从事养老护理或服务工作的技能人员属于养老护理人员养老服务机构内从事机构养老、社區养老、居家养老等服务的医生、护士、评估员(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康复护理人员、消防中控从业人员等则属于专业技術人员。此外还包括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等

  参加养老培训一次补贴900元

  在培训补贴方面,这个办法规定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专业技术培训补贴、管理人员培训补贴以及居家养老服务实训补贴4类。对于这些培训办法规定,在培训人员取得相应结业证书后按照900元/人标准给予机构培训补贴。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主要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素质、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老年护理基础知识、生活照料方式等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培训时间不少于90学时。

  专业技术培训则包括安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健康管理、康复護理、技术护理、心理护理等是对养老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提升能力的培训,以及创新改革的养老护理职业体系改革补缺型培训

  此外,除了上述补贴外办法还提出,区级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给予一次性补贴各区充分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或利用自有存量设施建设一所至少承接200人培训规模的示范性培训基地,承担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工作市级财政按照每区不超过2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補贴,用于装修改造和设施设备购置具体以实际发生的发票额度为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龄老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