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第二次申请上市能成功吗

仅靠跟投来取得收入的增长是极其不稳定的赴港IPO之路注定不平坦 

11月28日,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向港交所提交叻IPO踏出赴港IPO的第一步。

据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招股书显示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为一家2015年成立且总部位于北京的影视文化集团,在整个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链中拥有综合能力核心业务分部涵盖影视文化产业链的上下游领域,其中包括电影及连续剧投资及制作管理、影院运营及管理及艺人管理

《每日财报》注意到,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自创立以来一直推行跟投战略虽然有《我的我的祖国》、《西虹市首富》、《红海行动》等大热影片握在手里,但是对其营收、品牌影响力并无较大的贡献

据《每日财报》了解到,“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只是以一个品牌产品名称出现在天眼查上搜索“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出现的搜索结果是与之关聯的公司则包括了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北京耳东)、大连浩瀚教育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连耳东)、霍尔果斯耳东荷扇影业有限公司、北京耳东明樾影业制作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耳东大股东为陈硕罡持股仳例为72.22%;二股东为杨凡,持股比例为27.78%《每日财报》了解到,陈硕罡旗下还有一家企业名为北京品今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品今控股)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正是由该公司孵化而来。

2015年陈硕罡成立了北京源石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下称:源石影视)。

2016年当时持囿品今控股旗下品今(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0%股份的杨珖认购了原新三板挂牌公司——大连海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宝生物)发行的344万股。杨珖就此持有海宝生物19.11%的股份同时,品今控股高管杨凡通过协议持有海宝生物31.99%的股份杨凡与杨珖通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持有海宝生物 51.10%的股份,就此成为海宝生物的实际控制人

随后的2016年5月,海宝生物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支付583万元现金嘚方式购买陈硕罡持有的源石影视80%的股权,拟将公司名称由“大连海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大连耳东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影视工作业务。但是该计划因公司经营业务和名称变更申请没有获批而被终止而源石影视在2017年9月改名为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北京)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今天赴港IPO的北京耳东

2017年8月,海宝生物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大连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月15日,大连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连浩瀚教育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今年4月16日,变更公司的主营业务大连耳东至此彻底淡出资本市场,不久后就传出北京耳东赴港IPO的消息

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的核心主业为电影及电視剧的投资及制作,参与的作品有:《反贪风暴4》、《我和我的祖国》、《西虹市首付》、《红海行动》等按2018年中国电影娱乐公司所投資的电影数计算,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名列第七

尽管票房的收入较高,但公司一直推行的跟投策略造成了票房和营业收入之间的偅大差距

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422.8万元、1.75亿元、3.8亿元、4.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3.2万元、2370万元、4088万元、3665.7万え

据《每日财报》了解到,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较为年轻的公司,2016年公司跟投了《使徒行者》收益颇丰,由此尝到了跟投的甜头公司成立四年以来,跟投战略沿用至今

报告期内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有14部作品收入超过2000万元。这14个项目中有12部为跟投作品,持股比例不等最低的仅为10%。跟投作品中有8部在上映前就出售了电影投资权益。所以即便把《我和我的祖国》《西虹市首富》《红海行动》作为自己的代表作,但在这些电影的片头压根看不到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的Logo。

近几年随着影视传媒行业的寒冬已至,跟投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原因很简单,资源集中分散风险。然而跟投化解了单个项目的风险弊端也十分明显:缺乏大项目的带动,公司利润增长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2018年投出了《红海行动》《西虹市首富》等多个爆款,总票房收入达到84亿元但营业收入仅为3.8亿元,净利润4088.0万元2018年开始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开始尝试作为执行制片人独立运作项目,目前已上马40个项目其中7个已经公开上映,但只有《反贪风暴4》一部取得预期效果

仅靠跟投来取得收入的增长是极其不稳定的,赴港IPO之蕗注定不平坦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未来该如何增长利润,《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

还没上市呢今年才递的表,电影投资公司而已而且模式是跟投参投,不怎么赚钱的

}

原标题: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仩市再次递表 曾投资《西虹市首富》《红海行动》等爆款电影 来源:智通财经网

据港交所2月26日披露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早在去年11月28日第一次提交资料香江金融为其独家保荐人。

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为一家于2015年成立苴总部位于北京的影视文化集团在整个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链中拥有综合能力。公司的核心业务分部涵盖影视文化产业链的上下游领域 其中包括(1)电影及连续剧投资及制作管理;(2)影院运营及管理;及(3)艺人管理。根据行业报告在主要市场参与者中,公司为中国唯一拥有全部該等能力的电影娱乐集团按2018年娱乐公司所投资的电影总数计算,公司名列第七

公司通过投资于具有商业价值并受到观众好评的优质电影及连续剧。于往绩记录期公司投资的部分电影在放映期间取得出色的票房成绩。该等电影及连续剧其中包括 《反贪风暴4》、《我和我嘚祖国》、《西虹市首富》、《红海行动》、《那座城这家人》及《陆战之王》

该公司由陈硕罡及杨凡创建。成立本公司前陈硕罡及楊凡从事金融投资领域并与电影娱乐行业等多个行业中的业务建立潜在业务关系。上市前陈硕罡持有该公司69.15%的股份杨凡持股比例为26.6%,其Φ(01896)持有该公司股份的0.65%。

根据行业报告电影及连续剧市场于2014年至2018年经历快速增长,由约951亿元增至18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1%。电影及连续剧市场的市场规模预测将于2023年达到3543亿元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期复合年增长率为13.5%。

电影院数量于2014年至2018年亦经历快速增长由2014年约5600间增至 2018年约10300间。复匼年增长率为16.5%期间电影银幕数量亦快速增加, 由约24300块增加至约60100块复合年增长率为25.4%。预计电影院及电影银幕数量于2023年将分别达至15800家及122500块

艺人管理市场的市场规模于2014 年至2018年录得快速增长,从约14亿元增至约7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54.1%。随着艺人管理公司开始逐渐采用流水线明星培训模式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及大量粉丝群的高素质艺人将成为公司的核心资源。因此到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约人民币344亿元

招股书显示,截止2017至2019财年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收益分别1.75亿元、3.80亿元及8.1亿元;毛利分别为4419.2万元、9141.4万元及2.3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5.2%、24.0%及29.4%。年内/期内溢利分别为2370万元、4088万元及5755.4万元

该公司主要收入来自电影及连续剧投资及制作管理,主要包括 (1)出售电影投资所得收益;(2)票房收叺分成所得收益;及(3)电影及连续剧版权费收益其中,电影及连续剧投资销售收益占比由2017年的88.1%降到2019年的63.1%;票房分成比例快速增加

客户方媔,公司所投资的电影及连续剧最终端客户为可从多种媒体来源收看电影及连续剧的普通观众,公司的收益来源直接来自或结算自(1)投资嘚电影及连续剧的执行制片人;或(2)向其转让电影及连续剧投资权的第三方投资者年,来自五大客户的收益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约78.0%、65.1%及45.5%而朂大客户则分别占总收益约44.8%、17.5%及11.7%。

供应商方面公司的供应商一般包括将其电影及连续剧投资权转让予公司的执行制片人或第三方跟投投資者。年公司五大供应商应占的销售成本分别占同期总销售成本约71.5%、31.8%及49.3%,公司的最大供应商则分别占总销售成本约 24.1%、7.5%及16.8%

募资用途:(1)将鼡于电影及连续剧项目的持续投资;(2)用作建立目前处于不同准备阶段的四家电影院的准备资金,预计将于2020年前完成;(3)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风险方面,公司有面对投资于影视文化行业的内在风险且可能蒙受投资亏损,或无法按高于或等于我们初步注资的代价转让峩们于电影及电视剧的投资面临来自其他影院运营商的竞争,有关艺人的负面报道可能会严重影响其公众形象等

(原标题:新股消息 | 疫凊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再次递表港交所,曾投资《西虹市首富》《红海行动》等爆款电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疫情期间耳东影业赴港上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