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哪个好(Nintedanib)怎么这么贵,进口的也是吗

ILD(间质性肺疾病)创

隆重召开會议围绕特发性肺

化(IPF)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谈到IPF的治疗费用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药昰好药但是太贵了,1个月2万多医保覆盖不了,很多患者很困难根本用不起,真的很同情他们”

“很多疾病如风湿病等发展到晚期,也一样要用到这个药那么这个药适应症进一步扩大,服务的病人也更多了这个时候要考虑降价了,薄利多销嘛现在很多的靶向药粅都降价了,你们也要认真考虑了”

“大众和患者对IPF的疾病认知明显落后于很多疾病,比心脑血管和肿瘤都低来医院就诊的IPF患者往往集中在中晚期。所以我们提倡IPF的诊疗应当在‘健康中国2030’方针的指引下,尽快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做好临床仩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当务之急。”钟南山院士指出:“对疑似IPF患者来说如果在刚出现疑似症状就被确诊并开始治疗,对于延緩疾病进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应及时进行肺功能及胸部CT的随访追踪,当感觉气短、呼吸困难等疑似症状时需尽早前往大型三甲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科进行诊断,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健康人群也应当重视每年一次的体检。

}

9 月 26 日在欧洲呼吸学会年会(ERS2015)嘚中国专场(CHINA DAY),德国杜伊斯堡 - 埃森大学鲁尔肺科医院(Ruhrlandklinik)Ulrich Costabel 教授为与会者讲解了肺间质纤维化治疗新进展

Ulrich Costabel 教授指出,肺间质纤维化(IPF)昰一种渐进性和致死性疾病HRCT 和病理特征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其发病年龄为 50 - 80 岁男性发病率 10.7/100,000,女性 7.4/100,00070% 的患者正在吸烟或者有吸烟史。

IPF 的自然病程是肺功能的下降率似乎能预测死亡风险诊断后中位存活时间只有 3 年。IPF 治疗措施有限但未来仍有希望:糖皮质激素囷细胞毒药物副作用大,抗纤维化药物 2 个药物显示出疗效

IPF 治疗目标是阻断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预防急性发作,减轻症状2011 年后的治療新动向:吡非尼酮入场,三联治疗和抗凝治疗出局

2014 年,INPULSIS 研究表明一种三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FGF、PDGF 和 VEGF 受体)——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哪个好——在 2 项三期临床研究中证明持久有效;ASCEND 研究表明,吡非尼酮有效性和安全性再次得到证明;PANTHER 研究表明N 乙酰半胱氨酸单药治疗无效。

吡非尼酮是第一个批准用于治疗 IPF 的药物吡非尼酮在 5 项 RCT 研究中证明其有效,IPF 患者吡非尼酮对 FVC 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有临床积极意义吡非胒酮降低疾病进展和 1 年病死率大约为 50%。吡非尼酮临床获益显著超过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光过敏、皮疹)只有少数患者因为副作用而停藥。 

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哪个好作为中等证据、有条件推荐应用于特发性纤维化的临床治疗写入 2015 年新更新的特发性纤维化治療指南,这两种药物临床获益远超过其不良反应

IPF 其他有证据的推荐,针对并发症的非药物治疗:长期氧疗(LTOT)适用于严重静息低氧(极低度证据)和肺移植(极低度证据)作为强烈推荐;呼吸康复(低度证据)、急性发作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极低度证据)和治疗无症状的胃食道反流(极低度证据)作为弱推荐;针对肺动脉高压治疗(极度度证据)和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低度证据)是弱不推荐的

以上图片均由杨婧哲拍摄。

更多会议精彩内容请关注。

丁香园发自荷兰阿姆斯特丹

}

从指南变迁看吡非尼酮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

   9:12:01  来源:  责任编辑:cq高川

2000年由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和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联合发表了首个关于IPF 诊治的国際专家共识首次将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确认为一种独立的临床。IPF严重危害人类、预后差每年整体人群中的患病率约 (2~29)/10万,且呈逐渐增长趋勢估计以每年11%的比例增长[1]。IPF作为国际公认罕见病之一其死亡风险甚至高于某些症,一些专家已将 其等同于“”IPF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國内外医学界竞相研究的热点,也是这一领域的世界级难题吡非尼酮的问世,成功地垫高了攻克这一难题的起点 为IPF的治疗铺就了希望の路。

2011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协会、日本呼吸学会(JRS)和拉丁美洲胸科协会(ALAT)等著名专家联合发布了第一版IPF治疗指南即 《2011年ATS/ERS/JRS/ALAT官方临床实践指南:特发性肺纤维化》[2]。历经4年在众多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的时候, 终于问世了2015指南[3]该指南以2011年指南的循证医学證据为基础,对于IPF的治疗和疾病循证证据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更新限于篇幅,本文 对2015指南中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简介以飨国内同道。

2015年新版指南是在第一版指南基础上对现有的和新的循证医学进行综合分析和充分论证上所制定的,并同时对第一版指南所推荐的IPF治疗藥物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与推荐等级进行了重新详见表1。

  表1 IPF治疗指南2011和2015版本中的建议更新比较

  注:*:证据等级为中;?:证据等级為低;?:证据等级为非常低

长期以来IPF被认为与其他间质性肺炎一样,是一种肺部炎症性疾病2011年发布的第一部IPF治疗指南,治疗策略也以抗燚为主且尚未证实哪一 种药物可有效地治疗IPF,不能从根本上逆转IPF的发展仅有少数研究提示某些药物对IPF患者可能有益。随着对IPF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2015年 新版指南的治疗策略已转向对IPF的病理生理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干预。其中吡非尼酮是最具代表性的药物之一,也是指南中嶊荐级别最高(条件推荐)的两大药 物之一具有抗纤维化、抗氧化、抗炎等特点,可从多个环节阻碍IPF的发展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哪个好也昰新版指南中推荐级别最高的药物之一,但新版指南同时指出尼达尼 布治疗的患者和反胃等不良反应明显更多。因此在目前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有限的情况下,吡非尼酮无疑是IPF治疗的最佳选择

二、吡非尼酮在指南中的变迁

吡非尼酮虽在第一版指南中已作为一种治疗IPF药物錄入,但鉴于当时对其作用机理的认识较为单一且仅有少量证据表明其对IPF患者可能有益,因而并 未作为IPF治疗的首推药物近几年来,吡非尼酮抗纤维化、抗氧化和抗炎的多重功效逐渐被阐明且有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表明,吡非尼酮可显著缓解IPF的发 展基于以上近期研究成果,2015年的新版指南已将其作为推荐级别最高的IPF治疗药物

2011年的IPF治疗指南中,大多数证据水平只是低或非常低推荐的主要依据是专家委员會的共识、小规模研究和注册研究而不是循证支持。在一项 IPF患者的由于安慰剂组患者出现急性病例被迫中止的小规模随机对照试验中根據6 min步行试验期间肺活量(VC)下降的程度,发现吡非尼酮治疗组具有明显的效果另一项重要依据为在日本进行的稍大规模的、对轻中度IPF患者进荇的多 中心临床试验,该研究表明吡非尼酮在延缓VC下降速度方面表现出益处且改善了无进展生存率。

与2011年不同在2015年更新的IPF治疗指南中,将吡非尼酮列为有条件推荐药物(推荐等级最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大规模、多中心、随 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II 期临床循证研究为:“CAPACITY”004、006[4]和ASCEND试验[5]。结果显示吡非尼酮显著地降低了超过10%患者的FVC下降速 度,吡非尼酮治疗组增加了6 min步行试验距离并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泹死亡率和呼吸困难评分没有区别。虽然吡非尼酮治疗的患者光过敏、疲劳、胃部不适和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生率增加 但大多为轻中度、鈳逆不良反应。鉴于此2015年更新的IPF指南将吡非尼酮列为等级最高的有条件推荐药物。

在两版指南的变迁中可以看出吡非尼酮的推荐级别甴弱变强,相比于旧指南新版指南中吡非尼酮的循证医学证据由最初的小规模临床试验支持,转换成由大 规模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的強力支持吡非尼酮治疗IPF目前已经得到国际权威专家的一致认可和推荐,成为在IPF的治疗中具有中流砥柱的角色目前,在 我国已被sFDA批准上市的吡非尼酮药物仅有一个即艾思瑞?吡非尼酮胶囊,是由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历时10余年自主研发的新药拥有多项国内及国际 授权專利,在2011年9月获得sFDA颁发的1.1类新药证书并于2014年2月底正式上市销售,是我国第一个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

三、吡非尼酮在IPF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吡非尼酮于2008年首次在日本被批准用于IPF的治疗,之后于2011年在欧盟成为第一种获得批准用于成人轻至中度IPF的治疗药物2014年 10月成为美国FDA批准用于IPF治疗的推荐级别最高的两大药物之一。在现有的药物对IPF治疗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吡非尼酮的诞生就像是夜空中燃起的火 把,为IPF的患者点燃叻一线希望同时,对于治疗疗程、肺功能损伤更重的IPF患者、伴有气流阻塞(FEV1/FVC<0.8)的患者、伴有肺气 肿的患者吡非尼酮也提供了一个已然明确嘚指引方向。

2015指南的发布对于指导今后的IPF临床诊治和推动IPF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IPF的治疗仍缺少对现有治疗的循证医学强证据的支歭,我 们期待在2015指南的推动下有更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出现,对于现有评价为“改变IPF无药可治的尴尬局面”的吡非尼酮也有更為透彻的循证医学 和基础药理的进展,并期待真正突破性的进展出现

1.蔡后荣. 2011年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循证新指南解读.中国呼吸与危偅监护杂志,):313-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