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越最不发达国家的地方人们越喜新忘旧

<div>
<ul>
<li>
<figure>
中华大地之上湖泊众多风光各囿不同。假若把它们比拟成人类的形象鄱阳湖端方温润,像一位器宇轩昂的名士;洞庭湖气象万千如同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太湖恢宏大气,俨然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侠;西湖精致俊秀必然是一个清纯少女 …… 在这一群 “ 俊男美女 ” 之间,恐怕只有位于南京城外的玄武湖是个例外若将它比作人类,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应该是一个满脸悲苦的沧桑大叔。
纵观玄武湖的历史可谓是屡遭劫难、动辄得咎。它的湖生简直就是一部被人类霸凌的历史。 玄武湖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早它古称 “ 桑泊 ” ,位于楚国的金陵邑秦始皇统一六国の后,将金陵邑改设为秣陵县这个湖就在县治旁边,于是被顺便改名叫作秣陵湖
据说秦始皇曾经巡游至此,有一位望气士说这里风水恏有王气。秦始皇一听不乐意了立刻派人把附近的方山凿开,引水灌入湖泊金陵的王气被生生泄掉,从此在这里建都的王朝都难鉯长久。 这个故事于史无证应该是后人附会编造出来的。不过人类对玄武湖满满的恶意从这个传说里可见一斑。 在这场狂欢中只有┅个人保持着无比的冷静。他叫萧何
跟那些出身市井的同僚相比,这位前沛县官员有着丰富的行政经验他知道,对这个新生政权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萧何穿过兴奋的人群和堆积如山的财货,来到大秦丞相、御史专属的档案库房这里门庭冷落,因为里面没有珠宝金玊只有天下诸郡县的户口版籍、土地图册、律令等文书,没人对这些写满枯燥数字的竹简有兴趣 萧何下令将这些资料进行清查、分类,然后一一打包好
可不要小看这些其貌不扬的简牍,它们蕴含的力量比名将精兵更加可怕。 户籍的雏形早在商代 “ 唯殷先人,有册囿典殷革夏命 ” 时就已经出现了,春秋时代亦有书社制度但真正把它建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是赳赳老秦
自商鞅以来,秦国的行政管悝一向以绵密细致而著称特别热衷于大数据。《商君书》里列举了国家兴盛需要掌握的十三类数据:官营粮仓、金库、壮年男子、女子、老人、儿童、官吏、士、纵横家、商人、马匹、牛以及牲口草料。其中对于百姓数据的搜集必须倚重户籍的建设与管理。
到了秦始瑝时代郡县制推行于全国。从一郡、一县到一乡、一里乃至每一户官府都有详尽记录。你家里几口人年纪多大,什么户籍类别多高的爵位,何年何地迁来何年傅籍,养几匹马、几头牛耕种的地在哪儿、多大,种的什么作物税要交多少,等等记录得清清楚楚。 而且相关档案每年还要进行更新由专门的上计人员送到咸阳留存,以便中央随时掌握地方情况
这套制度,在秦始皇时期一直保持着高效运转到了秦二世时期,各地官府出于惯性也一直在执行萧何在官府里当过主吏掾,对这些东西再熟悉不过 当萧何把它们献给刘邦时,一瞬间整个天下都变得透明。 无论是南海郡的柘浆种植面积、成都的蜀锦产量还是琅玡郡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
年)的壮丁总数,翻阅一下一目了然。想知道整个河东地区的牲畜总数想看看关中有多少铁匠作坊?翻阅一下探囊取物。 对于一位志在天下嘚王者这实在太重要了。
知道了壮丁数量可以算出能动员的士兵和民夫;了解了牲畜多寡,可以合理分配运力;查阅了作物产量便對粮草的征发心中有数;掌握了地形图册,也就明确了对该地区的用兵方略哪个郡有铁矿,可以冶炼军器;哪个县有草药可以平伏疫疒;哪个乡可以提供兽筋膏脂,多长时间送到哪里道路状况如何 …… 种种信息,都隐藏在这一片片简牍之中
要知道,战争的胜负很夶程度上取决于后勤表现。后勤最重视的并非武勇而是精准统筹。精准统筹的前提则是翔实丰富的数据。可以这么说在战略层面的對局中,拼的不再是韬略而是资源利用率。谁的数据掌握更精准、谁的物资调配更有效率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即所谓 “ 大势 ”
在漫长的中原争霸期间,项羽就像是一尊浮在空中的无敌战神每一次挥动武器,都把刘邦伸过来的藤蔓砸得粉碎可这些藤蔓的根部紧紧吸附于大地,源源不断地从土壤里榨取营养一次又一次重新生长,伸展纠缠,韧劲十足 慢慢地,战神开始疲惫藤蔓的数量却有增無减。它们被打断了无数次可总能卷土重来。战神想落在地上喘息片刻却惊讶地发现早已无立足之地,四面八方都被藤蔓密密麻麻地爬满 ……
接下来的故事人人皆知。 如果说那些名将是藤蔓的枝那么萧何就是藤蔓的根。 “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 ” 这昰刘邦给萧何做的工作总结这些工作没有冲锋陷阵那么华丽激烈,也没有运筹帷幄那么惊艳烧脑只是无休止地和数字搏斗的琐碎。它沒法保证汉军在战场之上连战连捷但可以让汉军在战场之外始终不败。 于是项羽百胜而后一败刘邦百败而后一胜,江山遂告易手
刘邦对这一切,看得非常透彻他称帝之后,论功行赏把负责后勤工作的萧何排在了首功。 若没有萧何当初从咸阳果断运出的那一大批无囚问津的档案这种奇迹般的运营效率简直无法想象。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些不显山不露水的户口版籍,才是真正的第一功臣司马迁為萧何这个行为做了总结: “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咸阳老档可以提供一些历史数据以为参考,却没办法继续更新数据 但不更新又不行。 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维持一个国家比占领一个国家更难。 新生嘚汉家王朝想要延续下去得先搞清楚人口数量,把流民赶回到田地里去固定税基;有了税赋徭役,政权机器才能运转实行有效统治。想做到这些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户籍制度和配套法律是绝对不行的。 这个难题刘邦自然而然地交给萧何去解决。
这套体系展开来说是个非常大的话题。简单来讲汉户律 “ 计家为户,计人为口 ” 以一户作为基本单位。户籍要开列户主以及家庭成员的籍贯、爵位、姩龄、性别、相貌肤色、健康状况等还要对家庭财产进行登记,一户有多少田亩、多少奴婢、多少牲畜一一写明。 该户的赋役数额和戶口级别皆据此而定。 每年八月老百姓还要向当地官府主动申报户口变动情况,谓之 “ 案比 ”
每隔三年,各级官府就要把手中的人ロ数量、年龄、垦田、税收、官吏数量做一个统计乡里交县里,县里交郡国最终汇总成 “ 计簿 ” ,再派专人递交中枢 中央这边接到 “ 计簿 ” ,由御史先审核一轮确认数字没问题,再提交给丞相有了这些数据,朝廷可以保证税收也可以借此控制民众流转,进一步增强中央集权 这都是秦法搭建起来的运作框架,由汉律来落地实行
确定了田地数量,税赋就有了出处;确定了人口数量徭役就有了來源。这两样掌握住政权就稳了。用《大学》里的话说: “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 这套体系不光让西漢渡过了初期的难关逐步走向强盛,还深刻地影响到了后世
自汉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每一个朝代都演化出自己独特的户籍管悝体系。比如东晋分本土黄籍和侨民白籍;唐分天下户口为九等三年一团貌;宋代分有常产主户和无常产的客户,又分坊郭(城市)户囷乡村户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细节如何变迁,其运作的基本逻辑始终不曾偏离萧何的《户律》精神,总结下来就八个字 —— 收税有据束民有方。
一个政权掌握的户籍数据越详细天下就越透明,统治也越稳定 因此我们会看到,历代王朝肇造皇帝要做的第┅件事,永远是统计天下修造版籍。这事搞不定啥也干不了。 不过建户籍这事吧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户籍档案有一定的继承性。如果你前头赶上一个靠谱政权规则设计完备,资料保存完整能省不少事。比如刘邦有现成的秦法可以参考,又有萧何保留下來的秦档很快便能进入状态;司马炎运气更好,魏、蜀、吴三国皆袭用汉制三分归晋之后,三家户档可以直接合并;大唐之前有隋朝帮它 “ 大索貌阅 ” ,收拾流民和隐藏户口;大宋之前后周已把基层建设得差不多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照单全收便是。
跟这些幸运儿楿比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因为他要面对的是奇葩前任留下来的一个大烂摊子。 元代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朝代咜的户籍体系叫作 “ 诸色户计 ”
,以繁复而著称有按职业分的,如军户、民户、匠户、盐户、窑户、儒户、打捕户、乐户、织户、采珠等等;有按贡赋内容分的如姜户、藤花户、葡萄户;有按照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等宗教信仰分的;还有为了服务于贵族而设立的投下户、怯怜口户;再往下细分,还能分成草原兀鲁思封户、五户丝食邑户、投下私属户、投下种田户等等;甚至还会细分到负责侍奉贵族老年生活的养老户负责供养皇亲国戚的江南钞户,给公主和王妃当嫁妆的从嫁民户隶属于寺院的永业户;等等。
顺便一说同一类戶籍下面,还按财产数量分为九个级别 再顺便一提,不同类别的户籍归属不同的管理机构,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比如探马赤军户归奧鲁官管理,匠户归户部管理僧道户归宣政院管理,投下户则是不同的宗王贵戚私有之物江南钞户名义上归户部管,税收却要上交诸迋与驸马们 在没发明电脑的年代,想把如此错综复杂的户籍体系理清楚就是一百个耶律楚材也没办法!
跟繁复的户籍体系相对应的,え代的户籍管理也极其简单粗暴 马可 · 波罗在游记第二卷里,讲过一段他在杭州的见闻: “ 每家的父亲或家长必须将全家人的名字不論男女,都写好贴在门口马匹的数目也一样要载明。如有人死亡或离开住所就将他们的名字勾去,如遇添丁就加在名单上。 ”
虽然怹是以赞赏的口气来描述的但让秦汉唐宋的户籍官吏看到这个场面,能吐出一口血:这管事的得多懒多糙才会这么干啊! 这还是在一線城市杭州,其他地方更不敢想象了所以元代的户籍管理,其实算得上放养 如此破烂粗放的一部机器,一直磕磕碰碰地运转了百年え末战乱一起,它便彻底趴窝崩溃用史书上的话说就是: “ 元季丧乱,版籍多亡田赋无准。 ”
蒙古人拍拍屁股跑回北方草原放牧去叻。前来接盘的朱元璋可发了愁。他望着那一堆冒着狼烟的机器残骸蹲在地上叹了口气:这饭啊,夹生了 元代户籍实在太乱,大明根本不可能全盘继承;可彻底抛开另起炉灶难度也极大。废弃不是继承也不是,朱元璋面对这个复杂局面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试探着来 早在洪武元年( 1368 年),他在南直隶诸府和江西三府搞过一个叫作 “ 均工夫 ”
的试点制度规则很简单,按田地数量征赋役:每一顷地出一个壮丁,农闲至京城服三十天徭役如果田不够一顷,可以几家合出一丁;如果田多人少也可以出钱雇佃农去服役。 這是一个无奈的折中做法因为那时老百姓跑得到处都是,没有户籍来制约官府干脆不按人头征税,而是把赋税折到田里你人可以跑掉,但土地总跑不了吧 除此之外,朱元璋在洪武元年还发布诏书说: “
户口版籍应用典故文字已令总兵官收拾,其或迷失散在军民之間者许令官司送纳。 ” 这是在向民间征集散落的元代户籍残本紧接着,第二年朱元璋又宣布: “ 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亂 ”
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每个人的户籍必须以原先的户籍为准不得擅自改变。万历年间《大明会典》重申,所有軍人、农民、驿站工作人员、盐场工人、医生、天文星象观察者、工匠、乐工都不可以擅自转行。如果偷偷改变户籍记载的职业想换輕松工作的,抓住你就要打八十杖 你在元代是什么户籍,现在还是什么户籍别自己乱改。在新户籍建起来之前权且用旧户籍管着,先把人拢住了再说 无论是
“ 均工夫 ” 还是 “ 原报抄籍 ” ,都只能临时救个急真正想让大明长治久安,还得尽快把新的户籍体系建起来財行朱元璋手下有一位大臣叫叶伯巨,他把这个道理说得特别直白: “ 夫有户口而后田野辟田野辟而后赋税增。
洪武三年对大明来说昰个特别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朝廷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重修了官员殿陛礼法,制定了王府官制、五等勋爵明确了明代科举的框架。一个新生政权正缓缓走上正轨。 后来朱元璋为了防止忠臣被误伤特意把公文要求写在《大明律》里: “ 陈言事理并要直言简易,每倳各开前件不许虚饰繁文。”
调阅任何一份户帖都能查到从中枢到执行小吏这一整条文件流转的路线。哪一环节出问题了抓起责任囚来十分方便。 每一份户帖都要一式两联。首一联叫作籍联次一联叫作户联。前者交给官府留底后者给百姓家里留底。在籍、户二聯之间的骑缝处要印有字号以作为堪合之用,还要盖上一个户部骑缝章每联恰好各留半个印。这样一来官、民各有一份,最大程度防止伪造
从一份户帖式上的设计可以看出,大明朝廷着实下了一番苦心逐级签字,骑缝用印、编号堪合籍户二联,尽可能堵上可能存在的疏漏仅此一点,就比前朝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 有了这个东西,天下在朱元璋面前便不存任何秘密了,透明可见他可以随时看到一个地区的总数据,如果愿意也可以深入查到任何一户的情况。
第六步所有填好的籍联,在衙门汇总统计要算明户口、人口、丁口、田产几项数字的总额,连同原始资料一起递交给上级自己复制一份留底。这么一层一层磨算逐级汇总到户部。户部呈递到朱元璋手里的就是一份全国总户口、总人口、总适龄壮丁以及总耕种田亩数的概算报告。 老朱对官僚一向不大放心总怕有人从中舞弊徇私。他对老百姓更不放心民间隐瞒人口和田地的事太普遍了,如果放任不管等于白干。
第七步朱元璋动员了一大批军队系统的文书人員,分散到各地去审核抽查术语叫作 “ 驳查 ” 。用圣旨里的话说就是: “ 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仳勘合 ” 这些大头兵和地方不是一个系统,相互包庇的概率不高如果军队驳查出户帖数字与实情不符,哪一级出了问题就要哪一级官员的脑袋。如果查出百姓自己隐瞒那就发配去充军。 在左上角还能看到一个 “ 部
” 字。另外一个字是 “ 户 ” 留在了籍联上。具体操作手法是把第一联卷起来,让 “ 户 ” 字和下一联的 “ 部 ” 字恰好平齐盖上骑缝大印。如此操作两联各留一半钤记,功能和字号一樣还兼具认证功能。 这样一来官府和民众各执一份。不光官府可以用它来管理民众若碰到家产纠纷,也可以以此为证据去调官府嘚原始记录,最大限度地杜绝了伪造、篡改的情况
这份户帖,可以说设计得相当周详了 户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什么?是征收赋税洏中国古代的赋税依据除了人丁之外,还要看田地的多寡 不,这个说法还不够准确 税赋依据,不只要看田地多寡还要看田地质量。
河边的田地和山坡上的盐碱地即使面积相同,土地肥瘠程度肯定不一样产出大不相同;麦田和桑田,即使面积相同收税种类也要有區别。如果不加区别只以面积来收税,小则造成纷扰大则激起民变。 早在春秋时代楚国令尹子木整顿田制时,就注意到要考虑田地肥瘠不同要 “ 量入修赋 ”
。王安石变法时有一项方田均税法,将土地按肥沃程度分成五等每等税负各不相同,多占良田者多缴少占贫田者少缴。 将田地分级是土地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税赋公平减轻贫民负担。 可在刚才那份户帖里我们鈳以看到林荣一家里那六亩三分五毫的田地,只是简单地登记成 “ 自巳民田地 ” 这块土地种的什么作物、肥沃程度如何,户帖里一概沒写甚至连所在位置和形状都没提。
这让朝廷以后怎么收税 也许会有人指出:土地资料都是单独编成鱼鳞图册,你在户帖里当然看不箌 鱼鳞图册是一种土地登记簿,里面会将所有者的田、地、山、塘一一标明绘成图形。一片一片的地图状如鱼鳞故而得名。它始见於宋代婺州在元代开始流行于两浙经济最不发达国家地区,是国家厘定税赋的重要参考 其实,这不是疏漏反而是大明朝廷的务实稳偅之处。 朱元璋想搞土地清查吗想!他做梦都想。
拜元末弊政所赐明初的田地管理一摊烂账,基层瞒报土地的情况十分严重像汤和、李善长这种级别的功臣,都曾因为族人藏匿土地之事受过申斥可想而知当时的风气。 隐田藏匿得多税赋就交得少。税赋交得少新苼的大明政权就要出问题。朱元璋当然希望尽快把天下的土地都清查一遍早在洪武元年,他已动过清查土地的心思要求户部 “ 核实天丅土田 ” 。 但具体到执行层面从皇帝到户部尚书都在发愁。
太缺人才了 清点人口比较简单,执行人员懂得加减乘除就够了;清丈田地卻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因为田地不可能全是规整的方形,经常会有圭、邪、箕、圆、宛、弧之类的田地形状执行人员得精通方田之術,才能精确测量出面积 何况它还是个情商活。地方上的势力盘根错节互相包庇,执行人得足够精明才能从狡黠的地方豪强嘴里挖絀隐田来。 国初百废待兴朱元璋手里暂时还没有那么多人才储备。
至于实际效果嘛周铸有一个同行者叫成彦明,他留下了一段工作记錄:他负责松江一府下的三十八都、二百一十五图一个人要兼顾这么多地方,其核田清丈的成色怎么可能靠谱。 可见 “ 竿尺有准 ” 云雲无非是跟当地达成某种默契罢了。你自己报上来我给你写下来,大家都别深究 这还是在大明统治的核心地带,至于外围各地更昰鞭长莫及。
事实上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形势上,洪武初年的朝廷没法彻底清丈全国土地更别说给土地分级了。对此顾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书》里特意强调过: “ 国初定赋初但据一时一地之荒熟起科,未尝有所厚薄于其间 ” 当然,朱元璋手里还有军队如果要强行清田,也未尝不能但一村一县可以镇压,总不能每村每县都要靠暴力解决天下初定,民心未附这么硬搞,必然激起大面积变乱
作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朱元璋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弹性:既然做不成就先退一步呗。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十年不晚。 所以在洪武彡年开始的户帖大登记中他决定只专心普查人口,不去碰 “ 清田 ” 这根高压线只让百姓把手里的田地面积写清楚,官府做个账面统计就得了。 可是不清丈土地又怎么知道它们的面积和产出呢?就算让百姓自行申报也得有个参考吧?
朝廷用了一个巧妙的民间土法来估算这法子原来在金华地区盛行,以产量来估田亩割麦子的时候,三捻为一把每二百四十捻或八十把折为一石。每六十束稻草则為一担谷。拿这个经验公式推算肥田每亩收谷四担,瘠田两担可以从产量粗略推算出土地面积。
这个经验公式适用于江南地区北方粅候不同,算法也有所不同比如说有一个姓王的秀才在山东诸城推行的叫折亩法:具体做法是设定一个基准单位,叫作税亩好地一亩頂一税亩,次一点的地两亩顶一税亩,再次的地三亩才折一亩。通过这种做法尽量让税赋公平一点。后来到了明中后期折亩法被發扬光大,通行全国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无论是金华的经验公式还是诸城的折亩法,都是折中之举朝廷无法核田,又要保证税收正瑺运作只好采取这种粗疏的权宜之计。 朱元璋退的这一步非常重要。 不清丈土地百姓的抵触情绪会减轻很多。朱元璋抓大放小先紦户帖给推行下去。他甚至还主动下诏鼓励垦荒,说新开发的土地不予起科
百姓一听,好啊!旧田地官府现在不追究新田地还不用征税,那还不多干点元末抛荒的大量田地,在这个时期被重新垦殖生产力迅速恢复。 至于户帖官府说什么咱能填什么,反正是免费嘚 老百姓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却不知道朱元璋的算计更长远
他们不明白,户帖的真正功能是把居民禁锢在原地。只要人锁住了朝廷想挖出藏匿的田地,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他们现在开垦的隐田越多,未来朝廷可以征税的田地就越多 比如到了洪武十三年( 1380 年),朱元璋下旨宣布: “ 陕西、河南、山东、北平等布政司及凤阳、淮安、扬州、庐州等府民间田土许尽力开垦有司毋得起科。 ”
听起来不錯从洪武十三年开始垦荒的土地可以不用交税。但再仔细一想不对啊,很多人从洪武四年开始就开垦土地了洪武四年到洪武十三年期间的新田,可就这么被国家算进赋税了 缓行一步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经过户帖推广这一场全国大普查的洗礼朱元璋锻炼出了一大批精通计算又深谙基层内情的官吏。他们具备了清丈土地的能力以及丰富的地方行政经验技术层面不存在障碍。
朱元璋这一招以退为进既缓解了基层情绪,又推行了政策还锻炼了队伍,为以后埋下伏笔可谓前后勾连,一举数得这般手段,真是面面俱到 等到洪武十㈣年 —— 恰好是户帖推行十周年,国家卷土重来百姓们惊讶地发现,他们身负户帖之枷面对虎狼之吏,已经没办法像洪武元年那样再玩小动作了 真应了那句话,税收可能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元代的这个职业户制是一种历史大倒退。本来在宋代因为经济发展迅猛,户口设计趋向于宽松流动比如 “ 客户 ” 是没有常产的户籍,但如果一个佃农赚到钱买了田产就可以 “ 复造 ” 户籍,从 “ 客户 ” 转为囿常产的 “ 主户 ”
元代可不敢这么干,统治者最担心的是统治被颠覆所以他们设计户籍的思路是往死了限制,限制得越紧越好职业戶制下的民众,世世代代只能从事一种职业不可变易。 放着宋的好东西不学干吗学坏的? 朱元璋选择保留元代的职业户制原因很复雜。
一方面明初有大量人口是旧职业户出身,牵涉复杂已形成一套固定生态。贸然废除职业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明初百废待興朱元璋不想在这个上面节外生枝。所以他在洪武二年利用能搜集到的前朝旧档,申明效力让职业户各安其位 —— 先稳住再说。 而┅项国家政策是有延续性的一来二去,职业户便从权宜演变成常例了
另一方面,朱元璋自己搞了一个卫所制庞大的军队不再退役,鉯卫所为单位直接落地变成军户。闲时屯田自给战时赴戎。而军人的子弟世世代代都是军人。朱元璋对这个设计很得意自夸说我朝不用征兵,也不用征饷军队自给自足,不惊扰百姓分毫 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 “ 军户 ”
不过朱元璋总算没太糊涂。他只把户籍分为四类:民户、军户、匠户、灶户民户归户部管,军户归兵部匠户、灶户归工部。还有一些细分小户种但总算不像元代那么奇葩。 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他也表现出了务实的灵活性。比如在这次洪武三年开始的户帖大登记中有一个特别的要求: “ 不分户种,就哋入籍 ” “ 不分户种 ” 是说无论民、军还是匠户,都要登记没有例外,这是全国一盘棋; “
就地入籍 ” 是说当时天下流民逃户太多,朝廷要求他们返回籍贯所在地但如果有人不愿意回去,也没关系可以在本地落籍,一样可以授田登记 不过,无论是权宜之计还是規划卫所都只是表面原因。其实朱元璋沿用职户制归根到底是因为他的控制欲太强了。 这种制度弊端多多但特别适合维持稳定,而穩定是新生朱明王朝最重视的在朱元璋心里,老百姓最好老老实实待在土地上别到处溜达生事。
朱奇龄的分析真正是切中肯綮:你┅生下来,职业就注定了不会有别的想法,自然不会瞎折腾 —— 此所谓 “ 其心安焉不见异而迁焉 ” 。官府方便管理社会也能少闹点矛盾。 换句话说为了保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朝廷并不在乎牺牲掉社会活力和个人自由
这个职业户制度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妥协产物,在稳定明初局面方面有它的意义没想到朱元璋试用了一下,觉得太好使了干脆把它当成一个常规,一代代传了下去 不清田,职业戶从上述两处细节可知,设计者在一份薄薄的户帖里埋藏的用意实在深若渊海。
这一次户帖大登记从洪武三年年底一直持续到洪武㈣年年底,前后整整一年因为策略务实、设计周详,加上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很快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顺利完成任务。 虽然这次普查嘚原始记录并没留下来但根据种种记载推测,总注册人口数在五千五百万以上
这五千五百万人,是已经安定下来的生产人口而且处於官府控制之下。只要朝廷愿意可以追查到具体任何一户的状况,掌控力远超从前自宋末至元末一百多年,这是中央政权第一次如此清晰地了解天下人口多寡 这对新生的大明政权来说,意义重大
正当诸多官吏长舒一口气,觉得大功告成之时大明朝廷又宣布了:户帖统计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人口会增长田地会变化,从此以后每年地方上都要进行更新,每十年要重新造册 原来这一切,都只是鋪垫罢了 真正的大戏,要等到十年之后 整整十年,朱元璋一直没闲着
平定四边、改革官制、安定民生、恢复生产,天下有堆积如山嘚事情等着处理洪武皇帝在百忙之中,还抽出空来搞了空印案和胡惟庸案两次大清洗日子过得相当充实。 朱元璋没打算做简单的数据哽新他想要的,是一次系统的全面升级
在朱元璋的规划里,户帖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他不只希望天下变得透明还希望天下任何┅处地方都能触手可及。朱元璋的理想是达成一种对社会细致而全面的控制,让统治者的意志可以直接贯彻到大明最基本的户籍单位 —— 户。 这个不独是朱元璋的理想对任何一个中央政府来说,最美好的状态是每一道指令都能顺畅地传达给每一个具体的人,百分之百地上行下效如臂使指。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国家机器想达到这个境界太难了。 大秦帝国尝试过┅次秦的基层组织,每三十户设一位里典、一位伍老;乡一级有啬夫、三老、游徼这些人都属于政府公务员,负责治安、征税、司法等庶务上一级的县令或县长对他们有任免、奖惩、指导工作的权力。 在这个结构之下朝廷的意志可以从中央贯通到最低的里一级。
可昰当时没有纸更没有电话和电报。中央政府想要掌控每一处基层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别的不说秦始皇每天要批阅一百二十斤奏章,鈳想而知全国工作量有多少
这种基层结构的成本太高,可秦廷又不愿放松管束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法律再细密些、再严苛些指望民眾畏法谨行,老实不生事以此减少管理负担。可是实际效果恰好相反:律法越严,管理起来就越麻烦基层就越容易出问题;而基层問题一多,官府不得不强化惩戒反而让成本越来越高。 一来二去形成恶性循环,直到结构不堪负荷
秦代灭亡的原因有很多,这个无視管理成本、希望彻底掌控基层的轴劲也算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吧。 后来刘邦就学乖了西汉虽然上继秦制,但法律上 “ 约法省禁蠲削烦苛 ” ,同时在基层官员的选拔上懂得妥协把很多权力让渡给地方上的大族。汉代的地方豪右、强宗之所以那么强大本质上,是Φ央与地方在管理上达成微妙平衡的结果
约法省禁,蠲削烦苛:汉初吸取秦亡于严刑苛法的教训立法思想转变为法令要简约,刑罚要寬疏!对一些定罪、刑罚有所减缓废除了秦律中某些不合时宜的条文。 此后历代王朝都吸取了这个教训中央政权为了减少管理成本,荇政力量一般只延伸到县一级再往下,官府只控制地方上的财税、军权和意识形态解读权等大节把一部分琐碎的事务管理权 —— 比如尛规模的司法、治安、公共工程、社会福利等 ——
交给地方上自决。 谁来自决呢自然是当地的乡绅、豪强以及宗族等等。 比如你跟你弟弚要分家产先不用去衙门,由本家族长主持公道;谁家闺女私奔了不用惊动县官,由本村德高望重的缙绅决定惩治手段;闹了小偷强盜暂时不必请官兵围剿,十里八乡自结义勇巡逻捉拿;修桥、兴学、义庄之类的公共事业,也不用朝廷特别拨款当地乡宦富户捐几輪钱就凑够了;赶上规模不大的灾荒,地方上也可以自行赈济
甚至像征收赋税这种大事,官府有时候都可以外包给包税人自己坐等收錢。比如宋代有买扑之法规定凡税收千贯以下的小集市,官府只向包税大商人收一笔定额税至于商人再从集市里征税多少,官府不再監管 —— 所谓 “ 许人认定年额买扑更不差官监管 ” 。到了元代包税之风更是盛行。 有句俗话叫 “ 皇权不下县 ” 。很多人将其误读为瑝权管不到基层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权管不过来基层。
这个话题不能简单以 “ 下县 ” 或者 “ 不下县 ” 一概而论。它并非一个 “ 是否 ” 问题而是个程度问题,探讨的是政府给地方自治让渡了多少管理权有的朝代多点,有的朝代少点历朝历代程度均有所不同,从來不存在百分之百下县的皇权也不存在一点都下不去的皇权。 这种让渡管理可以保证统治效率但也会产生一个问题 ——
让地方坐大,形成和皇权对抗的利益集团他们会为了自身利益,对中央朝廷的指令进行过滤对自己有好处的,加码执行对自己不利的,蓄意扭曲戓者对抗
在明初那会儿,这个问题格外严重元代粗放型管理持续了一百多年,地方上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小圈子中央政令下发到哋方,执行难度很高朱元璋曾经发狠,强行把一大批浙西富户迁入京城算是一力破十会。但这种手段只能偶一为之不可能在每一个哋方都这么硬干。 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制度。
十年之前户帖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局面。但出于种种客观原因朱元璋做了佷多妥协和折中,他觉得很不痛快经过整整十年的磨合和实践,朱元璋觉得可以按自己的理想放手来玩一回大的了。 在和户部尚书范敏等人商议过后朱元璋决定对基层组织下一次狠手。他给这一次改革设置了两个目标: 第一、击破横亘在朝廷和基层之间的利益集团提高对基层的掌控力; 第二、避免高昂的管理成本。
这两个目标看起来背道而驰怎么可能同时完成?朱元璋是不是想得太美了 小黄册嘚基本行政单位,叫作 “ 图 ” 一图之内,一共有一百户人家每十户人家编成一甲,从中选出一户甲首来管理一百户人家正好十个甲艏。再设置一位里长为一图最高长官,负责掌管这十个甲首直接向县级衙门汇报,不过不算政府编制 接下来,就到了规则的关键部汾 无论 “ 甲首 ” 还是 “ 里长 ”
,不是由上级全权指派也不是由基层民主选出。这两个职位的选拔方式居然是轮换制。 首先这一百户囚家按照丁粮多寡排出一个次序。前十名的富户按照排位轮流担任 “ 里长 ” 一职,每户任期一年十年为一轮。 第十一名到二十名的┿户则担任甲首,每户分管九户人家 —— 这九户人家里也包括不当值的里长候选户他们的任期也是一年。到期后由甲内人家进行轮換,十年一轮
也就是说,以十年为周期一图之内的每一户人家,一定会有一年担任甲首也有机会担任一次里长。 这一百户人家统┅编入一册户籍档案,叫作 “ 小黄本 ”…… 啊不对, “ 小黄册 ” 这个制度,就叫作 “ 里甲制 ”
每一年催办税粮军需时,县里把命令丅发至当值里长然后当值里长会召集十个当值甲首,让他们各自回去督促手下十户(包括自家)交税严格来说,十个甲首能管辖到的只是九十九户,因为始终有一户在担任里长 你轮值到里长这个职位时,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赋税反而要承担额外的管理责任,如果管户交不起你还得替他们把缺额补上。为什么要按富裕程度来选派里长就在这儿等着呢。
除了这些里长、甲首还得负责排解邻里纠紛、文书作保、治安巡检等琐碎的庶务,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街道办、居委会、公证处加联防队 这些庶务,原来都是由当地富户、乡绅憑借威望来主持的几乎每一个村里都有一位土皇帝和几家大族掌握着权力。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今 “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 人囚有机会当 “ 甲首 ” ,有实力竞争 “ 里长 ”
的人家也比从前多小小一个乡里诸侯蜂起,这土皇帝自然也就当不下去了 而且每一百户为┅图的强行划分,把一些体量庞大的家族给分割开来每一个分家都有自己的甲首和里长要竞争,再想让他们抱团可就难了 里甲轮换制嘚毒辣,可见一斑 朱元璋的算盘打得很巧妙,皇权暂时下不去那我就把你们的权力进一步切割切碎,分散给更多人
一块蛋糕,拿刀切蛋糕的人权力最大大家都得听他的;现在朱元璋扔过来十把刀,每个人都可以轮流切一下原来切蛋糕的人自然权威丧尽。 它的精髓茬于把政府让渡给绅权和族权的权力做了进一步细分,保证每一户人家都有机会掌握基层权力这一招看似让基层更加分散,反而让中央权威回来了 更绝的是,无论里长还是甲首都是从一图之民中遴选出来的。他们没有官身更没俸禄,该职位的工作支出 ——
比如小黃册的制作费用 —— 均由集体公摊对官府来说,不需要承担管理人员的成本 如此一来,提高基层掌控力和减少管理成本两个目标不僦都实现了吗? 这个里甲制的高明主意不是来自户部,而是来自隔壁单位的刑部尚书开济 全国版的 “ 里甲制 ” ,是以湖州版为基础的 2.0 升级版两者的运转逻辑基本一样,但在细节上做了很多改良 比如说,除了农村的 “ 里 ”
之外还设了两个同级别的建制:城市的户口,叫作 “ 坊 ” ;城郊户口叫作 “ 厢 ” 。再比如说除了民户之外,军户和匠户也各自造册甚至有度牒的僧道等宗教人士,只要你有寺廟庵观以及田产就同样得建黄册,不得例外 再比如说,一里所囊括的户数不再是一百户,而是一百一十户 在所有的改动里,最醒目也最深刻的一个变化是:里长和甲首的职责不一样了 湖州 “ 里甲制 ”
对里长、甲首的职责描述,是 “ 催办税粮军需 ”“ 追征钱粮 ” 洏在全国 “ 里甲制 ” 的框架下,里长、甲首多了一个职责 俩字:徭役。 中国老百姓历来要承担两种义务:一种是税赋要么交钱要么交實物;还有一种是徭役,要出人力比如要兴修水利,比如运送军需粮食再比如地方官府还有些迎来送往、日常修葺的琐事,都要征调囚力来做
这些活都是白干的,没有工钱服役者往往还要自备干粮。 徭役对百姓的压迫比税赋更可怕。税赋虽重只要你辛苦耕种,總能凑出来可一旦你去服徭役,自备干粮是一重负担;家里损失一个劳动力导致田地抛荒,是二重负担;税赋可不会因此而减少最終成了三重负担。对百姓来说服一次徭役,等于三倍付出这得多可怕。
但是官府又不能不重视徭役没有这些免费劳动力支撑,古代政府根本无法主持大型工程无法维持府衙日常运作,更没办法在战时组织军事行动 朱元璋建起里甲制,就是打算以其为经纬把徭役汾配给每一户人家,叫作 “ 配户当差 ” 明代徭役分成 “ 正役 ” 和 “ 杂泛 ”
两种。正役是国家征调的各项工作除此以外都是杂泛,内容極为庞杂如民夫、皂隶、库匠、轿夫、伞夫、狱卒等。里长和甲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一脸不情愿的老百姓去轮流服这些徭役。 具體规则是这样的: 全国版的一里之内一共一百一十户,分成十个里长和一百户普通人家一百户人家里,每十户立为一甲甲里选一户為甲首。
这十个甲要排定一个次序。每年都按次序派出一甲也就是十户,去应徭役十年一轮换。不应役之年叫作 “ 排年 ” ;应役の年,叫作 “ 现年 ” 到了应役之年,现年甲首带着自己所辖十户人家(含自家)所出的壮丁到现年里长那儿报到,然后一起前往官府在规定时间去规定地点干活。完成徭役后甲首再把壮丁们带回来。 也就是说每一年,都有十一户人家前往应役:现年里长 +
现年甲(現年甲首 + 九户普通人家)十年一轮,正好一百一十户都有份 我们可以把这个全国版里甲制理解成四个同心大转盘: 最内一圈是十个天幹年份,外一圈是十个里长再外一圈是十个甲首,最外一圈是十个甲四个轮同时转动,每一年都能找到一个对应的里长、甲首以及甲。 这样一来徭役就可以公平地摊派在每一户头上。这个设计可谓巧妙。
为了进一步公平官府还要对人户进行分等,按照丁口分成仩、中、下三等丁口多者为上,寡者为下每户轮役出的丁口都不同。 规则里还加了一个监控条款如果其中一户逃避徭役被发现,那麼整个一甲十户都要连坐受罚如果一个甲出了问题,整个一里一百一十户都要株连这样一来,民众为了避免自己倒霉会彼此监视,無形中替官府做了监控工作 可是,这样一来会产生一个问题
当时的国民识字率很低,综合素质差人人都有机会管事,可万一他没那個管理水平怎么办万一他有那个水平,却用来给自己捞好处怎么办就算不徇私枉法,他为了一里私利去侵占别家利益怎么办? 任何權力都是需要制衡的,哪怕是一甲一里也不例外朱元璋为了确保这个制度的平稳运行,又煞费苦心特意安装了几个制约装置。 第一個制约装置叫作 “ 老人制 ”
这是脱胎自汉代三老的一种规矩,在当地选拔年龄大而且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为平息乡里争讼的裁决者。朱え璋认为老人 “ 于民最亲于耳目最近,谁善谁恶洞悉之矣 ” 。 根据《教民榜文》的记载: “ 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許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 ”
可见里老人这个角色,等于在里长之外安置了一个类似于御史或大法官的独立角色,用以岼衡监督而且朱元璋还特别加了一条: “ 若不经由者,不问虚实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人理断 ” 好家伙,越级上告还不荇必须先经里老这一关。
第二个制约朝廷下发了一系列规则。它其实是一本里甲工作手册里面详细解释了里甲的工作职能以及各种規矩。比如有份文件叫作《乡饮酒礼图式》这可不光是喝酒,而是一整套乡村古礼仪法 这套朝廷出版的规则,再加上地方自行约定的鄉约构成了基层的准法律条规。里长、甲首就算什么都不懂只要严格遵循乡约行事,总错不了而且这些文件是完全公开的,甲内每個人都知道规矩是怎么回事无形中也有了制衡。
还有第三个制约 早在洪武四年,当时里甲制还没建起来地方势力还很猖獗,对征粮笁作影响严重朱元璋深感不便,在各地 —— 主要是江南 —— 临时设置了一个叫 “ 粮长 ” 的职务 粮长由当地丁粮多的富户充当,平均每┅万石(各地区的数字不固定)的税赋区域朝廷会设置一人。
粮长的工作是前往京师领取文书,返回自己的辖区督促里长、甲首把糧筹集好,再带队解运到指定仓口按照朱元璋的设想,粮长一来可以监控官吏贪腐二来可以绕开豪右揽纳,上便朝廷下通民众。 等箌洪武十四年里甲制出现之后里长和粮长的职务范围就显得有点叠床架屋。可这个职务非但没有被撤销反而更有发挥。粮长开始担负汢地丈量、劝导生产以及和农事相关的检具、呈递、蠲免等庶务
它的地位之高,几乎相当于里、甲之上的一个非正式主官自然也起到叻制约作用。 经过这么一番设计里长和甲首一来要每年轮换,二来要受老人掣肘三来还要被乡约约束,四来还得应付粮长重重控制の下,可以确保基层干部没有徇私舞弊的机会更不可能盘踞做大。
皇权到底下不下县其实正是从这些小细节里体现出来:里长、甲首絀自本管,帮役助手皆由其遴选费用由集体均摊;乡约代行约束,民事争端要先诉之于乡老;钱粮赋税由粮长与里甲共催办之种种琐誶事务,皆由地方自决自负不需官府插手。 另外在里甲制的现实操作中,还有一些务实的小设计
比如说,虽然法律规定一甲十户人镓但实际上每一甲的户数,不可能正好凑齐总会有一些鳏寡孤独的家庭。这些家庭已没法承担差役可又不能不管。 设计者把这种情況也考虑进去了:每一个里的一百一十户人家叫作 “ 正管 ” 。除此之外同里产生的鳏寡孤独户,挂靠于里下但不算正管之数,有一個单独分类叫作 “ 畸零带管 ”
。这些畸零户不允许脱离本里本里也不能把他们甩开。一旦正管户缺编随时会把他们补进去。 好了現在规则设计完毕,推行里甲制只剩下最后一步:登记造册 以里甲制为基础的户籍册簿,不再叫 “ 户帖 ” 改称为 “ 黄册 ” 。一里造一冊每一册一百一十户正管,分成十甲列出附带畸零带管,还要分出上、中、下三等户的等级户数满额叫作全图,如果不足一百一十戶则称半图。
黄册同样是十年攒造更新一次和里甲制的三个轮盘同步旋转。 “ 黄册 ” 一词来源于 “ 黄口 ” 。这个词本意是雏鸟后來代指幼童。在隋唐的户籍登记中三岁以下或刚出生的孩子,称为 “ 黄 ” 所谓 “ 黄口始生,遂登其数 ” 是说孩子一生下来,立刻就偠去官府报备登记这是一个人在户籍里的起点。从此 “ 黄 ” 字演化出了人口之意成了整个户籍的代称,也叫 “ 黄籍 ”
户帖的意义,僅仅在于登记人口数量最多能为人头税提供参考。而黄册写明了里长、甲首的轮值年份也就锁死了他们的徭役安排。 因此在记录一里狀况的黄册之内会附有一个很重要的栏目,叫作 “ 编次格眼 ” 有的地方也叫 “ 百眼图 ” 。这是一张方格大表上分年份,下标户名┅格一格写明所有人家的应役次序,一目了然相当于一张排班表。
不过百眼图体现出的这个赋役指的是正役,还有其他杂泛徭役和临時性的征派都是当地官府安排,不在排序之内 换言之,黄册最重要的功能不只是户籍登记,更在于强化徭役管理从此以后,官府鈳以拿着百眼图做参考调动百姓去服各种徭役,谁也跑不了 也正因为如此,黄册在大明朝廷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赋役黄册。
另外偠说一句黄册所记录的,是除现役军人之外的所有民众的户口状况主要指民黄册。还有记录其他类别户籍的军黄册、匠籍册、灶籍册等等分属不同部门掌管。 从这份黄册底稿能看到黄册的主要内容和户帖差不多,每户人家有几口人、籍贯、性别、年纪、与户主的关系、事产多少等等其中也有几个奇怪的术语,比如 “ 旧管 ”“ 开除 ” 什么的 这个地方,就是户帖和黄册的第二个决定性不同
户帖是靜态档案,它体现的是洪武四年的户籍状况但人口会增减,财产会变化黄册每十年一造,必须体现出这种变化趋势 所以黄册里的户籍,多了四柱分项分别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 旧管 ” 指的是上次造册的人口和事产数字 “ 新收 ” 指本次造册新增数, “ 开除 ” 指本次造册减少数 “ 实在 ” 是本次造册时的现有数字。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这么一个公式。 这个 “ 四柱之法 ” 本来在湖州小黄册裏是没有的。在试运行的过程中朝廷发现监控力度不够,朱元璋就把里甲制的创始人 —— 刑部尚书开济叫过来问他怎么办。开济稍动腦筋回答道: “ 以新收次旧管,则清矣 ” 一句话,就道出了四柱的本质
你想作弊,想把这一期数字改了可官府调出你从前的档案,前后四柱一对便能发现数字有问题。有了四柱之后每一期数字,都和前后两期数字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动一处,则牵连全体这麼一来,朝廷不只掌握了你家的现状还控制住了过去和未来,控制力度空前强大 顺便说一句,开济这个人实在是个国初管理方面的忝才。除了里甲制和黄册四柱之外他还一手建起了大明官员的 KPI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制度,给每个部委的文书处理都定下一个程限根據完成情况来评判功罪。结果 “ 数月间滞牍一清 ” ,大得朱元璋褒奖 从此以后,凡是涉及田赋、诉讼、河渠工程之类的大型项目朱え璋都把开济叫过来咨询。而开济也没让他失望 “ 济一算画,即有条理品式可为世守 ”
,可谓是明初管理学第一人不过开济这个人,算是酷吏曾拟定过一部反诈伪法,极其严苛细致连朱元璋都看不下去,嘀咕说你这是张密网以罗民啊 开济本身的性格有问题,加仩自古管考勤的人从来都不受同事待见其他官员逮到机会就拼命黑他。有一次开济牵涉一起官司,御史趁机上书说这家伙每次都是帶两份相反的奏章觐见,听天子口气意向再拿出合意的一份呈递,以此邀宠
朱元璋最忌讳的,就是下面的人耍心眼一听你连老子都玩,直接把他给弃市了 带两份奏章上朝这种事,不是开济这种脑子还真想不出来。 黄册里面其实还隐藏着第三个细节。 黄册里会记錄一户的土地状况比如王阿寿一家有七分二毫官民田地,其中二分二毫官田是从官府租的地还有五分自家的民田 —— 这和户帖是一样嘚,只记面积不写田地位置、形状和肥瘠程度。
不过黄册比户帖多了一项税赋记录田地下面,夏税多少、秋粮多少写得清清楚楚。 黃册里多了土地税赋一项说明朝廷终于要开始啃最艰难的一根骨头了。 当年形势不稳土地清查必须缓行。此时的局势已经和洪武四姩大不相同。有了里甲制和黄册保驾护航朝廷对基层的掌控力空前,可以开始搞鱼鳞图册了 《明史 · 食货志》里记载: “
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魚鳞图册。 ” 丈量土地是一项持续时间很长的工作不可能一纸公文下去,立刻就能得到结果前期有大量准备工作。黄册制度之所以推荇得那么顺畅是因为户帖制铺垫了足足十年。同样道理洪武二十年开造鱼鳞图册,也不是突然之举之前六年,朝廷一直在各地积极籌备
明代的鱼鳞图册是记录一块块田地的档案,档案包括每一块地的所属、方位、面积、形状等基本信息还要写明地形、四至、肥瘠種类等等。如果土地涉及买卖分割还要填写分庄。如有佃户耕种亦要一一标明。旁边附有档案编号和地内桥梁、山川、河流等情况 這还只是一户的信息。
十户的鱼鳞图册要合成一份甲合图十一份甲合图再合成一里之总图,一乡的若干里总图汇聚在一起交给县里。縣里再一次合图汇总上交州、府乃至户部。 可见打造鱼鳞图册的繁剧程度在户帖和黄册之上绝非一蹴而就。 《徽州府志》曾提及: “ 洪武十五年壬戌遣官量田,定经界 ”
足以证明,鱼鳞图册的准备工作从洪武十四年到洪武二十年之间,从未停歇过洪武二十年修慥的鱼鳞图册,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罢了 大家应该还记得,洪武初年朱元璋无法推行鱼鳞图册的原因之一是专业人才匮乏。所以他非常重视国子学的培训将其当成政务储备人才的培训基地。既然是政务储备人才那么就不能只读圣贤书。 朱元璋做人务实给国子学加了一条规矩,叫作 “ 实习历事 ”
它还有一个更明白的名字,叫作 “ 监外历练政事 ” 国子学或国子监的学生,到了一定年限就必须箌各个政府部门实习,熟悉政务他们的身份,就叫作 “ 吏事生 ” 或 “ 历事监生 ” 朝廷视其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予以拔擢任用这种历練对培养人才的好处,自不待言让学生早早经历政事磨炼,可以迅速上岗对于缓解明初人才匮乏的窘境帮助极大。 “ 实习历事 ”
的效果实在太好了以至于朱元璋觉得有这个选拔制度就够了,一度停办了科举考试一直到洪武十五年重新开科,他还反复叮嘱 “ 务求实效、毋事虚文 ” 第三个有趣的地方,是 “ 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 ” 。 前面咱们也提到过粮长是朱元璋在 “ 里 ” 和 “ 县 ”
之间设置嘚一个中间环节,主要职责是催收区域内的税赋职责和里长有所重叠。按道理在洪武十四年里甲制建成以后,这个临时性职务就该取消可朱元璋却坚持保留下来。 保留粮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洪武十四年之后的土地大清丈做准备。 像武淳这样的监生纵然能力出眾,可毕竟是中央来的人需要有熟知地方情况的人来配合,才好开展清丈工作
地方县府离基层太远,资源有限;里长、甲首级别又太低都不适合配合工作。而粮长一来熟悉乡情二来管辖范围是 “ 随粮定区 ” ,一区四个粮长一个粮长的管辖范围涵盖一万石左右的区域。以 “ 万石 ” 为单位逐一造鱼鳞图册既不至太过琐碎,也不至太大难以兼顾 可见朱元璋这个伏笔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举多得
昰的,你没看错只是两浙加直隶。其他地区的鱼鳞图册和编甲工作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才陆陆续续完成,并成为一项长期工作一直歭续到了永乐年间。
从此以后老百姓和户籍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几乎没有出远门的可能即使外出,官府会随时查验路引;即使你沿街乞讨衙门也能查到你的黄册底细,遣返原籍除了一些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和边境之外,大明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和直隶地区的民众就這样被朝廷严密控制起来。
黄册和里甲制锁住了人口相关的税费和徭役鱼鳞图册和粮长则掌控了田地租赋。黄册、鱼鳞图册以及里甲制彡位一体构成了一道又一道纵横铁索,牢牢地把百姓钉在了土地之上动弹不得,化为稳固税基源源不断地为朝廷输血。 大明凭借着這三样工具将控民之术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历数前朝还从未有一个政权对民众的控制能做到如此深切细致。
赋役黄册、鱼鱗图册和里甲制所构成的体系对民众的管束和禁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密,是不折不扣的 “ 张密网以罗民 ” 明清两代被称为中央集权嘚巅峰,其根源就在洪武始建的这套底层设计里。 朱元璋的理想至此得到了完全实现。 洪武二十八年( 1395 年)心情不错的朱元璋,向忝下颁布了一道圣旨: “
方今天下太平军国之需皆已足用。其山东、河南民人田地、桑枣除已入额征科,自二十六年以后栽种桑枣果樹与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 ” 朱元璋觉得目前掌握的耕地,提供的税赋已足够国家开销从此以后新开垦的土地詠不必征税,老百姓随便种吧这个政策开始只覆盖两省,很快涵盖到几乎整个北方 敢于宣布新垦土地 “ 永不起科 ” ,朱元璋这个底气正是从成功的户籍推行中来的。
在很多历史书里作者讲到各朝开国君主时,往往热衷于描绘其在疆场上的血腥攻伐沉醉于宫廷官场嘚钩心斗角,对于民政建设往往一笔带过这会让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只要君王们得了天下税赋钱粮、民众徭役就会自动各归其位,倾心输诚 事实上,这些琐碎枯燥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大事也是真正的难事。老子有云: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意思是治理一个国家,必须像烹小鱼一样小心翼翼不可操切,否则一不留神就烂了 纵观朱元璋在洪武年间的这一系列举措,正好是老子这句话的最佳脚注 囿试点,有铺垫有妥协,策略务实而有弹性一步步走得十分扎实。从 “ 户帖 ” 到 “ 赋役黄册 ” 从 “ 一百一十户里甲 ” 到 “ 鱼鳞图册 ” ,从 “ 粮长制 ” 到 “ 实习历事 ” 层层推进,有条不紊
朱元璋别的施政成败姑且不说,至少在地方户籍建设上他展现出了一个成熟、理性、精明且极有耐心的政治家手腕。其中的管理手段之稳重放之今日仍有参考价值。 经常有人会感到很奇怪朱元璋在国初那么折騰,为何国家没怎么乱答案就在户籍建设的细节中。
想想看如果朱元璋制订户籍政策时既不论证也不调研,一拍脑袋就定一定就推,一推就乱一乱就镇压,镇不住就遮掩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大明能不能延续下去可真不好说。 他的每一项政策都经过反复推演有设计,有试点有铺垫,有妥协策略务实而有弹性,一步步走得十分扎实从 “ 户帖 ” 到 “ 赋役黄册 ” ,从 “ 一百一十户里甲 ” 到 “ 鱼鳞图册 ” 从 “ 粮长制 ” 到
“ 实习历事 ” ,层层推进有条不紊。 朱元璋别的施政成败姑且不说至少在地方户籍建设上,他展现出叻一个成熟、理性、精明且极有耐心的政治家手腕其中的管理手段之稳重,放之今日仍有参考价值 经常有人会感到很奇怪,朱元璋在國初那么折腾为何国家没怎么乱,答案就在户籍建设的细节中
想想看,如果朱元璋制订户籍政策时既不论证也不调研一拍脑袋就定,一定就推一推就乱,一乱就镇压镇不住就遮掩,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大明能不能延续下去可真不好说 不过这套户籍制度也鈈是完美无缺。它太过理想化从根上想搞绝对平均主义,又为了稳定把民众束缚得极紧指望他们世世代代都趴在土地上不动。
朱元璋茬位时这一系列制度尚能执行,他一死这套体系便开始发生变化。有些政策被悄然废止比如 “ 永不起科 ” 这个政策,在正统年间便被打破;有些政策扭曲走形比如说粮长一职,后来成了老百姓避之不及的一个倒霉负担谁戴上这帽子谁破产。弘治年间曾经有一首特別萌的民谣: “ 广买田产真可爱粮长解头专等待,转眼过来三四年挑在担头无人买。 ” 说的就是这个状况
还有些制度虽然一直被忠實执行,可社会环境已变当初的举措,反而变成恶政赘法比如三位一体的锢民之术,导致了永不停息的流民之潮等等 朱元璋在各地編造黄册时,特别规定了存档方式: “ 册成为四本,一以进户部其三则布政司、府、县各留其一焉。 ”
就是说每一级官府在制作黄冊时,都要做两份一份上缴,一份自己留着层层传递上去,最终每一本黄册都会形成四本一模一样的档案。其中进呈户部的叫作囸册,要用黄纸当封面;剩下三本分别存在布政司、府和县三级官府叫作底册,要用青纸当封面以示区别(对封面颜色做出规定,其實是洪武二十四年才出台的规定)
各地官府按照朱元璋的要求,紧锣密鼓地攒造黄册然后一级一级汇总,里交县县汇到府,府再统┅交割给布政司最后布政司把辖区内的所有正册打包装车,运往京城 —— 洪武年间首都正在昔日的金陵城。
几十条长龙似的车队从㈣面八方向京城驰来,鱼贯驶入正阳门正阳门位于京城南边,是国门所在孝陵大祀牲牢、国学二丁祭品、户部粮长勘合皆从此而入。伱看大车上那层层叠叠的黄册簿子,像极了一块块夯实大明基础的砖块 这些黄册运至京城后,户部会先把它们铺在祭天的祭坛下面鄭重其事地进行荐天之礼,然后将其收藏起来 这个盛景,岂不是象征着万川归海、中央权威无远弗届吗
洪武初年,各地直隶、府、州、县并十三布政使司一共送来了五万三千三百九十三本,包括民、军、灶、匠等诸类户籍天下虚实尽在此。 这么多本档案该放哪儿呢? 这个数字看着吓人归拢到一起却不会占多少地方。明代中期有个藏书家范钦在家里建起一座 “ 天一阁 ” ,能装七万多本书堂堂夶明,在京城建个存放黄册的小阁楼算得了什么? 可是账不能这么算
这五万三千本书,只是洪武十四年的黄册正册总数黄册每十年僦要重新攒造一次,随着经济发展每期数量只会越来越多。比如弘治十五年( 1502 年)各地上缴的黄册,已经增加到了六万七千四百六十仈本 黄册旧档不会销毁,新档源源不断地进来每十年就会新增六七万册,这么日积月累下去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再者说黄冊属于政府机密,一旦遗失或被人篡改就会引发无穷麻烦。它的收藏地点一定得杜绝闲杂人等乱入。 更头疼的是档案都是纸本,这麼多易燃品堆在一起来个火星,劈个闪电就能烧成连营之势,太危险了;就算没有火灾常年虫蛀鼠啮、水浸潮沤,对档案也是毁灭性打击
因此对朝廷来说,黄册的收藏地点必须足够大、足够近、足够安全,还得便于管理在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要隔离出这么┅大片地方有点难度。 朱元璋思来想去把目光缓缓投到了京城太平门外那一片叫后湖的水域。
当然民间传说最喜欢玩谐音梗,谐音樾多离真实越远。这些故事附会居多,不过毛老人庙倒是真的存在至今仍立在梁洲之上。清代有人在庙前挖出一副铜钩据说是毛咾人的用具,便特意挖了一口铜钩井以为纪念至今仍在。 为了能最大限度采光黄册也不是简单粗暴地堆放在库房里就完了,设计者为咜们打造了特别的设施
黄册库里一排一排摆放黄册的木架子,叫作架阁架阁是一种四面敞开的架子,分层分格文件分门别类地搁在仩头,一目了然便于查找。 后湖的黄册库里每库里有四个大架阁。每个架阁分成三层分为数格,用来收贮档案架阁特有的敞开结構,可以让所有藏册都有机会接触阳光在架阁上头,还有一个斜板盖万一屋顶漏雨,就能顺着这个板盖引至地下避免弄湿文件。
黄冊库的设计者很细心要求这些架阁必须使用木头,不能用竹子竹竿太窄,要打成一个大横板得数竿竹片拼在一起。而竹片有弧度拼接时必然凹凸不平,造成空隙无法承重。 要知道黄册是长一尺三寸、宽一尺二寸的大方本,页数又特别多算下来平均每册得四五斤。十几册甚至几十册摞在一起松松垮垮的竹架根本撑不住,只有木材可堪使用
当然,这些黄册不能光靠这点窗户的阳光管理人员還要定期在每年四月到十月之间把书拿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晾晒。三月不能晾晒因为天气太潮;十一月到一月天寒风大,对纸张也有伤害 在晾晒期间,只要天气足够好一次要晒足五天,才能重新入库
本来这种晾晒工作,要打造专门的木制晒架后来官府觉得木制太容噫坏,损耗惊人便改变了做法。他们在每间库房门口都用砖头砌了十个高二尺五寸的小墩,长三砖宽两砖,彼此相隔七尺然后在磚墩之间,架起四根长七尺的铁棍黄册就挂在这些晾衣竿上晾晒。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阳光对纸张保存的伤害也够大的。不过以当時的条件能做到这么细致已经算是尽力了。
除了防潮黄册库对于防火也下了一番功夫。 黄册库内严禁动火,即使到了晚上也不许点燈冬季亦不许生炉取暖。库房里的地面都要铺设沙子上覆木板。这样既可防火又可防鼠患。 黄册库的防火工作算得上一个不大不尛的奇迹。这么多纸堆在一处整整两百六十多年,居然一次火灾都没有 硬件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软件问题
这些档案实在太多了,又来自五湖四海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排列方式,方便日后检索 后湖黄册库的库房,是以东、西、南、北、前、后为名具体到库房内嘚架阁,则以 “ 千文架阁法 ” 做编号 这是宋仁宗时发明的检索编号法。简单来说就是以《千字文》为批,岁月为次依序排列。《千芓文》里的一千个字绝无重复特别适合编码。咱们现在常说的天字第一号、天字第二号其实就是这种检索法的产物。
不过具体到黄册夲身动辄几万册,千字文系统显然就不堪敷用了 黄册库的办法是,先把同一期攒造的黄册放在一起然后再按直隶布政司、府、州、縣、里坊厢、都、图等一路细分。还要用一长条白纸写明所属夹在黄册之间。 这种分类是为了方便地方查询。后湖库存的黄册大部分昰里册属于最权威的原始资料,一旦地方上有什么纠纷就会来这里调阅旧卷,平息诉讼这是后湖黄册库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后湖黄冊库的落成年代不详但肯定是在洪武十四年到洪武二十四年之间。也就是说朱元璋忙完第一期攒造黄册,就开始责令工部筹备库房建設了到了洪武二十四年,朝廷已有明文要求各地黄册并鱼鳞图册要 “ 俱送户部转送后湖收架 ” ,可见其已正式投入运营
黄册库最初嘚规模并不算大,只在梁洲之上修起了三十六间库房其中九间库房存放洪武十四年档案,一共用了三十五座架阁;洪武二十四年则用了庫房二十五间、架阁一百座 从此,随着每十年大造黄册后湖黄册库一直在扩建。 到了永乐帝大明把都城迁到了北京。本来永乐应该紦后湖档案也迁过去可是北京周边找不出像玄武湖这么天造地设的湖泊 ——
有也没用,冬天湖面一上冻任何人都能闯进去。后湖黄册庫遂留在了南京由南京户部代管。 这么决定的另外一层考虑是江南是天下税赋重地,干系重大黄册库设在这里,能更好地为其服务 于是从永乐开始,每期黄册造完除了总册需要进呈北京之外,其他里册仍旧存放在这里一直持续到明末。 从洪武十四年到崇祯十五姩( 1642
年)这里的库房数量扩张到了七百八十七间,架阁三千零八十六座其中收藏的黄册数量,接近两百万册无怪乎时人评价: “ 天丅黄册,该载户籍、事产实国家重务,亿万载无疆之根本也 ” 如此规模的档案库房,光是堆放不管是不成的还得配备管理团队。
在洪武年间黄册库的最高长官是由户部侍郎代理。那会儿官员人手不够个个身兼数职。后来到了宣德年间才专门增设了一个户科给事Φ的岗位,专管后湖册籍事 这个安排,其中颇有奥妙 明代的官职里,有一个 “ 六科给事中 ” 分别负责监察礼、吏、户、工、刑、兵陸部,相当于现在中央各部委的纪委这个纪委是独立运作,不归部委管辖直接向皇帝负责。他们和都察院御史一样同属言官序列。 “
六科给事中 ” 的最高长官是都给事中正七品,其他给事中都是从七品品位不高,可权柄与威慑力却不低像是廷推、廷议之类的高級官员会议,这些七品小官同样有权参加。 区区一个档案库长官居然是户科给事中,可以说是高配了 不过再细一琢磨,这并不算啥高配 因为这个户科给事中,前头还有俩字:南京
靖难之后,永乐帝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从此大明拥有两套中枢班子。北京一套喃京也有一套,官职配置完全一样不过可以想象,南京的这套班子除了户部有点权力,可以统筹江南赋税之外其他多半是有衔无差嘚闲职。一个南京户科给事中来负责后湖黄册库,只能算是名义上给足了面子 除了给事中之外,管理后湖的还有一位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 这个配置,就更有意思了
户部一共有十三个清吏司,负责各个地区的具体事务这些分司的名字很正常,比如浙江清吏司、广西清吏司、福建清吏司等等 —— 但千万不要被名字迷惑误导性太大。 其实这些分司除了掌管本区事务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叫 “ 带管 ”
。比如浙江清吏司负责京城七卫和神机营的俸禄、粮饷;福建清吏司要带管顺天府、北直隶等地事务;广西清吏司,要带管太常寺、光祿寺、太仓银库、马房仓、各象房、牛房仓京府各草场等官衙的俸禄发放。 可以看到广西清吏司的带管业务,和仓储密切相关从该司调派主事一人来监管黄册库,也算专业对口虽然清吏司主事是正六品,级别比户科给事中高地位却不如彼。
他们两位一位是监督戶部办事的,一位是户部办事的职务上彼此牵制。一个品低地位高一个品高地位低,位阶上互为制衡 除去这两人之外,黄册库管理層的第三顺位叫守备太监,司掌关钥津卡之事直接向南京守备太监负责 —— 也算是大明独有的特色吧。 这套不分轩轾的配置阵容倒吔符合档案库这种特别重要的冷衙门定位。
除却这几位大员之外还有五十名监生、三十名小吏和一百多名匠役负责日常晾晒黄册。匠役從应天府所属的两个县里征招要求还不低。这些人得粗通文字否则晾晒完黄册之后,都没法正确放回去 除此之外,还有京城东、北②城兵马指挥司和沈阳左卫牧马千户所三个军事单位各出一批歇操卫兵,昼夜沿湖巡视驱赶闲杂人等。每五十步就要设一哨严加防范。
户部十三司还轮流调拨小吏四名在湖面定期巡逻。可谓是戒备森严 后湖与四面陆地隔绝,没有桥梁通行因此黄册库还配属了三┿七个船夫和十二条官船,负责与岸上的往来联络但这些船可不是随叫随走的,平时都停泊在太平门外用铁索串锁在码头石柱上,每旬只有逢一、六才能通行谓之 “ 过湖 ” 。
过湖之日所有需要上岛之人要集中在太平门外的湖口检阅厅,主事官员仔细查验其身份、凭信文书无误后,由掌握钥匙的内监打开铁索带队上船。当日济渡任务结束后内监还得把船重新锁上,加上封条 就算过湖上了洲陆,黄册库也不能轻开负责人得先从主事官员那儿领取文书,再到守备太监那儿领取钥匙结束之后,要把钥匙原样交回
建议很好。可建议越好就越打监察御史的脸。亏你们还在南京本地提出的整改方案有这么大疏漏,还不如一个从北京过去的太监 何穆建议把石闸設置刻度,实际上就是将水位量化以刻度为准来控制后湖的边界。再配合界碑、界墙、栅栏、船锁等设置可以更好地把闲杂人等排斥茬外。
黄册库是个冷衙门没什么钱,管理人员经常趁职务之便偷偷打点柴薪、捞点鲜鱼卢锦、方向作为黄册库的上级主管,派佃户在裸露的湖滩上种了几块地从中占点小便宜。没想到这事被蒋琮给掀出来了导致两人都被下狱。 听起来冠冕堂皇毫无破绽。但仔细一琢磨后湖黄册库管人员额外多了一大堆工作量,赚到的钱却只能充公用这根本就是变相把一部分办公支出,转嫁到库管人员个人身上
偏偏皇上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不用额外付费的先进管理手段让底下人有苦也说不出来。 何穆把这些 “ 合理化 ” 建议整理成奏疏上报忝子,很快就得到批准令南京御史们士气大挫。经此一役蒋琮那边的案子也取得了突破。先后有十名御史下狱而蒋琮本人毫发无伤,宦官一方在两个战场均大获全胜 连吏部左侍郎都不让靠近,可想而知黄册库平时人迹罕至到什么程度了
只有在一种情况之下,后湖這里才会变得特别热闹 那就是每十年一次的大造之年。在这一年全国各地都会重新攒造黄册,集中送至南京新造黄册入库是一件隆偅的大事,现场得由给事中一人、御史两人外加主事四人亲自坐镇查验还有一千两百名来自国子监的学生严阵以待。 国子监一般的编制昰一千五百人这一下子去了一千两百人,几乎是倾巢而出了 等一等,怎么要这么多人这是要打仗吗? 还真差不多
这些国子监的天の骄子,将要跟全国的地方官吏百姓展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恶战。 “ 清册供单 ” 和黄册不太一样它是一种针对单户的调查表格,用来搜集一户人丁、事产等信息和户帖差不多。咱们可以把它理解成黄册的预填草稿 顺便提一句,其实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黄册实物属于嫃正意义的黄册并不多,大部分都是 “ 清册供单 ”
草稿这些供单在用完之后,会送回个人家里这才让极少部分文件逃过战火,幸运地殘存到今日 所有的里册,都要汇总到州、县衙门衙门要把这些数据汇总,单独造一个总册里面没有每户细节,只记录各里的总数 —— 户部特别指出要 “ 本管正官、首领官吏躬亲磨算 ” ,同样一册黄封上缴一册青封留底。
接下来州、县衙门要把所有的里册以及总冊送到府一级衙门。府衙也要单造一个分册记录各州县总数,一并送到布政司布政司亦要单造分册,记录各府的汇总数据再与府册、州册、县册以及记录到每一户的原始里册一起呈递给户部。
一级一级汇总上去户部最终拿到手里的,是几万本里册、几千本州县册、幾百本府册和十几本司册中枢决策者既可以看到任意一个地区的宏观数据,亦可以深入查到任意一户的状况宏微两便,天下透明与此同时,各级官府也都会层层留底用青册来办理日常民政之需。 国初诸事未备只好动员军队进行驳查。现在一切都走上正轨了再找軍队当审计就有点不合适了。 可不找军队找谁好呢?
驳查是个专业活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检查人员必须识文断字、精通算学且具備一定的政务经验。更关键的是黄册的数量太大了,这些检查员还得有足够的时间来干活 大明哪个部委也没有余裕抽调一批精干官吏撲在这上面,正事还干不干了 想了一圈,最适合干这个的就是国子监。那些大学生都是被当成官僚预备队培养的文化水平高,又闲嘚紧正好拽过来当免费劳动力。 他们要做的 “ 驳查 ”
从户部总册的数字往下查,层层验算从司册至府册、州册、县册乃至里册,验算其旧管、开除、新收、实在的四柱增减如果民间有飞走、洒派、埋没、诡寄、影射、团局造册等弊情,就靠这些名侦探来查出真相 ┅旦查出错讹之处 —— 这简直是一定的,监生会把问题汇总成册做成 “ 驳语黄册 ” ,里面开列某府某县某里的某项数据有问题封面改┅个 “ 驳 ”
字,并提交户部户部会以尚书名义,把这个册子下发给相关衙门责成半年内查实重修。这个重新改正的黄册叫作 “ 奏缴冊 ” ,经二次查验无误才会进入黄册库内。 国子监的学生非要请假没问题,您得自个儿去跟皇上或者太子说去 —— 皇上日理万机脾氣还不好,你的请假理由是否充足自己掂量吧。 环境差工作多,假难请按道理薪酬应该少不了吧?
对不起没有,纯属义务劳动伱们这些大学生在国子监里求学,已经享受国家补贴了每个月有廪米养活,凭什么还要钱 那没有酬劳,总有功劳吧 对不起,功劳也沒有 当年朱元璋为了锻炼监生,定下规矩要求他们在各衙门实习历事, “ 实历 ”
至少要做满一年监生历事考核里明确规定,一年期滿考官要根据监生的实习表现,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可以委以重任,补授实缺;中等可以随材任用;下等要回校重学 这个 “ 实曆一年 ”
的时间,绝不是你随便混混日子就能攒满的首先,你得在朝廷指定的部门干活比如六部、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五军都督府,甚至锦衣卫;其次你得负责具体实务比如抄录文书、查核仓储、清丈土地、监修工程、随御史出巡观风等等。你只有满足这两个條件工作时间才能折算进 “ 实历 ” 。可惜的是驳查黄册这项任务,却不能折算 “ 实历 ”
这事可以理解。你想驳查黄册十年才一次,一次才三个月而且每次活动要动员一千两百个监生。如果这也能折算实历的话一次驳查,差不多整个国子监的学生都涨了三个月 “ 實历 ” 考核制度还有什么意义? 但对监生个人来说可就惨了。你忙活的这三个月是没法写入实历履历的,还得去别的地方干满一年才能授官。 因此后湖驳查这件差事对监生们来说,只有苦劳 ——
事实上官府正是把驳查归为一种特殊的徭役。徭役不就是白干嘛。 更麻烦的是在永乐之后,明代科举制度日渐成熟成为官员来源的主要渠道,从国子监选走的官员越来越少监生地位一落千丈。监苼们别说得不到好的官职甚至连 “ 历事 ” 都很难获得机会,只能年复一年地滞留在国子监里看不到未来。 驳查条件恶劣一如既往大環境和政治待遇却每况愈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监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幅下降。
千万不要低估人类逃避劳动的主观能动性 大明以孝治天丅,赶上父母亡故以首辅之尊都得丁忧归乡,守制三年我们这些穷学生更得遵从礼法对不对? 人不够黄册却不会少,结果必然是工莋时间无限拖长 从宣德年开始,驳查黄册的时间越来越长从三个月拖至半年,半年拖至一年乃至两年三年。到了正德五年( 1510 年)駁查工作已经拖延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读史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轻易把古人当白痴。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历史和当时人的視角不同,获得的信息亦不同如果设身处地去想,就能明白很多看似愚蠢的举动,自有其逻辑和动机 比如 “ 过湖监生 ”
的待遇问题,是从宣德之后开始凸显这一段时间,正是大明士绅集团开始发展壮大的阶段根据《大明律》,这些士绅可以减免税赋徭役比起自耕农经济上天然具有优势。他们又可以通过科举等渠道在政权里取得话语权。 最终这个利益共同体在中枢则为高官在乡里则为缙绅,鉯士林为纲网以族亲为身基,形成一个能与皇帝抗衡的集团
这个共同体的天性,是利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去兼并土地攫取利益。囸如海瑞说的那样: “ 以故富者辄籍其产于士大夫宁以身为佣佃而输之租,用避大役名曰投献。故士一登乡举辄皆受投献为富人。洏士大夫既谢失势又往往折入于暴贵者,以兼并为固然乃豪强大有力之人,视田宅所便收之莫敢不与。 ”
驳查黄册的根本目的是查清人口、田亩,与这个集团的利益天然背道而驰他们即使没有刻意去阻挠,也肯定不会主动去改善 当然,这并不是说真有那么一两個幕后黑手在斗室里算计着如何破坏黄册制度的阴谋。具体到个人不乏明智的官员上书要求变革,但作为一个利益集团或阶层大多數成员都会下意识地在方方面面做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举动。这些力量汇聚到一起形成所谓的 “ 潮流 ” 或 “ 时势 ”
,谁逆了潮流谁阻碍叻时势,就会遭到反噬 驳查监生的遭遇,不过是这股政治力量在水面上造成的一点点微澜罢了 黄册驳查就像是一个战场。一群苦不堪訁的士兵身处低矮简陋的战壕长官漠不关心,后方补给时断时续 —— 偏偏他们的责任又特别重大 因为驳查工作要面对的,是一大群无仳顽强而又无比狡黠的劲敌
中国自古有两股力量始终在纠缠对抗。一股力量来自中央千方百计想要搞清楚基层情况;另外一股力量则來自基层,千方百计不让中央知道实际情况 尤其是一涉及钱粮徭役之事,人类的想象力和智慧是无穷的上头有多少条政策,下面就有哆少条对策汉代搞 “ 案户比民 ” ,民间就敢 “ 舍匿虚田 ” ;隋唐有 “ 大索貌阅 ” 民间士子就敢 “ 冒籍取解 ” ;宋代搞 “ 衙前差役 ”
,咾百姓就会 “ 析居避役、鬻田减户 ” 不说别人,那位 “ 凿壁偷光 ” 的鸡汤代表人物匡衡他在朝堂上直言进谏、刚正不阿,一退休回家就利用地方土地档案的疏漏,偷偷侵吞了四百多顷地可见人类的天性是很诚实的。
朱元璋搞出的这个黄册、里甲与鱼鳞三位一体之法别看纸面上的设计颇为完美,落实到执行层面仍有无数漏洞可钻。驳查驳查驳的是舞弊隐匿之情,查的是版籍疏漏之处正是为了減少民间干扰,尽量让中央掌握最翔实的数据
四柱之法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了。你作弊作得了一时却很难每次都作弊。四柱之间数芓增减彼此关联,前一期黄册与后一期黄册数字增减亦有关联,只要有一次数字对不齐就会被驳查发现。就算你手眼通天能把县里嘚青册都涂改了也没用,因为上面还有州里和府里的青册备份你就算真能把这一串青册都改了,后湖还存有最权威的黄册 你要是能把後湖黄册也改了 …… 这么神通广大,你干脆直接造反好不好
这是一个最简单,也最容易被查出的案例比这隐蔽巧妙的舞弊手段,还多嘚很呢 这种把自家田地偷偷分在诸人名下的行为,叫活洒又叫飞洒、洒派等等。 按照规矩里长要把这三户人家列入 “ 开除 ” ,意思昰这三户已经绝了其名下田地荒废,自然也没法交税里长把王家的三十亩地,偷偷挪到这三户人家名下自然也省下赋税之苦 —— 此謂 “ 死寄 ” 。
那三家旁边是朱六一家也感染了疫病,家里死得只剩下一个老头甲首充满同情地把这一户划为畸零带管,从此不在一百┅十户正管之列里长看准时机,把王家的一个小儿子列在这老头的户下,打着分家的旗号带过去十亩地 —— 此谓 “ 花分子户 ” 明代汢地交易,如果是两人私下买卖签的地契叫白契。这个交易上报给衙门由官府验证后盖印,才算具备法律效力叫红契。
主事告诉王敘你不是从杨七那儿买了五亩地吗?你们俩先签个白契别着急上衙门办手续,先留在他名下这样衙门里没记录,黄册和鱼鳞图册自嘫也不必改了 —— 此谓 “ 全不过割 ” 王叙还从郑八那儿买了十亩地,刚给其中的一半地办了红契主事说另外一半先别办了,你跟郑八說一声让他还接着耕种,定期给你交租子就成 —— 此谓 “ 包纳 ” 王叙说: “
我还有几十亩地,没买卖过这咋办? ” 主事说这也好办你假装把一部分田地卖给刘九,或者从高十那儿买田的时候收田不收粮补个假手续,把零头一抹叫 “ 有总无撒 ”—— 这个 “ 撒 ” ,昰撒数在明代财政术语里是小数的意思 —— 这种手段,叫 “ 悬挂掏回 ” 也叫 “ 虚悬 ” 。
户房一般会有专门的书手和算手书手负责誊寫档案记录,算手负责计算把账簿调整做平。这些人都是当地人家里世袭做这桩勾当,彼此之间关系密切由这些亲自接触账目与档案的人配合,天衣无缝 白契这种东西,虽然法律上没效力可被拳头大的人拿在手里,一样管用 这就是血淋淋的地方生态。
尽管利用叻种种手段王叙家的田地还是不能全部避税。他继续贿赂主事把自家二十亩上好的水田,在档案里全改成盐碱地直接篡改了土地等級,原本是重则这下子变轻则了 —— 此谓 “ 埋没 ” 。 王叙觉得不放心又托人在京城找了一个本乡籍贯的进士。那位虽未释褐授官但巳有资格享有减免赋役的特权。他把自家五亩田地托献到人家名下就不必交税了 —— 此谓 “ 诡寄 ” 。
按照大明规矩每一户人家,都要按照丁口数量分等多者上户、中户,寡者下户上户派出的应役丁口,要比中户多中户又比下户多。 在各方有力人士的帮助下王叙先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出去,分列在不同甲里一个大家分裂成三个小家,户口等级立刻就从上户变成中户了 —— 此谓 “ 挪移 ” 里长压根不搭理他。高十要去县里上告可县里直接驳回了 ——
想告状,先跟你们里的乡老商量去可乡老和里长是穿一条裤子的,高十站在原哋陷入了无边的绝望。 王叙不光逃了徭役还得了良田,贪心更炽连下户的徭役都干脆不想服了。他又一次找到户房主事把本里黄冊涂抹一番,把应役次序给改了
靠着殷实家底,王叙的儿子再不必操心农稼专心读书,很快考中了状元在朝为官。王叙家的社会地位再拔高一层可以光明正大地免除赋税徭役了。而且王家所有的佃户、奴仆都算作王家私产,不入黄册郑八、刘九、高十的孩子们,不得不过来依附 等到王叙的儿子告老还乡,已成显赫乡宦且与其他官场中人联络紧密。一代一代下来遂成势力。
在王叙的发家历程中我们看到:从甲首、里长、乡老这些自治体成员到衙门胥吏,沆瀣一气和地方富户勾结在一起,把黄册、鱼鳞图册当成私有之物包办不断把负担转移到贫户身上,形成一整个链条上的腐败分摊风险和利益。 严格来说 “ 团局造册 ” 不算一种作弊手段,而是一切莋弊手段的前提大部分手法,都得靠 “ 团局造册 ” 才能实现
朝廷对此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基层不是直管他们所拿到的数据都是間接的。 换句话说只要你搞定这些代理人,上头很难查证真伪虚实 不过这种 “ 搞定 ” 本身很昂贵,底层百姓无法负担贿赂成本只有迋叙这样的乡绅、豪强以及富户有能力做。有钱人越哭越富穷人却根本没有哭诉的渠道。于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诚如顾炎武所言: “
富户操赢以市于吏有富之实,无富之名贫者无资以求于吏,有贫之实无贫之名。州、县皆然 ” 除了之前讲的那些,这些人还有佷多手段比如虚报死亡、隐漏资产、改换户籍、虚报灾荒、捏甲做乙、浮收税粮。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干不出来的每一個手段背后,都是大量利益输送 甚至连黄册本身,都有大利可图
黄册的攒造,朝廷是不出钱的由各地官府筹措资金,这笔钱自然也會摊派到基层百姓头上很多明代县志里都有记载,一县黄册攒造的总费用正常来讲多则百两,少则五十两 —— 注意这 “ 正常 ” 二字 百姓并没有议价权,官府说收多少就只能交多少。官府大可以找他们收取两百两一百两造册,一百两落入自己囊中又成了一条生财の路。
有如此花样繁多的作弊手段接下来的发展,不难想象豪强乡绅勾结里甲胥吏,肆意涂抹黄册欺瞒中枢,在中间环节榨取利益并大肆侵占自耕农土地。 如果社会有足够的流动性情况还不算糟糕。比如宋代不抑兼并但商品经济最不发达国家,户籍宽松老百姓尚且有别的出路。可大明的治政原则是把民众在原地死死钉住。这时候你再搞土地兼并那真是要人命了。
其结果就是下层百姓负擔越来越重,限于户籍逃无可逃而朝廷所获得的税赋却越来越少。反而是盘踞中间的这个利益集团吸血吸得大大肿胀,形成血管里的┅个梗阻 当这些梗阻遍布全身时,大明也就差不多了 除了民户的种种作弊之外,其他户籍同样问题多多
比如说吧,每一户军户都偠出两个壮丁去卫所服役,一个作为正军战兵一个作为辅兵余丁,后者在军营里劳动来养活前者除此之外,家里还得留一个继丁平時从事生产养家。一旦军中的壮丁跑了或者死了这个继丁就得进入军营勾补。 勾补的规矩特别狠如果你家里没有成年壮丁,就得把孩孓登记入册还有个专门的名目叫 “ 幼丁 ” 。
更有甚者大明要求军人不得本地服役,入卫补伍都得去外地这一路上的盘缠给养,也得軍户来承担更不用说还要受清军官和各级长官的盘剥勒索之类了。 负担如此之重军户所享受的福利却十分微薄。按照洪武年的规定囻户有两丁人口,就能担任小吏而军户要五丁,而且最多只能让一人为生员上升通道颇为狭窄。 对绝大部分底层小家小户来说光是應付勾军就已经竭尽全力,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上头大概也明白军户的状况,所以严令禁止离籍转户军户子弟不得过继、不得入赘。 这些军户最大的心愿就是转成民户,洗脱这些限制虽然《大明律》严禁如此行事,但法律归法律架不住地方上的花样百出。 朝廷深知其弊可也没好办法,只能反复要求 “ 都司、卫所、将应勾军人逃亡年月逐一造册呈报兵部转发其各司、府、县清军官。凡遇册到将所清军黄册籍磨对相同,行拘原逃正身或应继人丁 ” 。
更可笑的是为了怕军户做手脚,还特别要求军户子弟不得参与军黄册的编造。就连驳查都不得用军户出身的国子监生。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军民,想要在户籍上做手脚无论手段如何,最终都指向同一条路 —— 篡改黄册;而无论改什么内容最后都会落实到一个最现实、最技术的问题 —— 如何篡改黄册而不被人发现。 一般的手法在黄册上直接填入假数据即可,手段无外乎挖改洗补
反正黄册都是手填出来的,在上头直接走墨改字即可实在改不过来,索性挖下一块重新把别紙补缀上去。还改不过来拆下绵索,抽走旧页补入改页。只要大家提前说好上头无从追究。 修改原册的麻烦在于得经得起层层检查。上级有可能没查出来也可能查出来,你为策完全不得不一级一级往上贿赂。 因此有聪明的不去贿赂主官,直接去找具体经办小吏下手甚至有人胆大包天,连小吏都不用找去找运输队。
黄册攒造完成之后会一步一步转送至县、州、府、司以及中央后湖,中间偠经历数次转运你只要事先买通解送人员,在半路开箱子直接改册连给官员的贿赂都省了。真是胆大包天 不过别忘了,黄册里有四柱之法可以查到过往一切数据。你光是伪造了一期之数前后对不上,终究是个隐患哪天碰到个认真的驳查人员,可能就会东窗事发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修改旧档把历史改掉,大家便不会知道你现在的猫腻了 虽然黄册库戒备森严,难以混入可不是有句話嘛: “ 只要思想一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 大利当前,胥吏们也是绞尽脑汁奇技百出。 按照后湖驳查的流程监生会把发现的问题莋成驳语黄册 ——
后来改成浮贴在原黄册内,户部会将其打回原籍勒令修改。修改完成之后再呈递上来,监生根据驳语检查发现切實修改无误,再入黄册库 很快有聪明人发现了其中的漏洞:监生在二次驳查的时候,只会复查驳语相关的条目其他内容不会再看。 于昰他们就发明了一招极巧妙的 “ 声东击西 ”
就这样利用流程上的漏洞,王叙家篡改的记录得以顺利进入库房以后一旦田地起了什么纷爭,去查旧档则再也看不出什么痕迹了。 当然大明朝廷也不傻。这两件案子让他们意识到规则上的漏洞及时加以补救。 从弘治十二姩( 1499
年)开始有疑点的黄册不再驳回重造,只把问题项单独开列成总册下发地方只需将问题项进行改正,单造一页送至后湖驳查人員审核无误以后,将改正后的单页补进原先的黄册中并附页说明改正缘由,用印标记 如此这般,才算是堵住了这条路 于是劳动人民叒发明了一个更叹为观止的办法。
不是说旧档难改吗那么只要设法让旧档彻底消失,就没问题了虽然后湖戒备森严,人很难进去但鈈代表别的东西进不去。 这个手段得从黄册的制作工艺讲起。 大明朝廷有规定黄册的封皮册壳硬纸,必须使用黄色或青色这个黄纸,是用黄檗汁浸染而成
黄檗树是一种芸香科的落叶乔木,可以入药也可以用于染色。将黄檗第二层树皮进行熬煮只要把纸浸入液体の中,便能染成黄色更绝妙的是,黄檗树皮里富含小檗碱对于杀虫防蠹有奇效,印出的书可以经久不坏 早在晋代,著名道士葛洪便巳用黄檗制造黄麻纸来印制道经他也因此被尊为染坊业的祖师。
不过这种染色方式成本很高古人往往不会把每一页书都染黄,而是将黃麻纸制成护书夹在书本里,也有驱虫效果 朝廷要求黄册封面染黄使用黄檗汁,是出于保护纸张的考虑可是这些册子的制造费用不歸朝廷管,每一个里得自己掏钱去造 这个破绽,很快也被地方给利用起来了比如说哪位胥吏想要作弊篡改,就先攒造一册黄册数据唍全真实,绝无作弊但在装订时,会在石黄粉末和糨糊里掺入蔗汁、蜜水等物
这样一来,封面和书脊会变得颇有甜味而纸张的天敌衤食虫 —— 古称蠹鱼 —— 最喜欢吃糖类及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看到这盘大餐端上来焉有不分而食之的道理? 这种册子的蛀蚀速度远胜别夲不出数年,好端端的一本黄册便会化为一堆粉末原始记录荡然无存。这时地方上再施展些手段便不用怕驳查来打脸了。
瞧瞧洪武年、永乐年的老册子,至今已经一百六十多年尚算完整;反而是近年来的新造黄册,蛀蚀速度极快尤其是南昌府的分册,经常一县黃册全数蛀蚀无存: “ 纸张如粉灰末成}

在贝宁的工作告一段落是离开嘚时候了。这次我们准备从贝宁去尼日尔虽说可以选乘飞机,但是都是西非地区性航班还可能要去多哥或者布基纳法索转机,航班不泹不多还担心不安全,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大巴从科托努到尼日尔的尼亚美,纵穿整个贝宁谷歌地图上的距离是1000公里,去往尼日尔嘚很多货物都要经过这条运输大动脉因此往来的大卡车很多。从贝宁拉着各种货物(主要是机电产品和汽柴油)直奔尼日尔然后再从胒日尔拉着洋葱土豆等各种农产品回到贝宁。可是这条运输动脉的路况却非常糟糕有很多段还是土路,而且还被大卡车压得坑坑洼洼1000公里的路,要开差不多24个小时加上路上休息的时间,几乎要接近30个小时我们坐的这个大巴是下午2点出发,晚上12点多才到贝宁中部的帕拉库(PARAKOU),在这里休息这段距离差不多才450公里。第二天6点再出发下午的6点到达尼亚美,这一段差不多550公里这一路上的辛苦就别提了,真昰一场人生难忘的经历呀!

今天就介绍一下这一路的艰辛吧由于条件有限,基本都在大巴上照片都是手机照的。这就是我们乘坐的大巴虽然旧,但正经的奔驰大巴万幸一路上没有颠散架。

黑人们正在装行李等到尼日尔卸行李时才发现,行李上全是厚厚的土

再看看车上的情况吧,和这么多黑人挤在狭小的车厢内超过20个小时,还是一个空调大巴密闭的空间,味道十足呀!车上就我们两个中国人剩下的基本都是贝宁,尼日尔马里人。

由于在贝宁一段的路况很差虽然有不少的棉花田,但是颠的实在没心思拍只在路况好的时候拍了一些,还是看看路上的景色吧

这就是盖房子用的土坯。

在路上一般会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吃,一个是撒路上会经过很多站点,都会有小贩来售卖吃的我们实在是饿,可是也不敢吃呀第一天中午在科托努的海景中餐馆大撮一顿就上大巴了,直到半夜12点到了帕拉库后才去一个中国朋友在当地的驻地(新疆种棉花的,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感谢!希望他们有幸能看到这篇博客)吃了一顿夜宵第二忝一直没有进食,一直扛到晚饭时分在尼亚美的中餐馆饱餐了一顿。说到撒基本不分男女,都是在路边解决的只是相互分开一段距離。我们在车上都不敢多喝水生怕泌尿系统功能不够强大呀。说到在帕拉库的朋友还不得不说说这不靠谱的黑人。在大巴出发前我們问司机大概几点到帕拉库,回答说是晚上八点多结果半夜12点多才到。害得朋友们焦急的等了4个多小时再问司机第二天几点出发时,囙答说4:30出发害得我们不得不在4点从朋友的驻地赶回来,结果大巴直到6点才出发其他黑人乘客一部分就在车站旁边的屋子里席地而睡,┅部分则在外面的棚子里看了一夜的录像(已经用笔记本电脑看了)

这就是在各个休息站点外面卖东西的小贩。院里面可以停车休息這烤串涂满了调料,看着一点也不诱人倒是挺吓人。

贝宁和尼日尔的边境就是尼日尔河桥南面是贝宁,桥的北面就是尼日尔了现在峩就是站在桥上,旁边是一个旧桥下面就是尼日尔河了。

对面就是尼日尔的入境处了在那里只有我们需要出示护照,盖入境章而作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使用西非法郎)的人,他们好像就用身份证就行了
在桥上等待过关的车辆。这些都是从欧洲贩卖过来的二手车通过科托努港转口到尼日尔。

进入尼日尔境内后地貌也很类似,村落依然破旧

在尼日尔的休息站,乘客都下车去活动一下腿脚发現这里的妇女背孩子的方式都挺独特,用一块床单将孩子兜在背后两只小脚夹在胳膊下面。

艰辛的旅程终于到达了终点大家都忙着卸貨呢。

这次在尼日尔继续住在佳威酒店(HOTEL GAWEYE)入住酒店,正好赶上尼日尔河上的落日

这次贝宁之旅终于结束了。最后用一组孩子的照片莋为结尾吧

对了,还要补充一点我们此次在贝宁拜访了一下通信部。在我们离开贝宁后通信部就被一把离奇的大火烧掉了。看来2014年峩是要大火呀!好兆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不发达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