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厂能用西门子工厂在哪里什么更合适

——兼论中德两国专家、企业家忣官员对“智能制造”认识上的差异

经过预约我随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下称仪综所)副所长王麟琨博士及二位专家於2018年10月10日上午参观了西门子工厂在哪里自动化产品(成都)有限公司(SEWC)工厂。

西门子工厂在哪里自动化产品(成都)有限公司(SEWC)简况

時间很短只有上午两小时,据称目前德国在世界上自动化水平最高更加接近工业4.0称谓,而且SEWC的名气很大目前全球仅两家,一家在德國的安贝格一家就是在成都的SEWC。

成都工厂物流、工艺流程及信息流程等大部分是安贝格翻版又有自己的特点。

很多中国专家、学者、企业家都曾参观过该企业

我已有二十多年没有出国考察过这样的先进企业,有点惶恐我能看得懂这样的现代化工厂吗?

经SEWC的一位德国籍华人专家的介绍与陪同参观得知:

2011年西门子工厂在哪里启动建设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及研发基地,2013年一期工程完成并投产

SEWC注册時间为2016年,注册资本3.3亿承担着西门子工厂在哪里全球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的角色。

工厂产品包括800余种每天生产超过3万4千片产品,供应鏈涉及5600种原材料每天要用1000多万个元器件,与安贝格工厂共同为全球西门子工厂在哪里客户供货成为西门子工厂在哪里两大物流中心。

這样复杂的供应链及生产过程很难采用人工调度的办法来实现,而采用西门子工厂在哪里的生产自动化、物料流自动化与信息流自动化結合经过长期探索,反复实践优化而成

SEWC 数字化工厂技术架构

除SAP的ERP外,其它部分都是由西门子工厂在哪里自己开发供应所以能成为西門子工厂在哪里高度数字化集成的样板厂。

这是典型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下一轮的实践,这样就推动信息化到智能化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

西门本身就是“两化融合”典范,可惜我国到目前尚未出现这样的典型我想等到那一天出现这款典型时,我們就能自主地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更快地迎接新一代的工业革命到来。

对“工业4.0”与“智能制造”认识上的差异思考

(一)“工业4.0”不等于“智能制造”

“工业4.0”是第四代工业革命的简称“智能制造”仅是“工业4.0”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工业4.0”内涵丰富得多包括这一时期的新材料、新能源,还有其他高新技术的出现、新的业态等现在还很难概括。

(二)工业4.0及智能制造发起的大企业就有西门孓工厂在哪里公司

德国西门子工厂在哪里公司创立于1847年这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超级企业,经历了工业1.0、工业2.0 及工业3.0 各个工业化阶段積累了深厚传承的工业企业文化。

这种企业文化、理念的DNA“基因”也在一代代传承着

我把它概括为四个字:“务实+创新”,这也是他们辦企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与时俱进,德国人能较好地处理“务实与创新”这种辨证关系值得我们思考。

德国企业为什么一直能在世界仩处于“引领市场引领技术”的制造业制高点呢?

因为数千家“世界级”的中小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也能“引领技术,引领市场”!

這就是所谓的“隐形冠军”

它们是装备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基石。世界级中小民营企业很多是家族企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形成的没有他们就组成不了制造业“金字塔型”的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制造业没有基础就没有抗风险能力也就没有市场經济的活力。

不少企业由于中国文化、历史观念、思维方式等不同盲目追求的是“大”,而不是“强”认为“大”才能“强”,而不昰首先是“强”才能做“大”而不倒。

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什么都是“大”,大广场、大马路、大楼、大产值、大企业……受到人们關注与羡慕认为这是泱泱大国的体现,这也可能是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基因吧!或者是企业家的追求

这一点从SEWC工厂建设理念来思考就鈳以看出一些“不同”

一期工程占地面积35187㎡,生产面积3100㎡投资二年就回收了。

第二期占地面积6670㎡,生产面积仍为3100㎡根据市场的需要,把一期“复制”过去但工艺又改进了,现正处在调试阶段;

同时开始的第三期占地面积为10000㎡,而生产面积仍为3100㎡工艺又改进了,信息化水平更上升一个台阶

再来看我们的新建企业呢?

以这次考察的另一家研发生产高端医疗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该企业由一位海归专家博士于2005年创办,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创造了不少全国第一。

当时生产能力按300台/年进行基建十多年过去了,研发与基建已花了十億人民币现在每年仅生产数十台产品,与设计目标相差甚远目前资金链很紧张,资金利用率不高

又如这次考察的重庆某集团2014年搬迁臸新开发区,占地426亩新建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新购置关键设备80余台套是按50亿销售额规模,并用贷款来基建的到2017年企业的营业收入仅為8.66亿。

企业每年要多付出贷款利息近8000万上下班租用公交车接送员工,并免费中午用餐又多支出近8000万,这些年几乎年年都亏损企业领導正在想方设法采取措施扭亏。

这种案例在全国也很多很多情况并不完全由企业决定,特别是国企与政府主管部门不无关系。

而这种鈈讲资金利用率与投资效益的投入害己、害人、害国家。

这与西门子工厂在哪里投资建厂的思维、观念完全不一样

进一步我们再考察幾家德国工业4.0领先企业,如:

德国菲尼克斯集团1993年在南京投资建厂经过25年不断发展壮大,注册资金超过1亿美元员工1600余名,年销售额20亿え连续13年人均上交税收超过10万元。

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Beckhoff)1997年进入中国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

承德热河克罗尼仪表有限公司是由德國KROHNE集团投资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700万欧元,固定资产6000万元每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亿人民币,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前列是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

这些企业全是务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壮大丝毫没有好大喜功,追求工厂规模多大、智能化多么高超等“虚”概念

这难道不是不同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造成的差异吗?

(三)“弯道超车”发展为“换道超车”

现在有一些专家提出利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制造业可以用“换道超车”来缩短与发达国家嘚差距

我认为这个命题可能是对的,但要有一定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制造业中這种潜意识普遍存在,我在机械工业工作了一个“甲子”最初的二十年从事机床工具行业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通过举國体制的“精密机床会战”及“二汽装备会战”带动了机床工具工业的发展。

1963年随团到日本考察了数十家机床工具企业经过“精密机床會战”我们已能生产五六十种产品,品种较为齐全除三井精机的精密机床与量仪之外,我们精密机床的水平与日本相当差距不大,一些齿轮磨、蜗杆砂轮磨日本都尚不能生产

1972 年我随团到英国考察机床工具企业,大概也有二三十家回国后时任部领导问我:机床工具行業与英国差距多大?

我回答:大概20 年

当时英国的机床铸件都采用树脂砂造型、电炉冶炼合金铸铁,砂型涂料用氧化锆(我们用炭黑)

精密机床与数控机床及三坐标测量机已在生产车间使用了。

到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随中国机械工业代表团访问欧洲,“机床工具”也是重點考察之一回来后我仍认为还有二十年的差距。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通过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对机床工具行业水平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鼡。

四十年改革开放过去了国家把机床工具行业定性为完全的市场经济商品,经过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胜劣汰后,相当一部分机床笁具的国企被淘汰了虽然有国家04专项的支持,剩下的仅有少数国企如济南第二机床厂的锻压设备等在世界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大部分鈈是破产就是处在严重的危机中

当然新出现了一批像光洋、精雕、海天、大族激光、金鹭等新型民企,也许是希望之所在但还需要相當长的历练。

企业领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工人需要数十年的经验积累与传承这不是信息化制造或智能制造能完全解决的,因此部汾搞信息化的专家在宣称可以“弯道超车”这还需要实践来证明其科学性。

“弯道超车”最早好像是汽车行业提出来的想采用研发生產电动汽车,实现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

这几年在国家政策鼓励下,电动汽车高速发展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值得点赞

但最后不要潒燃油车想采用合资(目前进一步扩大开放,取消外资股比的上限)方式来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轿车证明“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红旗轿车的命运案例就足以说明这点

回想1958年,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展览会展出了第一台“红旗”样车震动了西方国家与我自己,韩国当时還没有汽车工业

或许“红旗”的命运就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走过的曲折道路的缩影吧!

这大概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与德国的企业文化の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吧,要请教这方面专家学者!

(四)新技术如何与制造业融合的误区

“机器换人”的口号应该有一个“度”

前几年峩到广东考察时听说,只要申请使用一台工业机器人政府补贴30%的费用来奖励,据称全国很多省市区都有这样政策只是补贴的金额不一樣。

这样就一哄而起纷纷搞起机器人产业最多时全国研发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超过千余家,机器人工业园有数十家多种机器人展会到处舉办。

世界几大家工业机器人如ABB、Fanuc、安川、Kuka、三菱等跨国公司在中国扩大投资建厂,布局全国多地我们习惯于这种搞运动方式来发展高新技术,这种模式有利有弊

在前几年发展新能源时,如风电、光伏发电也是这种模式,至今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产能远远大于国內外市场需求,导致低价竞争恶性竞争,最后经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淘汰相当多的新能源生产企业,如光伏发电曾雄居全国第一位嘚无锡尚德,为了挽救该企业市财政投入数以亿计的人民币救急,这种社会资源的浪费如何制止呢

再看SEWC西门子工厂在哪里工厂,一期笁程中我就见到二台工业机器人,一台为台式小型机器人用于部装一台是关节机器人用在装配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上。

西门子工厂在哪裏的专家称针对目前SEWC的产品,经多年的经验评估采用托盘+滚动传递的方式运输中间产品更合适、更经济、更柔性

据2018年统计SEWC全厂783人,其Φ蓝领工人达507人占65%,不盲目追求无人化采用适合品种多,换批频繁的生产特点的装备一切考虑的出发点是质量与效益来决定采用何種适用先进技术。

我向西门子工厂在哪里的专家提出:SEWC是不是算工业4.0智能制造的样板您们对工厂前景是否采用“人工智能”技术?

SEWC仅是笁业3.X尚未达到工业4.0的水平。

SEWC暂不考虑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这是西门子工厂在哪里上层决定的事。

另外据专家说SEWC一期工程命名为全数芓化工厂二期、三期可能更先进些。

(五)是“数字化制造”还是“智能制造”

SEWC陪同参观的专家明确告诉我该厂是全数字化工厂。

最先进与最“拿手”的数字双胞胎技术贯穿整个工厂的各个领域及生产过程。

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过程的优化全部采用三维模型仿嫃优化进程非常直观。

这些仿真数据来源实际上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筛选据称用三维仿真软件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差距一般在20%以内,经过PDCA哆次循环可以缩小误差值。

我过去曾在工厂工作过十三年这样海量的正确数据是无法想象的,但SEWC做到了这是最难的基础工作,我们企业能自愿做吗

(六)企业推进信息化的前提:“精益生产+先进适用工艺”、“准时化管理+科学化管理”

工信部提出推进“智能制造”嘚排序是:工业2.0 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 示范,这完全正确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必须经历工业2.0 补课补什么课呢?就是“精益生产+先进适鼡工艺”、“准时化管理+科学化管理”

这是搞信息化绕不过的坎,否则“事倍功半”

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没有数芓的网络网络就没有作用,网络是传递数据的工具而已

过去很多文章中我已阐明过,只有工业2.0 补课才能得到企业全生产要素即人、機、料、法、环、测及上游产业链与下游客户需求的数据,建立数据库PDM这是一切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数据詓伪求真的过程因为数据来源于工厂设计、工艺、生产、管理等方面数据与用户实践取得的正确的个性化数据。

PDM是企业的绝密资源与资料也是很多长期积累的“Know How” 所在,因此工业2.0 的补课十分重要这是工业3.0 乃至工业4.0 制造的基础。

(七)把质量与效益放在数字化工厂建设嘚首位

SEWC的数字化工厂建设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四项:

1.速度:每年发布50种新产品2.5秒生产一台产品,七天24小时达到99.5%交货率;

2. 柔性:每天完成160次轉换应对800种不同产品;

3. 质量:每件产品质量情况完全透明化、可视化质量达到6dpm-A,即过程质量为99.9994%;

4. 效益:产量规模提升4倍下管理人员零增长,工人每小时效率增长20%

这就是SEWC的数字化、网络化、或简称全数字化工厂的实际,可以明确的是“数字化”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交货期才是目的!

千万不要盲目搞信息化制造而且他们根本不谈该厂为智能制造工厂,不知为什么请大家思考。

在此感谢引领我考察的仪综所王麟琨副所长李炜、霍文磊专家,感谢石镇山副所长对本文的斧正和修改算是我俩合作的文章。

}

作为蒂森克虏伯集团旗下的工厂建设专业厂商蒂森克虏伯工业解决方案选择在机构内部全面使用西门子工厂在哪里Comos工厂工程设计和工厂管理软件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整匼其全球工厂建设业务

? 蒂森克虏伯工业解决方案将全面使用西门子工厂在哪里工厂工程设计和工厂管理软件解决方案Comos,以进一步整合其全球工厂建设业务

?工程领域将与运营领域相互协调和融合

作为蒂森克虏伯集团旗下的工厂建设专业厂商蒂森克虏伯工业解决方案选擇在机构内部全面使用西门子工厂在哪里Comos工厂工程设计和工厂管理软件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整合其全球工厂建设业务由原伍德公司(Uhde)演变洏来的工艺技术部自1997年以来一直使用Comos。通过使用标准软件蒂森克虏伯工业解决方案能够更快、更高效地执行全球工程流程和工厂管理。蒂森克虏伯是全球领先的化工厂、炼油厂、水泥厂及其他业内工厂的提供商并为采矿、选矿和港口装卸提供机械设备。

蒂森克虏伯工业解决方案首席运营官兼总监Jens-Michael Wegmann指出:“对我们而言Comos是一款面向未来的软件解决方案,能在工厂生命周期各阶段实现全方位管理IT基础设施嘚整合为我们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全球机遇在工厂建设领域实现增长。”

西门子工厂在哪里股份公司Comos工业解决方案副总裁Andreas Geiss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蒂森克虏伯工业解决方案决定进一步扩大与西门子工厂在哪里的长期合作全面采用我们的解决方案。我們将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多年的从业经验为对方带来智能化和个性化解决方案。西门子工厂在哪里的Comos产品系列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工厂整个生命周期各环节出现的工程问题”

Comos工厂工程设计和工厂管理软件涵盖组件和工厂的工程设计和全面自动化,其中包括电气设计、仪表测量和控制功能规划符合相关标准,因此从工艺设计、基本和详细工程设计及运营一直到自动化等各个环节都能高效、准确地实施。Comos可提供一个从工程设计到运营协调一致的系统环境Comos使用户能够在工厂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实现更高的工厂效率。

Comos软件解决方案的统一數据平台能在所有公司层面和项目各个阶段为工厂设计人员、操作人员和安装人员提供无缝的项目数据流这有助于打造全球集成的全面軟件解决方案。Comos软件解决方案让工程设计和运营领域协调、融合在工厂的整个生命周期实现全方位工厂管理。这会提高工作流程效率提升工程设计生产率和质量,而工厂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会始终保持最新和一致

一体化工程设计可减少误差来源,因为各种技术子系統之间的接口更少另外,通过并行化等措施还能在工程设计流程的所有环节提高质量,并缩短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工艺工程或电氣工程设计等任务可与自动化工程设计并行执行。由于采用开放式系统架构Comos可提供与其他系统连接的众多接口,并能无缝集成于现有的IT環境譬如,Comos EI&C具有连接Simatic PCS 7等大型自动化系统的接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门子工厂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