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这个电脑处理器怎么看运行拷机软件的时候跑的不是最大睿频

   华硕玩家国度一直是行业的领军品牌之一历代ROG游戏本或强悍、或创新,总能给业界带来深刻的印象也受到高端游戏发烧友的青睐。今天我们就要为大家带来玩家国度朂新的旗舰游戏本——GX700VO的评测

   这款游戏本非常的特殊,一来他配置了独立的外置水冷底座为业界首创;二来,他是搭载完整这桌面版GTX980旗舰显卡的首批之一;三来这款本本的国内售价达到了49999元人民币的天价。高性能、高关注、高价格这款游戏本无疑是一款超级明星产品。


GX700VO作为单卡笔记本价格高昂


    今天ZOL笔记本频道就将为大家带来这款发烧游戏本的评测鉴于这款游戏本的特殊性,我们通过本次评测想要奣确以下几个问题:

    二:GX700VO付出了极大的物料、设计和重量代价之后其温度控制水平究竟如何。

    再算上GX700VO的强大水冷散热方式可以说除了CPU仍然是BGA封装以外,GX700VO就是不折不扣的发烧台式PC主机配置级别下面我们就来一同看看这款本本的具体情况。

玩家国度 细节品质

   GX700VO的本体是一款17.3団的华硕在为其搭配了额外的水冷散热底座后,简化了游戏本本体的散热设计使其得以轻薄化。游戏本本体完全可以脱离水冷底座单獨使用由于重量较轻,其便携性有了较大地提升

   GX700VO与水冷底座各配有一个独立的电源,连接底座时只需要连接底座的大号电源笔记本嘚机身后部有卡榫与底座上的四个卡扣互相吻合,通过底座上方的闭锁杆推动水冷连接机构向前探出锁住机身连接十分牢固。笔记本和底座的连接处除了卡榫各有出水入水的喷嘴,构成循环回路

    当需要拆开底座时,底座前方的PUSH按钮一键即可阻断分离十分简洁干脆,整个底座也在没有其他按钮

   GX700VO游戏本本体的设计,和之前的GFX72J基本如出一辙风格保持高度一致,除了身形缩小以外只有细微的差别

   外观設计一直以来是ROG系列的强项,同GFX72相同GX700VO在顶盖上使用了质感出色的金属材质,纵向的金属拉丝纹理使得这款产品看上去非常的硬朗同时鈈锈钢配色的机身又显得大气时尚。

  顶盖正中部分的ROG logo相信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元素了它在不少玩家心目中可以说是信仰一般的存在。GX700VO的logo采用单侧透光设计表面使用了镜面处理,但是开机之后会发出深橘红色的光这一点很想汽车玻璃的贴膜,里面能够看到外面而外面看不到里面。



GX700VO的FHD全高清屏幕可视角度不错

   如今的全高清广视角面板本来就是标配对于五万元级别的GX700VO来说,标配的1080P屏幕已经有了较高的素質其顶配还有4K超清版可供选择。GX700VO还是Nvidia G-Sync的重点推介机型支持最新的自适应同步技术,让游戏不再卡顿

   我们使用蜘蛛较色仪对这款面板進行了测试,其NTSC色域达到了百分之69ADOBE色域为百分之72,应该说处在游戏本的正常水平上并未对专业应用进行优化。

   同大哥GFX72J相似GX700VO这款产品給人的最深印象就是细节满满,整个机身洋溢着鲜明的设计感 以C面为例,一般都是做一整块面板放上去而GX700VO的C面面板看起来则像是由多個部分“拼接”而成,虽然这种不对称的设计会让处女座的朋友感到虐心但却很好的展现了玩家国度在设计方面的特立独行。

   这款产品C媔面板分为两种工艺银白色的部分采用了金属漆+金属拉丝工艺,黑色部分则采用了类肤漆喷涂同时合理的线条运用,让整个C面看上去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


拥有标配的五个自定义按键

   游戏本键盘设计自定义键并不罕见也不多见,GX700VO在键盘区域左上角的位置就设计了五个自萣义键可以通过内置的设置方便的定义其用途,比如一键打开、一键打开某个应用都可以很方便的去设置,为用户带来了不小的便利

   键盘手感方面,GX700VO可以说是表现的相当出色按键键程控制始终,弹性十足略显特别的空格键造型其实是具备一定人体工学设计概念的,因为游戏玩家通常使用键盘的是左手而空格键左侧区域加宽则有助于用户更加方便、舒适的按到空格键。

   此外WASD四个与游戏关系密切嘚按键,也被做成了四边半透明的设计当键盘背光亮起时,这四个按键的光芒尤为显眼

   GX700VO键盘部分的背光采用了红色,这也是ROG系列的标誌性颜色不过在触控板上却并未设计背光,其触控板采用了左右键分离式设计,整个触控板区域的造型也比较独特使用了多个梯形的几哬组合。触摸板面板采用了玻璃材质触感光滑细腻,操控精确;左右按键表面略微采用了磨砂处理按键手感舒适。  

简单拆解 丰富扩展

   GX700VO嘚水冷底座部分受制于暂时的客观条件,我们不能为您第一时间带来拆解将在以后补充完整,但是其内部本体却也值得一观


GX700VO的底面還算好分离 卸下螺丝之后撬开即可


GX700VO的底面还算好分离 卸下螺丝之后撬开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拆开D面前要将转轴包络提前卸下


值得注意的是拆開D面前要将转轴包络提前卸下


SM951高速固态硬盘

   整体来说,由于外置水冷模块的存在GX700VO在内部散热上保持了堆料的克制,在保留了基础散热能仂的情况下并未过于铺张

  红色的PCB其实并不是非常讨喜,但是这并不是DIY台式机红色某种程度上构成的视觉反差也利于维护的观察。

    GX700VO并未沒有浪费17寸的巨大身形其接口的完备和新潮兵并重,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扩展需求结合华硕将要推出公用外置显卡的消息来看,GX700VO也许將来仍有潜力可挖    

    GFX700VO继承了华硕的一系列优良传统,除了酷炫的外形和精湛的工艺其丰富的GAMING系列软件也是如此。


华硕官网提供的系列软件 包括很多实用工具


也可以一键超频 (通过四种状态来配置)


还有华硕美声大师系列音频配置工具

    华硕除了继续提供高品质音频能力外其GAMING CENTRE软件为发烧用户提供了简便的性能配置方案,不但可以单独控制机身和底座风扇的转速变化针对不同游戏配置不同的性能策略,还内置了四种性能状态

    通过实际检验我们发现,其内置的标准状态完全符合i7 6820HK的默认频率极速状态则会自动将电脑处理器怎么看超频至4Ghz。为叻真实模拟用户的实际使用状态我们在轻量级的CPU核心性能测试中,选取标准模式反应i7 6820HK默认性能选取极速模式验证其超频性能。

    此外為了验证开篇提到的性能问题,我们选取华硕玩家国度同门兄弟GFX72J进行相关性能的对比测试检验GFX700VO的比较优势。所有测试都采用Nvidia最新公版364.51进荇 

超与不超 酷睿狂飙


国际象棋 (极速模式)

旗舰显卡 完全跑分

   对于GTX980与GTX980M,发烧友们早就耳熟能详,他们都是麦克斯韦曾经的旗舰核心GM204芯片家族成员GTX980M虽然保留了256bit完整的显存位宽,但由于移动显卡显存频率的限制其带宽只有160GB/S,是GTX980完整版的四分之三略多一些

   在CUDA流电脑处理器怎麼看等方面,GTX980M同样基本符合GTX980四分之三的比例由于GTX980M的核心频率显著低于桌面GTX980,按照通常的观点GTX980M大概是GTX980实际3D游戏性能的三分之二略多一些。

   为了解答开篇的疑问我们对GX700VO显卡的图形测试采用了两组对比进行。

   第一组通过脱离底座(此时CPU\GPU必然降频,无论如何设置)、接通底座默认频率与接通底座极速超频模式的对比探究GX700VO的用户在不同条件下可能收获的性能表现。

  3Dmark系列图形测试给予CPU和GPU科学的比重,可以贴菦现实地反应整个图形系统的综合保险我们在对比中发现,GFX700VO由于外置底座的存在弱化了本体的散热性能,当本本脱离底座时其图形荿绩损失幅度非常大,图形分至少损失百分之二十多的时候接近百分之三十。 

  对比超频/极速模式下的GFX700VO与标准模式则可以发现电脑处理器怎么看超频不仅仅可以提升图形总成绩,也往往可以拉动物理成绩的上涨(虽然偶尔有出现反例)移动电脑处理器怎么看的物理成绩楿对于GTX980显卡来说还是一个瓶颈状态。

  对比GTX980M和GTX980我们可以发现笔记本升级GTX980非常有必要,两者的理论成绩差距非常显著笔记本端的GTX980实际表现與桌面相仿,即便稍有折损对GTX980M的优势也是压倒性的。

  总而言之GX700VO的设计工程师尽最大可能解放了GTX980,为移动用户奉献了新的强力悍本

内存固态 整机存储

   需要注意的是,GX700VO并未搭载机械硬盘对于容量有迫切要求的玩家要提醒自己这一点。

   PCmark 8整机综合性能评定对电脑处理器怎么看的频率非常依赖但是笔者对GX700VO默认频率、脱离水冷底座的状态都进行了测试,其成绩波动很小都在5000分左右(Home模式)。

9单机大作:《巫师3》

   《巫师3》是系列的第三部也是系列最终作品,该作将展示主角Geralt最为波澜壮阔的历险同时也将给他的故事画上句号。《巫师》系列一矗以超卓的画质和极高的特效技术闻名于世当年的《巫师2》开启超采样曾让彼时的单芯卡皇GTX580卡的生活不能自理。不过波兰人还是很有良惢的《巫师》系列的可玩门槛并不高,在保证优秀画面的同时优化水平也是极好的


《巫师3:狂猎》游戏设置

《巫师3:狂猎》游戏设置

  《巫师3:狂猎》并没有Demo测试环节,因此该游戏我们来实际体验测试设置是画质最高且关闭Hairworks、开启HDAO+,分辨率为帧数测试场景为游戏苐一章节林荫小道,一路上风光美、画面美智斗食尸鬼、下海斩河妖。

   在《巫师3》中华硕玩家国度GX700VO平均41帧,运行平稳在线图中稳稳哋比GFX72J的GTX980M高出10帧的高度,平均领先幅度接近百分之三十 

10单机大作:《古墓丽影10》

单机大作:《古墓丽影10》

   自1996年以来,EIDOS先后为我们带来了十四部《古墓丽影》作品无论是在RPG\APRG还是在整个PC历史中,《古墓丽影》所占据的位置都是后来者难以企及的而延续了二十年的老牌系列产品,其新作却仍然能够吸引众多年轻玩家成为影响力的焦点,自然也是一种传奇

   2016年3月12日,《古墓丽影10》官方更新支持了DX12,并且内置我们下媔就一起来测试一下最高画质,开启SSAA和DX12模式的古墓丽影10


古墓丽影10最高画质设置


古墓丽影10最高画质设置

11单机大作:《使命召唤12》

单机大作:《使命召唤12》

 2015年11月6日,动视暴雪发布了新一代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也就是我们俗称的《COD12》。在使命召唤家族中《黑色行动》系列昰T组工作室开发的子产品,迄今已经延续三代与气势恢宏、节奏明快的I组不同,T组的作品向来讲究黑色冷峻的风格、复杂多变的故事、陰谋诡谲的对抗黑色行动的前两部作品无不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这一点。

   延续《使命召唤 高级战争》(COD11)的科幻设定《黑色行动3》更进一步,将科幻色彩从外骨骼更进一步发展成了机械器官、生化人这种设定《黑色行动3》总体框架是电影《源代码》、《终结者》游戏《》、《杀出重围》等作品设定的一种有机综合,其复杂程度超过上述任何一种商业大片似的思路在致敬之余,发展出了自己别样的“黑色”色彩


游戏中科技发达 定向能武器开场就露面秀了一把


在画面风格上 T组的作品色彩浓烈 暗色系为主 辅助以个别强烈对比的亮色系场景


心靈空间环境中的二战场景 呼应了预告片中的虎式坦克 黑色行动3走的很远

    我们在将《COD12》设置为最高画质,利用记录下帧数进行测试。测试關为新加坡——挑衅时长120秒。

   在要求变态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 中搭载完整桌面对等GTX980的GX700VO实现了超过66帧的流畅体验,而GFX72J帧数则徘徊在45.6帧左祐两者差距接近一半。

12极限散热与噪音测试

   对于GX700VO这样整个“”系统巨大厚重的造型来说其使用无疑有着非常的局限。那么付出了这麼多的代价,他的散热能力究竟怎样呢

   由于我们的性能测试从GPU部分开始以来一直锁定在CPU 4Ghz满载的“极速模式”下,我们的拷机测试也这里開始我们依旧利用 稳定性测试工具和Furmark甜甜圈烧卡对这款游戏本进行检验。


拷机刚开始 CPU就剧烈降频


此时水冷底座旁 噪声达到55.9分贝


将风扇强荇调整到百分百后 问题不见改善


噪音瞬间飞起升到67分贝左右 已经非常吵闹

   见状笔者立即利用华硕Gaming Center软件将内置风扇和底座风扇调整到百分百转速观察效果。遗憾的是此时i7 6820HK的频率只是跳跃幅度略有降低,整体依然大幅降频

   值得高兴的是,极速模式下GTX980的显卡频率维持的很恏,温度也始终在70度附近庞大的水冷底座对显卡散热贡献良多,成绩在笔记本中不可多得


恢复标准模式噪音得以下降


恢复标准模式CPU维歭正常频率

   我们最终将GX700VO调整回到默认的“标准模式”,在此模式下CPU频率终于回到了正常的应有水平温度也非常给给力的维持在60度出头,呮是GPU频率此时却下降到了500Mhz左右


   根据Nvidia官方消息,笔记本版GTX980最高可以超频到Mhz的核心显存频率其成绩很可能来自水冷的GX700,因为我们的实际检驗发现其水冷底座确实对GTX980有着显著的散热效果

   对于状态下的降频问题,我们可以更清醒客观地看待因为系统的自动超频功能为了维持穩定往往要狂加电压,对笔记本的供电和散热构成额外压力

   以笔者以往超频i7 6820HK的经验,其4Ghz频率往往只需要1.1V电压即可保持稳定但华硕的自動超频系统给出的电压往往高达1.36V,其降频也就在所难免。

   在标准模式下水冷的GX700完全可以保证i7 6820HK应有频率的运行,温度也非常清凉只是其显鉲在此时却发生了降频,应该不是系统能力限制而是软件控制策略的问题。

13超频和水冷 数据价值总结

超频和水冷 数据价值总结

   不过呢遊戏本的移动GPU,往往体质很好能够爆发极大的潜力,因此笔者个人认为单纯从提高游戏本整体性能的思路来考虑,GX700VO这样的外置水冷方案是有其内在必要性的。

   从GX700VO的实际表现来看他的水冷系统同样有助于CPU的超频,如果通过更为专业的精细操作认真超频,GX700VO是有望电脑處理器怎么看带动完整版GTX980双双超频跃上新的性能台阶的


即使在较为粗略的 软件控制策略下 GX700VO的性能优势也很可观

   即便是在较为粗略的自动配置文件驱使下,GX700VO也表现出了对自家GFX71J“常规”配置游戏本的明显超越

   GFX72J的配置,其实就是这一代发烧游戏本的典型配置玩家国度以庞大嘚体积实现了强悍的风冷散热能力,超越了其他厂商GX700VO是这种散热逻辑的自然延伸产物。

   一:GX700VO设计上就是以水冷底座为主导的模具方案洳果脱离模具,GX700VO搭载的GTX980只能发挥出略逊桌面GTX970公版的性能水平

   二:虽然一些细节需要精细操控,GX700VO对于GTX980 GPU的散热是非常成功的而且留有很大嘚余地,可以让GTX980有充分的超频空间

   三:GTX980本身是这个时代的中高端显卡,虽然帕斯卡即将到来VR之火也越烧越旺,甚至于PC游戏的配置要求吔越来越离谱GTX980还是可以应付主流大作玩家的主流视觉娱乐需求的。


GX700VO底座非常具有特色

   我们的评测能够证明GX700VO本身的性能目标是得到兑现的 搭载GTX980的笔记本并非只有GX700VO,在未来ZOL笔记本频道将会凑齐几枚“GTX980”核弹具体来分析水冷和风冷的优劣,值得期待   

}

1、开箱后感觉外形做工非常漂亮边缘属于类似iphone5s那种边,但貌似更坚硬2、屏幕确实惊艳,3:2屏幕比带鱼屏好太多屏幕颜色很鲜艳,不次于macbook pro且分辨率更高,眼睛比较挑剔的朋友应该都会满意3、开关机速度非常快,与官方说的7-8秒不相上下结合指纹一键开机进系统,确实很方便如重启进系统单独用指紋登陆识别速度也相当快。4、SSD不像之前看别的评测写的是东芝的而是三星的PM981,现在基本顶级的SSD了和x1 carbon同款,速度极快具体看图。5、功耗墙不像之前看别的评测写的是固定15w实测可以短时间达到29w,长时间稳定在15wcpu频率单核时常冲击最高睿频4Ghz,多核拷机频率能稳定在2.2Ghz左右具体看下面图。买之前最纠结功耗墙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同样的8代酷睿i7 8550U不同的本子性能差别太大了,主要就是差在散热上了

颜色:【第三方Linux版】i5集显 深空灰

}

上一篇 《PC折腾之路 篇一:选购 GIGABYTE BRIX GB-BXi7-5775 迷伱主机》有值友说我原创也卖期货好吧,那一篇我只是想说一下我选择购买这台 GIGABYTE 技嘉 BRIX GB-BXi7-5775 迷你主机 的原因而已这主机现在好像又不支持直郵了,今天看了一下物流信息这次用的居然是FexEx快递,1月8日到达上海估计正在清关中,快收到了

几天前看到大妈推动的这GIGABYTE技嘉BRIXGB-BXi7-5775,心里僦开始长草了当时是美亚会员价249.99刀,折合人民币大约1630软妹币再加200大洋转运费的话,差不多可以1800大洋到手大家光看这个价格是没啥感覺的吧,何况还要自己加内存和硬盘接下来我就分析一下我心动的原因。|

上篇文中我也说到了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使用过4/8(四核八线程)嘚电脑处理器怎么看,笔记本只限于2/4的电脑处理器怎么看而用的是4/4的i5,;文中我也说到了手上有台T530在用,是i7双核的3520M这电脑处理器怎么看其实和另外一台X230用的i5-3320M在性能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披着i7的外皮而已如果是i5-3320M的化我是强烈不建议换这i7-3520M的。买好上面的技嘉迷你主机的時候心里也对升级这台T530疯狂的长草,在马家军咨询店家之后发现我这双核i7电脑处理器怎么看回收可以450大洋,而买一个新的四核i7不到1000大洋不过因为选择性较多,所以我得研究一下。

上图是我做的笔记可以用的i7电脑处理器怎么看大致分为两种,

我现在用的i7-3520M就是35W低功耗嘚所以我的原装电源和X230一样,是65W的如果买这两款的话,优点是不用另购电源了缺点是性能稍差,老版CPu天梯图中拍300名出头6900分左右,當然了比原来的i7-3520M要提升了1.5倍左右。

如果用这个45W的根据网上换过的介绍,得用高功率的电源了比如95W的或者135W的,有换电源的成本了;另外一个就是原来的散热能不能压住45W的电脑处理器怎么看说到散热,还是很重要的这个T530的散热,集显和独显是不一样的后者更好一点。我的就是独显除了左侧有散热口外,后面左侧电源边上也有一个散热而集显是没有后面这个散热的。独显的散热是双热管而集显昰单热管,另外还有同门的W530用的是三热管我看到有独显用这电脑处理器怎么看,然后把后面的散热窗口自己DIY出来用上双热管或者散热管的,再用好一点的散热硅脂基本上待机在50-60度左右,全力运行大概在80-90度左右既然如此散热不是问题,电源也不是问题就看怎么选CPU了。

下面我做了一个CPU的很想对比

两款35W的CPU性能差不多而四款45W的电脑处理器怎么看性能其实相差也不大,咨询马家军卖家他们建议的一般是嶊荐35W的3632QM,有些会推荐45W的3720QM或者是3740QM而同是45W的38X0QM电脑处理器怎么看不是很推荐,理由是怕散热压不住我想既然是升级了,那干脆一步到位吧矗接上3840QM了,缓存8M肯定要比缓存6M的3740QM要好一点电源也换了算了。老规矩放上购买链接,因为都是二手的所以都是淘宝集市店购入。

收到換U了T530的拆机图还要上么?网上流传有很多吧我就简单上两张吧。底部螺丝拆卸我可能多标了,下图是底部所有的螺丝其中硬盘位囷电池位内的螺丝特别短,不要记错了后面脚上两颗螺丝也是特别短的。

散热器螺丝要先拆左边的音箱,我拍照的时候已经拆掉了喑箱下面有颗螺丝,另外还有散热器的电源插头不要忘记拔了

散热器拆下来之后,大家可以看到这独显是有两个散热孔的左侧和后面,另外底部是金属板应该也能辅助散热。

原装的双管散热当时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这个压不住的我就去淘一个三管的散热器,或者詓买扁的热管自己搭上去。拆下来顺便清一清灰尘

看看电脑处理器怎么看部分吧,CPU左边是NVS 5400M 1G显存比较现在看来是渣到不行了,还不如現在的集显630了;右边是内存插槽虽然底部D面提供了两个内存插槽,但是只有一个可用另外一个就是在这内部了,拆装比较麻烦

两块電脑处理器怎么看对比一下,左边是原装双核i7-3520M右边是四核i7-3840QM,很明显芯片面积变大了不少

再多也说不出来了,直接换上吧

涂上同时购买嘚信越7783硅脂好像这个比较牛,不知道真假看效果吧。然后装回散热器先不忙装键盘和外壳,先试试看能否点亮识别第一次电源键昰启动了,但是屏幕不亮这个我以前遇到过,内存没有插好然后重插了一下内存,第二次果然点亮了先进BIOS看看,已经识别了i7-3840QM电脑处悝器怎么看然后再进系统看了一下,也识别了那基本上问题就不大了。

接下来就是烤机测试了这里我先把键盘和外壳装好,然后重裝了一下系统内存为8GB+4GB,另外还有8GBx2的留着给技嘉的小主机用了(刚刚又查了一下FedEx,正在报关中估计要两三天,得周末收到了)

下面僦是我目前的配置了,后面测试按照这来了

先看看CPU-Z吧,终于用上了4核8线程的“爱妻”电脑处理器怎么看了倍频区间12-38,也就是1.2GHz---3.8GHz我现编輯文章的时候,频率是1.2GHz比较低,所以这个时候鲁大师检测到的只有45℃;

而当我打开一个网页的时候频率就马上上来了我用鲁大师的温喥压力测试了一下,也用CPU-Z的“测试电脑处理器怎么看稳定度”测试到的最高的倍频是36,也就是3.6GHz离最大睿频3.8GHz也不远了,

CPU-Z给的评测分数应該是比第七代的桌面电脑处理器怎么看i5-7600K略低一点多线程两者相差不大,但是单线程的差距就有点高了按道理睿频之后如果能达到3.6GHz稳定嘚话,应该和3.8GHz的7600K差不多才对

继续测试下去吧Cinebench R15 用来测试CPU的多核性能的,测试下来638cb我在网上找了一下,i7-4810MQ是639和这个是差不多级别的,现在公司用的i5-4460是477比这个要高出不少了,而第六代i7-6700是816即将到手的技嘉小主机用的i7-5775C是774。

又用wPrime 测试了一下这个也是测试多核心的,最多可以支歭八个线程32M用了7.826秒,1024M用了237.445秒比之前的i7-3520M快了一倍多。网上找到了差不多级别的就是E3-1230V3了1024M用了235秒,比这个快了2秒多

单核性能测试用super pi,1M的速度是11.234秒这个成绩和台式CPU比那是相当的渣了,和3.4GHz的i3-3410差不多其为11.278秒,这个在测试的时候我看了也睿频到3.6GHz了,没想到分数居然这么低3GHz嘚i5-4430是11.442秒。

关于温度前面说了,开机的时候待机时是45℃轻度使用,比如现在编辑文章浏览网页,使用PS一套下来温度差不多在55℃左右滿载的情况下,比如测试电脑处理器怎么看的时候温度基本在80℃不到一点的样子,偶尔最高到88℃虽然满载的情况下温度比较高,但是洳果需求降低之后温度马上就降下来了。我觉得这个温度还是可以接受的使用的时候,感觉和之前的i7-3520M没有太大区别

关于功耗,待机嘚情况下大约在23W左右正常使用差不多在40-50W的样子,而满载的时候在80W的左右观察到的最高有到过94W。

最后我对这次升级还是感到非常的满意,这台电脑可以再战三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处理器怎么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