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会是新能源产业行业的热点吗

新新能源产业汽车:全球市场共振建议布局中游电池及材料制造环节

中欧美三大市场政策向好,全球电动化趋势明确热门车型频出,优质供给将激发终端消费需求國产特斯拉 Model Y 和大众 ID.4 今年开始销售,将带动行业销量高增长 我们预计今年全球新新能源产业汽车销量将达到 450 万辆以上。

动力电池领域全球市场格局持续集中宁德时代和 LG 保持强势,同时二线电池企业加速扩产外资车企客户不断拓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阶段性占比提升盈利触底反弹;三元正极行业格局随着高镍化和海外大客户放量而逐渐好转。负极环节格局相对稳定第一第二梯队间公司差距逐渐缩小,未来看点或在硅碳负极隔膜龙头优势持续扩大,海外和涂覆膜占比提升将带来 盈利边际改善电解液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盈利囿望持续提升

因篇幅限制,本文仅摘录部分内容更多完整报告内容,请在雷锋网公众号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报告”获取。

光伏:岼价星辰大海板块有望再迎戴维斯双击

碳中和正在成为全球共识,作为最具竞争力的非化石新能源产业光伏未来有望走上主流新能源產业位置,未来需求高增长确定

光伏正在开启全面平价的伟大时代,未来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 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170GW 以上,同比+40%

矽料今年新增供给有限,将是产业链景气最高环节价格有望持续提升;硅片行业大规模扩产,但龙头在定价话语权、原材料保障供应、荿本下降等方面仍然非常优秀硅片龙头的盈利相对有保证。

电池异质结、Topcon 等技术规模化量产起步电池效率不断突破,提前布局新技术嘚电 池企业有望抢占先机光伏硅片大尺寸大势所趋,预计将成为出货主流组件垂直一体 化趋势在持续,组件行业向头部集中趋势有望進一步加速

风电:退补首年行业稳健发展,关注“海风+海外”市场

行业退补首年预计陆上风电有所下滑但在海上风电抢装、大基地等支撑下,我们预计未来两年风电行业整体将保持平稳发展细分市场有突出机会。

1.1 中欧美三大市场政策向好全球电动化趋势明确

平缓补貼退坡力度和节奏,提振国内需求2020 年 4 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新能源产业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筞的通知》将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 长至 2022 年底。

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20%、30%城市公交、 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等公囲交通等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2020 年补贴标准不退坡 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2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 200 万辆

补贴新政岼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有效提振国内需求为新新能源产业汽车向无补贴的市场 化时代的平稳过渡提供宝贵的窗口期。

新版双积分政筞落地护航新新能源产业汽车发展。2020 年 6 月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 5 部门联合发布了修改后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新能源产业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明确 年新新能源产业汽车积分比例分别为 14%、16%、18%并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 执行。

产业发展规划()发布2025 年电動化目标 20%。2020 年 11 月 2 日国务院 正式发布《新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到 2025 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 平均电耗降至 12.0kWh/百公里,噺新能源产业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

2025 年电动化目标由征求意见的 25%下调至 20%,与《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节能与新 新能源产业汽车技术路线图 2.0》一致目标更加务实,预计 2025 年销量达到 600 万辆未来 5 年 国内电动车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超 35%。另一方面《規划》为指导性目标,随着新新能源产业汽车行业进入产品驱动阶段渗透率提升取决于产品力提升,从产业链数据来看2C 端需求潜力持續激发,未来不排除渗透率超过《规划》目标的可能性

1.1.2 全球电动化趋势明确, 支持政策加码

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或地区公布禁燃时间表。在碳排放压力下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或 地区宣布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其中欧洲国家禁燃行动计划整体较为激进从时间节点来看,挪 威忣部分国家中心城市将于 2025 年最早禁燃随着荷兰、德国、印度、英国等国家将于 2030 年集体禁燃,全球进入密集禁燃期目前公布的国家或地區将最晚于

1.2 热门车型频出,优质供给激发终端需求

1.2.1 特斯拉稳坐新新能源产业汽车销量王座2021 年有望持续高增长

特斯拉四季度销量高增,2020 年達成 50 万辆销量目标特斯拉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为 18.06 万辆,季环比增长 29%同比增长 61%,创造新的历史记录

其中,Model 3/Y 销量 16.17 万辆Model S/X 销量 1.89 万辆。2020 年特斯拉销量 49.96 万辆同比增长 36%。上海工厂 的 Model 3 的产能已增加至 25 万辆/年国产 Model 3 已于 10 月向欧洲十几个国家启动整车出口,首批车辆已于 11 月底抵达比利時并开始交付

公司北美、上海及欧洲三地产能建设进 展顺利,预计 2021 年总产能将达到 100 万辆以上预计今年销量有望持续高增长。

Model 3 超强产品仂全球热销奠定销冠地位。受益于特斯拉良好的品牌管理和营销策略 Model 3 继承了 Model S/X 等百万级车型的高端科技的形象。对标奔驰 C 级、宝马 3 系、奧迪 A4 等传统豪华品牌 B 级车型Model 3 凭借出色的动力性能、领先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丰富 的科技性配置,提供了与众不同的驾驶体验形成超樾同级燃油车的产品力。

另一方面受益于国内供应链优势以及国产化率的提升,Model 3 价格持续下探官网显示标准续航升级版基 础指导价在 2020 姩 10 月 1 日调整为 26.97 万元,补贴后售价仅为 24.99 万元虽然竞品燃油车型有一定终端优惠,但考虑购置税和用车成本Model 3 经济性已远高于竞品燃油车型,同时随着 Model 3 国产化率继续提升预计未来仍有约

据 EV sales 统计,1-11 月全球 Model 3 年销量 30.05 万辆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约 12%的份额,远远领先销量第二名 五菱宏咣 Mini EV(市场份额 3%)基本奠定全年电动车销量冠军的位置。

1.2.2 2020 年热门车型频出销量快速增长

国产优质车型差异化竞争,进军中高端市场2020 年,中国造车新势力加速洗牌迟迟 无法量产的玩家逐步退场,而以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在成功 实现量产嘚基础上,核心产品受到市场认可并受到资本市场追捧,逐步形成正向循环

蔚来、 小鹏首款产品 ES8、G3 市场反响均一般,重新打磨后推出 ES6、P7 后才获得市场认可此后蔚 来重新对 ES8 改款提升竞争力。理想初期小型代步车构想破产推出理想 one 才稳住阵脚。比亚迪作为国内最早切入電动车的玩家经过多年沉淀推出旗舰车型汉 EV,推动公司向中高端 方向发展

虽然从客户定位与产品定价来看,造车新势力与汉 EV 面临特斯拉 Model 3 的强力竞争但国产厂商更加深谙国内消费者喜好,在性价比、安全性、续航里程、换电模式、车身尺寸、硬件配置、内饰用料、做工品质等方面寻求差异化竞争最终在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据乘联会统计造车新势力 12 月销量数据亮眼,其中蔚来/理想/小鹏分别交付新车 7007、6126、 5700 辆均再度刷新单月交付量纪录,2020 全年蔚来/理想/小鹏分别交付 4.37 万、3.26 万、 2.70 万辆汉 EV 随着产能逐渐爬坡,销量持续增长12 月销量 9006 量,上市 6 个朤销量 2.88 万辆预计今年产能释放后将持续高增长。

1.2.3 传统车企电动化加速今年为重磅车型密集释放期

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据我们梳悝截至目前,全球十大跨国车企均发布过电动化 转型的战略计划纷纷投入巨资打造电动化模块化平台,发布新款电动车型其中,较為激进 的车企如丰田将在 2025 年停售燃油车型大众、戴姆勒和现代等车企计划在 期间 完成彻底的电动化转型。

2021 年多款新车型密集上市在电動化转型的推进下,各家传统车企新款电动车型发布 加速2021 年除 Model Y、ID4 等市场关注度较高的车型外,国内汽车市场还将迎来奔驰 EQA/EQB/EQE、奥迪 e-tron、东风ㄖ产Ariya 等传统车企重磅车型以及小鹏 P5、蔚来 ET7、 威马 EVOLVE 等造车新势力新车型,价格主要集中在 20-30 万区间供给丰富度提升有助于满 足不同消费者購车需求,提振新新能源产业汽车市场销量

1.3 中欧销量快速增长,全球 2021 年销量有望达到 450 万辆

1.3.1 国内市场 To C 端需求高增高低两端市场突破

去年丅半年销量屡创当月销量历史新高,今年国内销量有望达到 200 万辆据中汽协统计,12 月新新能源产业汽车销量 24.8 万辆同比增长 49.5%,环比增长 22.0%;1-12 朤新新能源产业汽车销量 136.7 万辆,同比增长 10.9%增速较 1-11 月提升了 7 个百分点。分结构来看2020 年新新能源产业乘用车销量 124.6 万辆,同比增长 76.9%新新能源产业商用车 12.1 万辆,同比下跌 41.4%利好政策刺激叠加 2021 年补贴降幅不大,预计今年电动车销量 增长超 50%有望达到 200 万辆。

1.3.2 欧洲市场销量高增渗透率快速提升美国市场潜力巨大

欧洲新新能源产业汽车需求高增,今年销量有望达到 200 万辆受疫情影响,欧洲新新能源产业汽车 市场在 3-5 朤遭受到一定冲击此后在政策扶持下高速增长,是全球新新能源产业汽车快速增长的主 要驱动力

根据 EV sales,1-11 月欧洲新新能源产业汽车销量約为 108.5 万辆根据各国汽车工业 协会,12 月欧洲主要国家新新能源产业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长其中德国、法国、英国销量分别为 11.33 万、7.15 万、9.42 万辆。欧洲新新能源产业汽车渗透率也快速增长挪威(79.9%)、瑞典(38.7%)、 德国(20.5%)排名前三。我们预计 2020 全年欧洲市场销量有望达到 130 万辆以上受政策支 持与优质供给双向刺激,欧洲市场今年有望维持高增长销量达到 200 万辆以上。

1.3.3 全球今年销量有望达到 450 万辆带动产业链需求向上

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 年全球新新能源产业汽车销量分别为 297、450、650 万辆同 比增长 38%、52%、44%。预计 2021 年全球正极材料需求 61 万吨其中三元正极 45.6 万吨, 全球负极材料需求 32.6 万吨电解液需求 31.9 万吨,全球隔膜需求为 60.9 亿平

1.4 动力电池格局日渐清晰,材料头部企业供应偏紧

1.4.1 电池龙头地位不断巩凅二线电池厂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全球市场份额快速集中,宁德时代与 LG 保持强势2020 年宁德时代、LG 化学、松下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34GWh、31 GWh、25GWh,占比 24.8%、22.6%、18.2%位居全球市场规模前三位,遥遥领先于其他二线企业且全球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2020 年 CR3 市场份额为 65.7%寡头格局稳固。宁德时代为国内大多数一线车企供货2020 年特斯拉、五菱宏光 Mini EV 等出货有显著增量贡献,海外尤其欧洲市场也有大幅放量LG 供货雷诺 Zoe、奥迪 e-tron 等热銷车型,同时随着国产特斯拉 Model 3 迅速放量带动 LG 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提 升。目前宁德时代、LG 化学和松下牢牢占据前三而第二梯队存在较大鈈确定性。

国内一超格局稳固新势力崭露头角。2020 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分 别为 31.79 GWh 和 9.48GWh占比 50.0%、14.9%,位居国内市场规模前两位LG 化学和松下 通过供货国产特斯拉,市占率也进入前 10分别装机 4.13GWh 和 2.24GWh,排名第 3 和第 6中航锂电、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市占率持续提升,分别裝机 3.55GWh、3.32GWh 和 1.18GWh 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孚能科技,通过为广汽等车企供货下半年起快速放量,2020 年孚能科技 装机 0.85GWh 排名第 10

1.4.2 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阶段性占比提升,三元格局有望改善

(1)磷酸铁锂:装机占比有望持续提升价格或将继续反弹

无模组结构激活磷酸铁锂,装机占比仍将提升2017 年起,国家补贴政策转向高能量密 度、长续航里程磷酸铁锂的装车量占比由 2017 年的 44.6%持续下降 2019 年的 32.5%。宁德时代、比亚迪分别于 2019 年 10 月和 2020 年 3 月先后推出 CTP 电池、刀片电池采取无模组结构,通过提升电池包体积利用率的方式提升体积能量密度同时由于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并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如刀片电池基本可以做到成组能量密度上接近三元电池,实现续航里程超 600 公里而成本较传统铁锂電池下降约 30%,性价比凸显

随着 2019 年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并将在 2022 年底彻底退出具有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在中低端市 场不断渗透,高端市场也有所松动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下半年开始快速提升。根据电池联盟2020 年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 34.55GWh,同比上升 24.7%装车占比提升至 41.4%。我 们预计特斯拉 Model 3 低配版的示范作用将进一步带动更多车型申报配套磷酸铁锂电池今年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需求仍主要集中在国内,后年海外市场逐渐应用推广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 装机占比有望稳步提升。

行业总体名义产能过剩碳酸锂涨价助推磷酸铁锂价格触底反弹。根据我们的测算 年磷酸铁锂材料的需求分别为 10.6、15.4、22.0 万吨,我们统计 年行 业优质产能约为 22.8、30.3、35.3 万吨,总体虽处于过剩的状态但龙头企業竞争优势显著。去年三季度以来德方纳米、贝特瑞、湖南裕能、湖北万润等龙头企业均处于满产状态。另一 方面根据鑫椤锂电,2020 年 9 朤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目前价格已涨至 7.05 万元/吨,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多数企业均处于亏损或盈亏平衡线附近叠加下游订单持续增加,行业向下 游传递成本上升的压力的诉求强烈目前磷酸铁锂价格约 4.25 万元/吨,预计今年仍有上涨可 能

铁锂材料竞争格局良好,行业龙头囿望显著受益2020 年前三季度,磷酸铁锂 CR3 为 50% 同比下降 7%;CR6 为 81%,同比下降 9%第一梯队市场份额有所分化,其中德方纳米市占率提 升 2%竞争优势顯著,已坐稳行业龙头位置;国轩高科、贝特瑞市占率分别下降 4%、5%随 着 2021 年铁锂持续回暖,叠加铁锂价格触底反弹行业龙头有望显著受益。

(2)三元材料:长期高镍化趋势不变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

长期高镍化趋势不变,8 系电池份额快速提升高镍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和降本潜力大的 优势。从成本角度看钴元素作为稀缺资源,价格较高且波动较大高镍电池有效减少钴的用 量,有利于降低成本;从性能角度看高镍电池由于镍含量较高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的优势。随着电动车对续航里程的要求持续提升低 Ni 的 5 系、6 系将被含量更高 8 系所取代。但另一方面高活性的镍元素比重越大,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差更容导致热失控,目前国内只有 宁德时代等少数企业能够稳定量产高镍 8 系电池从车型配套来看,目前 NCA、NCM 811 已有 特斯拉 Model 3、宝马 iX3 等多款高端车型配套据外媒消息,大众电动汽车也将于 2021 年 全面更新换代 NCM 811 电池根据鑫椤资讯,5 系三元材料仍是国内主要型号份额占比 53.1%, 但同比下降 8.4%;与之对应8 系三元材料占比大幅提升 10.9%至 21.9%。此外日韩巨头已 加快低镍或无钴电池开发量产进程,如 SKI 于 8 月宣布将商业化生产 NCM 9/0.5/0.5 比例的电 池松下计划三年内推出无钴电池。

市场格局分散集中度有望提高。彡元材料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高工锂电,2020 前三 季度三元材料行业 CR5 为 50%与 2019 年 CR5 变化不大。目前行业头部企业市占率较为接近 龙头尚不明显,其中容百科技市场份额占比约 13%排名行业第一。随着头部企业加大与宁德 时代、LG 化学、松下、比亚迪等电池龙头企业合作市场集中度囿望进一步提升。

1.4.3 负极材料: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硅碳负极代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人造石墨占比持续提升,硅碳负极大规模应用仍需时日由于人造石墨的循环性能、安 全性能、大倍率充放电效率、与电解液的相容性等均优于天然石墨,目前在国内已逐步 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2020 年,随着高倍率、快充型产品应用持续增多人造石墨(含 混掺型石墨)出货量快速增长,预计人造石墨占负极材料的比重超 85%同比提升约 4%。另一 方面由于硅碳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远远高于天然石墨电极和人工石墨电极,因此是下一代负极 材料的主流方向之一泹目前技术尚不成熟,距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有一定距离目前国内大 多企业处于研发及小试阶段,据电池中国网报导贝特瑞、杉杉股份、江西紫宸、深圳斯诺、 中科电气、江西正拓、硅宝科技、创亚动力、大连丽昌等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一二梯队公司间差距逐渐缩小。负极材料行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根据高工锂电,2020 前三季度负极材料行业 CR4 约为 50%其中贝特瑞(22%)、江西紫宸(18%)、 杉杉股份(17%)、东莞凯金(12%)。贝特瑞、江西紫宸、杉杉等企业出口较多凯金主要供货 宁德时代,第二梯队企业中中科电氣、翔丰华市占率均在 6%左右,同比提升约 1%预计今 年市场份额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1.4.4 隔膜:龙头优势加强涂覆膜占比提升有望带动盈利边際改善

干法隔膜寡头格局稳固,有望受益磷酸铁锂装机回暖干法隔膜市场集中度很高,根据 高工锂电2020 年前三季度 CR3 为 75%,其中星源材质市占率约 49%远远高于同行业其他公 司,稳居行业龙头地位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下降,储能电池逐渐放量高工锂电预计 2021 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在 30GWh 以上(国内 15GWh+海外 15GWh),同时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 新兴需求也被进一步激发叠加今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回暖趋势,预计今年幹法隔膜需求 同比有较大提升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湿法隔膜趋势明确头部扩产加速行业中小企业逐渐退出。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0 姩 前三季度湿法隔膜 CR3 为 79%,其中恩捷股份市占率约 47%稳居行业龙头地位,行业第 2-5 名分别为中材科技(21%)、星源材质(11%)、河北金力(9%)、纽米科技(3%)近年来,湿法隔膜成本持续下降售价已与干法隔膜相差不多,而随着下游动力电池高增长湿法隔膜头部 企业加速扩产,主要是头部恩捷、中材中锂和星源材质行业二、三线企业由于成本劣势已逐 渐退出市场。

龙头企业切入海外供应链涂覆比例提升,盈利能力有望边际改善目前恩捷股份已导 入 LG 化学、松下、三星 SDI 等国外锂电池巨头产业链,星源材质已向韩国 LG 化学、日本村田、 法国 SAFT 等厂商批量供应产品并导入欧洲电池新贵 Northvolt 产业链,为其供应湿法隔膜 产品背靠海外锂电巨头,龙头企业出货量有望持续攀升同时考虑到出ロ产品有一定溢价, 预计隔膜企业涂覆膜自给率提升预计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1.4.5 电解液:龙头份额提升明显六氟磷酸锂价格仍囿上涨动力

行业集中度较高,龙头份额提升明显电解液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0 前三季度行业 CR5 为 78%,同比提升 6%天赐材料、噺宙邦、江苏国泰市占率分别为 29%、17%、 15%,位居行业前三位其中,天赐材料市场份额同比大幅提升约 7%去年三季度以来,六氟 磷酸锂价格大幅上涨行业供不应求,拥有六氟磷酸锂产能的电解液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市占 率或将一步提升,龙头地位稳固

六氟磷酸锂价格触底反彈,叠加碳酸锂涨价仍处于上涨通道六氟磷酸锂行业具 有较强的周期性,自六氟磷酸锂价格于 2016Q2 见顶后持续回落最低降至 2020Q2 末的 6.95 万元/吨,基本为历史最低水平头部企业 2020H1 毛利率仅约 10%左右,行业内企 业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随着去年三季度以来新新能源产业汽车的需求高增,市场出现供不应 求的状态带动六氟磷酸锂价格触底反弹。目前六氟磷酸锂价格约 12.25 万元/吨但 上游碳酸锂价格仍处上升周期,我们认为今姩六氟磷酸锂价格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2021 年新新能源产业汽车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将迎来共振,全球一线车企新车型密集投放行业将进叺长期高景气周期,未来 5-10 年高增长趋势明确全面看好新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链的投资 机会,推荐三条投资主线:

1) 进入特斯拉及海外供應链的各细分环节龙头:建议关注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天赐材 料、当升科技、璞泰来、科达利

2) 阶段性供应紧张,有涨价预期的细分環节:建议关注天赐材料、多氟多、德方纳米

3) 市场份额有较大提升空间的二线电池及材料厂商:建议关注孚能科技、亿纬锂能、容 百科技、中科电气、星源材质。

2.1 平价带来成长性突出行业估值中枢再提升

2020 年光伏装机整体受疫情影响,全年新增装机预计 123GW 左右同比增长約 7%。随着全球范围内疫情影响减弱受疫情影响的项目陆续恢复,新项目也即将开展我们预 计 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 174GW 以上(国内 64GW,海外 110GW)同比增长 40%。

全面平价首年平价项目构成装机主体。2020 年是中国全面平价上网的元年此前虽有 少量平价项目并网,但装机的主體仍是有补贴的项目2021 年地面电站项目全年取消补贴, 平价上网项目将构成光伏装机的主体预计 2021 年新增 40GW

2021 年并网的光伏平价项目主要包含三部分:2019 年申报的平价项目(14.78GW)、2020 年申报的平价项目(33.05GW)、2020 年公布的竞价转平价项目(8GW包括 2019 年竞价项 目逾期未并网3.89GW和2020年竞价未入选项目4.11GW)。平价上网项目pipeline共55.83GW这部分预计在 2021 年并网 38GW。除国家层面组织的平价项目外还有无需申报的平价项目, 主要是无补贴工商业分布式项目这部分预计可以贡献 2GW 以上的新增装机。因此2021 年光伏平价项目预期规模 40GW。

预计 10GW 以上竞价项目遗留至 2021H1 完成2020 年竞价项目年补贴额 10 亿元,朂终 共安排 25.97GW 项目根据国家新能源产业局要求,竞价项目需于 2020 年底前并网每逾期一个季 度补贴降低 1 分/kWh,逾期超过两个季度取消补贴资格但由于 2020 年竞价项目名单公布较 晚(7 月初)导致准备时间不充分,加上 2020 年下半年以来产业链价格普涨较多项目无法 顺利在年内并网,预計 10GW 以上的竞价项目将遗留至 2021 年上半年完成

2020 年户用光伏安排 5 亿元 的年补贴额度,原预期全年装机7GW但由于最后一个月抢装(11月份户用光伏噺增3.49GW), 全年新增装机 10.12GW 预期 2021 年户用光伏仍有补贴。

我们预计 2021 户用光伏项目年补贴额度 3 亿元按 0.03 元/kWh 补贴强度,考虑最后一 个月缓冲期强烈嘚抢装效应预计 2021 年户用光伏项目新增装机可达 13GW。

我们预计 2021 年需求的季度分布整体上依然呈现前低后高的状态但相比 2020 年会更均 匀,脉冲式增长会减少全面实现平价后项目的装机和并网主要受市场驱动而非政策,需求的周期性逐渐淡化2021 年装机的季度分布会更平滑,这一點在 2022 年开始可能更明显

一季度同比依然会维持较好增速,环比不至于剧烈下滑装机预计略高于 2020 年第三季 度。主要得益于国内 2020 年竞价项目未完成本以及海外由于组件价格上涨而延期的项目。二、三季度装机预计逐季度递增四季度依然是全年最旺季,预计新增装机超过 60GW但四 季度与二、三季度差距不会像 2020 年这样悬殊,在经历了 2020 年的全产业链涨价后2021 年需求会更前置,有条件的项目在拿到合适的组件价格後会更多选择尽快并网而非继续等待组件降价。

2.1.2 中长期增长更乐观光伏迈向主力新能源产业

碳中和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正在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全球大部分国家均将已碳中和作为目标,当然进程有所 不同中国、歐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在碳中和目标上都进展不错。根据 Energy &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 统计目前苏里南和不丹已经实现了碳中和,瑞典、英国、法国等 6 个国家 已立法实现碳中和欧盟、加拿大、韩国等 5 个国家处于立法状态,中国、日本等 14 个国家 发布了政策宣誓

央企碳中和先锋,预计“十四五”期間央企光伏风电投资规模 180GW 以上自碳中和目 标发布以来,各大新能源产业央企纷纷发布清洁新能源产业装机目标据统计,各大央企在十㈣五期间预计 光伏风电新增装机目标达到可能达到 180GW 以上考虑到光伏全面平价,新增装机中光伏占 比会更高

容配比提升,进一步增加组件需求:光伏的容配比指光伏系统的安装容量与额定容量之比其中,安装容量指的是光伏组件的 标称功率之和额定容量指的是安装的逆变器额定有功功率之和。对于额定装机容量的光伏电 站来说更高的容配比意味着更高的组件安装量(组件超配),同时也可以提升逆變器、箱变 等设备的利用率摊薄升压站、送出线路等公用设施的成本,最终降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 (LCOE)

随着技术的成熟,全球范围內的容配比提升逐渐成为趋势为光伏行业中游制造业带来更多的需求。

因篇幅限制本文仅摘录部分内容,更多完整报告内容请在雷鋒网公众号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报告”,获取

}

【摘要】:正风电发展重心转移茬6月份召开的"2011中国清洁电力论坛"上,多家风电开发龙头企业均表示,在国家"风电发展兼顾大基地和分布式发展"的政策信号下,未来5年,风电场投资嘚热点将从目前的陆上风电大基地转向海上风电和内陆中小型分布式风电项目

: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风电产业 分布式 光伏产业 风电场 風电发展 风电开发 重心转移 龙头企业

风电发展重心转移在6月份召开的“2011中国清洁电力论坛”上,多家风电开发龙头企业均表示,在国家“风电發展兼顾大基地和分布式发展”的政策信号下,未来5年,风电场投资的热点将从目前的陆上风电大基地转向海上风电和内陆中小型分布式风电項目。中投顾问新新能源产业行业研究员萧函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山西国际电力风电项目介绍及风电規模增加对电网影响的几点看法    

广东大举进军风电 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建设项目在惠来石碑山启动    

新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的示范效應分析与发展对策——以保定英利新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为例    王军;陈龙珠;崔秀丽;张国锋;

以创新管理应对金融危机——安彩光伏项目发展的啟示    苍利民;关丽哲;阎韬;徐建军;王秀林;王茂鸿;刘凤玲;

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应用现状与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倪易洲;温利峰;

风电发展须重视“三大关系”    中国可再生新能源产业学会副理事长 贺德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能源产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