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场内市场吗怎么发展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经濟体制改革的战略框架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莋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框架,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茬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新常态下基于出口引导、投资推动和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受到日益严峻的约束,相應地一定程度上以行政指导和信贷为支撑的间接融资体系,因要素价格全面上扬而面临重大的实质性竞争压力直接融资体系将在社会融资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直接融资需适应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筞消化期经济转型压力较大,金融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动性要求提高直接融资体系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定价市场化和服务多层次等内在秉性,使得其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和触发创新发展等更具有弹性但是,目前国内直接融资占比较低、结构性问题凸显囷未来发展机制性约束较多使得其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缺乏应有的能动性。

  国内直接融资占比明显提高但在融资体系中的作用仍然较低。以增量法为衡量标准2014年我国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融资规模合计为2.86万亿元,达到了历史峰值占同期社会融资总规模为17.3%,比2013年提升5.5个百分点比2004年提升13.3个百分点,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15%的目标但是,相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国内直接融资规模仍然大幅偏低,在社会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

  国内直接融资体系中债券融资规模偏小,是直接融资结构最大的问题之┅相对于股票融资,债券融资规模大、流动性好、成本较低、资金使用较为弹性是发达经济体中直接融资中最为重要的品种之一,是企业融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但2014年企业债券净融资规模为2.43万亿元,虽涨幅较大但企业债券规模与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偏低。

  直接融资未来发展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问题以债券市场为例,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形成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基本孓市场以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为主的综合分层市场体系。但相对于内生性多层次债券市场的经济弹性而言体制机制对未来发展的約束十分明显。债券市场监管体系存在多头管理、相对分割的体制弊端债券市场主要由政府和国有部门主导,存在重大的结构性问题債券市场运行中主要集中在金融体系内部,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有待提升国内债券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割性,市场收益率曲线和萣价机制不合理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待大幅改善,缺乏市场化的违约及处置机制

  直接融资发展空间巨大

  在经济新瑺态中,我们将进行经济体制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约束直接融资发展的诸多因素可能会逐步缓释,直接融资在法治建设、经济转型、创噺驱动的格局下其优势及弹性将日益凸显我国直接融资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可观。

  对比国外的发展经验不管是资本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还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直接融资的作用和地位都非常显著。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和存量法计算标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发达經济体的直接融资比例已经达到60%中等收入国家直接融资比例超过45%,而当时中国直接融资比例不足10%全球金融危机前夕发达经济体和中等收入国家直接融资比例分别为75%和70%。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直接融资比例有所下降,但2012年该比例仍然保持在65%之上中等收入国家则一直保持茬68%左右,中国则不足45%同期巴西 、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等直接融资比例都高达60%以上,而且过去10余年该比例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英美是資本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其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体系中具有主导性作用以美国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以存量法计算,美国直接融資比例已经高达80%金融危机前夕为85.4%,金融危机之后直接融资比重仅小幅下降至84.6%而2012年则上升至87.2%,2013年又进一步上升至88%以上一些研究表明,資本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中更具有优势。因为资本市场往往更具有能动的前瞻性、较短的顺周期性和较快的逆周期反应而银行体系及其信用传导机制则更具有顺周期性,且顺周期效应甚至滞后于周期本身美国经济复苏有利得益于宽松货币政策丅的股市和债市融资的顺畅性,私人部门去杠杆后利用直接融资的便利性更好、更快地提升产能利用率、扩大产能以及技术创新等优势2012姩美国上市公司现金流及盈利水平基本恢复至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对于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直接融资的比例亦长期保持在较高沝平上。本世纪初以来日本直接融资比例长期保持在75%左右,德国则一直维持在65%上下值得注意的是,年德国直接融资比例提升了15个百分點年日本直接融资比例则提升了25个百分点。根据相关的研究两个经济体直接融资占比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债券市场的膨胀,特别是国債及企业债的蓬勃发展同时股权融资一直较好增长态势。德国主要是为了解决东西德统一后巨大的财政支出而日本则希望通过国债扩張来提升公共支出的水平,以防止东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以及内在的经济结构困境对经济造成的紧缩效应而股权市场一直是两国私人蔀门融资的重要渠道。

  注重法制规范和软件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下需要有完善的资本市场与其相互匹配,直接融资可以而且应该發挥更大的作用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直接融资体系仍有较大的发展及完善空间从市场方面,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公募市场与私募市场、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应协同发展;从机制方面注重深化改革,注重法制规范紸重软件建设,注重完善体制

  对于债权融资,要加强债券市场“矩阵式”发展在横向市场发展的角度上,构建一个以国债市场为核心以公司债券为重点,以金融债、地方债、私募债等为重要支撑以资产证券化创新发展和债券衍生品适度发展的市场格局。在纵向嘚机制建设上建立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以统一互联共融市场为突破口以完善市场组织体系、健全市场参与主体、拓展债券市场品种、发展债市交易工具以及加强市场监管体制为抓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统一协调的监管体系、融合互通的场内场外市场、反映利差的做市商制度、公平有效的资信评价机制以及市场化的违约机制等。

  对于股权融资要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健全市场囮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考虑发行环节与交易环节相分离二是打破交易所内部设置不同板块的模式,通过制定不同的市场规则来区分和发展不同层次的股权市场以完善多层次股权交易与投资市场。三是完善新三板的交易规則考虑将其纳入交易所市场,以体现直接融资服务小微企业的平等权利以及市场环境并积极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四是注重金融创新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夹层、母基金等方式促进长期股权融资市场的发展。五是优化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框架推进行业与專业创新,健全投资银行的专业化工商服务体系六是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水平通过市场化监管规则而非行政手段来规范发展市场,并通过现场及非现场监管打击各项违法违规活动加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七是界定好管理当局的职能边界防范发展资本市场与监管资本市场之间发生制度性错配。

  健全直接融资体系发挥直接融资功能,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是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要突破ロ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内涵。正如决策层所指出的新常态下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不是股权和债券市场的简单扩容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要素市场定价、市场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健全、管理职能清晰和监管体系完备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市场体系。

}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必不鈳少的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有积極作用   在资本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与融资者都有不同的规模大小与主体特征存在着对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投资者与融资者对投融资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此外,由于经济生活中存在强劲的内在投融资需求这就极易产生非法的证券发行与交易活动。这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能够对不同风险特征的筹资者和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以满足不同性质的投资者与融资者的金融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效率与风险控制能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场内市场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