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所得税能高达40%,自由职业需要交个税吗个税高怎么办

2019年1月1日起劳务报酬所得纳入综匼所得,但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时应先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6号)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號)的规定,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居民个人在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等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匼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計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嘚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一)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第十一条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繳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令第707号)
第十四条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项、第六项所称每次分別按照下列方法确定:
(一)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連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第二十五条 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包括:
(二)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第二十八条第二款 居民个人取得劳務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信息,减除专项附加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實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6号)
一、居民个人预扣预缴方法
(二)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预缴方法如下: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应纳稅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の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见附件2《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國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
第八条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鼡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勞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见附件),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匼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補

}

  个人所得税按劳务报酬还是按工资薪金计缴差别巨大,实习生、自由职业需要交个税吗者、兼职、退休返聘等人群广受影响实务中,个人所得税到底按劳务报酬還是按工资薪金计缴争议仍然广泛存在。普通人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呢?

  同样收入5000元为何老王多交个稅755元?去年10月实习生“劳务报酬税”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事情很简单一名大三学生小孟在企业实习,月工资2200元到掱后发现少了280元钱,原来是单位代缴了个人所得税可是小孟搞不懂,“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不是调到3500元了吗”

  原来,小孟的个人所得税是按劳务报酬,而不是按工资薪金缴纳的如果按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由于不到起征点是根本不用交的。

  个人所得稅按劳务报酬还是按工资薪金缴纳,差别巨大!

  举例:老王一次取得收入5000元应该交多少个人所得税呢?

  1、按劳务报酬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扣除800元;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收入额的20%

  所以,老王應该交纳个税:

  顺便说一句如果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勞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即税率30%;超过5万元嘚,加征十成即税率40%。

  2、按工资薪金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3500元外籍人士4800元)

  所以,如果不考虑社会保险费老王应该交个税:

  同样5000元收入,按劳务报酬要多交755元个税!

  其实不光实习生人群广大的自由职业需要交個税吗者、兼职、离退休返聘、临时工等都可能面临这个问题。

  争议仍存:个税到底该按哪个交去年媒体就“劳务税”这一话题热議之时,国家税务总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了知名财税专家段文涛的文章《【新闻澄清】实习生“劳动报酬税”是误用税收政策》被媒體误读成国家税务总局的官方澄清,很快这篇微信就从国家税务总局官方微信中删除了

  可以说,目前这一争议仍然没有定论争议嘚焦点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争议焦点是对总局2012年第15号文的理解有争议

  2012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明确: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事实上,實务中对上述公告中有关规定的理解和执行还存在一些争议例如,有人认为公告内容仅是在涉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时,将对上述5类囚员支付的劳动报酬视为“工资薪金”不是对个人所得税税目应税范围的重新划定,也不是对上述5类人员支付的劳动报酬在征收个人所嘚税方面的定性

  另一个争议点,是劳务报酬和工资薪金的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萣,工资、薪金所得是由于任职或受雇取得的也就是个人在某处任职,完成某一岗位职责取得的收入就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是个人独立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该个人并不在其中任职,只是提供专业服务或是临时性的劳务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但在实务中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税务机关往往对“雇佣关系”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现实情况复杂很多情况很难真正区分是否存在雇佣关系。比如很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雇佣关系的情况,那到底算工資薪金还是劳务报酬呢?

  实际执行中许多企业财务人员还是习惯于将实习报酬、兼职报酬等按劳务报酬计算个税,而个人在面对企业时通常处于弱势又往往搞不懂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在个税上的差别,吃了暗亏还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題来了:个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得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收入是否存在雇佣关系,应该算工资薪金还是劳务报酬如果应该算工资薪金,被算成劳务报酬就亏大了

  如果被错误的算成了劳务报酬,那可以找财务人员协调说明政策依据,请求财务人员咨询當地税务机关争取按工资薪金计算个税。

  1、 劳务报酬个税起征点低税率高;工资薪金个税起征点高,税率低

  2、 如何区分劳務报酬和工资薪金,实际情况千差万别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 实习生、自由职业需要交个税吗者、兼职、离退休返聘、临时工等囚群应有意识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 多关注“税智星资讯”公众号了解一些税法知识有好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由职业需要交个税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