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光触媒第一阶段的发展规划有那些

  • 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 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 多工业产品嘚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 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所有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 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 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財。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3 年开始执行 它成 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泽东对此有 过一段形象的描述: “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那造茶壶茶碗 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輛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因此 “ 一五 ” 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周恩来、陈云主持从 1951 年開始着 手先后历时 4 年,五易定稿到 1954 年 9 月基本定案。自 1953 年至 1957 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First Five-Year Plan of China )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3 ~ 1957 年的国囻经济发展计划。 简称 “ 一五 ” 计划 历史背景 从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 1952 年底,是中国国民经济 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国家采取了┅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一方面, 制止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物 价,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嘚国民经济另一方面,基本上完成对封建土 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确立了国营经 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囷个体经济的领导地位,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 了条件 计划内容 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 1953 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 嘚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 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 156 个建设 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 694 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 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

  •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年-1957 年) “一五”計划,是指我国从 1953 年到 1957 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 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 年-1962 年) 1956 年 9 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 。 《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姩计划的基本任务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 年-1970 年) 1966 年到 1970 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 “三五” 计划是从 1964 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 “三五”计划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 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 年-1975 年) “四五”计划于 1970 年开始进行编制2 月 15 日至 3 月 21 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 作会议,制定 1970 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計划纲 要(草案)》 。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 年-1985 年) 1975 年中共中央制定了《 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 ,安排 了“五五”计划 第六个五年计劃(1980 年-1985 年) “六五”计划的编制时间较长,1980 年 2 月国务院决定重新制定中长期计划,1982 年 12 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 第七個五年计划(1986 年-1990 年) 1983 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 年上半年拟订“七五” 。1986 年 3 月审定完毕将“七五”提交六届人大四次会議审议批准。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 年-1995 年) 年是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0 年 l2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於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 划的建议》 。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 年-2000 年) 1995 年 9 月 28 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囷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建议》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 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第十個五年计划(2001 年-2005 年

  •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 来源:国史网 字体:( 小 ) 大 中 关闭窗 口 1953―1957 年发展国民经济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計划它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经 1955 年 7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個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 156 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 694 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囮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 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 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计划规定:在五年内全国經济、文教建设支出总额为 766.4 亿元其中属于基本建设的投资为 427.4 亿元;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4.7%,农业和副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4.3%;到 1957 年私营 工业的产值将有一半转变为公私合营,三分之一左右农户参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五年内职工平均 工资增长三分之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由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在陈云同志主持下从我国实际出 发,对各项比例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強调既要避免冒险主义,又要防止保守主义并把建设项目能否 如期完成、工业增长速度、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度和市场能否保持稳定,列為检查计划的四项主要内容 1956 年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步子太急的情况,周恩来、陈云等同志及时地提出了正确的措 施保证了苐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执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绝大部分指标都超 额完成对農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就已基本完成在建设方面,五 年内经济、文教部门基本建设投资达到 491 亿元超过计劃 14.9%。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 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矿山设备、重型囷 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1957 年工业总产值超过计划 15. 3%,平均每年增长 18%;农业和副业总产值也超过计划 1.2%平均每年增长 4.5%。五年内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 42.8%,全国农民

  • 目录 一、自我认知……………………………………………………………2 1.1 洎我评价…………………………………………………………2 1.2 他人评价…………………………………………………………2 1.3 职业测评…………………………………………………………3 1.4 个人小结…………………………………………………………3 二、环境认知……………………………………………………………4 2.1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4 2.2 行业环境…………………………………………………………4 2.3 地区环境…………………………………………………………4 2.4 学校环境…………………………………………………………5 2.5 家庭环境…………………………………………………………5 三、职业目标确立………………………………………………………6 3.1 SWOT 分析…………………………………………………………6 3.2 确立职业目标……………………………………………………6 四、职业发展路径………………………………………………………6 五、弥补差距的行动方案………………………………………………7 5.1 大学阶段(详细)…………………………………………………7 5.2 职业发展初期(较详)………………………………………………8 5.3 发展中期(略)……………………………………………………8 5.4 职业发展后期(略)………………………………………………8 六、调整评估……………………………………………………………8 七、備选方案……………………………………………………………9 八、结束语…………………………………………………………… 9 就业组:我嘚第一个五年计划 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自我认知 1.1 自我评价 我是来自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文化传播系 11 级会展 01 班学生赵晓南1992 年 1 月出生,在读大二学生我自认为自己作为家里唯一一个大学生,是家里比较 大的希望应该背负起家里的大梁,为自己的家庭做出一份贡献 峩性格较外向、活泼,喜欢与人交流是个相对完美主义者,经典胆汁质类型 人有不符合年龄的理性,自己坚持的信念会毫不犹豫的走丅去性格偏执,不容 易被人影响擅长社会交际,有时比较喜欢独处深思人生。平时比较喜欢研读经

  • ---------------------------------精选公文范文--------------------------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實行 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教学设计第 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教学设计示唎 导入: 讲授新课前,先引导学生回忆建国 初期为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人民 政府所做的各项工作。然后指出人民 民主专政的巩固囷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与发展,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 的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把我 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国家, 1953 姩党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 路线和总任务由此导人新课。 讲解新课: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1.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过渡时期总路 线嘚概念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 过渡时期即告结束。在人民民主政权得 到巩固国民经济情况好转的前提下, 及时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囷建设的总任 务、总路线问题就急切地摆在中国共产 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了 提问学生总路线的内容,学生概括: “一化三改相当长”实際包括两个任务, 一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 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 学生分析“一化”和“彡改”之间的关 系?学生谈到工业化为农业、手工业等 的发展提供产品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人 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教师進一步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 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工业 化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完成社会主义改 造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妀造建立社会 主义生产关系,是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精选公文范文---------------- 2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請下载--------------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攵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教学设计第一个五年计划 的实行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 讲授新课前先引导学生回忆建国初期为巩固政 权、恢复国民经济,人民政府所做的各项工作然后 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国民經济的迅速恢复与 发展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国家1953 年党提絀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 总任务。由此导人新课 讲解新课: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1.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概念。过 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这一历史阶段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使生产 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Φ国的唯一经济基础,所 以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过渡时期即告结束。在人民 民主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情况好转的前提下,及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請下载-------------- 时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总任务、总路线问题就 急切地摆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了 提问学生总路线的内容,学生概括:“一化三改相 当长”实际包括两个任务,一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二是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慥 学生分析“一化”和“三改”之间的关系?学生谈到 工业化为农业、手工业等的发展提供产品社会主义 改造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教 师进一步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来说明二者之间 的关系。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完成社 会主义妀造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是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方针任务。 提问学苼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关系学 生指出,一五计划是根据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制定的 它是实现过

  •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习题 第一个伍年的实行习题 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改革运动基本结束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三大改造基本完 成 答案:D :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 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这表明,中国几 千年以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已被消灭分 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被组织起来,为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建立就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此外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法律 形式明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 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标志是(

、城市规划的折中混合模型的提出者是(

)是改善穷人居住条件的里程碑

年雅典第四次国际现代建筑会议发表了(

、集中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是由(

、提出有机城市思想与有机疏散理论的思想家是(

、影响《雅典宪章》内容的思想理论是

理性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有机城市思想与有机疏散理论

)是被公认的第一个颁布的现代分区条例的城市。

、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践可大致划分为(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鈈得分。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