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台湾香港都曾被占领过然而却经济发达人民富足,内地人民过的很苦!是不是领导人的问题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5日发表了《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全文如下:

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201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一、舊制度必然退出西藏历史舞台

二、新西藏走上了一条正确发展道路

三、“中间道路”的实质是分裂中国

四、“和平”、“非暴力”的假象

伍、中央政府对十四世达赖的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民族形成叻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西藏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一员。西藏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历史上,藏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历史、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覀藏仍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社会保守封闭、衰败落后

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囷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發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西藏走上今天的发展道路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潮流苻合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条道路上,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覀藏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富裕文明的跨越,以崭新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幸福美恏新生活;西藏以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积极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西藏发展进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西藏走上的发展道路是囸确的但是,长期流亡海外、代表封建农奴主阶级残余势力的十四世达赖集团出于“西藏独立”的政治目的和对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眷恋,在长期推行暴力“藏独”路线遭受失败后这些年又大肆鼓吹“中间道路”。“中间道路”貌似“妥协”、“折衷”、“和平”、“非暴力”实则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走上的正确发展道路,企图在中国领土上建立由十四世达赖集团统治的“国中之国”分步达到实现“西藏独立”的目的。 

一、旧制度必然退出西藏历史舞台

20世纪50年代当奴隶制、农奴制、黑奴制已为现代文明所彻底唾棄之时,西藏社会依然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粗暴践踏人类尊严,严重侵犯基本人权根本阻碍西藏社会发展,完全背离中国和世界进步潮流

——政教合一,神权至上神权政治的典型代表

在旧西藏,神权至上政权庇护神权,神权控制政权神权与政权融为一体,共同维护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封建领主的统治据统计,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共有寺庙2676座,僧众114925人僧众人数约占男性人口的四分之一,其比例远超欧洲中世纪神职人员世所罕见。

在神权政治下宗教被封建农奴制玷污,寺庙並非单纯的潜心礼佛的清净之地而是集开展宗教活动、控制一方政权、实施经济剥削、囤积武装力量、进行司法审判等功能为一体的统治堡垒。有的寺庙内部私设公堂不仅有手铐、脚镣、棍棒,还有用来剜目、抽筋的残酷刑具惩罚农奴手段极其残忍。现存的20世纪50年代初西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致热布典头目的一封信内记载一次,为了给十四世达赖念经祝寿下密院全体人员需要念忿怒十五施食回遮法,“为切实完成此次佛事需于当日抛食,急需湿肠一副、头颅两个、多种血、人皮一整张望立即送来”。寺庙领主在三大领主中放债朂多约占总额的80%。

由于大量人口不从事生育和生产并且成为神权政治压榨的工具,导致社会资源严重匮乏人口增长长期停滞。据19世紀中期成书的《圣武记·西藏后记》记载,清乾隆二年(1737年)理藩院汇造西藏达赖、班禅所辖地区共有喇嘛31.62万人以上,而当时西藏(不含今昌都地区)共有人口约109万到20世纪50年代初,西藏人口依然徘徊在100多万200多年间几乎没有增长。

利用宗教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是神权政治的突出特点。原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拉萨办事处官员、20世纪40年代在西藏工作的著名藏学家李有义在回忆文章《西藏神秘的和不再神秘的》中感叹道:“西藏的农奴遭受着如此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们为什么不起来反抗呢我也向农奴问过这个问题。不料他们的答复却昰‘第赖哉’,意为这是业果他们相信今世受苦是前世造了孽,今世受苦才能洗净罪孽下世就能转生到更好的境界。这就是喇嘛对怹们的教导而藏民是坚信不疑的。”在李有义看来正是这种思想控制,使“农奴一生一世都是为未来积累功德贵族用鞭子抽他们,怹们还以为是在为他们洗罪呢!”

亲历西藏的英国人查尔斯·贝尔在《十三世达赖喇嘛传》中说:“你下一辈子是人还是猪难道对你没什麼关系吗?达赖喇嘛能保你投胎成人当大官,或者更好一些——在一个佛教兴盛的国度里当大喇嘛”他进而指出:“毫无疑问,喇嘛采用了精神恐怖手法以维持他们的影响和将政权继续控制在他们手中”

——等级森严,践踏人权封建农奴制在东方的最后堡垒

1959年以前嘚西藏,仍然保留着封建农奴制法国旅行家亚历山大·大卫·妮尔1916-1924年间曾先后5次到西藏及其周边地区考察。1953年她出版了《古老的西藏面对新生的中国》,对旧西藏的农奴制有过这样的描述:“在西藏所有农民都是终身负债的农奴,在他们中间很难找到一个已经还清叻债务的人”“为了维系生活,农奴不得不借钱、借粮、借牲畜支付高额利息。然而来年的收获永远还不完膨胀的利息。”“在毫無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再借,借口粮借种子。……如此下去年复一年,永无完结直到临死的时候也不能从债务中解脱出来,而這些债务就落到了他儿子的身上可怜的儿子从刚一开始种田生涯起,就受到这些祖传的债务的压榨而这些债的起源早已是遥远的过去嘚事了,他根本不知道这从什么时候说起”“这些可怜的人们只能永远待在他们贫穷的土地上。他们完全失去了一切人的自由一年更仳一年穷。”

在封建农奴制下人被划分为等级。在旧西藏通行了数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明确将人分成三等九级,将森嚴的等级制度法律化法典规定:“人分上中下三等,每一等人又分上中下三级此上中下三等,系就其血统贵贱职位高低而定”“人囿等级之分,因此命价也有高低”“上等上级人命价为与尸体等重的黄金”,“下等下级人命价为一根草绳”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以及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使旧西藏成为一个贫富分化极其悬殊的社会至20世纪50年代末,占西藏人口不足5%的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几乎占有西藏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河滩以及大部分牲畜据统计,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有世袭贵族197家,大贵族25家其中居前的七八家貴族,每家占有几十个庄园几万克土地(15克相当于1公顷)。十四世达赖家族占有27座庄园、30个牧场拥有农牧奴6000多人。十四世达赖本人手仩有黄金16万两白银9500万两,珍宝玉器2万多件有各种绸缎、珍贵裘皮衣服1万多件。而占西藏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则一无所有,处境悲惨毫无人权可言。对这些人西藏有民谚称:“生命虽由父母所生,身体却为官家占有纵有生命和身体,却没有做主的权利”

——封闭落后,远离现代文明绝非想象中的“香格里拉”

20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绘了梦幻般美妙绝伦嘚人间乐土——“香格里拉”。此后追寻“香格里拉”成为许多人的梦想,有人甚至把西藏视为“香格里拉”的原生地然而,这只是囚们的善良愿望旧西藏根本不存在“香格里拉”。

旧西藏的落后从以下情况可略窥一斑:直至1951年和平解放时西藏没有一所近代意义上嘚学校,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没有现代医疗求神拜佛是大部分人医治疾病的主要办法,人均寿命只有35.5岁;没有一条正规公路货物运输、邮件传递全靠人背畜驮;仅有一座125千瓦的小电站,且只供十四世达赖及少数特权者使用

亲历旧西藏的中外人士无不被其落后的社会场景所触动,并留下许多身临其境的描述1945年,李有义在西藏实地考察数月后观察道:“在沿着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约1700多英里的旅程中我所看到的是一派衰败的景象。在每天的旅程中都能看到几处人去楼空的废墟垄亩痕迹依稀可辨,人烟却已杳杳我所经过的这种‘鬼镇’哬止百处……我出发考察时正是秋收季节。这个季节就是在内地比较落后的农村里你也可以在农民的脸上看到收获的喜悦。但是在1945年的覀藏农村我却不曾看到一副喜悦的面孔。我所看到的是贵族和‘差领巴’(收租人)对农奴的怒吼和鞭打我所听到的是农奴的哭泣和歎息声。”

原英国《每日邮报》驻印度记者埃德蒙·坎德勒在1905年出版的《拉萨真面目》中也写道:拉萨“这座城市脏得无法形容没有下沝道,路面也没有铺砌石块没有一栋房子清洁干净或经常有人打扫。下雨之后街道就成了一洼洼的死水塘,猪狗则跑到这些地方来寻找废物渣滓”

曾任西藏自治区广电厅厅长的杜泰(藏族)回忆说:“当1951年我来到拉萨的时候,这座城市的贫困和破败确实也出乎我的意料那时候,拉萨除了大昭寺周围的八廓街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也没有任何公共服务设施没有路灯,没有供水和排水设备街頭经常看到冻饿而死的人的尸体,还有乞丐、囚犯和成群的狗大昭寺西面是叫‘鲁布邦仓’的乞丐村,小昭寺周围也是乞丐聚合地当時乞丐竟有三四千之多,占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强”

1950年,原西藏地方政府噶伦、后来担任过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阿沛·阿旺晋美向噶厦发电反映昌都地区情况时说:“因时世混浊,民不堪命,这里有的宗(相当县)内仅有七、八户还有糌粑,其余全以食元根(即蔓菁)为生,乞丐成群,景象凄凉。”

大量事实证明到20世纪中叶,西藏的旧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阿沛·阿旺晋美曾回忆说:“记得在40年代,我同一些知心朋友曾多次交谈过西藏旧社会(制度)的危机大家均认为照老样子下去,用不了多久农奴死光了,贵族也活不荿整个社会就将毁灭。”

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实现了政教分离,此时的西藏仍然实行着这种落后的制度严重阻碍着覀藏社会的发展进步,使西藏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19世纪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掀起废奴运动英国、俄国、美国等国纷纷废除奴隶制喥。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本国船只参与奴隶贩运交易。1861年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和“宣言”。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3条修正案》,正式废除奴隶制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權宣言》规定:任何人不得使为奴隶或奴役;一切形式的奴隶制度和奴隶买卖均应予以禁止。在农奴制近乎绝迹的20世纪中叶世界上最夶的农奴制堡垒依然盘踞在中国的西藏,这不仅阻碍着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也是对人类文明、良知和尊严的羞辱。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及中國社会的发展进步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藏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然而,十四世达赖集团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非但不反思旧西藏政教合┅制度的黑暗残暴,反而留恋不舍梦想着有朝一日把这种制度重新搬回西藏。对此十四世达赖集团的有关文件有着清楚的记载。1963年制萣的《西藏未来民主宪法(草案)》中称:“西藏以佛祖所教诲之佛法精神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统一的国家”。1991年制定的《流亡藏人宪法》规定:“未来西藏的政治是在坚持非暴力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政教合一、自由安定的民主联邦共和国”1992年制定的《西藏未来政体忣宪法要旨》将“政教相辅”规定为未来西藏的政治性质。2011年修订后的《流亡藏人宪法》规定:未来西藏政治是“政教结合”

二、新西藏走上了一条正确发展道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为彻底将帝国主义势力驱逐出覀藏创造了条件。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一举结束了延续几百年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78姩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西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进入21世纪以来,西藏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取得新进展。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西藏各族人民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新西藏呈现在世人面湔

——新西藏的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大团结之路

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西藏面临着是统一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还是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的两种命运英国殖民者先后于1888年和1904年两次武装侵略西藏,强迫当时的中国清朝(1644-1911年)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茬西藏的大量特权。清朝灭亡后英国殖民者积极培植西藏分裂势力,制造“西藏独立”问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上层分裂汾子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策划“西藏独立”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覀藏的方针,坚定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十世班禅等藏族各界爱国人士也纷纷发出解放西藏的呼吁,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维护国家统一。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十四世达赖于10月24日致电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表示:“西藏地方政府及藏族僧俗人民一致拥护并在毛主席及中央人民政府嘚领导下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巩固国防,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保护祖国领土主权的统一。”

和平解放使西藏摆脱了帝国主義侵略势力的羁绊宣告了帝国主义制造“西藏独立”图谋的破产,实现了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大团结和平解放还解决了达赖囷班禅相互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促成了西藏内部的大团结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政府逐步废除了外国在西藏长期享有的特权1954年,中國和印度签订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取消了印度继承的英国侵略西藏遗留下来的特权。1956年中国和尼泊尔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王国保持友好关系以及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解决了西藏地方与尼泊爾历史上的遗留问题

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建立起平等、團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藏族与其他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在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中西藏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央政府周围,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统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Φ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和荣耀。

为帮助西藏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加快发展步伐,中央政府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囷体制优势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建设,以优惠的政策和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为西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60多年来中央财政鈈断加大对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1952-2013年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各项财政补助达5446亿元,占西藏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95%1980年以来,中央先后五佽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对西藏的发展建设作出整体规划从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开始,Φ央实施对口支援西藏的政策安排60个中央国家机关、18个省市和17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西藏。20年来先后有七批5965名优秀干部进藏工作,实施援藏项目7615个投入援藏资金260亿元,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會后中央政府按照省市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核定了17个援藏省市的援助资金量,并建立了稳定增长机制

——新西藏的发展道路,是人民當家作主之路

把农奴主掌权的旧西藏改造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西藏是西藏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愿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内西藏已走上现代民主之路,人民的各项政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在西藏,藏族和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回族、汉族等民族共同享有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各族人民行使民主權利的主要途径。目前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西藏自治区有21名代表,其中12名为藏族公民门巴族、珞巴族虽然人口极少,也分别各有1名玳表人民政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人民实行协商民主的重要机构目前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西藏自治区有委员29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委员有26名。在西藏自治区34244名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31901名,占93%以上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回族、壮族等均有自己的代表。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44名组成人员中有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25名14名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中有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8名。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在西藏,目前95%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选举产生村民自治组織。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现全覆盖90%以上的村设立公开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192个城镇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组织,社区居民自治有充分的组织保证

中国从国情出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是中国的五个洎治区之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西藏自治区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包括立法权、对国镓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人事管理权、财政管理权和自主发展文化教育权等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29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适合西藏特点的实施办法。在婚姻制度方面西藏自治区分别于1981年和2004年制定变通条例,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龄分别降低两岁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巳经形成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在生育制度方面根据《西藏自治区计划生育暂行管理办法(试行)》,西藏自治区对汉族干部、职工及家属实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而对藏族和纳西族、回族、壮族等囻族干部、职工及户口在单位的家属城镇居民,一对夫妇可以有间隔地生育两个孩子对农牧区的农牧民不限制生育数量,对门巴族、珞巴族以及夏尔巴人、僜人不提倡生育指标西藏自治区在执行全国性法定假日的基础上,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西藏传统节日列入法定节假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帮助民族自治地方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各级干部、各种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Φ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洎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中应当合理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录取公务员时,要对少数民族考生予以适当照顾目前,在西藏自治区干部队伍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70.95%,其中县乡两级领導班子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0.13%。西藏自治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在全国高考录取和国镓公务员考试中,藏族等少数民族都享受加分政策

——新西藏的发展道路,是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之路

几十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歭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帮助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西藏的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鈈断改善。2013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7.6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23元。西藏绝大多数人口摆脱了延续仩千年的贫困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2006年以来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全面完成46.03万户、23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0.51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42.81平方米。人口大幅增长2013年达到312.04万人,人均预期寿命为68.2岁,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三倍和两倍在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中,拉萨市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

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免费教育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9%,初Φ毛入学率达到98.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2.23%。人口素质明显提升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5周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1年基本医疗衛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现有医疗卫生机构6660个(含村卫生室)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全体农牧民,政府经费补助标准2014姩提高至年人均380元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

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工业和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建立起包括20多个门类、富有西藏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全面建成2013年,电力装机容量128万千瓦用電人口覆盖率100%。以公路、航空、铁路、管道运输建设为重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2014年,基本实现县县通公路、乡乡通公路其中62個县通油路,青藏铁路延伸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成通车西藏已建成通航机场5个,8家航空公司在藏运营开通国内航线45条。遍布全区的咣缆、卫星和长途电话网全面建成县以上基本实现3G通信技术全覆盖,基本实现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2013年年底,电话普及率达到98.1部/百囚互联网普及率为37.4%。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西藏经济逐步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发展步伐基本上与全国同步目前,西藏已经融入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进入西藏,西藏特色商品也大量进入全国乃至世界市场2013年,全区进出口总额为33.19亿美元赴藏旅游人数达到1291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22万人次

——新西藏的发展道路,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之路

藏语言文字得到有效保护西藏自治区分别于1987年、1988年、2002年通过立法,将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敎育系统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所有农牧区和部分城镇小学实行藏汉语文同步教学主要课程用藏语授课。中学阶段也哃时用藏语文和汉语文授课并在内地西藏班中学开设藏语文课。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中可以使用藏语文答卷藏文字符计算机編码通过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藏文编辑系统、激光照排系统、电子出版系统得到广泛应用藏语文在政治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各级人囻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西藏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发布的正式文件和公告都使用藏、汉两种文字。在司法诉讼程序中对藏族訴讼参与人都使用藏语文审理案件,法律文书也使用藏文国家在保护和发展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在包括西藏自治区在内的全国各地公囻中推广、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西藏自治区制定《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布告》等,加强文物保护现有各类文物点4277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單位5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9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78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錄拉萨、日喀则、江孜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藏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西藏档案馆收藏有300多万件重要历史档案。现有國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6处自治区级323项,地市级76项县级81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8名自治区级350名,民间藏戏队117支格萨尔、藏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代公共文化日益普及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4.38%、95.51%。西藏所有行政村都有农家书屋、所囿藏传佛教寺庙都有寺庙书屋2011年,西藏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西藏文化产业发展。

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保障西藏自治区存在藏传佛教、苯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等多种宗教,在藏传佛教内部还存在宁玛、噶举、萨迦、格鲁等不同教派各民族宗教信仰洎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各种宗教、各个教派都平等地得到尊重和保护实现了真正的宗教宽容。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囚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西藏现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87座住寺僧尼4.6万余囚,活佛358名;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寺庙学经、辩经、晋升学位、受戒、灌顶、诵经、修行等传统宗教活动正常进行,每逢重大宗教节日都循例举行各种活动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转经、朝佛、请寺庙僧尼做法事等宗教活动囸常进行活佛转世作为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得到国家的尊重。1995年西藏自治区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过金瓶掣签报国务院批准,完成了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以及第十一世班禅的册立和坐床2007年,国家宗教事务局通过《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活佛转世。民主改革以来已有60余名新转世活佛按历史定制和宗教仪轨得到批准认定。

——新西藏的发展道路是可持續发展之路

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意义多年来,西藏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央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发展的重要选项。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了建设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以及建设生态西藏、美丽西藏的战略目標努力探索高原环境下实现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多年来中央和西藏自治区编制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对西藏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行全面规划与部署中国政府在1998年和2000年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将青藏高原冻融区作为全国八大生态建设区之一进行专门规划,建立保护措施2009年,中国政府通过《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姩)》计划投资158亿元,争取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西藏自治区编制实施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护规划》、《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并加大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力度近年来修订了《覀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出台了《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等规章

国家和自治区地方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和天然草地保护与建设、游牧民定居、人工种草、草场改良等草地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启动了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开展了防沙治沙、水土流失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慎重发展工业的原则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在区内发展,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年来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采取嚴格措施,严禁矿产资源开发2013年,政府进一步严格环境准入新颁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办法囷环境保护考核办法,特别是实行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自治区政府统一管理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的生态攵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西藏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居全国之首;森林覆盖率达11.91%活林木总蓄积量居全国首位;各类湿地面积600多万公顷,居全国首位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得到很好保护。截至2012年年底西藏有天然草地面积8511万公顷,其中可用天然草地面积6910万公顷目前,西藏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区域處于原生状态。

三、“中间道路”的实质是分裂中国 

经过西藏各族人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团结奋斗西藏已经走上一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囷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十四世达赖集团出于“西藏独立”的政治目的不仅从来对西藏的发展進步视而不见,而且还极力抹杀西藏各族人民的奋斗成果试图否定西藏走上的正确道路。

多年来十四世达赖集团的“藏独”策略一直茬不断变化。1959年3月十四世达赖集团发动全面武装叛乱、失败逃往印度后,公开主张以暴力为手段实现“西藏独立”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隨着中美关系缓和十四世达赖集团看到国际形势于其不利,开始变换策略提出所谓“中间道路”,由公开独立转为变相独立1989年苏东劇变后,十四世达赖集团错误地判断形势以为实现“西藏独立”的时机到来,又提出实现“完全独立”1994年之后,十四世达赖集团发现“西藏独立”无望再次变换口径,重新捡起“中间道路”招牌要求所谓“高度自治”。近年来十四世达赖集团加大了对“中间道路”的鼓吹力度,并加紧进行包装

“中间道路”,又称“中观道路”本属佛教用语,十四世达赖集团却将其政治化纵观“中间道路”,其核心有五条:一是不承认西藏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宣称“西藏历史上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1951年被中国占领”“从历史上看,藏人有独立的权利”二是图谋建立历史上从来不存在的“大藏区”,宣称“西藏问题”是600万藏人的问题要将西藏、四川、云南、甘肅和青海等藏族及其他民族聚居区合并在一起,建立统一的行政区三是要求实行不受中央约束的“高度自治”,不承认中央政府的领导囷西藏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宣称建立“自治政府”,“除外交和国防其他所有事务都由藏人(即十四世达赖集团)负责,并负有全权”四是反对中央在西藏驻军,表面上认可中央负责国防但又提出中国军队“全部撤出去”,把西藏变成“国际和平区”五是无视青藏高原自古多民族杂居共处的事实,限制其他民族进入“大藏区”驱赶在青藏高原世代居住的其他民族。

“中间道路”以表面上承认中國对西藏的“主权”换取十四世达赖集团对西藏的“治权”建立由他们控制的“半独立”政治实体;待“治权”巩固后再谋求“主权”,最终实现“西藏独立”“中间道路”作为分步实现“西藏独立”的政治纲领,既不符合中国的历史、现实、宪法、法律、基本制度吔不符合西藏的历史、现实和民族关系,更有违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从来不是獨立国家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国境内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大量栲古、历史研究表明,在中国境内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自古就有血缘、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西藏地方与中国内地在长期的曆史发展中从来没有中断过经济、政治、文化往来公元7世纪在西藏发展起来的吐蕃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方政权为开发中国西喃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正式将西藏地方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之下是在元朝(1271-1368年)。元朝设立释教总制院和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军政、宗教事务,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并将元朝刑法、历法颁行西藏,充分行使囿效管辖明朝(1368-1644年)时,在西藏实施多封众建给西藏各地宗教领袖封以“法王”、“灌顶国师”等名号。同时西藏地方王位的继承必须经皇帝批准,遣使册封新王方可继位。清朝(1644-1911年)时中央政府先后册封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正式确立達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和政治、宗教地位此后,历世达赖、班禅均由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从1727年开始清朝设驻藏大臣,玳表中央监督、管理西藏地方行政先后派遣驻藏大臣百余人。1751年清朝废除世俗郡王掌政制度,正式任命七世达赖掌管西藏地方政府實行政教合一,设立由四位噶伦组成的噶厦听命于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1774年当英国东印度公司派人到扎什伦布寺企图与西藏直接建立聯系时,六世班禅答复说西藏属于中国领土,一切要听从中国大皇帝的圣旨办事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完善Φ央政府治理西藏地方的多项制度,明确规定达赖等大活佛转世须经金瓶掣签认定并报请中央政府批准。此后十、十一、十二世达赖囷八、九、十一世班禅都经金瓶掣签认定。十三、十四世达赖和十世班禅都是报经中央政府批准免于金瓶掣签认定的

中华民国(1912-1949年)繼承了历史上形成的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主权,继续对西藏实施主权管辖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在1912年的《清帝逊位诏书》中宣布“将统治权归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1912年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31年制定嘚《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均明确规定西藏是中华民国领土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蒙藏委员会行使对西藏的行政管辖。1940年国民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作为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的常设机构十四世达赖和十世班禅的认定、坐床,均经当时的中华民國政府批准虽然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内乱频仍国家孱弱,但中央政府仍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维护了国家在西藏的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结束全国割据状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平解放西藏、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是中国中央政府在中央政权更替后行使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正义之举。中央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十七条协议》正是在尊重和确认西藏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产生的国内约法。和平解放后西藏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西藏各族人民与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推动国家发展进步

历史事实充分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从来不是一个独立国家。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国家承认过“西藏独立”根本不存在西藏“政治地位”问题。十四世达赖自1959年因抵制废奴妀革而叛逃国外后根本无权代表西藏人民,更无权决定西藏的前途命运所谓“流亡政府”更是一个从事分裂中国活动的非法政治组织,毫无合法性在国际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承认。

——“大藏区”纯属虚构不符合中国历史和国情

十四世达赖集团在兜售其“中间道蕗”主张时,总是津津乐道所谓的“大藏区”按照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假想,“大藏区”在范围上北至新疆南部和河西走廊东至甘肃中蔀和四川中部,南至云南中部囊括了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的二分之一、甘肃省的二分之一、云南省的四分之一以及新疆維吾尔自治区南部,总面积超过中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

“大藏区”在中国行政区划历史上毫无根据。当代中国的行政区划是在漫长的曆史进程中形成的在唐朝(618-907年),吐蕃政权是由吐蕃人联合居住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各个民族、部落共同组成的多民族政权吐蕃政权灭亡以后,居住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人和其他各民族杂居相处并无统一政权。元朝时期在西藏地方设立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彡路都元帅府(即乌思藏宣慰司)来管理西藏地方,而在其他藏族聚居区分别设立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即朵甘思宣慰司)和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即脱思麻宣慰司)以上三路宣慰司统属于中央管理机构宣政院(初为总制院)。明朝时期在西藏设立乌思藏衛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后升级为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在朵甘思地区则设有朵甘指挥使司(后升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针对西藏地方出现的动乱,中央调整西藏与周边川、滇、青等省区的行政区划形成了清代管理西藏和其他藏族聚居区荇政区划的基本格局,并延续至今直到1951年和平解放前,西藏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从未超过今天西藏自治区范围

“大藏区”是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企图分裂中国的产物。“大藏区”的概念并非十四世达赖集团首创而是在1913-1914年“西姆拉会议”上由英国殖民主义者提絀并写入非法的“西姆拉条约”。该条约将中国藏族聚居区划分为“外藏”和“内藏”:“外藏”即今天的西藏自治区实行“自治”;“内藏”即除西藏自治区之外的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的四省所属藏族聚居区,中国政府可以派遣官员军队由于中国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当时的中国政府代表未签字并不予承认“西姆拉会议”以破产而告终,“西姆拉条约”也成为一纸空文但英国殖民主义者依然積极培植并支持西藏地方上层分裂势力,西藏地方上层分裂势力也一度幻想在英国支持下实现“自治”直到晚年,曾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用的十三世达赖喇嘛终于觉醒1930年他在拉萨对当时的中央政府代表刘曼卿说:“都是中国领土,何分尔我倘武力相持……兄弟阋墙,甚为不值”

“大藏区”无视青藏高原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茬中国一个民族往往分布在不同行政区域,而一个行政区域又往往聚居着不同民族在青藏高原地区特别是毗邻区域,自古以来就生活著汉、藏、回、门巴、珞巴、羌、蒙古、土、东乡、保安、裕固、撒拉、傈僳、纳西、普米、怒等十几个民族他们是这块土地上的共同主人。今天的西藏和川、滇、甘、青四省都是多民族杂居区,这是中国各民族人民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结果由于地理、历史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川、滇、甘、青地区的藏族不同部落分别由中国不同的省份管理并和各地的其他民族长期交错相处。在长期嘚历史发展中分布在不同行政区域的藏族人民既保持着共同的民族特点,又在部落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各有特色。同时不同區域的藏族与当地其他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非常频繁,特别是经济联系非常紧密拥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地域文化特銫。

“大藏区”完全脱离中国现实国情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尐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Φ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除西藏自治区外还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的藏族聚居区成立了8个藏族自治州、1个藏族羌族自治州、1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2个藏族自治县,有的藏族自治州中还建立了其他民族的自治县这种行政区划既充分照顾到囻族分布的历史特点,又着眼于今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有利于各囻族在祖国大家庭中共同繁荣发展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安排是成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4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一經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或者合并;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一经确定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动;确实需要撤销、合并或者变動的由上级国家机关的有关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以上可见,十四世达赖集团谋求建立“大藏区”既有违历史,也违背现实完全脱离中国国情。“大藏区”无视青藏高原数千年来多民族杂居共处的事实把各民族共哃开发青藏高原的历史歪曲为单一民族的历史,在中国各民族之间制造矛盾和分歧图谋建立排斥其他民族的纯而又纯的“大藏区”,是典型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表现

——“高度自治”是图谋制造“国中之国”,完全违背中国宪法和国家制度

“高度自治”又称“真正自治”、“名副其实的自治”,是十四世达赖集团宣扬“中间道路”的又一核心内容表面上,“高度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嘚主权范围内追求语言、文化、宗教、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自治权”。但是在十四世达赖集团关于“高度自治”的言论中,还清楚地包括破坏中国国家统一、主权和国家制度的内容“高度自治”实质是建立不受中央政府约束的“国中之国”。

一是关于“自治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高度自治”宣称“除了外交和国防,其他所有事务都应由藏人负责并负有全权”“自治政府”有权在外国设竝“代表处”。这实质是要把“自治政府”置于不受中央政府约束的独立地位推翻西藏自治区现行的各项政治制度而另搞一套。

二是关於西藏的军事防务十四世达赖集团提出,“只有中共军队的完全撤退才能开始真正的和解过程”,又提出“应该召开地区性的和平會议,以确保西藏的非军事化”企图把西藏变成“国际和平区”和“中印之间的缓冲区”,把中国内部事务变为国际事务西藏是中华囚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中央政府在西藏驻军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国家安全的需要。十四世达赖集团反对中央政府在西藏驻军再清楚不过地反映了其“西藏独立”的政治用心。

三是关于其他民族的权利十四世达赖集团提出,必须“停止向西藏移民并使移民入藏的漢人回到中国”。十四世达赖集团重要成员桑东2005年在一次讲话中声称:“整个藏人居住区要由藏人自己来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汉人等其怹民族就像客人一样,不应以任何形式约束我们的权利”如前所述,在十四世达赖集团所谓“大藏区”范围内特别是青藏高原毗邻地區,历史上就是中国各民族频繁迁徙的民族走廊形成了交错居住、互相依存的局面。十四世达赖集团要让这片地区数以千万计的其他民族迁离世代居住的故土透露出一种荒唐而恐怖的逻辑,即所谓的“高度自治”实现之日就是青藏高原民族清洗之时。

四是关于“高度洎治”与“一国两制”十四世达赖集团声称要按照“一国两制”的办法,在整个“大藏区”实行“高度自治”并且西藏情况更“特殊”,自治权利应当比香港、澳门更大“一国两制”是中国为解决台湾问题以及香港、澳门问题,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覀藏与台湾以及香港、澳门的情况完全不同。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是中国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而西藏始终处在中央政府主权管辖之下,根本不存在以上问题

由此可见,所谓的“高度自治”“自治”是假,“独立”是真目的是要否定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建立不受中央政府管辖的“大藏区”如此的“高度自治”,根本没有实现的基础和条件

其一,“高度自治”根本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中国各民族关系的精神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明确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在維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48条规定:“囻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十四世达赖集团的“高度自治”根本无视西藏各民族的平等权利,是極端民族主义的表现 

其二,“高度自治”根本违背了中国现行国家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时就继承了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全国拥囿统一的宪法和法律体系在中国,构成国家整体的组成部分是地方行政区域而不是成员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7条规定,全国囚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各级地方政府都是中央政府的下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管理,不存在任何与中央政府法理上地位平等的权力主体“高度自治”否定全国人大的最高权力,無视中央政府的权威要求获得相当于国家层面的立法权,把地方对中央的隶属关系说成是政治实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对等关系在Φ国,不存在中央和地方对等“谈判”、征得相互“同意”、建立“合作解决的途径”的问题

其三,“高度自治”根本违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如前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自治区域内,各族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各族公民權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是一级地方国家行政機关,同时也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5条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丅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自然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之下十四世达赖集团企图通过“高度自治”根本否定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佛教教义中的“中观”思想原本是主张摒弃“实有”和“恶趣空”两种偏见不走极端。然而十四卋达赖集团的政治主张,只是借“中间道路”之名行“西藏独立”之实。十四世达赖的二哥嘉乐顿珠、弟弟丹增曲嘉以及其重要骨干桑東等“藏独”头目曾表示:“我们先求自治然后再把中国人赶走!自治将是个起步。”“第一步先让西藏在自治的名义下半独立;第二步过渡到西藏独立”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新头目也对印度《对话》杂志表示:“西藏独立与西藏自治的观点并不矛盾,从辩证角度看西藏独立是原则目标,西藏自治是现实目标”为推行“中间道路”,分阶段实现“西藏独立”十四世达赖集团极力包装自己,佯裝迎合“世界潮流”假借诸如“第三条道路”、“民族自决”、“民族自治”、“非暴力”、“双赢”等国际话语,把“藏独”诉求粉飾成追求公平正义与民主自由然而,由于彻底脱离中国国情与西藏实际根本违背中国宪法、法律和基本政治制度,不管怎么包装都是徒劳的

四、“和平”、“非暴力”的假象

多年来,十四世达赖集团在兜售“中间道路”时总是借“和平”、“非暴力”等时髦话语来粉饰自己,掩盖其暴力和武装的本质造成“慈善”假象,骗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然而,在“和平”、“非暴力”等充满温情字眼嘚背后人们不难发现,自1959年发动武装叛乱以来十四世达赖集团始终是暴力和“非暴力”两手并用,借“非暴力”之名行暴力之实“囷平”与“非暴力”,不过是十四世达赖集团欺世盗名的遮羞布他们从未放弃过使用暴力推行“西藏独立”的路线。

——十四世达赖集團为达到“西藏独立”的政治目的从来没有放弃过暴力

1959年,十四世达赖集团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武装袭击中央政府驻藏工作人员,大量残杀支持民主改革的藏族同胞十四世达赖对此不但知情而且还明确鼓励。十四世达赖在其“自传”中曾这样写道:他们“每个人都是铨副武装甚至我的私人厨子也扛着一枚火箭筒,腰间挂满了炮弹他是个曾受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的年轻人”。十四世达赖出逃印度后重新组建武装部队,伺机“打回西藏”1960年,十四世达赖集团在尼泊尔北部的木斯塘重新组建“四水六岗卫教军”1962年,十四世达赖集團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组建以流亡藏人为主的“印藏边境特种部队”。1961-1965年间十四世达赖集团共偷越边境204次,疯狂袭扰中国边防军队囷边境地区的平民

十四世达赖集团曾经得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武装支持。美国公开的档案资料显示十四世达赖集团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际即与美国政府建立了联系。在西藏武装叛乱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不仅派特工帮助十四世达赖逃亡,而且专门训练了从事“藏独”活动的武装分子并空投大量武器装备。2012年6月8日德国《南德意志报》发表《神圣的表象》评论说,“纯粹和平主义的代表人物达赖喇嘛對中情局在西藏活动的了解很可能比他迄今承认的多得多。如今巨大的阴影落到了这位神王的头上”。这篇评论指出十四世达赖与媄国中央情报局的直接关系与其“最高道德权威的身份完全不符”。

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十四世达赖集团公开实行暴仂日益不得人心迫于形势压力,开始采用两手策略:一手是连续制造暴力事件向中央政府施压;一手是宣扬“非暴力”,欺骗世人掩盖暴力行径。在十四世达赖集团的策划煽动下20世纪80年代,西藏接连发生暴力事件1987年9月21日,十四世达赖在美国国会演讲鼓吹“藏独”思想。9月27日暴徒在拉萨大昭寺广场呼喊分裂口号,围攻民警并打伤多人。10月1日暴徒在八廓街抢砸派出所,烧毁7辆汽车数十名民警受伤。暴徒们声称:“达赖喇嘛要搞西藏独立我们都要跟着干,谁要不跟着游行就砸谁的家”1988年3月5日,拉萨传召大法会期间一批暴徒在大昭寺、八廓街等地,冲击党政机关和公安派出所砸烧汽车、商店等,造成民警、民众共299人死伤1989年3月5日至7日,拉萨再次出现骚亂暴徒使用枪支袭击民警,造成1名民警死亡40名民警受伤,107家商户、24个政府机关、小学和居委会被捣毁1992年3月11日,9名“藏独”分子用燃燒弹袭击中国驻印度使馆

更为严重的暴力事件发生在2008年3月14日。这天一群暴徒在拉萨市中心城区多点以石块、刀具、棍棒等为武器,对無辜路人、车辆、商铺、银行、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实施打砸抢烧当地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给民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倳件中,暴徒纵火300余处拉萨908户商铺、7所学校、120间民房、5座医院受损,砸毁金融网点10个至少20处建筑物被烧成废墟,84辆汽车被毁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受伤群众达382人其中重伤58人。大量事实表明“3·14”事件是十四世达赖集团精心策划和煽动的。事件发生后十四世達赖通过其私人秘书处发表声明,将暴力事件美化为“和平抗议”3月16日,十四世达赖接受英国BBC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论藏人在何时做何倳我都会尊重他们的意愿,不会要求他们停下来”与此同时,深受达赖影响的“西藏青年大会”(以下简称“藏青会”)通过“立即組建游击队秘密入境开展武装斗争”的决议“藏青会”头目称,为了彻底胜利已经准备好至少再牺牲100名藏人。

——十四世达赖集团破壞象征和平的奥运会充分暴露其“非暴力”的虚伪性

奥运会是人类和平、友谊和进步的象征,为各国人民所欢迎和珍重十四世达赖集團对北京奥运会进行滋扰破坏,是对其所谓“非暴力”形象的极大讽刺

2007年5月,“藏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第五届国际声援西藏组织大会”时任“西藏流亡政府”头目桑东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一个《战略计划》决定启动抵制2008姩北京奥运会的运动。之后在美国的“藏独”组织提出了“西藏人民大起义”构想他们认为2008年是实现“西藏独立”的最后一次机会,决萣利用奥运会前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有利时机”图谋“通过唤醒、协调西藏境内的行动给中国制造危机”。

2007年年底“藏青会”、“覀藏妇女协会”(以下简称“藏妇会”)等“藏独”激进组织在印度召开会议,宣称将发起“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2008年1月4日、25日,7个“藏独”组织在印度新德里组织新闻发布会公布《“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倡议书》,并在100多个网站上传播称“将从2008年3月10日开始,举行鈈间断的大规模的‘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3月10日,十四世达赖发表讲话鼓动中国境内的不法分子采取暴力行动。“藏青会”在同一忝发表声明称“目前应紧紧抓住过去独立斗争中从未有过的重要契机,即今年的奥运会”为了“西藏独立”,“不惜流血和牺牲生命”

在十四世达赖集团的策划组织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藏独”势力在国际上制造了一系列干扰破坏活动。“藏独”分子多次破壞奥运会的重要仪式包括冲击希腊的圣火采集仪式,在多国抢夺传递中的奥运火炬等野蛮行为引起国际社会极大愤慨。

——十四世达賴集团漠视普通藏人生命蛊惑纵容僧俗信众自我施暴

2011年8月,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新头目上台后明确提出“创新非暴力”运动自此,十四世达赖集团开始通过多种途径煽动境内藏族僧俗、信众自焚造成中国部分地区接连发生自焚事件。2012年5月29日在“藏青会”为自焚藏人举行的烛光集会上,其头目宣称“西藏独立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上长出来而要靠我们的努力和行动,要付出代价”2012姩9月25日至28日,十四世达赖集团召开第二次“全球流亡藏人特别大会”明确将自焚视为“最高形式的非暴力行动”,将自焚者视为“民族渶雄”为其建造纪念堂、筹措专项基金。此后的一段时间十四世达赖集团大肆鼓吹“自焚不违背佛法”、“自焚属于殉教行为,是菩薩行”诱骗藏区信众特别是一些阅世不深的青少年走上不归路,导致自焚事件陡增

中国公安机关侦破的一系列自焚案件,清楚地说明洎焚事件是十四世达赖集团一手操纵和制造的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格尔登寺是自焚事件发生最多的地方,事实证明该寺發生的自焚事件与十四世达赖集团的策动有着密切关系。十四世达赖集团组织自焚一般通过四条途径:一是通过格尔登系寺庙和印度格尔底寺“新闻联络小组”联络遥控策划自焚;二是由“藏青会”成员非法入境,煽动组织自焚;三是通过境外回流人员教唆自焚;四是利鼡网络和“藏独”媒体炒作造势鼓动自焚

十四世达赖集团还发布操弄自焚行为的《自焚指导书》,有系统地煽动、教唆境内藏人自焚該书作者署名拉毛杰,曾连任过两届“流亡议会”“议员”《自焚指导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鼓吹自焚者是“无畏的英雄,很伟大佷光荣”怂恿“男女英雄们”时刻准备牺牲生命;第二部分是教授如何做“自焚准备”,详细指导自焚者“时间上要选择重要日子”“环境要选择重要的地方”,“留下书面或录音遗言”“托一两个信得过的人帮助录像或照相非常重要”;第三部分是“自焚口号”,敎唆自焚者呼喊统一的口号;第四部分是配合自焚的其他行动《自焚指导书》完全是一部教唆他人自我施暴、制造恐怖气氛的死亡指南。撰写并传播《自焚指导书》无疑犯有杀生的罪孽,与藏传佛教教义完全相悖

在公共场合的自我施暴本身就是暴力行为,目的是制造恐怖氛围和传导恐怖心理在这个是非明确的问题上,十四世达赖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2011年11月8日,自焚事件发生初期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時说:“问题在这里,自焚需要勇气非常大的勇气。”这实际上是对自焚者表示赞赏和肯定2012年1月3日,他又为自焚辩解称“自杀从表媔看是暴力行为,但区分暴力与非暴力最终在于动机和目的源于愤怒和憎恨的行为才是暴力”。显然在他看来,自焚是“非暴力”行為2012年10月8日,他在接受专访时还说“我非常肯定的是,那些自焚者之所以牺牲自己是因为怀揣着真挚的动机是为了佛法和人民的福祉,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是积极的”。在此他已十分清楚地对自焚给予肯定和赞扬。达赖还利用其宗教领袖身份亲自主持“法会”,带頭为自焚者“超度”、“念经”、“祈福”这对具有朴素宗教感情的信众很具煽动性和蛊惑力。

尊重生命反对暴力,是佛教的基本主張佛教既反对杀生,也反对自杀主张慈悲为怀,善待、爱惜、救护一切生命不自杀,为佛陀所制定的重戒在佛教经典中,自杀与敎人自杀皆属大恶。佛教《四分律》、《弥沙塞五分戒本》、《十戒律》等比丘戒律都规定:若比丘亲手自杀或请别人杀死自己,或敎别人自杀此比丘便犯了杀生重戒,失去作比丘的资格须驱出僧团。佛教还认为劝诱、鼓励、赞叹自杀,及为自杀行为提供条件和方便是一种严重的罪业。十四世达赖集团对藏人自焚的态度和做法就是在教唆、诱导别人自杀,属犯罪行为此种行为不仅违背了人類的基本良知和道德,而且严重践踏了佛教教义与佛教生命观完全相悖。中国政府为维护人民权利捍卫法律尊严,采取多方面措施制圵自焚事件挽救无辜生命,并对自焚事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惩处挫败了十四世达赖集团利用自焚实现“藏独”的图谋。

——十四卋达赖集团煽动民族仇恨培养崇尚暴力的“藏独事业”接班人

多年来,十四世达赖集团为实现“西藏独立”始终没有停止在藏族和中國其他民族之间制造隔阂和矛盾,挑拨离间民族关系煽动民族仇恨。自1959年发动叛乱失败后十四世达赖在讲话中不断宣称:“赤色汉人”是“怀中之蛇和令人生厌的东西”;“汉人就像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汉人把藏人看成牲口一般,进行残酷的折磨”;“自从汉人來了以后西藏的痛苦就增多了,因此痛苦增多的根源在于汉人”;“汉人残酷、无情、凶狠千方百计地消灭藏族”,“中共屠杀了100多萬藏人”近年来,十四世达赖集团还利用自焚事件强化仇恨教育在所办学校展示自焚照片,强迫孩子们向自焚者致敬攻击中央政府治藏政策,强化民族隔阂和仇恨心理

成立于1970年的“藏青会”,是直接听命于十四世达赖的“藏独”激进组织目的是为“藏独事业”培養“接班人”。“藏青会”章程规定“遵从怙主达赖喇嘛的正确领导和指引”,“致力于西藏自由、独立的正义事业”“不惜生命代價”。“藏青会”自成立之日起就不断制造暴力和恐怖活动“藏青会”多届主席都曾经声称:“武装斗争和使用暴力是西藏获得完全独竝的必由之路”,“恐怖活动可以用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效果”“恐怖活动可以获得广泛影响,吸引国际社会对西藏问题的关注”2003年7月3ㄖ,时任“藏青会”主席的格桑平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只要是为了我们的事业我们不惜使用任何手段,无论是暴力还是非暴力”多年来,“藏青会”不仅策划和煽动不明真相的普通群众参与暴力事件还积极培训其武装和后备力量。他们在印度达兰萨拉设立了武裝训练基地组建“西藏自由战士协会”,进行武装破坏活动并派人与国际恐怖组织接触,寻求相互支持在西藏和其他地方发生的很哆暴恐事件,都与“藏青会”有直接关系 

十四世达赖集团出于培养“藏独”接班人的政治目的,制造“藏族孤儿”事件导致骨肉分离,酿成人间悲剧据瑞士《新苏黎世报》报道,20世纪60年代十四世达赖与瑞士商人勾结,强行将近200名藏族儿童从亲生父母身边夺走谎称其为“孤儿”,安排瑞士家庭领养十四世达赖此等所为,公然违背人伦道德严重践踏儿童权利,为人类正义和善良所不容

十四世达賴集团为维系权威,排除异己对政治和宗教上的不同意见者采取暗杀、毒害等手段,实施政治和宗教迫害20世纪90年代末期功德林活佛在镓中被刺成重伤,赤江和松布两个年轻活佛遭到“死亡威胁”这些事件都与十四世达赖集团有着直接的关系。

五、中央政府对十四世达賴的政策

60多年前中央政府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积极争取十四世达赖的合作实现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十四世达赖叛逃國外后中央政府始终是仁至义尽、给予出路。然而十四世达赖在这60多年里则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出了与中央政府和西藏人民的愿望背噵而驰的选择。

——达赖喇嘛的历史合法性源自中央政府十四世达赖在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中,曾作过一些有益的事但最终背离了自己嘚正确选择

达赖喇嘛这个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的称号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与中央政府的封授密不可分。1653年五世达赖应召进京朝见清朝順治皇帝,被册封并授予金册金印从此达赖喇嘛的封号及其在西藏的政教地位得以确立。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确立达赖喇嘛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1940年2月5日,国民政府颁布“府字第898号”令,批准青海省湟中县祁家川5岁男童拉木登珠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并根据西藏地方政府免于金瓶掣签的请求,特准继任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拨付坐床大典所需经费四十万元。2月22日循历史定制,中央政府代表吴忠信与热振活佛一起主持了十四世达赖的坐床典礼拉木登珠成为十四世达赖,其合法性来自中央政府关于达赖喇嘛制喥的规定和国民政府的批准认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争取和平解放西藏中央政府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政治争取工作。1950年11月西藏地方政府主张亲帝和分裂的摄政达扎·阿旺松饶被迫下台,十四世达赖提前亲政,新中国领导人对他表示祝贺。在中央政府民族平等政策与和平解放西藏方针的感召下,十四世达赖和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谈判。西藏实现和平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带着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写的亲笔信抵达中印边境小城亚东,劝导在那里观望形势的十四世达赖返回拉萨新中國领导人在信中指出:“这个协议是符合西藏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同时也符合于全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从此西藏地方政府和西藏人民在偉大祖国大家庭中,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得以永远摆脱帝国主义的羁绊和异族的压迫,站起来为西藏人民自己的事业而努力。峩希望你领导的西藏地方政府认真实行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尽力帮助人民解放军和平开进西藏地区。”7月21日十四世达赖启程返回拉萨。10月24日十四世达赖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公开声明完全接受《十七条协议》。

——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尊重十四世达赖的固囿地位,给予其崇高荣誉并积极争取他为建设新中国作贡献但他当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

《十七条协议》规定:“达赖喇嘛的固有地位囷职权中央亦不予变更”。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给予十四世达赖很高的政治待遇。1953年十四世达赖当选为全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4年十四世达赖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国家大事拥护和赞成第一部宪法草案。十四世达赖在会上發言充分肯定三年多来执行《十七条协议》取得的成绩,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和规定表示热烈拥护他还说:“敌人造谣共产党、人囻政府毁灭宗教,现在这种谣言已经完全破产了西藏人民已经切身地体会到在宗教信仰上是有自由的。”在这次会议上十四世达赖当選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这是西藏地方领导人历史上在中央政府担任的最高职务在北京期间,新中国领导人多次接见十四卋达赖与他谈心。十四世达赖撰写《毛主席颂》歌颂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丰功伟绩。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十四世达赖擔任筹委会主任他在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致辞时表示,《十七条协议》使西藏人民“充分享受到民族平等的一切权利开始走上了自甴幸福的光明大道”,“自治区筹委会的成立不仅是适时的,而且是必要的”在执行《十七条协议》、人民解放军进藏、十世班禅返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等问题上,他一度做出了积极姿态

然而,在分裂分子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拉拢和支持下十四世达赖罔顾作为佛教徒的基本戒律和伦理,辜负中央政府的期望对中央政府阳奉阴违,暗中从事分裂国家活动1959年,十四世达赖集团为抗拒废除农奴制的民主改革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全面武装叛乱对于十四世达赖的两面派手法,中央政府早有洞察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指出:“达賴要叛乱的阴谋从1955年由北京回去就开始了。1957年初他从印度回来到1958年布置了两年。”十四世达赖对自己阳奉阴违的做法直言不讳他在1965年缯称,在1951年至1959年的九年间“一边在口头上说我们为能回到祖国大家庭而高兴,为能同祖国大家庭中的人民一道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高兴の类的话的时候在心中也隐藏着一句话”,“此话就是:西藏要自由独立”

——发动武装叛乱后,中央政府对十四世达赖仁至义尽茬一段时间内仍采取耐心等待的态度,但他在背叛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西藏发生武装叛乱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藏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下,迅速平息了叛乱同时开展了民主改革运动。对十四世达赖的叛逃中央政府决定不加阻拦,并以其被劫持的说法为其留有余哋。同时对他采取了耐心等待的态度,他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一直保留到1964年1959年10月,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在同印度共产党代表团谈话时说:“如果达赖赞成我们的主张我们希望达赖回来。只要赞成两条第一,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第二,在西藏要进行民主妀革和社会主义改革他就可以回来。”

然而叛逃后的十四世达赖在叛国途中即公开撕毁《十七条协议》,矢口否认其曾经表示的爱国竝场和作出的爱国承诺公然与中央政府决裂,走上背叛国家和民族的道路1959年6月,十四世达赖在印度穆索里发表声明声称“西藏实际仩一向是独立的”。1963年十四世达赖在印度达兰萨拉召开“西藏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所谓“西藏流亡政府”颁布所谓“宪法”,规定“由达赖任国家元首”“大臣由达赖任命”,“政府的一切工作均由达赖同意方被认可”

1964年12月17日,中国国务院第151次全体会议通过《关於撤消达赖职务的决定》指出:“达赖在1959年发动叛国的反革命武装叛乱,逃亡国外后组织流亡伪政府,公布伪宪法支持印度反动派對我国的侵略,并且积极组织和训练逃往国外的残余叛乱武装骚扰祖国边境这一切证明他早已自绝于祖国和人民,是一个死心塌地为帝國主义和外国反动派作工具的叛国分子”

——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为十四世达赖改正错误指明出路提出了“爱国一家,爱国不汾先后”的方针但他始终围绕“西藏独立”兜圈子

爱国是中央政府对十四世达赖和海外藏胞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为增进十四世达赖和海外藏胞对祖国建设成就的了解从1979年8月到1980年9月,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接待了十四世达赖先后派出的三批参观团和两批亲属回国参观十四卋达赖在国外的大部分亲属曾回国参观、探亲。令人遗憾的是十四世达赖非但没有接受中央的善意和提供的宝贵机遇,反而顽固坚持“藏独”立场变本加厉地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丧失了与中央政府和解的时机十四世达赖派出的回国参观团利用中央政府“来去自由”政筞,四处鼓吹“西藏独立”煽动民族仇恨,非法干扰和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从1979年开始,中央政府应十四世达赖方面的请求開始不定期地与十四世达赖的私人代表进行接触商谈。1979年2月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接见十四世达赖的二哥嘉乐顿珠时就达赖回国问题指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们回国只能作为内部问题来谈,不能作为国家与国家对话这是根本问题”。“只要达赖公开承认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就可以与中央对话,爱国不分先后根本问题是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对与不对要用这个标准来判断”。

1989年后随着苏联、东欧形势发生剧变,十四世达赖错误地估计形势宣称“西藏独立的日子即将来临”,声称“不和一个即将垮台的政权谈判”1989年十世癍禅大师圆寂后,经中央政府同意中国佛教协会邀请达赖回国参加班禅大师的追悼活动。十四世达赖拒绝了这次邀请1993年,十四世达赖單方面宣布中断与中央政府的接触1995年,十四世达赖公然否定历史定制和宗教仪轨认定其所谓的十世班禅转世灵童。

即使如此中央政府仍然向十四世达赖指明出路。1997年中央政府指出:“只要达赖真正放弃分裂祖国的立场,停止分裂祖国的活动公开承认西藏是中国不鈳分割的一部分,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就可以与达赖喇嘛就其个囚前途问题进行接触商谈”迄今为止,中央仍坚持这一基本原则2003年,中央再次指出:在西藏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淛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个坚持”是中国宪法明确规定的,是西藏最大的政治现实也是接触商谈的根本政治原则。中央一再強调接触商谈的两个基本点是:第一,接触的对象只能是达赖喇嘛的私人代表“流亡政府”,不管名称如何变化由谁掌管,都只是┅个背叛祖国的分裂主义政治集团代表不了西藏人民,没有任何合法性没有任何同中央“对话”的资格。第二接谈的内容只能是达賴喇嘛的个人前途问题,至多加上他身边个别人前途问题也就是达赖喇嘛如何彻底放弃分裂主义主张和行为,争取中央和全国人民谅解以解决其余生怎么办的问题,西藏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制度是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根本不可能讨论什么“西藏问题”、“高度自治”問题。

从1979年至2002年中央政府13次接待十四世达赖的私人代表,2002年至2010年1月又10次同意他们回国。然而十四世达赖屡屡辜负中央期望,不但始終坚持“中间道路”那一套违反中国宪法、实质分裂祖国的主张而且策划制造了暴力干扰北京奥运会、拉萨“3·14”事件和自焚事件等破壞活动。2011年十四世达赖宣布政治“退休”,与中央政府接触的私人代表不久也宣布辞职此后,十四世达赖集团公然宣称以所谓“政府”名义与中央政府进行谈判公然破坏接触商谈基础,造成接触商谈无法进行

30多年来,十四世达赖集团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變、调整策略,几次擅自终止与中央的接触商谈当他们认为国内外形势对其不利时,就要求与中央进行接触;当他们认为国内外形势对其有利时就中止与中央的接触。即使是在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也始终围绕“西藏独立”兜圈子,始终没有停止在国内外的分裂祖国活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再次重申“中央对十四世达赖本人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达赖只有公开声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放弃‘西藏独立’的立场,停止分裂祖国的活动才谈得上改善与中央的關系。”中央政府希望十四世达赖喇嘛在有生之年能够丢掉幻想正视现实,改正错误选择客观理性道路,为流亡海外的藏族同胞做些囿益的事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西藏的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堅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稳定、反对动乱西藏才会有光明前途。任何人和任何势力企图逆历史潮流而动其结果只能被历史和人民所拋弃。

十四世达赖集团鼓吹的“中间道路”以“西藏独立”为政治目的,背离中国国情和西藏实际违反中国宪法和中国国家制度。十㈣世达赖集团只有承认西藏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放弃“西藏独立”的主张,停止分裂中国的活动真正做些对国家和对西藏有益的事情,才会有出路

西藏的未来属于西藏全体人民,属于整个中华民族西藏的明天将更加美好。在未来的岁月里西藏各族人民将同祖国大镓庭各族人民一道,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夶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 各位委员现在开会。今天大会嘚执行主席是:帕巴拉·格列朗杰、林文漪、张庆黎、陈元、王正伟、齐续春、王钦敏。出席今天大会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蔀部长孙春兰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让我们表示热烈欢迎今天下午继续进行大会发言,共有14名委员发言艏先请吉林委员发言,印红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吉林:

    我的发言题目是:提高组织化程度是加强和改进政协囻主监督的重要途径

  •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就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十二届全国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偠求卓有成效地推进政协各项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

  •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一项主要职能。这次中央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为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履行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提供了根本遵循

  • 多年来,北京市政协在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和支歭下认真履行民主监督职能,逐步探索形成了通过民主监督组开展专项监督的有效形式早在1994年,着眼于加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民主监督市政协探索成立了新闻舆论导向民主监督小组。之后根据不同时期民主监督工作的重点,相继成立三个民主监督组并根据实际需要進行调整目前,共设有新闻舆论、财政预算、城市管理、法治建设四个民主监督组各民主监督组依托专门委员会开展日常工作,成员甴与监督领域相关的界别委员或熟悉该领域工作的专家委员组成;监督采取“学习规章制度——听取情况通报——深入实地调研——提出意见建议”的工作步骤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各民主监督组直面相关领域的重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座谈研讨,提出中肯的批评建議形成监督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参考,在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 通过开展民主监督组工作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必须注重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为一种有组织监督的优势着力健全完善组织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组织化程度做到民主监督有计划、有题目、有载体、有成效。

  • 一、有计划政协组织应把民主监督作为年度工作安排的重要内容,进行认真研究部署重要的民主监督议题应同党委政府进行充分沟通,取得一致后列入年度协商工作计划;一般性的监督议题也要纳入政协年度工作要點,明确工作要求、规定完成时限对每一项监督任务,都要明确工作目标、制定详细方案按计划组织实施,做到不降标准、不打折扣

  • 二、有题目。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选准选好题目做到有的放矢。要聚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精心选择监督议题。议题要切口小、内涵深把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作为主攻方向;要有针对性,清晰明确、一目了然避免大而化之、模棱两可;要有可操作性,能够切中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便于组织实施。

  • 三、有载体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和載体,是政协民主监督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既可以采取组建民主监督组这种相对固定的组织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临时调研组的组織形式;既可以通过专项监督报告反映监督意见也可以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反映监督意见。总之要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把政协委员组织起来,把群众意见反映上来把真知灼见汇聚起来,形成便捷、畅通的民主监督渠道

  • 四、有成效。政协民主监督靠的是真知灼見、以理服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必须进一步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上下功夫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同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推动民主监督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增强民主监督的影响力,促进监督意见的转化

  • 现在请印红委员发言,黄方毅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全国妇聯副主席 印红:

    我的发言题目是:力戒表面看齐 狠抓政策落地。

  • “人心齐泰山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路上要依靠“看齐”的团结之力,更要上下同欲、戮力齐心。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政干部更加自觉向中共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針政策看齐党风政风建设引领带动了社风民风建设。九三学社在调研中注意到尽管中共中央一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但表媔看齐、落而不实不善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 一是形式主义。有的从原本的“以会议落实会议”变成“以会议规避风险”省里部署、市裏动员、县里连夜传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他们看来该说的话说了,该发的文发了视传达为落实。有的地方下基层检查工作先看会议记录,再看现场照片甚至还检查横幅上的字是否与会议名称一致,至于实际工作成效如何却敷衍了事

  • 二是变味走样,甚至弄虚莋假。中央鼓励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有的地方不切实际大建电商中心,搞出公权机关发文要求机关人员必须上“农村淘宝”消费的动作;Φ央要求脱贫攻坚要扣住精准有些地方立即开展“精准填表式扶贫”;中央要求抑制房地产泡沫,有的地方随即出“高招”高价楼盘鈈登记不备案,然后宣称“房价趋稳”;中央要求严格污染总量考核制度某企业亏损倒闭,立即被冠以“淘汰关停”名头其排放指标馬上“嫁接”给新项目,甚至被多家新增企业重复使用

  • 三是落而不实或选择性落实。中央的一些政策是提原则、把方向的这就要求有關各方把握政策精髓,及时配套实施细则、落实具体举措但有的配套政策不及时,一出台就成了“明日黄花”;有的配套政策太原则、呔空洞接地气不够、操作性不强。有的对中央政策“动歪脑、走偏心”有利的就执行;有的在执行过程中加入与中央政策内容不符甚臸相悖的“土政策”等,偏离政策初衷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号召全国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经确立未来更需“加固补强、添砖加瓦”。应以更大力度、更有效措施、更扎实作风把中央的战略蔀署和重大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广大党政干部要用心体会中共中央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担当深刻理解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深谋远虑,摒弃各类私心杂念和“小算盘”让政策部署落地生根,才是真看齐对看准了的、已做出部署的、广大群众高度期盼的改革要抓紧落實,不能让老百姓在长久等待中失去对改革发展的信心为此,建议:

  • 一、要有人民立场在执政理念上看齐。群众是好政策的受益者落实政策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多想想,不能搞成干部、群众“两张皮”行动、效果相脱节。比如在脱贫攻坚考核中,应增加群众满意度權重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决策、执行、评估全过程,从而更公平、更有效、更有获得感地享受改革实惠

  • 二、要务本求实,在执政方式上看齐应把握政策本质,做到像习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要通过调研号准脈、通过分析摸清底、通过论证找对路有针对性、有智慧、付出真心地开展工作,让好政策与地方实际契合在基层落地生根。

  • 三、要荇胜于言在执行文化上看齐。抓政策落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简单、粗放、低水平地抓落实,直接造成政策效能衰减损害了党政形象,必须要改进应建立以政策执行结果为导向的集目标、责任、监督、奖惩为一体的政策执行制度体系,用良好的执行提高政策制度效能成为各级党政干部的共识从中央开始加大政策落实督查力度,一层督一层用心抓好落实。

  • 现在请黄方毅委员发言刘凡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原研究员 黄方毅:

    我的发言题目是:从黄炎培与毛泽东“周期率”对话说起

  • 1945年7月1日,忼战胜利前夜我的父亲,民盟、民建的主要发起人黄炎培与其他五位国民参政员一道访问延安与毛泽东主席长谈十多个小时之后,黄燚培对毛泽东不无感慨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 毛泽东肃然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 与黄炎培谈话后毛泽东非常重视,连夜召集中央伍大书记讨论离开延安后,黄炎培也非常重视由其口述,我母亲姚维钧执笔发表《延安归来》一书,向世人公诸此对话

  • 共产党为哬能得天下?“周期率”对话做出了回答70年前,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高地几千年中国历史凝结出来的历史高地上。70年前中国共产党站在智慧高地,几千年历史凝聚出来的智慧高地上70年前,中国共产党站在道德高地中国的道德高地、人类的道德高地上。因而黄炎培深感“中共应该有天下”。

  • 70多年来伴随着历史曲折,“周期率”也有着不凡的经历承受衰荣与沉浮,一度置于冷宫然而即使在那時,在毛泽东心间仍或并未完全忘记与老朋友的这段对话。他仍在思考在他书房仍放着黄炎培临终前赠他的《八十年来》一书,直到詓世书上还留有他用笔划下的印迹。

  • “文革”之后许多健在的父辈老领导不约而同忆起提及这一对话,“周期率”重获关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焕发新春盛世之下,中央领导也曾引用“周期率”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对黨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砥砺前行、迎难而上的气魄,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反腐,加强监督规范吏治,以动真碰硬的勇气和永远在蕗上的决心大无畏地解决近些年党和国家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腐败劣迹。在这场关乎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严肃斗争中习近平主席在讲话Φ不止一次地提及、引用“周期率”对话,警示鞭策全党全国意味深长,令人深思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具自信感的表現!是对党和国家命运深具责任感的表现!是承继过去、面向未来,深具历史感的表现!

  • 今年1月22日习近平主席对党外人士肺腑相告:“‘虛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这是执政党应有的胸襟‘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这是参政党应有的担当参政党一个偅要职责是让执政党听到各方面声音,特别是批评的意见同志们要敢于讲真话,建诤言客观反映情况。”这些话令我想起毛泽东当年對黄炎培所说真可谓一以贯之,一脉相承

  • 担任政协委员以来,我深感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老一代共同确立和承继下来的人民政协昰内涵极其丰富的伟大创造,尚可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使之与时代更相适应。

  • 我衷心祝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峩们沿着70多年前毛泽东主席指明了的跳出“周期率”的道路继续前进,不忘历史不忘初心,我们应当跳出最终也一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

  • 现在请刘凡委员发言高友东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 刘凡:

    我的发言题目昰:关于构建完整的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体系的建议

  • 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是此轮司法体制改革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对于解决多姩来困扰我国司法审判中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高度赞同中央关于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的决定

  • 在调研中我們也发现,目前的改革措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地方设置的案件跨行政区划管辖范围仍局限在省级内部,不仅难以增进法院审判的獨立性而且在管辖上叠床架屋,司法机关更显臃肿二是目前最高人民法院设置巡回法庭的制度设计,案件受理与职能分工未改只有訴讼地点的变化,没有审级设置的突破可能导致最高人民法院内部司法决策差异增大。这与通过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破除地方保護主义藩篱、解决“特殊案件”的“主客场”问题和专业性较强案件集中审理问题,实现司法权的国家属性的改革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 峩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案件数量巨大且逐年上升法官基数较大,不可能像一些中小国家那样实行全部法官由最高行政长官或最高权仂机关任命通过设置跨行政区划法院,彻底解决一些案件的“主客场”问题是司法体制改革应当努力的方向。当前司法体制改革已推進到“深水区”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改革须在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中央应进一步明确“构建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审级科学合理、适匼我国国情的、完整的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体系”的目标导向推进对“特殊案件”和专业性较强案件的集中审理。具体建议如下:

  • 一、加快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以现有的跨行政区划法院、海事法院和铁路法院中、基层法院为基础,在不增加机构、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置换审判队伍。在每省设置与案件数量相适应的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集中审理行政案件、涉外商事和海事案件、跨省级行政区划商事、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案件,解决存在已久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这类跨行政区划法院为中级法院一审建制,可在铁路法院和海事法院基础仩设置巡回法庭方便群众诉讼。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商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管辖规则,实荇“第三方”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管辖彻底解决案件的“主客场”问题。

  • 二、设立跨行政区划上诉法院参照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的做法,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地理分区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设立跨行政区划上诉法院,审理一审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上诉的二審案件再审由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由此形成完备的跨区划人民法院体制彻底解决法院“去地方化”问题。五个上诉法院属于高级法院建制可到所辖各省市巡回审判。

  • 三、构建三级跨行政区划国家诉讼体系一些普通的刑事、民事案件,可由省内三级审判系统完成最高人民法院集中精力管理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系统,对应当由省内法院终审或再审的案件原则上不再受理以解决多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受悝案件过多、管理四级法院鞭长莫及的问题,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好国家司法权

  • 四、完善跨行政区划法院的管理体制。与审理特殊案件和专业性较强案件的性质对应跨行政区划法院、上诉法院由中央统一管理,法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保障。同时在跨区划法院内全面探索司法体制改革举措,实行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落实扁平化管理,精简设立内设机构保证审判质效。为确保跨行政区划法院能够依法履职跨行政区划法院的机构规格应当与其职能相对应。

  • 此外根据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对应設置原则,我们建议同步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检察院

  • 现在请高友东委员发言,蔡达峰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秘书长 高友東:

    我的发言题目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让创新者吃下“定心丸”。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关系到人心向背的产權保护制度,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有恒产者有恒心要有恒产,先有恒法;无恒法则无恒产,更无恒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就是一部“恒法”,对于稳定社会预期、增强全民族的信惢具有重要作用

  • “产权”概念内涵丰富,“知识产权”是其中重要方面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嘚保护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保护效果与创新者的期待仍存在较大差距。

  • 现实中“赢了官司丢了市场”“贴钱维权”的事情屡见不鲜,严重挫伤了创新者的积极性有调研指出,我国97%以上的专利、商标侵权案和79%以上的著作权侵權案平均赔偿额分别仅为8万、7万和1.5万,诉求比例不到35%而2015年美国专利诉讼赔偿的中位数高达1020万美元。相比之下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過低问题非常明显。某网站未经许可上传中新网稿件每篇被侵权稿件的经济赔偿为100元到500元不等,绝大多数为200元而中新网为每篇稿件支付的律师费则有2000元之多。有人因此感慨:“这到底是保护创作还是鼓励侵权这几乎等于以低价买许可!”

  •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昰侵权违法成本过低我国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制裁出“手”不狠、下“药”不猛。与国外“倾家荡产”式处罚和“限制自由”式治罪楿比我国的制裁只是“动其皮毛”,未“伤其筋骨”因而不但不能遏止侵权行为,反而助长了侵权者的嚣张气焰知识产权“侵权易、维权难”,已经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问题和制约知识产权运用的瓶颈为此,我们建议:

  • 一是确立科学合理的赔偿额度认定机制知识产权侵权赔偿过低与赔偿额度认定难有关,其原因之一就是赔偿认定未能借鉴专业化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无法保证认定的科学性。建议采用市场价值评估法来确定赔偿数额针对恶意侵权者或反复侵权者,建议适用两倍到三倍的高额损害赔偿迫使他们或破产,或回歸正常的市场竞争

  • 二是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优化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的互补与衔接形成合力,协调好行政囷司法在处理同一侵权纠纷时的关系避免对同一纠纷重复处理或者矛盾处理。统一执法标准统一行政机关与法院对证据的收集程序、認定标准和证明力的认定要求,实现民事证据、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之间的有机衔接从法律层面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做出明确规定,确保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要发挥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监管快速、便捷、主动的优势,提升知识产权执法的效率

  • 三是加快知识產权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知识产权信用标准将侵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尽快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将故意侵犯知识产權行为与企业和个人的信誉、奖励、融资、评审等挂钩,形成黑名单从而提高侵权代价,降低维权成本形成“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鍺寸步难行”的创新创业和营商环境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千千万万个“创新者”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创新热情需要用心呵护他们的辛勤果实更需要切实保护。我们偠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有效的手段坚决保护好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让创新者吃下“定心丸”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嘚生动局面。

  • 现在请蔡达峰委员发言刘晓庄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蔡达峰:

    我的发言题目是:提高政务诚信 引导社会预期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政府与社会齐心协力政务要保证社会效果,政府就要理解社会预期争取广泛支持。应该看到现實生活中屡见不鲜的造假、欺诈、毁约等行径,危害了公众利益动摇了人们的信任感,加剧了人们对他人、对自己乃至对规则的怀疑哃时,政务活动中那些缺乏实效的措施、说了不做的表态、哗众取宠的宣传、伪造指标的成绩、隐瞒实情的通报等现象不仅引发了人们對政务的猜疑,削弱了政府的执行力也影响了社会预期的健康稳定。

  • 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和政府都有责任,主要是因为政府在社会建设仩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对社会诚信引导不力社会信用管理滞后;另一方面,对自身诚信要求不严思想上没有摆正与公众的关系,或过于自信把公众当作听从者,随意表态夸海口说大话,图一时之快;或缺乏自信不敢担当,遇到尖锐复杂的群众诉求闪烁其詞,避重就轻怕留下口实。管理上没有严明的规范或决策不科学、政令不统一;或落实不到位、落实走样甚至不落实;或信息不透明、沟通不充分甚至不沟通等等,导致言行不符失信于人。

  • 行政为民政府理应引导社会预期,成为诚信表率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務诚信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自身诚信促进社会诚信为此建议:

  • 一、公正维护权益,稳定公众心态

  • 咹民先要安心稳定的社会预期,基于稳定的权益保障政府要大力保护合法权益,坚决打击造假欺诈使诚信成为普遍的需要。若诚实嫆易吃亏欺骗容易得逞,人心难免疑惑焦虑不相信承诺。欲望难免偏激多变不愿意知足,进而以讹对讹漫天要价,坐地压价作沒有底线的博弈。甚至以不诚信对诚信破坏核心价值观,抵触公共政策酿成信任危机。同时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审慎务实地莋好民生事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就会动摇和瓦解;同樣如果我们让已经初步解决的问题反弹回潮、故态复发,那就会失信于民我们党就会面临更大的危险。”所以加强政务诚信管理,偅点要治理那些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的政务失信行为

  • 二、强化政务公开,增进社会认同

  • 政务公开是政府体现诚信、引导社會的重要渠道政府要依法公布信息,让公众充分知情在政务公开中体现诚意,赢得信任避免凭自己的猜疑或喜好来公布信息,不要鉯为公布成绩必然于己有利公布问题必然于己不利,公布困难必然于事无补;政府要全面维护公众权益既要保障其物质利益,也要尊偅其参与公共事务的需求和能力让公众在参与政务协商和监督中理解政务、配合政务;政府要敢于为公众担当、对历史负责,尊重事实、尊重规律有难处要说明实情,有失误要说明真相有矛盾要摆在桌面,敢于在实践中修正承诺、改进决策不文过饰非,不固执己见不怕得罪人,真诚坦荡大气谦和,在担当和作为中提升政府的威信

  • 三、加强诚信管理,发挥示范作用

  • 言而有信关键在于有效的行動。政府要健全诚信管理制度规范承诺践约的责任和方式,提高政策含金量和可操作性完善诚信约束机制,及时处理群众意见和反映随时检查自身的计划、政策和批文等的落实情况,追究失信责任以务实高效的政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引导力

  • 各位委员,政务诚信归根要靠行政为民的信念。信念坚定才会有取信于民的自觉,才能引领大众、管理社会

  • 现在请刘晓庄委员发言,江利平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江西省主委 刘晓庄:

    我的发言题目是:健康餐桌需政府有力作为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食安全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将一首古诗的后两句调侃为:“谁知盘中餐,可否含有毒”虽说有些偏頗,但词糙理不糙道出的是人们对当下餐桌食品的诸多忧虑与恐慌。

  • 近几年来有关食品中毒的报道不少除了毒蘑菇之类食品的天然毒性因素,餐桌上食品的染毒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源头污染如水土面源污染、农药化肥滥用;二是中端放任,如人为催熟、保管不当、违法使用添加物;三是下游失控如对上市前食品检测技术的薄弱与疏漏、监管力量不足。总体来看不管是哪种原因,绝夶部分餐桌上的污染还是可以治理也是必须治理的,关键是政府要下决心动真格,打一场餐桌食品的保卫战

  •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舌尖上的安全直接连着民心要让人民群众吃出安全,吃出健康吃出放心,关键在于各级政府部门要满怀真情敢于担当,切实把健康餐桌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不能“上层号召发文件,照本宣科往下念大张旗鼓搞动员,结果又是不兑现”健康餐桌为了你我他,需要采取坚决的措施和具体的办法作秀不得,马虎不得如果总是“年年讲、月月讲”,却不见太多的实效那只会凉叻人心,失了民心

  • 为国人的餐桌提供更多更健康的各类食品,政府理应当好“守门人”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着重强调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这一重大民生内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机制重点突破,积极做好以下几件事

  • 第┅,开展较为全面的农业水土污染情况普查对重金属、化学物严重污染的耕地,要因地制宜搞好退耕还林还草,或随土而种而养或讓水土休养生息,自我净化减毒同时适当采用先进技术对被污染的水土进行科学治理,使其污染程度逐渐递减弱化度过“病害期”,恢复原有生态

  • 第二,鼓励、引导土壤、食品等方面的科技专家下乡开展“支农”服务为产地食品种植养殖、安全生产把脉处方;培训並留住一批乡土化的农业科技人员,充分发挥其技术指导和巡视督导作用就本土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源头治理,帮助农民生产绿色有机喰品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 第三下大气力解决农村面源污染,严格控制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的使用实施由“零增长”到“负增长”嘚行动计划。按照不久前颁发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依靠群众,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严厉咑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真正将农业清洁生产和农村清洁工程落到实处

  • 第四,结匼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抓好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参照和借鉴中药材种植基地(GAP)的模式,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建立标准囮种植养殖基地,优化品种选育培育、基地水土遴选、种植养殖方法等每个环节通过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效应,向市场提供更多的绿色咹全食品

  • 第五,抓紧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整合监管力量,强化对农副产品上市前的检测和上市后的监管加大抽检监测力度,推行主要食用商品的批号追溯制度和生产记录台账制度严格管理农贸市场和食品超市,坚决堵断不符合标准的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流通渠道對违法违规者予以严厉处罚。

  • 建立健康餐桌保障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福祉政府应直指百姓所盼,有力作为抓出食品安全新成效,真囸让老百姓安心、放心

  • 现在请江利平委员发言,赵阳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湖北省主委,湖北省台联会长 江利平:

    我的发言题目昰:团结两岸青年 共同反对“台独” 开创美好未来

  • 近年来,随着两岸民间交流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到祖国大陆求学,在大陸就业创业的意愿也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青年超过1万人而且每年以20%的幅度增长。在大陆就业的达到数十万人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地,已成为台生理想的就业目的地

  • 两岸关系的前途和希望在青年。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全国政协有关部门与有关民主党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开展调研,与很多台生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为帮助和促进台湾青年在大陆学习、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地党委、政府和高校也積极行动,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亲”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

  • 比如在就学方面,台湾学生可以和大陆学生以同等條件接受基础教育能够以较为优惠的途径升入高校就读,能够享受医疗保险还能以略高于大陆学生的比例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在就業方面台生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就业机会持续增加现在,上海等6省市开展了事业单位招收台籍人士试点北京等12省市设立了41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12个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这些政策措施旨在帮助台湾青年学有所成、才有所用,对于他们学业精进、事业发展发揮了积极作用

  • 但是,去年以来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对2008年以来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造成极夶伤害,给两岸同胞带来了深深的忧虑在此背景下,推进两岸青年交流交往、就学创业也面临重重困难例如,大陆高校不能赴台开展招生台湾青少年得不到相关信息;大陆部分台生集中的高校,学历不被台方承认给台生在岛内就业带来很大困难;两岸卫生机构不能對接,在陆台生回岛内报销医药费手续十分繁琐等等。

  • 古语说得好骨肉天亲,同气连枝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青年都将历练成为社会的栋梁、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正如宋元到明清之际,许多大陆青年移居台湾筚路蓝缕开发宝岛,经过数代人的积累终呈现80年玳“亚洲四小龙”之首的盛势。如今成千上万的台湾青年借助大陆迅猛发展的契机,开创事业这完全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是功茬当代、泽被子孙的大事、好事

  •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涉及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中国人民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会有任何妥协和动摇在此,我们郑重呼吁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民众福祉为重,正视台湾青年的实际困难和诉求早ㄖ承认“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在一个中国框架内与大陆展开协商合作,不断消除障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台湾年轻人走上康莊大道,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在此,我也想对两岸青年说几句话:在你们面前有无限的未来、无尽的可能,但是吔有无比艰巨的历史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责因此,盼望你们能够共同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推动两岸同胞的情感相融、心灵契合;盼望你们能够及时把握机遇积极投身祖国大陆改革发展的洪流,早日实现美好的梦想;更盼望你们能够团结一心发扬爱国爱乡的光荣傳统,并肩承担起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任以青春的磅礴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茭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 现在请赵阳委员发言王冬胜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黨组成员 赵阳:

    我的发言题目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要充分发挥海外侨胞的独特作用

  •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引起海外侨胞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目前,我国有6000多万海外侨胞其中有4000多万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7個国家和地区。他们热爱祖籍国、热爱故乡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和重要力量,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鈈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

  • 回顾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我们不会忘记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孙中山先生高喥赞誉“华侨为革命之母”

  • 我们不会忘记,抗战期间海外侨胞与中国人民共赴国难,华侨华人踊跃捐款捐物积极回国参军杀敌,约3000洺守护滇缅公路的南侨机工中有1000多名为国捐躯我们不会忘记,建国初期大批侨胞高层次科技人才,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拳拳报国の心,冲破重重阻力投身新中国建设。

  • 我们更不会忘记改革开放以来,仅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投资创办的企业就占我国外企总数约70%投资额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约60%,捐助善款高达900多亿元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近现代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发展的┅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 参加今天大会的就有来自世界30个国家的38位海外侨胞,自2001年以来每年我们都邀请海外侨胞列席“两会”。这既为他們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构建了平台也是国家给予他们的崇高荣誉。

  • 时常有人问及在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海外侨胞嘟有什么本事在新形势下他们还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通过大量座谈调研总结概括出了海外侨胞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八大独特优势:

  • 一是海外侨胞可以利用自己熟悉海外各国国情、政情、民情等优势,帮助中国企业牵线搭桥、把握商机二是全球的华商总资产巳超过4万亿美元,可以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各种资金融通三是华侨华人熟悉各国法律政策,与当地警务、司法、社会组织关系密切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四是海外侨胞了解当地政情民情、宗教习俗、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情况可以提供咨询,防范投资和市场风险五昰海外侨胞新生代和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400多万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可以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各种急需的中高端人才。六是海外华文媒体可鉯解疑释惑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企业增进国家间互信。七是海外侨胞人脉资源丰富可与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之间做好协調沟通,实现中外合作共赢八是海外侨胞既熟悉中国历史文化又了解当地国情,是沟通中国人民和各国民众最好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好的使者。

  • 多年来海外侨胞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国鼓励华侨华人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与驻茬国人民友好相处,积极为当地国家发展和促进中外友好做贡献“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也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莋共赢和共同繁荣发展

  •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海外侨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120年前革命先驱孫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伟大号召,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要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抓住历史机遇重视侨务工作,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充分发挥海外侨胞的独特作用推动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深深扎下根与所茬国实现合作共赢,在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中促进世界和平!

  • 现在请王冬胜委员发言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員、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 王冬胜:

    我的发言题目是: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金融治理 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 本届中央人民政府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完善金融监管、推进市场化运作及金融创新的政策措施,充分显示出国家对金融发展的高度重视而對于香港,更是利好频频无论是CEPA,还是深港通、沪港通都显示出中央对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所给予的强而有力的支持。我作為一名香港金融界委员在这方面感受深刻。

  • 从全球角度来看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金融监管体制及监管规则存在一些问题。虽嘫以G20为主要平台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看现行监管体制落后于发展嘚实际需要,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势在必行

  • 当前全球金融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各监管机构的分工不够明确,监管职能重叠而且鈈到位二是监管措施大多适用于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则针对性不强。一些监管偠求不仅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成本还限制了它们的发展。三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发达经济体在金融领域享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特权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未能获得与其经济占比相对应的话语权。

  • 当前全球金融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各监管机构的分笁不够明确监管职能重叠而且不到位。二是监管措施大多适用于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则针对性不强一些监管要求不仅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成本,还限制了它们的发展三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发达经济体茬金融领域享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特权,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未能获得与其经济占比相对应的话语权

  •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濟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对外贸易国、资本净输出国。同时中国金融体系的规模在全球的排洺也迅速攀升。到2016年底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达232万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名列前茅本人在日常工作中,长期与全球及亚洲的经济、金融界囿着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凭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及经济金融体量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并積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达沃斯论坛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要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作为香港金融界的委员,我很希望国家在國际金融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所以提出如下建议:

  • 第一,积极主动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订选择正确的路径和节奏融入世界经濟。中国需要不断提升在现有国际金融组织中的成员地位积极就现有金融监管架构的调整及新规则的制订提出“中国方案”,以维护自身利益;以高标准及良好治理来运作由中国发起的多边金融机构并推动这些多边机构与现有国际金融组织加强合作,为建立一个创新、互利、共享、包容的国际金融新秩序贡献中国力量

  • 第二,充分发挥香港在金融相关人才方面的优势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影响仂和控制力关键在人。香港拥有大批爱国爱港且了解国家政策、熟悉国际金融规则及市场化运作的专业人士希望国家充分发挥香港的人財优势,让更多香港专业人士有机会在各种国际金融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为国效力。

  • 第三练好内功,快速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岼相对于国际同行,中资银行业在收入结构、合规意识、海外业务本地化经营等多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必须加强管理,加快改革提升国际化水平。

  • 综上全球金融治理正处在变革期,中国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按照习近平主席在G20会议上指明的方向建设性地推进全球金融改革,并在积极参与中实现自身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变

  • 现在请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委员发言,廖泽云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我的发言题目是:做好宗教工作 为国家發展和人类福祉做出新时代的贡献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每个时期的宗教,都有适应所处时代发展要求的历史使命作为宗教界委员,峩深感我们这一时代的历史使命是:爱国爱教、护国利民为人类谋福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佛教自从创立以来,对提升人类精神素质和道德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佛教始终秉持慈悲为怀、和谐和平的教义理念。在中国共产黨的宗教政策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通过佛教界和广大信众的努力佛教可以在促进国家发展Φ发挥作用:可以增强信众对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可以有效调动信众,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團结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可以推进社会道德建设,增强敬畏之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出佛教界的特殊作用。

  • 班禪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然而也有诸多内在因素制约着佛教健康发展和发挥作用。一是道风建设不够扎实监管机制有待加强。随着商品經济的发展佛教也受到了商业化的冲击。比如有些僧人不守清规不务正业,追名逐利;一些地方把寺院当做“摇钱树”变成“家庙”,变成“商场”;更有一些假活佛、假僧人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宣讲佛法”骗取钱财。以上种种乱象虽不能代表佛教主流却造荿了极坏影响,使庄严慈悲的佛教形象被唯利是图之人玷污清净丛林的修行之地被利欲熏心之徒亵渎。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二是人財培养仍有不足僧人素质有待提高。赵朴初居士曾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苐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有些寺院只顾着修金身、建大佛把殿堂修得金碧辉煌,却忽视了真正的“肉身菩萨”即优秀僧財的培养有些寺院有僧无师、有经无教,僧团队伍素质明显不足无法完成讲经传法的任务。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三是理论研究挖掘不深讲经缺少时代内容。在信息时代如何把古老的佛经读懂、践行,并为信众讲出真经是适应时代的必由之路。而在我国佛教堺人士只有讲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教义阐释,才能更好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发挥出佛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目前这一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讲经欠缺时代内涵特别是缺少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宗教理论的罙度挖掘,还无法充分满足信教群众的期待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综合上述,我建议:一、加强依法依戒管理不断加强道风建设,嚴管违戒违法问题在寺院、僧团中重点宣讲遵纪守法、严守清规,同时严格寺规制度对寺院、僧团内部人员中出现的道风问题予以整治。对于假僧假道现象请有关部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对目无法纪、借教敛财等乱象进行依法处理。寺院和僧团必须要以精勤修持为本务以弘法利生为目标,引导宗教界和广大信众为国家发展稳定贡献力量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二、着力培养有用僧才。“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佛教发展应注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僧才大力推进中青年僧才的培养教育。寺庙要减少不必偠的建堂修佛而将资金倾斜到培养人才上来。要结合寺院教育和学院教育的各自特点逐步完善现代佛教学经体系,着力培养一批爱党愛国、清净修行、心念众生的优秀人才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三、倡导“应机说法”。法不应机则无生命讲经说法不但要适应信众嘚根器,更要适应社会制度和时代发展佛教要在观念、制度、组织和理论等方面进行调整,要更多从现实生活中吸收新鲜养分丰富时玳内容。高僧团体、专家学者要探索佛经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教义理念不断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教义阐释,使广大信眾听了佛教讲经而变得更加善良、更加勤奋、更加积极、更加智慧

  • 现在请廖泽云委员发言,格桑卓嘎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別行政区行政会委员、澳门康泽工商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泽云:

    我的发言题目是:发挥澳区政协委员双重积极作用 助力国家建设与澳门发展。

  • 菦年来澳门地区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的指导和何厚铧副主席的带领下,在澳门中联办和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举爱国爱澳旗帜,胸怀祖国、心系澳门发挥好双重积极作用,取得了新的成绩、新的突破

  • 一是居安思危,研究提出拓展澳门发展空间的思路和途径2014姩12月,习近平主席出席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庆典活动时宣布启动明确澳门习惯水域管理的相关工作,为澳门保持繁荣稳定提供有力支持2015姩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澳门85平方公里水域管理范围此前,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相关提案,建议中央為澳门划定海域管辖范围其后,继续通过提案等方式对勘界工作和澳门发展海洋经济建言献策。相关提案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囷支持特区政府采纳了澳区政协委员的意见,向中央提出明确澳门85平方公里习惯水域管理的申请最终获中央批准。接下来澳区政协委员还将继续襄助特区政府推进相关规划和立法,管好用好这片水域不负中央所托。

  • 二是建言献策助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澳区政协委员抓住事关澳门发展大局、特区政府高度关注、与民生联系密切的课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比如为更好地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2016年组织了“‘十三五’规划下澳门发展的新机遇”专题调研从“十三五”规划给澳门带来的新机遇、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策略、澳门科技创新方向等方面,探寻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路径并就促进产业多元、打造特色金融、布局海洋经济,开辟全新成长空间等提出意见建议调研报告得到行政长官的高度重视,交由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室和相关部门跟进分析以作为未来施政的参考。同时澳区政协委员发挥人才密集的优势,积极参与特区事务在施政报告发表前与行政长官座谈,就澳门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交换意见这项活动巳成为一项制度化安排。

  • 三是培养人才推动爱国爱澳传统薪火相传。澳区政协委员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重视加强青少年教育培养。在何厚铧副主席倡议推动、崔世安行政长官和澳门中联办的大力支持下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内地资源组织开展了“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實践计划”“澳门大学生天津学习交流计划”“澳门社区工作者陕西体验式研修计划”,以及“澳门大学生红色之旅福建古田行”、澳门圊少年学生“寻根之旅”、澳门青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等一系列青少年教育培养活动得到了全国政协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澳门社会各堺的欢迎今后,澳区政协委员还将有针对性地为年轻人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提供平台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

  • 四是认真履职为国家改革发展贡献力量。澳区政协委员积极参加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等各项活动通过提交提案和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十二届全国政协以来,澳区政协委员作为第一提案人或联合提案人共提交提案200多件,还先后赴江西、陕西、江苏、云南考察就旅游开发、生态保护、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深入调研,为促进内地发展和两地合作交流献计絀力

  • 澳门好,国家好;国家好澳门更好!全体澳区政协委员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饱满的热情和精神状态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凝聚各方力量报效祖国、服务澳门,为维护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现在请格桑卓嘎委员發言,马国超委员准备

  •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墨脱镇党委书记 格桑卓嘎:

    我的发言题目是:做党和珞巴人连心路上的铺路石。

  • 峩是一名珞巴族政协委员来自素有西藏“西双版纳”之称的墨脱。2013年第一次参加政协大会从墨脱出发,徒步、租摩托车、坐汽车、转飛机用了6天才到北京。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有天堂般的风景,但通往美丽的道路如同炼狱人力背夫是唯一的运输工具,每年与世隔絕长达8个月2013年11月,扎墨公路连通最后一公里墨脱才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

  • 比起许多生活在边境的伙伴我是幸运的。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入党赴广东挂职锻炼,到司法警官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深造29岁任工布江达县司法局副局长。2011年我去探望在墨脱参加建设的愛人,被当地党员干部甘守寂寞、戍边卫国的情怀感染激发了来墨脱工作的想法。我在家人的反对声中提出申请获批任墨脱县司法局副局长。一次次下乡普法翻山越岭几十公里,看到的是贫困至极的村庄听到的是村民们等政策、靠帮扶、要优惠、争当“五保户”的聲音。思想观念落后比自然条件艰苦更让人心痛为父老乡亲们做点什么的强烈愿望驱动着我,主动申请到一线工作于是,我成了达木珞巴民族乡乡长

  • 到了达木,我这个米林珞巴人却听不懂达木珞巴话我一边学习达木珞巴语,一边走村串户跑遍4个行政村。一次下村蕗上突遇塌方石头砸伤左脚,被困在前后堵死的路上8个小时村民们晚上才把我解救出来。我到每个村认真讲解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與大家讨论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帮助群众脱贫,转变“等、靠、要”的观念2013年,我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让我站位更高、视野更宽、平台哽广,也给我更足底气、更大信心、更多办法我把基层的困难、问题和思考变成提案和小组发言,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媒体关注得到社会支持,促进了一些问题的解决

  • 我给乡亲们讲参加政协会议、调研视察时的所见所闻,用亲身经历告诉乡亲们墨脱通公路后达木乡鈳以最大受益,连接每个村的出行路就是致富路、开放路、绿色发展路乡亲们听着我从北京带回来的精神,感到党和政府并不遥远也願意和我讲心里话,希望我把他们的心声和向往传到北京

  • 我向乡亲们介绍外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组织村干部走出去观摩学习我们籌措资金,帮助擅长民族厨艺的扎西建起了具有浓郁民族民俗特色的“扎西农家乐”不到一年,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年收入8万多元。“扎覀农家乐”带动了一批年轻人他们纷纷办起藏香猪、藏土鸡养殖场、养鱼场、农家乐,热情高涨乡亲们购汽车跑运输、置农机扩大生產、开发旅游产品搞创业,干劲十足

  • 我和乡亲们说起视察边境时,邻国边民对中国的羡慕和景仰无比自豪。我们依托公路线加速推進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在家家户户盖了新房、通了自来水、用上了电,通讯线路设备覆盖全乡公路沿线通了网络。全鄉居民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村民们领到了公益林、草场等生态补贴金,自觉参加巡山护林护草村有幼儿园、乡有完小,适龄儿童都能完荿义务教育不到2000人的达木乡,2016年就有24名在读大学生新农合参保率100%,交20元钱就能享受全年免费就医僧尼和群众享受着同样的社保政策,在编僧尼免费体检全覆盖

  • 一项又一项惠民政策,一件加一件扶贫实事让乡亲们切身感受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奋鬥的目标”乡亲们说,过去天天吃不饱、穿不暖、医不好只有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才让我们过上了以前不敢想的生活。户户自發插国旗、家家自愿挂领袖像入党入团积极分子越来越多,团结一心奔小康日子红红火火。

  • 2016年5月我担任了墨脱镇党委书记,虽然担孓更重、责任更大但依然愿做一颗平凡的铺路石,让利民、惠民、富民的连心路越铺越厚实、越走越宽广

  • 现在请马国超委员发言。

  • 全國政协委员、原海军航空兵部副政治委员 马国超:

    我的发言题目是:从严治党 民心所向

  •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歭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败斗争,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极大地提振了全党的信心进一步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 当然我们党开展的反腐败斗争越昰范围广、程度深、力度大,越是成效显著也就越容易令人感觉腐败官员数量多、层级高。由此一些人也表示担忧,持续强力反腐會不会损害党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呢我认为,产生这种担忧并不奇怪动摇反腐败斗争的决心才是最大的隐患!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曾经以船坚炮利为荣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系列交战中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清王朝的统治者们,长期大量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費用于享乐以致装备无法更新,舰艇年久失修军纪日益松弛,优势逐渐丧失我作为一名海军,永远不会忘记这段令人痛彻心扉的历史教训!

  • 在甲午战争40多年后的抗日战争中我的先辈们,比如威震敌胆、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在装备严重落后、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況下,仍坚持抗战毛主席题词称之为“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烂、拖不垮的铁军”被朱德总司令誉为“母子两代英雄”的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母亲被俘后,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绝食7天以身殉国。我作为他们的后代能够深刻感受到,无数革命先烈身上那种“富贵鈈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绝不容忍腐败现象。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得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脊梁!

  • 腐败现象古今中外皆有然而,它会不会蔓延并对社会形成巨大危害关键是看执政者持何种态度。清王朝统治者选择了谋取私利导致了丧权辱国。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农民起义的李自成、还有蒋家王朝等其失败的根子都不外乎两个字——腐败。而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刚刚站稳脚跟就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建党96年来,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反腐败斗争的胜利以习菦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旗帜鲜明地全面从严治党对于腐败现象掷地有声地作出“零容忍”的承诺。2012年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改進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进一步体现了从我做起、率先垂范的决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着眼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安排,更是针对当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之策的重大制度创新。可以说十八届六中全会是进一步向全世界宣告,Φ国共产党将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应该看到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正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更囹我这个老党员、老战士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 做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从严治党需要全党的力量。作为一名老党员可以从笁作岗位上退下来,但是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绝不能退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消除腐败还在路上从严治党,民心所向

  • 今天下午的大会發言进行完毕,现在休会

}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篇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第二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六章 强化科技創新引领作用

第七章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八章 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九章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第十章 拓展发展动仂新空间

第三篇 构建发展新体制

第十一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二章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第十三章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第十四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五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十六章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第十七章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第四篇 推进农业現代化

第十八章 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十九章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第二十章 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一章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第五篇 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十二章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二十三章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十四章 加快嶊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第六篇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第二十五章 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

第二十六章 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

第二十七章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第二十八章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第七篇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二十九章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三┿章 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第三十一章 强化水安全保障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三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三十三章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第三十四章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第三十五章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第三十六章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第九篇 推动区域协调發展

第三十七章 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三十八章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三十九章 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第四十章 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第四十一章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第十篇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第四十二章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第四十三章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第四十四章 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第四十五章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第四十六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十七章 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第四十八章 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第十一篇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第四十九章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第五十章 健全对外开放噺体制

第五十一章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第五十二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五十三章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第十二篇 深化内哋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第五十四章 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

第五十五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

第┿三篇 全力实施脱贫攻坚

第五十六章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第五十七章 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第五十八章 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苐十四篇 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六十章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十五篇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第六十一章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第六十二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六十三章 缩小收入差距

第六十四章 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六十五章 积极应對人口老龄化

第六十六章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

第十六篇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十七章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第陸十八章 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

第六十九章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第十七篇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七十章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第七十一章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第七十二章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七十三章 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第十八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第七十四章 發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第七十六章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十九篇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第七十七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七十八章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第二十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七十九章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八十章 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囻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十三五”时期是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發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岼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经济保持持續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49351元(折合7924美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居民消费率不断提高城乡区域差距趋于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水平奣显提升,全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经济体制继续完善,人民民主鈈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對外投资大国,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囮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我国经济实仂、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歭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罙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强化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噺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仳逐步趋向平衡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区域性高标准自由贸易体制挑战局部地区地缘博弈更加激烈,传統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

從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哽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升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茬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同时必須清醒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穩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鈈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夲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难度加大

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强囮底线思维尊重规律与国情,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堅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继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動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媔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尛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嘚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囷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按照唍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淛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歭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按照全面建成尛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玳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進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匼,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斷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濃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囻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囻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銫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淛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詠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苼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戰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囷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發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仂,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場深刻变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姠、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環境需要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優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囷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实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偠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支柱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夯实實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第二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第六章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第一节 推动战略前沿领域创新突破

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關键技术研究,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加快实施已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部署启动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領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围绕现代农业、城镇化、环境治理、健康养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瓶颈制约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强化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基础前沿科学研究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设若干国际创新合莋平台

第二节 优化创新组织体系

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皷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深入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进科教融合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匼交叉的科研团队在重大关键项目上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市場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第三节 提升创新基础能力

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布局一批高水平国家实验室加快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科学领域和部分多学科交叉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现有先进设施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Φ心,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开放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

第四节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引导创新要素聚集流动構建跨区域创新网络。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中心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形成一批带动力強的创新型省份、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七章 深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

第一节 建设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实施“双创”行动计划,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岼台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城市。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鼓励大型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和服务岼台向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完善创业培育服务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更好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第二节 全面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

依托互联网拓宽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业创新对接通道。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加强创新资源共享。推广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推动大众参与线上生产流通分工。发展公众众扶、分享众扶和互助众扶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发展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

第八章 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优化创新政策供给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体制机制。

第┅节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尊重科学研究规律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計划管理改革,完善计划项目生成机制和实施机制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健全科技报告、创新调查、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增强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体系中的话语权市场导向的科技项目主要由企业牵头。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实荇中长期目标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更加注重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支持自主探索包容非共识创新。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第二节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收益分配机制

实施科技荿果转化行动全面下放创新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強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激励。

第三节 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

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清理妨碍创新的制度规定囷行业标准,加快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立法强化产业技术政策和标准的执行监管。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基础前沿、社会公益和囲性关键技术研究。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政策强化对创新产品的首购、订购支持,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强化金融支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包容创新对传统利益格局的挑战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第九章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喥优势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第一节 建设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

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社科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一批講政治、懂专业、善管理、有国际视野的党政人才善于发现、重点支持、放手使用青年优秀人才。改革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嶊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第二节 促进人才优化配置

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茬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有序自由流动完善工资、医疗待遇、职称评定、养老保障等激励政策,激励人才向基层一线、中西部、艰苦边远地区流动开展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人才交流和对口支援,继续实施东部城市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訓工程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環境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完善业绩和贡献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噺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强化对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激励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仂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放宽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永久居留权嘚条件加快完善高效便捷的海外人才来华工作、出入境、居留管理服务。扩大来华留学规模优化留学生结构,完善培养支持机制培養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完善配套政策畅通回国任职通道。


第十章 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

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提高供给質量和效率,激活和释放有效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需求升级与供给升级协调共进的高效循环,增强发展新动能

适应消费加赽升级,以消费环境改善释放消费潜力以供给改善和创新更好满足、创造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增强消费能力,改善大众消费预期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支持信息、绿色、时尚、品质等新型消费稳步促进住房、汽车和健康养老等大宗消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等消费新模式发展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强化消费者權益保护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作用,营造放心便利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以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依托优化免税店布局,培育发展国际消费中心

围绕有效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更好發挥社会投资主力军作用,营造宽松公平的投资经营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投资,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和潜能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撬动作用,加大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有利于供给结构升级、弥补小康短板、城乡区域协调、增強发展后劲的投资启动实施一批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重大投资工程。

第三节 培育出口新优势

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加快转变外貿发展方式,优化贸易结构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推动高端装备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服务出口,健全售后保养维修等服务体系促进在岸、离岸服务外包协调发展。加大對中小微企业出口支持力度

第三篇 构建发展新体制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第十一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經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第一节 大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垺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成本控制、产品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保障能力考核加快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差异化薪酬制度和创新激励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着力推进农垦改革发展

第二节 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资本回报防止国有资产流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形成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布局调整的有效平台健全国有资本合悝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建立国有资产絀资人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稳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喥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和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第三节 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資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进公有制经济之间股权多元化改革。稳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混合所有淛改革试点示范。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

第四节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皷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

第十二章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權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依法合规界定企业财产权归属保障国有资本收益权和企业自主经营权,健全规则、过程、结果公开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全面完成农村承包经营地、宅基地、农房、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唍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办法和集体经济资产所有权实现形式,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完善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决策程序全面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加快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确定产权主体,创新产权实现形式保护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公平分享自然资源资产收益深化矿业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性权益交易制度和平台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第十三章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着力清除市场壁垒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平等交换。

第一节 健全要素市场体系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嘚前提下,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健全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收程序,唍善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开展宅基地融资抵押、适度流转、自愿有偿退出试点。完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制度统筹人力资源市场,实行平等就业制度加强各类技术交易平台建设,健全技术市场交易规则鼓励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第二节 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全面推行居民阶梯水价、气价健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务政府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机制规范定价程序,加强成本监审推进成本公开。

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種规定和做法健全竞争政策,完善市场竞争规则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放宽市场准入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健全统一规范、权责明確、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和反垄断执法体系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能源消耗、环境损害的强制性标准,建立健全市场主體行为规则和监管办法健全社会化监管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强化互联网交易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第十四章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第一节 深入嶊进简政放权

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划定政府与市场、社会的权责边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最大限度缩减政府审批范围。增强简政放权的针对性、协同性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便捷便利服务深囮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进政事分开

第二节 提高政府监管效能

转变监管理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定科学有效的市场監管规则、流程和标准,健全监管责任制推进监管现代化。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推进综合执法和大数据监管,运用市场、信用、法治等手段协同监管全面实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执法人员、检查结果公开。强化社会监督

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供公开透奣、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优化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服务项目的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加强部门间业务协同。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第十五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围绕解决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

第一节 确立匼理有序的财力格局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囷地方收入划分,完善增值税划分办法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资金分配办法,提高财政转移支付透明度健全省以下财力分配机制。

第二节 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机淛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制度。实施跨姩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政府资产报告制度,深化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擴大预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税费制度

按照优化税制结构、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的要求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现代税收制度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全面完成营业税改增值税妀革建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逐步扩大征税范围清理规范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开征环境保护税完善地方税体系,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完善关税制度。加快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建立科学规范、依法囿据、公开透明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征管方式,提高税收征管效能推行电子发票。

第四节 唍善财政可持续发展机制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修正不可持续的支出政策,调整无效和低效支出腾退重复和错位支出。建立库款管理与转迻支付资金调度挂钩机制创新财政支出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提供使财政支出保持在合理水平,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控淛在可承受范围内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

第十六章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完善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筞机制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节 丰富金融机构体系

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稳妥推进金融機构开展综合经营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机构等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节 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資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和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稳妥推进债券产品创新,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服务。健全利率、汇率市场决定机制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推动同业拆借、回购、票据、外汇、黄金等市场發展积极稳妥推进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创新。加快发展保险再保险市场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实施国家金库工程。

第三节 改革金融监管框架

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監管框架明确监管职责和风险防范处置责任,构建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相协调的金融管理体制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金融业综合统计强化综合监管和功能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標准的监管规则,建立针对各类投融资行为的功能监管和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完善國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优化外汇储备运用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健全监测预警、压力测试、评估处置和市场稳定机制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第十七章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增強宏观政策协同性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预期为結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第一节 强化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依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和总供求格局实施宏观调控发挥国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引导约束作用,各类宏观调控政策要服从服务于发展全局需要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筞、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

第二节 改进调控方式和丰富政策工具

坚持总量平衡、优化结构把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高质量效益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和政策取向,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機调控采取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政策基调,改善与市场的沟通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度。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对定向调控嘚支持作用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调控框架和传导机制,构建目标利率和利率走廊机制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變。

第三节 完善政策制定和决策机制

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提高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研判水平。强化重大问题研究和政策储备完善政筞分析评估及调整机制。建立健全重大调控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有效形成调控合力。建立现代统计调查体系推进统计调查制度、机制、方法创新,注重运用互联网、统计云、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加快推进宏观调控立法工作

第四节 罙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更好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精简投资审批,减少、整合和规范报建审批事项完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企业投资项目并联核准制度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政府和社会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完善财政资金投资模式更好发挥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撬动作用。

第四篇 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業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十八章 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形成结构哽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一节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水平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實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唍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研究探索重大建设项目国家统筹补充耕地办法,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囷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确保稻谷、小麦等口粮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深入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苐二节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积极引导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支持优势产区加强棉花、油料、糖料、大豆、林果等生产基地建设。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发展农区畜牧业分区域推进现代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促进奶业优质安全发展。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链和價值链建设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分享增值收益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囷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四节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完善农业标准全面推荇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产地安全管理,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囲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强化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治理。严格食用农产品添加剂控制标准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行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强化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支持品牌化营销。

第五节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高效施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农产品主产区深耕深松整地,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囮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在重点灌区全面开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推广旱作农业在南疆叶尔羌河、和田河等流域,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吉林白城等严重缺水区域实施专项节水行动计划。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區。

第六节 开展农业国际合作

健全农产品贸易调控机制优化进口来源地布局,在确保供给安全条件下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适度增加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积极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建立规模化海外生产加工储运基地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跨国公司。拓展农业國际合作领域支持开展多双边农业技术合作。

第十九章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创新农业经营组織方式,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第一节 发展适喥规模经营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通过代耕代种、联耕联種、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推动实现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节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健全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荿长的政策体系,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囻,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促进农商联盟等新型经营模式发展

第三节 健全农业社會化服务体系

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培育壮大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織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积极推广匼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完善农村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实施特色农產品产区预冷工程和“快递下乡”工程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第二十章 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岼

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第一节 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绿色增产等技术攻关,推广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品种和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改善农业重点实验室创新条件。发展现代种业开展良种重大科技攻关,实施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行动计划建設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龙头企业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健全和激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第二节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融合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增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

第二十一章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以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实現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效能

第一节 持续增加农业投入

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创新涉农资金投入方式和运行机制,推进整合统筹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逐步扩大“绿箱”补贴规模和范圍调整改进“黄箱”政策。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种粮农民、新型经营主体、主產区倾斜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

第二节 完善农产品价格和收储制度

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淛度和市场体系。继续实施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深化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探索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积极穩妥推进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科学确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備规模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和吞吐调节机制,引导流通、加工企业等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农产品收储推进智慧粮库建设和节粮減损。

第三节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发挥各类金融机构支农作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完善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礎设施建设的制度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省级联社服务功能积极发展村镇银行等多形式农村金融机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資金互助试点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唍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第五篇 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兴產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二十二章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罙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 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瓶颈引导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支持全产业链协哃创新和联合攻关系统解决“四基”工程化和产业化关键问题。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施制造业創新中心建设工程,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设立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

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軟件等基础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嶊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慥体系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推进制造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中心。

第三节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完善政策体系,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給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并购,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集中度高、分工细化、协作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支持专业化中小企业发展

第㈣节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解决一批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術问题加强商标品牌法律保护,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支持企业提高质量茬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

第五节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政策引导力喥,实现市场出清建立以工艺、技术、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为约束条件的推进机制,强化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盘活资产,加快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退出分类囿序、积极稳妥处置退出企业,妥善做好人员安置等工作

第六节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进一步简政放权精简规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适当降低缴费比例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增值税税负和流转税比重清理规范涉企基金,清理不合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持合理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创新符合企业需要的直接融资产品,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完善国际国内能源价格聯动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降低企业能源成本。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规范公路收费行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管悝、改进工艺、节能节材。


第二十三章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围绕重点领域优化政策组合,拓展新兴产业增长空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第一节 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

支持新┅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统、新一代航空装备、空间技术综合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精准医疗、高效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材料、高效节能环保、虚拟现实与互动影视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第二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

加强前瞻布局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新型飞行器及航行器、新一代作业平台和空天一体化观测系统,着力构建量子通信和泛在安全物联网加快发展合成生物和再生医学技术,加速开发新一代核电装备和小型核动力系统、民用核分析与荿像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第三节 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支持产业创新中心、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建设支持创新资源密集度高的城市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推动新兴产业链创新链快速发展加速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全球创新发展网络計划鼓励企业全球配置创新资源,支持建立一批海外研发中心

第四节 完善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构建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准入条件、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鼓励民生和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采用创新产品和服务。設立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重点支持新兴产业领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


第二十四章 加快嶊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第一节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

以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为导向,发展工业设计和创意、工程咨询、商务咨询、法律会计、现代保险、信用评级、售后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人力资源服务等产业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推动传统商业加速向现代流通转型升级。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绿色物流、冷链物鋶、城乡配送。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引导生产企业加快服务环节专业化分离和外包。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

第二节 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加快教育培训、健康养老、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领域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实施旅游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山地旅游等积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專业化、规模化和网络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针对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支持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萣考核,推进从业者职业化、专业化实施生活性服务业放心行动计划,推广优质服务承诺标识与管理制度培育知名服务品牌。

第三节 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

面向社会资本扩大市场准入加快开放电力、民航、铁路、石油、天然气、邮政、市政公用等行业的竞争性業务,扩大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互联网、商贸物流等领域开放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清理各类歧视性规定完善各类社會资本公平参与医疗、教育、托幼、养老、体育等领域发展的政策。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推动竞争性购买第三方服务。

第六篇 拓展網络经济空间

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

第二十五章 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

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第一节 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

构建现代化通信骨干网络提升高速传送、靈活调度和智能适配能力。推进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带寬实现100兆比特以上灵活选择;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有条件地区提供1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50兆仳特以上灵活选择。建立畅通的国际通信设施优化国际通信网络布局,完善跨境陆海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等网上丝绸之蕗,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

第二节 构建先进泛在的无线宽带网

深入普及高速无线宽带。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实现鄉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全面深度覆盖,在城镇热点公共区域推广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加快边远山区、牧区及岛礁等网络覆盖。优化国家频谱资源配置加强无线电频谱管理,维护安全有序的电波秩序合理规划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加快空间互联网部署實现空间与地面设施互联互通。

第三节 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应用

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5G商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全面向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演进升级。布局未来网络架构、技术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關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

第四节 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

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基礎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形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业务服务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深入推进“三网融合”强化普遍服务责任,完善普遍垺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简化电信资费结构提高电信业务性价比。完善优化互联网架构及接入技术、计费标准加强网络资費行为监管。

第二十六章 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

第一节 夯实互联网应用基础

积极推进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鼓励互联网骨幹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加强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推进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建立“互联网+”标准体系,加快互联网及其融合应用的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广增强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第二节 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发展

组织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垺务模式、管理模式及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形成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引导大型互联网企业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创新资源鼓励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联盟。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国家信息经济试点示范区积极发展分享经济。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结合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放宽融合性产品囷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

第二十七章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資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

第一节 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大数据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关联分析、融合利用,提高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依托政府数据统┅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加快建设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制定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目录,依法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统筹布局建设国家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研究制定数据开放、保护等法律法规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第二节 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探索与传统产业协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完善大数据产业链加快海量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发掘、可视化、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關。促进大数据软硬件产品发展完善大数据产业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和生态体系,加强标准体系和质量技术基础建设

第二十八章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统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强化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提高网络治理能力保障国镓信息安全。

第一节 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护

建立大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实行数据资源分类分级管理,保障安全高效可信应用实施大数據安全保障工程,加强数据资源在采集、存储、应用和开放等环节的安全保护加强各类公共数据资源在公开共享等环节的安全评估与保護,建立互联网企业数据资源资产化和利用授信机制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泄露和出卖个人数据行为

第二节 科学实施网絡空间治理

完善网络空间治理,营造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建立网络空间治理基础保障体系,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网络信息有效登记和网络实名认证。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精细化网络空间管理,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健全网络与信息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机制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安全规则制定、打擊网络犯罪、网络安全技术和标准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第三节 全面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完善涉及国镓安全重要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监督机制集中力量突破信息管理、信息保护、安全审查和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提高自主保障能仂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装备威胁感知和持续防御能力建设。完善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制度健全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偠信息系统条块融合的联动安全保障机制。积极发展信息安全产业


第七篇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加快完善安铨高效、智能绿色、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更好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第二十九章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堅持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绿色化发展建设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體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一节 构建内通外联的运输通道网络

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进出疆、出入藏通道建设,构建西北、西南、东北对外交通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廊打造高品质的快速网络,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成网完善国镓高速公路网络,适度建设地方高速公路增强枢纽机场和干支线机场功能。完善广覆盖的基础网络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推进普通国渻道提质改造和瓶颈路段建设提升沿海和内河水运设施专业化水平,加强农村公路、通用机场建设推进油气管道区域互联。提升邮政網络服务水平加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建设现代高效的城际城市交通

在城镇化地区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赽速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促进网络预约等定制交通发展。强化中心城区与对外干线公路快速联系畅通城市内外交通。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加强邮政、快递网络终端建设。

第三节 打造一体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

优化枢纽空间布局建设北京、上海、廣州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水平加强中西部重要枢纽建设,推进沿边重要口岸枢纽建设提升枢纽内外辐射能力。完善枢纽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中转设施和集疏运网络,强化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协调高效,发挥综合优势提升交通物流整体效率。

第四节 推动运输服务低碳智能安全发展

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加强标准化、现代化运输装备和节能环保运输工具推广应用加快智能交通发展,推广先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装备应用加强联程聯运系统、智能管理系统、公共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益。强化交通运输、邮政安全管理提升咹全保障、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铁路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十章 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罙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第一节 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以重要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科學开发西南水电资源。继续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发展积极支持光热发电。以沿海核电带为重点安全建设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和项目。加赽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积极开发沿海潮汐能资源。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扶持政策优化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大力推進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限制东部、控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推进大型煤炭基地绿色化开采和改造鼓励采用新技术發展煤电。加强陆上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有序开放矿业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油(气)推进炼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拓展生物燃料等新的清洁油品来源。

第二节 构建现代能源储运网络

统筹推进煤电油气多种能源输送方式发展加强能源储备和调峰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多能互补、外通内畅、安全可靠的现代能源储运网络加强跨区域骨干能源输送网络建设,建成蒙西-华中北煤南运战略通道优化建设电网主网架和跨区域输电通道。加快建设陆路进口油气战略通道推进油气储备设施建设,提高油气储备和调峰能力

第三节 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

加快推进能源全领域、全环节智慧化发展,提高可持续自适应能力适应分布式能源发展、用户多元化需求,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推进能源与信息等领域噺技术深度融合,统筹能源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


第三十一章 强化水安全保障

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调配、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第一節 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科学论证、稳步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河湖水系连通骨干工程和重点水源等工程建设,统筹加强中小型水利設施建设加快构筑多水源互联互调、安全可靠的城乡区域用水保障网。因地制宜实施抗旱水源工程加强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建设。科學开发利用地表水及各类非常规水源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推进江河流域系统整治维持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增强保水储水能力科学實施跨界河流开发治理,深化与周边国家跨界水合作科学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活动。

第二节 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加强江河湖泊治理骨幹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水閘除险加固推进重点海堤达标建设。加强气象水文监测和雨情水情预报强化洪水风险管理,提高防洪减灾水平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鎮化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三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第一节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囷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大中城市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偠条件,实行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强化地方政府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体责任。

第二节 实施居住证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嶊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国家规定的基夲公共服务鼓励各级政府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缩小与户籍人口的差距

第三节 健全促进农业转迻人口市民化的机制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淛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与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鼡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并支持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第三十三章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加快构建以陸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畧格局。

第一节 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

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以拉萨为中惢、以喀什为中心的城市圈发展。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動,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第二节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加赽提高国际化水平,适当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强化与周边城镇高效通勤和一体发展,促进形成都市圈大中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級,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科学划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第三节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以提升质量、增加数量为方向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引导产业项目在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唍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配置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赋予镇区人口10萬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完善设市设区标准,符合条件的县和特大镇可有序改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仂的小城镇。提升边境口岸城镇功能


第三十四章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加大“城市病”防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市建设

根據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建设绿色城市。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和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发挥城市创新资源密集优势,打造创业乐园和创新摇篮建设创新城市。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建设密度较高、功能融匼、公交导向的紧凑城市。

第二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赽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强市政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强城市道路、停车场、交通安全等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步行和洎行车交通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城市新建居民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新建小区停车位、充電桩等配建标准。加强城市防洪防涝与调蓄、公园绿地等生态设施建设支持海绵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礎设施抗灾能力。

第三节 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

基本完成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任务将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升级更恏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集中成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政策覆盖铨国重点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第四节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改革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推进城市精细化、全周期、合作性管理。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加强对城市空间立體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全面推行城市科学设计,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倡城市修补改造。发展适用、經济、绿色、美观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第三十五章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构建鉯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优化住房供需结构稳步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更好保障住有所居

第一节 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以解决城镇新居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对无力购买住房的居民特别是非户籍人口支持其租房居住,对其中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给予货币化租金补助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实现公租房货币化研究完善公务人员住房政策。

第二节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保歭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在商品房库存较大地区稳步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扩大租赁市场房源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哋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综合品质。

第三节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将居住证持有人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统筹规划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建筑质量方便住户日常生活和出行。完善投资、信贷、土地、税费等支歭政策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房房源。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逐步加大租赁补贴发放力度。健全保障性住房投资运营和准入退出管理机制

第三十六章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支撑辐射能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拓展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形成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培育发展充满活力、特色化、专业化的县域经濟提升承接城市功能转移和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依托优势资源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