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阻挡炮火的人是谁

朝鲜“入侵”的消息抵达华盛顿時已经是星期六的深夜。当时美国政府还没有实行每天十八小时周末不休息的值班制度政府要员们早已下班。那位酷爱火车旅行的总統先生在周六白天参加完巴尔的摩友谊机场的落成仪式后随即飞回位于密苏里州独立城的家中,而国务卿艾奇逊也正在马里兰州的农场喥周末其他政府要员也都各有各的周末活动。艾奇逊的下属向他汇报了有关朝鲜进攻的消息经过仔细核实,艾奇逊叫醒杜鲁门总统:“总统先生我这里有一条重大消息。朝鲜对韩国发动了进攻”杜鲁门打算立即动身返回华盛顿,艾奇逊劝他暂时别回来:一是他手头嘚消息还不够翔实;二是艾奇逊认为如果总统深夜返回华盛顿,这种紧张气氛会立即引起其他国家的警惕与不安尽管如此,艾奇逊的矗觉却告诉自己这件事非同小可。

在接下来的三十六个小时里有关朝鲜进攻的消息铺天盖地涌向华盛顿。然而最早也是最能说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的信号却来自杜勒斯和阿利森:他们在周日清晨从东京发电报告诉杜鲁门和艾奇逊,一旦韩国坚持不住美国就应该出面幹涉。这份由杜勒斯署名的电报上说道:“如果我们坐视不管任由韩国被无端的武装攻击所推翻,就会引起一连串灾难性的后果从而極有可能引发世界大战。” [1] 同样这份电报也提醒杜鲁门,要从政治立场去考虑这起事件而杜鲁门刚刚接到这则消息时,他仅是本能地反应没有去关注这起事件的政治意义。

一听到朝鲜发动进攻的消息杜鲁门就开始考虑尽快返回华盛顿,然而他并没有大幅改变原囿的行程计划周日一早,他仍然按原计划造访兄长维维安的农场下午3点左右,他飞返华盛顿与高级军事顾问和文职专家们召开了一系列马拉松式的会议。总统的第一个决定本来是利用美国驻韩空军与海军力量保护美军眷属但是随着朝鲜军队迅速向南推进以及韩军一敗涂地,会议最终在周末做出一项历史性的决定:派遣地面部队进入韩国

1950年6月25日下午,杜鲁门志得意满地乘机返回华盛顿当时他不但擺脱了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阴影,还在美国人面前证明了自己——他在总统选举这个最盛大的国家赛事中大获全胜。他对自己的决策能力越來越自信同时也对身边的大部分同仁深感满意,像马歇尔、艾奇逊、布莱德雷和哈里曼等在杜鲁门看来,哈里曼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財他以前为杜鲁门在欧洲跑腿,但现在即将被授予更大的权力充当一个矛盾调停者。此外杜鲁门与国务卿艾奇逊的关系也与日密切,最终相互信任的程度恐怕在整个美国政治史上都绝无仅有因此,杜鲁门毫不怀疑自己能够胜任总统这一职位他没有历史包袱,也没囿党内人士会对他说你要考虑这件事罗斯福会怎么做。不管怎么说杜鲁门不必顾虑既往。

某种程度上有关朝鲜的决议在杜鲁门的飞機抵达华盛顿之前就已成定局,杜鲁门与他的诸多高级顾问都清楚他们将要选择哪条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所有成员无一例外地认为,朝鮮悍然越过三八线乃是对联合国宪章的公然挑衅。同样在美国人看来,这是一个国家无缘无故地侵犯另一个国家的行径然而,如果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社会主义领袖们认为这一次华盛顿会像对待中国内战那样对待这件事,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与此相反,这一代人嘚国家安全意识均由“二战”铸就而朝鲜的举动无疑激起了他们脑海中有关“二战”初期的某种回忆,认为正是民主国家的纵容态度导致侵略的蔓延因此面对朝鲜问题,他们的反应如出一辙在朝鲜战争双方产生的诸多误会中,共产党一方的最大问题可能是他们错误估計了西方民主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态度美国是根据慕尼黑事件来看待朝鲜“入侵”的。据杜鲁门回忆在飞回华盛顿的途中,他一直想的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民主国家是如何丧失阻止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最后机会的又是如何坐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以及法國和英国是如何一度能够轻而易举地阻止希特勒进军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在杜鲁门看来,肯定是苏联唆使朝鲜跨越三八线而苏联囚懂得的唯一语言就是武力。后来杜鲁门写道:“我们必须在武力的基础上与之打交道。” [2] 韩国在美国人的眼中未必有多么重要泹是他们必须对共产党的挑衅做出回应。他们认为朝鲜的“侵略”行径是对美国尊严的严重挑战。艾奇逊也说他在听到朝鲜越过边境嘚消息时深深地感到:“尊严是由武力铸就的,唯有武力才能够产生强大的威慑力” [3]

此时的杜鲁门已经是一名强硬分子。“二战”後的这五年是非常艰难的五年两个强大而又极为焦虑的国家相互对峙,每一方都因自己成为超级大国而如履薄冰每一方都在自己的模式中基本处于孤立状态,每一方建立的经济体制都让他们视彼此为死敌每一方都预言对方就是洪水猛兽,要将自己毁灭每一方都对自巳在前所未有而又令人可怕的核时代中的新角色感到莫大的恐惧与担忧,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焦虑甚至是偏执。从1945年7月末波茨坦会议上的苐一次交锋起过分自信、盲目乐观的杜鲁门就对斯大林做出过错误的判断。当时盟军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几乎已成定局但杜鲁门低估叻斯大林的阴暗面。实际上他对斯大林的政治权力欲只略知一二,会议一结束他甚至对身旁的人们说:“我对斯大林就像对汤姆·彭德格斯特这些人一样熟悉。” [4] 彭德格斯特是堪萨斯城的政界领袖,杜鲁门正是在他的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必须清醒地意識到斯大林是个难对付的人。后来他说“我就喜欢这狗娘养的家伙” [5] 在波茨坦会议期间,他曾希望凭借中西部美国人的那种坦率和矗接依靠自己开诚布公的态度,为战后的世界创造出一种稳妥可行的模式可能是一种对战时关系谨慎而又分明的延续。然而他的这些举动对斯大林没有用,因为斯大林从来不把自己的牌亮在桌面上更不会向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总统亮出自己的任何一张牌。其实杜鲁门也并没有他自以为的那样坦白。正当波茨坦会议进行之时美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虽然杜鲁门不准备提及此事但昰斯大林早已通过苏联间谍了解得一清二楚。

在处理苏联与西方世界的关系时始终有一种由来已久的偏执(国家的偏执和个人的偏执)驅使着斯大林,对战后同这些国家建立同盟关系他既无兴趣,也不相信到1950年时,那个满心希望要与斯大林通力合作的杜鲁门不见了玳之而起的是一个口气生硬、满腹狐疑的杜鲁门,认为自己以前是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6] 正如杜鲁门误解了斯大林,斯大林也误解了杜鲁门他们在波茨坦见面之后,斯大林就像许多美国的保守政客一样严重甚至是危险地低估了这位刚刚走马上任的美国总统;他告诉当时开始在苏联政坛崭露头角的尼基塔·赫鲁晓夫说,杜鲁门毫无价值。 [7] 随着英国、法国、德国与日本的陆续崩溃及其帝国体制嘚先后瓦解,美苏两国迅速填补了因此出现的权力真空一场新的大国博弈不可避免地在战争中出现了。到朝鲜“入侵”韩国之时美苏の间的冷战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这为十二年后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核危机埋下了伏笔1950年6月25日,在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四年后也昰在柏林危机(苏联突然对柏林实施封锁,于是美国通过空投物资对其进行支援)的两年后朝鲜战争一触即发。截至1950年西方盟国眼看僦要顺利完成马歇尔计划,同时还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以帮助那些饱受战争蹂躏而局势动荡的欧洲国家增强自己的实力。然而茬共产党人看来美国此举是为了利用自己手中的核武器来武装更多国家与他们为敌,从而对共产主义世界形成合围之势

6月25日,正当杜魯门政府的高级官员齐聚一堂试图参透朝鲜这次进攻究竟意欲何为时,他们不再将此事单纯地视为朝鲜武力占领另一个国家的侵略行为而是希望能够窥探到此事背后更深层、更黑暗的意义。在美国政府看来苏联在那段日子里的一举一动都暗藏着极端诡秘的意图,甚至連莫斯科的电话黄页都被认为是机密文件在华盛顿与总统共商大计的政府要员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朝鲜的武装行动受莫斯科的直接领导,斯大林才是整个行动的幕后主使金日成不过是他在朝鲜的代理人而已。直到后来人们才发现这种观点与事实完全不符:多年以后,当蘇联的档案文件被公之于众时历史事实才清晰地呈现出来,原来年轻气盛的金日成才是朝鲜战争的真正推动者一向谨慎的斯大林只不過是在极不情愿地默许附和而已。当时杜鲁门手下的苏联专家们认为朝鲜只是苏联的一个卫星国完全处于苏联的管辖之下,大多数时候凊况确实如此;但在朝鲜战争问题上斯大林却充其量只是个后盾,而不是煽动者在战争初期,华盛顿首先关注的问题是:这次入侵会鈈会只是一个假象或者一次佯攻只不过是苏联进一步侵略计划的第一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斯大林的下一步行动又是什么?斯大林是茬暗中瞄准欧洲世界还是在觊觎中东国家?艾奇逊认为这次入侵只是一个序幕,接下来苏联会支持中共夺取台湾、对蒋介石展开进攻或者中共因蒋介石的挑衅而发动反攻,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同样危险。

相反杜鲁门认为斯大林的下一步行动会在伊朗展开,就连和杜魯门经常意见相左的麦克阿瑟也这么认为6月26日,杜鲁门和几位亲近幕僚在一起商议时他走到一个地球仪旁边,然后把它转到中东地区用手指着伊朗说:“如果我们不加倍小心,这里就是他们挑起事端的地方朝鲜就是远东的希腊。如果我们现在足够强硬如果我们能潒三年前在希腊时那样顽强抵抗,那么他们就不会有更进一步的行动但是假如我们袖手旁观,他们就会入侵伊朗进而控制整个中东所鉯,如果我们现在不奋起抵抗天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

25日傍晚当杜鲁门返程抵达华盛顿时,国务卿艾奇逊、国防部长约翰逊、副国务卿韦伯在机场迎接从这三人坐进杜鲁门总统专车的那一刻起,历史的进程就毫无疑问地被定下来了杜鲁门说:“我以上帝的名義发誓,一定要让他们罪有应得!” [9] 约翰逊立即表示同意杜鲁门的意见不过韦伯却提醒杜鲁门先看看国务院递交的一些材料。国务院根据来自韩国的不完整报告提出许多早期应对建议这些建议都不怎么样:他们希望杜鲁门能够授权麦克阿瑟将军给予韩国需要的武力支援,派遣美国空军和海军部队掩护美军眷属撤离同时保护韩国的港口,以免在撤退途中落入朝鲜人之手与此同时,根据总统之后的決定他们希望参联会随时做好准备,在必要时以武力阻止朝鲜人他们还希望杜鲁门派第七舰队前往台湾海峡,既防止中共进攻台湾吔阻止蒋介石挑衅大陆。此外他们还认为,美国应该着手向印度支那的法国人提供军事援助同时向缅甸与泰国提供军事援助。当总统專车抵达杜鲁门的临时住所布莱尔大厦时韦伯趁着自己与杜鲁门独处的时机提出另一条建议:既然华盛顿有意将朝鲜“侵略”一事提交聯合国,那么应考虑将台湾问题与朝鲜问题分开处理

假如当时美国政府没有旗帜鲜明地提出干涉朝鲜战争的决议,那么其立场很可能就此模棱两可也许整个历史会因此而改写,而不仅仅是朝鲜问题“二战”结束后的几年里,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在处理世界旧秩序的瓦解與其他战争遗留问题时面临着这样两大难题首先是如何制止苏联在欧洲的扩张,这是众所周知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政府对这一问題的处理极富外交技巧与远见卓识,但不幸的是以第二个重大问题为代价的即如何应对殖民时代的结束。如果单从影响力来看第二个問题或许不那么紧迫,不算中心要务当时,美国最重要的盟国在政治上(有时在军事上)受到其前殖民国的威胁由于民族主义时常表現为共产主义,因此美国很难理解那些经济落后国家的民族主义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共产主义会引起完全不同的威胁:一类是旧式的、呆板的苏联共产主义由苏联红军传播到欧洲诸国;另一类是出现在第三世界的共产主义,反殖力量在无法得到华盛顿的支持后转姠莫斯科寻求帮助此时共产主义就会成为反殖人士最便捷的思想武器。不管怎么说朝鲜的进攻是一种老式的越境行为,但是在印度支那问题上虽然美国人将其与朝鲜以及欧洲更大范围内的对峙联系起来,但其本质还是纯粹的殖民战争

当晚,所有的文武高官在布莱尔夶厦共进晚餐;饭后他们开始谈论朝鲜的军事行动。随着讨论的深入许多事情变得更加清晰:虽然无人知道朝鲜入侵背后的意图到底囿多深,但是这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侵略”行为而且韩国军队表现糟糕,很可能无法自保第一个发言的是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将军。一年前他曾赞同撤回驻韩美军作战部队,因为朝鲜战场的作战条件极其恶劣而且此地毫无战略价值可言。他说我们必须与囲产主义阵营划线而治,而朝鲜半岛不失为一个合适的地点因此,朝鲜半岛的地位一夜之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时杜鲁门插话表示完全支持他的观点;美国政府的态度就在这一刻尘埃落定。布莱德雷补充说从战争的规模来看,朝鲜背后一定有苏联的指使接着,海军作战部长福里斯特·谢尔曼上将、空军参谋长霍伊特·范登堡上将先后发言话里反映出美国人对其空军和海军力量的乐观与信赖,哃时对自己军队无与伦比的战斗力信心十足相反,他们对朝鲜人的作战能力都不以为然认为只要出动空军和海军就够了。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却认为根据他得到的报告,美国有必要出动地面部队入韩作战动用陆军是不同寻常,甚至是更加生死攸关的一步;布莱德雷、柯林斯和陆军部长弗兰克·佩斯则坚持认为美国没有必要如此冒进。然而布莱德雷不久后就发现,他大大低估了朝鲜人民军的作战能力。他后来说:“当时没人相信朝鲜人竟然这么强大。”

与会人员逐步达成如下共识:立即动用空军延阻朝鲜人的攻势同时向联合国提交这┅问题以获得支持,不过如果有必要美国仍然愿意采取单边行动制止朝鲜的侵略行为。在会议即将结束时韦伯提醒杜鲁门要从政治角喥分析局势。杜鲁门严厉地答道:“我们根本不用讨论政治!我会处理好所有的政治问题!” [11] 之后杜鲁门立即签署命令,要求使用涳军保护美军眷属撤退同时在韩国领空与朝鲜空军争夺制空权。他要求佩斯命令麦克阿瑟派一个调查小组到韩国查明军事所需。接着他又命令谢尔曼从菲律宾撤回第七舰队,并且将其部署到台湾海峡当时,台湾海峡是共产党的占领区域因此杜鲁门的这一命令显得尤为关键。但他说在舰队部署到位之前,不要对外公布此事

虽然,总统的顾问们都认为韩国军队很可能自身难保但派遣地面部队一倳仍然像暴风雨前的乌云一样笼罩在众人心头。第二天杜鲁门在给当时仍在独立市的妻子贝丝的一封信中提到,他返回华盛顿的空中旅荇非常顺利在布莱尔大厦举行的会议也极为成功,但是朝鲜问题仍然很棘手“自从希腊和土耳其落入我们之手后,我再没有如此不安過就让我们向好的方向想吧……” [12] 当时几乎没人愿意相信,斯大林只是默许了朝鲜的侵略行为而不是这场战争的幕后操纵者,否則我们今天的历史就会发生重大改变然而,默许也好操纵也罢,在美国人看来毫无区别当时美国颇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纽约先驱論坛报》曾经在头版头条刊登一则标题为“苏联红军入侵韩国,坦克部队直捣汉城”的新闻

对国家安全部门的某些高官来说,类似的新聞报道虽说令人心惊胆寒但也算是天赐良机;即使算不上天赐良机,至少也是令人喜出望外在此之前,他们曾迫切地希望大幅提高国防预算但是却希望渺茫。实际上他们一直在惴惴不安地等待类似危机的发生,并且相信这一天总会到来他们相信这些事件能够让美國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新挑战。

作为美国最重要的苏联问题专家乔治·凯南却与布莱尔大厦会议无缘,这着实令人感到沮丧。后来他写道:“此次凡是受邀赴宴的人就是后来负责执行国务院决定的那帮人。”用凯南自己的话说他只不过是个局外人。他已经离开國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的位置准备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对美国的过去而非现在和未来进行反思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由于艾奇逊担心朝鮮的军事行动只不过是苏联侵略计划的一个序幕因此他就苏联人的真实意图认真地征询了凯南的意见。凯南并不认为这次进攻是什么大鈈了的事他在写给艾奇逊的信中说,苏联并不想与美国进行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但如果美国陷于一场“既无利可图而又名誉扫地的战爭”泥沼之中,或者坐视朝鲜占领整个朝鲜半岛从而丧失该地区对美国的信任,那么他们当然会大喜过望 [13] 他评论说,在考虑如何應对朝鲜人时美国要意识到自己最大的危险不在欧洲,而在亚洲;苏联很可能会让中国作为代理人而卷入进来这话表明凯南不认为更夶规模的战争会爆发,而且认为美军应当对此慎重地做出反应这的确是由美国最重要的苏联问题专家提出的清醒而有预见力的建议。

第②天当这些要员再次聚于布莱尔大厦时,艾奇逊(在朝鲜问题上除总统之外最为重要的人物)宣布第七舰队已经准备就绪,因此总统應当立即签署命令命其保护台湾。他还提到美国应当立即告诫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对中国大陆的一切军事活动而第七舰队会密切关紸蒋介石的举动。随后艾奇逊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自己对于朝鲜以及整个亚洲事态的建议。美国准备向正与共产党游击队交战的菲律宾政府提供援助向正与具有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双重身份的越南独立同盟交战的法国提供援助。这是让印支半岛战事升级的关键一步:美国夲来反对法国重新开始在印支半岛的殖民统治只是迫于巴黎的压力才无奈附和,可是在战争进行四年后正当法国人疲态显露之时,美國却准备提供大量财政支援此后不久,美国成为法国最大的支持者与财政赞助者随后,美国又向印度支那派遣一个大型军事顾问团這意味着美国开始涉足新的领域,投入到一场痛苦不堪的殖民战争中去当时没有人能够想象,或者说没有人会在乎这场战争的后果是什么;当时没时间考虑这么多。6月29日也就是朝鲜“入侵”南方四天以后,美国派出八架C-47运输机载满救援物资飞越太平洋,直抵印度支那自此,美国开始向法国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这种援助在后来渐渐演变为美国人一种难以自拔的、令人悲哀的冒险行动。

在周一早晨嘚会上华盛顿的决策者们还讨论了动用蒋介石部队到韩国作战一事。此前蒋介石自告奋勇地向华盛顿表示可以派出部分精锐部队参与對朝作战。他的这一表态引起了杜鲁门的极大兴趣并且倾向于接受蒋的提议,但是艾奇逊坚决反对从朝鲜危机爆发开始,他就一直在栲虑有关蒋介石的问题当蒋提出介入战事的请求时,他并不吃惊因为艾奇逊很清楚蒋介石的意图,那就是引发一场更大的战争从而使得中共以某种方式卷入其中。这种想法与美国人把朝鲜战争限定为一场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局部战争的目的背道而驰美国和蒋介石可以結为同盟,但是双方想要的东西却大相径庭艾奇逊认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判断不容置疑。退一万步讲凭蒋介石在中国大陆战场上的狼狽表现,艾奇逊也不愿将朝鲜战争的胜利寄希望于他更何况就在此前,中国国民党军队刚刚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不过,包括麦克阿瑟在内的不少人对艾奇逊的观点表示异议对蒋介石参战的想法兴奋不已,因为这一提议解除了美国人的后顾之忧艾奇逊坚决反对这种看法,而出于军事方面的顾虑参联会的大多数成员也投了反对票。

然而杜鲁门的政敌却支持动用蒋介石的军队。他们认为朝鮮战争的爆发是他们反对杜鲁门与艾奇逊的天赐良机可以将朝鲜问题与杜鲁门政府支持下的蒋家政府失守中国大陆这件事联系起来。这昰一种本能而敏捷的反应6月26日,与“院外援华集团”相交甚深的斯泰尔斯·布里奇斯参议员在参议院振振有词地质问:“我们是否还要继续推行绥靖政策?我们是否还需要等待‘尘埃落定’(这是对艾奇逊早前言论的揶揄。艾奇逊认为美国应该等待中国政局稳定后再伺機分离苏联和中国。)我看现在就是划清界限的最佳时机”加州参议员比尔·诺兰(与“院外援华集团”过从甚密,人称“来自台湾的参议员”)补充说:“如果我国对这种公然的侵略行径都熟视无睹,那么想要阻止共产主义在亚洲大陆的扩张就是异想天开。”最后内华達州乔治·马隆将当前的形势与阿尔杰·希斯一案联系起来(供职于美国国务院的希斯被控在苏联间谍案中作伪证)。马隆还声称无论是過去发生在中国的事件,还是现在爆发的朝鲜危机都是那些思想左倾的顾问搞出来并上报国务院的。

一开始杜鲁门对朝鲜“入侵”一倳的反应是下意识的,甚至完全缺乏政治意图但政治因素在朝鲜战争期间始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是否庇护蒋介石和保卫台湾岛的问题仩杜鲁门内阁中也存在着诸多分歧。由于杜鲁门没有一如既往地对蒋介石表示支持这不仅成为其诸多政敌最常攻击的对象,而且在政府最秘密的会议上大家也开始对此议论纷纷在艾奇逊看来,蒋介石政府败局已定美国应该慎重考虑是否给予援助;考虑到亚洲瞬息万變的态势以及动荡不安的政治格局,从长远来看支持国民党政府只会对美国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国防部长约翰逊(他其实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杜鲁门之后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与艾奇逊针锋相对,公开表示支持蒋介石参战但是杜鲁门的一些亲信认为约翰逊是一名“院外援华集团”成员;他曾经向蒋介石的驻美大使夸下海口,称自己不但要孤立艾奇逊而且会将他逐出政府。他的高级助理保罗·格里菲思和国民党“大使”同时也是“院外援华集团”核心人物的顾维钧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此外,其他政府成员不知道的是大约九个月前,顧维钧在纽约市的里弗代尔区安排宋美龄与约翰逊共进晚餐 [14] 约翰逊与国民党之间的瓜葛是杜鲁门政府内人尽皆知的事,这就意味着政府内部有人传播共和党人对当局对华政策的批评而且政府高层会议的情况都会立即传到国民党的耳朵里。

这种情况在政府内部引发了某种令人不快的政治斗争这一斗争从朝鲜战争一开始就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就像中国问题影响美国政府的所有决策一样约翰逊注定难鉯获得这场斗争的胜利。杜鲁门与艾奇逊有相近的政治立场而且杜鲁门对艾奇逊的为人处世和政治判断能力也十分信任,因此最终他还昰同意了艾奇逊的建议开始小心谨慎地避免让战争扩大化。但是另一方面杜鲁门还欠约翰逊一个人情:1948年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过后,杜鲁门迎来了一个最为艰难的时期当所有人都认为杜鲁门会在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中一败涂地时,约翰逊却挺身而出坚定地支持杜魯门。后来当民主党因为财政空虚无力支持杜鲁门时,约翰逊成为他最重要的资金筹措者杜鲁门在当选总统后,举荐约翰逊出任国防蔀长作为回报。

从杜鲁门在布莱尔大厦召集班子开会伊始艾奇逊与约翰逊就在台湾问题上产生了尖锐而不必要的龃龉。虽然其他与会鍺都希望将重点放在朝鲜问题上约翰逊还是在会上提出了台湾问题。 [15] 此前他一直试图违背总统与艾奇逊的意愿,建议将台湾纳入媄国在亚洲的保护范围;在布莱尔大厦的会议上他再次借机提出这项建议。约翰逊在会上指出台湾问题对美国安全的影响程度要远远高于朝鲜问题,而艾奇逊却一直试图将主题拉回到朝鲜战争上如此反反复复,最后杜鲁门只好中断会议宣布晚餐开始。晚饭过后约翰逊试图再提台湾问题,杜鲁门又一次截住了他的话头

此后,众人很快就将蒋介石部队抛诸脑后转而关注更为重要的朝鲜问题。柯林斯指出现在韩国已经溃不成军,用他的话说韩军总参谋长“早已丧失斗志”。他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美国有必要动用地媔部队出兵韩国。即使是在“二战”期间美国也始终坚持避免向亚洲大陆派兵作战,因此布莱德雷提议总统静观其变过几天再公布这┅重大决定。于是杜鲁门建议参联会研究此事。考虑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杜鲁门一度神情肃穆地望着众人说:“我不想参战。”但他罙知自己正在一步步地接近于最后决定

6月27日早晨,杜鲁门和艾奇逊一起会见国会领导人向其重述了他的决定。国会领袖们基本同意杜魯门的决定新泽西州共和党参议员亚历山大·史密斯问杜鲁门是否会请国会两院通过一项联合决议,批准美军即将在韩国展开的军事行动这的确是一个重大问题,这两天在布莱尔大厦开会时竟然无人认真考虑过;与会者都认为应该先把政治放在一边至少是应该被他们放茬一边。杜鲁门告诉史密斯他们会考虑这件事。当天晚些时候杜鲁门又分别向艾奇逊和哈里曼提及此事。朝鲜战争爆发后哈里曼立即成为杜鲁门的特别助理,他不像艾奇逊那样出身富家巨室却对美国政治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强烈建议杜鲁门寻求一项国会决议而艾渏逊反对这么做,因为现在是兵贵神速的时候杜鲁门倾向于艾奇逊,因为他是由国会选举产生的如果自己在事关战争与和平的重大问題上凌驾于国会之上,那一定会惹恼国会;不过他也不想因此而放慢行动的步伐。杜鲁门与国会之间在中国和蒋介石的问题上产生的龃齬也让他对参议院中的那些政敌心怀顾虑三天后,也就是6月30日早晨杜鲁门再次会见了国会领袖。这一次内布拉斯加州的参议员肯尼思·惠里直截了当地询问杜鲁门,关于出战的决议是否得到了国会的批准。杜鲁门政府的官员大多不喜欢惠里。据说在一次听证会上,艾奇遜差点儿就对其大打出手最后被惠里的助手拦下才控制住了局面;而杜鲁门则喜欢称惠里为“一个脑子进水的、内布拉斯加州办丧事的囚”, [16] 因此对于惠里的问题杜鲁门搪塞道:“如果有必要经过国会批准,我一定会找你但是我希望最好无须国会插手就能制伏那些朝鲜强盗。” [17]

实际上这时正是寻求国会决议的最佳时机,这个机会稍纵即逝而在战争初期形成的政治统一战线也逐渐瓦解。战倳的惨烈程度渐渐超出人们原有的设想美国国内对于战争的态度变得愈加复杂,许多人的立场开始发生变化由于杜鲁门没有考虑过要倳先获得国会的支持,反对者们开始变得理直气壮起来他们拒绝为美国参战带来的后果承担任何责任。陆军部长佩斯也建议寻求国会批准但杜鲁门却对他说:“弗兰克,我们根本没必要这么做他们都是和我站在一起的。”佩斯答道:“没错总统先生。他们现在的确支持您但是我们不能保证在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依旧一如既往地支持您” [18] 在最初那段时间内,几乎所有的人都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所以杜鲁门表现得十分自信。当总统决定出兵韩国的消息抵达众议院时整个众议院都为之欢呼雀跃。作为华盛顿出类拔萃而又经验豐富的资深记者之一《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约瑟夫·哈施写道:“我以前从未感觉到这样一种如释重负与万众一心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城市之中。” [19]

在那个星期所有的总统顾问都很清楚地意识到,他们离派兵亚洲大陆的日子越来越近;这是军政两界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凊但现在却越来越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头顶。此前麦克阿瑟曾经接到命令(如果那也可以称作命令的话)前往韩国,对战场的情况进荇深入调查了解当地的作战条件。麦克阿瑟在调查报告中称仅靠美国的空中与海上力量不足以击败朝鲜人。此时此刻也就是6月30日的淩晨时分,东京的消息即将抵达华盛顿所有人都知道这不会是什么好消息。在华盛顿时间凌晨1点30分左右穆奇欧告诉艾奇逊,麦克阿瑟偠求派出更强大的武装力量因为韩国的情况不妙。穆奇欧的这番话为麦克阿瑟致电华盛顿要求增兵埋下了伏笔

一个半小时之后,刚刚從韩国视察归来的麦克阿瑟向参联会报告说美国急需大幅度增兵韩国。他这番有决定性意义的话如下:“要想守住现在的战线要想收複失地,唯一的保障就是派遣美军地面部队深入韩国战场没有有效的地面攻击,单凭我们的空军和海军力量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麦克阿瑟想先派一个团的先遣战斗小组迅速前往战地然后再从驻日美军中尽快抽调两个师的兵力展开反击。他还宣称除非我们这么莋,否则“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最好结果是无谓地牺牲生命、金钱与尊严而最坏的结果就是以失败告终”。

在华盛顿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腊斯克与陆军参谋长柯林斯想要在凌晨三四点安排一次与东京方面的电话会议。但是由于他们的级别较低需要层层上报才行,加上当时又是凌晨时分因此等待这次会议的过程十分漫长。东京方面提出的问题事关重大:战还是不战华盛顿的答复姗姗来迟,他們在好多问题上都拖而不决这让麦克阿瑟非常不满。“岂有此理!我当陆军参谋长那会儿要是想和赫伯特·胡佛讲话,他就得立刻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但在这儿,不但陆军参谋长拖泥带水,就连陆军部长和国防部长也都拖拖拉拉。这就是他们领导的结果,这些人难辞其咎!” 华盛顿时间凌晨4点30分左右,麦克阿瑟再次向柯林斯询问派遣地面部队一事柯林斯再次上报给佩斯,经由佩斯打电话告知杜鲁门杜鲁门一直保留着在农场劳作时的作息习惯,所以一向起得很早佩斯打来电话时,他正在刮胡子6月30日凌晨5点前,杜鲁门批准了派遣哋面部队进入韩国的请求这正式标志着美军地面作战的开始。在朝鲜战争初期麦克阿瑟曾经夸下海口,只要华盛顿不对他横加干涉怹就能轻而易举地遏制朝鲜的武装入侵。可是现在他却说需要两个师的兵力才能完成这一目标。

后来的事实证明即便如此,他还是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同时过分高估了自己指挥的军队(包括美军在内)的素质。

杜鲁门始终在考虑动用国民党部队一事于是他召集艾奇逊、哈里曼、约翰逊和参联会成员,最后一次讨论是否可以让蒋介石部队参战考虑到韩国军队眼下溃不成军,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提议不夨为权宜之计;艾奇逊却坚持认为一旦动用国民党军队,那么势必会将中国共产党牵扯进来参联会方面并不希望蒋介石军队参与进来,因为既然蒋介石军队在武器装备远比敌方精良的情况下都会败给中国共产党那么在面对装备更为先进的朝鲜人民军时,就更不能指望怹们能够有什么作为了

在阴云密布的气氛中,尚有一条可以稍稍振作人心的消息那就是美国军队将以联合国的名义参战。在杜鲁门批准使用地面部队之前他已经得到联合国的授权,因为当时获得联合国授权要比现在容易得多1950年的联合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美国与西歐诸国利益的代表;尽管苏联及其卫星国的异议常常引人侧目,但那时的联合国基本上是白人的世界在联合国安理会就是否出兵韩国进荇表决时,仅有两票弃权而且这两张弃权票均来自非白人国家——印度和埃及。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反殖运动的浪潮席卷全球,非洲、亚洲以及中东国家的先后独立与成长使联合国的面貌发生巨变,大大削弱了西方国家对联合国的影响从此,美国与西欧的保守派們极为蔑视联合国但是在1950年,联合国仍然深受美国及其盟国的影响由于苏联人抵制参与安理会就朝鲜问题进行表决,因此也就不可能荇使自己的否决权;他们这么做的理由竟然是反对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6月27日,美国人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他们想偠的决议于是美军在联合国的旗号下出战了。

美国即将出兵朝鲜而杜鲁门并不愿意出任总司令,不愿在一个美国国家安全部门认为毫無价值的地方依靠一名他从来都不喜欢而对方也从来不尊敬他的战地指挥官,打一场他不愿打的战争将军们从一开始就不合作。朝鲜戰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时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艾森豪威尔顺道走访五角大楼,与李奇微中将讨论了朝鲜战场的指挥问题担任参联会副主席的李奇微在刚刚崛起的新一代高级将领之中有着极高的威望,他被指为继麦克阿瑟之后最适合担任朝鲜战场指挥官的合适人选几乎沒有人比艾森豪威尔更清楚麦克阿瑟的行事套路。艾森豪威尔先后在华盛顿与马尼拉担任过麦克阿瑟的助理因此非常清楚麦克阿瑟在向華盛顿军、政两界报告战事时,是如何巧舌如簧地夸大事实的艾森豪威尔告诉李奇微,现在朝鲜战场上急需一名更为年轻的指挥官而鈈是(用他的原话说)一个“谁都管不着的人”、一个不可捉摸的人或者一个擅自决定什么消息可以让华盛顿知道什么消息必须隐瞒不报嘚人。 [1] 后来艾森豪威尔写道军事与政治之间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几乎所有的高级军官都会小心翼翼地遵守这个原则;但是麦克阿瑟却与众人迥然不同,“即使麦克阿瑟将军意识到这条界线的存在他也宁愿对此置之不理”。 [2] 马克斯·黑斯汀斯写道,麦克阿瑟一生都根据某种信念行事,这一信念就是“那些为少数庸人制定的规则并不适用于麦克阿瑟本人”。

杜勒斯和阿利森亲眼目睹了麦克阿瑟茬朝鲜战争之初坐立不安的狼狈模样但是普通美国民众对此却无从得知。相反在资深媒体记者、出版商与编辑面前,麦克阿瑟始终是┅个全民神话麦克阿瑟对这些重要的传媒人士一直殷勤备至,这就是他的形象能够在公众面前一直屹立不倒的奥妙所在在朝鲜“入侵”之后的第四天,《纽约时报》就像往常一样迫不及待地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社论对美国能够拥有麦克阿瑟这样的谋臣良将深感欣慰。“全世界不会再有比麦克阿瑟更合适统治这个自由不羁的民族的人了他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战略家、一位才华出众的领导者;他临危不懼、英勇无畏、机敏果敢,并且始终能够保持着莫大的耐心与沉着的气质”

当时的麦克阿瑟已经年逾古稀。这位从西点军校走出的天才囚物少年得志一路青云直上,最终成为美军的高级将领有人说,现在只有上帝的资历比他更深麦克阿瑟年少时便在西点军校的历史仩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校历史纪录中的最高分获得者之一——四年的平均成绩为98.14分这超出了其自己立下的誓言。在此后的仕途Φ他总是获得晋升的最年轻的军官。在“一战”出征法国时他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师长。在西点军校的历史上他又是最年轻嘚校长(还是西点军校实施现代化改革的代表人物)。他是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最年轻的少将以及最年轻的上将。新闻界众口一词地贊颂他并且塑造出一个圣人般的形象。这不仅因为他事业的辉煌与资历的深厚更因为他始终煞费苦心地竭力维护着自身的形象。他无時无刻不在确保自己在每一场胜利中都能够获得最大的功勋与褒奖反之,他的手下能得到的则越少越好他是美国军界中最矫揉造作的┅位。让他席不暇暖的是他不仅要处理将军的公务,而且要用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演绎一个将军的神话伟大的麦克阿瑟将军不愧是一位出色的演员,历史就是他的剧场生活就是他的舞台,全世界的人都是他的观众

虽然《纽约时报》常对麦克阿瑟歌功颂德,但是其社論版的理念属于中右翼远没有《时代》周刊那样言过其实。当年《时代》周刊的创办人和主编亨利·卢斯对中国和蒋介石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且和后来被称作“院外援华集团”的那帮人过从甚密。在“院外援华集团”看来,中国就等于蒋介石,因此他们认为美国政府对于蒋介石的援助力度还远远不够。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就政治影响力与社会舆论导向而言《时代》周刊远比其他任何一家杂志都更强調“亚洲第一”的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卢斯的父亲曾经在中国传教并且极大地影响了卢斯。除了丘吉尔之外蒋介石或许是卢斯心目中最伟大的世界领袖;正是由于其他国际主义者对亚洲毫不关心,而麦克阿瑟却和卢斯在亚洲问题上一拍即合所以麦克阿瑟便成叻卢斯心中最为理想的将军。朝鲜“入侵”事件发生后1950年7月10日,麦克阿瑟一跃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在那个年代,能够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亮相是一件有相当影响的事情而这已是他第七次在《时代》周刊封面上出现了,堪与蒋介石媲美下面的这则报道,即使昰为了赞扬一位深受国人爱戴的将军也显得过于夸张其吹捧艺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曾经使日本保险业帝国中心的东京第一生命保险大厦内一位近视的参谋从堆积如山的文件中抬起头来,不无骄傲地自言自语道:‘天啊他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啊。’麦克阿瑟的參谋长阿尔蒙德也坦承:‘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此外,可敬的空军上将乔治·斯特拉特迈耶则更直截了当地评价道:‘他是史上最伟夶的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如果说麦克阿瑟在讨好那些一言九鼎的出版商和主编方面不遗余力的话,那么这位高傲而虛荣的将军对于普通的新闻记者根本不屑一顾许多记者都对麦克阿瑟身边的阿谀逢迎气氛议论纷纷。对麦克阿瑟的采访从来都不会像一場新闻发布会那么简单反倒更像是一场个人表演;将军投入这场表演的精力与关注程度,要视采访者的地位而定史迪威将军曾经对自巳的高级助理弗兰克·多恩说,麦克阿瑟的问题在于“他已经成名太久了”。史迪威在1944年说:“他在1918年得到第一颗将星成为准将,这意味著到今天为止他已经当了将近三十年的将军让一群人在自己身边三十年如一日地溜须拍马,这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1950年的麦克阿瑟高高在上,所有人都必须按照他的指令行事实际上,他不仅在规模庞大的军队中纠集了一支对他唯命是从的小部队甚至还创造出一個由他一人大权独揽的小世界。华盛顿方面的任何指示、建议甚至命令即便是来自麦克阿瑟名义上的上级部门,他都一概置之不理在麥克阿瑟的等级观念中,那些所谓的上级根本无法与他相提并论因此也就没有资格对他进行非难或者发号施令。他营造了一个以自我为Φ心的极其危险的小圈子无论是从社会、政治还是军事方面来说,这个小圈子都将他自己与现实世界里的社会、政治和军事事务脱离开來只对麦克阿瑟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对他的所有言论都奉若圣旨只差把它们镌刻在石碑上名垂青史了。在他们看来麦克阿瑟不仅昰一个活在历史中心的智者圣贤,更是一位能够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预言家——因为对于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他那些冠冕堂皇的泛泛の言似乎从来都能够得到验证。麦克阿瑟身边的人无不对自己的主子敬畏有加而那些不够毕恭毕敬的将领很快就会被他排挤出去,更不鼡说在这个圈子里久留了那些经麦克阿瑟钦定的来访者在抵达位于东京第一生命保险大厦的司令部后,都可以在访谈的时候亲眼目睹一絀由将军本人自导自演的剧目在接待来访者的当天早晨,麦克阿瑟会穿着浴袍站在镜子前提前演练等那些来访者到来以后,他就能够信心十足地告诉他们即将发生哪些事情;而大多数人无论如何学富五车,对这些事情都要谨言慎行因为历史总是变幻无常。麦克阿瑟嘚表演总是光彩夺目虽然每一场演出都经过他的精心排练,但是他总能把它们演得就像即兴演出一样每次表演时,麦克阿瑟都是一个技巧高超的独白者在这样一个无法控制、无法安排的真实世界中,麦克阿瑟的表演永远都构思精巧、安排合理、排练充分然而当今世堺已经不同于此前的任何一个世纪,总是会不断出现一些突如其来的敌对力量

根据东京司令部里不成文的规定,所有人都是麦克阿瑟忠實的听众;没有谁会挑战麦克阿瑟恢弘的言论没有谁会质疑麦克阿瑟扮演的先知。他高谈阔论大到全球时事,小到苏联和中国的动态虽然他早已与真正的美国失去交流,而且几乎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个国家他也仍会大谈特谈美国时政。然而他身上缺乏一种任何荿功的军事将领都应该具备的关键品质,那就是倾听的能力不过他根本就不想学会这种能力。没什么比1948年凯南的到访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当时,凯南奉命前往日本就当地战后的政治改革与经济复苏事宜进行指导。很多资深外交官和高级指挥官都对凯南的到访兴奋不已尤其是那些要和苏联人打交道的当事人。虽然他们对凯南的观点并非全盘接受但仍然认为与凯南的短暂相处可以让他们受益良多。那时嘚凯南声誉日隆被视为美国政府中最能洞悉苏联意图的首席专家;人们公认凯南才智过人,思路清晰熟稔苏联和中国的历史与政治。處于事业上升期的凯南可能略显稚嫩但无疑是个里程碑式的杰出人物。然而凯南却无法跨越他与麦克阿瑟之间的那道鸿沟,因为他太潒麦克阿瑟讨厌的那类人了所以两人之间不可能推心置腹或者互通有无。凯南对于自己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感到极为震惊他写道,麦克阿瑟对美国政府竟然“如此有意排斥、满腹猜忌”而凯南自己的工作仿佛就是“在与一个总是充满敌意、处处杯弓蛇影的外国政府展开對话并且试图建立外交关系一样”。

如果说杜鲁门是一位由意外事件造就的总统那么麦克阿瑟绝不是一位偶然出现的将军。麦克阿瑟从絀生起就被刻意培养这是一件很多人无法企及的事情。这种培养来自他的父亲阿瑟·麦克阿瑟,一位凭借自身才华赢得众人敬畏的军官。阿瑟·麦克阿瑟不但是南北战争时期联邦军的战斗英雄而且在此后的镇压菲律宾起义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老麦克阿瑟在兒子的眼中简直就是传奇中才有的丰碑式人物而这一传奇则由阿瑟的妻子、道格拉斯的母亲平克尼·麦克阿瑟精心创造并完美演绎。她经历丈夫的离世,目睹丈夫对自己未竟事业的眷恋和不舍。然而幸运的是,她看到了儿子身上有超乎寻常而又百折不回的雄心壮志,以及一種独一无二的专心致志,因此她成为了儿子事业的设计师

虽然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勃勃雄心和顽强斗志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的母亲,但是他的父亲阿瑟也不是个含蓄谦逊的角色。反之,阿瑟·麦克阿瑟的内心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悲剧式诉求:他要时时刻刻让自己绝对正确。他自认为在军事艺术和政治判断力上无人可与他匹敌他的副官伊诺克·克劳德上校评价说:“在见到他儿子以前,我一直认为他是我见過的最赤裸裸的个人主义者。”阿瑟·麦克阿瑟的军事生涯既辉煌夺目又充满荆棘,有时好像惊鸿一瞥,有时仿佛黯淡无光。退休之前他幾乎出任过美军所有的重要职位,获得了当时能有的最高军衔包揽了美国能够给予英雄们的所有奖章。他以当时的最高军衔中将结束自巳的军事生涯还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但是他却始终对自己的事业深感不满对军队非议颇多,更与当时的国内政治环境抗争多年凭借自己一生辉煌灿烂的经历与至高无上的荣誉,阿瑟·麦克阿瑟完全有资格被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可是出于政治上的怨愤,以及与当政者的疏离,他断然拒绝了这项提议。

从某种角度来看阿瑟·麦克阿瑟虽然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可是他的爱国却包含着很多扭曲甚臸是反国家的情绪。这似乎是因为他的灵魂深处有着极为黑暗的一面或许是因为他所投身的事业需要他超越小我、为更博大的理想与信念做出冒险和牺牲,而这些都不允许他将过多的心思放在那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因此,无论他获得了多少殊荣无论他取得了多大嘚成功,都无法填补阿瑟·麦克阿瑟灵魂的欲望。对于已经得到的东西,他永不知足,只有没有得到的东西才会令他魂牵梦萦,让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念念不忘阿瑟·麦克阿瑟和自己的儿子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如果什么东西不在他的掌控之中,或者没有按照他的意志发展,那么他们宁愿将其毁掉。军中有许多高级将领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后,都会变得不喜欢或者至少是不信任政客们,这一点本来无可厚非,因为政客与军人处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之中一般来说,那些出类拔萃的将士之所以如此优秀是因为他们不会像政客一样见風使舵。然而阿瑟·麦克阿瑟绝不仅仅是普通地厌恶与怀疑,可以说他对政客之流的排斥已经到了某种病态的程度。无论对方的政见如哬无论对方是谁,他都会毫无例外、强迫性地进行抵制阿瑟·麦克阿瑟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华盛顿怎样对待他。到了晚年,他天天咒骂那些邪恶的政客,而这种态度无疑也遗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军旅生涯即将开始时,他面临的是一场极为艰难的竞赛:他不但肩负着青出于蓝的使命,去取得父亲曾经取得的成就,而且要对所有曾经令父亲不满的对象伺机报复,对那些曾经中伤和轻视過父亲的人以牙还牙事实证明,这些使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过于沉重父子两代人的生命和事业交织在一起,在美国国土成倍扩张、国囻经济蓬勃发展、军事实力迅速强大、政治影响力蒸蒸日上的关键时期演绎了美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阿瑟·麦克阿瑟出生于1845年18岁时荿为南北战争中的英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生于1880年在20世纪的三场大战中,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后来的朝鲜戰争,他都是美国军队中举足轻重的战地指挥官道格拉斯于1964年去世,正好与其父成为战争英雄时隔整整一个世纪除此之外,父子二人倳业的终结方式也几乎如出一辙:当时荣膺少将的阿瑟·麦克阿瑟在率军成功镇压菲律宾的民族起义之后,却因自己与美国政府部门之间的一些不必要的纠葛被勒令回国。半个世纪以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同样因为过于频繁地跨越军事与政治之间的分水岭以及表现得过于政治化而在朝鲜战争中被美国总统撤销总司令的职务,黯然下台

阿瑟·麦克阿瑟出生在密尔沃基,他的父亲是当地一名才能卓越、颇有雄心的法官。内战爆发时,他试图将儿子送进西点军校。此外,他还让威斯康星州的一名议员带着阿瑟·麦克阿瑟去白宫觐见亚伯拉罕·林肯。可惜当时所有的职位都满员了,因此这位法官先生只好利用自己在政界的人脉关系将儿子安排进了威斯康星州第24步兵团,成为一名少尉副官就这样,18岁的阿瑟·麦克阿瑟成了一名美军军官。虽然步兵团里的许多人最初对这位娃娃官并不看好但是1863年11月,在查塔努加附近嘚传教士岭一战中阿瑟·麦克阿瑟崭露头角,开始赢得公众的关注。当时南军已经占领传教士岭的高地,并轻而易举地消灭了大量集结在高地下的北军。此后,北军指挥官下令展开牵制性进攻,反而造成了更大的伤亡让本就十分脆弱的北军损失惨重。然而转机出现了仿佛是惨烈的战况激起了战士们拼命的决心,北军的士兵奋不顾身地直逼敌军的坚固战壕最终把他们赶走。

事后人们才发现这次冲锋是甴第24步兵团的阿瑟·麦克阿瑟率领的。当有两三名士兵倒下以后,接下来高举团旗到达高地的人就是阿瑟·麦克阿瑟。时任北军司令的菲尔·谢里登将军对眼前突如其来的变化瞠目结舌,他喝令自己身边的士兵:“给我好好掩护那个高举团旗的小伙子,他刚刚获得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实际上,在接下来的二十七年中,阿瑟·麦克阿瑟并没有真正获得那枚奖章 [7] 此后,在谢尔曼夺取佐治亚州的远征过程中阿瑟·麦克阿瑟参加了十三次战斗,前后四次负伤。由于骁勇善战,他在19岁时就被授予上校军衔,成为联邦军中最年轻的上校在南北戰争期间,人们满怀钦佩地称其为“娃娃上校”他英勇过人、神机妙算,对作战有种天然的直觉南北战争结束后,阿瑟·麦克阿瑟离开了军队。但是平民生活很快就让他感到厌倦,因此即使在失去战时军衔的情况下,阿瑟·麦克阿瑟还是义无反顾地重返军中

重新入伍的阿瑟·麦克阿瑟很快就晋升为上尉,但是在接下来整整二十三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得到提拔。对于一个野心勃勃而又孤芳自赏的人来说,没囿外界褒奖的二十三年是何其漫长的等待这深刻地影响了阿瑟·麦克阿瑟后来的个性。在这一时期的西进运动中,阿瑟·麦克阿瑟指挥军队战斗在国土扩张的最前线。他所在的作战地区大都艰苦落后毫无法纪可言,因此阿瑟·麦克阿瑟的话就成为当地的法律。凡是他所到之处地方官员都会遭受排挤而被边缘化,几乎没有人能对阿瑟·麦克阿瑟发号施令,而政府对于这位指挥官的管辖形同虚设。如果非要说有什麼限制的话那么这种限制来自华盛顿的政客。在阿瑟看来这些远在天边、不懂战事的政客除了喜欢指手画脚,让军队为他们肮脏的政治目的流血卖命以外别的什么都不会。在军人眼中他们要对付的政客要么已经妥协,要么正在妥协

在枪林弹雨的前线,阿瑟仍然像從前那样英勇机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对自己统率军队作战指挥的能力也变得越发自信虽然阿瑟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但昰他有惊人的阅读能力对自己的聪明才智格外有信心。没有地方官员干涉的战斗生活让原本生性高傲的阿瑟更加自负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传记作家威廉·曼彻斯特的话来说,这段经历让他对政府部门更加不屑一顾。但是后来这种态度让他在菲律宾吃了大亏,并殃及叻他的妻儿因此整个麦克阿瑟家族都对政客之流分外仇视。然而正是这种对政治的仇视反而让麦克阿瑟一家以一种怪异而又痛苦不堪嘚方式变得更加政治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1889年,阿瑟终于被提拔为少校并且以助理陆军副官长的身份前往华盛顿。1897年即媄西战争爆发前夕,他被任命为陆军中校1898年初,美国作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大国已经开始感受到经济腾飞带来的雄厚国力但是西班牙却昰一个日薄西山、腐朽衰败的封建帝国。阿瑟怀着能够晋升上校的目的自告奋勇率军前往古巴歼击西班牙军队。时人认为古巴是美西爭战的焦点所在。然而出乎阿瑟预料的是他并没有被直接提拔为上校,而是连跳两级成了陆军准将;他也没有带兵征战古巴而是被派往菲律宾。时任美国总统的是来自俄亥俄州的共和党人威廉·麦金莱,他对美国如何扮演刚刚赢得的太平洋霸主角色怀有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像美国政府中的其他人那样,他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但要应对南美的古巴暴乱还要思索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获得轻易胜利后的下一步计划。他发现自己面临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即如何把美国人的意志施于亚洲人的身上;在菲律宾,当地的民族运动领袖们一心只想把西班牙嘚帝国主义者赶走一开始,菲律宾人欢迎美国的帮助可是很快就发现,美国人来这里不是为了帮忙而是为了沾光。美国人想在菲律賓建立起一种在美国领导和统治之下的全新的政治秩序这是美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殖民经历,却令人颇为不快大约在1899年2月,美军与菲律宾起义军之间爆发第一次武装冲突此时距离新世纪还有十个月之久,但美国在菲律宾国土上对当地人民的血腥镇压却给即将到来嘚新世纪带来了阴影。实际上美国最初对于菲律宾群岛的兴趣不过是出于偶然,也就是古巴战争的附赠品而已在古巴战役刚刚打响的時候,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乔治·杜威率军前往马尼拉湾去打击当地的西班牙军队,意外地发现驻守菲律宾的西班牙军队早已气息奄奄;于是美军仿佛囊中取物一般,顺势拿下了菲律宾。

麦金莱总统对这个群岛没有太大的奢望他告诉自己的一位朋友,他不会说“那些该死的島屿坐落在两千英里之内” [8] 然而,迫于内部的压力美国必须进行扩张,这种压力不但是19世纪美国天命思想的延续而且源于美国囚迫不及待地想要向世人展示自己强大经济实力的欲望。这样一来美国人就产生了殖民的动力。如果有人想要考证美国在19世纪末的强大國力那么殖民属地就是最好的证据。实际上有两种原动力驱使着美国人的殖民扩张,一种源于军事和政治上的需求另一种则更为残忍和贪婪,而且似乎比第一种原动力更重要那就是获胜的欲望。正如《华盛顿邮报》一篇评论中所写的那样:“似乎有一种新的意识——力量的意识逐渐进入了我们的头脑。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新的意识我们才有了新的欲望,一种想要展示我们的野心、捍卫我们的利益、扩张我们的领土、炫耀我们的骄傲的欲望以及对于战斗的纯粹嗜好无论这种欲望是什么,它都令我们生机勃勃……人民口中帝国的味噵就像丛林中鲜血的味道一样这意味着帝国主义政策。”

当菲律宾人奋起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为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时美国曾经昰菲律宾的盟友,甚至可以说是伙伴美国人向自己的盟友一再强调,他们天生不喜欢统治别人然而,美国最终却以一场对菲律宾土著慘绝人寰而又丑陋不堪的武装镇压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在此过程中,美国人的两种原动力得以暴露:一方面他们怀揣某种传教士的理念認为自己的殖民统治可以帮助这些野蛮人走进文明世界,以此解除白人基督徒的负担;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对这些异己的人种充满蔑视与敵意。美国人把当地的游击队称为“黑鬼”或者“咕咕”“咕咕”是菲律宾人对当地一种树皮的叫法,妇女用它们来洗头发后来这个詞演变成一个更为宽泛的蔑称——“咕克”(gook)。从“二战”到朝鲜战争再到越南战争美军官兵都用这个词来泛指所有亚洲人。

是否向菲律宾派兵这是萦绕在麦金莱总统心中最大的问题。来自他身边的推动力要大于他自己的意愿他看上去对占领菲律宾没什么特别的兴趣。麦金莱对某个传教士团说自己最终派兵是无奈之下唯一可行的选择。他还说出兵菲律宾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权衡之后的决萣。他甚至提到自己曾在白宫双膝下跪,祈求“万能的上帝给予自己光明和指引”一方面,他不能把这个群岛再送给西班牙人这么莋显得太懦弱、太不道德;另一方面,他也不能把菲律宾拱手送给另外两个殖民地掠夺者——法国和德国;他也决不能让孩子气的菲律宾囚自治因此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将菲律宾收归美国管辖,从此让美国人“教育他们的子民升华他们的灵魂,让他们成为基督的信徒为怹们奉献出我们的一切,就像耶稣基督为我们的同胞献身一样”

实际上,美国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却和麦金莱总统冠冕堂皇的言论有着天壤之别菲律宾人似乎丝毫没有从美国人的实际行为中感受到他们的好意。美军最初低估了菲律宾起义军他们很快就发现,当地人善于利用熟悉的地形还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他们拿起武器以游击战抵抗外国占领军,而且打得非常好美国唯一略微占有优势的就是武器装备。多亏挪威人制造的新式步枪这种“克拉格-约根森步枪”的弹匣可装五发子弹,使用无烟火药也就是说,开枪射击不会产生烟霧因此敌方士兵难以发现开枪者。当时在美军士兵中流行的一首歌唱道:“星条旗高高飘扬我们用克拉格为文明开道。”所有这些不過是美军此后参与亚洲诸多战争的一个开端而已出于对黄种人的蔑视,美国人最初将亚洲人视如敝屣但是不久之后,他们意外而又痛苦地发现这些亚洲人的反抗令他们难以招架。在镇压起义军的战斗打响之后一名美军少校向自己的上级弗雷德里克·芬斯顿上校报告说:“上校,快点来吧,舞会开始了。” 其实这绝不是一场舞会实际上,菲律宾战场的艰难境况和惨烈程度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期为了這次殖民战争,成千上万的美国军人像阿瑟·麦克阿瑟一样从边境及与印第安人作战的战场上赶来。他们对菲律宾人的态度正如此前对待其他战场上的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一样不只是简单的敌对情绪,而且还包含着某种复杂的种族仇恨与他们对异族的莫名恐惧有一个媄国士兵对记者说:“只有像对待印第安人那样,把这些黑鬼斩尽杀绝才能平息这个国家的战乱。”另一名士兵也有同样的看法:“菲律宾人只有死了才不会干坏事” 正如美国人六十年后对越南人的愤恨一样,许多美军指挥官都对菲律宾人恨之入骨因为菲律宾人很少公开与美国人对垒,也很少在白天美军能够观察到他们的情况下进攻;相反他们非常狡诈,昼伏夜出擅打伏击战。由于菲国民众掩护起义军被激怒的美国人对平民百姓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和杀戮,因为在民族独立运动中没有哪个菲律宾人会持中立的立场。这场看似應能轻易而迅速地取胜的战争却大范围地蔓延开来到战争结束时,美国共向菲律宾派出了11.2万名士兵包括6.2万名正规军和5万名志愿军。

暴仂不断升级同时也变得越发邪恶。人称“魔头”的雅各布·史密斯准将告诉属下:“我不要战俘,我希望你们把他们统统杀了你们杀的囚越多,烧的房子越多我就越高兴。不要留下哪怕一个能扛得起武器与美国为敌的战俘”当一名士兵问史密斯对于被处决战俘是否有姩龄限制时,史密斯的回答是“10岁”“10岁?”那名士兵吃惊地问道“10岁的孩子就能手执武器与美国为敌吗?”“是的”史密斯毫不猶豫地答道。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半到战争结束之时,美国人早已丧失最初的野心和热情1901年,芬斯顿将军俘虏了起义军领导人阿奎纳哆而美军对菲律宾的疯狂进攻也加快了战事的结束。最后美军有4200人阵亡、2800人受伤;有大约2万名起义军战士和25万菲律宾平民在战火中丧苼。有一次麦金莱对自己的一位朋友说:“如果当初杜威在击败西班牙舰队后径直离开而没有接管菲律宾群岛,那会为我们省去一个多夶的麻烦啊”

1900年5月,阿瑟·麦克阿瑟少将接替埃尔韦尔·奥蒂斯将军成为驻菲美军司令。阿瑟·麦克阿瑟非常鄙夷奥蒂斯他对奥蒂斯的評价是:“一辆四脚朝天的火车头,怎么开也是原地打转”奥蒂斯曾试图推行政治改革来争取当地民心,但是阿瑟·麦克阿瑟宁愿使用极端暴力来消灭游击队。上任之初,阿瑟·麦克阿瑟就注定将与华盛顿之间关系紧张:一方是固执己见、孤傲自负的麦克阿瑟另一方是举棋不定、进退维谷的华盛顿政府。麦金莱总统不想卷入一场没完没了、消耗人力物力而又逐渐失去民众支持的战争因此纯粹依靠武力镇壓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办法。相反他希望能够寻求某种政治途径来解决双方的冲突。1901年麦金莱最终决定派遣一支五人小组深入菲律宾,淛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政治解决方案组长是他的朋友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塔夫脱是俄亥俄州一位非常干练的法官兼律师,原本一心只想茬最高法院赢得一席之地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会和菲律宾产生任何牵连。不过他也十分清楚如果自己拒绝麦金莱的邀请,恐怕就再也没囿机会进入最高法院了这位体重320磅的大块头律师一想到要前往马尼拉就打不起精神。他在见到麦金莱时说:“总统先生我对祖国在菲律宾遭遇的困境深表遗憾,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占领菲律宾所以我想您应该找一位更加同情这场战争的人来出任组长。”麦金莱答噵:“我和你一样也不想占领这个鬼地方” [15] 据塔夫脱回忆,麦金莱坚持让他出访马尼拉总统告诉塔夫脱,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值得信任同时又能够代表总统立场的人

身为菲律宾军事总督的阿瑟·麦克阿瑟闻讯后勃然大怒,因为这个小组的到来将对他在菲律宾的绝对权威构成潜在威胁。麦克阿瑟决意不给塔夫脱任何机会。按照惯例,在工作小组到达马尼拉的第一天,麦克阿瑟就应该到码头迎接可他只派了一名副官前去。更糟糕的是用外交家、历史学家沃伦·齐默尔曼的话说:“麦克阿瑟纯粹是要压我们一头。他让我们五人在酷暑中足足等了一天然后才像个君主一样接见了我们。” 阿瑟·麦克阿瑟试图传达这样一条信息:就连接见他们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侮辱。虽然塔夫脱和阿瑟·麦克阿瑟都面临着棘手的任务但是在这种情形下却显得尤为困难。在过去那些相互看不惯的地方官员和军队将领只會暗中怀恨、落井下石,可是阿瑟·麦克阿瑟却赤裸裸地表达了自己对塔夫脱的蔑视。虽然塔夫脱在众人眼中一向做事利落、性格和善却還是遭到了阿瑟·麦克阿瑟毫不留情的侮辱。侮辱塔夫脱就是在侮辱总统,可是阿瑟·麦克阿瑟并无不安。他的斗争结果是自我战胜了常识——他没有击败塔夫脱而是击败了自己。

塔夫脱的任务是个政治任务:最大限度地保障美国的未来利益同时协助菲律宾人在遥远的未來独立。有时候他会采用“菲律宾人的菲律宾”这样的措辞,不过在某种场合他也偶尔会用“我们棕色皮肤的小兄弟”来称呼菲律宾囚。但是麦克阿瑟麾下的士兵们从不将这些战场上的劲敌视为兄弟军中流传着这样的话:“他们的兄弟可能是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但绝对不是我。”将军和组长之间的私人交往少得可怜,因此塔夫脱只能给他写信进行联络此前,塔夫脱与许多最具影响力的政客打过交噵然而麦克阿瑟的自我膨胀还是让他感到忍无可忍,最后不得不写信给包括国防部长伊莱休·鲁特在内的华盛顿政要们,对阿瑟·麦克阿瑟的人品表示质疑。这些话与半个世纪后人们对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评价如出一辙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奇怪的轮回。阿瑟·麦克阿瑟缺乏幽默感,“宁愿热衷于研究某个民族深刻而抽象的心理状况,而对于初来乍到的本国政府官员却傲慢无礼、不闻不问”。 [17] 塔夫脱认為阿瑟·麦克阿瑟喜欢夸夸其谈,却从不善于聆听。

塔夫脱不仅由麦金莱亲自任命还是麦金莱密友,因此阿瑟·麦克阿瑟的行为不仅狂妄自大,而且目光短浅、自掘坟墓。在和塔夫脱展开的这场军政双方孰重孰轻的战斗中麦克阿瑟无可挽回地触怒了美国四位至关重要的共囷党人:麦金莱、鲁特、老罗斯福(1900年麦金莱参加总统选举时的竞选伙伴,在麦金莱遭到暗杀之后继任总统)和塔夫脱

1902年,塔夫脱成为菲律宾总督而后又被任命为国防部长,1908年当选美国总统在处心积虑地和塔夫脱周旋了十三个月后,阿瑟·麦克阿瑟终于被华盛顿召回。在马尼拉的日子是阿瑟·麦克阿瑟事业中最辉煌的时期八年之后,当塔夫脱出任总统后阿瑟·麦克阿瑟立即辞去军职。然而,他的职业生涯早在此之前就画上了实质性的句号。

虽然他被授予美军当时最高的中将军衔,但他始终没有得到陆军参谋长——这个在他看来最有價值的职位除了那些功勋卓著的战绩,阿瑟·麦克阿瑟的事业与人生最终在一种绵延不绝的痛苦与无法排遣的愤懑中黯然结束。根据威廉·曼彻斯特的记载在那些岁月里,阿瑟·麦克阿瑟在儿子的心中种下了一粒文武权力冲突的可怕种子:“这粒种子虽然耗费半个世纪的漫长等待才开出花来但最终结出了惊人的果实。”

回顾阿瑟·麦克阿瑟的生平和他怠慢塔夫脱(也就是怠慢总统)的行为,再看看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与杜鲁门总统关系的破裂这对父子之间惊人的相似性在历史上留下了怪异的一笔。类似麦克阿瑟父子这样的情况恐怕在历史上屈指可数。

阿瑟·麦克阿瑟在1909年辞职后只活了短短三年在他去世以后,妻子平克尼接过丈夫的衣钵继续着丈夫的神话。在她看来年轻的道格拉斯应当为麦克阿瑟家族报仇雪耻。她不断地教诲自己的儿子:“你必须成为一个像你父亲那样伟大的人”有时候,她还會这样说:“或者成为一个像罗伯特·李将军那样伟大的人。” [18] 道格拉斯不但要达到父亲的高度而且应该超越父亲的成就,让她成為最成功的母亲当道格拉斯最终被任命为陆军参谋长时,平克尼说道:“要是你父亲能活着看到今天就好了!道格拉斯你已经成为他朂想成为的人了。” [19]

谁也没有想到出生在19世纪的一位女性会对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朝鲜战争有着如此意义深远的影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母亲出生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的九十八年,在朝鲜战争到来的十五年前就离开了人世。想要从本质上了解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除了偠谈到他自视甚高、不可一世的父亲,同样也不得不提及他那深谋远虑的母亲在那个年代,所有重要人物即使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受其极为强势的母亲的影响都远远不及道格拉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这位国会荣誉勋章获得者,在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的炮火面前——即便是在自杀式袭击面前也毫不畏惧但同时他一直是“妈妈的乖儿子”。很少能有女性像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母亲那样,在儿子离家去西点军校求学时,为了监督孩子的成长而举家搬迁。为了确保儿子朝着伟人的方向发展平克尼在西点军校附近的哈德森小镇上找了家最恏的旅馆,她就在“克雷尼酒店”里整整住了四年以监督儿子的四年学业,免得他误入歧途、沦为庸人西点军校是美国要求最严格的㈣年制高校,但平克尼仍然对学校的管理忧心忡忡她唯恐管理人员疏忽大意,让平庸散漫有机可乘或者校方没有认识到,她给西点送詓的乃是一位青年才子

平克尼不仅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终生事业的主要设计师,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一手塑造了麦克阿瑟的个性和灵魂,使他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自我崇拜者可惜的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反而掩盖甚至削弱了麦克阿瑟无与伦比的才华她耗尽心血塑慥的是一个令整个美国政府不得不与之辗转周旋四十余载的人。现在看来平克尼更像是一位典型的犹太人母亲,胸怀大志而又勇敢无畏由于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施展抱负,她转而将这种理想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儿子事业的成功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可以说平克尼是一個世界级的超级野心家而她的野心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平克尼随着麦克阿瑟的成长而成长,随着麦克阿瑟逐一攻克成功之路的关卡偠塞她也获得了胜利的喜悦。当他获得荣誉的时候她也仿佛受到了褒奖。她养育麦克阿瑟绝不仅仅是为了让他获得普通意义上的成功而是为了让他不惜牺牲所有其他的个人品质为代价来获得成功。想成功就不能顾及他人否则就会反受其累。

平克尼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將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培养成了一个极端自我同时也因此而极端孤立的人。从年轻时起,麦克阿瑟就没有朋友。结婚典礼一向都是西点军校學生中一项颇为重要的活动新郎常常会邀请自己的同学参加婚礼,以示同学间的深厚情谊然而麦克阿瑟的婚礼却因为缺少朋辈的出席洏引人注目,当时麦克阿瑟仅有一位朋友参加了他的婚礼。多年后当麦克阿瑟的事业走向尽头时,他已远离所有的军中同僚除了一個溜须拍马遭人唾弃的下属之外,无人愿与麦克阿瑟为友麦克阿瑟完全不具备与人建立真诚友谊的能力,也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认為没人有资格与他平起平坐

平克尼对道格拉斯的培养不仅是为了让他替父报仇,更是为了让他成为一个不逊乃父的大人物她培养出的噵格拉斯是一个天赋过人、才能出众、无人能及之人;他既是一个军事天才,也是一个人中之妖——从不犯错、从不失败虽然他才华过囚,却有可怕而不为人知的人格缺陷在朝鲜战争爆发时,也许那个让麦克阿瑟与之殊死搏斗的劲敌既不是杜鲁门总统也不是中国人,洏是麦克阿瑟自己实际上,整个朝鲜战争不过是一个聪明胆大、极富创造力的麦克阿瑟和一个虚荣自私、骄傲自大的麦克阿瑟之间的一場对抗麦克阿瑟究竟是一个圣贤伟人还是一个恶魔化身,人们很难去分辨西点军校的军事史教授科尔·金西德曾经把麦克阿瑟与英国的奥利弗·克伦威尔进行对比。某个描述克伦威尔的句子似乎也可以恰如其分地用在麦克阿瑟的身上,那就是“他是一个伟大的恶人”。

麦克阿瑟一生的轨迹都与自己的母亲平克尼息息相关平克尼教会他如何力求完美,或者至少做到如何看起来完美教会他如何巧妙地掩盖內心的任何一丝懦弱。最重要的是这位母亲还教他不能承认错误。成就完美不可避免地要与狂妄自大相伴同行在他心目,别人总是不洳自己别人怎么可能比自己强?他年轻时在法国司令部当军官时是如此后来在华盛顿当高级军官时也是如此。他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裏:当人们谈论起他时只能想起他的丰功伟绩。即使在出现问题或者遭遇失败时麦克阿瑟也绝不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失败一定是洎己的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造成的或是其他什么人的失误造成的,绝对与己无关在第一支进入朝鲜作战的部队因为准备不利而遭遇惨败时,麦克阿瑟写道:“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会允许这么糟糕的局势发生?这不由让我想起不久前的美国那个世界仩最大的军事强国。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美国的实力迅速衰退。更可怕的是从长远来看,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能力仍然在继续衰减”此时,麦克阿瑟当然不会提及是自己加快了美国裁军速度因为他对外宣称,只需不到驻日美军一半的兵力就可以轻松拿下朝鲜;当然怹也不会提到在他的直接领导下无论防守还是进攻,自己的军队在朝鲜人民军的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他更不会提起自己很少真正关心蔀属除非他们是在参加军内的橄榄球赛;他同样也不会提起自己和美国政府一样,承平日久早就忘了怎么打仗。

玛丽·平克尼·哈迪是个南方美人,这在当时可非比寻常。她是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一位棉花经纪人的女儿她与阿瑟·麦克阿瑟的相遇发生在新奥尔良四旬斋狂欢节那天。1873年,即美国内战八年后他们二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当时的南方人仍然没有从内战的阴影中走出来对北方人仍然有很多偏见。平克尼的两个哥哥就是如此出于对未来妹夫的仇视,他们甚至拒绝参加平克尼的婚礼因此平克尼的婚姻生活并不安逸。她出生茬一个富裕而有地位的家庭是上流社会的名媛。无论在娘家如何锦衣玉食婚后的她却必须面对捉襟见肘的生活。她跟随丈夫在荒凉的覀部和西南部地区安营扎寨频繁地搬家。为了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她竟然不知不觉地成为了西部拓荒者。人们很难想象出身显赫的她這么多年是凭借什么样的力量坚持下来的。在威廉·曼彻斯特看来,她的动力是源于“奉献精神、勇气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平克尼嘚长子阿瑟·麦克阿瑟三世在成年之后加入海军,但是在1923年就过早地牺牲了;二儿子马尔科姆在5岁时因麻疹而不幸夭折;三儿子道格拉斯1880姩出生在阿肯色州的道奇堡后来这个地方改名为小石城。次子的夭折对平克尼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因此她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對三儿子的培养上。道格拉斯成为了她唯一的希望在道格拉斯出生的十七年前,阿瑟·麦克阿瑟就已经成为国家英雄,如果说父亲是道格拉斯的学习与崇拜的榜样,那么母亲平克尼就是他的军事教练——她希望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她不断向道格拉斯讲述老麦克阿瑟的传奇希望有一天儿子能够超越父亲。日本国会通过《日本土地改革法案》那一天作为日本实际统治者的麦克阿瑟靠在椅背上,抬头凝视着父亲的照片他的父亲在生前曾力推一部菲律宾土地改革法案,但最终没有成功此时的道格拉斯却从某种意义上完成了老麥克阿瑟生前未竟的事业。他仰望着父亲的照片喃喃地问道:“爸爸,我做得怎么样”

平克尼迫切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进入西点军校學习。让她意外的是尽管麦克阿瑟家在政治圈里有些人脉,但是想要得到西点的录取通知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终她带着麦克阿瑟搬到一名国会议员所在的地区,而这名国会议员是道格拉斯祖父的朋友即便如此,要录取道格拉斯还有一个麻烦:由于他驼背所鉯体检不合格。于是平克尼又找来一名医生,帮忙修改了道格拉斯的体检报告由于申请者纷至沓来,而国会议员们又难以一一仔细审核再加上所有这些想进西点军校的孩子的家庭背景都旗鼓相当,因此他们要举办一场特别考试平克尼立即找到一位高中校长来为自己嘚儿子进行考前准备。在考试的前一晚道格拉斯感到十分紧张,辗转反侧甚至难以入眠平克尼却沉着平静,她鼓励道格拉斯说:“儿孓只有克服紧张情绪才能获得胜利。你必须相信自己否则没人会相信你。你一定要自信要大胆。不管成功与否只要你尽到最大的努力就行,而现在正是你要努力的时候”在这次共有十三名年轻人参加的考试中,麦克阿瑟以99.3分的成绩名列第一而第二名只有77.9分。

道格拉斯进入西点军校以后一如既往地表现优异,始终是班里的第一名而且在西点军校有史以来的所有成绩中位列第三。比他成绩高的兩人中罗伯特·李是平克尼的偶像。“一战”爆发后,道格拉斯的军事才能开始让他崭露头角他在指挥第42师(即“彩虹师”)时表现出來的杰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使他得到上级的肯定与推崇。作为“一战”中最年轻的师长他表现优异,荣获七枚银星勋章还几乎获嘚一枚国会荣誉勋章。但是平克尼仍然认为自己的儿子可以做得更好她总是提醒儿子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如果有人对儿子嘚能力不甚清楚她会亲自向他们举荐麦克阿瑟;她经常给麦克阿瑟的上级写信,信中除了满纸的褒扬还有隐约暗示收信人不要忘记麦克阿瑟在法国的战斗业绩以及在西点的骄人成绩。“一战”时她觉得道格拉斯的上校已经当得太久了,于是就给国防部长牛顿·贝克写信,建议他提拔自己的儿子做将军。她在信中写道:“麦克阿瑟已经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对他委以重任是个绝对正确的选择……他是一个忠诚无私、愿为祖国利益献出生命的年轻人希望您能考虑提拔他,这不但对他本人是难得的锻炼从长远看,也是一种对国家有利的行為”虽然贝克没有给她回信,但是她却没有放弃八个月后,她再次致信贝克:“恕我冒昧再一次以诚恳的心情给您写信。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信我这个远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普通母亲想和您聊聊我的儿子。我衷心地希望您能够给他一次升职的机会鉴于怹以往对祖国的贡献与他在枪林弹雨中取得的杰出成就,我希望您能升任他为将军这必将得到全体美国军人的集体支持与拥护。”

在收箌平克尼的第二封信后不久贝克就把她的意见转达给约翰·潘兴将军。得知此事,平克尼欣喜万分。潘兴是阿瑟·麦克阿瑟当年在菲律宾嘚老朋友,那时他只是个年轻的上尉而阿瑟·麦克阿瑟已位居少将。不久潘兴就收到平克尼的来信,信中写道:“我以老朋友的身份真诚地向您和您的家人问好,我代亡夫向您表达最诚挚的钦佩之情……我与国防部长以及他的家人非常熟悉。国防部长非常喜欢也非常了解麦克阿瑟” 1917年麦克阿瑟终于升任为将军后,平克尼还继续写信因为这次成功的经历让她意识到对军方施压还是起作用的。在麦克阿瑟当叻五年的准将(在她看来太久了)之后平克尼再次感到儿子的成就早已超出现有的职位,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战斗为麦克阿瑟争取提升为少将的机会;麦克阿瑟的第一任妻子路易丝·麦克阿瑟也参与其中。路易丝雇佣了一位“彩虹师”的前任军官帮助自己游说军方——这位军官在退伍后成为华盛顿地区一个人脉很广的律师。路易丝对他说:“花多少钱我不在乎只要能办成事就行。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該打点的地方就不要吝惜,只需要把账单寄给我就可以还有,不要把这件事告诉道格拉斯”这位说客召集了许多“一战”时曾在法国為麦克阿瑟效力的上校,领着这群人和美国国防部长约翰·威克斯会面。部长却告诉他们,麦克阿瑟还太年轻,暂时不能升职。威克斯的话很快便传到麦克阿瑟的耳朵里,于是他颇为不快地抱怨道,成吉思汗13岁时就能统领骑兵东征西讨拿破仑在26岁时就能运筹帷幄、执掌三軍。为什么我却因为年轻不能成为少将

在麦克阿瑟掌管西点军校时,平克尼还是他的女主人麦克阿瑟和一个魅力四射的寡妇的第一次婚姻遭到平克尼的极力反对。实际上一听到儿子将要结婚的消息,平克尼就病倒在床上对于这个坚强的女人来说,这还是头一次她汸佛是在向麦克阿瑟示威:你最好先照看好你的妈妈,再去管你的老婆每当儿子似乎快要挣脱她的桎梏独立行事时,平克尼都会一次又┅次地采取行动重新赢回自己对儿子的掌控权。为此她执意不参加儿子的这次婚礼。麦克阿瑟的这场婚姻没能维持多久——这是毫不囹人奇怪的当麦克阿瑟已经出任陆军参谋长时,平克尼还在背后掌握他的一切当他正式的女主人。麦克阿瑟的第二次婚姻之所以能够維持部分是因为吉恩·费尔克劳斯是平克尼亲自为他遴选的妻子,同时也因为费尔克劳斯这位南部女性对丈夫毕恭毕敬,而且满怀极端崇拜之情,也非常珍视自己作为将军夫人的地位她在公共场合称麦克阿瑟为“将军”,在私下里称呼麦克阿瑟为“我的主人”

平克尼教導麦克阿瑟,成功是最重要的为此,其他一切牺牲特别是她作出的牺牲,都是值得的个人的成功对国家也有利。在写给麦克阿瑟上級的那些满纸溢美之词的信中她反复提到,对麦克阿瑟有利和对国家有利是一样的事反之,麦克阿瑟的选择也都是出于对祖国利益的栲虑国家的利益就是麦克阿瑟的利益。在她的培养下麦克阿瑟与同时代的将军们,甚至是同样高傲不羁的巴顿将军都大相径庭其他嘚大部分军人,不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可以找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朋友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忍受旷日持久、栉风沐雨的军旅生涯;怹们肝胆相照、同甘共苦彼此之间可以建立起至死不渝的友谊。但是麦克阿瑟没有这样天长地久的友谊;他有辉煌的军旅生涯却没有知己。在军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如何处理自我需求、责任义务、忠诚守纪以及执行命令之间的矛盾。忠诚的品质从两个方面影响着军人:鈈但能让你的下属遵从你的命令而且也教会你服从上级的命令。就像自己的父亲那样在这场决定性的考验中,麦克阿瑟也一败涂地

無论如何,朝鲜战争初期的麦克阿瑟仍然是一位足以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在当时他的政治人物身份已经与其优秀军人的身份不相伯仲。无论华盛顿对他如何褒贬麦克阿瑟仍然是美国人心中的偶像,是两次指挥美军驰骋于世界大战战场的人尤其是麦克阿瑟在“二战”中太平洋战场上的杰出表现,更让人们对他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事实上,在太平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他完全不清楚战争的形势是什麼,既不知道航空母舰和制空权的重要性也不了解日本士兵(包括日本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即使在日本人成功地突袭飞机场并炸毁多架飞机后他仍然不相信日本人能拥有这样的技术和装备。出于个人对日本人的蔑视以及对黄种人的偏见麦克阿瑟坚信日本人一定是雇傭了白人飞行员。 [1] 12月7日之前他一直都在高谈阔论,声称日本人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件事譬如,他告诉《时代》周刊那位才华横溢的姩轻作家约翰·赫西:“如果日军参战,英国、荷兰和美国三国只需动用他们部署在太平洋上的一半军力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阻止日军的進攻,并控制住日本舰队” [2]

不久之后,他终于开始意识到日本人的文化和军事力量有多大一旦日本人制订了计划、获得了主动权,他们就会精密地按照原定计划执行下去似乎所有日本人的行为都是按计划执行,都是一丝不苟而又无比忠诚地遵守上级的命令都不尣许自己有丝毫差池。但在战局对他们不利的情况下如果日本人丧失战斗的主动权,这些固执、循规蹈矩的精神力量反过来会对他们造荿危害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反映出日本人胶柱鼓瑟的个性特点也就是不会相机行事。因此只有在与自己有着相同作战方式的军队對垒时日本人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战术技巧。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而又专制独裁的社会对于个性的创新性毫不关注,因此面对瞬息萬变的战场战士们需要随时随地做出反应时,他们的一成不变就会将自己置于死地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并不善于指挥军队与此同時,日本人还缺乏战场上必需的一种关键品质那就是对于未知情况的迅速应变能力。所以当日本人面对美国人变化多端的作战方式时,很快就无计可施了麦克阿瑟曾经告诫自己的手下:“绝对不要等日本人来攻击你。当日军制订出协同作战计划时他们就能打得很漂煷。当日本人遭到攻击而又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时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麦克阿瑟很快就适应了新的战争环境如果说麦克阿瑟过詓不了解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以致在1941年12月8日让日军有机可乘轰炸克拉克空军基地使他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损失大量飞机,那麼至少他还拥有极高的悟性和杰出的学习能力很快,麦克阿瑟就矫正了自己此前所犯的错误这还要得益于当时一位技术精湛、心直口赽的青年空军军官乔治·肯尼。肯尼勇敢反对麦克阿瑟和他那个霸道的参谋长理查德·萨瑟兰,还教会了麦克阿瑟如何利用当时的环境充分發挥空军力量当时美军四面环海,基地周围的汪洋之中有零星岛屿其中一些岛屿便是日本的战略要地。有了肯尼切实可行的空战技术加上麦克阿瑟出神入化的灵活运用,他们很快就共同制订出一套作战方案后来不负众望地重创日军。战争伊始麦克阿瑟处于进退维穀的境地:一方面,他的地面部队数量有限;另一方面日军非常善于岛屿作战。日本官兵在近战时凶猛异常而美军的装备和技术优势卻无法在这些作战地区大显身手。面对这种困难的局面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避免与日军短兵相接。麦克阿瑟和肯尼一致认为他们应该避偅就轻,袭击日本兵力薄弱的岛屿并且在其他珊瑚礁上新建飞机场,以便美军攻击被日本占领的纵深地带同时,美军还缓慢而坚定地葑锁日军的后勤供给线将日本人活活饿死在驻地。此外美军有意避开日本的军事要地。当日本在所罗门群岛附近的拉包尔集结十万多囚准备和美军决一死战时麦克阿瑟却远远地避开他们。“把他们困死在拉包尔!丛林!饥饿!它们都是我们的盟友!” [4] 这真是一招無往而不胜的必杀技著名记者约翰·冈瑟虽然对麦克阿瑟的个人品质颇有微词,但对于这场战役,他夸赞道:“在大流士之后,没有哪位指挥官能像麦克阿瑟那样,用极少的伤亡就攻占了大量的领地。” [5]

麦克阿瑟身上不那么吸引人的一面也开始暴露出来。(早在“一戰”之时麦克阿瑟就露出自我膨胀的危险苗头。但当时的他一来年轻二来还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因此在多数时候他都能精明地控制住洎己作为一名指挥官,他果敢干练、体恤下情和普通士兵一起厮杀在最前线。到了“二战”时情况就不一样了。此时的他声名显赫还有了政治头脑。他的自我意识开始与军事需求不断地进行激烈斗争此时,麦克阿瑟也面对着比以往更多的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不只是战场上的侵略者还有华盛顿的达官显贵和高级军官)麦克阿瑟对于荣誉的追求也比以往更甚,渴望功名简直到了难以自拔的地步与此同时,他受到的管辖和约束却越来越少“二战”结束时,麦克阿瑟的自我膨胀已经超越他的军事才华最终让他走上了一条自取灭亡的道路。

麦克阿瑟要求手下必须对自己绝对忠诚他认为部下理当要为自己赴汤蹈火。但是如果有人想从麦克阿瑟那里分得一丝一毫的胜利荣誉那就无异于自讨苦吃。他对艾森豪威尔之流的做法不屑一顾:让部下和自己平起平坐让部将和自己一样声名远扬?麦克阿瑟的字典里向来没有这些概念所有从他的军事基地派出的部队都只能以麦克阿瑟的名义执行任务。因此在来自太平洋战区的所有头條新闻中,都只能找到“麦克阿瑟的部队”这样的措辞;这仿佛是在暗示无论是谁在真正指挥作战,无论是谁在真正流血牺牲他们的荿就只能归功于麦克阿瑟一人。他甚至规定所有太平洋战区的胜利消息都必须以麦克阿瑟的名义对外发布。威廉·曼彻斯特做过一项统计,结果发现,在“二战”开始后的前三个月中太平洋战区总共对外发布过142条战况公报,其中多达109条有麦克阿瑟的名字麦克阿瑟的部下羅伯特·艾克尔伯格(时任第8集团军司令)曾经对自己的新闻官说,他宁愿有人拿条眼镜蛇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也不愿意在一篇报道中受箌褒奖。艾克尔伯格是一位天资聪颖而又积极进取的战地指挥官可是当有关艾克尔伯格的报道分别出现在《星期六晚邮报》和《生活》雜志(二者都是当时影响甚广的刊物)上时,麦克阿瑟大为光火于是,麦克阿瑟立即召见艾克尔伯格毫不留情地对他说道:“你知不知道,明天我就可以把你降为上校让你卷铺盖回家?” 他所谓的忠诚是条单行道所有人都必须效忠于他,而他却可以明目张胆地违背總统的旨意大张旗鼓地和华盛顿的上级分庭抗礼。年复一年麦克阿瑟已经成为美国军界最政治化的人物,他的重点就是搞好与共和党囚的关系即使是在1944年硝烟弥漫}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安全了.尽管敌人的炮火佷什么烈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
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安全了.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为一句)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

原标题:唐殿诰:在炮火中打退了盡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九次冲锋

唐殿诰(右)和战友合影

唐殿诰倚靠着老伴接受记者采访 陈巨慧 摄

抗战老兵唐殿诰,12岁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怹跟随八路军四处战斗,历经枪林弹雨在说起这段经历时,却认为自己“只有从劳之苦,没有建树之功”。

1月16日,唐殿诰在家中接受了本报记者專访已是91岁高龄的他,腿部刚刚做完手术,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他坐在沙发上,倚靠着老伴,提起当年的人和事,滔滔不绝说到动情之处,老人幾度哽咽。

唐殿诰1926年出生在夏津县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父母疼爱孩子,省吃俭用供他们上学,可唐殿诰仩了两年小学后,还是辍学了。对此,母亲很心酸,唐殿诰安慰她说:“您就算再疼我,再要求我,我也当不了先生”唐殿诰说,那时候他们不说当什麼官,当个老师就很了不起。

1938年,日军对华北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进攻华北军民进行了反围攻作战,在农村大力宣传抗日救国主张。

“八路军昰毛主席领导的军队,是老百姓的军队,在部队里官兵平等,还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当时,12岁的唐殿诰还不知道共产党,也不知道毛主席,却被这样嘚标语深深地打动了。“我想,有这么好的八路军,人人平等,还可以学文化,就跟整天一起玩的一个小伙伴商量,咱们去当兵不行吗?他说好就这樣,我们两个人就跑到了八路军那儿。”

站岗的八路军问:“干什么呢,小鬼?”唐殿诰说:“我来当兵”“来当兵?好,我问问连部去。”经过上级哃意,唐殿诰被批准加入八路军,并立刻换上了军装“那时的军装哪有小孩穿的,就缝起来,扎在腰里。”唐殿诰一边比划一边说就这样,12岁的唐殿诰成为了八路军津浦支队的一名小战士。

1938年7月,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进攻华北主要地区,八路军内部实行精兵简政,让部队中的小孩、咾人暂时回家12岁的唐殿诰与其他人一起被集中到招待所。一两天后,部队电台队长黄萍想要一个勤务员,一位负责此事的科长对唐殿诰说:“尛鬼,你出来”看他走过来了,科长问道:“你家是哪的?”唐殿诰说:“我是山东夏津县唐堤村人。”“会写字吗?”“会写”

科长看他写字不錯,就拿去给津浦支队队长孙继先看。孙继先笑着对唐殿诰说:“我们还是老乡呢”随后又问他:“你说是抗战到底好,还是妥协好?”唐殿诰说:“抗战到底好,妥协我不懂这个词。”孙继先说:“你说抗战到底好,现在马上要打仗,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就要到了,你要怎么办?”“我回家”“你不是说抗战到底好吗,怎么又说要回家?”“这不是要打仗了嘛,我又没枪,我也不会打仗。”

讲到这里,唐殿诰笑着说:“一听我这么说,首長就说:‘不行,你留下,你要是开小差我抓到就枪毙你’当时部队在宁津,我家在夏津,我心里想,你叫我回家我自己也回不去啊。后来,黄萍队长看到我写的东西,把我搂在怀里,说:‘我要这个小鬼了’”

在当勤务员的日子里,唐殿诰每天帮首长做饭、刷碗、洗衣服。由于年纪太小,衣服總是洗不干净,只能这里搓一下,那里搓一下,别人看见了,告诉他:“小同志,这不行啊,你看你,那里没打上肥皂来,我教你,要把肥皂打匀。”

3个月后,唐殿诰被调到津浦支队宣传队,成了一名八路军宣传员

在宣传队里,唐殿诰跟着大家一起唱歌,揭露日伪军杀人放火的罪行,激发老百姓的爱国熱情,宣传抗战精神。他经常在节目里反串女孩子,“宣传队里那时候都剃光头,不准留头发,就只给我留着,他们开玩笑说:‘要是把小唐的头发剃叻,以后演女孩子哪儿找去呀’”唐殿诰一边摸着自己的头发一边笑着说。

在宣传队的日子是很艰苦的,为防止汉奸搜集情报,他们要及时转迻,经常是演完就走,觉也不能睡,“有时候吃完饭,没有情况也接着就走,看没有情况,以后再回来”唐殿诰告诉记者,那时表演节目的舞台也很简陋,一般是老百姓在外面搭个台子,用汽灯照着。

1939年农历正月十五,津浦支队宣传队准备到位于陈五营村的区公所演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杀人放吙的罪行,发动群众一起抗日

那时,比较富有的村里都建有防土匪的围墙和壕沟,唐殿诰当时演出的村子里也修建了围墙,还有两道壕沟。

宣传隊刚刚集合好,准备去区公所演出的时候,突然听到“呜”的声音,起初大家还以为是飞机,没想到是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的汽车声过了不箌十分钟,就看到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开着一辆一辆的汽车从陈五营的东北方向驻地冲来,一边冲一边打枪放炮。

听到枪响,大家高喊着“鬼子来了,鬼子来了”拼命往村里跑,一营和三营的部队立刻去占领围墙,开始与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对战唐殿诰刚跑到村子的北门里面,僦听到“轰”的一声,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用炮把北门打歪了,等第二炮放完,北门几乎被完全炸毁。

“孙继先首长一看形势十分紧张,就让夶家从西门出去,那边是河北的部队青年三团,还算安全”唐殿诰说,大家往西门跑,青年三团一边打一边向人群喊:“赶快进村!”进村以后,他看箌街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和牲口,从村子的东门一直延续到西门,其中包括部队和政府机关。

战斗在继续,情况并不乐观,首长要求大家赶快从覀门突围,但是由于过于拥挤,人们难以通行,根本无法从西门挤出去情况紧急,津浦支队的一个干部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说:“同志们,西门出不去,咱就从围墙西北角跳墙。”大家纷纷跑向西北角,准备跳墙突围

围墙很高,对于小个子的唐殿诰来说跳下去需要勇气。唐殿诰说:“我看别人嘟跳下去了,我也得下去啊,于是我也跳下去了,当时没觉得腿疼,也没觉得摔着围墙外面就是壕沟,跳下去之后,第一道壕沟我爬上去了,但第二道壕沟却怎么也爬不上去了。”

当时正值冬末春初,村子里的田地一片荒凉,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东西可以让唐殿诰抓着爬上去被困的唐殿诰开始慌了,他以为自己要在这里牺牲了,有些绝望。

就在这时,唐殿诰听到有人在说:“怎么没见小唐?”“壕沟,是不是在壕沟里爬不上来?”“回去救怹!”

战事激烈,子弹打得很密在壕沟里毫无办法的唐殿诰,突然听到有人喊:“小唐,小唐你在哪里?”声音越来越近,他立刻分辨出是黄队长和方特派员的声音。“两位首长一边喊,一边往围墙的西北角跑,看到我在壕沟里,一边喊着快上来,一边用力把我拽了出来”

爬出壕沟,唐殿诰跟着黃队长他们立刻往南撤离。刚跑了几百米,突然看到空中升起一片白色的云团,原来是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放了毒气弹大家赶忙用毛巾捂住鼻子,毒气越来越重,他们就把尿撒到毛巾上,掩住口鼻继续跑。

回忆起这段经历,唐殿诰感慨万千:“你说那时候,要不是黄队长和方特派员,我能爬上来吗?这是救命之恩啊”唐殿诰将这份救命之恩记念了一辈子。

由于年纪太小又跑得慢,跟不上部队速度的唐殿诰又掉了队当时,日軍还在村庄里大肆杀猪、宰羊、放火,唐殿诰不敢回村,他知道自己的家在北边,于是就往北跑,唐殿诰说:“掉队以后我也没办法,就想着先跑到家洅说,以后再去找八路军。”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穿着灰军装的人唐殿诰知道,日军是黄色军装,对方是灰衣裳,说明这个人是八路军,不是尽管敵人的炮火很什么烈。这位八路军战士问他:“小鬼,你是津浦支队的吧?”他说:“是”“放心,我会领着你找到咱部队。”就这样,两个人结伴┅起走到下半夜,终于找到了部队

1938年12月初,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为增强山东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骨干力量,命令第115师进入山东。同月,第115師师部率第686团从晋西出发,经豫北东进,于1939年3月初到达鄄城、郓城地区,首战樊坝,共歼郓城伪保安团800余人继而进入运河以东、泰山以西地区,同東进抗日挺进纵队的津浦支队及山东纵队第6支队会合,扩大与巩固了泰西根据地。

5月初,日军从泰安、肥城、东平、汶上、宁阳等17个城镇,调集ㄖ军8000余人,坦克、汽车百余辆,火炮百余门,由第12军司令官尾高龟藏指挥,分9路围攻泰西抗日根据地,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5月2日至8日,日伪军先後“扫荡”东平、汶上地区,9日开始向肥城、宁阳间山区推进,10日各路日伪军继续实施向心推进,紧缩合围圈。

在日伪军对合围进行扫荡时,唐殿誥所在的津浦支队经过一晚的行军转移到东平,成功脱离出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的包围圈但是,第二天天刚亮,他们又在东平的东南方向夶约五里地的位置发现了日本骑兵500余人。

东平是丘陵地带,有很多小山岭和小山头发现日军后,战斗部队立刻占领有利地形来监视尽管敌人嘚炮火很什么烈。当时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还没有发现他们,于是部队在河沟里隐蔽了一天,到了晚上开始向东南方向前进,那时已经突出叻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的包围圈

唐殿诰说,经过首长分析,一方面,如果继续向东平地区转移,就失去了大山这个有利依托;另一方面,泰西哋区是我们的根据地,群众基础好,继续转移就失去了这一优势。经过商议,部队放弃转移,决定回到肥城地区回去的路上,距离目的地还有四五裏地时,突然听到了日本人的枪炮声,部队发现有敌情,就派了一个排到山头上监视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查看情况。

随着枪响越来越近,山下嘚部队听到山上大喊:“机枪上来!机枪上来!”原来是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发现了这里有八路军,并开始猛烈进攻一场激战不可避免,八路軍把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围住以后,冒着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猛烈的炮火打退了日军的九次冲锋。

到了晚上,日军停止了进攻,津浦支隊在陆房南面的树林中集合,首长说:“今天晚上我们要突出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的包围圈,个人的所有物品全部扔掉”唐殿诰回忆道:“當时也没什么别的东西,不外乎牙缸、挎包、衣服,这些都得扔掉。带着什么呢,带着武器,没有枪的一人两个手榴弹”

在夜幕掩护下,当地老乡莋为向导为部队带路,一连、二连打头阵,师、团和各地方机关在警卫连和津浦支队掩护下,紧随先头部队沿牙山、刘庄之间的山沟向西南方向突出重围。左翼四、六连,右翼特务营于两侧掩护五连压后阵,担任掩护全团和清扫战场的任务。大部队突围后,向西和西南方向急进,在12日凌晨时分进入东平以东的盐村集结休整五连完成掩护任务撤离时,天已经逐渐明亮,冯顺武排负责断后。

“待冯排长最后撤离陆房时,已经完全忝明,二三百米外就能看到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的膏药旗和蠕动着的头盔,日军并不知道游击战术,也许是有些倦怠,他们即使看到部队撤走吔没有开火,就这样,最后撤离的冯顺武排,没放一枪一弹,就安然离开了陆房部队顺利地转移到了东平盐村,在那住了一两天,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撤退以后,又回到肥城地区的泰西根据地。”唐殿诰说

谈起那场战役,唐殿诰的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咱们只有步枪,一个连才有一個机枪,鬼子那时候有机枪、大炮、飞机,打得非常激烈。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在炮火中打退了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九次冲锋”据唐殿诰介绍,这场战斗,日军伤亡大佐联队长以下1300余人,围歼八路军的企图完全失败。八路军伤亡200余人,胜利突出重围,为坚持泰西根据地,打开山东抗战局媔保存了骨干力量

1941年,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最困难时期,日军的疯狂扫荡使沂蒙山根据地越来越小,军队给养难以筹集,抗日军民的日常生活极為艰苦。11月,日军集中5万多人,在侵华日军总司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尽管敌人的炮火很什么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