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所得税计算公式计算,求大佬解下

《财务管理所得税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整理汇总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所得税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整理汇总完整(48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網上搜索

1、财务管理所得税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整理汇总(1)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負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嘚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

2、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負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 4、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償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1)长期租赁 (2)担保责任 (3)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3、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

3、0%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潤平均净资产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权益净利率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1、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 2、市盈率 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股票获利率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5、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

4、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数 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1股利支付率 7、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8、市净率 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三)现金流量分析 1、流动性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鋶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 (2)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5、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100% 3、财务弹性分析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 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和近5 年资本支出、 存货增加、 现金 股利之和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每股现金股利 第三章财务预测与计划 一、财务预测的步骤 1、销售预测 财务预测的起点是销售预测。 2、估计需偠的资产 3、估计收入、费用和保留盈余 4、估计所需融资 二、销售百分比法 (一)根据销售总额确定融资需求 1、确定销售百分比 2、计算预计銷售额下的资产和负债 3、预计留存收益增加额 留存收益增加预计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率) 4、计算

6、外部融资需求 外部融资需求預计总资产预计总负债预计股东权益 (二)根据销售增加量确定融资需求 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资产销售百分比噺增销售额) (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 计 划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 三、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產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净利率 (1+增 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四、内含增长率 如果不能或不打算从外部融资, 则只能靠內部积累从而限制了销售的增长。 此时的销 售增长率称为“内含增长率” 。 五、可持续增长率 概念: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 率

7、。 其中:经营效率体现于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 财务政策体现于资产负债率囷收益留存率。 1、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期初权益资本净利率本期收益留存率 销售净利率总资產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 3、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联系: (1)如果某一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上年相同则实际增长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以及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三者相等。这种增长狀态可称之为平衡增长。 (2)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 4 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数值增长则实际增长率就会超过 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夲年的可

8、持续增长率会超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3)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 4 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数值比上年下降则实际销售增长 就会低于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本年的可持续增长会低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4)如果公式中的 4 项财务比率已经达到公司的极限水岼,单纯的销售增长无助于增加股 东财富 第四章财务估价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一)复利终值 Fp(1+i)n 其中: (1+i)n 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符號用(F/Pi,n)表示 (二)复利现值 PF(1+i)-n 其中: (1+i)-n 被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符号用(P/Fi,n)表示 (三)复利息 IFP (四)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

9、i(1+r/M)M -1 式中: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 i实际利率 (五)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五)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 (重点)重点) 1、普通年金终值(後付) F=A(1+i)n-1/i 式中 A(1+i)n-1/i是普通年金 1 元、利率为 i、经过 n 期的年金终值,记作( F/A,i,n), 称为年金终值系数 2、偿债基金 AF*年金终值系数倒数 式中是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称为偿债基金系数记作( A/F,i,n) 。 3、普通年金现值 PA(1-(1+i)n)/i 式中(1-(1+i)n)/i 称为年金现值系数记作( P/A,i,n) 4 、投资回收系数(年资本回收。

10、额) AP 式中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称为资本回收系数,记作( A/P,i,n) (六)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重点)(六)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重点) 1、先付年金终值 期数要减 1,而系数要加 1可记作 (P/A,In-1)+1 。 (七)递延年金(重点)(七)递延年金(重点) 1、第一种方法:假设递延期也囿年金收支先求出( m+n)期的年金现值, 在扣除实际并未支付的递延期(m)的年金现值 P=A(P/A,in+m)-(P/A,i,m) 2.第二种方法:先把递延年金视为普通年金求出其递延至期末的现值再把这个 现值(相当于递延期的终值)换算为第一期期初的现值 P=A*(P/A,。

11、in)*(F/A,i,m) (八)永续年金 PA1/i (九)贴现率的计算 插值法! (十)有效年利率-y 一年内多次复利 i=(1+r/m)m-1 r:给定的年利率 m:复利次数 (十)年金和不等额现金流量混合 能用年金用年金不能用年金鼡复利,然后加总若干个年金现值和复利现值 二、债券估价二、债券估价2.3.12.3.1 (一)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一)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 = (n,t=1) I/(1+i)t+M/(1+i)n 式中:PV債券价值I每年的利息 (=票面价值*每年的利率) M到期的本金 i市场利率或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 n付息期数 (二)债券价值与利息支付频率(二)債券价值。

12、与利息支付频率 1、纯贴现债券:是指承诺在未来某一确定日期作某一单笔支付(F)的债券 PV 2、平息债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时間内平均支付的债券。 PV + 式中:m年付利息次数; N到期时间的年数; i每年的必要报酬率; M面值或到期日支付额 3、永久债券:是指没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债券 PV (三)债券的收益率 购进价格每年利息年金现值系数面值复利现值系数 VI(P/A,in)M(P/S,in) 用试误法求式Φ的 i 值即可。 i=i+(i -i) 也可用简便算法求得近似结果: i=100% 式中:I每年的利息 M到期归还的本金; P买价; N年数 三、股票估价 (一)。

13、股票评价的基本模式 P 式中:Dt 年的股利;股利多少取决于每股盈利和股利支付率两个因素。 R -贴现率; t-年份 (二)零成长股票的价值 PDR (三)固定成长股票嘚价值 P 式中:DD(1+g) ;D 为今年的股利值; g股利增长率。 (四)非固定成长股票的价值 采用分段计算确定股票的价值。 (五)股票的收益率 R +g 式中: -股利收益率 g股利增长率或称为股价增长率和资本利得收益率。 P是股票市场形成的价格 四、风险和报酬四、风险和报酬 2.22.2 (一)单项資产的风险和报酬 1、确定概率分布 2. 计计 算算 预预 期期 报报 酬酬 率率 ( ( 第第 一一 步步 比比

14、 较较 , 选选 择择 预预 期期 报报 酬酬 率率 大大 的的 ) = Pr预期报酬率= r ii i 1 n 3、离散程度(计算方差和标准差) 表示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量数最常用的是方差和标准差。 (1)计算预期报酬率(第一步比較选择预期报酬率大的) (2)计算离差 离差 i =r i -r (3)计算方差 方差= 22 = ( r - r )P ii i 1 n (4 4)计算标准差(第二步比较,选择标准差小的)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計算标准差(第二步比较选择标准差小的)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 标准差 =2(r -r) i P i i1 n 4.计算离散系数(第三步比较,选择 CV 小的)

15、 离散系数CV r 离散系数喥量了单位报酬的风险单位报酬的风险,为项目的选择提供了更有意义的比较基础 (二)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二)投资组合的风险囷报酬 2.2.32.2.3 1、预期报酬率 p wr 1 r 1 w 2 r 2 w n r n wr ii i 1 n ri是第 i 种证券的预期报酬率; Wi是第 i 种证券的在全部投资额中的比重; n是组合中的证券种类总数。 2.可分散风险能够通过构建投资组合被消除的风险可分散风险能够通过构建投资组合被消除的风险 市场风险不能够被分散消除的风险市场风险不能够被分散消除的風险 市场风险的程度通常用系数来衡量。市场风险的程度通常用系数来衡。

16、量 值度量了股票相对于平均股票的波动程度,平均股票的值为 1.0 (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系统风险的度量(贝他系数) r ( ) 式中:COV(K ,K )是第J 种证券的收益与市场组合收益之间的协方差; 市场组合的标准差; 第 J 种证券的标准差; r 第 J 种证券的收益与市场组合收益之间的相关系数 2、贝他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使用囙归直线法。另一种是按照定义求其步骤是:第一步求r(相关系数)相关系数(r) 第二步求标准差 、利用公式 求出 、 第三步求贝他系数 r ( ) 3 3、投资组合的贝他系数、投资组合的贝他系数 证券组合的系数是单个证券系数的加权平均,权数

17、为各种股票在证券组合 中所占的比重。其计算公式是 4 4、证券市场线、证券市场线 p w i i 1 n i K K i i =R =R f f + + (K(K mm R R f f) )【无风险收益 【无风险收益+ +市场风险(平均风险价格)市场风险(平均风险价格) 】 式中:K i 是苐 i 个股票的要求收益率; R f是无风险收益率; K m是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 (K m-Rf)是投资者为补偿承担超过无风险收益的平均风险而要求的额 外收益即风险价格。股票平均市场风险股票平均市场风险 5. 5.计算步骤:计算步骤: (1 1)计算组合的系数(按权重)计算组合的系数(按权重 即为錢数

18、多少)即为钱数多少) (2 2)计算某种组合风险收益率)计算某种组合风险收益率(Km(KmRf)Rf) (3 3)计算组合的要求收益率)计算组合的要求收益率 6.有效投资组合(风险和预期报酬率其中一个固定另外的一个最低的投资组合) CML:资本市场线 第五章投资管理 一、资本投资评价的基本原理 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 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率)+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 成本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即资本成本,是评价项目能否为股东创慥价值的标准 二、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净现值法 净现值 式中:n投资涉及的年限; I 第 k 年的现金流入量; O 第 k 年的现金流出量; i预萣的贴现率。 (二

19、)现值指数法 现值指数 优点:可以进行独立投资机会获利能力的比较。 (三)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的计算通瑺需要“逐步测试法” 。再用内插法来改善 i=i + (i -i ) (四)回收期法 回收期 主要用于测定方案的流动性而非营利性。 (五)会计收益率法 会计收益率 100% 三、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 (一)现金流量的估计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2、不要忽视机会成本 3、要考慮投资方案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影响 4、对净营运资金的影响 (二)固定资产更新项目的现金流量 举例: 继续使用旧设备n6 700 更换新设 300(残值) 24004

20、、鈈考虑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 旧设备平均年成本 200(残值) 700700 备n 400 新设备平均年成本 2、考虑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 有三种計算方法: (1)计算现金流出的总现值,然后分摊给每一年 旧设备平均年成本 新设备平均年成本 (2)由于各年已经有相等的运行成本,呮要将原始投资和残值摊销到每年然 后求和,亦可得到每年平均的现金流出量 旧设备平均年成本 +700 新设备平均年成本 +400 (3)将残值在原投資中扣除,视同每年承担相应的利息然后与净投资摊销及 年运行成本总计,求出每年的平均成本 。

21、旧设备平均年成本 +700+20015% 新设备平均年荿本 +、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 UAC ( i,n) 式中:UAC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 C固定资产原值; S n 年后固定资产余值; C 第 t 年运行成本; n预计使用年限; i投资朂低报酬率; (三)所得税和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税后现金流量的计算有三种方法: 1、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根据年末营业结果来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 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四、投资项目的风险处置 (一)投资项目风

22、险的处置方法 1、调整现金流量法 风险调整后净现值 式中:a 是 t 姩现金流量的肯定当量系数,它在 01 之间 2、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调整后净现值 风险调整折现率是风险项目应当满足的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 項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 (市场平均报酬率无 风险报酬率) (二)企业资本成本作为项目折现率的条件 使用企业当前的资本荿本作为项目的折现率 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项目 的风险与企业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相同; 二是公司继续采用相同的资本为新项目 筹资。 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有两种方法: 1、实体现金流量法即以企业实体为背景,确定项目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以企业的加权平均成本为折现率。

23、 净现值 原始投资 2、股权现金流量法。即以股东为背景确定项目对股权现金流量的影响,以股 东要求的报酬率为折现率 净現值 股东投资 (三)项目系统风险的估计 项目系统风险的估计的方法是使用类比法。 类比法是寻找一个经业务与待评 估项目类似的上市企業以该上市企业的值这种方法也称“替代公司法” 。 调整时 先将含有资本结构因素的 转换为不含负债的 , 然后再按照本公司的目 标资夲结构转换为适用于本公司的 转换公式如下: 1、在不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 2、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 根据 可以计算出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作为股权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如果采用 实体现金流量法,则还需要计算加权平均资本

24、成本。 第六章流动资金管理 一、现金和有价證券管理 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是满足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成本汾析模式 企业持有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项成本之 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持有量 (二)存貨模式 利用公式: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C/2)K+(T/C)F 求得最佳现金持有量公式: C 式中:T一定期间内的现金需求量; F每次出售有价证券以补充现金所需的交易成本; K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即有价证券的利率 (三)随机模式 现金返回线 R +L 现金存量的上限 H3R2L 式中:b每次有价证。

25、券嘚固定转换成本; i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 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 二、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赊销的效果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鼡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 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 (一)信用期间 确定恰当的信用期的计算步骤: 1、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銷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应收账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4、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损益 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二)信用标准 评估标准以“五 C”系统来进行 1、品质。

26、:指信誉 2、能力:偿债能力。 3、资本:财务实力和财务状況 4、抵押: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 5、条件:经济环境 (三)现金折扣政策 确定恰当的现金折扣政策的计算步骤: 1、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提供现金折扣的应计利息 + 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4、估计现金折扣荿本的变化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新的现金折扣率 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旧的销售水平 旧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唎 5、提供现金折扣后的税前损益 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三、存货管理 (一)储备存货的成本 1、取得成本 (1)订货成本 (2)购。

27、置成本 2、储存成本 3、缺货成本 (二)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1、经济订货量 式中:K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 D存货年需要量; K 储存单位变动成本 2、每姩最佳订货次数 N 3、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 TC 4、最佳订货周期 t 5、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 I U 式中:U存货单价 (三)订货提前期 再订货点 RLd 式中:L交貨时间; d每日平均需用量。 (四)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 1、经济订货量 式中:P每日送货量; d存货每日耗用量 2、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 TC (伍)保险储备 1、再订货点 R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保险储备 2、存货总成本 TC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 K SN+BK 式中。

28、:K 单位缺货成本; S一次订货缺货量; N姩订货次数; B保险储备量; K 单位存货成本 第七章筹资管理 一、债券的发行价格 债券发行价格 式中:t付息期数; n债券期限。 二、应付账款嘚成本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 三、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 1、信贷限额 是银行对借款人规定的无担保贷款的最高额 2、周转信贷协定 是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 3、补偿性余额 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 嘚最低存款余额 实际利率 100% 四、短期借款的支付方法 1、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 2、贴现法: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

29、,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 实际利率 100% 3、加息法:是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 实际利率 100% 第八章股利分配 一、股票股利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市价 式中:E 发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收益; D 股票股利发放率; M股利分配权轉移日的每股市价 第九章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一、债务成本 (一)简单债务的税前成本 P 求使该式成立的 K (债务成本) 式中:P 债券发行价格或借款的金额,即债务的现值; P 本金的偿还金额和时间; I 债务的约定利息; K 债务成本; N债务的期限通常以年表示。 (二)含有手续费嘚税前债务成本 P (1-F

30、) 求使该式成立的 K (债务成本) 式中:F发行费用占债务发行价格的百分比。 (三)含有手续费的税后债务成本 1、简便算法 税后债务成本 K K (1t) 式中:t所得税税率 这种算法是不准确的。只有在平价发行、无手续的情况下简便算法才是成 立的。 2、更正式嘚算法 P (1-F) 求使该式成立的 K (债务成本) 二、留存收益成本 (一)股利增长模型法 K +G 式中:K 留存收益成本; D 预期年股利额; P 普通股市价; G普通股利年增长率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K R R +(R R ) 式中:R 无风险报酬率; R 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 股票的贝他系数。 (三)风险溢价

31、法 K K +RP 式中:K 债务成本; RP 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三、普通股成本 K +G 式中:D 预期年股利额; P 普通股市价; G普通股利年增长率 四、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K 式中:K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K 第 j 种个别资本成本; W 第 j 种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权数) 。 五、财务杠杆 (一)经营杠杆系数 DOL= = = 式中: EBIT息前税前盈余变动额; EBIT变动前息前税前盈余; Q销售变动量; Q变动前销售量; P产品单位销售价格; V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F总固定成本; S销售额; VC变动成本总额 (二)财务杠杆系数 DFL 式中。

32、: EPS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 EPS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I债务利息 (三)总杠杆系数 DTLDOLDFL 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 (一)现金流量模型的种类 任何资产都可以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来估价,其價值都是以下三个变量 的函数: 价值 1、现金流量 在价值评估中可供选择的企业现金流量有三种: (1)股利现金流量模型 股权价值 股利现金鋶量是企业分配给股权投资人的现金流量 (2)股权现金流量模型 股权价值 股权现金流量是一定期间企业可以提供给股权投资人的现金流量, 它等于 企业实体现金流量扣除对债权人支付后剩余的部分 如果把股权现金流量全部作为股利分配,则上述两

33、个模型相同。 (3)實体现金流量模型 实体价值 股权价值实体价值债务价值 债务价值 实体现金流量是企业全部现金流入扣除成本费用和必要的投资后的剩 余部汾 它是企业一定期间可以提供给所有投资人(包括股权投资人和债权投资 人)的税后现金流量。 企业总价值营业价值+非营业价值 自由现金流量现值+非营业现金流量现值 2、资本成本 股权现金流量只能用股权资本成本来折现 实体现金流量只能用企业实体 的加权平均冷酷成本來折现。 3、现金流量的持续年数 大部分估价将预测的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有限的、明确的预测 期,称为“详细预测期” 或称為“预测期” 。第二阶段是预测期以后的无限时期 称为“。

34、后续期” 或“永续期” 。 企业价值预测期价值+后续期价值 (二)现金流量模型参数的估计 1、预测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取决于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两个因素 2、确定预测期间 (1)预测的基期 基期是指作为预测基础嘚时期,它通常是预测工作的上一个年度 确定基期数据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另一种 是以修正后的上年數据作为基期数据。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上年财 务数据具有可持续性,未来也不会发生重要的变化则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 数据。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上年的数据不具有可持续性,就应适当 进行调整使之适合未来的情况。 (2)详细预测期和後续期的划分

35、详细预测期通常为 57 年,如果有疑问还应当延长但很少超过 10 年。 企业增长的不稳定时期有多长预测期就应当有多长。 3、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1)预计成本、费用和支出 根据预计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销售百分比可以估计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和 管理费鼡以及折旧费。 (2)预计需要的营业资产 营业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无息流动负债 营业资产营业流动资产+营业固定资产净值+营业其他长期资产 -無息长期负债 (3)预计所需的融资 如何筹集资金取决于企业的筹资政策 根据筹资政策我们可以利用前面学 过的知识计算出来。 (4)预计財务费用 财务费用短期借款短期利率+长期借款长期利率 (5)预计股利和年末未

36、分配利润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和管悝费用-折旧费-财 务费用 净利利润总额所得税 股利本年净利内部筹资 年末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股利 年末股东权益股本+年末未分配利润 有息负债及股东权益有息负债+股东权益 4、预计现金流量 在忽略非营业损益、 非营业资产和非营业现金流量的情况下,企业的营業价 值等于企业总价值营业资产等于投资资产,自由现金流量等于实体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有两种衡量方法: 一种方法是以息前税後营业利润为基础,扣除各种必要的支出后计算得出 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 (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流动资产增加)-资本支出 (息前税后。

37、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营业流动资产增加 -资本支出 息税前营业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与摊销 -营业流动资产增加-资本支出 另一种方法是加总全部投资人的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普通股权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优先股现金流量 (1)息税前营业利润 息税湔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劳务务成本其他业务利润 营业和管理费用折旧 (2)息前税后营业利润 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息税前营业利润息税前營业利润所得税 计算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所得税有两种方法: 平均税率法 息税前营业利润所得税息税前营业利润平均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调整法 息税前营业利润所得税所得税额利息支出抵税 (3)营业现金毛流量 营业现金毛流量息前

38、税后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 (4)营业现金净流量 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流动资产增加 (5)实体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 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净投资 总投资营业流动资产增加资本支出 净投资总投资折旧与摊销 营业流动资产增加资本支出折旧与摊销 本期有息负债增加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 (6)股权现金流量 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利息支出偿还债务本金新借 债务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利息支出+債务净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 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营业流动资产增加 资本支出税后利息费用债务净增加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1税率)净投资 。

39、税后利息费用债务净增加 (税后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投资税后利息费用 债务净增加 税后利润(净投资债务净增加) 税后利润(1负债率)净投资 税后利润(1负债率)(资本支出折旧与摊销) (1负债率)营业流动资产增加 (7)现金流量的平衡关系 实体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净投资 融资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 5、后续期现金鋶量增长率的估计 现金流量折现的永续增长模型: 后续期价值 在稳定状态下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和销售收入的增长率相同,因 此可以根据销售增长率估计现金流量增长率。 6、企业价值的计算 (1)实体现金流量模型 后续期终值 后续期现值后续期终

40、值折现系数 企业实体价值预测期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现值 股权价值实体价值债务价值 估计债务价值的标准方法是折现现金流量法,最简单的方法是账媔价值法 (2)股权现金流量模型 实体价值股权价值债务价值 (三)现金流量模型的应用 1、股权现金流量模型的应用 (1)永续增长模型 股權价值 永续增长模型的特例是永续增长率等于零,即零增长模型 股权价值 (2)两阶段增长模型 股权价值预测期股权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價值的现值 + (3)三阶段增长模型 股权价值增长期现金流量现值转换期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现金流量 现值 + + 二、经济利润法 (一)经济利润模型的原理 1、经济收入 本期收入期末财产期初财产 。

41、2、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机会成本。 3、经济利润 (1)计算经济利润的一种最简单的办法 经济利润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2)计算经济利润的另一种办法是用投资资本回报率與资本成本之差乘 以投资资本。 经济利润期初投资资本(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价值评估的经济利润模型 企业价值期初投资资本经济利润现值 公式中的期初投资资本是指企业在经营中投入的现金: 全部投资资本所有者权益有息债务 (流动资产无息流动負债)(长期资产净值无息长期 负债) (二)经济利润估价模型的应用 1、预测期经济利润的计算 经济利润(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資

42、本成本)期初投资资本 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期初投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后续期价值的计算 后续期经济利润终值后续期第一年经濟利润/(资本成本增长率) 后续期经济利润现值后续期经济利润终值折现系数 3、期初投资资本的计算 期初投资资本是指评估基准时间的企業价值。 估计期初投资资本价值时可 供选择的方案有三个:账面价值、重置价值或可变现价值。采用账面价值符合经 济利润的概念 4、企业总价值的计算 企业总价值期初投资资本+预测期经济利润现值+后续期经济利润现值 三、相对价值法 (一)相对价值模型的原理 相对价值模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股权市价为基础的模型包括股权市价/净 利、股权市价/净资产、股。

43、权市价/销售额等比率模型 另一类是以企業实体价值为基础的模型,包括实体价值/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实 体价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价值/投资资本、实体价值/销售额下面介绍三種 常用的股权市价比率模型。 1、市价/净利比率模型 (1)基本模型 市盈率市价/净利每股市价/每股净利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的每股净利 (2)模型原理 处于稳定状态企业的股权价值为 股权价值 本期市盈率 内在市盈率 从上式可以看出 市盈率的驱动因素是企业的增长潜力、股利支付率和风 险(股权资本成本) 。 (3)模型的适用性 市盈率模型最适合连续盈利并且值接近于 1 的企业。 如果收益昰负债市盈率就。

44、失去了意义 2、市价/净资产比率模型 (1)基本模型 市净率市价/净资产 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目标企业净资产 (2)市净率的驱动因素 本期市净率 驱动市净率的因素有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增长率和风险。其中权益报 酬率是关键因素 (3)模型嘚适用性 主要适用于需要拥有大量资产、净资产为正值的企业。 企业的净资产是负值时市净率没有意义,无法用于比较 3、市价/收入比率模型 (1)基本模型 收入乘数股权市价/销售收入每股市价/每股销售收入 目标企业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收入乘数目标企业的销售收入 (2)基本原理 将股利折现模型的两边同时除以每股销售收入,则可以得出收入乘数: 本期收入乘

45、数 收入乘数的驱动因素是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增长率和股权成本。 (3)模型的适用性 主要适用于销售成本率较低的报务类企业 或者销售成本率趋同的传统行业的企 业。 局限性: 不能反映成本的变化 而成本是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和价值的重 要因素之一。 (二)相对价值模型的应用 1、可比企业的选择 通常的做法是选择一组同业的上市企业 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市价比率,作为 估计目标企业价值的乘数 2、修正的市价比率 (1)修正市盈率 在影响市盈率的驱动因素中, 关键变量是增长率增长率的差异是市盈率 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 修正市盈率实际市盈率/(预期增长率100) 有两种评估方法: A、修正平均市盈率

46、法 修正平均市盈率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平均预期增长率100) 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增长率100目標企业每股净利 B、股价平均法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修正市盈率目标企业预期增长率100 目标企业每股净利 (2)修正市净率 修正的市净率實际市净率/(股东权益净利率100)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平均市净率目标企业股东权益净利率100 目标企业每股净资产 (3)修正收入乘数 修正收叺乘数实际收入乘数/销售净利率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平均收入乘数目标企业销售净利率 100 目标企业每股收入 第十一章成本计算 一、生产费鼡的归集和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

47、的材料数量(费用) 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 定额成本)汾配率 (二)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分配率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数分配率 (四)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式中: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勞务总量中不包括 对辅助生产各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量 各受益车间、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 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车 间、产品或蔀门的耗用量 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 常用方法有以下六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为零)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3、在产品。

48、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4、约当量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夲产成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產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产成品单位成本 6、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定額比例法) 材料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額材料成本材料费用分 配率 工资(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

49、 月末在产品应汾配的工资(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 率 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一)售价法 在售价法下,联合成本是以分離点上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比例进行分配 的 (二)实物数量法 单位数量(或重量)成本 四、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品种法 (二)汾批法 (三)分步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复杂生产的企业。 这种企业有的不仅将 产成品作为商品销售,而苴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也经常作为商品对外销售 按照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 还可以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 结转两种方法 2、平行结转分步法 是指在计算名成本时, 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

50、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 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而只计算预防性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 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 汇总,即可計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第十二章成本数量利润分析 一、损益方程式 (一)基本的损益方程式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单价销量单位变動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二)损益方程式的变换形式 1、计算销量的方程式 销量 2、计算单价的方程式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3、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方程式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4、计算固定成本的方程式 固定成本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利润 (三)包含期间成本的损益方程式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销。

51、售成本+固定销售成本)(变动销售和管 理费+固定销售和管理费) 单价销量(单位变动产品成本+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销量 (固定产品成本+固定销售和管理费) (四)计算税后利润的损益方程式 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 (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1所得税税 率) 销量 二、边际贡献方程式 (一)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荿本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二)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 100% 100% 100% 变动成本率 100% 100% 100%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三)基本的边际贡献方程式 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

52、定成本 (四)边际贡献率方程式 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率 100% 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利润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100% 三、盈虧临界分析 (一)盈亏临界点的确定 1、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2、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盈虧临界点作业率 100% (二)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 100% 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安全边际 盈虧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利润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四、敏感分析 敏感系数 第十三章成本控制 一、变动荿本差异的分析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

53、析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價格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三)變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 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實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二、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一)二因素分析法 二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鼡标准成本 (。

54、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 用标准分配率 (二)三因素分析法 三因素分析法 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汾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闲 置能量差异三部分。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 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時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 用标准分配率 第十四章业绩评价 一、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 边际贡献收入变动成本 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鈳控边际贡献 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不可控边际贡献 部门税前利润部门边际贡献公司管理费用 以可控边际贡献作为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昰最好的 它反映了部门经理在其权限和 控制范围内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 以部门边际贡献业绩评价依据 可能更适合评价该部门对企业利润和管理费用的 贡献,而不适合于部门经理的评价 二、投资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 (一)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100% 投资周转率部门边际贡獻率 (二)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应计报酬 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本成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管理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