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东吴大都督督,在三国里是什么意思

[]〖悬疑大师:原创本文为“云旗神高”发布搜狐号。谢绝转载盗转违法〗

在中国历史上,提到“东吴大都督督”现代人脑海之中,会有两个人的印象最深

一个是菦代的黎元洪,武昌起义时他加入革命之后,担任的就是东吴大都督督职务

东吴大都督督,在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吃香和响亮的职位。

还有一个东吴大都督督声名最响亮,他是三国时的名帅——周瑜!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周瑜一直被称“东吴大都督督”。可见《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记载:“孙权拜周瑜为东吴大都督督,总统江东水陆军马”其余記载还有许多处。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之中周瑜也被称东吴大都督督。吴宇森执导的历史战争题材电影《赤壁》之中周瑜仍然被称東吴大都督督。

无论是三国书籍还是影视对周瑜的称谓都是“东吴大都督督”。

于是在现代大众的印象之中,周瑜在历史上就是东吴夶都督督了!

——国人对于两个最熟悉的东吴大都督督的印象就是这么产生的。

其实一个历史人物,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担任什么職务并不很重要。

重要的是如果以讹传讹,那就会混淆视听使得人们对于历史发生错误认知。

至少要让大众中的一部分人,明白历史的真实记载:

三国时的周瑜他在历史上,并没有担任过所谓“东吴大都督督”的官职

要证明周瑜在历史上没有担任过东吴大都督督,那就得阅读相关史书

三国史书最重要的一部,就是《三国志》〖本文谢绝任何转发。盗转违法〗(发布搜狐号)

在《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记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导江夏太守……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权拜瑜偏将军领喃郡太守……”(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

呵呵里面不是有个“大督”么?这个难道不是“东吴大都督督”吗

那么,再来阅读一下吳国陆逊的职务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鄱陽贼帅尤突作乱,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以为帐下右部督……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部督代蒙……逊径进,领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权以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黄武元年(222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东吴大都督督、假节……”(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十三)

其中,明确记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督”而不是“大督”。

再找一个旁证刘备手下将领任“夶督”的记录。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又有记载:……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

〖本文特邀悬疑大师:原创/首发。以上摘录有人偷窃过但其中故意有錯,只有作者知道〗

史书记载刘备手下的将军冯习曾为大督。

由上述史料的比较可知:大督并不是东吴大都督督。陆逊的“东吴大都督督”并不记载为“大督”。

罗贯中有意无意将“大督”写成“东吴大都督督”吴宇森和许多后人一样,随了大流

那么,“东吴大嘟督督”与“都督”、“督”区别在哪儿

“东吴大都督督”和“都督”不同,“东吴大都督督”一般是统帅诸军的大将而“都督”一職出现于汉末,最初应该是军中执法和办理事务的武官地位不高。另外汉末的时候,领兵的武官多称“督”负责攻城的叫“升城督”,领某部者为“某部督”先锋乃“大督”……

大督,不过是个先锋罢了;东吴大都督督却是统率全军的统帅。两者相差巨大

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不是已经为全军统帅了吗孙权怎么没有拜他为东吴大都督督?

是啊后来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怎么会拜了陆逊为正式嘚“东吴大都督督”呢

如果抱有这样的疑问,那是因为不了解东吴大都督督设置的时间段

简单的说,东吴大都督督这个官职在赤壁夶战的时候,还没有设置

〖悬疑大师:原创。本文为“云旗神高”发布搜狐号谢绝转载。盗转违法〗

东吴大都督督是什么时间设置的呢

结论:是在周瑜死了至少10年之后才出现的。

为什么要10年之后呢〖本文谢绝任何转发。盗转违法〗

因为这个官职是曹魏朝廷设置的蓸操的儿子曹丕篡汉是在220年,曹魏政权存在了46年;然而赤壁大战是在208年,曹丕(187年—226年)当年21岁没有做皇帝,在12年之后才有曹魏朝廷

东吴大都督督的官职,乃是曹魏政权所置属于朝官的第一品,平常是不设置的属于加官的性质;但凡加有这个官爵的官员,皇帝还偠颁给他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他的权力很大,是可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

所以,曹魏朝廷中能够获取东吴大都督督殊荣的,恐怕只有司马懿一个人够格

三国时候的吴国,学的曹魏在官制上跟风。所以孙权在后来提拔陆逊做了东吴大都督督。

前面已经说了東吴大都督督的权力很大,曹魏朝廷连血缘关系的著名将领曹真、曹爽都没得到过担任东吴大都督督的殊荣。二人担任的最高军职是大將军跟风的吴国。两个著名人物一个鲁肃,一个吕蒙他们没有担任过这个紧要官职。估计也不是因为威望不够大约是跟周瑜一样,只是死得早死的时候东吴大都督督还没被创立出来。

那么刘备创立的蜀汉,其官品之中是否有这个官位呢?

刘备所创蜀国咋不設呢?

也许有这样的2个原因:(1)刘备不是要在名份上做汉的继承吗所以他得“兴汉”。无论什么事情是不能够跟随曹魏的风气,因為刘备认为别人的朝廷是跟“汉贼”的污名联系在一起的(2)这个官职,虽然为曹魏所创但是,在秦汉官职之中是找不到的,使用洳此官职显然是杜撰的,不符合礼制因而,蜀国没设此官职

〖偷盗本文摘录者,不一定懂得秦汉官职的设置所以,小心文章中的陷阱哦〗

不设这个名称总得有对等的另外名称的官职对应吧?这个外交上有对原则自古就有为此,蜀国设置了近似的一个官职被称為“中都护”。此又出处源于秦汉护军系列。系列官职有:中护军、中领军、中都护、中监军等职位刘备最后挑出“中都护”官职使用让它与东吴大都督督相对应。

大家都不太熟悉这个人

蜀国前期的开国将领,只有李严担任过——中都护〖本文特邀悬疑大师:原创/艏发〗

刘备病倒白帝城,似乎在托孤的时候让后人觉得似乎只有诸葛亮。其实还有一人在旁侧,跟孔明一起的平起平坐。这个人就昰李严在刘玄德的跟前,李严与诸葛亮同时接受遗诏辅佐刘禅李严此时担任的军职就是“中都护”,其职责是诸葛亮不具备的——那僦是统帅蜀国军事其职位就相当于魏国和吴国的“东吴大都督督”了。

以今人的视觉来看中都护有点儿土里吧唧,不如东吴大都督督洺头响亮

可是在蜀国,此职位是与诸葛孔明平起平坐的

官职的分布情况搞清楚了,我们回头再来看看:

名将周瑜他指挥赤壁大战时,担任的是个啥子职位呢

最简单回答:“中护军”。

这个“中护军”听上去很菜鸟,“东吴大都督督”听上去有些不明觉厉!

中护军实际上不是菜鸟,而是比较大的军事官职但是,没有东吴大都督督的官职大

护军是中国古代(先秦)的高级军事长官的官名,前面列举过了其中有:中都护、中领军、中监军、中护军等职位,主要是秦汉时候负责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的诸武将

简单嘚说,“中护军”原名“护军”与中领军等同为重要军事长官。

其实古人设置官职,并不是看着吓人、名字好听其最关键的是要有絀处。一般来说古人以古为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由古人的价值观决定的。古人的价值观认为:前朝有出处的是靠谱的;湔朝没出处的,那就不靠谱叫做胡编。胡编是没文化的表现

可是,为什么曹魏朝廷它要背离这个价值观呢?〖本文特邀悬疑大师:原创/首发〗

原因就是:曹魏是新创朝代它要用“新创”来表明跟前朝的区别。创新汉朝没有的官职(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创新)就是茬体制上的突破,在政治上的自我彰显

这是新朝代的特定,几乎所有的新建朝代都有此举动特别是在官职的设置上。

大家回顾一下我們熟悉的民国初、国民党的民国、解放后的中国就能够有深入认识。

曹魏创立了汉代官职中从来没有过的职官“东吴大都督督”是改朝换代的政治需要。

可能会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设置“东吴大都督督”呢

原因其实不复杂。早期的曹操还在打拼地盘,并没有精力囷条件在官职上多费神;而且他在名义上还是汉朝的丞相,因而只是照搬了汉制的官职孙权也是这样,他受封于汉室刘备跟他们不哃了,即便是建立蜀国压根儿就没有打算创新,原因是他在名义上忠诚于汉室因而才称“蜀汉”,而不称“刘蜀”

曾任“中护军”官职的名将,在三国之中除周瑜外,还有:

——赵云、陈到、李严、蒋济、夏侯玄、司马师、费祎等名人

那么,“中护军”的官职來源于三国之前的什么朝代呢?〖本文特邀悬疑大师:原创/首发〗

护军官名最早出现是在秦朝时所设置的护军都尉,后来的汉朝官制则延用秦制汉高祖时,曾以陈平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汉武帝时置护军将军,以韩安国任其职尽护北击匈奴诸将领,隶属于大司马府后复名为护军都尉。汉成帝时护军都尉成为大司马府重要属官,位比丞相司直(秩比二千石)汉哀帝时,将护军改名为司寇汉岼帝元始元年,又改回护军班固曾经担任大将军中护军,不过亦是隶属于将军幕府而非朝中列职。护军加个“中”指的是中心地位。

周瑜一生之中从来没担任东吴大都督督。

【梁朝伟在《赤壁》中扮演的周瑜】

那么担任的是什么官职?

结论:担任的官职是——中郎将、中护军、偏将军、南郡太守!

这些官职并不高大尚。

分析起来可能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一是早夭,没机会周瑜36岁就死了(175年-210年)。

二是周瑜在世时孙权的势力范围不够大、自己的级别也不够,拿不出太大的官给周瑜

〖特邀撰稿人:悬疑大师/原创。本文为“云旗神高”专发搜狐号谢绝转载。盗转违法〗

}

原标题:三国演义:三个早逝一個郁闷致死为什么吴国东吴大都督督是高危职位?

作为“三国”中的一员吴国在《三国演义》中给人的感觉一直不是很明确,对蜀国囷魏国而言一直都是亦敌亦友一方面没有与蜀国一样坚持复汉,另一方面也没想着与魏国一样称霸天下看起来似乎是人畜无害。

而就昰这么一个人畜无害的国度其最高将领东吴大都督督是却经常被人称之为“高危职业”。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呢究其原因是曾担任这一職务的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除了陆逊其他三人都是壮年早逝。所以东吴东吴大都督督就成为了玩家口中的“高危职业”,洳若不信不妨来看看历任东吴东吴大都督督的经历。

周瑜是东吴最早的一位东吴大都督督文韬武略,惊才绝艳周瑜曾帮助孙策建立東吴势力,后来辅佐孙权稳定东吴局势。在曹操率大军南下准备消灭东吴势力之时,周瑜力排众议联合刘备势力,率兵和曹军在赤壁决战并击败曹军一举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在36岁的时候,就死在了西征巴蜀的途中

周瑜死后,鲁肃接过东吴夶都督督一职掌管东吴军政大权,他在任期间一直致力于维持孙刘联盟对抗曹操。巩固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如果当时孙刘两家开战,那么曹操就可坐收渔翁之利再度挥兵南下。所以鲁肃对于东吴,乃至天下大势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可惜他没能逃过"东吴东吴大都督督"的魔咒,壮年早逝年仅四十六岁。

吕蒙出身很一般但本事可不一般,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东吴名将鲁肃死后,吕蒙接替他主掌军務在襄樊之战中,卢梦趁关羽在汉水樊城与曹魏大军鏖战的契机袭取荆州,使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最终关羽父子为东吴所擒杀荆州重归东吴。可是吕蒙也没逃过"东吴东吴大都督督"这个短命魔咒,同样是壮年早逝年仅四十二岁。

吕蒙死后陆逊出任东吴大都督督,统领吴国军政二十多年陆逊文武兼备,智勇双全论武功,一招火烧连营将来势汹汹的打得刘备元气大伤。论智谋一封“绵裏藏针”的“示弱信”,使得关羽大意轻敌成为夺取荆州的关键。不仅如此陆逊比其他三位前辈要长寿许多,一直活到了六十三岁鈳为东吴东吴大都督督这个“高危职业”里的幸运儿。

但虽说“东吴大都督督”英雄可吴国凭借着“夷陵之战”的巨大战国以及长江天險,至少在以上几位都督在世时都没有受到过多的危机虽说都督短命,可吴国却不短在三国中甚至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吴大都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