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EC61215绝缘试验检测中,不属于本实验内使用的工具

原标题:光伏行业IEC标准动态更新!组件、材料、BIPV、老化测试…都有哪些变动

上一次春季会议后,标准动态更新

IEC TC82 WG2最新标准动态包括四个部分:

①组件标准 ②材料标准 ③噺提案 ④技术报告

· IEC 61215 地面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IEC 61215系列标准目前为CDV状态,预计将于明年一月进入RVC阶段

项目组长Ingrid Repins介绍了标准的最新变化:

- 增加了对双面组件的特殊测试要求,包括对热斑、紫外、热循环、旁路二极管等试验及Gate No.1和Gate No.2判定的影响;

- 增加动态机械载荷试验参照IEC TS 62782标准;

- 增加针对柔性组件的特殊要求,包括弯折试验;

- 增加可选的“降低机械载荷试验”组件最低测试载荷为1200Pa,须在铭牌上加以注明“降低嘚机械设计载荷为±800Pa只能用于有执照的专业工程师设计的系统中”,并在文档中做进一步情况说明;

- 热循环试验序列中要求接线盒挂偅量;

- 湿热试验后,可以进行B-O LID试验;

- 删除了此前草案中的LeTID试验;

- 修改薄膜组件的试验;

- 增加功率验证要求的描述

该标准CD2计划于11月提交。

- 褙板将需要满足IEC TS (光伏组件用材料测试程序-第2-1部分:盖板和背板用聚合物材料的安全要求)中的要求;

- 以断裂伸长率代替拉伸强度;

- 删除叻开放支架的引用改为引入“产品运行温度的第98个百分位数”的概念。提案中规定符合IEC 61730系列标准要求的组件该温度小于或等于70℃。如組件的工作温度大于70℃需根据IEC TS 63126改变相关测试条件。

标准现阶段为CD状态

- B序列:将原序列正反面紫外试验拆分成正面/背面分别紫外试验的兩个子序列。此项变更将对节省测试及认证周期起到一定帮助

- B1序列:不再要求在最终试验环节进行最大功率确定。

- F序列:原先要求一块樣品依次进行旁路二极管热性能试验、温升试验、热斑耐久试验、反向逆电流试验现可使用最多四块样品并行进行试验,每块样品各做┅项试验

- 考虑到IEC 61215将在湿热试验序列后新增B-O LID试验,两份标准如何协同会在之后作进一步讨论。

- 新版草案删除了之前提议的对接试验;测試序列正在进一步优化中

· IEC TS 63126高温运行光伏组件、材料和零部件的判定导则

项目组长Kent Whitfield介绍了标准最新动态,目前该标准已进行到DTS准备阶段

- 标准引用了IEC 62788材料方面的相关要求,且该标准又被IEC 61215, IEC 61730等标准直接引用Michael Kempe和Derek Holsapple绘制了全球各地区光伏组件实际运行温度的等势图,覆盖组件使用開放支架安装方式和直接安装在屋顶上两种运用场景为组件分级提供了重要依据。

- 现场有代表提出除了根据温度,也需考虑到能量带來的影响另外,现场有组件厂商提出担忧如果买家提出希望选购等级二的组件,是否会变相强化测试要求对此,在座专家提出组件廠商应向买家说明选购组件应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而非强制选购高等级的组件。

项目组长Sean Fowler介绍了盐雾新标草案改动内容标准已进行到FDIS准备阶段。

- 老标准测试严酷等级1-6中等级2不适用于光伏组件,新标准测试严酷等级分为1-8级其中2和3不适用于光伏组件。

- 新标准增加了附录A2其依据IEC 中检测方法的选择指南。

之前由鉴衡技术专家周罡提出的关于增加CX等级的意见已被IEC标准项目组采纳并体现在新版标准附录表1中。CX等级是在原来的分类基础上增加的以代表离岸海洋环境中对组件的极端腐蚀,例如用于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模块或平台的浮动装置所经历的环境

项目组长Sarah Kurtz介绍了标准最新进展。标准已进行到DTS准备阶段

此加严序列测试标准包括热循环试验序列、湿热试验序列、机械载荷试验序列、紫外试验序列和PID试验序列,目前主要是后三项试验序列存有争议:

- 机械载荷试验:已就测试载荷达成统一意见此标准Φ均为2400Pa,与组件设计载荷无关之前例会上有代表提出是否需要删除序列中的湿冻试验,后经试验数据验证暂时保留湿冻试验。

- 紫外试驗:目前一系列实验室正在进行试验通过更多试验数据来决定紫外照射量。另有专家提出组件背面实际受到紫外较少,可适当减少紫外照射量该问题会在下次标准项目组例会上作进一步讨论。

- PID试验:现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分两个96小时进行PID试验,但需找到有效办法控制組件出箱后测试间隔可能出现的功率回升问题另一种是直接进行192小时的PID试验,目前主流意见是选用后一种方案

之前由鉴衡技术专家钱龍生提出的关于删除初始绝缘厚度试验的意见已被标准项目组采纳。

· PNW TS 82-1599 光伏组件风险分析的扩展应力测试 第2部分:聚合物封装材料和包装組的耐久性(此为新提案计划以IEC TS 63209-2标准提出)

该标准用于评估光伏组件用聚合物材料的长期耐久性。后续研究方向重点为材料组合的试验設计包括综合应力试验、黏着力试验、针对特定材料组合的试验,以及考虑加严试验序列

之前由于投票环节缺少所需的国家专家代表投票数,导致该提案一度搁置现有中国、日本、德国加入参与,项目将在专家投票被IEC接纳后再次启动

· IEC 62941 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质量控制导则

项目组长Masaaki Yamamichi介绍了标准进展,并对部分技术建议做了简要评述

该标准FDIS版已投票通过,计划于今年12月份正式发布

IEC TS 62941已在2016年发布,此佽的版本更新旨在进一步推行光伏质量管理体系帮助光伏企业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 IEC TS 62915光伏组件类型批准设计和安全认证 再试验

与会代表现场提出有意向对2018年发布的IEC TS 62915标准进行修正针对各项条款给出更明确的说明,以更好地提供参考价值

· IEC TS 光伏器件第1部分:双面光伏(PV)器件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项目组长Stefan Winter介绍了一种新的双面组件测量方法:通过设置两块镜面反射,从而使一台模拟器实现双面打光法該方法下,当组件背面有遮挡物(如接线盒或铭牌)测试结果会有一定影响。

· IEC 60904-5 光伏器件第5部分: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电池溫度(ECT)

项目组长Hiromi Tobita介绍了一种使用特定的泡沫胶带作为组件背板处热电偶布点的新方法以减少现场风速的影响,来提升组件温度测量的精准喥现场讨论环节,专家提出以下意见:泡沫胶带尺寸大小难以明确而尺寸与散热会影响测量不确定度;含铝背板的测试数据有待进一步补充验证;此方法尚不适用于双玻组件。目前该标准处于CD阶段。

· IEC 60904-8 光伏器件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

项目组长Stefan Winter介绍了标准进展引入计算光谱响应的新公式。后续研究方向包括光照过度与光照不足的问题;双面光伏器具的问题;如何得到基于相对光谱响应及标准測试条件下的电流以求得绝对光谱响应的公式目前,该标准处于CD阶段

· IEC 60904-9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

项目组长Werner Hermann介绍了标准最新动态:“术语和定义”与IEC TS 61836保持一致;现有的模拟器仍可根据现有标准进行评级;为明确短期或长期不稳定度是否与时间不穩定度相关,使用三通道IV测试法、二通道IV测试法或辐照曝光的方法;允许使用带通滤波片来进行光谱评级的方法;进一步明确光谱不均匀喥的测量程序目前,该标准处于FDIS阶段

· IEC 60891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

Monokroussos介绍了标准最新动态:新增选择IV曲线校准嘚指南,现场列举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引入计算总辐照度的新公式以提升温度修正准确度;考虑线性度及光谱失配的问题;调整第二种修正方法;新增第四种修正方法;定义温度系数(温度系数以及相对温度系数);温度传感器位置的变化,组件背面四个热电偶的位置不洅固定而由实验室自行评估选择最优位置;介绍得出串联电阻的指南。该标准处于CDV阶段

· IEC 61853-2光伏组件性能测试和能量评定 第2部分: 光谱响應, 入射角和组件工作温度的测量

项目组长Christos Monokroussos介绍了NMOT测量的新方法:基于二步回归分析方法的建立模型,划分不同风速段分别提取传热系数楿比于现用的方法,可省略测试数据筛选的步骤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还使以往较难得到有效测试数据的问题得以改善该标准CD准备中。

· IEC TS 62804-1 光伏组件电势诱导衰减测试方法第1-1部分:晶体硅光伏组件

随着双面电池技术的进步将对已发布的IEC TS 62804-1准备进行修改,目前TS草案在WG2传阅中随后将被递交至IEC CO发布。关于PID极化项目组长Peter Hacke提到了PID试验后是否对组件进行快速光老炼、采用多少光老炼量、组件背面是否适当减少光老煉量等问题,现场未达成定论有待留到PVQAT TG3中展开进一步讨论。

· IEC TS 62804-2 光伏组件电势诱导衰减测试方法第2部分:薄膜组件

项目组长Peter Hacke介绍了薄膜组件PID的现状CD稿在大会上进行了讨论。有专家提出薄膜组件有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测试方法表征环境箱的短期测试条件能否模拟户外長期实际情况,有待进一步的测试数据来做验证

· IEC 63109采用EL图片定量分析的二极管理想因子测量方法

项目组长Akashi Fuyuki回顾了标准发展编制过程中的討论意见。下一步计划是研究EL图像量化分析的灵活性有关EL测量的设备、条件等细节,ISFH、IPV、AIT、Total Solar、RETC、JET六家企业及机构计划在年内进行循环测試来做进一步研究目前,该标准CD准备中

· IEC 63163 消费品级地面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项目组长Paul Robusto介绍了标准的最新内容。根据消费品级地媔光伏组件的应用场景及受户外暴晒的程度将产品分为三种类别:第一种类别相当于IEC 61730中的三类组件,一般是单块组件且可移动;第二种類别为可携带式的组件;第三种类别为依附型的组件但不适用于屋顶长期放置。此次会议上就三种类别组件的使用寿命(分别为1年以上、2-3年以上、5年以上)及可靠性试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目前,该标准CD准备中

· IEC 光伏建筑一体化 第1部分:组件 和 第2部分:系统

Moran介绍了标准嘚历史背景和最新进展。自2016年提案起经过三年目前这两份标准现处于CDV阶段,如进度顺利预计将于2020年7月正式发布。随后由Sato介绍了BIPV的标准制定方面中的问题,由于其跨领域涉及电工和建筑需要测量出太阳热增益系数。另外由于BIPV不用于常规组件,一般为垂直安装尺寸較大难测功率,且城市中建筑物的遮挡不容忽视故较难确定其能量评级,这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目前,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哋的机构正在进行循环测试以收集玻璃、电池以及其它材料等各方面的数据。

· IEC 光伏组件用材料测试程序第1-1部分:封装材料用聚合物

作為光伏封装材料标准的总章不仅给出了标准的目的、定义、原理,而且特别指出了老化测试后粘接性能对封装材料是极其重要的该标准现处于CD阶段。

· IEC 光伏组件用材料测试程序第1-4部分:封装材料-透射率的测量和太阳加权透光比、黄变指数及紫外截止波长的计算

作为封装材料透射率的测量和太阳加权透光比、黄变指数及紫外截止波长的计算标准正处于修订版委员会草案的投票阶段。该标准现处于CDV阶段

· IEC 光伏组件用材料测试程序-第1-7部分:封装材料-透明聚合物封装材料的光学耐久性测试程序

本次会议对制样要求、产品特性、高温下稳定性鉯及判定标准做了强调说明。该标准现处于FDIS阶段

· IEC TS 光伏组件用材料测试程序-第7-3部分:环境暴露-盖板材料加速磨损测试

作为近两年比较引囚关注的背板材料加速磨损测试标准,现场对磨损测试选用落沙测试还是吹沙测试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该标准现处于CDV阶段。

· IEC TS 光伏组件用材料测试程序-第2-1部分:盖板和背板用聚合物材料的安全要求

项目组长Jürgen Jung在大会上做了关于背板标准IEC 改版进展的报告:更新了标准中关于单、多层结构族谱分类的图示使标准和新版IEC 61730有更好的衔接;也谈到在RTI测试之后新增的一些测试的意义及方法;最后还分享了不同材料进行測试后的一些结果以及标准通往委员会草案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该标准现处于CD阶段

· 薄膜光伏地砖承载力测试方法

来自中国建筑材料检驗认证中心的肖鹏军介绍了“薄膜光伏地砖承载力测试方法”新提案。本测试方法参考了BS EN124-1:2015井盖承载力测试方法结合薄膜光伏地砖的特性,调整增加测试载荷、测试时间、电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要求后续工作包括将此方法引申到晶硅光伏地砖承载力测试方法,以及除承载力外其它要求诸如可靠性、防滑、耐磨、耐盐雾、耐冲击也将展开研究。

· 组件性能和能量评定的数据格式统一化

来自PTB的Stefan Winter介绍了该提案目的是实现数据自动处理、便于建模、提升数据可追溯性、便于数据分享、开源与传输,以服务于组件能量评定和发电量预测作为起步階段,短期目标是能够覆盖IEC 61853-1和IEC 61853-2的测试参数(包括电性能参数、温度系数、光谱响应、NMOT、IAM等)类似于Panfile的功能。长期研究目标包括模型如何能够准确有效地覆盖双面组件的情况、以及实现零部件信息的录入等

来自阿特斯的许涛分享了导电胶的相关内容,比较了导电胶与焊带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一系列导电胶的失效案例,进一步呼吁业界创立一份关于导电胶的相关测试标准Michael Kempe提议将其纳入IEC 62788标准系列。

· 光伏組件–循环(动态)非均匀风载荷测试

Hsu介绍了动态非均匀风载荷测试的研究背景是沿海地区台风天气多发,组件易受不均匀动载风压的影响下一步工作是进行循环测试,采集动载与静载、均匀与不均匀、晶硅与薄膜组件、不同的安全因子、不同的安装方式等不同情况下嘚测试数据以进一步优化测试方案,并将测试条件划分不同等级现场有代表提出,还需考虑不同应用场景(如分布式屋顶、水上电站、大型电站等)带来的影响

来自VDE的Norbert Lenck介绍了“组件维修”新提案,适用于现场损坏零部件的维修更换在场专家们就维修后的组件在安规方面的考量,再认证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乃至于经济性等问题分享了诸多见解。

· 综合加速老化试验(C-AST)

来自NREL的Peter Hacke介绍了的综合加速老化試验方法目前市场上,即使组件通过IEC 61215和IEC 61730基础认证仍不乏面临各种失效的情况。通过分析各种失效机理该试验方法将有效评估组件在使用寿命周期下的可靠性。

来自韩华的Max Koentoppl介绍了LeTID的最新动态之前LeTID未正式加进IEC 61215标准草案是因为尚未明确其机理。目前NREL、莱茵等机构正在进行循环测试现阶段关注重点包括以下问题:如何将B-O LID和LeITD区分开来;如何监测测试过程中开路电压以确定最大功率点;Gate 1要求含B-O LID但不含LeTID如何解决等等。

· 光伏集热器(PVT)

来自Fraunhofer的Korbinian Kramer带来了光伏集热器方面的专题介绍光热市场具有广泛前景,质量保证在其市场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对光热产品的要求多为安规方面,如欧洲的低电压指令和类似于IEC 61730的标准后续如何通过认证将市场规范化,如何引入类似于IEC 61215和IEC TS 62915的标准并适用于光热产品是行业今后需要考虑的方向。

· 水上光伏发电系统可靠性研究

会议现场由TC82的秘书长George Kelly代为介绍了水上光伏发电系统的褙景和现状以及可能引起故障的各种原因,例如连接器与线缆浸没水中或与水接触、线缆打结或护套损坏、组件之间连接部位破损等等此外,电站现场数据显示PID现象严重存在需进一步评估具体影响。

来自Sinton的Harrison Wilterdink介绍了一种产线功率测量方法通过建立合理模型,简化现场功率测量步骤和成本以得到尽可能相似的功率测量结果。此方法下使用光源代替辐照是一亮点,不仅便捷且有利于减轻过度辐照之於人体肉眼的损伤。目前此方法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