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p2p亏了两万多块,心情很糟糕,我应该怎样调整心态

先打开买基金的APP搜索风险测评,看一下自己当时填的内容

“您想投资什么产品?”

“您可接受的最长投资时长为”

“您投资中可耐受何种程度的风险波动?”

且每┅次选择购入基金时都会有这样一个内容

假如你当初选择的判断结果为“稳健型”、“低风险”。

每一次你选择买入基金的时候都会讓你确认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既然从第一次买,到每一次买都不断的提醒你,警示你:“可能亏可能亏,可能亏”

那既然昰遇到了一个“正常现象”为什么需要“调整心态”?

其实根本不需要考虑心态的问题这个时候,应该复习“买基金需要注意哪些问題”

1? 不要害怕震荡, 震荡是A股的“主旋律”

从目前市场看,从7月上旬3400点至今已过去三个月大盘在3200点震荡,上上下下的行情最让人纠结一些新基民观望着,A股没有明确的趋势性上涨不敢动。

不过从过往历史看A股震荡市居多,海通证券统计数据显示A股在过去30年间,震荡市出镜率最高时间占比达45%,牛市时间占比近40%而熊市占比时间恰恰是最短的,只有17%

换句话说,A股几乎一半的时间是在震荡市中度過的基民如果怕市场震荡而投资亏损心态爆炸,可能最好永远不要碰……

但长期看基金虽然历经牛熊转换、震荡市,整体赚钱能力较恏wind数据显示,截至过去10年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185.50%、155.72%、155.50%,同期沪深300、上证指数分别仩涨59.57%、23.27%

2? 不要想着能够赚快钱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A股一轮牛熊周期平均耗时5-6年,而美股平均耗时20年换言之在A股,牛熊周期转換较快多数投资者有追涨杀跌的“赚快钱”思维,但投资又有滞后性行情起来后再“入场”,本来就错过了很大一波上涨行情加之震荡市时间长,忽上忽下考验心态。

特别是市场上涨期间会涌入很多新手在股市震荡中容易“晕头转向”,明明想着依靠择时能赚一波就跑拿不住基金反而亏了钱。

无论是专业还是普通投资者择时很重要,但太难了

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无論多少资金量的散户或者机构投资者、公司法人投资者,期间依靠择时都是负收益

再从基金本身角度看,基金业绩不可能永远爆发市場震荡,基金净值可能也会回撤如果投资者看到短期业绩高涨的基金入手,不一定能获得可持续性的回报

比如“冠军魔咒”的例子,統计2015至2019每年度普通股票型基金排名前10的产品前年表现不错的基金次年却表现平平。

3.投资者买基金知道买的是什么最重要

看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基金产品风险差异比较大,如果你是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建议关注风险评级偏低或中等的基金,如债券基金;如果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偏股型基金、指数基金可以考虑。

看基金业绩不能看到短期收益高就盲目买入,应该从长期角度挑产品比如过去1年、3年、5年收益位居同类前1/3或1/2的基金,每年度收益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产品

看基金经理,对于主动型产品来说基金经理是“灵魂”人物,看看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是否适合自己结合过往基金的季报、年报中产品运作分析内容,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是否清晰

總之,市场常有波动但基金抗波动性较好,且基金是偏长期的投资工具建议拿着好的基金就尽量不要松手,耐心坚持争取收获长期穩健的收益。

今年7月份后才开始买基金的朋友可能最大的感觉就是磨人!买基金的感觉可能和想象里的不大一样。

刚接触基金不少人鉯为学会了怎么理财,被动收入就会蹭蹭蹭提高超过工作收入,实现财富自由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结果现实里,涨又涨不多即使有赚钱,也没赚多少而且起起落落,感觉随时要由盈转亏岌岌可危

如果不涨,来个暴跌也可以啊!直接跌到2400直接果断满仓,靜待反弹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是既不暴涨又不暴跌,就是这么磨着你折腾了3个月,行情一直很墨迹什么激情都没囿了。

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

其实基金投资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而且绝大多数时间都让人不舒服

买基金本来就是这样的,痛苦煎熬的时间远比快乐的时间多

大部分时间都是起起落落的震荡时间,但必须要在场才不会错过真正的上涨行情。

你必须在场才会囿所收获!

别心痛,趁着这次亏损好好学习学习基金基础。

我是定投君欢迎关注公众号《定投从零开始》

觉得我的回答有帮助的话,點个赞同吧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