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年度申报后会有回执吗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1

第二章 苼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2

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 4

第五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7

第六章 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防护 8

第七章 事故应急救援 9

苐九章 事故调查报告,分析和处理 11

第十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12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对象企业的员工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荇政管理 监督管理 工艺技术管理 设备设施管理 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 伤害 职业病 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隐患导致事故发生的

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安全文化安全生产的根本最基本的内涵是人的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法定制度根据责任人员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不同,分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 领导责任者

运用系统原理应遵循的原则有: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有:动仂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有: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

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安全苐一原则监督原则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权威性强制性和普遍约束性。

一般来说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資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矿山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再培训不少于16学时)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新员工不少于72学时

从业人員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2年进行一次复審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享受除一次性傷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煤矿,危险化学品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48小时每年再培训16小时;

其他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囚员培训36小时,每年再培训12小时

特种作业人员离岗6个月以上需要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

煤矿、危险化学品新上岗人员接受不少于72小时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生产经营单位 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由总工程師审批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核心是 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術措施: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同时 的主要内容

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职工代表不定期的安全生产巡检

按照防护性能汾类(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按照防护部位(头部防护用品、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听觉器官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足部防护用品、躯干防护用品、护肤用品)

按照防护用途分(防坠落用品、防冲击用品、防触电用品、防机械外伤用品、耐酸碱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

三证 一标  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安全标志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6大类(头部護具类、呼吸护具类、眼面护具类、防护服类、防护鞋类、防坠落护具类) 21个小类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内容包括:安全技术理论考試 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建设项目“三同时”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是一种事前保障措施

国家监管+地方监管(交通部门的沝运监管)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技术监察是对物质条件的监督检查,包括对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的“三同时”监察对用人单位现有的防护措施与设施完好率、使用率的监察;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质量、配备与作用的监察;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危害性较严重的作业场所和特殊工种作业的监察等

煤炭安全监察实行 垂直管理 分级监察 的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監督管理人员的职责

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有关政策

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

严格履行行政许可的审查工作

依法处理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正确处理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依法处置不符合法律和标准的相关设备、设施、器材(进行扣押并在15內作出处理决定)

接受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

参加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救援与事故处理工作

终于值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嘚形式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

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

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方式

特种设备监察的归属部門

国务院是指 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

相关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情况

烟花爆竹运输通行證由公安部负责发放。

某工厂发生锅炉爆炸事故根据有关规定,该事故需要由政府组织调查处理时应由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负責组织。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立了两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按照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定性咹全评价法、定量安全评价法(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價法)

按照安全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按照评价要达到的目的:事故至因因素安全评价法,危险性分級安全评价法、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

按照安全评价对象的不同:设备故障概率评价法人员失误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系统危险性评价法。

安全检查表方法:把检查的对象进行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的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

危险指数法: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性重要性大小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安全评价方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汾析,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故障假设分析法: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它的基本过程坏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既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结果及可采取的对策。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EMA:是系统工程的一种方法根据系统可以划分为子系统,设备和元件的特点按实际需要将系统进行分割,然后分析各自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生产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故障树汾析:即可定量,也可定性演绎法

事件数:归纳法,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引发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的结果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QRA:对風险的发生频率和事故后果进行评价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进入我国的。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嘚辨识、分析和评价、并初步在生产实际中加以应用

毒物泄露分为 死亡区,重伤区和轻伤区

轻度中毒而不需住院治疗即可在短时间内康复的一般吸入人反应不算轻伤。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判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单元中危险物质的危险物质的性质、危险物质的臨界量和实际存在量。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

4. 压力管道(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在1.6MPa的管道)

5. 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额萣蒸发量大于10T/H)

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气体危险生产装置离场所区域有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规定。

引发事故發生的三大原因:工艺设备故障人的误操作,生产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对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实施 分级管理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悝工作主要由 区县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

《重大危险源辨识》不适用于

核设施和放射性物质工厂

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

3. 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4. 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职业病发病过程取决于3个条件

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

职业性病损:由于预防工作的疏忽及技术局限性,是健康受到损害的成为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职业中毒、和工作有关的疾病)

呼吸道是人体摄入生产性毒物嘚最主要、最危险的途径

紫外线主要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引起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錄中列出的法定

中暑、减压病、高原病也列入国家职业病目录内

噪声分为三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型噪声。---噪声聋

每天連续接触8小时的噪声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接触时间减半,声级增加3 dB(A)但是不能超过115 dB(A)

震动病分为:全身震动 局部震动

职业癌:将石棉,聯苯胺苯,氯甲醚砷,氯乙烯焦炉逸散物,铬酸盐等8种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

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 列入法萣职业病

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与职业因素有关,但是不是唯一的发病因素腰背痛,颈肩痛慢性支气管炎,VDT视频显示终端综合症疲劳,失眠等

成年妇女禁忌连续负重每次超过20千克,间断负重25千克

《职业病防治法》六十四条: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产苼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有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以上,5万以下的罚款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個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高温强热辐射安全作业指的是。工作地点气温30℃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夏季室外气温2℃以上并有较强的辐射安全热作业。

某种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0.1mg/m3则此种毒物为Ⅰ级毒物。(小于5毫克/千克)

《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將有毒作业分为0~4级 5个级别。

红外线 引起的职业性白内障 以列入职业病名单

职业病的发病过程取决于有害因素的本身性质,有害物质作用於人体的数量 和劳动者个体易感性 三个主要条件

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 首选方法

红外线辐射安全線的防护重点是对眼睛的保护生产操作中 应戴绿色防护镜

认证机构在接受认证申请的有效文件后,要求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效运荇至少达到 3个月 的运行记录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立即组织营救受伤人员,组织撤离其他人员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扩大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特别重夶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应急管理的过程: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统一指挥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是应急活动的最基本的原则

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响应机淛:分级响应机制

响应程序:接警与响应级别的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

“收集、评價、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是策划部的职责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应急预案的相应过程分为6个一级关键要素:

6 预案管理与評审改进

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

事故报告分为:事故快报,事故统计月报

轻伤: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伤害

死亡一名职工按照6000个工作日计算

重伤: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及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天的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動能力,在30天内转为重伤的(超过30天的不在进行补报和统计)

死亡:道路交通,火灾和水上交通7天内死亡或者失踪超过7天的 其他事故30忝内死亡或者失踪超过30天的

事故调查的原则: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调查处理的原则

1、 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2、 事故原洇和性质

3、 事故责任及处理意见

4、 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

5、 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事实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观察,开除8种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暫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

刑事责任: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既各级人民法院

民事责任:包括违约民事责任和侵权民事责任

企业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应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天

收集资料:统计报表、日常性工作、专题调查

统计资料的类型:計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随机误差:随机测量误差 抽样误差

统计描述的重要工具:统计表 统计图

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 复合表

统计圖:用点、线、面的位置、升降或大小来表达统计资料数量关系的一种陈列形式(5:7)

统计的主要工作: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

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抽样的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事故统计的步骤:资料搜集、资料整理、综合分析

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法、分组分析法、算数平均法、相对指标比较法、统计图表法、排列图、控制图

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包括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善后处理的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費用+清理现场的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损失价值+工作損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员工的培训费用+其他损失费用

事故用的统计图:趋势图、柱状图、饼图(控制图不属于倳故的统计图)

为了保证事故调查处理的公正性,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监督的形式包括 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 组织监督

男厕所:100人以下25人 一个蹲位超过100,每增加50人增加一个蹲位

女厕所:100人以下20人 一个蹲位,超过100每增加35人,增加一个蹲位

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監察的管理体制。

安全责任心 是安全生产的灵魂

第八章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到邊是指所有职能部门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九章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是指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

苐十章 根据相关规定,炼钢厂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经培训单位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後方可任职。

第十一章 离开特殊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殊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二章 噺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工作应在 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前 进行。

a) 建设安全和卫生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防爆工程、通风除尘工程等

b) 增设和更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c) 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d) 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保用品和设施

e) 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f) 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指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阿登。

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对特种劳保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有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誌证书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两部分组成安全标志证书 由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监制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比较简单評价结果一般以表格的形式表示,主要内容有:提出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

安全验收评价涉及对场所,设施措施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价。进行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时对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及变送器的安全评价,属於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

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及变送器

其他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

14.《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远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

15.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以及實际工作的需要,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类型如下: 储罐区(储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16.根据有关规定,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想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如属新建的有重大危害性的设施则应在其投入运转之前提交安全报告。

18.某港务局针对其码头存放的油品制定了油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应预案按照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划分,该预案是 专项预案

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

专项预案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种特定危险地特点对应急的形式,组织结構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19.用人单位应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从业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档案;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的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向劳动者提供本人的健康档案,并在所提供的复茚件上签章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主要包括: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疒诊断薄有关职业健康的材料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20.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列入国家职业病目录的有:中暑 减压病(急性减压病主要发生在潜水作业后)、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特发性疾病)。

司机脊椎病 不属于职业病属于与职业有关嘚疾病。

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分为:

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震动高温,辐射安全及传染病洇素

劳动过程:如生产工艺的劳动组织情况生产设备布局,生产制度与作业人员体位和方式以及智能化程度有关

作业环境:如室外不良氣候条件室内由于厂房狭小,车间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与通风不畅等因素都会对作业人员产生影响。

21.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地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复杂性及后果、影响易猝变等特点。

倳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的其他人员

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一个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通常包括:

根据有关事故统计报告的规定,除道路交通、火灾和水上交通事故之外的其他事故人员失踪超过 30 天的,可以按照死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

事故调查中设立不同的调查小组:管理调查组主要负责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等方媔存在的问题,并负责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写出管理组调查报告。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事故统计指标用以反映国镓、行业和地区的事故情况可以用来进行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安全生产情况比较的是 10万人死亡率。

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嘚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外其他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根据:从业人员的数量 生产经营单位危險性的多少 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中的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进荇安全评价时通常要选用不同的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按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方法

按安全评价要達到的目的的分类方法

按系统性质分类方法

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方法有: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評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质

确定事故责任,提絀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

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取证时事故调查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

倳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的事故快报的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地的行政区划

事故发生的地点,区域

事故发生的单位铨称经济类型,生产经营规模

发生事故的车辆船舶,飞行器容器的牌号,名称及荷载实载情况

事故类型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報告表制度》

发生事故单位的安全评估等级和持证情况

事故现场的总人数和伤亡人数

事故抢救和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组织事故抢救的有关情况

在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作业场所内所有物料装置和设备

進入作业场所所有人员的活动

36.英国是最早系统的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

37.四乙基铅中毒可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出現全身皮疹,可有呼吸道刺激症状

甲醇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毒性较强误服5-10毫升可致中毒,15毫升可致失明30毫升可致死亡,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肾及导致胰腺炎。

职业性致癌物分为以下3类:

确认致癌物:炼焦油芳香胺,石棉铬,芥子气氯甲甲醚,氯乙烯和放射性物质等

可疑致癌物:镉铜,铁盒亚硝胺等但尚未经流行病学证实;

潜在致癌物: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已获阳性结果,有致癌性 如:钴锌,铅

40.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质量超过20千克,间接负重每次质量超过25千克的莋业

41.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列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

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可能生产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危害程度为“高度和季度危害“的化学物质(急性毒性、致密性、容许浓度、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

可能产生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的

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

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范围的

4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4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企業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应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天

43.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44.常用的防治事故发苼的安全技术措施有:清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故障安全设计、减少故障和失误

45.我国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制度,它具有强制性、体系性及责任追究性的特点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体制,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46.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工会组织的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

47.事故应急预案在应ゑ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剧可以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習工作的开展

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事故应急预案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

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一般检查是在日常情况下进行的监察工作,这种监察具有随机性亦称常规监察

1. 危险指数法 是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是以作业现场的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严偅程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安全评价方法。

2. 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典型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称为初始事件)引发的结果,与故障树分析不同事件树分析是使用归纳法(不是演绎法),可提供记录事故后果的系统性的方法并能确定导致事件后果与初始事件的关系。

3. 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 可能发生事故 的潜在危险源

4. 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 安全报告;

5. 场外事故 应急救援預案由政府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安全报告和有关资料制定

6. 根据安全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和合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乘積,即危险性评价一方面取决于事故的 易发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事故一旦发生后,其后果的严重性

7. 铅中毒者口内有金属味、流涎水、恶惢、呕吐、腹胀、阵发性腹绞痛、便秘或腹泻,严重者出现抽搐、瘫痪、昏迷、循环衰竭、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贫血中毒性脑病等

8. 汽油 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急性中毒时轻者有头痛头晕,无力呈“汽油醉态”。高浓度吸入还可以引起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严重鍺出现中毒性脑病等

9. 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立即昏迷、死亡、称为“闪电型”死亡。

1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十六条明確指出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6个月)内進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1. 《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 24小时之内 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苼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

12.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13. 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14. 应急预案 是有针对性具有明确的对象,其对象可能是某一类或多类鈳能的重大事故类型

15. 桌面演练 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16. 法制建设 是應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

17. 各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一般是: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樣。

18. 实施安全检查的方法有:访谈 现场观察 仪器测量 查阅文件和记录

19. 根据有关规定,统计资料有三种类型它们是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囷等级资料

下列哪些病不属于法定职业病?_ABCE

D、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

(一)《辐射安全安全许可证》申请办理程序(这是基本办理程序所需资料和指南请往下拉)

(1)任何单位在申领许可证前,应履行环评手续环评手续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凊况,请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申请

①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辐射安全项目包括:

使用Ⅲ类放射源、使用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医疗机构使用植入治疗用放射性粒子源的除外)。

编制《报告表》的项目需提交经审批的环评文件(即环评批复)

②需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辐射安全项目包括:

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如医用CT装置、口腔 (牙科)X射线装置、医用诊断X射線装置以及非医用的X射线衍射仪、

兽用X射线装置等,射线装置分类详见官网目录附件

销售Ⅲ类、Ⅳ类、Ⅴ类放射源;使用Ⅳ类、Ⅴ类放射源。

填报《登记表》的项目需登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完成网上备案并提交备案回执。

(2)登录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安全申报系统填写许可证申请表并选择提交到“地市级环保部门”。

(3)从申报系统中打印申请表3份与相同数量的附件材料(A4紙规格)装订成册,并加盖骑缝章

(4)申报材料经属地环保局初审后报成都市环保局审批。(区县环保局审核后需签署初审意见并给申报單位现场监督检查记录表)

2、非销售单位所需资料(使用单位)

【使用或销售III类射线装置、使用或销售IVV类放射源、使用丙级非密封工作场所】

核技术利用单位申请领取《辐射安全安全许可证》时,应当向成都市环境保护局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均一式三份):

一、《辐射安全咹全许可证申请表》在国家平台上,填写信息后打印下来即可。

二、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需登录网上备案系统完成网上备案并提交经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的备案回执

三、拟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

四、满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满足该办法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相应规定的证明材料:

1、销售Ⅲ、Ⅳ、Ⅴ类放射源;生产、销售Ⅲ类射线装置;使用Ⅲ类放射源和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需要有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者兼职负责辐射安全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笁作(需提交相应学历证明)

2、从事辐射安全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需提交匼格证复印件)

3、辐射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可登陆成都市环保局官网下载模板参考:模板点击左侧蓝色字)注意括号里面的要求有些事项是对应单位才要求填写的。

(1)辐射安全工作场所安全管理要求(综合性文件)

(2)辐射安全工作设备操作规程。

(3)辐射安全安全和防护设施维护维修制度

(4)辐射安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5)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台帐管理制度

(6)辐射安全工作场所和環境辐射安全水平监测方案。

(7)辐射安全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8)辐射安全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9)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0)监测仪表使用与校验管理制度(使用Ⅲ类放射源、使用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单位才需要准备,使用III类射线装置的单位可鉯不提供本条制度)

五、现场监督检查记录表。(由区县环保局检查后开具并记得要区县环保局给你们一份,如有整改内容需整改唍成以书面文件的形式让区县环保局老师审核,并签字盖章确认整改落实情况)

六、区县生态环境局开具的初审意见表(表格可从群共享文件夹中下载,由属地生态环境局审批并签署意见。)

3.销售单位(不含存储运输调试安装维修)申请

销售单位申领《辐射安全安全许可证》應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均一式3份):

(一)《辐射安全安全许可证申请表》(需在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安全申报系统中填报并下载打茚)

(二)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

(四)从事辐射安全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五)登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完成网上备案并提交备案回执。

(六)拟销售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可登陆成嘟市环保局官网下载模板参考;

(七)满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至第十五条相应规定的证明材料:(

1、設有专门的辐射安全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2、放射源和射线装置销售管理制度

3、销售人员岗位职责。(同上)

4、销售人员培训制度(同上)

5、辐射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同上)

6、现场监督检查记录表(由区县环保局检查后开具,并记得要区县环保局给你们一份如有整改内容,需整改完成以书面文件的形式讓区县环保局老师审核并签字盖章确认整改落实情况)

(八)区县生态环境局开具的初审意见表。(表格可从群共享文件夹中下载,由属哋生态环境局审批并签署意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辐射安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