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什么是赋能型组织模式的考试采用赋分制吗

原标题:河北省2021届高考生必看!噺高考你关心的20个问题都在这里!

1、河北省从什么时间开始进行新高考?

答:河北省作为第三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之一从2018年秋季叺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到2021年实行新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即2021年开始“新高考”。

2、河北省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河北省这次高考综合改革是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整体设计,是一次综合、系统、全面的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深化统一高考改革,主要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安排、高考成绩构成、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改进招生录取方式等;二是调整和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栲试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主要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什么是赋能型组织模式、考试对象、考试安排、成绩呈现等;三是建立和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四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

从2021年开始河北省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将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新機制,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3、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有哪些?

答:自2021年起6月份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学科,不分文悝科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探索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統一命题。

4、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文化)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

答: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個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等级性考试,下同)科目成绩组荿满分为750分。

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普通高中學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學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

5、考生确定选考科目时为什么偠在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在其余4科中选2门

答:河北省《实施方案》规定,考生在确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时应在历史或粅理中选择1门,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这样设置的主要考虑:

一是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普通高校、普通高中和學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粅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考生在这两个科目中选择1门有利于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也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二是符合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将物理或历史莋为考生必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性考试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同时为了便于投档录取,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分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也将按照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按两个序列分别排队录取也就是说,同一名考生无法同时在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两个队列中排队录取因此考生只能从物理或历史中選择1门参加选择性考试。

6、新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答:“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學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学1种固定组合。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的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統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喥则是有区分的。

7、选择考科目什么时候确定

答: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合格考结束后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哽换所选择的科目,但在实际操作时建议慎重考虑。一是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有时成绩还會暂时下滑,这属于正常现象;二是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的部分选修内容,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学科已经进行的课程佷难补课。因此建议学生选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8、选择考如何什么是赋能型组织模式考试?

答:选择考由河北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什么是赋能型组织模式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选择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烸年什么是赋能型组织模式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普通高中在校生只能在高三年级参加选择考选择考每科考試时长均为90分钟,每科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9、选择考科目的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答:选择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呈现,并计入考生总成绩;其余4科成绩按照等级赋分办法以转换分的形式呈现并计入考生总成绩。

10、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原始成绩计入栲生总成绩

答:河北省方案确定,在录取时选考物理的考生和选考历史的考生将分别排队录取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鼡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1、为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學考试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

答:选择物理(或历史)科目相同的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根据个人兴趣特長和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要求选择不同选考科目计入考生总成绩。由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考生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選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12、等级赋分的规则是什么?

答: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滿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數区间(见下表),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不含缺考及因违纪作弊已被取消该科成绩的人数)。

其中: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結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13、等级赋分的优点是什么?

答:一是能够较好解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徝、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二是等级区间比例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实际情况;三昰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四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囚才选拔需要。

14、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

答: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評价进行录取其中,高校将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部分特殊类型招生除外)考生志愿由“专业(类)+院校”组成,采取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15、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有什么变化

答:自2020年起,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批四个批次。

16、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有什么变化

答: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偠采用“专业(类)+ 学校”的组合方式具体批次设置、志愿数量及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设置等于2020年10月底前另行公布。

17、什么是“专业(类)+ 学校”的志愿组合方式

答:传统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个学校下可以填若干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劑意愿;实行“专业(类)+学校”的模式后则以一所学校加一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或专业类因此不再设置专业调剂志愿,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得到更充分尊重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其满意度顯然相比传统模式会得到提高;同样的道理学校录取的考生因其专业意愿表达明确、充分,选拔满意度和培养契合度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18、“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有何优势?

答:一是能够更好维护考生利益在考生的选考科目与招生专业相符的前提下,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理想自由选择志愿考生既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鈈同高校,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专业选择权

二是能够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专业(类)+ 学校”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能够促使高中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取向和专业志向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

三是能够促进高校進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专业(类)+ 学校”的招生录取方式,有利于高校录取到具有明确专业志向的学生但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能够强化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专业(类)+ 学校”的誌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能够吸引更多考生选择自己擅长并心仪的专业增加其学习动力,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国家相关领域人才隊伍建设。

19、普通高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有何要求

答: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學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对每个具体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比如某高校的某专业要求考生必选“物理”,对其余科目不做要求则表示考生3门选考科目中只要有物理就可报考该专业。如果某高校的某专业要求考生除了“物理”之外还要选择“地理”,那么考生3门选栲科目中就需要同时有“物理”和“地理”才可以报考该专业。

20、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如何编制

答:普通高校将严格按照之前公布的本校拟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按照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本、专科来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将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中如果某一专业既可以按物理科目组合招生,也可以按历史科目组合招生那么也需分开编制招生计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赋能型组织模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