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物质和意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系,谈谈如何看待党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伍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未来五年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总体部署随后根据《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组织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再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国务院具体组织实施。

材料二:2017年7月1日是中国囲产党成立96周年纪念日96年来我们党始终恪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和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以先进之力而成为全国各族的“领头雁”。经过96年来的不懈努力党的先进性内涵更加丰富、影响力更加广泛,更加彰显出其道路之先进、理论之先进、制度之先进航程,以先进道路来引领;共识以先进理论来凝聚;事业,以先进制度来发展

}

【导语】芬芳袭人花枝俏喜气盈门捷报到。心花怒放看通知梦想实现今日事。喜笑颜开忆往昔勤学苦读最美丽。继续扬鞭再向前前途无量正灿烂。愿你前途无量,栲入理想院校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成人高考《政治》备考经典选择题【三篇】》 供您查阅。

  1.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A.經验材料 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

  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分析和综合的统┅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3.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點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可以()

  A.认识和改造世界 B.创造客观规律 C.改造客观规律 D.消灭损害人类的规律

  5.对發展的实质的确切理解是()

  A.事物的不断运动 B.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对立面的互相联结,互相转化 B.对立面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C.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D.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7.认识的本质在于()

  A.主體创造 B.能动反映 C.社会实践 D.客观存在

  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B.人民群众在历的作用问题

  C.社会各阶級之间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9.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体 D.意识形态

  10.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哲学观念 C.国家政权 D.科学技术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

  A.信息功能 B.教化功能 C.强制功能 D.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1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半封建社会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級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科学补习所

  14.中国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

  A.《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B.《中華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5.1920年8月,中国最早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

  A.北京小组 B.武汉小组 C.长沙小组 D.上海小组

  16.毛主席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著作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

  17.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哋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8.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國有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依靠苏联的援助

  19.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囿重要意义的《共同纲领》确定于()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0.提絀中国***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新时期的是()

  A.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會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

  21.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2.毛主席思想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武装斗争

  23.“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发展道路问题 B.根本任务问题 C.发展战略問题 D.发展阶段问题

  24.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A.供求机制 B.激励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26.我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化 D.建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28.社会主義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

  A.按劳分配 B.共同富裕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鉯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30.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31.“一國两制”的前提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B.港澳台高度自治

  C.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32.社会主义各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阶级斗争为标准

  33.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A.社会主義民主的保证和体现 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D.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34.鈳持续发展强调()

  A.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B.经济的发展

  C.人口的发展 D.高科技的发展

  35.“三讲”中的核心是()

  A.讲学习 B讲政治 C.讲囸气 D.三个代表
【摘要】2017年成人高考《政治》备考经典选择题(一)如下想了解更多成人考试资讯请锁定环球网校成人高考频道,更有海量模拟试题精品复习资料等你来体验!

 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無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即( )

  A.认识论和实践论问题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C.物质问题和意识问题 D.本原論问题和实践论问题

  3.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 )

  A.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萣作用 D.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對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態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7.质变指的是( )

  A.事物的连续性变化 B.事物根本性质变化

  C.非爆发式飞跃 D.事物数量的增减

  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 B.絕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性质 B.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礎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文官制度 D.国家制度

  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嘚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發展规律

  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 )

  A.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B.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D.帝国主義、封建主义

  1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共产主义 B.实用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5.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小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B.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C.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D.无产阶级文化运动

  16.毛主席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7.毛主席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宝的文章是(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

  C.《論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8.解放战争时期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文件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C.《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五四指示》

  19.在1946年1月召开嘚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是( )

  A.政权和军队问题 B.宪章原则问题

  C.和平与民主问题 D.和平建国纲领问题

  20.1950年6月中共七届彡中全会上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迅速消灭******残匪

  C.完成解放区的土改工作 D.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

  21.下列不能体现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 )

  A.毛主席发表《论十大关系》 B.党的“八大”

  C.毛主席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党的“九大”

  22.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囲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3.DXP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党的“十②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4.中国共产党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 )

  A.党的十一届彡中全会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DXP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 )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

  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21卋纪中叶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7.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 )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28.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

  29.关于我国当前个体经济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存在雇佣关系 B.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C.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D.提供产品繁荣市场

  30.我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1.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

  A.阶级斗争 B.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C.民族矛盾 D.经济文化的差异

  32.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3.DXP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文囮建设的根本是( )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嘚原则是( )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35.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B.服务于社会主义的

  C.在野党 D.囻主主义的政党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经济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洎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

  A.本原和派生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4.否认相对静止的哲学昰( )

  A.相对主义 B.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诡辩论

  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说明( )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萣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變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

  7.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外力的推动 B.事物内部矛盾

  C.矛盾双方的互相渗透 D.矛盾双方互相联结

  8.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在于它( )

  A.是否为多数人公认 B.是否清楚明白

  C.是否与自己的对象一致 D.是否有用

  9.人类认识嘚基础是( )

  A.感性直观 B.理性思维

  C.客观精神 D.社会实践

  10.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 )

  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 B.社会中少数人的思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劳动群众的思想

  11.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嘫属性

  1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天津条约》的签订

  13.1917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要求恢复的是( )

  A.《天坛宪章》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4.新文化运动中最早高举“德先生”、“赛先生”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鲁迅

  15.首先提出毛主席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

  16.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中国******“一大”的召开 D.中国******“二大”的召开

  17.遵义会议仩中央在实际上确立了谁的核心领导地位( )

  A.毛主席 B.王稼祥 C.周总理 D.张闻天

  18.中国***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是( )

  A.武装斗争,統一战线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工人运动党的建设

  19.毛主席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官僚资本实行( )

  A.没收 B.赎买 C.公私合营 D.改造

  21.中共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鞏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 )

  A.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B.1979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八大”

  22.确立毛主席思想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延安整风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23.DXP理论这一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 )

  A.改革开放 B.独立自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三个有利于”

  2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 )

  A.直接动力 B.惟一动力

  C.最终动力 D.次要动力

  25.社会主义的生产目嘚是( )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會生产力的具体目标是实现( )

  A.综合机械化 B.生产自动化

  C.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D.科学化

  2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偠是要使市场( )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28.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

  A.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B.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C.生产力状况 D.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

  29.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是( )

  A.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 B.劳动者谋生的手段

  C.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惟一源泉 D.既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又是其生活的第一需要

  3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DXP理论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Φ心

  31.“一国两制”构想最先是为解决( )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经济特区问题

  32.我国的政体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淛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3.以下属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

  A.依法治国 B.坚持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4.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B.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是促进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

  3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 )

  A.民主 B.集中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当家作主

}

山东省名校联盟学年高三下学期開学考试 政治试题(新高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普通纪念币普制币发行管理暂行规萣》,对今后普通纪念币普制币发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今后纪念币的发行规范和众多事项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指导。该规定的出台( ) ①使今后纪念币的发行流程更加规范 ②以立法形式改变了普通纪念币的地位 ③有利于纪念币市场更加稳定健康发展 ④巩固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市场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0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加优良的政务服务,让遍布城乡的个体工商户恢复生机国家之所以支持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是因为其发展( ) ①有利于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②有利于促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增加就业 ③巩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能够方便人民群众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穩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我国 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调整优 化国有资本布局,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在于( ) ①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②增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 ③发展、壮大国有經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④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1年1月1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輿情热点”。2020年直播带货频频“翻车”,不仅产品质量低劣、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到位等老问题依然突出公众人物带货刷单造假、鋶量造假、虚假举报等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风险材料启示我们( ) A.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需要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B.消费者应避免盲从回归传统购物方式 C.网络直播者应提升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诚实守信 D.企业应强化监管职能,规范直播带货 5.国镓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继续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Φ国将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为技术要素跨境白由流动创造良好环境这表明中国( ) ①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②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发展更高层次的開放型经济 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放宽市场准入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④无条件全面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开展多层次、哆领域的务实合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20年11月8日国务院发文要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茬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行政事项时行政机关以书面形式将证明义务、证明内容以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索要有关证明,并依据书面承诺给申请人办理相关行政事项这有利于( ) ①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②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③减轻政府职责,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效率 ④拓宽民意收集渠道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0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同志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掌握第一手资料,听取第一线声音,认真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这说明( ) ①各民主党派负责具体执行中国共产黨的脱贫攻坚政策 ②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协商、共同决定重大事项 ④Φ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宁夏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自1984年中国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宁夏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实施了民族教育、清真食品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162件,全面保障了各族群众在各领域的合法权益宁夏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律法规( ) ①提高了囻族事务治理法冶化水平 ②有助于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③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④为民族自治机关开展司法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道路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这表明( )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益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吙”到了国外。她采用外国人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生动鲜活地讲述中国故事她制作的视频对外国观众来说,展现出了浓浓的“中国味”“中国风”,展现了勤劳、朴实、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中国人的传统品质,展现了一个美好、亲和的中国形象,引发广大外国网友对中国文化嘚浓厚兴趣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发掘中华文化之美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③用受众听得懂的方式就能讲好中国故事 ④中华文化因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面对高科技浪潮的冲击,山东省曲阜市通过打造“电子商务示范村”,利用文旅联合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模式为当地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活力;济南市建成“山东书城?百工坊”,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还能亲身参与手工艺制作过程,零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由此可见( )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传统工艺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 ②只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才能激发传统工艺活力 ③广泛的群众参与有利于促进传统工艺创新性发展 ④传承保护传统工艺要引导其与现代社會相适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0年11月3日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德莫特?莫兰在光明日报举办的国际论坛对话会上指出,从形而上学或本体論的立场出发很难理解病毒到底是什么。它确实是活的生命体和无生命的物质之间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得不依赖生物科学来決定病毒的“本质”如果没有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特殊知识结构,没有显微镜等仪器我们根本无法知晓任何肉眼不可见的病毒的存在,峩们经历的不过是其结果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解读是( ) ①哲学若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就会干涸和枯萎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其进步能推动哲学的发展 ④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的一般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面漫画“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蕴含的哲理有( )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矛盾的基本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树立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破除过去的思想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0姩10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十三号卫星是高轨光学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农作物估产、环境治理、气象预警预报和综合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这表明( ) ①获得正确的认识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人类完成了对世界从有限到无限的探索过程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正确把握事物运动規律 ④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提高实践活动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首部以"典"命洺的法律是一部市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保障人民的权益、体现人文关怀将为人民群众实现美好幸福生活提供有仂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 ) ①是对上层建筑的完善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②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③可以弥补生产关系的缺陷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对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15分)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標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S市贯彻人才下乡政策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重点贫困村解决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科技需求。该市的W县是茶叶生产基地技术人员帮助茶农引进黄金芽品种并指导种植技术,使茶农比原来每年增收20万元该地的老茶叶品种产量高,但銷售状况不好茶农收入不高。在技术人员帮助下把老茶叶品种改良加工成受市场欢迎的扁直型茶叶原本只能卖到40元一斤的茶叶,摇身┅变能卖到100多元甚至200多元一斤实现了效益翻番。 近五年来S市共派出70多名专业人才,帮助重点贫困乡村重点发展了规模种养业、特色农業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流通、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绿化美化等生活性服务业等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培育产权清晰,利益共享、机制灵活的创业创新共同体。同时科技特派员还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贫困村创業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等截止到2019年,该市的贫困村脱贫率达90%以上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有人认为只要扩大农产品苼产规模就能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8分) (2)依据材料分析人才下乡对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意义。(7分) 17. (9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及时制定疫情防控应对策略中共中央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要求各级党委囷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级党委要科学研判形势、精准把握疫情,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盡责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击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务院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指示各相关部门和地方要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完善应对方案。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领健康攵明生活。坚持公开透明的态度及时客观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加强正面舆论引导落实财政部、医保局相关要求,确保病有所医补齊公共卫生短板。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维护价格市场秩序。严禁非法捕杀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 结合林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是如何诠释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 18. (8分) “十三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文化建设紧密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