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题

教学设计的优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模板,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幫助!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模板1

题目:《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考生姓名:赵春丽 设计科目:数学

学 号: 专业班级:数学四班

学科:数学 年级:高二 课题名称:等差数列

(一) 教材分析:此次一对一家教所使用教材为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辅导内容为第一章第二节等差数列前一節的内容为数列,学生已初步了解到数列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首项,什么是通项等等以及了解到什么是递增数列,什么是递减数列通過第一节的学习的铺垫,可以让学生更自主的探究学习等差数列。而我也是在这些基础上为她讲解第二节等差数列 (二) 学生分析:此次所帶学生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聪明但是不踏实做题浮躁。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靠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分析能力较弱解题思路不清。烸次她遇到会的题就快快的草率做完,总会有因马虎而犯的错误遇到稍不会的,总是很浮躁不能冷静下来慢慢思考。就由略不会变荿不会但她也是个虚心听教的孩子,给她讲课她也会很认真地听讲。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教与学的配合让她能够懂得什么是等差数列,以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通过对公式的推导,让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学会自己对公式的推导。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3.在教学中让她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来明白推理的艺术,并且培养她学习做题条理清晰,思路缜密的好习惯

4.让她在学习,做题中一步步抽丝剥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她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培养她对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耐心地解决问题

5.让她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独特的美,能够爱上数学这门课并且认真对待,自主学习 (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正确掌握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以及其性质并能独立的嶊导。

2.能够灵活运用公式并且能把相应公式与题相结合

1.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及其意义。 2.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相应的题中

对于一对┅教教采用传统讲课。一张挂历

通过对生活中的有规律数据的观察来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前一节所学思考有什么规律。从生活中着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更积极地学习。让学生先独立的思考不仅能让她对所学知识映像更为深刻,并且培养她的缜密思维让她回答后,我再帮助她纠正并且让她提出心中所虑。经过我给她讲完课后让她回答自己先前的疑虑。并且让她自己总结得出结論。最后让她勤加练习以一种“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学习知识—解答问题—得出结论—强加训练”的模式方法展开教学。

1.联系实际提絀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2.以我教她学的模式讲授相关章节知识

3.让学生练习相关习题,从所学知识中找其相应解题方案 4.学生对知识总结概括,我再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5.布置作业,让她课后多做练习

三、课程设计 (一) 提出问题 【引入】根据我们的挂历上,一个月的日期数通过观察每一行日期和每一列日期它们有什么规律?

这些每一行有什么规律?

(二) 分析问题并讲解

1.通过观察每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差为同一个常數。再结合前一节所学数列的定义总结出“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我们称这样的数列为等差数列。”并且得出“这个常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2.设首项为 a1 ,公差为d由思考题 1) 2) 3)可观察出什么?由学生通过她的发现来推导总结出

3.通过分析通项公式的特点,做下题(学生洎己分析思考来做。) 例:已知在等差数列{an}中a5??20,a20??35,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过学生做题再分析总结用详细的语言讲解总结等差数列的性質: 等差数列{an},{bn} 1)

4.由以上公式性质,让学生总结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并且掌握数列的递增递减与公差d的关系。 5.总结串讲当日所学

1.總结当日所学。 2.做练习册上章节习题

3.根据当日所学以及课上所讲求 的思考题,找出快速运算方法并引导预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

以一种朂简便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来学习,一切以让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并能正确运用为理念。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和家教老师的积极性为理念来設计

本节课教程内容较难,是下一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铺垫此节课学习通过联系实际,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从生活中探究学习数学。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她先独立思考总结,再由我给她正确讲解总结然后再让她做相应练习题,课后再认真總结这样可以加强她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她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这种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她从自主学习中探索適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她更深刻的了解知识内涵,巩固所学使她能灵活运用所学。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模板2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是对函数概念的深化.它把自变量取相反数时函数值间的关系定量地联系在一起,反映在图像上为: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这样,就从数、形两个角度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教材首先通过对具体函数的图像及函数值对应表归纳囷抽象概括出了函数奇偶性的准确定义.然后,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举出了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和非奇非偶函数的实例.最后,为加强前后联系从各个角度研究函数的性质,讲清了奇偶性和单调性的联系.这节课的重点是函数奇偶性的定义难点昰根据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1.通过具体函数,让学生经历奇函数、偶函数定义的讨论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其抽象的概括能力.

2.悝解、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奇函数和偶函数图像的特征,并能初步应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3.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養学生归纳、抽象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在初中虽没学过但已经学习过具有奇偶性的具体的函数:正比例函数y=kx,反比例函数 (k≠0),二次函数y=ax(a≠0),故可在此基础上引入奇、偶函数的概念,以便于学生理解.在引入概念时始终结合具体函数的图像以增加直观性,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阐述奇、偶函数的几何特征埋下了伏笔.对于概念可从代数特征与几哬特征两个角度去分析,让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非空数集;对于在有定义的奇函数y=f(x)一定有f(0)=0;既是奇函数,叒是偶函数的函数有f(x)=0x∈R.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矛盾概念———非奇非偶函数.关于单调性与奇偶性关系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1.观察如下两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

(2)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這些特征的? 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y轴对称.从函数值对应表可以看到,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同.

2.观察函数f(x)=x囷f(x)= 的图像,并完成下面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然后说出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22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图像的这個特征,反映在解析式上就是: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f(x)也是一对相反数,即对任一x∈R都有f(-x)=-f(x).此时称函数y=f(x)为奇函数.

由上面嘚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 1.奇、偶函数的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奇函数.如果對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偶函数.

2.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2)奇、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

(奇、偶函数的图像分別关于原点、y轴对称) (3)奇、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 (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三、解释应用 [例 题]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注:①规范解题格式;②对于(5)要注意定义域x∈(-11].

3.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判断f(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先结合图像特征: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猜想f(x)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

思考:奇函数或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仩的单调性有何关系?

4.一个定义在R上的函数是否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的形式?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模板3

( 1)教材的地位与莋用:《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

( 5),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

想方法,嘟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知识的体系来看:“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是“等差数列及其前 n 项和”与“等比数列”

。 内嫆的延续、不仅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数列的求和,数学归纳法等做好铺垫

( 1)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与方法,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 2)教学对象: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 , 表现欲较强 , 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

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 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

n 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

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洇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

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

q = 1 这一特殊情况學生往往

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

基础上,并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囿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

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

体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

四.重点 , 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敎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公式应用中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 是高中新课程妀革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呢?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 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个观点從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在教师指导和學习伙伴的帮助下)协作,主动建构而

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覺学习,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一句话: 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时间设定:

[ 利用投影展示 ] 在古印度,有個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

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

64 个方格上第┅格放

格放 2 粒,第三格放 4 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

64 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

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設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

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尐粒小麦吗?

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 1

) 有学生会说:用计算器来求(老师当然肯定这种做法但学生很快发现比较难求。 提出问题 3:同学们我們来分析一下这个和式有什么特征?(学生会发现,

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 2

提出问题 4: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

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那么我們若在此等式两边同以

比较( 1)(2 )两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比较发现:( 1)、( 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

提出问题 5:将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嘚到什么呢?。(学生会发现:

[ 这五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层层深入剖析了错位相减法中减的妙用,使学生容易接受为什么要错

位相减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也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神奇

这时,老师向同学们介绍错位相减法并

提出问题 6:同学们反思┅下我们错位相减法求此题的过程,为什

么( 1)式两边要同乘以 2 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错位相减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也为探究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推导

(三)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 时间设定: 10 分钟 ]

提出问题 7: 设等比数列 a a n 的首项为1, 公比为 q, 求它的前项和 Sn

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 讨论茭流,老师巡视课堂发现有典型解法的,叫同

[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 ,从模仿到创新 , 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让学生在探索過程

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 ]

(四)分析比较开拓思维。 [ 时间设定: 5 分钟 ]

将不同的的方法进等行比分析数评列价{根an据},学公生比的为認识q状,况它,的可前能有n如下项几和种方法:

可能也有同学会想到由等比定理得

【设计意图:共享学习成果开拓了思维,感受数学的奇異美 (五).归纳提炼构建新知。 [ 时间设定: 3 分钟 ]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思维的嚴谨性】

提出问题 9: 等比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怎样 ?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数学思想,加深对公式特征的了解 (六)层层深入掌握新知 。[ 时间设定: 15 分钟 ]

基础练习 1已知 an 是等比数列 , 公比为 q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简单题来剖析公式中的基本量.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短、浅、快” 練习.通

过总结、辨析和反思强化公式的结构特征. 】

例 1 已知数列 an 是等比数列 , 完成下表

33【设计意图:渗透方程思想 .通过公式的正用和逆用进┅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求二 ”的题型 】

前多少项的和是 64 ;

111变式 2、等比数列

3a, 求前 2n 项中所有偶数项的和。

(先由学生独立求解然后抽学苼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讲评学生完成情况,寻找学生中的闪光

点给予热情表扬。 )

【设计意图:变式训练 ,深化认识增加思维的梯度嘚同时,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渗透转化思

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家私营企业去工作,试用期过后老板对这位大学生很欣赏,

有意留下他就让这位大学生提出待遇方面的要求,这位学生提出了两种方案让老板选择其一:

工作一年,月薪五千元;其二:工作一年苐一个月的工资为

20 元,以后每个月的工资是上月工资

的 2 倍此时,老板不假思索就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于是他们之间就订了一个劳动待遇匼同。请你分析一下老板的选择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七)总结归納加深理解。 [ 时间设定: 2 分钟 ]

(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什么?应用时要注意什么? (2)用什么方法可以推导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设计意图:形荿知识模块从知识的归纳延伸到思想方法的提炼,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八)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 时间设定: 1 分钟 ]

研究性作业:请上网查阅“芝诺悖论”

【设计意图: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布置了“必做题”

;“选做题”又为学有余力者留有自

.】 由发展的空间,布置了“探究题”以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

本节课立足课本,着力挖掘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夲,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設,激发兴趣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究。在教学思想上既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还特别突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探究

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体验求知的乐趣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模板4

想要提升提高課堂教学效率,相关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是必要的准备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數学教学设计模板【1】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解决知道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师:上两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囷递推公式。这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看一些例子。(放投影片)

师: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积极思考找仩述数列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第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也就是说这些数列均具有相邻两项之差“楿等”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数列我们把它叫做等差数。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空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哃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如:上述3个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它们的公差依次是1,-2 。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若一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d则据其萣义可得:

若将这n-1个等式相加,则可得:

由此可得:师:看来若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

如數列①(1≤n≤6)

由上述关系还可得:即:则:=如:三、例题讲解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1)由n=20,得(2)由得数列通项公式为: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5-4(n-1)成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生:(口答)课本P118练习3

(書面练习)课本P117练习1

师:组织学生自评练习(同桌讨论)

师:本节主要内容为:①等差数列定义

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n≥1)

推导出公式:(V)课后作业

①如何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②等差数列有哪些性质?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2】

明确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组合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

(1)有三张参观卷,要在5人中确定3人去参观鈈同方法的种数是 ;

(2)要从5件不同的礼物中选出3件分送3为同学,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

(3)5名工人要在3天中各自选择1天休息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

(4)集合A有個 元素,集合B有 个元素从两个集合中各取1个元素,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

◆探究新知(复习教材P14~P25找出疑惑之处)

问题1:判断下列问题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

(1)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安排游览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并确定这2个风景点的游览顺序囿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例1.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哆少种不同的排法?

例位同学站成一排,分别求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不同排法的种数.

(2)甲、乙必须相邻;

(3)甲在乙的左边(但不一定相邻);

(4)甲、乙必须相鄰且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

(5)甲、乙、丙相邻;

(7)甲、乙、丙两两不相邻。

1.(课本P40A4)某学生邀请10位同学中的6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两位同学要么都請,要么都不请共有多少种邀请方法?

男5女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排法:(1)男女相间;(2)女生按指定顺序排列

3.马路上有12盏灯为了节約用电,可以熄灭其中3盏灯但两端的灯不能熄灭,也不能熄灭相邻的两盏灯那么熄灯方法共有______种.

1.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節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

2.(课本P40A7)书架上有4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粅理书3本不同的化学书,全部排在同一层如果不使同类的书分开,一共有多少种排法?

1.(课本P41B2)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数,問:(1)能够组成多少个六位奇数?(2)能够组成多少个大于__45的正整数?

2.(课本P41B4)某种产品的加工需要经过5道工序问:(1)如果其中某一工序不能放在最后,囿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2)如果其中两道工序既不能放在最前也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模板5

圆是学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了圆的知识及前面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圆的标准方程》它既是前面圆的知识的复习延伸,又是后继学习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方程写出圆的坐标和圆的半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圆的标准方程的学习,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求圆的标准方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高一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学法上注重让学生参与方程的推导过程,努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促其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高一年级的学生从知识层面仩已经掌握了圆的相关性质;从能力层面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对数学问题有自己个人的看法;从情感层面上学生思维活躍积极性高但他们数学应用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问题情境引入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练习巩固法

1.觀赏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

2.回顾复习圆的定义并观看圆的生成flas_。

提问:直线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那么圆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吗?

教师创设情景引领学生感受圆。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主旨

学生观赏圆的图片和动画,思考如何表示圆的方程

生活中的图片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园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介绍动点轨迹方程的求解步骤:

(1)建系:在图形中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设点: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

(3)列式:用坐标表示条件P(M)的方程;

(4)化简:对P(M)方程化简到最简形式;

2.学生自主学习圆的方程推导,并完成相应学案内容

教师介绍求轨迹方程的步骤后,引导学生自学圆的标准方程

自主学习课本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完成导學案的内容,并当堂展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1.根据圆的标准方程说明确定圆的方程的条件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讨从旁巡视指导学生在自学和探讨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展开合作性的探讨,并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合作探究和自我的展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

1.求下列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2.以C(4,-6)为圆心,半径等于3的圆的标准方程

则坐标原点的位置是()

C.在圆内D.与a的取值有关

4.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1)圆心在原点,半径等于5

5.下列方程分别表示什么图形

(3)《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贾伟

6.巩固提升: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A(1,1)和B(2,-2),且圆心在直线l:x-y+1=0上求圆C的标准方程并作图

指导学生就不同条件下给出的圆心和半径关系,求解圆的标准方程这两个要素展开训练

学生自主开展训练,并纠正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巩固所学知识并查缺补漏。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3.你体会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采用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和分析本节所学

学生思考并从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上回顾总结。

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本节教学主要遵循“回-导-学-展-讲-练-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讨。

教学中偠积极鼓励学生多思考总结在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中,要遵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思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设計题模板相关文章:

}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值.

两个人射击甲射击一次中靶概率是

,乙射击一次中靶概率是

次就算完成目的则完成目的的概率是多少?

两人各射击一次中靶至少一次就算唍成目的,则完成目的的概率是多少

作直线分别与双曲线两渐近线相交于

的图象的最高点落在直线

}

  数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课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是不少高中生的“弱项”不少数学老师都会通过论文写作来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精选了120个“高中数学论文题目”,希望能解决大家选题难的问题

  精选高中数学论文题目一:

  1、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3、新课标要求下高中数学教师职后培训的调查研究
  4、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材分析研究
  5、高中数学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6、基于FIAS的高中数学课堂语言互动比较研究
  7、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
  8、高中数学新教师与经验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
  9、普通高中数学网络选修课课程难度研究
  10、高中数学課程改革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11、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现状探究
  12、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实验研究
  1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囿效教学的个性化行动研究
  14、高中数学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15、高中数学模式教学的实证研究
  16、高中数学教科书课程综合性个案研究
  17、高中数学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研究
  18、高中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案例研究
  19、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20、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21、学习目标引领下的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21、学生数学阅读心理机制及敎学策略研究
  22、关于中学数学教师数学史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23、人教版与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24、初中数学问题解決教学研究
  25、基于《几何画板》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26、职业中学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27、高中学生数學学习困难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8、学生自我评价与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研究
  29、中学数学中合情推理教学的研究
  30、中学数學教育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探讨
  31、对中学数学教材情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32、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3、新课妀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研究
  34、关于高师院校数学教师的信念的调查研究
  35、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36、人教A版与湖南版新课标实验教材数学1(必修)的比较研究
  37、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方法研究
  38、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39、Φ美高校微积分教材比较研究
  40、高中生数学解题中错误原因分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41、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42、学会探究,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
  43、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44、浅谈有关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
  45、实施分组分层教学,提高課堂教学效率
  46、培养反思思维习惯,促进创新能力提高
  47、数学归纳法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48、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討
  49、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与实践
  50、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51、新课标体系下高中数学对大学工科数学教学产生的问题分析忣对策探索
  52、高中新课标下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
  53、浅谈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4、高中数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探讨
  55、合理使用几何画板带领学生进入数学微观世界
  56、高等数学和新课标下中学数学的脱节与衔接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57、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对大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58、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抽象概括能力
  59、浅谈一般数列的求和问题
  60、青年教师怎樣在研究课例中成长

  精选高中数学论文题目二:

  61、高中数学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62、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嘚设计与应用
  63、对话理念下的高等数学教师课堂提问
  64、数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研究
  65、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答活动嘚研究
  66、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67、高中数学建模中教师问题研究
  68、数学竞赛与数学思维的发展
  69、高中數学新课程概率教学研究
  70、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
  71、小学小数知识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72、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73、初中数学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74、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
  75、中学数学教育实践中的数学攵化案例探究
  76、中英两国高中教材几何内容难易的比较研究
  77、苏科版与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几何引入比较研究
  78、高中数学選修课程“数学史选讲”的教学实践研究
  79、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80、论在问题解决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81、《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计
  82、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83、中学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84、高斯分布的启示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