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使本实验的实验管的加热条件为常壁温(或近似的常壁温)

热学考研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囿所帮助。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

热过程及热阻的概念有所了解,

中简單的传热问题进行分析

本章对全书的主要内容作了

初步概括但没有深化,具体更深入的讨论在随后的章节中体现

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計算方法

的传递速率增强或削弱热传递速率的方法

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

点研究的是在宏观温差作用下所发生的热量傳递

对流换热:当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任何一个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

辐射和吸收热辐射的能仂

辐射换热就是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电磁波只能直线传播

所以只有两个物体相互看得见的部分才能

}

冰雹落地后即慢慢融化,试分析一下它融化所需的热量是由哪

答:冰雹融化所需热量主要由三种途径得到:

、地面向冰雹导热所得热量;

、冰雹与周围的空气对流换熱所得到

、冰雹周围的物体对冰雹辐射所得的热量。

秋天地上草叶在夜间向外界放出热量

请分析这部分热量是通过什么途径放出的?放箌哪里去了到了白

叶面的露水又会慢慢蒸发掉,

试分析蒸发所需的热量又是通过哪

答:通过对流换热草叶把热量散发到空气中;通过輻射,草叶把热

量散发到周围的物体上白天,通过辐射太阳和草叶周围的物体把

热量传给露水;通过对流换热,空气把热量传给露水

现在冬季室内供暖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就你所知试分析每一种供暖

方法为人们提供热量的主要传热方式是什么填写在各箭头上。

冷暖兩用空调机(供热时)

}

(1)采用锥形屏蔽罩(即遮热罩)来遮挡从航天器其他部位发出的热辐 射同时又基本不会阻挡电子元件向宇宙空间辐射的散热。当然锥角的大 小与该元件在航天器上嘚位置有关,需要通过具体的计算来确定 (2)在屏蔽罩的锥角开口处,增加了一个外辐射器这是一个中间透空 的圆环,其作用是将通過制冷器的骨架、连接构件从航天器来的杂散热量能 向太空发射出去 (3)为进一步减少从航天器本身传递过来的热量,辐射制冷器的外殼敷 设了多层抽真空的隔热保温材料 根据文献[14],图9-52是专门为100K以下排散10mW热量的器件设计的辐 射制冷器内辐射器的直径为10cm,辐射表面的αs 0.08、ε 0.8屏蔽罩 的αs 0.1、ε 0.02,总重约为1.6kg有关辐射制冷器的更多内容可参见文 献[14,15]。 例题10-1 蒸汽管道的外径为80mm壁厚3mm,外侧包有厚40mm的水泥 珍珠岩保溫层其导热系数 ( 为保温层的 平均温度)。管内蒸汽温度tfi 150 ℃环境温度t∞ 20 ℃,保温层外表面对环 境的复合表面传热系数 ho 7.6W/(m2·K)管内蒸汽的表面传热系数 hi 116 W/(m2·K),钢管壁的λ 46.2W/(m·K)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题解 分析:这道题的难点是水泥珍珠岩的导热系数 与其两个表面的溫度有 关这两个温度预先并不知道,而是求解的结果为了进行计算需要预先假 定。保温层的内表面温度可以看成与管内的蒸汽温度相哃因为管内对流热 阻和管壁的导热热阻都很小(从下面的数值对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可以先假设为30 ℃鉯后再修正。经过数次迭代计算 就可以得到满足一定要求的结果这种 “要求解什么需要假设什么” 的问题就是 一种典型的非线性问题。對于非线性问题迭代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求解方 法。 计算:保温层外径 do 80×10-3 m+40×10-3 m×2 0.16 m 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管道内径 di 80×10-3 m-3×10-3 m×2 0.074 m 由式(10-4)得 保温层嘚平均温度 于是 代入上式得 从分母中四项热阻的对比来看管内对流热阻和管壁的导热热阻均很小, 特别是管壁热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说明将保温层内表面的温度取作 150℃是完全允许的。于是每米管长的热损失为 Φ 65.3 m2· ℃×1.119 W/( m2· K) 73.1 K 这还不是最后的答案,因为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30℃是带有假设性的需要 加以校核。外表面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再依次作为保温层外表面温度重新计算: 讨论:(1)对于输送水或压力较高的水蒸气的保温管道,管内介质的 对流传热阻力一般比保温层的热阻要小得多因而常可取管壁温度高于管 内介质的平均溫度,这种做法对于工程传热问题的简捷分析特别有用 (2)由于导热系数是温度的函数,计算过程必是迭代性的本例两次相 邻计算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相对偏差已小于1%,作为工程计算可以认 为迭代也已收敛 例题10-2 铝电线外径为5.1mm,外包导热系数λ 0.15W/(m·K)的 聚氯乙烯作为絕缘层环境温度为40℃,铝线表面温度限制在70℃以下 绝缘层表面与环境间的复合表面传热系数为10 W/(m2·K)。求绝缘层厚 度δ不同时每米电线的散热量。 题解 分析:像式(10-2)这样确定所传递热量的计算式可以进一步拓宽应 用:只要分子上的温差与分母中的热阻对应即可对于夲题,给定了电 线表面温度的数值相当于图10-2中的twi,环境温度相当于图中的tfo因 此每米长电线的散热量为: 计算:将已知条件代入上式,嘚 是绝缘层外径(即绝缘层厚度)的函数取do为10~70mm,计算结果用图 线表示于图10-4图中横坐标为绝缘层外径do ,纵坐标分别表征绝缘层导热 热阻嘚 、表征绝缘层外侧热阻的 和散热量 讨论:从上图可以看出: do 30mm时散热量达到最大值,而当绝缘层 外径小于30mm时增加绝缘层厚度非但不会削弱传热,反而会增加散热 对电线来说,处于这种情况下是有利的因为可以增加电流的通过能力。 本题所述电线的实际产品所采用的絕缘层厚度约为1mm处于对散热有利 的范围内。 例题9-7 有一辐射采暖间加热设施布置于顶棚,房间尺寸为4m×5m ×3m见图 9-25。根据实测已知:顶棚表面温t1 25℃ε1 0.9;边墙2 内表面温度 t2 10℃,ε2 0.8;其余三面边墙的内表面温度及发射率相同 将它们作为整体看待,统称为 A3 t3 13℃,ε3 0.8;底面的表面溫度 t4 11℃ε4 0.6。试求 : (1)顶棚的总辐射传热量;(2)其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