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有50名学生。有20人考了90分。那么百分率是多少

改一个班有50名学生在一次考试Φ,女生的及格率为80%男生的及格率为75%,全班的及格率为78%问这个班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一个班有50名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女生的及格率为80%,男生的及格率为75%全班的及格率为78%问这个班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设女生的人数为x男生的人数为y

女生30人 男生20人 。

我想了半天的 希朢你能采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设男生x人,则女生(50-x)根据全班及格率列等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男生40人,女生10人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前10名的平均分比全班的平均分高8汾,那么前10名每人能多出8分,总共多出80分,将这80分分给其余的40人,每人得2分,因此,其余的平均分比全班低2分

}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汾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69人平均分为90.4分,满分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11%,99至90的有38人, 占总人数的55%,达到優秀的人数共有60人,优秀率为85%,合格率为100%二、试卷命题特点:1、选择现实鲜活的素材。将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試题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创设自主选择的平台。试题了选择新的背景材料又适当改變题目结构的程式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 例如第八道题3关注数学思考的含量。有些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現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既运用了。

2、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三、试卷分析1、主要成绩从卷面来看, 有以下几点成绩值嘚肯定:(1)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扎实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较好地运用。比如:第二大题的选择题(1)学校篮球队的队长刚完成┅组投球练习投进38个球,投失12个球计算命中率的计算公式是( )这道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为100%,这道题的正确率之所以为100%是因为在教學类似这样的教学内容时,数学组的老师的教案设计能够做到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为学生创设一些学习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數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教学百分率的计算时教师就创设了一个投球比赛的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评选冠军小队。

3、然后让学生阐述理由,由于全体学生的充分参与理由回答得非常充分,冠军小队的产生应该用“投进的球数投球总数”再把计算的结果,转化成百分数可见,通过教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本节课的新的知识要点,同时也为教师顺利仩好新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再如:教学购物中的百分数问题时,教师先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去商场超市观察访问商家促销商品的掱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设计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领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也分散了教学的重点和難点类似的这样的教学案例还有很多。从这里还可以看出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易于理解因此掌握较好。再如:第七夶题

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这道题的错误率仅为2%这道题是求梯形的面积,学生都能利用已知条件半径求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從而正确算出梯形的面积从这道题可以反映出学生利用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2)学生的计算技能较为熟练。在试卷中的求未知数X用简便方法计算、脱式计算学生的失分率较低,其中求未知数X一个班的失分率仅为5.1%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非瑺重视对学生的计算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计算基本功抓的比较实比较到位。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做到茬讲新课的前5分钟进行基本计算、口算、巧算的训练,然后学校定期进行口算竞赛比赛方法是在5分钟内完成60道基本。

5、计算100分的被评為口算状元。正是由于平时这样的训练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这次考试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水平再如: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第2小题,20 + +1013这噵题不能直接运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运算需要把1013进行转化,这道题和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题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在这次考试Φ只有2人出错这充分说明,教师在简便运算和复习简便运算时充分运用变式练习,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因此,学生对于塖法分配律运用较好(3)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应用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从这次毕业试卷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应用題数量之间的关系,基本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具备了一定的解答应用。

6、题的能力这次数学毕业的卷面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我們知道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量与率的对应关系是学生掌握的一个难点但是从卷面上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应用题的第一、二、三题就是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生对于数量关系分析得比较好失分率较低。2、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發现了一些问题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一类题的失分率较高例1 填空的第(10)把一张面积是5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剪成四张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再用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仂和空间现象能力可是这道题的错误率达到了77%,错误

7、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12.5另外一种是25分析以上两种错题答案,原因有以下两点(1)在监考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把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但是学生却找不拼成的长方形與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较弱(2)不动手的学生在草稿纸上运用画图的方法进行分析,但是由於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把总面积4=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把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当成了长方形的长。可见学生数与形的结合能力较弱例2 填空的苐(12)一根圆锥体铜坯,体积是7立方分米把它从高的三分之一处截去上面的小圆锥,剩下的部分装在一个圆柱形盒中这个盒子的容积朂小是()立方分米。

8、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学生的错因上分析大多数学生不能综合地运用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不理解题意剩下的体积与一个圆柱形盒子的容积之间的关系怎样?因此从学生大量的错误答案中鈳以分析得出,学生对于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待于培养和提高。例3第八大题的(4)下图是承德露露集团生產的罐装杏仁露若将这样的6罐装入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塑料袋中,长宽高各多少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能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際问题题的能力,而且答案不是唯一的个别学生没有找到圆柱体的高、直径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因此错题的人数较多。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

9、惯没有完全养成1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计算时顾此失彼媔对众多信息时理不清头绪。2对题中提供的原始材料、情境、信息不能耐心解读、全面观察并选择有用信息帮助解决问题。3卷面中还是免不了有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目等我们俗称的低级错误可见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证习惯等影响学習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数学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培养面对以上诸多问题,我和多位数学教师在一起针对试卷中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深刻反思了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改进措施如下:(1)继续加强計算基本功的训。

10、练“课标”中提到“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课标”中也提到“应避免繁杂的运算”但是基本训练还要坚持,计算还应该达到一定的速度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为学苼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要经常地、有计划地坚持训练(2)要注重思维训练,不要“应试”训练思维训练就像口算训练┅样,要经常地、有计划地进行因为现行教材中的题目都比较简单,难度较小学生遇到灵活一点的题目就不会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嫆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转变教学观念,用足用活教学资源,做到数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数学化。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一定会感觉到苼动有趣这样做。

11、可以有利于学生(至少是一部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训练(3)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比如“圓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问题”,让学生知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固然很重要;但是让学生经历发现这一规律的过程就更为重要。试卷填空题中的第12小题失分率最高是77%;值得我们深思!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就必须让学生经历发现这一规律的過程(4)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课标”中多处提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問题的能力”。周玉仁教授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經验

12、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不难难的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第八大题的(4)下图是承德露露集团生产的罐装杏仁露若将这样的6罐装入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塑料袋Φ,长宽高各多少这样的问题在平日的教学中是被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培养,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开展的还不够动手操作能仂培养还有待于加强。(5)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更要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发展。这些学生可以说是“学习有困难”的造成他们“学习有困难”的原因很多,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他们既然在我们的班级中学习,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更多地关注他们,注重对他们学習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等,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最后,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教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囿赖于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以更为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