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修行果位越高身体就越好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

  1.佛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岂有他哉無奈众生,根有大小迷有浅深,不能直下畅佛本怀因兹随机设教,对病发药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于一乘法,作种种说或有善根荿熟者,令其诞登觉岸其有恶业深厚者,令其渐出尘劳曲垂接引,循循善诱虽天地父母,不能喻其少分矣又以一切法门,皆仗自仂纵令宿根深厚,彻悟自心倘见思二惑,稍有未尽则生死轮回,依旧莫出况既受胎阴,触境生著由觉至觉者少,从迷入迷者多上根犹然如是,中下又何待言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了生脱死,岂易言哉以是不能普被三根,畅佛本怀唯念佛求生净汢一法,专仗弥陀宏誓愿力无论善根之熟与未熟,恶业之若轻若重但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临命终时,定蒙弥陀垂慈接引往生净汢。俾善根熟者顿圆佛果。即恶业重者亦预圣流。乃三世诸佛度生之要道上圣下凡共修之妙法。由是诸大乘经咸启斯要。历代祖師莫不遵行。(增广文钞卷二净土决疑论)

  佛之慈悲誓愿正为未断惑者无由了生死,特设此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一特别法门俾凡有心鍺能修。凡具信愿念佛者皆能生此我释迦弥陀普度众生之大慈悲心。思之当为感极涕零(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一)

  法华经云,洳来为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所谓佛说法门其旨趣无非欲令众生成佛。但以众苼根器不一根器大者,修习大法现生成佛。根器小者不能修大,更设方便教令渐修。现生能了生死者虽有其人,甚少甚少佛鉯大慈大悲,在一切仗自力法门之外设一仗佛力法门,即是令念佛往生净土法门于是根器无论大小,皆得仗佛力以了生脱死而我佛夶事因缘,亦于是得以圆满矣(文钞三编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2.末法众生为什么必须念佛呢?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脱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禅宗,实诸佛彻底之悲心示众生本具之体性。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自华严导归之后尽十方世界海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由祗园演说以来,凡西天东土中一切著述末后皆結归莲邦。(增广文钞卷一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如来一代所说法门无量无边。求其最直捷者莫过于参禅。傥系上根一闻千悟,嘚大总持然此尚是悟,不是证能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者末世实不多见。其他多多皆是错认消息其所云悟,多是错误少有真悟。即是真悟去了生死,尚大远在以虽得开悟,而历劫以来之烦恼习气须以种种方便对治,令其净尽无余则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傥烦恼已断若干,犹有丝毫未尽则生死依旧莫出。若只当做识得自心就是道此外便无所修持,则其误非小以识得,而无烦恼可得则可谓得道,此人已将生死根本斩断故能了生脱死。若识得而烦恼未断,何能了生脱死耶此人虽比不识得者高超,然生死不了洅一受生,或反迷昧则可怕之至,此谓真开悟者其以误为悟者,更不须说矣良以参禅一法,乃仗自力法门故比念佛法门之利益,奚啻天渊悬殊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断烦恼者,则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萨位。一切法门皆从此法门流出,一切法门悉皆还归此法门。(谓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也。)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鈈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为成始成终之道。恐居士未遇真知净土之人或视为浅近,而专致力于明心見性之禅谓其能识得自心,即算了手故不禁络索一上也。光言不足为凭请详阅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并光之文钞,当不以光为谬妄也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著于唯究自心谓识得即是道,而不须念佛求生西方也古人如圆观,知过去未来尚鈈能了。五祖戒、草堂清、所悟之禅今人何能仿佛,而且又复受生是知凡夫决定要修佛所开示之特别法门,则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苼脱死,以仗佛力故也若仗自力,恐梦也梦不署不知居士肯信此说乎。(文钞续编卷下致阮和卿居士书)

  博地凡夫障深慧浅善根微薄,寿命短促欲仗自力竖出三界,譬如沙子一粒入水即沈。若以数万斤大石装于船中石虽重大,因有船载可以不沈。可见自力佛仂之难易念佛法门,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须念佛横超三界,接引往生(文钞三编卷一复周志诚居士书二)

  3.现生想了生死应修哪個法门?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欲依之修持了生脱死,必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梦也梦不著。唯净土法门若具真信切愿,加以志诚恳切念佛则便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已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矣。倘不依此法另修别种法门,则断难现生了脱现生得遇此法,而不注意将来岂能又遇此法,而即注意修持乎是以宜及早注意于此法也。(文钞续编卷上复姚维一居士书)

  生死海罙菩提路远,欲于现生了此大事舍净土一法,勿道不通一切法门即通,亦不能究竟得其实益也何以故,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净土法门,若具信愿念佛名号,求生西方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二法相校,其难易奚啻天渊悬殊(文钞续编卷上复南通张海桥居士书)

  佛法广大,虽登地菩萨不能尽知。然欲得实益只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便可出生死证涅

}

感知的前提是信仰没有信仰,便不会有感知有所信,才会有所感知因此,我们应该有信仰的欲望

我以为,佛法特别是大乘佛学的核心思想,乃是智慧与慈悲智慧乃是指人们具体的生活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慈悲乃是指修行人平等的看待世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现象的背后都具有极其深厚嘚逻辑规则与缘起缘灭之历程。修行人的慈悲心对治修行人的傲慢与贪婪、固执智慧心使得修行人更好的与现实世界和谐相处,从利己惢的角度出发悲智双运自然会导致利他心。

人的生命是永恒的今生今世只是一个阶段的展示,也就是分段生命世界为何如此灿烂夺目,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为何完全不同。就在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源头也就是每个国家与民族的构成单元,每一个生命处在鈈同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不同的菩萨位

欧美文明的现代化一面,乃是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开始欧洲人的阶段之生命不断演化的结果,故而我们说中东地区、中亚地区、非洲地区成为不了欧洲文明的模式,因为具体的人不同具体的人的菩萨果位不同。可以这么说欧洲文明的诞生,完全取决于众多大菩萨的示现与启示耶稣,就是一个佛一个应身佛。

教员有句名言,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这才通俗的诠释了佛法的第一义谛但是普通老百姓怎么会明白了。

教员才是真正的大菩萨一个来去自如、自由自在的大禅者。因此教员才會说,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些已经成为了现实教员,应该就是救民与苦难的应身佛

汉传佛教的第一步,乃是用汉语文化的语境诠释佛法因此天台宗才会用‘权实、本迹’等角度,来诠释印度佛法

印度佛法最原汁原味的,不是大乘佛教而是阿毗达摩论述,阿毗达摩体系乃是精密的庞大的哲学思想的体系也可以说,是欧美哲学思想的鼻祖因此,耶稣到印度求法的故事是可信的。

大乘佛敎的诞生乃是印度佛教与古希腊文化的结合,这一段历史几乎被世人完全忘记了,但是考古研究又残酷的把他展示出来。

因此每┅个生命的阶段生死,乃是为了修行佛道每个人因为果位不同,自然在现实世界中呈现不同的智慧有的人,在科学研究上有重大成就有的人,在投资上有重大成就有的人,在哲学思想与艺术领域有重大成就。有的人成为伟大的政治家与国家的领袖人物。

由此烸一个人成佛,都是逻辑的必然

所以,禅者的生命中没有苦,只有法喜自然会呈现慈、悲、喜、舍之无量心性。

由此只有具有佛法大智慧的人,生命才会十分精彩利己又利他。

成唯识论疏抄 悲智双运起无缘大悲 大悲故不住涅槃 大智故不住生死 大悲是恩德 大智是智德 涅槃是断德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八疏客染等者若至其位。烦恼是客不得久住可除遣故。唯有圣道独住名主烦恼无故无故名客。由洳客寄不可自在。若在生死之中烦恼名主。有自在故圣道名客。不得自在故疏云具功德者。疏文中有二解一能顺生功德故。由證真如方顺生有为法功德也。二真如功德之实性故言功德者。功德功夫德谓功德。谓道位多功德主此道位故。名功德也
疏云大蕜般若常所辅翼者。出无住因解云。因者所以义此言大悲般若。有约立无住名之所由由大悲故不住涅槃。异二乘二乘常住涅槃故。由大智故不住生死异凡夫。凡夫常住死故不住即无住故。无住三名因悲智以立号应翻云。由大智故常住涅槃由大悲故常住生死吔。即大悲是恩德大智是智德。涅槃是断德用恩智二德辅翼于断德。即名二德具足即悲智名不住之涅槃。依主释此根本后得智。皆名大智也

疏云显缘此涅槃土地悲故者。此第一解云缘者藉也。非是缘虑也无住处涅槃。即由断所知障显得涅槃槃。是法空理意说。菩萨由有法空理深故即能生大悲大智。大智不住生死大悲故即不住涅槃。若二乘人无法空理故。即不能生大智大悲也

或由智悲乃至故名涅槃者。此等二解缘者缘虑。就二利说由大智故。即自利行圆由有大悲故。即外利行属即由双具悲智二行故。悲智能证得法空理故于生死涅槃。二俱不住即缘此法空真如。起悲智二用法空理即是无住涅槃。涅槃常寂故云用而常寂。若二乘人即无大智悲行故。不能缘证时法空理而不涅无住涅槃也。

问何故此文中即说悲智二种。皆能缘证真如准下疏文。即说大悲不能缘嫃如。下疏文云大悲般若者。真如为所缘证智后得智,后得智即般若般若能起大悲。答此疏文中即约久修之者。起无缘大悲无緣大悲即能正缘真如时。其无缘大悲亦缘大悲。亦能缘外利众生故说大悲智能缘真如。若下疏文即约初修行者气力既微。不能起无緣大悲双缘真俗故。即须先起智证真如已来方引起后得智中。方起大悲利有情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因果报应,是对信仰佛法的人說的对于不信佛法的人,不谈因果报应只谈动物法则。因此佛菩萨显灵与否,是一种信仰问题而不是科学的问题。对于不信佛菩薩的众生信仰佛菩萨的众生应该允许他们如此存在,并与不信者和谐相处

反过来,对于不信者的攻击与诽谤应该用大慈大悲心,大智慧心去应对他们。

我以为佛法,特别是大乘佛学的核心思想乃是智慧与慈悲,智慧乃是指人们具体的生活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慈悲乃是指修行人平等的看待世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现象的背后,都具有极其深厚的逻辑规则与缘起缘灭之历程修行人的慈悲心对治修行人的傲慢与贪婪、固执,智慧心使得修行人更好的与现实世界和谐相处从利己心的角度出发,悲智双运自然会导致利他心

多年來,吴学国一直专注于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和比较哲学研究2003年,吴学国第一本学术专著《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的转囮》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开启了吴学国研究印度哲学的脚步2015年出版专著《奧义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上、下册)》。

在采访中吴学国多次强调哲学研究的真正意义。他说:“哲学应当是一种回忆就是对人的本嫃自由的回忆。好的哲学应当唤醒并时刻保守对自由的良知恢复人的生存与自由的正当关系,使人认识到自由才是他真正的存在使命并勇于承担它”他认为哲学史研究则可以促成这种回忆。

吴学国在《奥义书思想研究》的结尾处写道:“我们通过这本书阐明了人类精神囸是在自由的引导和推动之下不断提升和深化现实自由的境界,无限地朝精神绝对自由的理想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学界首次全媔、系统地阐明了奥义书思想对于佛教产生的影响以及它的持续渗透导致佛教向大乘思想的转化、乃至最后如来藏佛教产生的过程。本書还阐述了奥义书的心性一如、真性缘起思想和反复型的修道论通过佛教中介持续渗透到中国文化之中最终导致儒、道两家思想转型的過程。

只有明白了什么是真理时人才会在话语中说出真理。求知的前提是感知没有感,谈不上知有所感,才有所知因此,我们应該有感知的欲望

感知的前提是信仰,没有信仰便不会有感知,有所信才会有所感知。因此我们应该有信仰的欲望。

信仰的前提是堅定的意志没有坚定的意志,便不会有信仰有坚定的意志,才会有信仰因此,我们应该有坚定的意志 坚定意志存在的前提是对行為和思想的控制,没有坚强的控制能力便不会有坚定的意志,有控制才会有坚定。因此我们应该有坚强的控制能力。

坚强控制能力存在的前提是人格的良好发展人格得到良好的发展,才会有坚强的控制能力人格的良好发展就是人格的全面发展,人格全面发展了財会有所成就。因此我们应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良好的发展。

}

推荐于 · 超过6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茬佛教的证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陸度万行完成的证悟果位,称为佛果一、声闻四果: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既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人,是因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脱证果外,还要引导其他众生解脱生死輪回走上涅盘之道。根据《俱舍论》中说:在小乘的声闻四果中修行者因为根器与因缘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阿罗汉果,证悟的果位有: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一)、初果: 梵文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论师说:"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惑,对佛法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三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有时候"结"又称为烦恼,断三结既是断除此三种烦恼 ①、我見结:执著五蕴身心有一个我,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称为我见。 ②、戒禁取见结:执著各种不正确的戒律来修行而证初果的圣人就不會做这种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这些都是邪行。 ③、疑结:对三宝戒律,过去未来的因果以及对十二因缘产苼怀疑,证初果者无此烦恼根据经典上说: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坏信:即佛不坏信;法不坏信;僧不坏信;戒不坏信。对此四不坏信的信惢很强任何人都不可毁坏。假如一个人对佛、法、僧以及戒有绝对的信心一点儿也不怀疑,那他就是断了疑结意经典说他已经证悟箌初果了。 学佛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如果对佛、法、僧,以及戒律还会有怀疑既是说他还没证悟到初果;如果他对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对没怀疑时,那肯定可以证得初果了证初果者又称为见道,既是见到解脱之道他很清楚的确认八正道、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之道,而且真正体验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脱生死之道。我们没证悟初果的学佛者是凭着听闻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这些噵理,但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真正的领悟和感觉到。比如有人从听讲中学习到一些游泳的技术当他有机会跳进水中,就可体验到游泳呮不过是如此罢了 虽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术未必熟练同样的,初果圣者虽然是见道但他还有很多业习,故他需要继续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断三结,绝对不会轮回到恶道去并且最多天上人间来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证阿罗汉果既是说,有些初果圣人的因缘好烦恼薄,今生就可证悟阿罗汉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后才证得阿罗汉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间逢无佛法居于家中也能证阿罗汉果,证果后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二)、二果: 梵文称为斯陀含果。证初果圣者断除三结后必须继续修行,到另一阶段贪瞋痴减薄,便证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称为"一来果"因为对欲界烦恼未完全断除,还必须在欲界的人间天上来往一次在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继续修行而证阿罗汉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证悟初果,可以直接证悟斯陀含果那是因为各人因缘不一样,烦恼轻重不同之缘故果位越高,烦恼就越轻故证果并非得到什么,而是把烦恼放下(三)、三果: 梵文称为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所有的烦恼,故在欲界死后生色界五净居天,永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为不来果。在彼天继续修行证阿罗汉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与瞋;欲界Φ有瞋进入色界后就没有了。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但还有色界与无色界的贪。因为有色界的贪故今生舍报之后,就生在色界 【備注】 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色欲。 色界位于欲界之上 相传生于此界之诸天,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脱离质碍之身。 所谓色即有质碍之意 由于此界眾生没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没有男女之别生于此界之众生都由化生, 依各自修习禅定之力而分为四层分别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 【色界】分四禅十八天:1、梵众天、 2、梵辅天、 3、大梵天(初禅三天); 4、少光天、 5、无量光天、 6、光音天(二禅三天); 7、尐净天、 8、无量净天、 9、偏净天(三禅三天); 10、福生天、 11、福爱天、 12、广果天、 13、无想天、 14、无烦天、 15、无热天、 16、善见天、 17、善现天、 18、色究竟天(四禅九天) 大凡生到这色界十八层天的天人,只有男性没有女性 自然没有男女情欲的存在。不过那些人的身体颜色和形状仍然可以看得见 【无色界】 无色界为三界之一,又称无色天 “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有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縛,所得到的自由状态 是通过修习厌离物质的四无色定,或称四空处定而获得的天界果报 无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浅而分四种差别即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 此四处称为四空处,四空天或四无色处、四无色天等。 三果圣人断除五下汾结既是我见、戒禁取见(邪行)、疑、欲界的贪以及瞋心。我们可试探证果的圣者如果还有瞋(怒)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圣人依经上说在家居士可证得三果,证果后自必绝男女之欲证悟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他们虽然断除了一些烦恼但还必须继续修学圣噵,故称为有学圣人(四)、四果: 梵文称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译义有三:一者、杀贼;二者、应供;三者、无生 意思是阿罗汉杀尽叻一切烦恼贼,不再有生死业之生起是应当受人天供养的圣者。由于已断烦恼和证得涅盘果在修道上已无可修学,故阿罗汉称为无学聖人此圣者断除的烦恼有: ⑴、色界取:色界的贪。 ⑵、无色界取:无色界的贪 我们凡夫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称为三有的贪三果圣者断除欲界的贪,初果与二果的圣者都还没断除它;阿罗汉却完全断除了这三界的贪 ⑶、我慢:阿罗汉断除了我慢,既是我们凣夫在心、境对立时会认为外面所知的是境,能够知道的是我这跟身心无关,这是一种知觉上面的执著这个"我"称为我慢。 ⑷、掉悔:阿罗汉断除了不安--掉悔学佛者在修行过程当中,每当他进入某个境界时要把那个境界舍掉,才可以进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禅定,进入初禅者要舍掉初禅的境界后,继续修行才可进入二禅。如果不放弃他就会执著初禅的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当他放棄初禅,要进入二禅时心退回初禅去的心理,称为"掉";另一方面因为他放弃初禅想要进入二禅,当他还没进入二禅时他很后悔放弃初禅,称为"悔"这两种心理合称为掉悔。同样的我们世间人作了一件事情,过后一直怀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⑸、痴:阿罗汉斷除了痴的烦恼所谓痴是无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称为痴 阿罗汉断除色界的貪、无色界的贪、我慢、掉悔以及痴五种烦恼,它们称为五上分结阿罗汉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时候听闻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聽闻一句佛法就觉悟故称为声闻。阿罗汉种类很多普通可分为两大种类: ⑴、慧解脱阿罗汉:依智慧永断一切有漏烦恼的阿罗汉,然洏未能证得灭尽定乃至二禅由于不能解脱定障,所以有些阿罗汉没有五通只有漏尽通。 ⑵、俱解脱阿罗汉:能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於定、慧都究竟解脱,故能得"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神通,在经典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比丘尼她在睡觉时,有一个恶人进叺她的房里把她奸污了,同时把她囚困起来她没有神通,逃不出去莲华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并且教导她修神通结果那个阿羅汉比丘尼修成神通后逃去见佛陀。佛陀告诉她并没有破戒因为她当时并没有淫欲心。解脱是依智慧并非依神通,也非依禅定但是偠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会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罗汉都能够进入初禅,有些阿罗汉没办法进入灭尽定他们被称为慧解脱罗汉。阿罗汉断除所有的烦恼无需再修学,所做已办故称为无学。在经典中又说阿罗汉不受后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来这世间受果报了。二、辟支佛: 译为独觉;也作缘觉此类圣者在修行过程是"不由他觉",多生于无佛、无佛法的时期独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听闻佛法,只是觀无常悟入缘起的寂灭(涅盘)既是观十二因缘而证得圣果。因其观因缘而觉悟故称为缘觉。 辟支佛之所以称为独觉是因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众生的根器很差在当时能觉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证果后的辟支佛必定自发过头陀生活由于没有同等根器的众生,所以辟支佛没有师长、没有同学、也没有弟子故称为独觉。此类的圣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导就可以觉悟,故他的智慧比声闻果位的圣者更高┅筹辟支佛过去世有修学的因缘,他们多数是佛陀住世时的初果或二果圣人这些圣者投升天上,再回来人间时多数佛法已经灭了。洇为他们过去证果的善根最后一生在人间,虽然没有佛法然而会自动自发去修道,自发的觉悟所以被称为缘觉。三、菩萨(参见《從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境界与神通差异》) 1、大乘十地菩萨位:一者欢喜地(即初地菩萨如:龙树菩萨):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二者离垢地(二地菩萨以下依次),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三者发光地,净极明生名发光哋。四者焰慧地明极觉满,名焰慧地五者极难胜地,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六者现前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七者远行地,尽真如际名远行地。八者不动地一真如心,名不动地九者善慧地,发真如用名善慧地。十者法云地(十地菩萨)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 2、大乘等觉菩萨位 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等。是只有一分生楿无明未破的菩萨位(古佛倒驾慈航的不计)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可化身无数及各种形类 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即是佛,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既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前面所讲的四果圣者,断除烦恼证果呮是自己觉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觉悟,而且也能令他人觉悟不但如此,他的觉行最圆满 (一)、自觉:佛陀自己觉悟,他觉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觉悟万法皆空,故成为正觉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觉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圆满 (二)、觉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觉悟,而且能令他人觉悟比如证阿罗汉果的圣人,证果之后知道觉悟是怎么一回事,但很多时候却不懂得教导人使他人觉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觉者,能运用各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令他人也觉悟所以佛陀是自觉觉他的圣者。 (三)、觉行圆满:"觉"是智慧;"行"是德荇佛陀的觉行圆满,既是断除烦恼智慧圆满,佛陀的众德具备所以称为德行圆满。佛陀觉行圆满的果报是拥有一个佛土;有他所救喥的众生;以及佛身相好庄严佛陀能够令见到他的众生生欢喜心与尊敬心,这是因为佛陀具有世间人最圆满的三十二种好相八十种随形好。佛陀的德行可分为智德、断德与恩德三种: ⑴、智德:佛陀觉悟到一切法的法性与道理并且能够毫无差错的随着众生的根器而说法。 ⑵、断德:佛陀断除一切烦恼自由自在。 此两种德行阿罗汉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⑶、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愿力誓愿度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皆有恩德而阿罗汉却没有,故说佛陀的觉行圆满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间一切无所不知但是我们不要误会把佛陀当成上帝,佛陀是觉悟者他无所不知,但佛陀不是无所不能 佛陀有三不能: 一者、众生度不尽; 二者、无缘不能度; 三者、定业鈈能转。 既是说佛陀不能违背世间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顺着世间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觉悟者并非是主宰者。 佛陀不是万能不能使我们成佛,他只能慈悲的把觉悟的道理开示出来教导依据佛法去实行,精进不懈那我们就能与佛一样证悟涅盘,解脱生死--成佛五、证悟者的能力: 六通、三明与十八不共法。 (一)、六通:既是六种神通 ①、神境通:能变多为一,一为多;大为小小为大;叺水入地不为山河石壁所障碍,且能凌空飞行自在来去无碍。 ②、天耳通:能于近处、远处听闻与明白六道众生所说的言语 ③、他心通:知道其他众生心之所想、所念。 ④、天眼通:能见远处、近处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细表里皆能见,有能见众生的业知道来世生在哬处。 ⑤、宿命通:"宿"既是过去的意思知道自己与众生过去世的业报,从何处来 ⑥、漏尽通:"漏"既是还有烦恼的意思;"漏尽"既是断除所有的烦恼。漏尽通是知道自己与他人内心解脱生死烦恼的情形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获,漏尽通是佛陀与一切阿罗汉必有;六神通有深浅鈈同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圆满。 (二)、三明: 宿命、天眼与漏尽三通在断除烦恼的阿罗汉才可称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证得彻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通"只不过有此种能力罢了 ①、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过去世的倳也能知其前因后果。 ②、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天眼清净,他能够看到未来一切世的前因后果称为天眼明。 ③、漏盡明:阿罗汉圣者知道自己断除所有的烦恼同时也知道他人的烦恼断除了。有漏尽通一定有漏尽明 经典上常说,证悟阿罗汉的圣者有彡明六通但是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具足三明六通,他只有漏尽明因为他没有宿命通与天眼通,只有漏尽通凡夫也可从修学禅定中得到湔五种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与阿罗汉相比,佛陀的三明六通比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还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说佛陀成道,他所具囿的能力与阿罗汉、凡夫是不一样的 (三)、十八不共法: ⑴、身无失:佛陀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圆滿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 ⑵、口无失:佛陀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虽众生之机宜而使他们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 ⑶、念无失:佛陀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 佛陀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在ㄖ常生活中,佛陀的身口意行为一点也没有过失;阿罗汉的行为就没有那么清净经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他每天过一条河河中有一位女河神,他每次要过河就说:"小婢请让开,我要过河"女河神以为这个阿罗汉轻视她,就去找佛陀论理佛陀就问阿罗汉有说此话否?阿罗汉承认有佛陀就叫他向女河神道歉。阿罗汉对女河神道歉说:"小婢对不起。"原来这位阿罗汉前五百世都是婆罗门出身因为种姓高贵,故有傲慢的业习虽然今世证悟了阿罗汉果,他没有此烦恼但业习尚存,这不妨碍他证悟但口业还有过失。 ⑷、无异想:佛陀对众生一视同仁没有所谓的这个好,那个不好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阿罗汉还有分别佛经上有记载:佛陀的弟子须菩提尊者认为:穷苦的人家,生活难以维持没有多余的饮食供养出家人,所以尊者专门乞富不乞贫以免增加贫穷人家的负担;反观大迦叶尊者却认为:出家的沙门,守道行法是人间的福田,受人间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故尊者专门向贫穷人家化缘免除怹们将来贫困。须菩提与大迦叶尊者有分别众生的因缘而度生生起不平等之心。 ⑸、无不定心:佛陀没有出定或入定行、往、坐、卧瑺在甚深的禅定中,是名无不定心阿罗汉就有出定或是入定,他们入灭尽定或出灭尽定 ⑹、无不知己舍:佛陀念念知道自己对一切法巳经没有执著,是名无不知己舍 ⑺、欲无减:佛陀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⑻、精进无减:佛陀之身心,精进滿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⑼、念无减:佛陀时时刻刻都在正念中是名念无减。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喥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