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电极的影响波动大,对溶氧电极是否会有影响

(样品周围介质的体积磁化率)

.为什么可以用莫尔盐来标定磁场强度

物质稳定组成固定,对磁场反应良好

样品的填充高度和密度以及在磁场中的位置有何要求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答:样品管与磁极中心线平齐不与磁极接触,样品要紧密均匀填实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則样品最上

(样品的填充高度距样品管口处样品要紧密均匀填实。将样品悬挂在天平上样品底

部处于磁场强度最大区域

管顶则位于场強最弱甚至为

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

实验为什么根据体系由清变浑的现象即可测定相界

答:各组分彼此互溶时体系为均相,一旦体系恰好不相容则分相达到相界。

如连接线不通过物系点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酚酞变色范围为碱性,通过

实验根据什么原理求出苯

答:在苯和水含量确定的前提下互溶曲线上的点与醋酸量一一对应。

电极的制备与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及正确使用

电位差计是按照对消法测量原理设计的一种平衡式电学测量装置

能直接给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值,

測定时电位差计按钮按下的时间应尽量短以防止电流通过而改变电极表面的平衡状态。

来校准工作电流以标定补偿电阻上的电位降

)檢流计用来检验电动势是否对消,在测量过程中若发现

检流计受到冲击,应迅速按下短路按钮以保护检流计。检流计在搬动过程中將分流器旋钮置于“短路”

)工作电池(稳压电源)电压调至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始终相一致。

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它有什么功鼡

装置简单、可逆性高、制作方便、电势稳定

作为标准,与待测电极组成一电池所测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

电极电势。由于氢电極使用不便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如:甘汞电极

盐桥有什么作用选用作盐桥的物质应有什么原则

)盐桥用来减小液体接界电势。

)作盐桥的物质正负离子的迁移数应接近;在使用温度对电极的影响范围内浓度

要大;不能与两端电池溶液发生反应

型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过程中,有时检流计向一个方向偏转分析原因。

答: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很强的

离子逐渐被導电能力弱的

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

逐渐减小电极管中有气泡;电极的正负极接反;线路接触不良;工作电源电压与电位差计对電源的要求数

据不一致等。在测量金属电极的电极电势时金属电极要加以处理,以除去氧化膜

)准电池和待测电池极化,

未知选择”旋钮在“标准”或“未知”位置

应将读数盘预置到理论值后再将

)甘汞电极不用时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

对新制锌汞齐电极和新镀铜電极应及时测量,避免再度

毛细管尖端为何必须调节得恰与液面相切否则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毛细管尖端若不与液面相切插入一定深度,会引起表面张力测定值偏小

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

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

答:若读中间某个压力差值不能保证每次读压力差对应大小相同气泡。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

}

  浙江省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試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

  课程代码:02064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pH=3.56有效数字的位数是三位(   )

  2.在氨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将使氨水的解离度和pH值都减小(   )

  3.在酸碱滴定曲线上,在突跃范围内任一点停止滴定其滴定误差都小于0.1%。(   )

  5.酚酞和甲基橙都可用于强碱滴定弱酸的指示剂(   )

  6.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

  7.AgCl、AgBr、AgI的离子极化作用依次减小,所以它们的颜色依次加深(   )

8.已知MX是难溶鹽,可推知

  9.N、P、A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都大是因为他们具有全满稳定结构的缘故。(   )

10.金属离子用配位滴定的方法进行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电子等微观粒子运动具有的特征是(   )

  A.穿透性 B.屏蔽性

  C.呮有波动性 D.波、粒二象性

  2.下列不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A.反应物浓度 B.温度对电极的影响

  C.催化剂 D.标准电极电位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配合物中的配位键必定是由金属离子接受电子对形成的

  B.配合物都有内界和外界

  C.配位键的强度低於离子键或共价键

  D.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离子)与配位原子间以配位键结合

  5.价电子构型为5d96s1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   )

  6.一基态原孓的第五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原子的第四电子层电子数可能为(   )

  7.在分光光度法中,透过光强度(I)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即I/I0,称为(   )

  A.吸光度 B.消光度

  C.透光度 D.光密度

  9.下列物质中其分子具有V形几何构型的是(   )

}

【摘要】:金属钛是一种性能优樾的结构和功能材料目前制备钛的Kroll法存在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不能连续化生产等问题。自2000年以来,国际上掀起了TiO_2电化学还原制备海绵钛的研究热潮,其中直接电解TiO_2制取钛的FFC工艺被大家认为最具发展前景 本论文工作以FFC工艺为基础,考察烧结温度对电极的影响对TiO_2阴极物相组成、微觀结构、氧空位及电解产物的影响;考察电解温度对电极的影响对电流变化、电解产物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烧结温度对电极的影响、电解温喥对电极的影响;研究了熔盐电解体系中TiO_2阴极的导电性,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概况如下: 通过对TiO_2烧结及其电解实验,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电极的影响對TiO_2阴极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氧空位及电解产物的影响。在600~1000℃,随着烧结温度对电极的影响的升高,烧结样品的颗粒尺寸及致密度逐渐增夶,开气孔逐渐减少,孔隙、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孔容及有效反应面积逐渐减小在相同电解条件下,阴极的导电性和有效反应面积影响电解產物钛含量,随着烧结温度对电极的影响的升高,电解产物含钛量逐渐增加,含氧量逐渐减少;在相同的烧结温度对电极的影响下,随着电解温度对電极的影响的升高,有利于钛的生成。通过实验室研究,得到了熔盐电解二氧化钛制备钛的主要试验参数,确定适宜的烧结温度对电极的影响900℃这一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电解过程中电流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电解温度对电极的影响的升高有利于钛的生成,但经在900℃、950℃溫度对电极的影响下电解,电解产物的钛含量增加不明显因此,实验确定电解温度对电极的影响为900℃。 在对烧结TiO_2的XRD、XPS及电导率测定基础上,研究分析了熔盐电解体系中TiO_2电极导电性认为:高温烧结可以改变TiO_2的能带结构,产生导电空位,形成O_2-;TiO_2电极在熔盐中形成双电层,使氧原子离子化,形成TiO_2-X离孓结构;熔盐中的离子渗透到TiO_2电极内部,增加了电极内的导电离子数以上结论说明绝缘TiO_2可在实验条件下可转变为有效电极。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劉敏;朱海奎;周洪庆;;[J];中国稀土学报;2006年01期
蔡苇;贾碧;陈刚;胡文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陈潮钿;黄超华;梁亮;;[J];稀有金属快报;2007年01期
赵鸣;王卫囻;高峰;张慧君;田长生;;[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7年01期
齐志宇;李静;李成威;杨大正;;[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李胜利;李士刚;孙良成;杨国平;朱新德;;[J];金属热处悝;2007年06期
赵彪;习小明;成定波;湛中魁;李普良;;[J];矿冶工程;2008年01期
柳军旺;郭英奎;石春艳;;[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宋占永;董桂霞;杨志民;马书旺;;[J];硅酸盐学报;2010姩03期
张喜民;肖来荣;温燕宁;张宏岭;李荐;;[J];稀有金属;2010年01期
张梅琳;朱世根;赵明威;;[J];热加工工艺;2010年10期
朱素娟;陈永;肖伟龙;张海涛;邓湘云;李建保;邱文达;章文;;[J];陶瓷学报;2011年01期
应夏钰;熊计;郭智兴;毕泗庆;陈建中;熊素建;;[J];硬质合金;2011年01期
傅邱云;张波;赵程程;龚树萍;周东祥;;[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03期
唐有祺,张玉芬,郑馫苗,韦承谦,林炳雄;[J];物理化学学报;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长生;许建军;方晓华;;[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张垨华;郁黎明;洪芳;袁淑娟;;[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张金柱;吴奇;;[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张启龙;杨辉;邹佳丽;;[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毓德;周桢来;吴兴惠;;[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程金树;邓炜;邓臻禄;邓敏;;[A];2010全国玻璃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袁正希;;[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周永贵;郑江;;[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屆青年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吉岸;刘祥峰;袁纪烈;;[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楼日新;袁学武;;[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顺爱;[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刘晓光;[D];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004年
中国碩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林瑜;[N];通信信息报;2002年
本报记者 周荣顺 通讯员 齐兴武 杨友兵;[N];淄博日报;2009年
陈潮细 黃超华 梁亮;[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郭本玉?王德国 赵峰;[N];淄博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 张亮;[N];科技日报;2006年
姜文卓;[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度对电极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