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历史生6700位可以报什么大学

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新的高三学子們要开始备战新的高考了,对于高考生来说选对一个专业比选大学还重要,很多想要报考的学生想要了解该校的王牌专业有哪些小编整理了报考东北师范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好好的专业推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是东北师范大学的特色专业,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好的哃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专业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怎么样?

对专業评价:我读的是有机化学专业师资力量还可以,但是这些导师太注重科研了忽略了基础教育研究,所以出来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基础教育方面都赶不上本科生。如果进不了高校研究所的话,只能去跟本科生抢职位了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怎么样?

对专业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在全国排名前列,属于第一我们第二,但是仅仅限于中国近代史上有众多大咖但是青黄不接,总体来说师夶培养的学生在众领域都有较强的竞争力!是十分优质的教学类,老师的摇篮!

东北师范大学专业怎么样

对专业评价:专业也还可以,基本上去的公司都是北上广深杭每年都有一部分人去百度,阿里腾讯,去哪儿网美团之类的公司

上述为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评价,不知道自己想要选择什么专业的同学可以参考借鉴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薪酬情况

学校毕业生五年平均薪酬 全国毕業生五年平均薪酬

上表为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5年内平均薪酬,好的专业可以让你找到高薪的工作同学们在报考专业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荇。

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市本部校区地处人民大街中段,净朤校区设在风景如画的净月潭旅游开发区学校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本部校区占地73万平方米净月校区占地94万平方米。现任党委书记楊晓慧教授、校长刘益春教授

以上报考东北师范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好好的专业推荐为93高考网小编整理,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

敦煌古藏文《十万颂般若经》来源研究——兼论河州在吐蕃佛教史上的地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沈琛)

  敦煌藏经洞中所留存的古藏文文献以《十万颂般若经》和《无量寿宗要经》数量最多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留下的重要的文化遗产。早在上世纪中期拉露(M. Lalou)编制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目录时就开始对藏文《十萬颂般若经》的分类以及来源进行专门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重视1她最后完成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书目录》中对藏文抄经题記的详尽著录成为之后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2。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无法直接接触藏文文书,学者多是从历史学的角度而非文书学的角度来讨论吐蕃的写经事业藤枝晃先生结合相关的吐蕃时期汉藏文抄经题记,确定了吐蕃时期敦煌抄经事业的时间起点为826年奠定了吐蕃抄经事业研究的基本框架3。上山大峻、西岗祖秀、高田时雄等学者也通过对藏文抄经题记和人名资料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学界对这一問题的认识4。

  近年来随着英国、法国所藏敦煌藏文文书的整理出版和国际敦煌学项目(IDP)的推进5,给各国学者接触敦煌藏文文书提供了極大的便利2013年,大英图书馆的Marta Matko与沙木(Sam van Schaik)在IDP网站上公布了全部英藏藏文写经题记的录文62017年,张延清出版《法藏敦煌古藏文抄经题记总录》┅书将法藏藏文抄经题记进行了重新辑录,并翻译为中文7中国甘肃所藏的敦煌藏文文书数量庞大,原先只有黄文焕先生简略编目82011年敦煌研究院编纂的《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叙录》出版,汇集了甘肃各地所藏的约6700件敦煌藏文文献的解题目录92017年以来,这些文书的图版也逐渐刊布在《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1-30册)中目前已经刊布到第21册,为学界提供了新的史料库10在此基础之上,近年来关于吐蕃敦煌抄经史嘚研究再度活跃起来岩尾一史、杜晓峰(Brandon Dotson)、张延清分别通过对于现存藏文写经的文书学分析,将这一问题推进到新的深度和广度11本文即茬利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古藏文《十万颂般若经》写经的范本与来源以及河州在吐蕃佛教史上的地位等问题进行探讨尚祈方家指正!

  一、吐蕃写经事业的历史背景

  赤松德赞(Khri srong lde btsan,755-800年在位)执政的8世纪下半叶佛教在吐蕃确立了官方宗教的地位,得到迅速发展775年,建立了吐蕃第一座寺院——桑耶寺(Bsam yas)延请天竺的寂护(?āntarak?ita)等著名僧侣入藏译经传教,开始培养吐蕃本土的僧人这一时期正是吐蕃占領唐陇右、河西、西域南道之时,领土的扩张也为吐蕃吸收河西、西域的佛教文化提供了条件786年,吐蕃和平占领佛教重镇敦煌赤松德贊随即延请禅宗大师摩诃衍入蕃传教,与天竺僧人“同会浄城互说真宗”,由此引发了顿渐两派之间著名的吐蕃僧诤成为吐蕃文化史囷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为璀璨的一章12。

po)的身份主持朝政13吐蕃国内的寺院和僧人数量剧增,译经事业得到极大发展根据《布顿佛教史》嘚记载,为了解决翻译术语的混乱问题814年赤德松赞命令梵僧和藏地译师“将大小乘中的所有印度语译成藏语并将厘定的一切法门名义收錄在汇编中,同时下令无论何时,均不得背离已定的教典名词来做翻译所有人士都必须依此(规定)学习;过去所翻译的,都用新术语做审萣颁布《敕颁翻译名义(大、中、小)三集》”14,大集即今《丹珠尔》中保存的《翻译名义大集》(Bye can815-841年在位)时期,这一举措不仅为吐蕃佛经翻译事业铺平了道路也对古典藏文的形成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赤祖德赞即位之后吐蕃佛教进入到鼎盛时期。822-823年在唐蕃会盟的哃时,吐蕃在外交上实现了与回鹘、南诏的会盟使得吐蕃结束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为吐蕃内部的佛教发展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17Or.8210/S.3966《夶乘经纂要义》的题记记载18:“壬寅(822)六月大蕃国有赞菩印信,并此十善经本传流诸州,流行诵读后八月十六日写毕记。”822年开始吐蕃當局已经下令大规模的抄写汉语佛典然此佛典在敦煌发现不多,也没有发现平行的藏文写本

  赤祖德赞时期所抄写的佛经主体乃是漢藏文的《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atasāhasrikā-praj?āpāramitā sūtra,汉译文为《大般若经》)和《无量寿宗要经》(Aparimitayur-nama sūtra)这些写经数以万计,占该时期写經的绝大多数19吐蕃赞普对《大般若经》的重视可以从P.t.175《赞普兴佛法事愿文》中得到印证20:

  ……君臣盟誓曰:“吐蕃全境,勉力奉行囸法《般若经》等大乘经典,无论部类大小自本部及于边鄙,以诵读、讲说、听闻、修习之方传播弘扬……”

  为了抄写这些佛經,吐蕃在敦煌成立了数量众多的经坊(gur)组织敦煌当地的百姓、僧侣等进行系统的抄写、校对,IOL Tib J 1359 (Ch.73.XV.5 [25])《〈大般若经〉写经历》记载:“马年及羴年抄写天子供养之《大般若经》的写经生分配纸张。”21IOL Tib J 1254(Vol. 56, foll. 73-4, ll. 8-9)《沙州经坊写经记录》对这次写经的记载更为详细:“马年某时为赞普作回姠功德法事,奉诏抄写藏文《大般若经》八部汉文《大般若经》三部。”22藤枝晃推定此马年为826年并将其作为敦煌大规模抄写《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开始23。这一事业一直延续到赤祖德赞去世的841年24

  如此大规模的抄经运动,在敦煌乃至吐蕃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P.t.999《鼠年(844)龙兴寺取用〈无量寿宗要经〉牒》记录了朗达玛死后的844年吐蕃皇室为了在沙州举行法会,下令从龙兴寺取用赤祖德赞时期抄写的汉文《无量寿宗要经》135卷和藏文《无量寿宗要经》480卷总计615卷25,可见赤祖德赞时期所抄佛经一直到十几年之后仍然被继续使用除去在敦煌发現的数以万计的官方写经外,在西藏腹地的卓卡寺(Gro mkhar chos sde dgon)、桑嘎古都寺(Sras mkhar dgu thog dgon)、萨迦寺(Sa skya)以及塔波寺等发现的吐蕃时期的《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等藏攵写经都是赤祖德赞抄经事业的文化遗产这些佛经的形制和写经人与敦煌写经高度相似,基本都是源自于敦煌26敦煌实际上成为吐蕃帝國的抄经工厂,这些佛经又从敦煌流布到吐蕃全境27

  二、敦煌古藏文《十万颂般若经》的分类与来源

sde)等人28。对应的汉译本为玄奘译《夶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大乘佛教中最为重要、篇幅最长的佛典。敦煌藏文本《十万颂般若经》有梵夹装和卷轴装两种形式拉露通过对攵书形态和写经题记的研究又将梵夹装分为两类,总共有3种类型岩尾一史和杜晓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了其文书形态。

  类型一:法藏编号涵盖P.t.1299–1321梵夹装贝叶经形式,大小为25×75cm纸张颜色灰暗,页面中间两个绳孔大小不一每一叶有15道界栏,每一章末尾多绘以莲花圖案页码较为整齐。抄经人多为吐蕃人也包括其他种族,但一般只有一个校经人常写作“大校阅”(zhu chen),也有写经、校经由一人兼任的凊况这组抄经人、校经人群体大多不见于其他佛经题记当中。关于这些抄经的来源拉露认为是来自于吐蕃中央的桑耶寺或者温江多宫,被运送到敦煌当做抄经范本杜晓峰则认为是与沙州经坊平行的其他地区的抄经机构抄成,被运到瓜州使用并非是用作范本29。

  类型二:梵夹装法藏编号涵盖P.t.1322–1493,纸张为米黄色质感顺滑,经鉴定其纸张材料主要是敦煌纸常用的苎麻每一叶大小20×70cm,页面中间绳孔夶小均等绘以标准的圆形线圈,每一叶有12-13道界栏每一章末尾没有图画,页码较为混乱缺漏很多。写经人多数是敦煌本地的汉人一般有三到四个校经人,一般写作“一校”、“二校”、“三校”、“再校”等基本没有出现“大校阅”的用法。这一类型抄本题记非常龐杂边缘或背面还有许多杂写。很多标记为报废页(ro)一些报废页被裁掉一边或自绳孔剪破。这批写经是在敦煌抄写而成

  类型三:卷轴装,法藏编号涵盖P.t.1494–2063每一卷由两到三页纸粘成,横向书写纸张较之敦煌纸要脆薄,且被染成黄色这些纸张破损严重,许多都被粘上裱糊页有时整张替换新纸。抄经原纸的材料经鉴定为构树(broussonetia)既不同于敦煌纸所用的苎麻,也不同于吐蕃宫廷用纸的原材料瑞香30裱糊或替换的新纸则是厚实的苎麻敦煌纸。由此可知这些抄经是在他处抄写之后传到敦煌

  关于这些写经的地点,拉露认为是来自于桑耶寺或者温江多宫但是这一观点已经被纸张成分测定结果所否定,岩尾一史结合相关题记与汉地卷轴装的文书形式认为这些佛经被抄寫于吐蕃东部汉蕃交界的地区31。滕策(G. Taenzer)通过独立研究指出其中一组藏文佛经是在一个名叫“Thang kar”地方写成这一地区的民族并非全然是藏人或鍺汉人32,她所提到佛经基本上都属于卷轴装的《十万颂般若经》这与岩尾一史的结论不谋而合,但具体地点并不清楚

  这三种类型《十万颂般若经》当中,第二种类型的贝叶经可以确定是在敦煌经坊写成这里根据相关藏文题记分析一下第一种和第三种类型《十万颂般若经》的来源。这两种类型的写经分别是梵夹装和卷轴装形式不同。由于第一种类型的纸张并未经过技术分析因此不能确定其使用叻何种原料制造,无法据此与其他佛经比较但这两种类型的佛经在题记上存在一些共通性。

  首先有两件佛经的题记是一致的。P.t.1311梵夾装《十万颂般若经》的写经题记为33:

  建贝(’Jams dpal)做了大校阅门悉达通抄后校。

  毗卢遮那是这部经的译者主持吐蕃宫廷译场,拉露据此认为这类佛经抄写于桑耶寺或者温江多宫杜晓峰指出第一行题记实际上是抄经范本上的题记,第二行题记才是该写本抄经人和校經人的最后题记其笔迹与第一行明显不同。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P.t.1312其第一行抄经题记中该经的另外一位译者智军(Ye shes sde)作为校阅师出现,第二荇才是实际写经人的题记因此不能据此认为天竺和吐蕃宫廷译师参与该写本的校阅工作,这一写本并不一定是在吐蕃中央抄成34P.t.1582卷式《┿万般若经》末尾也出现了类似的题记35:

  印度堪布释迦光、天王觉与大译师比丘毗卢遮那做了大校阅。

  这是本卷唯一的一条题记与P.t.1311第一行完全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这条题记被用一条线划掉了。应该是抄经人在抄录了这条题记之后意识到错误又把这条题记删掉叻,却并没有留下实际抄经人和校经人的姓名张延清认为是以上几位译师都到了敦煌经坊参与校经36,显然背离了事实如何解释P.t.1311与P.t.1582的这種雷同呢?最有可能的解释是,这两个写本使用了同一抄经范本而这一范本是来自于吐蕃中央。

  其次第一类与第三类《十万颂般若經》题记中有一个写经人姓名是重合的。法藏梵夹装写本P.t.1312第21叶背面的写经人为Tshar long Khong rtsan37英藏卷轴装写本IOL Tib J 1523中的写经人名为Tshar lon Kong rtsan38。这一名字并不常见且k/kh茬古藏文中通用,可以确定这两个名字可以比定为一个而不是巧合所致。杜晓峰认为这一例孤证难以得出确定的结论但他提出了两种鈳能,一是二者的抄写地点是相同的抑或是该抄经人是在曾经到过两地抄经39。结合上一例证来看更有可能是Tshar long Khong rtsan在同一地点抄写了这两份鈈同形制的抄本。

  以上两条证据强烈指向一个事实:即第一种类型与第三种类型的《十万颂般若经》的来源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同┅地点抄成。所利用的抄经母本是由吐蕃中央传来而梵夹装写本又被用作敦煌抄经的范本。

  那么这两类抄本具体是在什么地方抄荿的呢?有两条题记给出了重要的线索。第一件是P.t.1855属于第一种类型的梵夹装,其背面的题记如下40:

  在吐蕃的一套《十万颂般若经》的朂好的(抄本)被带走[...]范本被带到德甘斯(bde gams)

  岩尾一史推测题记中所说的范本正是卷轴装写经范本,那么就意味着吐蕃写经被带到某处在彼处制作了卷轴装范本,然后又送到了德甘斯因此卷轴装的制作地点应该是在吐蕃腹地和德甘斯之间汉蕃文化交流密集的一个吐蕃东部某地41。实际上这种解释可能是一种误读,题记中并未提到吐蕃与德甘斯之外的第三地这里说的范本也应当是梵夹装的范本,而不能引申为卷轴装范本其意思就是写经范本被从吐蕃带到了德甘斯,这应该就是P.t.1855的范本德甘斯的抄经活动又见于P.t.1024写经题记42:

  猪年孟夏月┿一日,在德甘斯开始抄写《十万颂般若经》一部

  敦煌抄经开始于826年(马年),至841年结束中间的猪年是831年,这应是这件题记的年代戓者再往前推一轮到819年,此时仍然是赤祖德赞在位时期这里所说的抄写一部《十万颂般若经》应该就是抄写一部范本。

  另一件题记昰黄文焕先生著录的一件甘肃藏卷轴装《十万颂般若经》的题记这一写卷由16页粘成,第8页“背面5、6两行中墨书横写藏文大字”43:

  自此以下四行虽不见于河州人(Ga cu pa)之范本但不似多余者,故而保留

  杜晓峰征引了这一段题记,但是他将“ga cu”当作“瓜州”(Kwa cu)的对音并将其作为瓜州曾经有过《般若经》校经点的论据44。那么“ga cu”是指河州还是瓜州呢?在敦煌古藏文《吐蕃王朝编年史》(一译《大事纪年》)中,吐蕃在760年、763年两年中率兵进攻汉地的ga cu尤其是在763年“尚野息与尚悉东赞率大军越过凤林铁桥(Bum lIng lcag zam),攻占武胜军(’Bu shIng kun)、秦州(ZIn cu)、河州(Ga cu)等众多汉人城池”45佐藤长最早将其ga cu比定为河州,遂为定论46即便是杜晓峰本人的译文中也接受了这一比定47,不知为何在此处却将其误译为“瓜州”总の,可以确定这里的“ga cu pa”指“河州人”无疑这段题记提到了“河州人之范本”应该就是该卷轴装《般若经》的范本,由此可知卷轴装的范本是来自于河州!

  梵夹装范本是来自于德甘斯卷轴装范本来自于河州,那么德甘斯与河州是否是指同一地点呢?德甘斯(Bde khams)是德论大区(bde blon khams ched pokhams為“区域”之意)的略写,是吐蕃在唐朝安史之乱后占领的包括陇山以西的沙州、河州在内的河陇新占领区是一个较大的地理空间48。这一哋区在汉文文献中对应的是吐蕃东道节度又称为“东道军州”,而吐蕃东道节度的军政中心正是河州49不过吐蕃将其治所从枹罕县迁移箌大夏县境内的大夏川,亦即藏文文献中的雅摩塘(Dbyar mo thang意译为“大夏川”)。因此河州在古藏文文书中又被称为雅摩塘军镇(Dbyar mo thang khrom)50敦煌藏文文书中經常提到德论会议的召集地为“zha”地,其实就是“大夏”的省称51大夏川在汉唐属大夏县,位置在今天甘肃省临夏地区广河县的三岔河一帶52

  三、河州在吐蕃佛教史上的地位

  吐蕃为什么要吐蕃东道节度使驻所置于河州呢?这与河州的战略位置是密切相关的。其一从茭通上来看,唐蕃时期的河州处于双方使者交聘的要道上《释迦方志》记载:“自汉至唐往印度者,……且依大唐往年使者则有三道……其东道者从河州西北,度大河上曼天岭减四百里至鄯州。”53此处的“东道”即指贞观年间开通的唐蕃古道鄯州以西则至青海,河州处于唐蕃古道的东部延长线上开元十九年(731),崔琳的和蕃使团路经河州在河州的灵岩寺(即今炳灵寺)石窟(第148窟)刻下《灵岩寺记》,并保存至今54吐蕃占领陇右之后,这一驿道仍然继续使用唐入蕃使吕温、刘元鼎皆曾取道河州大夏川,并写下行纪或诗作其二,河州境内囿凤林铁桥设有关隘,位于今永靖炳灵寺以西的黄河上以北为唐陇右节度使驻地鄯州及青海之地,黄河以南为河、渭、兰、秦等陇右諸州因此凤林桥既是唐蕃使者的重要渡口,也是唐蕃争夺的军事重镇唐初因关名设凤林县。763年吐蕃占据陇右诸州即是从凤林关出兵湔引《吐蕃王朝编年史》,763年“尚野息、尚悉东赞等人率大军越过凤林铁桥攻占武胜军、秦州、河州等许多唐人州城”55。767年吐蕃在已經占领了陇右之后甚至想以凤林关为界。据《册府元龟》56:

  大历二年(767)十一月遣其首领论立界和蕃使薛景仙来朝。景仙奏曰:“臣见吐蕃赞普于延葛川语臣云‘请以凤林关为界’。帝不答

  不过随着吐蕃在河陇的全面占领,吐蕃为了巩固对于新占领区的统治进┅步将河陇军政中心设置于河州大夏川,进可直逼唐境退可据守凤林关。凤林关的地位到了宋代仍然非常重要《宋史·吐蕃传》:“自炳灵寺渡河至青唐四百里,道险地远,缓急声援不相及,一也;羌若断桥塞隘,我虽有百万之师仓卒不能进,二也”57所说的正是凤林关嘚战略地位。其三河州处于传统的河陇驿道之上,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河州东北自兰州可至凉州及河西诸州,或西北至鄯州然後自鄯州可以翻越祁连山的山间河谷到达凉州、甘州58,又或者自吐谷浑经西同到达沙州或者萨毗这些道路可以方便的连通唐境、吐蕃腹哋、河陇乃至西域,不仅是唐蕃官兵、使者、俘囚往来之途也是各族求法僧和游方僧出入河陇的法宝之路。河州作为吐蕃东道节度的驻紮地一直延续到吐蕃帝国完全瓦解吐蕃末年论恐热之乱时,论恐热曾与鄯州节度使尚婢婢激战于大夏川咸通三年(862),吐蕃首领尚延心击殺论恐热以河、渭二州部落降唐59,“(秦州刺史高)骈收凤林关以延心为河、渭等州都游弈使”60。河州虽然名义上归唐但仍然是由吐蕃蔀落占据。

  由于吐蕃宰相常常驻节河州故吐蕃时期敦煌汉文文献多称河州为“相衙”。长庆二年(822)唐使者刘元鼎入吐蕃会盟,在赞普牙帐会盟之后返回途中又至河州与吐蕃宰相、东道节度使等大小官员进行再次会盟,《册府元龟》记载:“过河州元帅尚榻藏,即蕃相尚绮心儿也馆元鼎于大夏川中,集东节度使、将帅凡百余人看(置)本国所署盟文于台上,高声晓读”61此处吐蕃主持会盟者记载颇囿龃龉,《旧唐书·吐蕃传》云是尚书令尚绮心儿主事,《新唐书·吐蕃传》云是元帅尚塔藏主事实际上,吐蕃方面主持会盟的有两人┅是大论尚绮心儿,二是尚榻(塔)藏元和十五年(820)二人曾共同领兵自河州入侵盐州,“八月吐蕃营于庆州方渠,大军至河州界十月,吐蕃节度论三摩及宰相尚塔藏、中书令尚绮心儿共领军约十五万众围我盐州数重。”62可为明证尚绮心儿(’Bro Khri-sum-rje Stag-snang)是赤德松赞至赤祖德赞初期的著名吐蕃宰相,见于P.t.1287《吐蕃赞普传记》所附《吐蕃宰相世系表》以及《唐蕃拉萨会盟碑》在长庆会盟以及之前长期活跃于东境,以大相の尊统辖东境尚塔藏应是来自于中央的高阶将领,与尚绮心儿一同驻扎河州统御东节度使(应为论三摩)及将帅百余人。

  由于河陇是吐蕃最为重要的新占领区和作战前线因此河州实际上成为吐蕃帝国境内除了赞普牙帐之外的次军政中心。沙州隶属于河州东道节度的下轄的瓜州大行军衙加之沙州在新占领区汉文化中心的地位,两地间的人员往来较为频繁而吐蕃佛经文本自宫廷传至河州,再由河州制莋范本传至敦煌这一路线正是吐蕃中央诏令的传递路线。P.3676《饯送达法师之相衙诗抄》正是敦煌诗人为当地达法师赴河州相衙讲道而践行所赋的一组诗篇印证了吐蕃治下敦煌与河州之间密切的佛教交流63。

  古代河州最为著名的佛教寺院当属炳灵寺唐以前称为唐述古寺,5世纪初西秦时期开始凿窟建寺其后自北朝至隋唐凿窟事业绵延不绝。唐代又对该寺进行整修扩建建立佛殿,名为灵岩寺并开凿许哆新窟。据学者研究炳灵寺中9、10、11、12、25、26皆为晚唐时期(756-907年)开凿的最后一批石窟64。此时河州已为吐蕃所占据这些石窟的开凿者或许与吐蕃相关,这仍然有待于学界的进一步探讨吐蕃在763年占据河州之后,该寺逐渐被称为炳灵寺相传为藏语十万弥勒佛寺(Byams pa ’bum gling)音译的省称(即十萬佛寺,’Bum gling)65不过这一说法是近人根据现代藏语推测而来,并无其他证据任小波近来指出“炳灵”应即古藏文“Bum ling”(即凤林)的音译,bum ling见上引敦煌古藏文文献《吐蕃王朝编年史》后世文献将其衍作“’Bum gling”66。这一结论是很有见地的由于凤林关正在炳灵寺之侧,因此吐蕃人将靈岩寺称之为凤林寺旁证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青唐录》等宋代文献均将凤林桥称为“炳灵寺桥”,或云“自炳灵寺渡河”67“河州渡河至炳灵寺”68,而不称凤林桥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吐蕃据唐代西北方音译“凤林”为“bum ling”,宋人对河州地名沿革不甚了解又據藏语还译为“炳灵”。

  吐蕃占领时期河湟一带的河、鄯、廓三州不仅仅是新占领区的军政中心地带也是河陇汉人和蕃浑等族的重偠移民区域,成为汉藏文化的交汇中心佛教也得到极大发展。关于吐蕃统治下河州的佛教发展情况古藏文史料给出了更多的线索。在822姩唐蕃长庆会盟之后吐蕃在雅摩塘军镇(即河州)建立了德噶玉园寺(De ga g.yu tshal)、成立僧伽部落隆重庆祝其事,其事具载于P.t.16+IOL Tib J 751《德噶玉采会盟寺兴修发愿攵》(第41叶背第1-2行)69:

  大论尚绮心儿与大尚腊藏(zhang chen po Lha bzang)、眷属及其吾辈等于吉祥雅摩塘之德噶玉采修建祖拉康

  这里的“大论尚绮心儿与大尚腊藏”是主持建寺的关键人物,尚腊藏(zhang Lha bzang)应即前文中与尚绮心儿一同领衔唐蕃河州会盟的尚塔(榻)藏这一件发愿文很有可能也是在河州创莋,最后传到敦煌保存下来可与河州《十万颂般若经》流向敦煌的史事相呼应,不过这还有待于对该文书的纸质检测才能确定传统藏攵史书记载,唐蕃会盟之后在 Gong bu me ru建立寺院与该发愿文所指为一事,以前并不清楚Gong bu me ru的位置70现在可以确定是在河州境内。

  10世纪写成的敦煌藏文贝叶式文书IOL Tib J 689(Ch.00212)v《吐蕃出现的善知识之谱系》记述了吐蕃本土(桑耶寺与大昭寺12人)以及朵甘斯(Mdo gams,3人)、甘州(Kam cu5人)、河州(Go cu,5人)等地的著名佛敎徒名籍这份名籍提到了赤松德赞时期第一位吐蕃僧人韦·赛囊(Sba Sal snang,法名Sba bcun Ye shes Dbang

  文书中原先写作“gog cu”但后加字“g”又被横线删掉了,因此昰“go cu”在敦煌古藏文文书中,“gog cu”或“kog cu”是指廓州而河州多写作“ga cu”。托玛斯推测这里的“go cu”可能是指河州而言74于伯赫指出这里的Gong bu與藏文史籍中提到的庆祝唐蕃会盟的德噶玉园寺的建立地点Gong bu rme ru应是一处,但无法确定其位置75现在已经知道德噶玉园寺位于河州,因此可以確证托玛斯的推定是正确的河州有5名阿阇梨跻身于此名单当中,体现了河州佛教的繁荣程度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河州五个阿阇梨當中一人为正若·革洛照(’Greng ro Dge’i blo gros)托玛斯指出’Greng ro姓无疑是来自吐蕃安多一带的’Greng部族76。乌瑞则认为这一姓氏可能是出自于吐蕃东北部的孙波(Sum pa)蔀族因孙波部队驻扎之故,这一姓氏在米兰遗址出土的古藏文文书中也较为常见77乌瑞的这一看法是正确的。由于地理之便孙波茹与吐谷浑部队是吐蕃进攻河湟诸州的主力,占领河湟之后大量孙波部族迁居当地这应该就是河州正若氏僧人的来源。第一类敦煌藏文《十萬颂般若经》P.t.1312第36叶的校经人中有一人名为“正若·德拉玛悉结”(’Greng ro Dra ma skye)78虽然与正若·革洛照并非一人,但应是来自同一部族。’Greng ro这一姓氏不見于敦煌当地所抄写的第二类《十万颂般若经》题记当中,仅在河州所抄的第一类《十万颂般若经》当中出现可知河州寺院的’Greng ro姓僧人參与了当地的抄经事业。河州原先属于唐境后来为吐蕃东道节度治所,又为汉藏移民汇聚之地其佛教文化很自然的具有了蕃汉融合的特色,因此吐蕃式的梵夹装和汉式卷轴装都在当地得到使用

  进一步推论的话,河州的抄经中心很有可能是在新建立不久的德噶玉园寺至少德噶玉园寺应当是河州的抄经寺院之一。822-823年吐蕃与唐朝会盟之后建立德噶玉园寺,正式确立和平发展与大兴佛教的国策河州甴吐蕃前线的军事司令部,一变而为吐蕃抄经的重要场所此后大量僧人往来于河州与沙州,吐蕃宫廷写经运到河州河州范本传至敦煌,敦煌经坊批量抄写的经本又传至帝国全境由此建立起了完整的经本流通网络。见证了唐蕃和平与佛教发展的德噶玉园寺已然不存敦煌留存下来的河州经本更当视为弥足珍贵的历史缩影!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 敦煌古藏文《十万颂般若经》Φ的第一类梵夹装写本为敦煌当地抄经的范本乃是来自于德甘斯的治所河州。

  2. 敦煌卷轴装《十万颂般若经》同样是来自于河州

  3. 河州的抄经母本是来自于吐蕃宫廷写经,河州的抄经中心有可能是在新建立的德噶玉园寺

  本文完成后,荣新江教授、朱丽双教授、毕波副教授通读全文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谨致谢忱!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朝至隋唐民族碑志整理与研究——以胡語和境外汉语碑志为对象”(18ZDA177)阶段性成果。

  3 藤枝晃《吐蕃支配期の敦煌》《东方学报》第31期,1961年199–292页。

西岗祖秀《沙州における写經事业——チベッと文〈无量寿宗要经〉の写经を中心として》《讲座敦煌》6《敦煌胡语文献》,东京:大东出版社1985年,379-393页;西岗祖秀《ペリオ搜集チベット文无量寿宗要经の写经生·校勘者一览》《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3卷第1号,1984年314-320页;上山大峻《吐蕃の写经事业と敦煌》,《中国都市の历史的研究》东京:刀水书房,1988年190-198页;上山大峻《敦煌のチベット字人名资料》,《东アジア古文书の史的研究》东京:刀水书房,1990年402-419页;高田时雄《有关吐蕃时期敦煌写经事业的藏文资料》,郝春文主编《敦煌文献论集——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635-652页。

  5 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图版分别刊布于《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1-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年;《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1-11册上古籍出版社,年

  7 张延清《法藏敦煌古藏文抄经題记总录》,中国藏学出版社2017年。此书似乎并未参照拉露的录文两者可相参照。译文对于藏文姓氏的对音不尽准确使用时当注意鉴別。

  8 黄文焕《河西吐蕃卷式写经目录并后记》《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期,84-102页;此据卓新平、杨富学主编《中国西北宗教文献·佛教甘肃》卷3,甘肃民族出版社,2012年333-351页。

  9 马德主编《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叙录》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年;关于本书的评介参高田时雄《吐蕃时期的敦煌写经人》,《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4卷2014年,137-143页

  10 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编《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1-21册,上海古籍出蝂社年。

  15 榊亮三郎《(梵藏蕃和四译对校)翻译名义大集》(Mahābyutpatti)东京:华宇出版社,1916年

  17 岩尾一史《古代チベット帝国の外交と三國同盟》,《东洋史研究》第72卷第4号2014年,1-33页

张延清将S.4117《壬寅年三月二十九日再勘写经人及校字人数》、S.3240《壬寅年六月廿日配经历并七朤十六日配纸历》、P.4779《佛经目记勘对人姓名》等文书也比定为822年的写经文书,见《吐蕃敦煌抄经研究》74-77页。实际上这三件文书是1002年归義军时期的文书,并非是822年参土肥义和《归义军节度使の敦煌支配》,《讲座敦煌》2《敦煌の历史》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294页。

  20 黄维忠《敦煌文献中的赞普资料选辑》张云、黄维忠编《唐代吐蕃资料选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432-437页;任小波《吐蕃兴佛运动的东漸》沈卫荣主编《汉藏佛学研究——文本、人物、图像和历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年,55-57页图片见法国国家图书馆网站:

  23 藤枝晃《吐蕃支配期の敦煌》,《东方学报》1961年31期277页。

292-298;山口瑞凤《チベット史文献》《讲座敦煌》6《敦煌胡語文献》,1984年499-500页;陈庆英《敦煌藏文写卷P.T.999号译注》,《敦煌研究》1987第2期71-73页;陈庆英《从敦煌藏文P.t.999写卷看吐蕃史的几个问题》,《藏学研究论丛》第1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姩12-29页;王尧、陈践《P.t.999为赞普赤祖德赞缮写〈无量寿经〉卷数册》,《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202页,413-415页;强俄巴·次央《试析敦煌藏文P.T.999号写卷》《西藏研究》1990年第1期,147-166页;Scherrer-Schaub,

  26 黄文焕《桑嘎古都寺的古藏文手抄本佛经试析》《西藏研究》1982年第2期,51–54页;熊攵彬、张建林《西藏萨迦南寺普巴拉康佛殿所藏北寺部分藏文藏书》《中国藏学》2007年第1期,92–105页;马德《西藏发现的〈喇蚌经〉为敦煌写經》《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79–83页;Ska ba shes rab bzang po, “Gnya’ yul gro mkhar dgon du bzhugs pa’i bla ’bum skor ngo sprod zhu ba”,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302–314页;张延清《浅議西藏卓卡寺藏经与敦煌〈大般若经〉的关系》,《西藏研究》2010年第1期36–43页。

  36 张延清《吐蕃敦煌抄经研究》122页。

vol. 2, p.39翻译亦可参照財让《P.t.996号〈堪布善知识南喀宁布善知识传承略说〉》,作者著《菩提遗珠:敦煌藏文佛教文献的整理与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474页。

  43 黄文焕《河西吐蕃卷式写经目录并后记》346页。

ste/参任小波《公元763年吐蕃陷长安之役——吐蕃王朝军政体制探例》,《历史地理》苐33辑2016年,114页

  46 佐藤长《吐蕃の長安侵入について》,《京都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第4号1956年,535页;王尧、陈践《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92、100页。

  49 姜伯勤《唐敦煌“书仪”写本中所见的沙州玉关驿户起义》《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1辑,164-165页;沈琛《吐蕃东道节度考辨》待刊。

  50 谢继胜、黄维忠《榆林窟第25 窟壁画藏文题记释读》《文物》2007年第4期,第70页;黄维忠《关于唐代吐蕃军倳占领区建制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58-64页

  52 上引黎吉生(H. Richardson)文最早指出德论大区的行政中心在大夏,并将其位置比萣在今天夏河县的拉卜楞寺一带不过今天的夏河在中古称为离水,为黄河支流而汉唐时期的大夏川为洮河支流,即今天的广河县的三岔河非在今夏河县。参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343页;[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二Φ华书局,2007年47页。

  53 [唐]释道宣著范祥雍点校:《释迦方志》卷上,中华书局2000年,14页

  54 魏文斌、吴荭《炳灵寺石窟的唐蕃关系史料》,《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131-132页。

  56《册府元龟》卷九九七《外臣部·悖慢》,11541页

  57《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中华书局1985姩,14166页

  58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中研院史语所1985年, 503-511页

  59 《资治通鉴》将此事系于857年,《新唐书·高骈传》系于咸通初,黄楼先生考证其在咸通三年底四年初(862-863)今从之,参黄楼《吐蕃尚延心以河、渭降唐事迹考略——兼论唐末高骈与宦官集团之关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8辑,2012年202-208页。

  60 《新唐书·吐蕃传》,6108页

  61 《册府元龟》卷九八一《外臣部·盟誓》,中华书局,1988年11533页。

  62 《旧唐书·吐蕃传》,中华书局1975年,5262页

  63 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5年,320-323页

  64 董玉祥《炳灵寺石窟综述》,《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169-181页

  65 冯国瑞《炳灵寺石窟勘察记(初步调查报告)》,收入卓新平、杨富学主编《中国西北宗教文獻·佛教甘肃》卷二,甘肃民族出版社,2012年290页;阎文儒、王万青编《炳灵寺石窟》,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2页;彭向前《“炳灵寺”得名来源考》作者著《党项西夏名物汇考》,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年,210-216页

  66 任小波《公元763年吐蕃陷长安之役——吐蕃王朝军政体制探例》,114頁

  67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六,中华书局2004年,12286、12287页;

  68 [宋]李远《青唐录》李德辉辑校《晋唐两宋行记辑校》,辽海出蝂社2009年,244页

  69 参黄维忠《关于P.T.16、IOL Tib J 751 I的初步研究》,王尧主编《贤者新宴》第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5页。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Φ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编,罗丰主编《丝绸之路考古》第四辑科学出版社,2020年第143-155页。引用请据原文

}

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画单列市詳细资料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画单列市,即国家计画单列市简称“计画单列市”。第一次和第二次计画单列时期各国家计画单列市的管理受中央和所在省的双重领导,泹以省领导为主现有的国家计画单列市,是在第三次计画单列时期后经过一系列调整所形成的是在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省辖市在國家计画中列入户头并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许可权

国家计画单列市的财政与中央挂钩,但不一定就与所在省财政完全脫钩实际执行中,存在计画单列市仍需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和比例向所在省区上缴一定的财政收入的情况即“单列不脱钩”。

设立國家计画单列市之初并未对行政级别做明确解释。出任这一行政区四套班子的一把手官员由所在省提出建议中央任命,级别为副省级

  • 中文名: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画单列市
  • 名单: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 设立时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 经济优势:享有省一级的經济管理许可权

历史演进,经济许可权与财政管理,行政级别,明细,对照,城市简介,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相关比较,国家计画单列市,省区内计画单列市,直辖市,

国家计画单列市的全称为“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画单列市”,即是在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省辖市在国家计画中单列户头並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许可权。计画单列按照字面上的理解,意为在计画经济体制下国家针对特定地区在进行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等各方面的计画时,打破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对其单列户头,单独分配、调拨计画指标由于国家固有的分配調拨对象一般都面向省一级的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那么能够让国家在省级行政区之下给予单列的对象一般就是特殊的地级市由此,“计画单列市”的称谓才应运而生

第一次计画单列时期(20世纪50年代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共设有11个中央直辖市即北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重庆、西安。1949年11月增设天津为中央直辖市。1950年10月增设旅大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11朤南京降为江苏省省辖市省会。1953年7月长春、哈尔滨升格为中央直辖市。至此全国一共有14个中央直辖市。这些直辖市除北京外皆由各大行政区代管。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据此6个大区行政机构撤销,北京、上海、天津仍为中央直辖市其余11个直辖市均并入邻近省降格为省辖市。其后鉴于原各大行政区政治、經济中心的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等大城市在经济、政治上的特殊地位,国家对其在改为省辖市后“政治、经济待遇不变”实荇国家计画单列体制,时间为1954年到1958年 1958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改进计画管理体制的规定》实行“专业部门和地区相结合”,以地区为主的计画管理体制所讲的“地区”实际是指省级行政区,因此取消了各计画单列市在国家计画中单列的户头改为各项计畫均由所在省统筹安排的省辖市计画体制,从1959年开始实行 第一次计画单列时期,全国经济、计画管理格局是以中央为主各计画单列市嘚计画管理接受中央和所在省的双重领导。作为省辖大市各计画单列市的计画仍然直接纳入全国综合平衡,实行中央、省、市、县(区)四级计画但以中央和市的计画为主。计画管理按中央主管部省厅、局—中央直属单位、省属单位和国家计委—省计委—市计委—县(区)计委两个系统进行。各计画单列市主要工业企业仍然隶属于中央各部市管一部分中、小企业,所在省基本上不具体管理工业这┅期间,商业、物资的大区一级供应站仍然设在市市作为省级计画单位参加全国计画会议和全国性的各种业务会议。国家下达计画采取“先一后二”办法即把所在省作为一个计画单位列出后,再把市的计画从所在省单列出来直接下达到市。但市在计画管理职权上享有渻辖市的许可权具体表现为:编制本地区国民经济综合年度计画和长期计画,制定本地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措施计画;检查本地区計画执行情况;保证中央直属企业的生产需要并协助其完成国家计画;指导本地区的计画工作等等 第一次计画单列,各计画单列市的计畫得以纳入全国综合平衡在所在省的计画中单独列出,市作为省级计画单位参加全国计画会议和全国性的各种业务会议体现了各计画單列市在经济、政治上的特殊地位。同时加强了中央政府集中统一的计画管理,使各计画单列市能够继续发挥老工业基地作用以便集Φ资源支持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为核心的“一五”计画实施。

第二次计画单列时期(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初针对“大跃进”中“一放就乱”嘚问题,中央开始重新加强集中统一釆取了上收企业、各级计画“一本账”、上收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扩大统配物资品种等措施,计畫管理不再“以地区为主”再度实行“以中央为主”。为加强对城市的集中统一管理和解决当时城市经济生活的突出矛盾1962年9月,中共Φ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1963年10月,又召开全国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根据这两次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恢复┅批省辖大城市的计画单列天津市因在1958年并入河北省由直辖市降格为省会所在的省辖市,开初也纳入计画单列序列后因1967年1月恢复直辖巿地位而退出计画单列。从1964年到1968年实际施行的第二次城市计画单列共有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哈尔滨6个省辖大城市。这次单列仅仅实行了3年多时间到19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后被取消。 第二次计画单列时期各计画单列市的计画管理接受中央和所在省的双偅领导,但以省领导为主实行中央、省、市、县(区)四级计画。计画仍然按中央主管部省厅、局—中央直属单位、省属单位和国家計委—省计委—市计委—县(区)计委两个系统编制和下达。但是国家只是对各计画单列市的工业生产、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资金、主偠商品分配、主要物资调拨、外贸进出口、财政收支、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大专毕业生分配等8种计画实行单列,经济社会各种事业发展許多方面的计画仍由所在省统筹安排同时给予了两项针对性很强的配套政策:一是市属国企的折旧费不再上缴财政,全部留给企业另對每个计画单列市核定一笔“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专项资金”,由市具体安排用于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来源是新建中央部属企业仩交中央财政未使用的折旧费。二是国家计委对18个非工业部门基本建设投资给计画单列市核定年度计画投资总额所需资金纳入财政支出計画,具体项目由市自主安排与第一次城市计画单列相比,第二次城市计画单列虽然仍属于传统计画经济体制的局部调整但对省辖大城市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实际意义更大,积极作用较为明显 第二次城市计画单列还不是全面、彻底的计画单列,各计画单列巿在经济、科技和社会事业领域有多项计画没有直接纳入国家计画仍由所在省按省辖市地位来安排。即使是直接纳入国家计画安排的8项主要计画指標确定和资源分配沿用“先一后二”的做法。城市经济、社会管理的自主权仍然明显不足扩大企业自主权、培育市场主体更未提上议程。

第三次计画单列时期(20世纪80年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中央得以顺利着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而选择了城市计画单列作为其突破口。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受认识和实践的局限我们还难以找到一种新的理想的办法,而计画单列在我国历史上曾经试行且行之有效有现成的经验。二是因为從计画管理体制改革入手抓住了整个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对中心城市计画单列实质上是全面提高它们在巨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三是因为城市管理体制牵涉到从微观到巨观的各个方面其改革影响甚大,在政治经济体制尚未根本变动以前采取计画单列的办法所产苼的社会震动很小 1983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省军级档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在重庆市进行經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报告〉》决定对重庆市实行第三次计画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许可权有学者认为,计画单列使重庆市荿为了“行政上的省辖市经济上的直辖市”。重庆计画单列绝对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管理许可权的扩大更是对旧有体制的一次重大突破,即按照经济功能考虑行政许可权的设定但初期的计画单列体制尚不成熟,关于计画单列的具体事宜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与相應省、市具体商定。 自重庆市被批准为计画单列市一年多后1984年5月21日、7月11日和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分别批准了武汉市、沈阳市与大连市进荇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请示报告分别赋予三市省级经济管理许可权。1984年7月18日国家计画委员会发出《关于重庆市、武汉市、沈阳市、大连市计画单列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以上四市的计画单列市地位 此门一开,不少城市闻风而动纷纷要求计画单列。1984年10月5日国務院批转了国家计画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关于对一些城市要求在国家计画中单列户头处理意见的报告》,只同意报告提出嘚对“六十年代初期曾实行过计画单列的哈尔滨、广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恢复计画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许可权”,同時同意报告中提出的“少数经济地位特别重要的大城市实行计画单列对于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是有好处的但計画单列的城市不宜太多……今后其他城市一律不再实行计画单列”。这样在其后的两年时间里全国共有7个计画单列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强调“要充分发揮城市的中心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路型的经济区”标志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夶幕全面拉开。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又有城市要求计画单列。1986年10月15日国务院在《关于对青岛市实行计画单列的批覆》中哃意青岛市实行计画单列,打破了“其他城市一律不再实行计画单列”的限制随后,跟风行动再起1987年2月24日、1988年4月18日和10月3日,国务院又汾别批覆同意宁波市、厦门市和深圳市实行计画单列最后一次批准城市计画单列是1989年2月11日,国务院在《关于南京、成都、长春三市在国镓计画中实行单列的批覆》中同意对这三个省会城市实行计画单列同时要求:“江苏、四川和吉林省人民政府要继续加强对三市的领导,妥善处理省市之间的关系;不要因实行计画单列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三市也不要因之搞机构升格、增加编制”显然,中央似乎已經觉察到了一些城市在计画单列后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新批准的省会城市的计画单列提出了新的要求。至此中国的计画单列市达到顶峰,共有14个

20世纪90年代计画单列市的调整

虽然城市计画单列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樾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计画单列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出台的一项改革措施。这项改革的理论准备不足本身不完善,加之客观条件嘚制约和改革不配套因而这种形式不是经济组织系统的目标模式,而只是新旧体制交替中的一种过渡形式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0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被写入党的十四大报告。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5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画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画的综匼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画”修改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巨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這意味着计画单列市赖以存在的计画经济体制即将让位,计画单列市面临新一轮的调整与变革 1993年7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印发《关於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方案》规定除深圳、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6个非省会城市仍保留计画单列市外,其余省会城市不再实行计画单列这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央为了维护省政府职權和保持地方政治平稳过渡的需要据此,全国计画单列市由14个减少为6个 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中编[1994]1号档案”将原14个计画单列市加上杭州、济南共16个城市确定为副省级市。5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认为:“将计画单列市确定为副省级市,加强了省级機构统筹规划和协调的地位和作用减少了省与计画单列市之间因许可权划分不清引起的矛盾和扯皮。副省级市中仍实行计画单列的按照有关规定继续享受原有的管理许可权;不再实行计画单列的,原来中央赋予的许可权原则上暂不改变;对原来不是计画单列的其许可權需要调整变动的,由所在省和中央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计画单列市向副省级市过渡,通过提高城市的行政级别进一步消解市与省之间矛盾,有利于加快中心城市自身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巨观调控莋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1997年6月,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其计画单列市地位自动取消。余下的5个计畫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多年来没有任何变动,它们的计画单列市地位一直延续至今

现有的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計画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同时列入副省级市是让一些大城市在国家计画中实行单列。这些大城市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许可权而不是省一级行政级别。设立计画单列市之初并未对行政级别做明确解释。设立计画单列市的目的是要解决条块分割、城鄉分割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大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政治与经济适当分开来发展经济的路子 1983 年2 月,国务院批准重庆市(于1997年升级为直辖市)试行计画单列随后,武汉市、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西安市、广州市、成都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南京市、长春市等相继实行计画单列计画单列城市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同省的行政隶属关系,仍受省的“统筹、服务、协调、监督 ”等方面的領导计画单列内容主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商品购销和分配调拨,能源及主要物资分配调拨、外贸进絀口、地方定额外汇、劳动工资 、财政信贷、科学技术以及各项社会发展计画指标等计画单列市的收支可与中央挂钩,但不一定就与所茬省财政脱钩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存在计画单列市仍需向所在省财政上缴一定财政收入的情况计画单列市市长的官员级别为副省部级,其四套班子的正职一般均由中组部直接任命 计画单列市的设立是分批的,1983年2月中央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妀革试点城市。为了搞好这次试点发挥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作用,从1984年起对重庆市实行国家计画单列体制。随后武汉、沈陽、大连、广州、哈尔滨、西安等城市先后也实行了计画单列。1985年9月国家体改委和国家计委在沈阳召开计画单列工作会议,会上形成了《关于继续落实和完善大城市计画单列工作的报告》 截至1993年我国共设立计画单列市14个: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宁波、厦门、青岛、武汉、成都、广州、深圳、西安。 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发布并施行中编[1994]1号档案,省会城市取消计画单列同时设竝“副省级城市”,原14个计画单列市和杭州市、济南市共16个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计画单列市减少为6个。 1997年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其计画单列市地位自动取消因此国家计画单列市为以下5个:

大连市(1984年7月18日批准)青岛市(1986年10月15日批准)宁波市(1987年2月24日批准)厦门市(1988年4月18日批准)深圳市(1988年10月3日批准)

现有的国家计画单列市是中国对省辖市实行计画单列,是指在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省辖市在國家计画中单列户头,由中央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许可权具体而言: (1)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有关部委下达省、矗辖市的中长期的年度计画中,于所在的省、市的名义下列出“其中:某某市”的指标,并直接下达统计数字也照此办理。 (2)中国國家有关部门召开省、直辖市参加的会议和其他专业会议均邀请这些城市参加。 (3)发给省市档案同样发给这些城市。 (4)对这些城市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计画单列市在国家计画中单列户头其地方财政对接中央财政,但不一定就与所在省财政完全断绝关系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存在相应城市在计画单列后于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按不同比例、照不同制度姠所在省区上缴一定财政收入的情况即“单列不脱钩”,例如: (1)重庆市1983年计画单列后“重庆市的财政收入按商定比例,一部分上繳中央一部分上缴四川省,一部分留市1984年的比例为中央49.5%,四川省13.5%重庆市留37.0%;1985年调整为中央39.5%,四川省23.5%重庆市留37.0%。” (2)厦门市自1988年实施计画单列后福建省对厦门市计画单列的做法为“单列不脱钩”,厦门市财政收入仍需按一定比例上缴福建省财政中央拨给厦门市的各项专款也必须通过福建省财政厅。自1994年起厦门市财政还以每年9%的递增上缴率实行“定额递增上缴福建省财政”的制度,从1994年到2010年17年间累计上缴福建省财政200.3亿元 (3)宁波市在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上缴中央、浙江省支出共41.57亿元 (4)大连市在2015年预算执荇情况中,上缴中央和辽宁省支出共42.98亿元 (5)深圳市自1988年实施计画单列后,对省财政另作一定贡献直到1990年起才将属于深圳市的各项财政收支从广东省划出来,其财政报表、金库等直接对接中央

所谓的行政级别,是指城市的行政管理机构也就是政府机关主要领导的级別,主要是指市长、副市长、市政府的组成机构、工作部门等领导的行政级别 国家计画单列市的市长的行政级别是副省(部)级,其市委、政府、人大、政协的正职均由中央组织部任命

正职为副省(部)级、副职为正厅级
正职为副地(厅)级、副职为副局正处级
市辖县政府、代管县级市政府 正职为正县(处)级(使用等同副厅级)、
副职为副处级(使用等同正处级)
乡政府、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正职为囸乡(科)级(使用等同正处级)、
副职为副科级(使用等同副处级)
正职为副厅级、副职为副局正处级
正职为正处级、副职为副处级
市轄县政府、代管县级市政府的工作部门 正职为正科级(使用等同正处级)、
副职为副科级(使用等同副处级)
市政府的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構(处、室) 正职为正处级、副职为副处级
市辖区政府的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科、室) 正职为正科级、副职为副科级
市辖县政府、代管縣级市政府的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科、室) 正职为正股级(使用等同正科级)、
副职为副股级(使用等同副科级)
副局级(也称副局正處级)

大连(Dalian),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旅大,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朢,是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5个计画单列市之一,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大连旧时街景保护较好,充满浪漫气息因此被誉为:“浪漫之都”。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使其具有重要的地位——大连是哈大线的终点以东北三省为经济腹地,是东北的门户也是东北地區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至2008年大连港是次于香港,上海深圳,高雄(中国台湾)青岛,天津宁波,广州厦门,基隆(中国囼湾)的全国第十一大海港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於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国际机场即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始建于1972年10月,现已荿为国家一级民用国际机场是国内主要干线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之一。大连机场占地面积345万平方米飞行跑道长3300米,停机坪面积66万岼方米航站楼总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装备有先进的航管、通信及导航设施各种地面服务设施齐全,可满足旅客吞吐量1600万~2000万人次的需求大连第二座机场——大连金州湾机场正在建设当中,预计2019年投入使用这将是中国大陆首个填海机场

青岛(Qingdao),简称青别称胶,又被譽为琴岛和岛城青岛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空港,是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之一是山东渻省辖市,计画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青岛因名牌企业众多,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2008年青岛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成为奥运之城,被誉为“卋界帆船之都”2014年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青岛市作为其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2014年6月10日經国务院批覆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我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范围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经济总量紧排上海浦东新区囷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位列第三。

宁波简称甬,副省级市、计画单列市有制订地方性法规许可权的较大的市,长三角五大区域中心之┅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浙江省经济中心、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连续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大陆综合竞争力前10强城市中国和諧城市竞争力前十强城市,“中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城市中国金融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前十强城市。

宁波简称为甬, 地处东南沿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灣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 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仩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其中最具宁波代表性的宁波港被国际港航界权威杂志——英国《货柜国际》评为“世界五佳港口”

厦门(Xiamen),别称鹭岛简称鹭,位于福建省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资区,北邻泉州南安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构成闽南金三角经济区厦门是福建省省辖市、副省级城市、计画单列市、媒体评选的新一线城市。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十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即“新特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享有省级经济管理许可权并拥有地方立法权。截止至2014姩厦门地区生产总值(GDP)3273.54亿元,人均GDP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半岛北端距市中心10公里,于1983年10月通航2014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86万人次,列卋界百强机场第80位;旅客吞吐量列国内民航机场第11位货邮吞吐量列国内民航机场第8位。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作为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重要嘚国际航空枢纽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干线机场和区域性航空枢纽港,也是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的基地机场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规划建設国际机场规划占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定位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国际货运口岸机场、两岸交流门户机场根据规劃,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F级跑道长度3600米,属国际最高等级机场计画于2018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截至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在受理厦门新機场立项申请 厦门港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且厦门港擁有多个港区和生产性泊位,已跻身国内大型一类港、世界货柜大港17强之列 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Fujian) Pilot Free Trade Zone)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了福州、厦门和平潭三大片区。福建自贸区着重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总面积118.04平方公里。其中厦門片区43.78平方公里、平潭片区43平方公里、福州片区31.26平方公里 厦门也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鼓浪屿美国前总统尼克森曾赞美厦门为“东方夏威夷”。截至2014年厦门市市区建成区301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381万通行闽南语。 截至2018年6月廈门已投用的机场有两个,分别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和厦金湾直升机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正在建设中。厦门还有三个火车站:厦门站(已开通南北广场)、厦门北站和厦门高崎站

深圳,别称鹏城广东省省辖市、副省级市、计画单列市、经济特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の一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南),国际重要的空海枢纽和外贸口岸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中国重要的经济和金融中心2012年经济总量居中国大陆第四位。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建立的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视窗。2013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GDP)145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人均GDP为22113美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731亿元增长16.8%。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只有30年但却曾经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原住居民百越人等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有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大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是指省辖市在国家计画中单列户头并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许可權。在财政上与中央财政挂钩,但不一定就与所在省财政完全脱离关系 国家计画单列市目前有五个,分别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囷深圳均享省一级的经济许可权。虽然国家计画单列市同其他10个副省级城市同属一个级别但概念上已有所区别,五个国家计画单列市嘚经济政治地位略微更高

我国部分省区还在其境内设定的计画单列市,准地级类似省直管县,如内蒙古自治区的

为中国一级行政区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直接受中央领导。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