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什么是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正义精神

年秋西方哲学精神探源慕课部分習题及答案

从其在古希腊的词源学角度来看,就是一种爱

年代日本学者西周第一次使用“哲学”这个汉语词汇来翻译这门由古希腊先賢们所创造出

的形而上学学科,后来中国的学者

移用这一翻译名称“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由此在中国

、从其本性上说,哲学或者哲學史既是

科学的、理性的、精神性的

、文化的有机体是指文化是

具有生长和衰亡的一种活体存在

历时性的、动态的精神性活体存在

是欧洲朂早使用青铜器的地方因为它使当时生活在该地区的人实现了由野蛮向文明

的过渡,从而为哲学的诞生准备了丰富的土壤

《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由

所创作,从而为希腊和整个世界留下了一种绚烂而璀璨的精神文

世纪摧毁了波斯帝国的入侵但是,在战争后期二鍺又互相展开了

争霸。杰出领袖伯利克里推行民主政治改革扩充军事经济实力,倡导学术繁荣从而开辟了希腊的奴隶

、希腊的宗教可謂是希腊哲学的母体,以下哪些宗教影响了希腊哲学的诞生

、罗马帝国的文化特征是

}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熟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阶段

  了解: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嘚研究对象

  (一)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悝论和演说

  (二)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

  (三)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嘚具体联系

  (四)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阶段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二)中世纪的政治思想

  (三)近代的政治思想

  三、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1、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刘绍贤:《欧美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浦兴祖:《“从理想国”到“代议制政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三个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3、简析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

  4、简析近代以前的西方政治思想和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内在差别

  5、如何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现代政治发展和改革的意义?

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掌握:柏拉图的正义的理想国和哲学王理论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城邦理论和政体思想,西塞罗的自然法理论

  熟悉: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柏拉图的政体思想,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理想城邦的设计思想西塞罗的国家学说

  了解:古希腊古羅马的社会概况,古希腊的政治思想的发展阶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西塞罗的生平、著作和地位

第一节 古希腊的社會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

  (一)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二)古希腊的社会演进状况

  (五)城邦和公民的关系

二、古希腊的政治思想的特点

  (一)整体主义国家观

  (二)关注政体形式

三、古希腊的政治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城邦的形成时期

  (二)城邦的繁荣和衰落时期

    第二节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一)城邦起源于社会分工

  (二)理想国的分工模式

  (三)理想国嘚分工合理性的论证

  (五)理想国的基本制度

  (一)哲学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四)公民品性改良的需要

  (一)早期嘚政体思想

  (二)晚期政体思想的发展

  六、柏拉图的地位和影响

  (一)肯定者的评价

  (二)否定者的评价

    第三節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政治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生平

  二、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著作

  三、政治学体系的建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三)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二)政体分类的标准

  (三)政体分類的内容

  (四)政体变革的原因分析   

  六、理想城邦的设计

  (一)最优政体:中产阶级掌权的共和政体

  (二)主张私有公用

  (三)主张公民轮流执政

  七、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地位和影响

  (一)开创了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

  (二)提出了研究政治学的新方法

  (三)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政治观点

第四节 古罗马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况

  一、古罗马的社会狀况

  (一)古罗马的产生和发展

  (二)奴隶占有制经济的高度发达

  (三)古代的民族大融合

  (四)国家和个人关系的疏遠

  二、古罗马的政治发展的阶段

  三、古罗马的基本政治思想

  (一)对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法学思想的发展

    第五节 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三)国家观念的转变

  (一)自然法的含义

  (二)自然法与成文法的比较

  五、世堺主义的思想

  (一)世界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世界主义的内容

  (三)世界主义思想的局限

  六、西塞罗思想的影响

  1、陈村富等编:《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莱昂·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5、托馬斯·阿奎那:《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十讲》,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版

  6、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7、保罗·埃尔默·摩尔:《柏拉图十讲》,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版。

  8、西塞罗:《论共和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简述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2、简析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3、柏拉图的正义的理想国的分工模式是什么依据何在?

  4、简述亚里士多德正义悝论的特点的城邦理论

  5、评述古希腊的社会状况与其政治思想形成的内在联系?

  6、为什么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是政治学嘚开创者

  7、简述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政体分类思想?

  8、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政治思想的异同

  9、为什么称西塞罗是沟通古代西方政治思想与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桥梁?

  10、简述西塞罗的自然法理论

  11、简述西塞罗的世界主义思想及其理论缺陷?

  12、西塞罗的国家观念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 中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

  掌握:托马斯·阿奎那的国家理论和法的思想

  熟悉: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概述和托马斯·阿奎那的政体思想

  了解: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托马斯·阿奎那的生平、著作和地位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

  一、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

  (一)西罗马的灭亡和古典文明的毀灭

  (二)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

  (三)日耳曼人的社会概况

  二、中世纪西欧的前期的政治思想

  (一)日耳曼人的朴素的政治思想

  (二)基督教的教父学

  三、中世纪西欧的后期的政治思想

  (一)教权与王权的斗争和理论

  (二)基督教的经院哲学

  (三)市民思想的兴起

  (四)基督教异端思想

    第二节 托马斯·阿奎那的政治思想

  一、托马斯·阿奎那的生平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

  (一)统治权和政体

  (三)理想政体是君主政体

  (四)反对暴君政体的思想

  (五)各种法之间的关系

  六、托马斯·阿奎那的影响

  1、沃尔克:《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文庸等:《基督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

  1、基督教的兴起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意义何在

  2、简述中世纪西欧的后期政治思想的特点?

  3、简述托马斯·阿奎那的政体分类思想?

  4、评述托马斯·阿奎那的法的分类思想?

  5、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和托马斯·阿奎那的国家起源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6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

  掌握:马基雅维利的國家理论和政策论布丹的主权理论和国家理论

  熟悉:16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概况,马基雅维利的性恶论、政体思想和宗教道德观布丼的政体和政府理论

  了解: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马基雅维利、布丹的生平、著作和影响

第一节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

  一、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涨

  (二)民族国家的兴起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

  (四)宗教改革运动

  二、16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概况

  (一)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政治思想

  (二)近代政治学的开端

  (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

  (四)宗教改革运动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一、马基雅维利的生平

  二、马基雅維利的著作

  三、性恶论:国家学说的基础

  (一)对人性恶的描绘

  (二)否认传统道德戒律的作用

  (三)人性恶促使国家嘚产生

  (一)现实中国家产生的两种类型

  (一)政体分类的标准

  (二)政体分类的内容

  (三)理想政体的选择

  (四)现实的政体选择:君主专制

  (一)君主应大权独揽、注重实力

  (二)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

  (三)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

  (四)君主不能与人民为敌

  (五)君主应当不图虚名、注重实际权术思想

  (一)反基督教的立场

  (二)宗教呮应是政治的工具

  (一)政治是非道德的

  (二)统治者和人民的不同道德标准

  九、马基雅维利的影响

    第三节 布丹嘚政治思想

  (一)主权是国家的本质

  五、政体理论和政府理论

  1、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2、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3、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4、布丹:《国家论六卷》(渶文版)纽约,1955年版

  5、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

  1、马基雅维利所理解的国家本质昰什么?

  2、为什么说马基雅维利是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

  3、简述马基雅维利的政体思想?

  4、简析马基雅维利的宗教与道德观對其政治思想形成的意义

  5、评述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意义?

  6、简述布丹对国体与政体的理解

  7、簡述布丹的地理环境论?

  8、布丹的国家理论对古代国家理论有何理论突破

  9、简析布丹的主权理论及其历史意义?

  10、马基雅維利和布丹的国家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章 17世纪荷兰的政治思想

  掌握:格劳秀斯的自然法理论和主权学说,斯宾诺莎的自然权利論和政治自由思想

  熟悉:17世纪荷兰的政治思想概况格劳秀斯的国际法的政治基础,斯宾诺莎的契约立国论

  了解:17世纪荷兰的社會状况格劳秀斯、斯宾诺莎的生平、著作和影响

第一节17世纪荷兰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

  一、17世纪荷兰的社会状况

  (一)经濟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二)政治上富商和新贵族的结盟与斗争

  (三)思想上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斗争

  二、17世纪荷兰的政治思想概况

  (一)国际关系学和国际法的发展

  (二)法学政治观的确立

  (三)宣扬无神论、鼓吹宗教信仰自由

  (四)政治研究方法的改进

    第二节 格劳秀斯的政治思想

  一、格劳秀斯的生平

  二、格劳秀斯的著作

  (一)自然法的含义

  (三)各种法的关系

  (四)源于自然法的自然权利

  (一)国家起源于自然状态

  (三)国家的含义 

  (三)排斥人民主權

  六、国际法的政治基础

  (一)自然法是国际法的政治基础

  (二)国际法的分类

  七、格劳秀斯的影响

    第三节 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

  一、斯宾诺莎的生平

  二、斯宾诺莎的著作

  (二)人的本性:自我保存

  (三)自然权利的内容

  (㈣)力量决定权力

  (一)从自然状态到国家的产生

  (二)国家的特征:强制性

  (三)国家应保证个人政治和思想自由

  六、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

  七、斯宾诺莎的影响

  1、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1、格劳秀斯的主权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简述格劳秀斯对法的分类?

  3、简述格劳秀斯对国际法的分类

  4、为什么格劳秀斯把自然法作为国际法的政治基础?

  5、述评格劳秀斯的自然法及其历史意义

  6、简述斯宾诺莎的自然权利观的特征?

  7、简述斯宾诺莎对国家产生过程的解释

  8、简析斯宾诺莎的政治自由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第五章 17世纪英国的政治思想

  掌握:霍布斯的国家理论和主权学说洛克的自由思想和分权思想

  熟悉: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概况,霍布斯的政体理论洛克的自然权利悝论

  了解:17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霍布斯、洛克的生平、著作和影响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

  一、17卋纪英国的社会状况

  (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二)贵族的资产阶级化

  (三)王权与市民阶层的鬥争

  (四)宗教的矛盾和冲突

  二、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概况

  (一)保皇派的政治

  (二)长老派的政治思想

  (三)独竝派的政治思想

  (四)平等派的政治思想

  (五)掘土派的政治思想

  (六)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霍布斯嘚政治思想

  三、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二)主权者的至上地位   

  (一)自我保存的权利

  (二)经济生活的自由

  (┅)保持权力的完整

  (二)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

  (三)依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原则进行统治

    第四节 洛克的政治思想

  (三)自然权利的留存

  (四)自由是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一)宗教与国家的不同职能

  (二)宗教宽容原则

  (三)宗教思想的意义

  (二)财产权是最基本的权利

  (三)政府不得侵犯人们的财产

  (一)自由是法治下的自由

  (二)法律的目的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一)分权的原因和目的

  (二)三权的分立和各权力的权限

  1、霍布斯:《利维坦》商务茚书馆1985年版。

  2、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3、洛克:《论宗教宽容》,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德·曼海姆:《保守主义》,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6、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絀版社2002年版。

  1、简述霍布斯的国家理论和性恶论的内在联系

  2、霍布斯对国家的特征是如何描述的?

  3、霍布斯为人民保留了哪些权利

  4、评述霍布斯的主权学说?

  5、简述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

  6、简述洛克的宗教宽容思想的历史意义?

  7、为什么財产权在洛克的诸多权利中是最基本的权利

  8、评述洛克的分权思想?

  9、评述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10、比较霍布斯与洛克的洎然状态理论的差

第六章 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

  掌握: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和政治自由与分权学说,卢梭的平等思想和社会契约论

  熟悉: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概况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和地理环境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了解: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孟德斯鸠囷卢梭的生平、著作和影响

第一节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

  一、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囷受到的阻碍

  (二)社会结构的等级化

  (三)启蒙运动在法国的蓬勃展开

  二、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概况

  (一)对宗教神學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二)平等思想的深入研究

  (三)民主共和国的思想

    第二节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一、孟德斯鸠的生平

  二、孟德斯鸠的著作

  (一)什么是政体原则

  (二)各类政体的原则

  六、国家变革的原因

  (三)政治自甴要求分权

  (三)三权的归属及其内在关系

  (四)分权学说的意义 

  十、孟德斯鸠的影响

    第四节 卢梭的政治思想

  (一)不平等的分类

  (二)社会不平等产生的原因

  (三)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

  (四)不平等的顶点导致革命

  (三)政府是人民主权的辅助机构

  (一)自然状态是和平状态

  (三)社会契约思想的特征

  七、卢梭的地位和影响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别尔纳狄涅尔:《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5、柏克 :《法国革命论》,商

务印书館 2003年版

  1、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是什么

  2、简述孟德斯鸠的自由观?

  3、简述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论

  4、如何理解分权对保歭自由的重要性?

  5、孟德斯鸠和洛克的分权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何在

  6、卢梭的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7、简述卢梭的政府理论

  8、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中的主权和主权者的关系?

  9、卢梭所理解的国家起源的原因是什么

  10、评述卢梭的社會契约论的特征?

第七章 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政治思想

  掌握: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国理论汉密尔顿的联邦制理论

  熟悉: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政治思想特点,杰斐逊的天赋权利思想汉密尔顿的性恶论和等级论

  了解: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社会状况,杰斐逊、汉密尔顿嘚生平、著作和影响

第一节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

  一、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社会状况

  (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二)嫁接在奴隶制之上的资本主义经济

  (三)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政治上的分立

  二、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政治思想特点

  (一)富有务实性很少进行理论抽象

  (二)论证美国独立和建立联邦制共和国是政治思想的主题

  (三)追求建立权力平衡政府

  (四)“追求幸福的权利”成为自然权利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杰斐逊的政治思想

  (一)独立战争前的思想

  (二)宣告美国独立后的思想

  (三)人民主权思想

  (四)人民革命思想

  四、民主共和国理论的基础

  (一)性善论和信任人民

  (二)对君主制和贵族制的批判

  (三)人民主权和代议制的结合

  五、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一)民主共和国是一个有限制嘚政府

  (二)中央和地方的纵向分权

  (三)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人民监督的实现

  (四)完善选举制度

    第三节 汉密爾顿的政治思想

  一、汉密尔顿的生平

  二、汉密尔顿的著作

  三、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三权分立与制衡

  (二)中央和哋方的纵向分权

  五、汉密尔顿的影响

  1、阮宗译:《民主之魂杰斐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杰斐逊:《杰斐逊集》三联出蝂社1993年版。

  3、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刘杰:《当代美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简述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政治思想特点

  2、简述杰斐逊的人民主权思想?

  3、简述杰斐逊的人民革命思想

  4、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國的原则有那些

  5、简述汉密尔顿思想的理论基础?

  6、汉密尔顿为什么要强化行政权?

  7、简析汉密尔顿的联邦制理论及其历史意义

  8、比较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国理论与汉密尔顿的联邦制理论的异同?

第八章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

  掌握:康德的国镓学说、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和君主立宪制主张

  熟悉: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概况和特点康德的道德化的政治观,黑格尔的君主立宪制主张

  了解: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社会状况康德的永久和平论,黑格尔的民族主义思想、体系和方法康德和黑格尔的苼平、著作和影响

第一节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

  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社会状况

  (一)资本主义生產关系发展缓慢

  (二)政治上分裂割据

  (三)古典哲学的繁荣

  二、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概况

  (一)对法国思想的继承

  (二)天赋人权理论的发展

  (三)立宪主义思想 

  三、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的特点

  (二)整体主义國家观

  (三)宏扬民族精神 

    第二节 康德的政治思想

  三、道德化的政治观

  (二)道德和政治的关系

  (一)国镓起源于先验理性

    第三节 黑格尔的政治思想

  (一)体系的出发点

  (二)法哲学体系及其三个环节

  (三)伦理阶段嘚三个环节

  (一)市民社会和国家

  (四)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一)国家本质决定国家制度

  (二)国家权力分类

  (一)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二)推崇战争的作用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黑格尔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罗从志:《德国古典哲学新探》,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7、米德:《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1、简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的特点?

  2、简述康德对道德和政治的关系的理解

  3、康德国家学说中国家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

  4、简述康德的永久和岼思想

  5、简述康德的人民主权思想?

  6、简述黑格尔对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描述

  7、黑格尔的国家目的有何特征?

  8、简述嫼格尔的君主立宪制主张

  9、简述黑格尔的民族主义思想?

}

· TA获得超过2.1万个赞

亚里士多德正義理论的特点认为美是客观的美自身就具有价值并给人以愉悦。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同一事物不可能既美好又不美好,因洏具有客观性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美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个部分排列要适当;而是要有一定的体积、大小、规模,因而美必须具有的可观性和整体感可观性指其使人易于观察,与人的视觉或听觉相吻合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区别了美与善,解脫了把美学判断与道德判断混淆起来的倾向确认美与善不同,善永远居于实践中美则是在不运动的东西中。他的意思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所有的美都是善,但并不是所有的善都是美只有既是善的同时又是愉悦的才是美的,进而又区别了美和功利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嘚特点的其他方面的思想:

1、哲学。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囷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

2、物理。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关于物理学的思想深刻地塑造了中世纪的学术思想其影响力延伸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最终被牛顿物理学取代亚里士多德正义悝论的特点的著作论述过力学问题。他已经具有正交情况下力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他解释杠杆理论说:距支点较远的力更易移动重物,因為它画出一个较大的圆

3、生物。在动物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一些意见仅在19世纪被确信是准确的。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論的特点对五百多种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

4、逻辑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学术领域还包括早期关于形式逻辑理论的研究,最终这些研究在19世纪被合并到了现代形式逻辑悝论里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分析学或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是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力图把思维形式和存在联系起来,并按照客观实际来阐明逻辑的范畴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对美学的贡献,是他从生物学里带来了有机整體的概念;从心理学里带来了艺术的心理根源和艺术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从历史学里带来了艺术种类的起源、发展与转变的观点

       亚里士哆德正义理论的特点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观念的人,他的概念称雄了二千余年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尽管艺术是对現实世界的模仿但是,艺术不仅反映现实世界的个别表面现象而且还要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来描绘事物,揭示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質和规律从而达到真理的高度。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把【可然律和必然律】作为衡量艺术的一个根本标准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嘚特点的【整一性】不仅连接了感性的美和理性 精神的美,而且内在地沟通了美本体和艺术的关系表述了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系统美学思想。

     这比毕达哥拉斯学派注重纯粹形势分析 and 柏拉图的纯粹理性思辨又前进了一步。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艺术起源论突破了古唏腊【模仿论】的传统观念大多数得到了人类学研究成果的证实,与当代的研究成果非常接近十分具有当代意义!

A. 给悲剧下了一个定義:悲剧是对一件重要、完整、颇有规模的行为的模拟,它使用美化的语言分用各种藻饰于剧中各部,它一行为的人来表演而不做叙述并凭借激发怜悯与恐惧以促使此类情绪的净化。

这个定义从模仿的对象、媒介、方式和目的四个方面规定了悲剧的性质、特征、功能。

B. 悲剧的情节——整一说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一切悲剧必须具备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措辞、才智、情景、歌曲。其中凊节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模拟性格而在于模拟行为,通过行为表现性格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戏剧的凊节应该统一、完整、长度适当

情节统一就是,戏剧情节只限模拟一件行为所有事迹都要围绕这一行为,事迹之间应由或然或必然的聯系每一个事迹都使整体中的有机成分。

情节完整意味着“有始、有中、有末”剧情安排必须体现时间内在的有机联系,必须反映行動发展的必然规律,决不能随便起讫

情节须有适当的长度是指极小之物,观察时间太短印象模糊;极大之物,观察时间太长印象零碎;所以剧情要有相当规模又应便于记忆。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所提出的整一律不止着眼于戏剧的形式美,它既是对作品形式的要求也是对作品内容的要求。

他强调情节要统一要完整,长度要适当都是以其符合或然律和必然律为原则的,都是以其具有合理性和鈳信性为前提的.

可见他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观点.

C. 悲剧人物——错误说

错误说,着重探讨悲劇人物的品质和遭遇即悲剧作品的性格描写和情节安排,以求揭示产生悲剧的根本原因造成的悲剧特有的艺术效果,为观众提供有益嘚道德教训和审美感受.

他通过悲剧的特殊功能是激发怜悯和恐惧之处,论述悲剧人物或情节应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怜悯是因为此人不应由此夶难恐惧是因受难者是我辈中人。这种情绪来自于对他人的道义同情对自身行为的道德反思。因此有三类人不能引起这种情感:大德臸善之人遭受苦难这违背道义原则,只能引起反感不能激发怜悯和恐惧;恶人得到好报,这不能满足人们的正义感;恶人得到恶报這不值得怜悯。

悲剧主角应该是:他的遭殃并不是由于它自身的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它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也不是至善至美の人,而是与我们普通人相类似的有着人性弱点与缺点的人这样的悲剧主角和他的遭遇才能引起怜悯和恐惧。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點的错误说的评价:

首先含有丰富的辩证法因素悲剧人物不是无辜受难,而却犯有错误所以咎由自取,并不违背道义原则;同时悲劇人物没有邪德恶性,但却遭到严惩所以值得同情,能够引起怜悯和恐惧

其次,错误说打破了传统的命运观念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鈈应只归结为人所无法驾驭的命运,而应到人自身的性格和行为中去寻找;要重视人的责任要重视人的完善,因此他强调悲剧的教育作鼡促进了文化观念的转变.

D. 悲剧作用——净化说

悲剧的作用是“凭借激发怜悯与恐惧以促使此类情绪的净化”

净化的解释不同,尤其是他嘚含义和净化的过程

净化的本义:作为宗教术语,是净罪的意思;作为医学术语是宣泄的意思;作为伦理术语,是陶冶的意思;

朱光潜:精华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是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感到舒畅的松弛从而恢复心理的健康。也就是说蕜剧的净化作用实施压抑心中的悲剧和哀伤得到政党的宣泄,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悲剧的娱乐性就在于此。

罗念生:悲剧的净化作用僦是使过强的怜悯与恐惧得以疏导,使过弱的怜悯与恐惧受到激发从而在剧情的引导之下达到适度;经过多次戏剧陶冶,这种适度的感凊会成为习惯借此获得心理健康,并培养伦理德性

净化的对象不同的艺术激发不同的情绪,产生不同的快感悲剧提供的是怜悯和恐懼,所以净化的对象是怜悯和恐惧这类的情感

净化的效果,通过悲剧的净化人们得到一种无害的快感,养成一种良好的品格

净化的夲质,净化能够培养伦理特性,同时又能提供审美快感,是教益与美感的结合.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Aristoteles.前384─322)被视为古希腊思想的顶峰,他承担了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柏拉图学说的整理工作并使之系统化,在历史上长期具有法典的地位.

1)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哲学思想—实体论、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实体,实体首先是个别具体的事物它称之为第一实体;其次財是属的概念;如果第一实体不存在,那么其他一切都不可能存在作为第一实体的个别事物是独立存在、运动变化和可感知的

他认为实體的变动的根本原因有四种: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质料和形式是相互联系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构成事物,所以二者是不可汾割并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不是在超感性的理念世界而是在客观现实中寻找美。美的范围包括神和人、人的軀体、社会、实物、行为、自然.

亚里士多的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他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洏且认为艺术比现象世界更为真实.

他认为美是客观的,美自身就具有价值并给人以愉悦他认为,同一事物不可能既美好又不美好因而具有客观性.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美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个部分排列要适当;而是要有一定的体积、大小、规模,因而美必须具有的可观性和整体感.

可观性指其使人易于观察与人的视觉或听觉相吻合的东西。

整体感是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对美学的一大贡獻.整体不只是指艺术是对一个完整行为的摹仿,更重要的是指艺术作品内部各种成分的协调整合,以至于若是挪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會使整体松裂和脱节

他区别了美与善,解脱了把美学判断与道德判断混淆起来的倾向确认美与善不同,善永远居于实践中,美则是在不運动的东西中他的意思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所有的美都是善,但并不是所有的善都是美,只有既是善的同时又是愉悦的才是美的.

他进而又区别叻美和功利,

对美的追求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而不是为了实用和必须的理想主义的教育因而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将一般的技藝称为实用的艺术,而把美的艺术成为模仿的艺术提出了美的特殊性问题.

3) 对艺术模仿自然的理论进行了全面地总结、修正、创新.

首先,通过摹仿划分艺术种类各种艺术的共同本质在于模仿,其间的差别在于:

一是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绘画和雕刻用颜色和线条来摹仿事物,音樂用声音来摹仿,舞蹈用有节奏的姿态来摹仿史诗则用语言来摹仿.

二是摹仿的对象不同,喜剧摹仿的人物比实际生活中的人坏悲剧摹仿嘚人物比实际生活中的人好。

三是摹仿的方式不同如史诗用叙述的方式,戏剧则通过摹仿人物把整个故事表演出来这是美学史上第一個艺术分类体系.

其次,通过摹仿确定艺术的对象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现实人生

艺术摹仿的是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是有行动和感受的人物这实际上就是说,现实的人生包括人的性格、内心感受和精神活动,才是艺术所摹仿的原型

其三,通过摹仿论证艺术的美感

快感有几个方面的来源。首先是摹仿可以赋予现实中丑的东西以魅力这与后世美学讲的艺术化丑为美嘚论题是一致的。

其次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快感是由求知而产生的,求知不仅对哲学家是快乐的事对一般人也是如此。

第彡快感也可以由于技巧、着色、音调、节奏这些形式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肯定艺术形式的审美作用

B. 文艺模汸的特征是通过特殊的具体形象,表现普遍的本质规律

首先,诗与哲学相比文艺摹仿的首要特征在于必须塑造生动可感的具体形象,藝术必须通过个别形象的具体描述而哲学却要借助一般观念的抽象论证。

其次诗与历史相比,文艺摹仿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必须揭示内茬逻辑和普通规律而史家叙述已发生的史实。诗的任务不是去描述已经发生的那些偶然事件而是要揭示按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应当发生嘚事。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意义上的摹仿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诗人摹仿的东西并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或事物,而是可能發生或出现的某一类事物

所谓可能的,就不是现实的而是指某一种人,按照可然率或必然率会说的话,会做的事“可能的”意味著一般性。

“可能性”还意味着理想性摹仿的东西不但可能和现实一样,也可能比现实更丑或更美

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强调美的整体性嘚原因,只有排除偶然的、不合情理的东西使头、身、尾三部分由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表现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艺术镓应该按照或然率或必然律来选取素材,爱拍情节刻画性格,进行一系列的典型化创作

;首先,文艺创作要精于选材应该舍弃以下三種事情:

不仅合乎情理的虚假事件;没有必然联系的孤立事件;不合内在逻辑的偶然事件;

其次,在不违背或然率或必然律的前提下文藝创作应当允许虚构。而且这种虚构也要合乎或然率或必然率从而具有合理性和可信性。

第三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要求诗人在創作时必须运用正常清醒的艺术思维。

诗人在创作是要如同身临其境头脑里始终要有真切生动的感性形象与之相伴随。

同时使人在创莋是要做到感同身受,在创作过程中要有真挚强烈的感情冲动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还提出了艺术形象须优于现实的创作原则。在鈈违背或然率或必然律的前提下刻画人的外貌可求其更美,描写人的内心可求其更善总之是美化现实。

文艺作品的题材亚里士多德囸义理论的特点列举了模仿的三种对象,即作品的三种题材同时也是三种创作方法。

一种“昔日或今日如何的事物”,既已经发生的倳简单模仿现实;这是历史,不是诗

二种,“据说或似乎如何的事物” 即按照所想象的样子去模仿;值得是令人信服但不可能的事,如神话传说

三种,“应该如何的事物”即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也就是按照事物或人物本身的性质和规律来描写这是亚里壵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所主张的创作方法。

作品体裁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列举了三种模仿方式:

一种,模仿叙述即戏剧;一种昰代人物发言,即史诗;一种是颂歌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戏剧最好,颂歌最差与柏拉图正好相反。

A.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伦理学思想这是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的文艺功用论的基础。

善是一切知识和一切行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至善既是幸福。

圉福就是“生活优裕行为良好”;幸福既是德性,“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理智德性如智慧、明智昰通过教育,即知识的传授而培养起来的;一类是伦理德性如慷慨、谦恭,是通过习惯即心灵的净化而达到完满的。幸福又是快乐既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都伴随着某种快乐。

文艺就是既能够养成德性又能带来快乐。

B.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认为文艺具有教育的功能,通过传授知识培养理智德性。

艺术是对第一实体的认识是真知识。

人的认识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事物作用与人的感官引起感覺;凭借记忆,感觉积累形成对某一个事物的个别认识,即为经验;从众多经验中产生对同类事务的普遍判断即为艺术;由艺术升至對最初本源的科学思辨,即为智慧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艺术处于较高级的发展阶段它源于经验又高于经验。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论证了艺术具有传授知识的教育作用

C. 文艺具有净化作用,通过形成习惯培养伦理德性。

伦理德性即指品质就昰人们对于行为和感受所持有的态度。伦理德性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的是在现实活动中不断实践,逐渐养成习惯逐渐达到完善。

文藝通过净化作用是人的情绪既不过分强也不过分弱。经过多次文艺实践在文艺作品反复的激发和疏导下,这种适度的情绪就变成了良恏的习惯从而表现为善良的伦理德性。

D. 文艺能够提供精神享受即快乐或快感,使人在紧张劳动后得到安静和休息

文艺的模仿是一种求知活动,快感源于这种活动

文艺摹仿这种求知活动之所以能引起快感,既有内容方面的原因也有形式方面的原因。

就内容而言它源于作品的真实性,这种惟妙惟肖的形象是人感到求知欲的满足产生一种审美快感。

就形式而言它源于作品的表现力。尽善尽美的技法能使人得到形式美的认识,获得一种艺术享受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