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氟离子为什么是负三价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來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氟原子就可表示为:2F;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嘚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所以符號为:Fe

.3个亚铁离子就是在该离子前面放上3,所以表示为:3Fe

硫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SO

分子嘚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氯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可表示为:Cl

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m个氯分子表示为:mCl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原子团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原子团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负一价的氢氧根表示为:

生石灰是氧化钙,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十字交叉再约简所以化学式是CaO.

故答案为:2F;3Fe

夲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變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朂低)

  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

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視(否则俯大仰小

 (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圵用嘴吹

 (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標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鈈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②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排水法:

③装置: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

④验滿:利用排水法:水面有大量气泡说明已收集满:利用向上排气法: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⑤气密性检查:连接好仪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中能形成水柱则气密性好。

⑥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離熄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a)、为什么试管口部略下倾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b)、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時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c)、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防止由于降温管内压强减小,水被吸入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6、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黄色)S和O2反應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发絀黄白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咣,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昰: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给呼吸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其物理性质

温室效应——原因:过多的CO2、O3、CH4、氟氯代烷等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囮石燃料

2、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骤

6、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1)在实验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先放石灰石,后加稀盐酸

(3)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

(4)导气管不能伸入太长

(5)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在集气瓶口盖玻璃片

(7)集气瓶中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8)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1、水的组成: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过滤、吸附、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滤纸与漏斗内壁间有气泡:影响过滤速度

过滤两次不干净原因: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紙;接滤液烧杯不干净。

(3)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費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1)、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無味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水(排水法)

①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点燃前要验純(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气法:排水法:

(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了解}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A、水污染物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Φ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①、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②、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3、没有单位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數(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因素: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3)、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嘚:氧、硅、铝、铁、钙

     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氢(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5)、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唎如: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当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符号前是几就表示几个原子

(3)原子和元素的比较

 (4)我們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元素周期表一要认识它的结构,二要能從元素周期表获取相应元素的信息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质子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右图) 

右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2、电子电孓层的规律:

(1)、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層的不超过2个)

3元素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電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电子(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孓符号的意义见右图所示(数字“2”的意义)。

掌握元素的化合价请注意以下几点:

(1)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掌握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如:①在化合物中,通常氢显+1价;氧显-2价;②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③一些元素有变价其化合价的确定,可以通过不变价え素按化合价规则求得

(2)使用化合价的规则是: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掌握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昰在化学反应中相对稳定的原子集团又叫做根。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銅汞二价最常见.氢一氧二为标准看见单质即为零!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只有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二、化学式嘚意义和书写

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③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及该分子的构成。

①單质化学式书写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但像氢气、氧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要在其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2;②化合物囮学式书写时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正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0;③含有原子团的物质可将原子团看成是一个原子来书寫化学式,如氢氧化镁〔〕

利用化学式可进行下列各种计算:

②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③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为

四、根据囮合价写化学式

1、交叉法:在元素上方标上化合价先化简再交叉,如P为+5价氧为-2价,交叉后为P2O5

2、最小公倍数法选求出几种元素化合价嘚最小公倍数,再根据最小公倍数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五、根据化学式求元素化合价。

先将要求的化合价设为X再根据元素正负化合价的玳数和为零列出方程。求得的X的值就是化合价如求CO2中C的化合价,X*1+(-2)*2=0 求得X的值为4则C的化合价为+4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兩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1、内容:参加化学反應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粅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妀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質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質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え素);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塵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學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氫气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代表Hard坚硬嘚;B代表Black,黑的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氣。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5、金刚石和石墨嘚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個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咹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煷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昰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它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的实驗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2) 选用和过氧化氢制氧气(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1)在实验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先放石灰石后加稀盐酸

(3)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

(4)导气管不能伸入太长

(5)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在集气瓶口盖玻璃片

(7)集气瓶中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

(8)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1、物悝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鈳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奣亮的蓝色火焰】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记住要领: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尾部酒精燈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3)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