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的地方快递员为了轻松,不会给你派送的。他是把所有的快递放到几个快递柜。我想问的是

首先大部分小区门口都有快递櫃或者自提点,有些人真的懒到走几步路都不肯了

其次,上班时间白天家里没人以前没有快递柜的时候,工作日收货地址只能选公司现在快递柜普及了,可以下班顺便带回家从快递柜带回家总比从公司带回家方便吧。

很多人无非就是纠结以下两点:

1、放快递柜可以泹是要打电话征得我的同意。

2、法律规定快递必须要送上门你不送上门我就可以投诉你。

但是你也要知道快递员不是只为你一个人服務,不同的快递费用差别也很大。

比如同城快递顺丰要12元三通一达只要5元甚至更低,所以顺丰可以送上门其他快递只能通过类似直接投放到快递柜这类操作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如果你要享受更优质的服务那就应该承担更贵的物流成本,这样才符合逻辑既要快递費便宜,又要人家给你送上门不送就投诉,这种就叫耍流氓

快递暂行条例 第二十五条: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快递员你好希望你鈈要违法!

安不安全是自己的选择,不需要快递员操那心

打开APP查看全部亮评

相关推荐打开APP查看更多

兄弟们这个干拔什么水平。

朋友圈感染新冠体验看起来好像并不可怕

国民党竟然做出这种事?毁三观

老婆出轨了但我们有孩子。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推荐

热门排行打开APP查看哽多

终于轮到我们了大家好我们是皓史成双,来和JRS一起来聊聊天

[流言板]肯达尔-詹娜:你们都知道我想要看到布克出现在全明星正赛

[流言板]青春!詹姆斯转发个人新秀赛季集锦:年轻的国王

[流言板]哈登半场10中2三分1中0,得到6分7篮板3助攻2失误1盖帽

兄弟们这个干拔什么水平。

咑开APP查看更多热门排行

}

2018年6月7日深圳特区报

昨天上午我送完小孩上学回到住处,正准备补觉的时候听到了门禁电话的响声。对方是一名快递“小哥”他让我下楼去取网购的书架。我问:你鈈能送上门吗对方回答:你没看我运了多少东西?

和以往一样快递员送到楼下的包裹,还是让我从八楼走到一楼去取我能理解快递員工作的辛苦,但不能接受他们指定取件地点的做法除了指定我到楼下去取,我碰到更多的情况还是快递员把包裹直接投入快递柜然後发过来一条包含快递柜位置和取件码、却没有快递员姓名和电话号码的短信。

我在一个微信聊天群里问群友有没有碰到过被快递员指萣取件地点的事,结果令我大开眼界有一名群友因在外地无法及时取件,竟被快递员连续五次将包裹直接投进快递柜;有一名群友不愿丅楼取件快递员竟说她“娇气”,并给出“解决方案”——把包裹放到楼下商店让她自己花一元钱去取。

分析起来把包裹直投快递櫃,和让用户下楼取包裹本质上是一回事:要求用户去快递员指定的地点取包裹。用户没有发言权只有接受对方要求的份,哪里像是茬接受快递服务说是在接受快递员的命令还差不多!

指定地点取件,可谓是弊端丛生这种单向支配的“服务模式”,不仅让一般的用戶多跑腿更给老弱病残造成极大不便。尤其是包裹直投快递柜一旦出现物品损坏或商品质量问题,用户因为既无法拒签又不能马上囷快递员见面,想退换货也得多费事;而且有些很少看短信的人,有时候连包裹已放进快递柜也不知道由此造成“快递”变“慢递”、物品变质等问题。

让用户到指定地点取件的问题责任并不全在快递员。有的快递公司网点默许员工把包裹直接投进快递柜;有的快遞公司为了抢夺市场推出“低价策略”,压低快递收费造成最后运送环节派件费畸低、快递员“重送件数量轻服务质量”;许多快递公司使用揽投车辆,但车辆却不符合《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提出的封闭车厢要求造成快递员担心包裹失窃从而不愿送件上门。

盡管快递公司一方让用户到指定地点取件的问题有其客观原因但最终不能让用户利益受损。今年51日起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这个規定符合契约精神因为用户事先已经和快递公司签订了包含派件地址的契约。快递公司一方不能通过将快递柜变成“偷懒神器”等方法违反契约规定并让用户“背锅”。

《快递暂行条例》刚刚施行之时国内媒体纷纷进行解读,直指今后包裹直投快递柜属违规行为并稱用户可对这种行为投诉。从《快递暂行条例》施行一个月的情况来看这种乱象仍十分常见,这部由制定的行政法规的权威性受到严重挑战这也说明,我国快递行业仍未摆脱“野蛮生长”状态为了维护用户权益,引导快递行业健康发展维护行政法规的权威性,承担郵政监管责任的邮政部门该“出来走两步”并“亮剑出招”了! 

加载中请稍候......

}

不知从何时起快递柜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现在各个小区、写字楼门口。如果说快递柜落地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物流行业末端配送问题,给用户多一种选择以获得哽好的物流体验,提高物流效率那么现在看来,快递柜的出现却滋养了一群越来越懒惰的快递员,扭曲了整个行业彻底改变了末端配送的模式,以及完全剥夺了用户的权利

简单讲,快递柜应该是传统快递行业配送服务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

什么是快递?在还沒有快递柜的“年代”快递员也是能做到“门到门”、“手递手”的,且这并不是什么额外的要求而是快递员的责任和义务。当收件囚不方便收件时才会和快递员协商下次配送时间或将快递放到代收点。前提在收件人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

但渐渐的你发现你再也見不到快递员,只有几个陌生号码打来电话甚至连电话都没有,只有微信里“丰巢智能柜”突然蹦出的一条“取件提醒”亦或是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告诉你快递放在了小区的XX驿站或其他什么代收点而你根本不知道这个驿站在哪儿。

这仅仅只是个开始你想着,快递員也许今天很忙来不及给我送,虽然麻烦一点波折一点但我能拿到快递就好了。从此你再也没遇见过主动送上门的快递员投柜+代收點+摆地摊成了一种崭新的配送模式。甚至当你去快递柜或代收点取件时,还会被告知需要额外收费!

那么为什么在我已经为快递服务付费的情况下,需要再次买单为什么当我所接受的服务已经远低于行业标准的时候,我还需要付出和以往一样的快递费用

快递柜的出現究竟带来了什么?

不得不承认快递柜为物流末端配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随着互联网浪潮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巨变,电子商务乘着互联网的巨浪以十倍、百倍的速度侵蚀着消费市场。网购、电销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们接受且依赖的消费模式,与此同時带来的是物流行业业务体量指数级的增长而快递末端配送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很多“最后1公里”解决方案被提出快递柜僦是其中一种。

但随着快递柜的覆盖率越来越高很多问题浮出水面,我们这时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这种解决方案,是以牺牲用户利益为基础的快递柜的出现究竟带来了什么?

1. 快递员心态及末端配送模式的改变;

如果你是个网购狂热分子经常有各种快递需要收发,那么伱一定能感受到快递员的从业心态已经发生改变。以前快递员“送件上门”,是最起码的行业标准我们衡量一家快递的好坏,通常呮需考虑时效性、安全性和价格但现在,这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能不能上楼也被加入衡量快递公司好坏的标准中。

如果早几年你看箌快递员在小区里“摆地摊”,一定非常惊讶但现在对这种行为已经司空见惯。快递员的派件流程也很稳定:投柜子、打一轮电话催用戶下楼取件、摆地摊、在柜子边上等着用户取件、再去投柜子、再打一轮电话催用户下楼取件、剩下的快递放代收点、实在处理不掉的带囙站点做成问题件、明天继续带出来投柜子

你发现快递员越来越不耐烦,如果你提出希望他送上门他甚至会告诉你——“想要就自己來取,不想要就算了”

于是,所谓“快递的末端配送”自然而然的转变为“用户自助式服务”——快递柜+摆地摊+代收点。这样的“快遞”还能叫“快递”吗?

2. 谁是受益方又损害了谁的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受益方是谁呢表面来看,仿佛是快递员但实际上烸次投柜子的行为,快递员都要付出一定成本如果收件人没有取件,导致快递员反复投柜成本还会增加。快递员变得更“省事”但哃时也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有些快递员干脆包下了整个小区的快递柜只能自己投件,或加价卖给其他快递员

那对用户来说呢?原夲会送到家门口的快递被一次又一次扔进柜子,起初快递员还会跟你电话确认告知你一下,现在你只能被动接受早期的快递柜用户嘟是免费使用的,而随着整个末端配送行业对快递柜的依赖快递柜开始悄悄的收费。很可能当你拿着取件码去取快递被告知快递超时需要缴纳逾期费用,这个费用还会随着时间递增

快递站点看似解决了快件积压的问题,但可能面临的是处理不完的客诉而客诉则意味著更多的罚款。

快递柜的投放方在研发、硬件投放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成本短时间内很难收回。

3. 从此再也不可能上门的快递;

尽管如此还是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快递柜,努力覆盖着每一个小区每一个有条件的角落,为了足以匹配每个小区的用户量及快递量不停的安装。这样看来当快递柜的数量足够多时,快递从此再也不会上门了(是的这不是夸张,很多区域的顺丰也已经不上门了)

4. 这是个新业務,应降低费用;

整体来说这更像是一个降级的新业务:把包裹派送到你家小区。这样讲似乎一切都合理起来但既然是快递的降级服務,那么快递费用是不是也应该随之降级而不是在收费不变的同时,悄悄的降低服务标准

面对这种情况,有没有解决方案首先,就昰不能做一个“逆来顺受”的用户很多事情你退一步,就会有人进一步时间久了成为行业默许行为,就很难再维护自己的利益

根据《快递行业暂行条例》,当面验收是收件人的权利快递公司有义务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而不是“收件地址楼下”、“收件地址小区的快递柜”

所以,如果快递员未经允许把快递放到自提柜你可以通过国家邮政局申诉网站()投诉他。你的投诉会生成一条客訴如果快递站点、快递员没有及时处理客诉,就会形成罚款——投诉是有效的

另外,我们还期待着行业里出现别的更高效、可执行、苴不损害用户利益的新方案最近,在深圳某个小区见到有些用户门上安装了一款叫“宅递”的袋子旨在解决用户不在家收件难的问题,同时保障快递能被“送上门”不知这种新的智能硬件设计,能否解决快递行业末端配送环节的痛点维护用户的权益。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