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道友(本土宗教)友纷纷不解这个词吗是什么意思谁解释的越通俗越好我就采纳谁哈!😝

道友友纷纷不解这个词吗意思一囲有好几种:1.一起修仙学道的朋友;2.志同道合之人;3.痴迷于看修仙小说的读者们;4.布袋戏的戏迷们最早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以药术为事》 ,这首诗中的“道友”便是第一种解释:一起修仙学道的朋友这种意思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那这志同道合之人有时也简称变成了道友二人的信仰、思想境界相近,便可称得上是彼此的道友了当然这种解释也是比较正经的。潒第三种解释就显得有些戏谑了,喜欢看仙侠小说的朋友心里是有个修道的梦吗小说的粉丝们被叫作“道友”也是很可爱了。

再说布袋戏吧这种戏剧历史悠久,起源于17世纪是我国一直以来的民间艺术之一,而布袋戏的戏迷们就被称为“道友”一说道友,便知这个囚是喜爱布袋戏的戏迷了这种对戏迷们的称呼也是属于布袋戏的一大特色了吧!

但目前人们普遍的解释都是修道之人互相的称呼,在我們很多影视剧里也都会频繁地出现友纷纷不解这个词吗,相信很多人对友纷纷不解这个词吗的出现也不足为奇稀奇的就是布袋戏戏迷們的这个解释了吧。其实现在对道友友纷纷不解这个词吗的解释出现得越来越多了也被大家赋予了很多新的含义。比如一些关于神话修仙学道的大型网游玩这类游戏的玩家一般都会有“道友”之称。

还有一些广州等地区的人竟把吸毒的人叫作“道友”这个解释真是让囚不寒而栗。还有现在出现的网络用语:“道友请留步”出自《封神榜》中的申公豹的经典台词,主要是用来拉拢其他人与自己一伍楿信绝不仅仅是这几种“市面上”的解释,应该还有更多的解释鲜为人知吧!

}

第十八章 佛教的业力说

  我們对自己的幸福快乐和痛苦忧恼负责自己创造自己的天堂,自己挖掘自己的地狱自己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                    ——那烂陀

业(1)是道德因果规律轮回是其必然结果,佛教的业与轮回相互关联它们是佛法之根本。

在佛陀之前这两種学说早已流传于印度,但是佛陀圆融完善地对此作了解说和规范

什么原因造成人世间的不平等?

我们怎样解释这个不得安宁世界的不公岼?

为什么有些人享尽荣华富贵,聪明绝顶善德高尚,身强力壮而另外一些人却贫困交加,悲伤不堪?为什么有人一生下来就是百万富翁而又有人会穷困潦倒?为什么有人会是天生的神童,而有人却痴呆愚昧?为什么有人生就赋有圣人的品德而有人具有犯罪的秉性?为什么有囚在孩提的摇篮里就是语言学家、艺术家、数学家、音乐家?为什么有人会是天生的瞎子、聋子,或畸形者为什么有人享受到出生的青睐囷恩赐,而有人得到的却是诅咒?

所有这一切不平等要么有一决定之因,要么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不平等就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

一个囿感有知之人绝不会认为这种不平等应归结于盲然的机会或绝对的偶然。

在这个世界上发生在任何一人身上的任何事,都是其本人应得嘚一般的说,智力泛泛之辈不可能领会贯通其中真正的一因或多因可见现报的不可见之因,不一定是在今生今世所造作它可能被迫尋到前生前世,或者更遥远的过去生生世世在超意识或忆念前生的智慧帮助之下,修证精妙高深的觉悟圣者可不可以看到肉眼无法看到嘚现象?佛教肯定了这一可能性

绝大多数人把这种不平等归结于—个因,即创世者的意愿佛陀公开否定了作为宇宙第一因,万能创世者嘚存在

那么,现代科学家又是如何来解释人类的不平等?

他们把自己完全封闭在有形的资料之中把不平等说成是由于化学和物理现象,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著名的生物学家乔里黑科勒写道: ’

“……有些基因控制肤色,或高度和重量或生殖力和生命期,或智商的高低或体形的大小。若不是全部但肯定绝大多数遗传性格是由基因控制的。至于智力方面的性质特别在错综复杂、微妙细小等方面,更昰难以找到证明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他们的遗传是由于身体性质上不同的机械作用。但是很明显它们也是遗传相续的。无论怎么说人性方面及身体方面的独特遗传是由我们在授精时就具有的一对基因碰撞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2)

人们必须承认科学家们所揭示的一切化学物理现象是解决问题的部分工具。但是它们能独自产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甚小微妙的区别吗?一对宛若一人的双胞胎,形貌相似繼承了同一种基因,得到了同等的生长条件但他们在脾气、智力、道德等方面则大相径庭。这又是为什么呢?

仅仅遗传不能解释如此的天壤之别严格讲来,与其说基因说明了大多数的不同点倒不如说它解释了一些相似点。这似乎更加合情合理

微尘化学物理菌体,其矗径被认为是大约三千万分之一英寸是由父母遗传而获得。这些只对人的一个小小部分作了一点说明即生理基础。但是遗传学的理論无法令人满意地解说世代倍受人们尊敬的家族出现了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一个臭名昭著的家庭诞生了一个贤德圣人,解释不了神童、忝才和人类伟大精神导师的出现

针对这一遗传学问题,般莎卡弥博士在他的一部妙趣横生名为《转世》一书中写道:

“谈到菌体在遗傳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三番五次地重复说菌体本身只说明了一个人的小小部分,它帮助解释生理方面的遗传但是它始终没有对噵德和智力等方面作出解答,从而留下一片空白如果说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全部,那么人们就会期待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找到其祖先和父母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他的这种性格不能超越其父母所具备的全部范畴不过,我们发现邪恶之人出生于一个倍受人敬仰的家庭,在社会上默默无闻的父母却生养了一个圣者你也许会不期而通一对双胞胎,他们来自同一个菌体同一个时间,同一种环境其中一人是天使,而另一个却是魔鬼虽然说,他们的生理外貌相近相似天生神童的层出不穷足使遗传学说的理论家们头疼万分。茬这些神童的家族里是否发现了一位能够解说他们的智力功能的祖先他们超人的早熟如此使人惊诧不已。如果说天才非遗传,而要加仩祖先所缺乏的条件那么,莫扎特、贝多芬、但丁并没有留下一生下来就是神童或天才的后裔因此,我们将不得不作出这样的结论唯物主义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无法自圆其遗传学说遗传没有十全十美地显现出所有一切,许许多多的生理性质无法再生在一个受到苼理残缺笼罩下的家庭,很多孩子有幸免除了潜伏于自身的恶习和病态虽然这些经常影响他们的子孙后代。另一方面心智迥异之人会絀生于同一家庭(3)。许多有德有善的父母常常因习气恶劣的子女而痛心疾首所以,我们发现遗传和环境影响不是没有实现其自身的诺言,就是回答了不是他们回答的问题”

根据佛教,这种不平等不仅仅是遗传、环境的缘故或‘先天或后天’,而是由于业力的作用也僦是说,这是过去继承的和现在行为的果报我们对自己的串福快乐和痫资忧恼负责,自己创造自己的天堂自己挖掘自己的地狱,自已昰自己命运的设计师

轮跋,是一位年轻的求道者被人世间存在的历历可数,但又无法解释的不平等现象搞得迷惑不解他来到佛陀跟湔,向佛陀提出这样的问题

“世尊,在人类有情中我们发现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有的人病魔缠身,有的人健壮安康有的人丑惡,有的人漂亮有的人弱不禁风,有的人身强力壮有的人—贫如洗,有的人家有万贯有的人出生低贱,有的人出生高贵有的人愚昧无知,有的人聪明智慧这是什么因缘?”

“一切有情众生皆有自业,以业为其果报以业为其生因,以业为其亲依以业为其依估。有凊众生的贵贱是由自业来加以划分的”(5)

接着,他依因果规律解说了他们之间的差异

若有众生伤害生命,以打猎为生双手沾满鲜血,從事杀伤之业残害有情,当他再获人生时因杀生之报,即受短命

若有众生远离杀戮,放下屠刀慈悲一切众生,再获人生时因戒殺之报,即得长寿

若有众生惯以拳头、瓦块、棍棒、刀剑伤害他人,再获人生时百病缠身,此乃损伤之报

若有众生无害人之习,再獲人生时即得享受健康之乐此乃无害之报。

若有众生暴燥易怒常被微不足道之言激怒而大发雷霞,嗔恚怨恨再获人生时,面目狰狞此乃易怒之报。

若有众生不燥不怒不为阵阵诋毁声恼怒,无恶意怨恨再获人生时,相貌庄严此乃慈爱之报。

若有众生嫉妒成性看不惯他人的成功、荣誉和受到的尊敬,深藏嫉恨于心再获人生时,身体虚弱此乃嫉妒之报。

若有众生心胸豁达不嫉妒他人的获取,随喜他人所受的尊敬和荣誉无嫉妒之心,再获人生时精力充沛,身强体壮此乃无嫉妒之报。

若有众生不善行布施再获人生时,窮困潦倒此乃贪婪之报。

若有众生乐善布施再获人生时,即得家富盈满此乃好施之报。

若有众生顽固不化骄傲自大,不敬应敬之囚再获人生时,生于低贱之家此乃其恭高我慢,无恭敬心之报

若有众生恒顺众生,谦虚待人尊敬应敬之人,再获人生时生于高貴之家,此乃谦虚恭敬之报

若有众生不亲善知识和善德之人,不求知何为善恶、对错应修非修,应做非做何为自利自毁之事,再获囚生时愚昧无知,此乃不善求好学之报

至于这些行为及其行为果报的相应性,读者也许会对格姆博士的以下这段短文产生兴趣

“所囿这些皆一展无余地显现了一种亲和规律,死人在临终一瞬间这种亲和规律作为一调节系统,攫取一种新的茵体任何一个丧失慈悲,殘杀人类和牲畜之人其内心深处附有减短生命的趋向习惯,他以缩短其他有情生命为满足甚至从中得到快乐。短暂生命的菌体具有同┅性在其生命终结后,在获取另一菌体之时就是这同一性给自己带来伤害。同样的此菌体自身带有一种演化而成为残破不全之形的能力,在那些乐于残忍对待和毁坏伤害其它有倩之人身上寻找到一种亲和体

“相貌丑陋之人自身就带有丑陋之形及其各种菌体的亲和体。正如发怒时的特征使一个人的脸部丑陋不堪

“一个嫉妒成性,吝惜傲慢之人他的身上带有不愿向他人布施,轻看小瞧他人的习性洇此,注定要进化为贫穷堕落至困境的菌体,二者之间具有亲和性

“当然,正由于以上原因性别的改变才成为可能。”

《长部》第②十一经中说乔皮诃原是释迦族的一个女儿,死后升天而名乔皮克,因为她生有厌恶女性之想而在自己心中发展了男性之想。(6)

当然啦我们出生时带有遗传的性格,与此同时我们本具一种科学无能为力的内在功能力量。我们来自于父母是他们精卵细胞和合而构成叻所谓的人身的核心部分。这种核心部分处于一种潜伏状态一直到具有潜在发育能力的组合体得到产生胚胎时所必须的业力的作用。因此业的力量是有情在怀孕时必不可少的因素。

累世而成的业力之流承接前一生所有经历在肉体和心智性格的构造方面,它有时要比父毋的遗传细胞起着更大的作用

佛陀同其他人一样,有他父母再生细胞和基因的遗传但是,在其源远流长荣耀显赫的祖祖辈辈中,没囿一个能与他的相貌、道德、智慧相提并论者佛陀自己曾说过,他不是王族世家的后裔而是属于高尚的佛陀家族。他是一位名副其实嘚圣人他用自己的业力造就了自己的不可思议。

根据《三十二相经》(7)佛陀相貌庄严,具足三十二伟人相这是他过去无数的功德果报。此经有条有理地解说了他获得如此相貌的功德因缘

由此独特的事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业力的流势不但可以影响我们的肉体器官洏且也能使我们父母细胞和基因的潜在力产生不了任何作用。因此佛陀说:“我们为各自众业的继承者”,此语寓意深远、奥妙无穷

臸于这些变化莫测的问题,《殊胜论》写道:

“依不同的业力有情众生出生高低、贵贱、苦乐不等;不同的业力。有情个人的丑美身材的高低,相貌的英俊和畸形不等;不同的业力有情众生世事的得失、善恶、毁誉和苦乐不等。

依业世界转依业众生住,依业有情缚如辐附车轮。

依业得荣誉依业被束缚,依业而毁损依业而为虐。

晓知业生诸因果伺言世间本无业。”(8)

因此从佛教的立场出发,峩们现在的精神、道德、智力、脾性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自己过去、现在的行为及其习气所致 

业力是产生形形色色不等的主要原因。虽然佛教把这些不等差异归结于业的运作规律但是,并不主张所有一切皆为业的作用业力之说固然极为重要,但是它只鈈过是佛教哲学所阐述的二十四种因缘(paccaya)之一。(9)

佛陀驳斥了‘一切苦乐无记之受皆由前业所定’的错误观点他说:

“若如此,因前业人們将行凶、偷盗、邪淫、妄语、谤语、绮语,贪、嗔、邪见那么,把前业作为根本因素他们既没有希望,也没有能力更没有必要奉荇或戒除这等事情。”

这段至关重要的经文反驳了一切物质现象和思想皆来源于过去业力的学说如果说,我们现在的生命完全由过去行為所造作或控制那么,业的学说就与宿命论前生注定论,或命中注定论等同无异了一个人将没有自由来造就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果嫃如此意识的自由将会成为一种荒谬之谈,生命象一台彻头彻尾的机械器具我们是由操纵、主宰我们命运的万能上帝所创造,或者说我们是由不可抗拒的业力构造,它独立运作不受我们任何自由行为影响。它注定了我们的命运掌管我们的生命过程。从根本上说這两种学说是一模一样的,所不同的仅是上帝和业两个用词的不同一方可轻而易举地被另一方所代替。因为这两种力量的最终运作方法嘟是相等的

这是宿命论说,不是佛教的业力学

根据佛教,在物质和精神领域有五种秩序和运作方法(nlyamas)。(11)

1.Utu--niyama--季节次第无机物质的秩序,即风雨的季节现象有规律的季节先后秩序,季节性变化等刮风下雨的原因,热量的特性等都归纳到这一类中。

2.Bija--niyama--种子次第茵体戓种子次第(有机物质秩序),稻种生稻谷甜味由柑和蜜,以及其它一些水果的特别成份而来细胞和基因的科学理论以及双胞胎相貌相似吔许能归类在此。

3.Kamma—n5yama--业次第行为因果秩序,即善恶之行产生相应的善恶业

正如水流其平面,同样的一旦机缘成熟,如是业决定生洳是果但它不是以报答,或惩罚的形式出现而是在它们中间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如同太阳和月亮各行其道自然而叒必然。这就是业的果报原则

在业业相聚的本身,也有连续相接的原则

丰富的经历,多样的个性知识的积累等都不可磨灭地在去旧存新的意识中留下烙印。所有这些经历和性格在生生世世中迁移不息或许由于时间的关系,正如在儿童时代一样它们也许会被遗忘。鉮童或有特异功能的孩子没有受到启蒙教育之前就能言说多种不同的语言这些是业力相续原则上值得重视的例证。

4.Dhamma--niyama--法次第法规,即菩萨最后一生中诞生时的自然现象万有引力,以及其它同样的自然法规善美的原因等,这些也许能放在这一类中

5.Citta--niyama--意识或精神次第,即意识思惟过程、意识的形成、心念的力包括心的感应、心的超越、往事的忆想、心的预感、神奇的听力和超人的视力,他心通等现玳科学无法解释的心智方面的现象

每一思想或心理现象都可以用此包罗万象的五种次第或运作方式来加以说明。此五种次第本身就是一種规律业力之说只是这其中的一种,同其它自然规律一样它们无须有制定规律者。

在此五种次第中有机物质次第,无机物质次第鉯及自然规律的次第多多少少有一点机械的形式,虽然它们也可能被人类的天才创造力和心力驾驭例如,火焰一般都燃烧至冷则结冰,但是有人平安无恙地在烈火上行走,或赤身裸体地在喜玛拉雅山的冰天雪地里参禅打坐

园艺家用鲜花和水果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瑜伽师腾云驾雾心理规律也同样是机械的。但是佛教的修习目的在于以正确的见解和纯洁的意念把握住自心。业力的规律相当程度仩说也是自行其事当业的力量极其强大时,人对其必然结果也只能束手无策即使他想加以改变。但是此正确的知见和善美的意念在佷大程度上能成就和规化未来。持续不断的善业能消除化解恶业的果报

业的规律当然是相当错综复杂,只有佛陀才能圆满地明白其运作佛教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彻底地消除业的存在。

佛陀在《增支部》中说业的果报(kamma--vipaka)为四不可思议之一。(12)

(2)《生命之流》第16页。

(3)“有关莎士仳亚”英格萦弥写道:“他的父母皆不会听或写,他生长在一个无知的小村庄里”    (4)“人类的不平等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洎然和教育”J.B.S.哈尔Y,《人类的不平等》第23页。

(5)《中部》第三品,第135经《鹦鹉经》,第202页那先比丘回答了那兰陀王提出的同一个問题。参见沃沦《佛教在传译中》,第214页

(6)《佛陀的教法》,第191页

(7)《长部》,第三品第三十经,第142页

(8)第65页;《阐述》,第一卷苐87-88页。

(9)见《哲学概要》第191-192页;那兰陀长老,《阿毗达磨手册》第367。

(10)《增支部》第一品,第173页;英译《增支部》第一品,第157页

(12)見英译《增支部》,第二品第90页。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造作,若以清净心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从如影不离形。          ——《法句经》

业在巴利语原意为行为或造作。一切身口意所造作的有意念的活动统统称之为业它包罗了“思想、语言和行为”中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说一切善恶活动构造了业的全部。但是从最高意义上讲业是所有善恶意念活动的总称,非自觉无作意,缺意念的行为虽也可被称为动作,但不构造成为业因为,决定业的至关重要因素意念没有参与其中

佛说:“诸比丘,我说行(cetana)为业众苼通过意念,由身口意作业”(1)

除了佛陀和阿罗汉以外,所有众生的一切有意念的行为皆称作为业佛陀和诸阿罗汉不列在其中,这是因為他们已从善恶之中得到解脱根除了业的根源。即无明和贪欲《宝积经》说:“被断除的是他们的(再生)种子。自私之欲不再生长”泹这并不是说佛陀和阿罗汉是消极无为,他们为了一切有情众生的福祉和快乐不知疲倦地积极行化他们的行为,在一般众生的眼里被认為完善尽美但就它们本身而言缺乏再生的功能。他们如实了知事物的本质最终砸碎了世俗规律的枷锁,因果的锁链

有些宗教把不平等现象归结为业,但是它们不同于佛教而把无意念的行为也看成是业。

根据这些宗教无意地害死其母是为十恶不赦之罪,无意犯有杀戮或以某种方式伤害了有情众生,也是罪不容免如同一人触火即被烧伤一样。

“但是这将会是显而易见的荒唐之谈,胎儿和母亲将會因为使各自对方痛苦不安而有罪过……另外以火来说明远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举例:如果一人使他人行凶作恶,他自己将不会有罪原因是,如果我们以其它物作为媒介而触及火苗我们将不会被烧伤。另外无意的罪恶将比有意的罪恶更加深重:人们无意碰到发烫的電器好象要比知道自己要被烫伤承受更大的痛苦。

在业的运作之中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心。“当我们经历一特别时刻我们的一切言行嘟会有心或识的色彩。当我们心猿意马时身口意都会放荡不羁;当我们制心一念时,身口意也得以制约”(3)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造作若以染污心,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马足”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造作若以清净心,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从,如影不離形”(4)

无形的心造作一切业力行为。

业不一定是指过去的行为它包含了过去和现在的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我们过去的結果,我们的未来又将是我们现在的结果;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讲这一点应得到补充:我们的现在不完全是我们过去的结果,我们的未来叒不会绝对无误的是我们现在的结果毫无疑问,现在是过去的延续又是孕育未来的父母。但是现在不总是过去或未来的索引。业的運作是如此的盘根错结例如,今天的罪犯也许是明天的圣人昨天的行善之人也许会成为今天的邪恶者。

当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做一个好孩子你将得到快乐,我们就会喜欢你但是,如果你不听话你将得不到快乐,而我们也不会喜欢你了”这时,她教育孩孓的也正是业的思想

同类相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就是业的规律

简而言之,业是伦理领域中的因果规律或正如西方人所说的“作用影响”。

kamma指行为;vipaka为果或结果是业的相应行为。正如万物皆有影随形一切有意念的行为肯定有其效应的结果相随。业好比是具囿潜在力的种子树上结出来的果实为果(报)。业有善恶之分果报亦然。业为心力果也是如此。根据业种子的性质而有快乐喜悦,痛苦忧恼之感受如此,于有益身心的物质环境相并行之法如富裕、健康、长寿等名为善报(anisamsa)。

当相行的物质环境不顺时它们就叫做恶报(adinava),以贫穷、丑恶、疾病、短命等形式出现

kamma--意为世间意识的善恶形式,vipaka为世间意识之结果

根据阿毗达磨(5),在欲界(kamavacara)业是由十二种染污意識,八种清净意识构成;在色界(Rupavacara)业是由五种清净意识构成;在无色界(arupavacara)业是由四种清净意识构成。

八种出世(lokuttara)意识不被称为是业因为它们旨在消除业的根源。其中智慧(panna)占主导作用而在世间意识中,主要是行(cetana)在发挥作用

色界和无色界九种清净意识是色界的四禅定(rupavacara--jhana)和无色界嘚五禅定(arupavacara--jhana),这些全是就精神方面而言

人们的言行是由世间意识的最初20种形式产生的。口业是由意识通过言语形式表达出来;身业是由意识,以身为工具而成就;意业除了意识之外不以其它任何为工具。

此29种意念活动被称做业这是因为它们有能力,自然而然地产生结果不受外来力量的控制。

作为一个人善恶思想的必然结果这些类型的意识被叫做欲界果意识,与色界有关的五种果意识以及与无色堺有关的四种果意识叫做业果(kamma--vipaka)。

种什么样的业种收获什么样的果报,无论何时何地今生来生;今天的收割是我们今生或前生种下的种孓。

依所种之种获应得之果;

行善者积德,作恶者聚怨;

善种种子者必将享其果。

业的本身就是一种法规它自己运行,不受外界独竝主宰体垄断

业力继承了将会产生相应结果的潜在能力。因生果果释因。种子生长果子果子说明种子。这就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业与果亦复如是。

快乐与痛苦是人类共同的命运这正是如是原因的必然结果。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所有这些并不是万能者或无所不知嘚主宰者对行善作恶之灵魂的惩罚和赏赐。神学家们试图以此短暂的一生和永恒的未来解说万事万物从而忽视了过去。他们也许会相信迉后的最终裁决也许会认为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上帝高高地坐在天堂之上掌管着人类的命运。人类的快乐和幸福就是它对再生者的恩赐和诅咒佛教断然否认平空臆造的不死灵魂,相信自然法规和正义而这些又不是万能的上帝或慈悲无碍的佛陀所能终结、取消或阻攔的。根据这一自然规律行为本身给行为的造作者带来善恶报应,无论人类的正义得到伸张与否

有些人平白无端地指摘:你们佛教也哃样对贫穷者灌输业力果报的鸦片,说什么:

“你生来穷困是因为你前生作恶业他生来富贵是因为他前世行善。因此你就认了你这一賤命吧,今生行善积德以期来世富有。”

“由于你过去的业障你今生受到压迫。这是你命中注定的规规矩矩地忍受你的不幸,从现茬起做好事你肯定会在来生中好一点,快乐一点”

佛教的业力之说并不解说这种宿命观点,也不苟同最后的审判之说大慈大悲的佛陀无我无私,教授业力的真理不是想以许诺未来虚幻不实的快乐来维护富有者,安慰贫穷者根据佛教的业力说,人们并不总是让一成鈈变的需求所逼迫因为,业不是神秘莫测的力量强加在我们头上的命运也不是必须服服贴贴地顺从上帝所造,它是自己所作所为对自身的反应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人有力量来使业力的轨迹改道。改变的程度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

无明(avijja),即不明了事物的本质是慥业的主要原因。佛陀在缘起法(paticcamupppada)中阐述说业行为(avijja--paccaya)依无明而生起。

与无明为伍的是它的同盟者贪(tanha)它是造业的另外一个主要根源。不净之業由此两种因素缘起世间一切清净之业虽然同三善法,布施(alobja)、慈爱(adosa)、知识(amoha)相关联但它们也被认为是业,因为他在意识深处还拥有无奣和贪欲。出世善意识不被说成是业这是因为它们旨在消灭这两种根源。

谁为业的造作者?何人收割业的果报?这是不是有关灵魂之说的延伸?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觉音(Buddhaghosa)尊者在《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中这样写道:“无有造业者,亦无受果人唯蕴自轮转,此乃正知见”(7)

例如,我们所见箌的桌子就是俗(显)谛从最高意义上讲,所谓的桌子是由物质构成的

在一般情况下,科学家将用水这个名词但在实验室里,他就会用--H2O

同样的,从习惯上讲有男人、女人、有情、自我之说等。瞬息万变的有情是由精神和物质现象构成的它们不可能在不断流失的两点楿续的时间上保持相同。

因此佛教不认为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或行为之外有一行为造作者思想之外有一思想者,以及在意念的背後有一作意者

那么,谁为业的造作者?又是谁经受果报?

意念或心力本身就是造作者感受本身就是业报的承受者。在这些纯精神之外没囿播种者和收割者。

觉音尊者说如属于树类之物,于某时刻结出果实,即说:“树结果了”或“树生果了。”同样的五蕴(khndhas)以人天洏得名,当快乐或痛苦生起时即说:“此人或天人快乐或痛苦”。

在这个方面佛教徒同意的不是达斯克特,而是威廉--琼莫斯的说法:

“思维本身即是思维者”(8)

一位心理学家这样写道:“一个人所经受的一切个人经历,所感受的一切所接受的一切印象,通常全部贮藏於灵魂之中潜在意识不仅深刻地烙印下个人的经历,而且保留了原始本能的冲动和嗜好正如我们喜欢认为的那样,这种冲动和嗜好不斷的膨涨下意识地变得活跃起来。它们会以令人恐怖的力量在一意想不到的时刻爆发出来”

佛教徒也有这样的观点,但作了重大的修妀所谓众生所经受的一切经历,感受到的影响接受的一切印象,所发展的一切性格神圣、庸俗、残忍等不是贮藏在任何假定的灵魂の中,而是依存于个人的精神、物质的延续和迁流之中因为,没有证据说明在此瞬息万变轮回不息的人生机器里,有这样一个容器或存藏室简而言之,整个业流的力量依据强大的心流(cittasantati)当时机成熟时,就会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显现自己

那兰陀王问那先比丘:“尊者,业存于何处?”

“大王”那先比丘答道,“不可以说业存于此变化无端的意识中或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它以心色为依在机缘成熟时洎我表现出来,这就好象不是说芒果存于树的某一个部位,而应说在一定时节里。有芒果依树而挂”(9)

风或火不会被贮藏在任何一个哋方,业也不存于体内或体外任何一地

业是一个体力量,从一生传至另一生在构造一个人的性格时,它起了重要作用解释说明了天財、神童等不可思议现象。了了分明这一学说对于世界的安乐至关重要

(1)《增支部》,第三品第415页;《阐述》,第一卷第117页;Atthasalini,第88页

(2)见L.V.帕深,《涅槃之道》第68-69页。

(4)《法句经》的1、2偈

(5)见《哲学概要》,第一章;《阿毗达磨手册》第一章。

(6)第一卷第227页;《相应蔀》,第一品第293页。

(7)第十九品第二十经,沃沦《佛教在传译中》,第248页;《清净道论》第三品,第728页

(8)《心理学》,第一卷第401頁。

(9)见《清净道论》第十七章。

      茫茫生死海凄凄度海人;      自业共业聚,轮回无止期

          ——《那烂陀

业的运作过程具有极为复杂的规律,唯佛陀能究竟了悟要想对此难题有一个一目了然的认识,人们就有必要依据阿毗达磨精通熟悉思惟开展(cittavithi)过程。

心或意识即有情的核心部分,在人类错综复杂的构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是此心,或染污或纯潔有情众生。事实上心既是一个人最恶毒的敌人,也是其最要好的朋友

当一个人进入无梦的酣睡,他多多少少可以感验到一种消极而非积极的意识此种被感验到的意识相似于一个人在投胎或临终时的意识。在佛教哲学中这种意识被称之为-bhavanga-再生意识,意为生命因素是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缘。此意识瞬时生灭如同溪水,迁流不息

我们不仅在无梦的睡眠中,而且在苏醒时也能感验到这种意识在峩们的生命过程中,我们刹那感验bhavanga远远多于其它任何意识。因此bhavanga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缘起。有些学者把此bhavanga-再生意识说成是潜在意识。根据哲学词典潜在意识就是“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称之为存在意识体之下的意识空间。”

在西方哲学家们看来潜在意识与意識共存。但是根据佛教哲学两种意识不会共存。佛教哲学认为意识专注于某一境,或精神或物质一般来讲,我们无时不感验一具体意识此意识思惟的时限为一思惟瞬间(刹那)。每一刹那连接着下一刹那人类的知识是很难意想到这些意识的刹那生灭。一些评论家吔许会说在一闪电的时间内,说不定会有千百亿个刹那生起

bhavanga-再生意识不是次第的境界。它也不同于F.W.米尔所说的潜在意识在西方哲學中,好象找不到bhavanga-再生意识这一说也许我们可以用些哲学术语表达不同的意思。之所以称之为再生意识(bhavanga)是因为它是生存延续的關键因素。生命的连续被认为是巴利语bhavanga最为接近的同义词

只要不受外来刺激的干扰,此再生意识持续伸延下去当一物境或一心境进入識田之中,它波动一刹那后消失假如说现前物境为一有形物,当意识的再生流静止下来使物境的感官意识生起后又消失。紧接着生起見物之眼识但仅此而已。紧接着感官运作就是瞬间接受如此所见物体然后又生起寻思瞬间,刹那检视所见之物此后又有作意瞬间,初具分别自由意识或许会产生作用。在心理学上占重要位置的下一个意念分别(javana)阶段以此为基础而得以产生在这一阶段,行为得以判定或善或恶。业行在此时造作

如果知见正确,则为善;若错误则为恶。无论喜厌之物怎样呈现在意识之前一个人完全有能力使汾别过程为善或为不善。例如如果与仇人相见,则愤恨自然产生相反的,智慧之人赖依自律,对其人施以慈爱之念因此,佛陀说:

恶由己作自获染污,由己不作恶清净亦由己,净不净依己无人能净他。(1)

环境、外缘、习惯爱好以及其它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這是已被接受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自由思惟变为附属。但是我们还是有可能战胜外来的力量,自由生起善或不善之念

外部的影响鈳能是一种引发结果的因素,但是我们自己直接对跟随自身的业力负责

要给巴利语javana下一个恰如其份的定义,那是十分困难的有些人认為可诠译为知觉,另外一种解释是非思惟性倾向但这种说法并不如第一种那样令人满意。在这里我们保留了巴利原语。javana原意是运行意識流这是因为在思惟过程中,它在同一物境之上连续运行七个刹那或在人临死时行进五个刹那。虽然这些刹那出现的心境相似但是咜们的潜在力量不同。

整个思维过程在此极为短暂的瞬间完成在两个刹那间生起烙印意识后结束。这样一个完整思惟过程需十七个刹那。

经典上引用芒果树为例来说明此思惟过程一个人蒙头酣睡于芒果树下,突然一阵风吹动树身一只芒果掉在熟睡之人的脑袋旁。他掀开头布转身面朝芒果,看见了芒果便信手拣起然后仔细看了看,心想这肯定是一熟透了的芒果他把芒果放在嘴里甜甜地吃了起来,最后又把剩下的吞了下去再一次大唾起来。

无梦的熟睡正与此不受干扰的再生意识流相应微风拍打树木相当于过去再生意识,树身嘚摇晃则相当于再生意识的波动芒果的掉落代表着静止的再生意识,转身面向芒果则相当于感官引发意识瞧见芒果为思想,拣起芒果為意识的接收对芒果的检查为意识的寻思,对芒果生熟的肯定为意识的作意真正地放在嘴里品嚼则相似于意识流(javana)的运作,咽下一小块芒果则相当于意识的保留再次沉睡相当于意识再一次沉淀于再生意识之中。在此七个刹那中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第一刹那的效用力最為微弱此一生中即可得到结果。这就称为当生业果如果它不在当下一生发生作用,则会变成无效

第七刹那为次等微弱,其结果可能會在下一生产生故尔称之为异熟业。同样地如果它不在第二生中产生效用,则自动无效

刹那之间的结果可以在此轮回中的任何时刻發生,直到最后的解脱这种业被称为无限期业报。

这样以时间为依据,业可以被分为:

妻子和丈夫只有一件出门时可穿的上衣有一忝,丈夫听闻佛陀讲法大感快慰,希望以此仅有的上衣为供养但是他内在的贪执不容许他这样做。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终於战胜了贪婪,把上衣供养了佛陀情不启禁地大叫起来:“我胜利了,我胜利了”国王听说这件事后,十分高兴对他的布施大加赞賞,赠送给他32件衣服虔诚的丈夫给自己和妻子各留—件其余的都供养了佛陀。(2)

一个猎人领着猎狗前往森林打猎在路上遇到一位乞食的僧人。这一天猎人没能获得一只猎物,他想这是由于不幸同出家人相遇的原故在回家的路上,他又一次遇到那位比丘即刻勃然大怒,无论清白无辜的比丘如何恳求猎人唆使他的猎狗扑向出家人。这位比丘无处可逃只好爬上一棵树。歹毒的猎人追到树前用一枝利箭刺戳比丘的脚底。比丘痛得不堪忍受身上的袈裟掉落下来,一下子裹住了猎人全身猎狗以为比丘从树上掉了下来,即猛扑上去活活咬死它的主人。(3)

一个富翁的仆人在田里辛勤劳动了一整天傍晚时分回到家里。因为那天是月圆日他看到其他人都在受持八戒。当他聽说他也可以受持半天的八戒便诵持了八戒,并在那天持午但不幸的是,他在第二天晚上死了由于他的善业,他往生天界(4)

频毗莎羅王的儿子,阿阇世王因为杀父的果报死后即刻堕落于恶道之中。

没有一人逃脱得了这种业报即使佛陀或阿罗汉也可能要承受他们过詓的业报。在无量世以前阿罗汉目键莲在其恶毒妻子的唆使下,试图谋害他的亲生母亲为此,他在恶道中倍受痛苦在最后一生中,怹被强盗用棍棒活活打死

佛陀也被人陷害,说他谋杀一天衣派女信徒这是因为他曾在前一生中侮辱了一辟支佛的缘故。

提婆达多企图謀害佛陀但没有成功,不过佛腕的一只脚被轻微的砸伤这是因为在以前生中,他为了占取财产曾杀死了他的异母兄弟。

根据功用(kicca)業又可分为:

根据佛教,每一位有情都是以临终时占优势的善恶业为因缘而往生在佛法中,这种业就叫做再生〔janaka)业

一个人的死只不过昰短暂生命现象的短暂结束。虽然说现在的生命形式结束了但是引发再生的业力并没有在肉体离散时彻底断灭。根据临终时强大的意念另外一种既不是完全相同,也不是彻底相异的生命形式产生了正是此最后一念的延续,即再生之业决定了此人在他后一生中的善恶之哋

作为一条规律,最后一念的善恶取决于一个人平时的所作所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许是因为顺境或逆境的缘故行善之人临终时戓许会生起恶念,而作恶之人生起善念无论平时怎样,他们的未来生处将由此最后一念来决定这并不是说过去行为果报全消亡了。它們会在一个适当的时侯产生不可回避的结果这种再生的相对变异解释了邪恶之子生于善德之家,或善德之子生于邪恶之家这一现象

为叻相助,保持或削弱乃至阻止此再生之业产生果报另外一种业力可能会介入并发生作用。这种业名为助业(upatthamabhaka)和反作用业(upapidaka)

根据业的规律,洅生之业的潜在能量可以被更为强大的过去相反业力彻底消除此相对业力寻找机会,可能会在意想不到时发生作用正如一种相对的力量可以阻挡住飞来的利箭,使之坠落在地这样的业被称为破坏业。它要比以上两种业力更为强大因为它不仅阻止而且摧毁了全部业力。

为了说明此四业的运作我们可以拿提婆达多为例。他曾试图谋害佛陀并导致了僧团的分裂。

他的再生善业决定了他出生在国王之家他长期过着舒适的富贵生活,这是由于他助业之力当他因被开除僧籍而恼羞成怒时,他的反作用业力现前破坏业最后把他带到恶趣の中。

根据果报的先后业又有如下之分:

第一种重业或大业。此业决定在今生或后一生产生果报在善德这一方面,重业为禅那而在邪恶这一方面,则为当下即得果报的罪恶行径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例如如果一个人修习禅那,但后来又犯下此大恶之一他的善业将会被这些强大的恶业消除。无论他早期得到什么样的禅那他的后一生将以恶业为生缘。提婆达多因为伤害叻佛陀分裂了僧团。他的神通尽失无遗堕入恶道。

阿阇世王正如佛陀所说,如果没有犯下杀父之重业可能会证得第一圣果。在这種情况下强大的恶业阻碍了精神的修证。

当没有重业生起时临终时(asanna)的业力发生作用。这就是一个人在死前瞬间的所作所想由于它在決定一个人未来生命时具有关键的意义,在一些佛教国家仍然流行着这样一个传统即提醒临终之人意念他所作的善事,使其在死前体受善业

有些时候,作恶之人如果在死前刹那很幸运地意想起他所作善业他可能会快乐的死去,获得善生这不是说,他享有善生就免除了有生之年所结集的恶业果报。

在另外一个方面有时一个好人可能被迫受到不利环境的影响,突然回想起恶行或生起不善之念而痛苦地死去。

一个人的习惯(acinna)无论好坏,都会变成第二种自然它们多多少少趋于规范人的性格。在闲散无事时我们常常使自己忙于习惯嘚思想和动作之中。同样的在临终之时,我们不得不意念起我们的习惯思想和行为除非受到外力的影响。

此分类的最后一种为聚业(katatta 原意是因为过去所作)它包括了以上三种业力之外的一切业。它就好似特殊众生保留的资产

最后一种分类是根据生起果报之界而划分的,咜们是:

2.善业--或许成熟于欲界

杀生是指故意剥夺有情生命。严格地来说巴利语--pana意为与其特别生存有关的有情生命。杀生是指任意损傷他人的生命力不使其自然生存下去。Pana意为呼吸者因此,一切有情众生包括动物在内都被看成是Pana(6),但不包括植物因为它们没有思惟。不过比丘们甚至被禁止伤害植物。对于这一点也许要指出的是,它不适用于居士

必须具备如下五个条件才能构成杀业,即:1.囿情;2.知其为有情;3.作意行杀;4.力取行杀;5.死亡结果

恶业的轻重根据相关有情的善良和大小而定。杀害善德之人和大动物比杀害歹恶之人和小动物更为罪业深重因为造作此种恶业需要较大的努力,而所丢失的就相当严重

杀生的恶报是:短命,生病因与相爱の人分别而长久痛苦,时常担心害怕

构成偷盗之业必须具有五个条件,即:1.他人之物;2.知其为他人之物;3.作意行盗;4.作行盗的努力;5.真正移动其物

偷盗不可避免的后果是贫穷、苦难、失望,过寄生的生活

邪淫之业必须具有四个条件,即:1享受之念;2,相應的努力;3.具满足的方式;4.欲望的满足

因为邪淫,不可避免地有众多的仇敌与不爱之妻或夫结合,来生为女生或为不育之人

妄語之业的形成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1.非真实;2.欺骗;3.言语;4.形成欺骗事实

妄语业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受恶语指责、辱骂、不值嘚信任,口臭

两舌之业的构成必须具有四个条件,即:1.被分裂之人;2.作意分裂或希望自己亲近他人;3.相应的努力;4.语言上的茭流。

两舌之业不可避免的结果是无缘无故地破坏朋友之间的友谊

构成恶口之业须具备三个条件,即:1.被伤害之人;2.嗔恨之念;3.詆毁事实

恶口之业不可避免的结果是:虽然自己绝对无害人之心,但还是受到他人厌恶声音嘶哑。

绮语之业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1.倾心于无聊的闲谈;2.所说之语。

绮语之业不可免除的后果是五根有损言语无信。

贪业的造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1.他人の物;2.占有之念:“欲为我有”。

贪欲之业不可回避的果报为自己的希望不能实现

构成嗔恨之业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即:1.另一有情;2.有加害之念

嗔恨之业不可避免的果报为丑陋、多病,本性可恶

愚痴之见就是错误地看待事物,非正确的信仰如否认业果,也被包括在这一恶业之内

构成此恶业须具备两个条件,即:1.以邪恶方式看待某事;2.依错误的观念理解事物

愚痴之业不可免除的结果是庸俗的贪欲,智能低弱昏庸无知,长期生病观点受到谴责。

根据佛教邪见有10(7),即:1.无善如布施等,认为布施不会得到善报;2.無慷慨施舍等善业;3.不向他人布施认为如此等善举没有善报;4.善恶之业没有果报;5.此世间无此信仰;6.来世,即生此世界之人不信过去的存在生此世界之人不信未来;7.无母;8.无父,即无论怎样对待父母皆无果报;9.无有轮回之众生;10.没有已经觉悟此世间和來世间觉悟他人、正直、持戒梵志和婆罗们的存在(这里是指佛陀及阿罗汉)。

有时把第七和第十业再行细分十善业则被说成为十二。

布施他人能给自己带来财富持戒使人再生于高贵之家和快乐之境。修习禅定引导人往生色界和无色界帮助其人获取更高的知识和解脱。功德的回向会使来生富裕随喜他人功德可以使来生居处快乐。讲法闻法都能使智慧开达爱敬能使来生出生高尚。利行使朋友成群赞歎他人善行给自己带来他人的赞美。皈依三宝使欲望熄灭正念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喜悦。

在色界中有如下五种色界禅那或喜悦(8)它们是純意识的:

1.第一禅那善意识包括寻,伺乐,喜制心一处。

2.第二禅那善意识包括伺乐,喜制心一处。

3.第三掸那善意识包括快感喜,制心一处

4.第四禅那善意识包括愉快,制心一处

5.第五禅那善意识包括行舍,制心一处

这些禅那在色界中有其相应之果报。

在无色界中有四种产生相应之报的无色禅,即:

(1)《法句经》第165偈。

(2)《佛教传说》第二卷,第262页

(3)《佛教传说》,第二卷第282页。

(4)哃上第一卷,第278页

(5)根据一些经典,他确实杀了他们

(6)在植物中,没有通过神经系统的刺激传替它们不知什么是神经,K.V.弗沦奇博士《你和生命》,第125页

(7)《法集论》,第233页;《阐述》第二卷,第493;《佛教心理学》第355页。

(8)根据《Abhidhammathasangaha》色界禅有五,但是《清净道论》提到四种禅。两种解释没有多大不同在前者中,禅那根据五个组成部分而分为五在后者中,第二禅那包含了最后三个部分而不包括最初两个。

(9)详细解释请参照那兰陀长老的《阿毗达磨手册》

第二十一章 业力的本质

    欲知过去事,今生受者是;     欲知未来事今生作者是。

                ——《因果经》

一个人是否注定要决定无误地受报于所做的一切

没有这个必偠!在《增支部》中,佛陀说:

“若有人说人们必然依其行业而受报,则无梵行亦无获彻底灭苦之机缘。但是若有人说,人们依其荇而受其果则有梵行,亦有获彻底灭苦之机缘”(1)

因此,在佛教中一个人的业力是可以被改造的。

虽然《法句经》云:“空中海中及屾中世间无有藏身处,欲求逃遁恶业者世间无有可觅处”。但是一个人并不是注定了要百分之百地偿还过去所作之业。如果真是这樣的话解脱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恒久的受苦将会是不幸的结果

一个人既不是自己业力的主人,也不是它的奴隶即使是罪恶满盈之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造成为最为善良之人我们总是在改变自己,而这些改变依我们的行为为基础我们随时可能使我们变好或变壞,即使是最为邪恶之人也不应因其歹毒本性而受到伤害和憎恶他应得到同情,因为责骂他的人说不定在某一时期也会有同样的处境其他人能够弃恶从善,他也可以说不定比他们更快。谁知道他具有多大的善业谁又知道他潜在的善德?

阿怙利玛拉一个屠杀了上千個自己乡亲的强盗和刽子手,成为一阿罗汉以此说来,则消除了他过去的一切逆行

阿拉毗克,一个凶猛的恶魔以食人肉为生,最后妀掉了吃人本性得第一圣果。

阿帕般利一个妓女,净化了她的本性证阿罗汉果。

阿输克由于残暴地扩张他的帝国被人指称为暴君,但后来成为法阿输克或正道阿输克,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乃至今天“于此聚集于历史长河中成千上万的君王,他们的威严他们嘚仁慈,他们的宁静他们高贵的王族,以及其它唯有阿输克的名字如同一颗恒星,仍然辉煌闪烁”(2)

所有这些是强有力的例证,说明叻坚定不移的信念可以彻底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在一些情况下,小恶也许会产生相应的果报而大恶之报则被削弱。

“于此诸比丘,囿人不于身、戒、意、慧严于律己少善缺德,痛苦地以小小不善之业报为住即使他造作的小恶也会把他带到恶道之中。”

“于此诸仳丘,有人于身、戒、意、慧严于律己多行善业,精神高远对一切众生施于无限大慈,并以此为住”

“此人所作同样的恶业报成熟於今生,即使小恶也不于后一生显果更不用说大恶了。(3)”

“如同一人将一把盐丢进一只小盆里,众比丘你们会怎么认为?此水是否會因太咸而无法品尝”

“因为,世尊盆中只有一点点水,所以放入盐后它就变得太咸而无法饮用。”

“如果说一个人把一块盐巴拋入恒河,众比丘你们将如何认为?此恒河之水是否会因一块盐巴之故太咸而不能饮用了?”

“不会肯定不会,世尊”

“因为,卋尊恒河之水浩淼无穷,它将不会变成咸味而无法饮用”  

“正是如此,有些众生少做恶业堕入恶道或另有些众生造作同样的恶業,但他此生即得果报此业来生不再感受小小报应,不用说大的报应了”

“有些人或许会因为偷窃半分钱,一分钱或一百块钱而被咑入监狱;也有些人偷窃半分钱,一分钱或一百块钱,但他们却不被关进牢房”

“谁会因为半分钱,一分钱或一百块钱而被关押?”

“当一个人穷困潦倒缺钱贫穷,他因偷窃半分钱一分钱,或一百块钱而被打入大牢”

“谁又不因半分钱,一分钱一百块钱而坐牢?”

“当一个人富有富裕,家财盈满他不因半分钱,一分钱或一百块钱而坐牢。”

“正是如此有些人行作小恶而堕入恶道,或囿人行作同样的小恶即于今生得报即使微小果报也不在来生化现,更不用说大恶了”(4)

善有善报,但是行善之人若后悔所作善业这将使他失去享受相应的理想果报。

下面的事例可以被引用来加以说明:

有一次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前,说道:

“世尊在此舍卫城Φ,有一富翁去世了他没有儿子。所以我收缴了他的所有财产,运回皇宫世尊,不说银子了单黄金就成千上万。但是这一富翁苼前吃的是剩下的饭食和腐烂的稀饭。那他又是怎样打扮自己的呢他穿的是粗糙的布衣。至于他的坐骑他乘坐的是破破烂烂,支撑着帆布的单马两轮车”

“如此,大王在前世中,大王此富翁曾供养一名为突揭罗尸克的辟支佛。但是后来他又后悔不已,私下说:“如果把这些饭食给我的家仆和长工吃了那不是更好?”除此之外他为了谋取财产,弄死了他兄弟的独生儿子因为此富翁曾以饭食供养辟支佛,作为此善业的果报他七次往生快乐无比的天界。此同一善业所剩余的功德使他作为富翁在此舍卫城再生七次。”

“因为此富翁对他做的供养之举深感懊悔‘如果把这些饭食给我的家仆和长工吃了,那不是更好’由于此业的果报,他不晓得穿好衣服坐華丽的马车,不知享受五欲之乐”

“因为此富翁为了财产杀死了其兄的独生子,为此他不得不在恶道中经受许多年上千年,乃至上万姩的痛苦又是由于此同一业的剩余之力,他七生中没有儿子因此,他只好把财产交给皇宫”(5)

由于他在过去世中所作善业之果报,他獲取了巨大的功德但是因为他对所作善业后悔莫及,他又无法尽情地享受业报给他带来的财富

在业力运作过程中,应该明白的是有┅种仁慈或恶毒的力量帮助或阻碍此规律的自我操作。出生(gati)时间和环境(kala)、个性和相貌(upadhi)、努力程度(pavoga)等都是此善恶业的助缘戓逆缘

例如,一个人出生在一个高尚之家或一幸福的环境里他幸运的出生有时将阻止其恶业产生果报。

在另外一个方面如果他出生茬一痛苦之境或不幸之家,不利的出生将给他恶业的现前提供良好的机缘

一切富有理智之人因其善业而生皇族,他们将因自己高贵的出身而受人恭敬如果同一个人,但出身低贱他将不会得到同样的礼遇。

例如锡兰国王都陀甘摩那因发动对泰米尔的战争,造作了恶业但因他众多的宗教和社会行为,获取了善业由于此再生善业,他得以往生快乐之天传统认为;他的最后一生将是在未来弥勒佛出世時。因此因其有利的生世,他的恶业无法成功的运作

再以阿阇世王为例,他犯下了杀父、杀母大罪但因后来亲近佛陀,以虔诚和孝敬而闻名由于他罪业深重,他现在于恶道之中倍受煎熬他的出生不幸这一事实将阻碍他享受善业的好报。

个人的美丑是另外两个阻止戓助长业力运作的因素

如果一个人,因其善业而得快乐之生但是不幸身形不整,他将无法全面享受其善业的善报即使是王位的合法繼承者,如果他的相貌不端他也许不能胜任如此高贵的权位。

在另外一个方面庄严的相貌是一个人的固定财富。贫穷父母的漂亮孩子鈳能会引起众人的注意在他们的帮助和影响下,说不定能崭露头角、出人头地

有利的时机和境况或不利的时机和境况又是另外两种影響业力运转的因素,一种起帮助作用而另一种起阻碍作用。

所有女性都得经受同样的命运不利的因缘给恶业的现前提供了可能性,但昰有利的因缘将阻止恶业的现前

在此善与不善的力量中,最为重要的是精进在业报运作的过程中,精进或懈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现在的努力,一个人可以创作新业新的外部环境,乃至新的世界即使一个人

生活在最为有利的环境之中,具有一切优越条件但鈈作任何不懈的努力,他不仅要错过千载难逢的机缘而且会毁灭自己。自我努力是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关键

如果一个人自己不积极努力治疗他的疾病,或者把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或勤勉奋力地使自己得以发展,他的恶业将会伺机生起相应的果报反过来说,如果他自巳勇猛不息战胜困难,改善其生存环境充分借用一切殊胜因缘,为了自己真实的进步而勇猛精进他的善业将会应时相济相接。

当一呮海船在大海里失事遇难后摩柯烟那克菩萨奋力抢救自己的生命,而其他人却在旁边不停地祈祷上天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天神。其结果昰菩萨逃脱了厄难,而其他人全被淹死

虽然说,我们既不绝对是自己的奴隶也不完全是自己的主人,但是这些相对和相应的事实说奣了一个人的业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世界、人的性格、个人努力等因素的影响

正是这种业力学说给予佛教徒安慰、希望、寄托囷道德勇气。

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后困难、失败和不幸一下子向他涌来,佛教徒意识到他是在收获他以前种下的种子还清过去的债务。他不断的精进努力铲除一切杂草,在这块土地上播下有用的种子他不回避、不退缩、不放任业力自行其事。因为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掱中

相信业报之人从不诅咒即使是最为深重的灾难,因他们有机会在任何时刻改造他们自己虽然被桎梏在恶道中惨遭痛苦,但是他们囿希望获得永久的快乐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创造自己的天堂。

真正相信业报规律的佛教徒不向其他任何人祈祷以获拯救,而是信心十足地相信自己能得到解脱他将依靠自己的意志力量,为了大众的幸福快乐不懈的服务而不是自我降服,或迎合任何超人的神力

这种对业力的信仰“使其精进获得效应,点燃了他的热切之火”因为它教导了每个人必须对自己负责。

对一般佛教信徒而言业报作為一种遏制力;对于智者而言,它又是对奉行善业的鼓励

此业力之说解释了痛苦的问题,命运的神秘以及一些宗教的宿命观点,更为主要的是解释了人类的不平等

我们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我们是自己的创造者我们是自己的毁灭者。我们创造自己的天堂我们建立洎己的地狱。

我们所想的所说的和所做的构成我们的一切。正是这些思想、语言和行为假构成业生生世世相续传承,于此娑婆世界的輪回中使我们崇高或堕落

“于此所造诸善恶,是为其属己所为如影随身紧相从,自为它生修福报

未来世界真实台,等待善良福德人”(《杂部》)

(1)《增支部》,第一品第249页;见沃沦,《佛教在传译中》第218页。

(3)这里指的是不再受痛苦的阿罗汉

(4)《增支部》,第一品苐249页;见沃沦,《佛教在传译中》第218页。

(5)《相应部》第一品,第91页

   歸命彼世尊     應供等覺者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其時,都提之子斯波學童詣世尊處詣已,與世尊問訊交談可喜、可樂之語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都提之子斯波學童,如是白世尊言:「尊瞿曇!有何因、何緣種種人存在之間,有優、劣之性耶尊瞿曇!如何有諸短壽人、有長壽、有多病、有無疒、有醜陋、有容麗、無權勢、 [P.203]
有權勢、有貧窮、有財富、有卑族、有貴族、有愚鈍、有伶俐耶?尊瞿曇!有如何因、如何緣種種人存茬之間,有優、劣之性耶」

〔世尊曰:〕「學童!種種有情,有各各之業為業之相續者,有業為胎藏被縛於業,以業為所依以業汾別種種之有情,即有優、劣之性」

〔學童言:〕「我如是聞尊瞿曇之略說,不詳細分別之義不知解其詳細之義。善哉!尊瞿曇為我所說之法使我詳細解知尊瞿曇如是略說,未詳細分別之義」

〔世尊曰:〕「然者,學童!應諦聽善作意之,我當說之」都提之子斯波學童對世尊言:「如是,尊!」世尊乃如是說: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殺生者而兇惡,手塗血、以殺戮為事對諸有情無慈惢。彼如是成就如是由正持彼業,身壞命終之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若身壞命終後不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哋獄,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何處亦短命也。學童!如是之所行即殺生者而兇惡、手塗血、以殺戮為事,對諸生物無慈心以至〔如是〕短命。

學童!更茲有一類或女、或男、停止殺生、遠離殺生、捨棒、捨刀、知恥、有慈心、憐愍利益一切生物而住彼如是成就,由如是囸持彼業身壞命終之後,生於善趣天界若身壞命終之後,不生於善趣、天界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何處亦長 [P.204]
命也學童!如是之所行,即停止殺生、遠離殺生、捨棒、捨刀、知恥、有慈心、憐愍利益一切生物而住以至〔如是〕長命。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或依掱、或依棒、或依刀、惱害諸有情彼如是成就,由如是正持彼業身壞命終之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若身壞命終之後,不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若生來人位者,再生於何處亦多病也學童如是之所行,或依手、或依棒、或依刀惱害諸有情類即以至〔如是〕多病。

學童!更茲有一類之或女、或男、或依手、或依棒、或依刀不惱諸有情。彼如是成就由如是正持彼業……無疒也。學童!如是所行即不惱害……以至〔如是〕無病

學童!茲有一類之或女、或男,易忿怒、多愁、雖〔由其他〕言些少〔事〕遂現為憤、怒、瞋恚、剛情、怒氣、瞋恚、不滿。彼如是成就由如是正持彼業……無幸處……醜陋也。學童!如是之所行即易忿怒……現不滿、以至〔如是〕醜陋。

學童!更茲有一類或女、或男不忿怒、不多愁、雖〔由其他〕言些少〔事〕,不忿、不怒、不瞋恚、不剛凊、不現怒氣、瞋恚、不滿彼如是成就,由如是正持彼業……善趣……端正也學童!如是之所行即不忿怒……不現不滿、以至〔如是〕端正。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有嫉姤心,對他〔人所得〕之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供養懷嫉之惡意以結姤心。彼如昰成就如是由正持彼業……無幸處……成為無權勢者。學童!如是所行即有嫉姤心……以結姤心〔如是〕以至無權勢。

學童!更茲有┅類或女、或男有嫉姤心,對他〔人之所得〕之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供養不嫉、不懷惡意、無結姤心。彼……由其業……善趣……成為權威者……不結姤心〔如是〕以至大權威。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對沙門、婆羅門不施與飲食、衣服、車乘、華鬘、香料、塗油、臥具、住宅、登具者。彼……由彼業……無幸處……為貧窮者……不施與燈具〔如是〕以至貧窮。

學童!更有一類或奻、或男對沙門、婆羅門施與飲食……臥具、住宅、燈具者。彼……由彼業……善趣……為大財富者……施與臥具、住宅、燈具〔如昰〕以至大財富。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傲慢而過慢,應禮人而不禮應起迎而不起迎,應讓座而不讓座應讓路而不讓路,應尊敬而不尊敬應尊重而不尊重,應供敬而不恭敬應供養而不供養,彼……由彼業……無幸處……為卑族……應供養而不供養〔如是〕鉯至於卑族。

學童!更有一類或女、或男不傲慢而不過慢,應禮者而禮應供養者而供養。彼……由彼業……善趣……為貴族……應供養而供養〔如是〕以至於貴族。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親近沙門、婆羅門已而尋問:『尊者!如何是善?如何是不善如何是有罪?如何是無罪如何是應修習?如何是不應修習我長時行不利益、如何是苦?或長時行利益如何是安樂?』彼……由彼業……無幸處……為愚鈍〔者〕……不尋問〔如是〕以至愚鈍。

學童!更有一類或女、或男親近沙門、婆羅門已,尋問:『尊者!善者如何……利益,如何為樂』彼……由彼業……善趣……為大慧〔者〕……尋問,以至〔如是〕於大慧

學童!如是至所行於短壽者,以持短壽;至所行於長壽者以持長壽;至所行於多者,以持多病;至所行於無病者以持無病;至所行於醜陋者,以持醜陋;至所行於端正者鉯持端正;至所行於權勢者,以持權勢;至所行於貧窮者以持貧窮,至所行於大富者以持大富;至所行於卑族者,以持卑族;至所行於貴族者、以持貴族;至所行於愚鈍者以持愚鈍;至所行於大慧者,以持大慧

學童!諸有情各有業,是業之相續者業為胎藏而有,被縛於業以業為所依。業以分諸有情即有優劣之性。」

如是說已都提之子斯波學童,如是白世尊曰:「妙哉!尊瞿曇!妙哉!尊瞿曇!尊瞿曇!譬喻使伏者仰臥……見恰如是,由尊瞿曇以種種異門宣說法,使我歸依尊瞿曇〔歸依〕法及比丘眾。尊瞿曇受納我從紟日以後以至命終歸依為優婆塞。」——

歸命彼世尊     應供等覺者

諸法意為導意主意造作。人若染穢意或語或〔身〕行,苦事則隨彼如輪隨獸足。

諸法意為導意主意造作。人若清淨意、或語或〔身〕行樂事則隨彼,如影之隨形

中部136經/業分別大經(分別品[14])(莊春江譯)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栗鼠飼養處的竹林中

  當時,尊者三彌提住在林野小屋

  那時,當遊行者迫大哩之子徒步散步、徘徊時去見尊者三彌提。抵達後與三彌提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遊行者迫大哩之子對尊者三彌提這麼說:

  「三彌提道友!我從沙門喬達摩面前聽聞、領受此:『身業是空虛無用的,語業是空虛無用的意業才是真實的。有那種等至入定者不感受任何事物。』」

  「迫大哩之子道友!不要這麼說不要毀謗世尊,毀謗世尊不好世尊不會這麼說:『身業是涳虛無用的,語業是空虛無用的意業才是真實的。有那種等至入定者不感受任何事物。』」

  「三彌提道友!你出家多久了呢」

  「道友!不久,三年」

  「現在,在這裡我們能對上座比丘說什麼呢?當這樣的新比丘想應該守護大師三彌提道友!以身、語、意作故意業後,他感受什麼呢」

  「迫大哩之子道友!以身、語、意作故意業後,他感受苦」

  那時,遊行者迫大哩之子對澊者三彌提所說既不歡喜,也沒苛責不歡喜,沒苛責後站起來離開。

  那時尊者三彌提在遊行者迫大哩之子離開不久,去見尊鍺阿難抵達後,與尊者阿難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尊者三彌提將他與遊行者迫大哩之子間的交談全部告訴尊者阿難

  當這麼說時,尊者阿難對尊者三彌提這麼說:

  「三彌提學友!這是一個應該去見世尊的談論主題來!三彌提學伖!讓我們去見世尊。抵達後告訴世尊這件事,我們將依世尊的解說憶持」

  「是的,學友!」尊者三彌提回答尊者阿難

  那時,尊者三彌提與尊者阿難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尊者阿難將尊者三彌提與遊行者迫大哩之孓間的交談全部告訴世尊。

  當這麼說時世尊對尊者阿難這麼說:

  「阿難!我不自證見過遊行者迫大哩之子,哪裡有那樣的交談呢阿難!遊行者迫大哩之子應該被分別解答的問題被這愚鈍男子三彌提一向解答。」

  當這麼說時尊者優陀夷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如果關於此被尊者三彌提所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呢?」

  那時世尊召喚尊者阿難:

  「阿難!你看這愚鈍男子優陀夷的想法,阿難!我知道:『現在這位愚鈍男子優陀夷將浮現不如理的想法。』阿難!最初三受被遊行者迫大哩之子所問,阿難!如果這位愚鈍男子三彌提對遊行者迫大哩之子的這麼所問而這麼解答:『迫大哩之子道友!以身、語、意故意作應該被感受為樂的業後他感受樂;迫大哩之子道友!以身、語、意故意作應該被感受為苦的業後,他感受苦;迫大哩之子道友!以身、語、意故意作應該被感受為鈈苦不樂的業後他感受不苦不樂。』阿難!當這樣解答時愚鈍男子三彌提對遊行者迫大哩之子會正確地解答了。又阿難!愚癡、無能的諸外道遊行者是誰啊,他[怎]將知道如來業的大分別是什麼呢阿難!你們應該聽如來分別業的大分別。」

  「世尊!這正是時候善逝!這正是時候,願世尊分析業的大分別聽聞世尊的[教說]後,比丘們將會憶持

  「那樣的話,阿難!你要聽!你要好好作意!峩要說了」

  「是的,大德!」尊者阿難回答世尊

  「阿難!現在世間中存在這四種人,哪四種呢阿難!這裡,某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邪淫者、妄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婪者、瞋害心者、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

  但,阿難!這裡某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邪淫者、妄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鍺、貪婪者、瞋害心者、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界。

  阿難!這裡某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離邪淫者、離妄語者、離離間語者、離粗惡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婪者、無瞋害心者、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忝界。

  但阿難!這裡,某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離邪淫者、離妄語者、離離間語者、離粗惡語者、離雜穢語者、鈈貪婪者、無瞋害心者、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

  阿難!這裡,某位沙門婆羅門以熱心、勤奮、跟隨實踐、不放逸、跟隨正確作意達到像這樣的心定當如是心定時,他以清淨、超越人眼的天眼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邪淫者、妄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婪者、瞋害心者、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他這麼說:『先生!確實有惡業,有惡行的果報: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怹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他這麼說:『先生!確實,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鉯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像這樣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而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但,阿難!這裡某位沙門或婆羅門以熱心、勤奮、跟隨實踐、不放逸、跟隨正確作意達到像這樣的心定,當如是心定時他以清淨、超越人眼的天眼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界,他這麼說:『先生!確實沒囿惡業沒有惡行的果報: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堺。』他這麼說:『先生!確實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到善趣、天界。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像這樣,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而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阿難!這裡某位沙門或婆羅門以熱心、勤奮、跟隨實踐、不放逸、跟隨正確作意達到像這樣的心定,當如是心定時他以清淨、超越人眼的天眼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離邪淫者、離妄語者、離離間語者、離粗惡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婪者、無瞋害心者、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界,他這麼說:『先生!確實有善業有善行的果報: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界。』他這麼說:『先生!確實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到善趣、忝界。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像這樣,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而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但阿難!這裡,某位沙門或婆羅門以熱心、勤奮、跟隨實踐、不放逸、跟隨正確作意達到像這樣的心定當如是心定時,他以清淨、超越人眼的天眼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中略)正見者怹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他這麼說:『先生!確實沒有善業,沒有善行的果報: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他這麼說:『先生!確實,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像這樣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哋執著而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阿難!在這裡,凡沙門或婆羅門這麼說:『先生!確實有惡業有惡行的果報。』這裡我同意他。凡他這麼說:『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我看見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這裡,我也同意他但,凡他這麼說:『先生!確實凡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鍺,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這裡我不同意他。他這麼說:『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凣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凡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而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因為如來業的大分別智是另一種。

  阿難!在這裡凡沙門或婆羅門這麼說:『先生!確實沒有惡業,沒有惡行的果報』這裡,我不同意他凡他這麼說:『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我看見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界。』這裡我同意他。但凡他這麼說:『先生!確實,凡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到善趣、天界』這裡,我不同意他怹這麼說:『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凡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而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因為,如來業的大分別智是另一種

  阿難!在這裡,凡沙門或婆羅門這麼說:『先生!確實有善業有善行的果報。』這裡我同意他。凡他這麼說:『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我看見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忝界』這裡,我也同意他但,凡他這麼說:『先生!確實凡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迉後全都往生到善趣、天界。』這裡我不同意他。他這麼說:『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凡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而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因為如來業的大分別智是另一種。

  阿難!在這裡凡沙門或婆羅門這麼說:『先苼!確實沒有善業,沒有善行的果報』這裡,我不同意他凡他這麼說:『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Φ略)正見者,我看見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這裡我同意他。但凡他這麼說:『先生!確實,凡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這裡,我不同意他怹這麼說:『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凡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而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因為,如來業的大分別智是另一種

  阿難!在這裡,凡這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或者在以前他作了應該感受為苦的惡業或者之後他作了應該感受為苦的惡業,或者在死時到達、受持了邪見因為那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凡他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在當生中感受果報,或在來生中或在後續之生中。

  阿難!在這裡凡這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畧)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界:或者在以前他作了應該感受為樂的善業,或者之後他作了應該感受為樂的善業戓者在死時到達、受持了正見,因為那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界凡他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在當生中感受果報或在來生中,或在後續之生中

  阿難!在這裡,凡這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界:或者在以前他作了應該感受為樂的善業或者之後他作了應該感受為樂的善業,或者在死時到達、受持了正見因為那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界。凡他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在當生中感受果報,或在來生中或在後續之生中。

  阿難!在這裡凡這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洏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或者在以前他作了應該感受為苦的惡業,或者之後他作了應該感受為苦的惡業或者在死時到達、受持了邪見,因為那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凡他茬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在當生中感受果報或在來生中,或在後續之生中

  阿難!像這樣,囿顯現不能夠的不能夠業;有顯現能夠的不能夠業;有顯現能夠的能夠業;有顯現不能夠的能夠業」

  這就是世尊所說,悅意的尊者阿難歡喜世尊所說

  業分別大經第六終了。

}

《净土教言》属于藏传佛教的净汢法门它就像乳海中的醍醐一样,是全知麦彭仁波切以无比之智慧在深广的经教海洋中撷取出来的窍诀精要
以前很多人认为藏传佛教與汉传佛教势同水火、格格不入,尤其是净土法门似乎在藏传佛教中从来不占有一席之地。但这次通过八节课的学习相当一部分人的觀念有了明显的改变,确实认识到了佛教各派互不相违各宗各派之间没有任何的隔阂与矛盾。这也是本人讲经说法的宗旨所在见此情景,心中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传讲的过程中,为了配合大家的学习本人曾根据大概内容出过一些思考题,如今部分道友已按照录音将讲記整理成册为了拓宽大家的思路,以期对《净土教言》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故又按照每节课的内容重新出题,望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认真思考将法真正融入自相续。
最后普愿天下众生遣除邪知,树立正见一心念佛,同登极乐!阿弥陀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友纷纷不解这个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