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补课班老师课后还会在微信万般嘱咐学生吗?

众所周知,是人就得生活,生活就得工作。如果你是官二代抑或富二代,不愁吃不愁穿,似乎什么都不欠缺,你完全可以啃食父母留给你的那座金山,虽谈不上坐吃山空,但在百无聊赖之际,你总得找一份工作,让心灵充实让精神愉悦吧。如果你是平头老百姓,那自不用多说,为一日三餐,为五斗米,为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和衣食住行,你必须得工作。是的,富人是为生活而工作,他们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穷人是为生存而工作,他们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单单只为生计而工作,何遑论生活的质量?也许这就是富人和穷人为什么工作的本质区别吧。

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失败的人,且不论权势和财富,单单从我求职的复杂经历中便可见一斑。某日,我突发灵感,何不将我的求职经历以一种幽默的形式写出来,经过细细梳理,便谱成了以下八首关于我的求职经历的时代变奏曲。


1999年,我还在菁菁校园读大学,毕业实习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老师的安排,我去了一家位于湖南省郴州市的公司实习。当时一起实习的有六个人,都是我的同班同学。大家都知道,既然公司决定接纳学生前来实习,公司就有用人的倾向,公司会在实习期内暗中考察你,最后再根据你的综合表现决定是否录用你,并与你签订就业协议书,顺便将你的学生档案、户口关系和粮油关系全部转过来。在三个月的实习期内,由于我的表现在六个实习生当中的确出类拔萃,临近毕业的时候,公司最终和我们中的两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于是,我便拥有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遗憾的是,因为我的浮躁,因为我的不谙世事,因为我不满足于那一个月三百块钱的工资,因为我瞧不起那份在车间做工人的不体面工作,因为我向往广东那块人们所鼓吹的稻草变金条的富庶之地,在这家公司干了两个月,我便义无反顾地辞职了,于是,我的学生档案,我的户口关系,我的粮油关系,全部被自动转到我所在的县城。鉴于我是国家统招的全日制大学生,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县教育局还得重新为我分配工作。第二年,我被分配到一个名存实亡的企业,这都是我那无权无势的父母没有去上面活动的结果,届时在广东打工的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更加坚定了我在外面漂泊流浪的信念,我心想那个铁饭碗有什么好稀罕的?


2000年,我在广州找工作。当时的南方人才市场曾提供过一种服务,可以为求职者提供集体宿舍,十块钱一晚,一间房可以住上六到八个人,是上下铺结构的那种铁架床,位置在比较偏远的黄埔区,而且还可以专车接送,早上送过来,下午送回去。这种针对求职者窘迫情况的便民服务,当然很受外来求职者的欢迎,作为囊中羞涩的我,当然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

求职是一件很伤脑筋也很花钱的事情,每天都要吃饭和住宿,有时还要坐车,买报纸,打公用电话,买人才市场的入场券,一天下来,无论你再怎么节省,一天至少得花三十块钱。加上当时的我刚从老家出来,既无工作经验,又无求职策略和技巧,是一个典型的菜鸟和愣头青,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求职更是一件漫长似乎又看不到希望的事情。当初从家里来广东时,从父亲手中拿了五百块钱,家里经济并不宽裕,也只能拿这么多钱。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无情的,哪知在广州找了一个多礼拜,还是没有找到工作,而此时的我几近囊中空空,若再不找到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或是得到别人的救济,我必将沦落街头抛尸都市,没办法,只得回家厚着脸皮再找父亲讨钱。还好,那时从广州市回湖南省的郴州市有一种不带空调的绿皮火车,只需27元,虽然开得很慢,需要五个多小时,但却为我省下了不少钱,我就是坐这种火车回家的。父亲见我无功而返,嘴上虽然叹了一口气,但还是想办法给了我五百块钱。我记得,单单为回家找父亲救急,我就回了两次家。后来,我有了工作,每次回家时,为了省点路费,我还是喜欢坐那种价格便宜且开得很慢的绿皮火车。再后来,经济有所宽裕了,便习惯坐那种票价为54元且带空调的快速火车了。如今回家,如果赶时间的话,我会从虎门站坐那种票价为210元的行驶在武广高速铁路上的和谐号火车了。


2000年,有一段时间我在广州找工作,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钱,至少可省去每天必不可少的十元住宿费,我投靠了一位同学,他是我的高中同学,关系相当地要好。他高中毕业后便跟着别人来广州打工了,目前在一家安保公司工作,住的是集体宿舍。虽说两个人需挤在一张小床上,十分不便,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寄人篱下的滋味当然不好受,因为自己没有钥匙,每次找工作回来的时候,他还在上班,我不得不在附近的城中村漫无目的地瞎逛,或是干脆在天河城广场、广州购书中心、天河体育中心抑或居民小区找一个位置坐下来,看报也可,看书也可,打盹也可,发呆也可,总之,要在这里消磨时光,目的只为等到他下班归来。另外,住在集体宿舍,因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人家是主人,我是客人,我当然得迁就别人,委曲自己,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人到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当我山穷水尽的时候,这时再回家找父亲讨钱那是肯定行不通的啦,不光自己没脸面,反而会遭父亲的一顿训斥,万般无奈之际,那只有找同学借钱了。念于我们曾经是很要好的同学,再者,他也不是那种势利小人,于是他总是竭尽全力地帮助我,只是时不时督促我找工作要加把劲。

后来,他从集体宿舍搬出去了,自己单独租了一个一房一厅的出租房,我再找他借宿的时候,他竟为我配了一把钥匙,这样一来,我找工作就方便多了。


2000年,在广州市有一个叫做杨箕村的城中村,也就是黄埔大道、广州大道中、东风东路和中山一路交叉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广州市最大的立交桥,叫做中山一立交,上下纵横交错足有六层之多。杨箕村主要靠近中山一路,它离南方人才市场很近,步行只需十来分钟。在杨箕村曾有一种专门针对求职者的服务,当然是私人搞的,可以为求职者提供集体宿舍,每晚十元,若长住还可以优惠,此外,它还提供快餐和公共电话,因而倍受求职者的欢迎。

曾有一段时间,为了便利,我也曾在这里住过一周。找工作肯定是要在个人简历上留下联系方式的,毕竟现场拍板那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当时的我既无传呼机更无大哥大,只好留了这个房东所提供的公用电话的号码。白天的时候,那台电话机时不时会“嘀嘀嘀”地响起来,故而房东也忙碌的很,不是叫这个张三接电话就是叫那个李四接电话,被叫的人很是兴奋,一个骨碌从床上跳将下来,一路小跑兴冲冲地接电话去了,嘴里还哼着那些不着调的歌曲。本来,电话机的铃声是一种不太悦耳的声音,因为它给我们制造了噪音,但在我们求职者眼里,电话机就是我们的福星,房东就是我们的传话筒,他们给我们带来希望也带来生活的信心,我们从心底里都期望它多响几次,相信总有一个铃声是为自己而歌唱的。因为这个缘故,房东的生意特别地好,同样,我们也对房东特别地好,甚至还会大献殷勤,极尽巴结之能事,生怕将房东得罪了,他万一不给我们传话,找工作就别指望了。

后来,我的那位高中同学自己租了一个房子,于是,我便离开了杨箕村,去他那儿借宿去了。同学爱赶时髦,喜欢追逐潮流,用他的工资买了一个中文传呼机,价钱也不菲,需要好几百块钱。于是,找工作时,我便在个人简历上留下了同学的传呼机号码。当公司需要联络我的时候,便会打那个传呼机,然后同学根据屏幕显示去回复这个电话,再将公司的信息反馈于我,告诉我何时何地去何公司面试,正是因为同学扮演了一个很好的传话筒的角色,不久之后我便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2000年的时候,我曾去过一次东莞市的长安镇。走在107国道上,诸如“某某通讯”招牌的店铺真是多如牛毛,不可胜数,全是销售传呼机的。柜台里面的传呼机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这个时候正是销售传呼机的鼎盛时期,也是一个全民腰间皆佩带传呼机的普及时代,但到了2002年,传呼机便似乎退出了历史舞台,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接下来便是手机取而代之。

2001年初,工作不久的我有了一些余钱,虽然买不起价格昂贵的手机,但买一部传呼机还是绰绰有余的,于是我也买了一部传呼机,只花了两百块钱,也算是赶上了传呼机时代的最后一班车。后来我在跳槽时,便在个人简历上留下了这个只属于我自己的传呼机号码,并顺利地找到了另外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


到了2001年,传呼机几近销声匿迹,谁还稀罕使用传呼机呢?来个电话还得风尘仆仆地去找一个固定电话打过去,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兜里稍微有点钱的都买了黑白屏手机,经济宽裕的还可以买一个彩屏手机,将手机皮套拴在皮带上,再将手机放在里面,既时髦又大气,当时在我看来,这种打扮的人真的是好有气派。当清脆的手机铃声响起的时候,慢悠悠地将手机从皮套里取出来,放在耳旁边,然后扯着喉咙大声地讲话,唯恐别人听不见似的。

2001年末,看着身边的同事都有手机了,我也有点眼热,我想我不能太落伍了,否则会让别人瞧不起的,于是咬一咬牙也买了一部手机。我记得我人生的第一部手机是诺基亚3330,是黑白屏直板式那种,当时在各个手机通讯店,这一款手机的广告是打得最响的,有海报,有易拉宝,还有横幅,无不煽动着人们的眼球。2002年春节过后,我又想跳槽了,于是在我的个人简历上郑重地写下了这个只属于我个人的手机号码。可以这么说,手机号码就好比身份证号码一样,也是一一对应的,每个人都拥有一串字符,反之,一个号码也代表着一个人。后来,我便利用这个抽象且枯燥的十一位数字,成功地跳槽了,进了另外一家公司。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变革也突飞猛进。最近几年,手机价钱降下来了,它不再是高端消费品,而是生活必需品。为了尝鲜,我就换过多种款式的手机,有直板式的,有翻盖式的,有旋转式的,也有抽拉式的。有正品行货,有走私水货,也有山寨高仿机。有非智能手机,有智能手机,也有双卡双待机。因为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游走的缘故,我所用过的手机卡也挺多的,有中国移动的大众卡和动感地带,有中国联通的如意通,还有中国电信的小灵通,手机号码从130起首至139起首的,似乎都曾用过。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就用不同的手机搭配不同的手机卡,亦曾跳过几次槽,换了几个公司。


我这个人可能是个慢性子,做起事来总是比别人慢一拍,似乎愿意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当别人在用腾讯QQ聊天的时候,我还在本能地排斥它。当别人使用网络求职的时候,我还在纳闷,那虚拟的东西如何找工作啊?

2005年,我的脑袋似乎开窍了,明白网络是怎么一回事了,也知道在这个资源共享的信息时代网络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这一年,我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出了一个集团公司的招聘信息及其相关的联系方式,于是我做了一份简历,再寄信过去,后来竟想不到被这家集团公司录用了,这是我第一次借助网络所找到的一份工作。当时我认为,网络就好比报纸一样,只不过前者是采用电子数字化来承载信息,后者是通过纸张油墨来承载信息,它们都可以将一个公司的简介、地址、电话、传真、联络人和招聘职位广而告之,然后你就可以通过寄信、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去应聘相关岗位,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肤浅了。

后来,在别人的指导下,鉴于我是学印刷技术专业的,我便在中国印刷人才招聘网和中国印刷人才网上都注册,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了一份简历。随着对网络深入的了解,我还在前程无忧网、卓博人才网、中国人才热线和智通人才招聘网这些综合性的招聘网站都曾注册并填写了一份个人简历。之后的事实证明,当你求职的时候,网络一样可以为你赢来诸多的面试机会,而且它比人才市场和纸质媒体更有针对性,它可以为你捕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工作机会。


2008年,受世界金融海啸的影响,公司经营出现了困难,于是我被裁员了。在家做了几个月的全职奶爸,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过完2009年春节,我决定出去找一份工作,不仅是为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这种无所事事的生活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人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在外面漂泊这么多年,找工作的次数可谓不可胜数,公司也进了若干个。在求职方面,我自认为我是一个行家里手,算得上是一根老油条。可事实上我想得太简单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无所不用其极,通过人才市场、报纸、网络、传真、信函和电子邮件等方式都尝试过,但终究找不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也许公司的要求提高了不少,也许我的一些所谓的条件束缚了我的思维,比如公司的地理位置、薪资水平、福利待遇、岗位职责和工作时间等,也许是我的思维迟钝退化了,我的能力下降了,我的技术不如人了,总之,我已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后来,我听说昔日的一位同事在这几年做销售狠狠地赚了一把,如今在深圳自己开公司了。因为我和他的交情不错,这几年偶尔也有联系,于是我决定给他打一个电话,看他公司有没有适合我的空缺岗位。虽然在他手下打工有失颜面,但如今到了这种骑虎难下的地步,我不得不为稻粱谋,还装扮什么清高谈何面子呢?想不到,他竟然很爽快地答应了,还说我是个人才,让我直接过去上班,无需面试了。于是,我不费一粒子弹便找到了一份工作,从而也彻底地脱离了那个曾扎根十年的印刷行业。


如今,老婆有了,孩子有了,房子也有了,惟独没有自己的事业。因为我的浪漫,因为我的浮躁,因为我的短浅,我这几年所走过的路太坎坷,所经历的职场变故也很多,可以说,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简直是一塌糊涂,甚至到了“有奶便是娘”的无耻地步,我的职业前景也很渺茫,竟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我惟一钟情的便是文字工作,可黎明的曙光又在哪里出现呢?

因为公司内部人事的变动,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我自知,在如今这家公司我的服务期限不会太久,我终究是要走出这一步的。经历了那么多求职时代,那么迎接我的下一个时代又将会是什么呢?我希望是自由时代,做一个清贫的自由撰稿人;或是软饭时代,抛下一个男人的尊严,靠老婆那一点微薄的工资养活自己;更希望是直接进入赡养时代,靠孝顺的女儿颐养天年。

这就是我的求职变奏曲,既演绎了我的辛酸和无奈,更弹奏出了一个社会的变迁乃至一个时代的进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师用微信收补课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