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和酸钙生成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什么?请问各位知道吗,谢谢!

封面故事:广东省博物馆/

主题: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上个星期三,四个班的同学都去实验室做了好几个实验,同学们是第三次来实验室了,还是那么兴奋。

这个星期一,上了第二节课。两节课相隔了五天,是因为化学课时很少,单周3节,双周2节,即使课时这么紧张,我还是安排同学们来实验室通过实验来学化学。

这两节课中,部分片段记录如下。

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实验和现象的探究。

每个班都分成了7、8个组,一个人负责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第二个人点燃木条,第三个人准备好玻璃棒和pH试纸。当第一个人向试管中加水后,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第二个同学立即把木条吹灭伸入试管深处,看到木条复燃,第三个同学用玻璃棒蘸取了少量的溶液点在pH试纸上,并在半分钟内和标准比色卡比色,随后,第四个同学向试管中滴加了2-3滴酚酞试液。

综合同学们的实验,本实验现象和结论有:1、加水后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者火星更大,证明实验中产生了氧气;2、试管有点烫,证明反应放热;3、pH试纸变成紫色,和标准比色卡比色,pH大约在11,有的在12,证明反应中产生了碱,经过分析,是氢氧化钠;4、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粉红色,但振荡几下,粉红色消失了。

针对酚酞滴入该溶液中的现象,让同学们分析可能的情况。同学们经过讨论,觉得有两个可能的原因:1、氢氧化钠和酸反应了,至于是什么酸,有可能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进来了,但是对二氧化碳溶解的速度产生质疑,有这么快溶解并反应的吗?后续做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遇酚酞变红的实验,同学们觉得可以用来证明,不是二氧化碳的原因,第一,二氧化碳溶解没有那么快,第二,即使二氧化碳溶解很快,将氢氧化钠都反应完了,生成的物质,无论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都使酚酞变红,所以,酚酞褪色,并不是二氧化碳所致;2、酚酞变质了,是怎么回事?分析这里的反应过程,过氧化钠会和水反应,先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过氧化氢随即在碱性条件下和温度升高的溶液中分解,产生氧气。同学们想起来,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了解到过氧化氢是非常强的氧化剂,可能是过氧化氢将酚酞氧化,从而使它变质,不再具有指示酸碱的能力。如果继续滴入酚酞,会再次看到红色,振荡后再次消失。这都是过氧化氢的氧化性所致。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产物的检验

直接给出两种可能性,一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氧气;另一种,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过氧化钠体现氧化性,生成硫酸钠。再给两个信息,二氧化硫、亚硫酸可以使色素品红的溶液褪色,亚硫酸钠溶液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让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产物的成分。

首先,确定产物的可能性。第一,只是亚硫酸钠,第二,只是硫酸钠,第三,既有亚硫酸钠,又有硫酸钠。

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后,说,可以用钡离子检验硫酸根,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那么,我问,亚硫酸根会和钡离子沉淀吗?说不知道。我说可以参考碳酸根,碳酸根可以和钡离子沉淀,那么亚硫酸根离子也和钡离子沉淀。如果我们加了氯化钡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就分不清是哪一种了?

那么用硝酸加入沉淀中,因为硫酸钡不溶于硝酸,而亚硫酸钡可以溶解,有几个同学说。那么我们们试试,向亚硫酸钡中加入稀硝酸,如果发生复分解反应,理应生成硝酸钡和亚硫酸,所以,看到沉淀部分溶解,就可以证明含有亚硫酸根了。这时候,我提醒同学们,看看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的笔记,硝酸的氧化性强,而亚硫酸根的还原性也很强,两者相遇,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一氧化氮和水。一旦出现硫酸钡,将掩盖原本的硫酸根离子。

于是,同学们换了一种酸,稀盐酸。那么是沉淀后加入,看沉淀减少,还是在沉淀之前就加稀盐酸呢?

如果亚硫酸根很少,亚硫酸钡也很少,在白色沉淀中看沉淀减少,不容易。那么最好一开始就加过量的盐酸,阻止亚硫酸根离子稍后和钡离子沉淀。再加氯化钡,看到白色沉淀,就证明了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如果没有白色沉淀,只能说明没有硫酸根离子。

要验亚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可以将加入盐酸后的溶液一分为二。取其中一份,滴加两滴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则证明亚硫酸根离子的存在,不褪色,则证明没有亚硫酸根离子。

如果要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亚硫酸根离子呢?同学说,那就把品红换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看到红色褪去,就证明含有亚硫酸根离子。你们真的确定吗?再看看还原剂和氧化剂表,结果发现,盐酸中的氯离子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褪色并不一定是亚硫酸根离子所致。那么,就要在加盐酸之前,就检验亚硫酸根离子。于是,第二个实验方案就出炉了。

将产物溶解于水配成溶液,平分于两支试管中。一支直接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亚硫酸根,另一支试管,先用过量稀盐酸酸化,再滴加两滴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含硫酸根。两个现象都有,则两种离子都有。

氯化钙溶液不能用来检验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

同学们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钙溶液,结果都看到了白色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好解释,初中学过这个复分解反应。但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钙产生白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

在每一个班,我都喊一个同学来和我在课堂上对话。我问,既然有白色沉淀产生,是什么沉淀?有的同学开始说是碳酸氢钙,但是又说,碳酸氢钙可以溶于水,不会产生这么大量的沉淀,随后,他们又说是碳酸钙。那么碳酸根是怎么来的呢?他们才想到,刚刚学过电离方程式,碳酸氢根不是可以电离产生碳酸根吗?于是,同学们回答,碳酸根是碳酸氢根离子电离产生的。

其它的生成物还有氯化钠,有同学说,还有盐酸,想想,又说,盐酸和碳酸钙不是反应了吗?那就没有盐酸,有水。根据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量去配平后,发现,还有二氧化碳。

这个反应和同学们储存的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不同,用初中学过的复分解反应的反应方式去分析,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但是根据实验现象和质量守恒,同学们还是推导出了这个反应的产物。

随后,老师做了补充,其实,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多,趋势最大的是碳酸氢根离子的自耦电离,即两个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可逆反应,生成碳酸和碳酸根离子,这才是碳酸根离子最大的来源,当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沉淀后,平衡破坏了,哪边少就往哪边走,于是,产生更多的碳酸分子,这些碳酸分子就开始分解,于是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这样一解释,很多同学都听明白了。

至于氯化钙、氯化钡、硝酸钡等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习题,很多教辅书都认为可以区分,实验证明,通常的浓度下是不能区分的,即使有气泡产生,但是在一堆白色沉淀中出现的无色气泡,观察起来不容易。如果遇见这种习题,直接无视即可。说到这里,我还和同学分享了很多老师总结的“中学常见错误”,这个就是其中之一。

这几次课堂回答过问题、问过问题的同学名单如下:

杨倩茹、梁宇熙;张天舒、朱启月、夏希奥。

叶涵冰、石心悦、马键乐;杨坚睿、马键乐、杨坚晟、陈嘉华、池俊燊、陈自豪、黄浚铨、石心悦、陈伟奇、黄小容。

王军朝、向子阳;黄家希、陈嘉滢、郑锦怡。

陈校廷、蔡沛峻、郭敏行、龚子馨;袁仕君、鲁天宇、吴科键、曾培楠、许鑫羽、曾嘉兴、陈鸿皓。

01高中时代同学的作文《都市友情》()

02我读高二的时候的一些回忆()

04怀念高中生活(一)我的高中老师和高中同学()

05怀念高中生活(二)高中毕业赠言选()

06游览武汉动物园(1995年13岁时)()

07 年间张伟参加的羽毛球比赛比分()

08 2002年孝感学院“迎新杯”女子篮球赛详细比分

09 遂溪一中高一羽毛球锦标赛第1期(高一2班)

10 遂溪一中高一羽毛球锦标赛第2期(高一1班)

11 遂溪一中高一羽毛球锦标赛第3期(高一3班)

12 遂溪一中高一羽毛球锦标赛第4期(高一1、2、3班混合团体赛)

13 遂溪一中高一2班英语舞台剧《现代白雪公主》

14 遂溪一中2009级高一实验二班百科知识竞赛试题第一期(2009年6月)

15 遂溪一中2009级高一实验二班百科知识竞赛试题第二期(2009年7月)

16 遂溪一中三段视频:羽毛球比赛/课后游戏/生日聚会

17 2012年高考前遂溪一中高三11班临别赠言

18 2012年高考前遂溪一中高三12班临别赠言

19 学年高一10班和高一11班班费收支明细

20 学年理科班高一11班到高二11班班费收支明细

21 2010年遂溪一中高二11班羽毛球大奖赛

22 高二11班家长会

23 高二11班家长会

24遂溪一中2012届高三11、12班毕业照

神魔武侠小说《中华英雄传》

287 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第1期

288 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第2期

289 课堂随笔:钠的重要化合物

290 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第3期

291 梦想电视台节目时间表

292 课堂随笔:氯的性质

1写给复仇女神阿弗洛狄忒的信(16岁中学生所写)

2神话《降魔勇士》第一部 正邪大战

校园小说《青青原上草》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1-30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31-60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61-90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91-120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121-150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151-163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164-190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191-220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221-250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251-280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281-303

张伟读《唐诗三百首》304-340

1《泡沫之夏》主题曲和演员表

2 方达王朝之一亨利方达

3《冷月孤星剑》主题曲和演员表

4《陈情令》演员表和好听的音乐

}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 更新时间: 14:02:46 题号:

兴趣小组同学尝试用纯碱和面粉蒸馒头。蒸熟后馒头虽然松软可口,但却变成了黄色,他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①面团发酵后会产生乳酸[CH3CH(OH)COOH]等有机酸,具有酸的化学性质。
②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酒石酸,其中二者能恰好发生反应生成酒石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
③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Ⅰ.馒头变黄与面团是否发酵有关
Ⅱ.馒头变黄与纯碱是否有关
实验1:探究影响馒头变黄的因素。

(2)馒头松软可口的原因是

(3)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变黄与

实验2:继续探究实验,取一定量发酵好的面团用不同质量的碳酸钠蒸馒头

馒头不发黄,很酸,不松软

馒头不发黄,较酸,略松软

馒头发黄,松软,有裂口

馒头很黄,松软,有明显裂口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50:6的实验,理由是

(6)下列蒸馒头的方法中会变黄的是

B发酵面团和碳酸钠的用量比为50:3时
C面团不发酵和碳酸氢钠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
现象一:向试管中加入2mL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2-3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然后振荡试管,发现红色消失。
【提出问题】红色为什么会消失?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少了;(2)酚酞溶液的量少了;(3)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pH<8.2的溶液里为无色的内酯式结构,当pH>8.2时为红色的锟式结构;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
【实验探究】根据上述“猜想”进行如下探究:
(1)取某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2)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4~5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3)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没有消失。

现象二:向碳酸氢钠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而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刚开始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收集证据】分别收集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消耗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其中图1是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盐酸,图2是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

(1)图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2)图2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1完全重合,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OB段所示),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基于以上“异常”现象,你提出的见解是

【推荐2】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说明书中碳酸钠的俗称有误,应改为

〖提出问题Ⅰ〗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
〖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实验 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
〖表达交流Ⅰ〗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
(1)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

(2)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

〖提出问题Ⅱ〗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 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1)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不新增试剂,检验加入的试剂X已足量的方法是

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
(1)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
(2)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

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推荐3】某学习小组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1)分别在盛有少量碳酸钠(俗称

)、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都剧烈反应且产生大量气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快慢是否相同?
(2)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时,两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应

(填操作),观察到图2所示现象。于是他得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
(3)乙对甲的实验提出了疑问:
①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都很剧烈,通过观察很难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

,他认为,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4)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②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稀溶液(各滴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所示,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5)分析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

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理由是

(6)小组同学分析表1实验现象和图4数据,得出另一种物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的原因是

(请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钙和碳酸钠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