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师这个印文什么字?




刘京闻,1967年生于山东陵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书法工作室导师,廊坊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展及兰亭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2013年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三名”工程,同时入选中国书法杂志主办的“全国中青年60家”作品展,曾多次担任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评委,2015年为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公益大讲堂”专家组成员。2017年入选中书协主办的《民族脊梁——全国百名书家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作品多次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以下文字稿根据讲课实况整理

一、书法创作纸张的形式

        参加全国书法赛,送来的作品都是成千上万的作品,你要从中脱颖而出并获奖,不在形式上下功夫是不可能做到的。评委不可能全部都细看,怎么让评委的眼前一亮呢?首先是作品的形式美感动评委;其次是书写的书体,是小楷还是大字;第三是作品的内容,经史子集还是自作诗歌。

 首先讲作品的形式美:创作形式很重要,首先是创作中的纸张。我前段时间参加过作品的评审,看到一些普遍情况,点出来让大家在今后的创作中应当主意的问题。第一是手卷,因为手卷不能装裱,也不能挂,只能摆在桌面上,在摆的过程中把作品撕啦,搞得乱七八糟。人来人住,作品很容易受损,评委不会俯身来细看你作品。所以写手卷的人很吃亏;其次是册页,有些展览是不允许投册页。第三是国展都不能写横幅。如果是横幅,布展工作人员都会竖挂,再好作品,评委都不会歪着脑贷来看你的作品,再说横幅占了三份竖式作品的空间,那有那么多空间给你挂。因此,一定要选条幅竖式比较好。

 最好在投稿时,写二、三件作品,不要只投一件,各种形式都尝试下。写一件大的,写一件小字甚至写二件小字。那么写小字就涉及到作品的装潢问题。大字作品你可以一行一行写下来。但是小字作品,如果按照传统的小楷写法,从头到尾密密麻麻写下来一大篇,没有人肯花时间去看你的长篇大论,又辛苦又得不到观众的认可,更得不到评委的青睐。传统的创作形式肯定是不行,必须在创作形式上要有所突破,怎么突破呢?比如同样是一张四尺的条幅,我不能把它都写满,我给这张纸PK一下,分成几个小块,按照一定的规格设计好,每个小块也不能写满,要留出一定的空间。所以写小楷作品的时候,要做一些PK。其实每一次展览,现在搞的展览都是花花绿绿的,都是一小片一小片的,感觉不整齐。可是每一次展览评审出来都是这些东西,大家都认识到小字作品确实不如大字作品,但是每次评审又评出那么多小字作品来,就是上万件作品评委来不及一件一件细看,他们就凭直觉去判断,所以每一次选拔出来的作品都是形式精美的小字作品。原因是小楷的毛病不容易被评委发现,相比之下的大字,大难写好的,它的缺点一下子就被评委抓住了,有缺点的作品几乎是不可入选的。每一次评审总结大会,都说同样的话:矣啊,今年有很多好的大字作品没有选拨出来,真可惜!为什么会说这种话,因为大字的缺点一下就暴露出来了,而小字呢?通过PK,通过装饰把缺点隐藏起来了。所以同样的水准,小字能上,大字不易上。如果大字能上,获奖的机会肯定要大。当一件作品拿出来评奖的时候,评委们会仔细地看作品,评头论足,而不是凭直觉来判断作品的好坏,必须从形式、结字、墨法等全面详尽地比较分析。所以小字作品就涉及到小字的装潢和PK问题,装潢的形式有各种各样,我不可能一概而论,请大家去观察,多看各种展览,比方册页展,把好的形式拿来,加以改造。

 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小楷的PK形式,供你们参考,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面以周剑初的获奖小楷作品PK形式介绍给大家。周剑初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他的作品能获奖,每一次都能获奖:一个是他的小楷确实写的好,每一次都写小楷,每一次都能获奖。同样写小楷的人很多,写的潇洒的人也很多,不相上下的人也很多,为什么他的小楷能获奖,这跟他做一个装裱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每一次都有新的招数。每次参展的作品形式都不一样,他可以赁借形式美在群芳中脱颖而出。

 现在我们看看周剑初如何在四尺整张竖写进行PK,分割成几块。首先一刀下去把四尺宣纸成竖式“凹”字形分割,分割出竖式“凹”字边角料再把它涂黑或者以黑色的宣纸等形替换。那么“凹”字边角料顶部就地部PK出来的空间怎么处理呢?很简单,在中间竖排盖三枚印章,闲章可以。你想想,在黑宣上盖上红色或白色的印章,是不是特别醒目呢!我们再从“凹”字边角料分出来的长方形再次PK,又可分出三个或五个小方块,关健是如何在这几个PK出来的小方块上写字?是把它写满吗?当然不是,妙在小方块上又进行PK出多种几何边角空间来,同样在这些几何边角空间适当位置盖上印章,这部份已经制作出来了;我们就可以在大空间写上小楷字;最后一个小方块涉及到落款问题,如何落款?落款就落在PK出来的几何边空间上,盖上阴阳名章,这张作品就算写完成。你看,这种形式是否很美呢?当然,你可以做更多的PK方法,可以往这个方向去思考。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要在形式上下功夫,PK四、五块。写小字各种形式都可以做,写章草的人完全可以这样做,包装你的作品,扬长避短,你肯定能成功,获得好名次。

         你看周剑初这件作品是不是特别漂亮?你想想,这个纸张是可以选择的。什么纸写小楷最好看,泥金、泥银,黑的泥金或者黑的泥银纸盖上红色印章特别漂亮。

        你想想这张作品字写得并不多,而且留出大片空白来,给人一种气息,空白的气息,书法的妙处就计白当黑。不管字写的好坏,别说字写得好坏,就是这个形式就是不写字,我把它挂起来,也能吸引人,写上字就更吸引人了。

 所以,我们在将来创作当中,一定要借鉴这种形式,特别是色彩搭配。你要敢用黑色,黑银色的东西,想人家想不到或没想到,敢想还外敢做,你才能有所收获。通常的人一般做一个斗方PK就完了,但隐蔽的东西很少有人去想、去做。而且他把这种形式作为书法作品一部份,装饰的一部份去做,融入到作品当中来了,这就是周剑初成功法宝。

         所以这件作品字写得并不多。但形式感特别强。这种形式请大家能够发挥一下,你可以不用黑色,你可以用红色或者蓝色,蓝色要用深蓝色,这种形式可以拿来用一下,拿来主义,别人想出来,你可以借鉴一下。

        还有一件作品,我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件作品写小楷的形式也很好。大家都认为做的很好。但没有获奖,是入展了,写字得没那么好,形式很好,是这种形式(见图),大概那么宽,分成四块,他写小楷很有意思,他不是满盘地写。他这块写上字,然后这边盖上几个印章。

         你看我们在这个空白的地方盖一个小章就成了。这件作品的选纸也很讲究,是用深颜色纸,可能是做旧的,用深颜色纸加强反差,土色底,黑色字,红色的印,感觉特别好。传统的写法,平淡无味没有意思,艺术感不强,你通过色彩的搭配,他就能产生虚实的空间变化,这里是实的(有字),这里是虚的(空白+印章)

         这种虚实变化,在小楷形式占很重要的地位,写小楷很难做到虚实变化,但他可以借助形式上的变化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一种形式,写小行书,写其它字体的小字也可以借鉴这种形式。

三、写大字的笔墨技术调整要把好几个关系

 写大字与写小字的创作形式是不相同的,写大字的人可以运用各种关系对比,如虚实关系,你写这个字,这行字有没有考虑到这种虚实关系?写大字要把好几个关系:首先是处理好浓淡关系,在一件作品中一定要把浓淡关系表现出来,这个特别重要,给人感觉有重的地方,也有轻的地方;第二个要处理好墨色对比关系,作品中要体现出墨色的变化,有浓的,有淡的,也有枯的这种变化;第三要处理好粗细关系,粗线和细线的变化可以给人一种神韵的东西;第四要处理好长短关系,长短变化在你的作品中出现,这个效果就特别好,当然,我说的这种关系对比也是你写小字要主意的地方。现在,我们来演示大字作品创作过程,下面,我们就与白居易诗《春题湖上》为例进行创作实践:

 我们把纸铺开再把笔蘸好墨,开笔重笔写了“湖上”两个字,然后接下用轻笔来写“春来”两个字。你看“春来”与“湖上”就已经形成对比,这时我们会发现“来”字最后一笔太靠边了,怎么办?接下来我把笔的重心向左调过来,蘸墨写下“似画图”三个字。你看这“似”字的起笔与“来”字的收笔,中间的跨越非常大。写到这里,这行还没写完,但很多人写到这里就不写了,留出一点空白。从这幅字来看,如果留出这个空白,会让人感觉不协调,原因是“似画图”三个字很大,很满,我们可以在“图”字下方的空白处再写一个小字“乱”字来跟它形成对比。这个“乱”字还不能写得大正,要向左倾斜,写得摇摆一点。你看这个“乱”是不是很妙呢?接下来这个“峰”字怎么写?常人是蘸墨起笔,如果是蘸墨起笔肯定写得很浓,恰与“湖上”二字情形重复,我们如何避开它呢?我们可以用枯笔或轻松的笔触来写“峰”字,单一一个“峰”字很难压得住“湖上”两个字,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峰”字写长,尤其最后一竖笔要拉长,留出空白让给“春来”。接下来怎么写“围绕水平铺”这五个字,考虑到“似画图”是大字,所以我们写这五个字只能是以细线条为主的轻笔触写出,目的是与之形成对比,而且起笔的“围”字要往上人纸,与“似”字错开,避开平视。写完五个字后笔毫墨水不多了且散,怎么办?如果要继续写,要么是最精彩的笔触要出来了;要么是最烂的东西也来了。因此,我们在技术处理一下,理一下笔锋。我们还要继续往下写,不能蘸墨,继续写完整句“松排山面千重翠”。这时我们看看这行的几个字都是枯笔写成,最后一个字“月”字,如果再用枯笔,这一行就压不住了,所以最后一个“月”字是点睛之笔,要蘸墨来写。怎么写是有讲究的,它要与右侧的“乱”字形成对比,因此,我们要把“月”字往右倾斜,这样的处理,在王羲之的作品中都能看得到,很多这种歪着写的字。接下来是结束行的首起第一个字“点”字,为了与起首的“湖上”浓墨形成呼应,我们写“点”字也需用浓墨写出,这个“点”字写成了。现在,我们来看,这一行也是一笔写完“波心一颗珠”五个字,一气呵成。这里要特别说明:如何把起笔的“点”字与“波”字连接起来,形成连笔动作呢?我们作这样的技术处理,趁墨未干之前,把笔锋点到“点”字的收笔处接着行笔写出“波”字的水旁就可以了。

 接下来是如何落款的问题。从这张作品来看,落款可以在“点”字左下方小草写下“白居易春题湖上诗一首”签上名,最后一字落到那里是很有讲究的,就这幅作品来看,最后一个字应当落在“珠”左下方的空白处。高也不行,底也不行,要恬到好处,留出铃印的空白就可以了。这两个名章还连着盖,因为下边的空间不多,盖两个就挤了。因此,要错开来盖就很完美。这张作品就算写完了,可能写得不好,我只是做示范来开拓大家的创作思路,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这张作品开笔是由浓墨粗线起笔的,首起都是蘸墨开始的,这是常态。那么,我们可以反常态起笔,即首起第一行,我们来个枯笔起笔,把笔豪中墨汁在废宣纸吸干再写字,这样起笔也可以,会让你想不到的艺术郊果。

         对联的创作要求很高,它就写几个字,7、8个字,有一个字写不好,有一条线不过关,这张作品就完了。你一个字都写不好,那太差了。所以,我们在写对联的时候要相当的考究它,每一个字的结字都要认真的考究,最好不要对着写,不管是四尺还是六尺,最好不要中间两排来写。下面,我们以四尺为例:

我们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联句作为本次创作实践范例。怎么写呢?如果按照传统对联写法就有点死了,没有生气。我们可以把笔墨调整下,形成强烈反差;写得要有张力,什么叫张力?就是顶天立地,四周不留白边,把字写满。书法俗语也叫“出血”,意思是把皮夫削去,显示鲜美的肉来。现在我们下笔第一个字“无”字,起笔要以浓墨写出写满,接下来“可奈何花落去”一笔写成, “落去”两个字是上联的收笔之作,要与开笔的“无”形成呼应,把它写大写满,尽量把字写得跌宕起伏,形成最强音,为下句出场造势铺垫。你看,这幅上联首尾有顶天立地之势,中间留白,给你空间。下一句句当然就是以枯笔登场啦,一个枯笔淡墨的“似”与浓墨的“无”字形成对比,接下来“曾相”两个字写重此,突显出来,“识燕”、“ 归来”写得一大一小、一强一弱。我们把这种创作形式,习惯上讲,畜势造势,设局破局,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创作方式,在书法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艺术手法。

 那么,这副对联就写成,下来是如何落款?这种“出血”式对联,落款最佳的选择是落上穷款,什么叫“穷款”?穷款就是签个名。如果你的小字写得不好,落个穷款是最佳的选择,写多了就会把你的缺点全暴露了。上联盖一枚闲章,铃在“无”下方即可;下联盖斋号印、肖形印都可以,最后盖两枚名章就大功告成了。形式是多样的,供大家参巧。

        下面是提问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或者是建议请可以提。

(一)怎样练习写细线?

         关于如何练习写细线的技术问题,书法当中细线是最难练的,启功先生的作品大量使用细线,而且他的细线技术水平是极高,摹仿造假者是没办法触及的。很多的细线,比方说粗线和细线,它不是讲完了立马就会的。它需要很多技术和时间去练习掌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思考和磨练才能有所成就。

(二)我们怎样从二王书法学习其成功经验成为当代名家?

 “二王”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已经形成了两座高峰,他是我们学习书法的起点和范本。“二王”书法影响着历代每一位书家,你想跳过“二王”去淡书法,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二王”书法永远是我们学习的范本,他已经形成了书法的公式和定理。书法的公式和定理是永远存在的,但是,不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公式和定理就完了吗?这是前提和基础。你要成为物理学家、数学家,你还要学习其它东西,你才能成为物理学家、数学家。我们学习了王羲之书法就完了吗?也不是!王羲之给我们提供最基本的用笔方法,你要成为书法家,你可能要借鉴颜真卿或者是借鉴祝枝山,甚至要借鉴启功先生他们成功的经验,再通过你坚持不懈的努力。明白吗?

(三)请问老师篆书的创作形式是否与草书、行书的形式一样呢?

         篆书的形式有两个表现方法:一个是打格,稳稳当当地写;还有一个表现方法,现在经常用的就是篆书的草意,虽然是写篆书,在线条上加了很多苍茫的东西,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粗细长短各种的变化,尤其是是浓淡干枯的变化,这是非常宝贵的。

        再问:打格也行,不打格也行?你要写苍茫的东西,不打格;你要是写小篆一定要打格!三问:金文呢?金文也是一样,写小字一定要打格!你要是写苍茫的东西,不打格,好吧!分块就不太好,谢谢老师!

(四)老师关于盖印,有的人是乱盖,破坏了作品的美感。请问如何正确使用印章?

 首先说到这个印章,有的人是瞎盖,比方说个笑话:有个人自己刻了个“寻死”章,他也盖到作品上。这是笑话。盖印要把握好两个尺度:一个是般配,这个章的大小要与作品般配;再一个,印章不宜过多。古人作品印章很多,如兰亭序有很多印章,那是历代文人、收藏家不断地盖,留下很多印章。兰亭序有一枚“厦不利(百度不到或者没有听清楚)”斋号印,他来个“厦不争”这是不懂了。所以刻章要刻名章、斋号章、闲章也可以,闲章以闲情益志的印文为好。名章有多种刻法,多数是姓和名,一阴一阳。也有姓名分开刻,单独使用,一字一章,最多也是三枚,不要让你的印章压过正文。印永远是起一点点装饰作用,也有使用肖形印、佛像印等纯装饰性,不是特别提倡。启功先生的作品没有装饰印,包括白樵、沈尹默的作品没有装饰章,也没过多的印章,就是一、二枚名章,一个闲章。

(五)学习王羲之书法是从手扎开始学好?还从《圣教序》学好?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个问题要做专题来讲,今天只能简明扼要来回答。手扎和《圣教序》是不一样的,从王羲之手扎是体会王羲之笔法的精到,这点要清楚。从《圣教序》你体会不到王羲之的笔法。《圣教序》本身是个刻碑。所以你要透过这碑(圣教序)体会王羲之笔法怎么办?如果你体会不到,有几个办法你可以去做:第一是王羲之十三帖,十三帖毕竟是唐人摹本。它代表王羲之作品十三种,我们从中可以体味出“王字”错落有致,兼具众美,似奇反正,若断还连,跌宕起伏,得其自然,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的艺术意境。十三帖比较完整细致表达王羲之笔法精致的那种东西;第二从孙过庭《书谱》当中去体会,因为孙过庭《书谱》是夸张的“二王”笔法;第三还可以从唐人的作品中去体会,比如说,从虞世南作品中去体会。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学《圣教序》解决什么问题?解决王羲之书法结字问题,行书的结字。王羲之行书结字大量是从《圣教序》得来的,所以完整的结字,还是从《圣教序》里面去学。

根据刘京闻老师讲课视频整理

当今有很多人在争论技与道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技术是初学者的事情,应重视道的存在;有的人则认为技术最重要,我个人认为这些观点都有些偏颇,因为技和道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选择和重视什么样的技术,有什么样的技术就会梳理出什么样的思想,技和道永不可分,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就以《圣教序》和王羲之手札为例来研究一下王羲之的技术。

什么是笔法?历代的书论中经常谈到这两个字,但看了内容之后,其实多为字法的问题,让我来讲,我也很难用文字表述清楚,武术里经常讲剑有剑法,刀有刀法,后来打乒乓球打多了,就想到了打乒乓球的技术动作跟写字的笔法极其相似,打乒乓球如果动作不对,偶尔也能打出一、二个高水平的球,但想每个球都打出精彩就不太可能了,因此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最关注的就是动作是否正规,而笔法是解决线条质量问题甚至字形问题的合理方法,如果笔法不对,线条的质量及丰富性都受到极大的制约,那么笔法到底是什么呢?我简约的表述一下,可能是:在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中,能准确找到和调整笔锋的位置和角度,这个表述不一定正确,只是我个人的一个观点。

如果我们把圣教序中大部分字都能按照这一规律去研究和解析,我们对二王笔法的掌握就非常丰富了。现在我只是提示学书者一定要非常重视笔法,如果没有正确的笔法作为学书的支撑,书法很难达到相当的高度,写多了只不过是熟练而已,很难达到书法之妙境!

二王书法中的字法是最为丰富和生动的,我们经常说到《兰亭序》中23个“之”都不一样,这说明了王羲之结字的丰富性,我们拿来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全集比较,似乎他们的所有作品都没有雷同的痕迹,这正是源于他们书法当中字法的丰富性,其实,字法的喜好会随着年龄、阅历、修养的改变而不同,因为字法需要一辈子去修炼,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如此丰富的字法呢?只有一个不二法门:临摹,而且是精确临摹!我见过很多人的所谓临摹,不是精确临摹,而是抄书,字帖整整齐齐的抄了一遍,自己很有成就感,其实字帖上一个字也没有掌握,如此“临摹”,徒劳无功!什么是精确临摹呢?就是把字帖中每一个字、每一个点画的粗细、长短、起笔、行笔、收笔、转折,空间的疏密变化都要表现出来,不但要照着帖能写,背着帖也能写,不但今天能写,明天还能写,一个月以后能写,半年以后还能写。这才算基本掌握了,这个字才有可能运用到你的创作当中。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可能无法标明作者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小编【微信】,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

——相侍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问艺记

往事如烟。有时,往事并不如烟。

大恩当谢。有时,大恩却非一个“谢”字可了,唯有一生铭记。

二十岁前后,精力旺,人勤快,刻印多。也经常有机会看李老师刻印,听李老师讲齐白石刻印轶事。

有天晚上,在李老师家。老师一时兴起,招呼我进卧室,打开录相机,让我看了一段录相。

1985年,他去香港举办金石书画展。西园北里小巷,送行的众多街邻弄来一台旧式桑塔拉小轿车,燃放一挂长长的鞭炮,李老师着中山装,戴青呢帽,从小巷走出,登车出发。好一幅淳朴的市井街坊图!

▲ 1963年,李立先生夫妇与他们的四个儿女。

▲ 1985年,香港政府大会堂举办金石书画展

看完录相,李老师说,写画刻几十年,这是他的第一次个人展。你年轻,要能沉住气,要把基本功做扎实。牌子打出去,就要能竖起来。

李老师说,齐白石“廿七年华始有师”,“师”即胡沁园。齐白石27岁才在胡家学画,放下木匠工具,开始“以画养家”的画师生涯。李老师的姻表舅胡文效(龙龚, 1919—1972) ,即胡沁园之孙,与齐白石三子齐良琨解放后同在东北博物馆工作。解放初,胡文效欲拜齐白石为师,老人守旧,对他说:“我拜你爷爷为师时是磕了头的,你给我磕个头吧。” 他是一位画家,也是较早研究齐白石生平及艺术的学者。

李老师从小喜爱写画刻印,17岁时将刻印拓成一册,题名《石庵印章》,姻表舅胡文效见了,欣然作序:“石庵之天赋特异,重之以学,其将继李云根、齐白石诸先生而以艺鸣于时乎”。并鼓励他寄给在北京已获大名的齐白石。白石老人回信:“刀法足与余乱真,予叹之”,并谆谆相告:“始先必学古人或近代时贤,大入其室,然后必须自造门户,另具自家派别。”还要他将仿刻的 “古潭州人”一印寄去。

李老师就读华中美术学校时,还写信向白石老人请教,老人每信必复,甚至“临发此函时,画一虾寄其意”。限于当时的交通和经济条件,一直没有机会去北京当面聆教,直到1955年,才上京面见恩师。

▲ 白石老人给李立的亲笔信

▲ 李立与白石老人在一起。(齐良迟 摄)

齐白石的印章属于写意派,纵横如意,一任自然。不知者以为老人刻的草率,不够精致,是功夫不精到。李老师说,白石老人刻印是从浙派丁、黄入手,中年学赵之谦,早中期的印刻得很工整。他自具面貌的印章,篆法来自三公山碑,弃圆篆为方体;刀法受赵之谦“丁文蔚”一印启发,取法天发神谶碑。这样刻出的笔画,入刀处尖,收刀处粗阔;向刀一面呈现出崩裂齿状,背刀一面则光溜齐整。

我将李老师刻的印与齐白石印谱进行对照,白石老人衰年变法,自开新局;李老师有继承,有发展。结篆上更严谨,择篆视野更广(上溯甲骨文、金文,旁及秦砖汉瓦);用刀削石如泥,更加凌厉。

李老师经常说,艺术的动力源于创造。学前人,要继承,还要有发展。他在学习齐白石印艺的基础上,还从汉代急就章中汲取营养。

▲1987年捐建李立学校(株洲县唐市乡楼厦村)。

汉初,与匈奴作战,军情紧急,军职急于任命,颁发的印信往往仓促凿成,称“急就章”。此法刻印,因急就而少雕琢,刀法有力,文字错落,为后世仿效。

1989年,李老师调整至湖南轻专任教授。校刊《轻专学报》彩页选印了李老师的书、画、印作品各几幅。李老师赠我一本,上面那七方印章,我临摹了一遍。

1990年,李老师应台北市画学研究会邀请,筹备赴台个人展。以文天祥《正气歌》为内容,连续两个月时间,日夜赶刻。几十方印刻就,拓成四条屏,并汇编成《文天祥正气歌印谱》。

▲ 1990年,台北、新店、苗粟、嘉义四市巡展。

《正气歌》是五言长诗,每句都是五个字,把全诗刻成一方方印章,没有长短句那么好入印,难克雷同之弊。大篆小篆,圆篆方篆;单句两句,界栏破边;单刀双刀,冲切并用。李老师可说是调动了全部篆刻语言和手段。同时,选择齐白石论印文句刻在印侧制作边款,读来别具雅趣。边款字小仅几毫米,却刻得一丝不苟,笔画用刀到位。

好几回,我去李老师家看刻印。有人说,欣赏鸡蛋个大,还要看到鸡蛋是怎么产下来的。后来,李老师把《文天祥正气歌印谱》签名赠我。每当翻看这本印谱,我倍感亲切,因为,我有幸看到这些印是怎么刻制出来的。更能体味出此中艰辛,此中智慧。

《正气歌》组印,印章和边款都刻得相当精彩!有一次,老人家全神贯注地在刻制,我在旁看呆了。当时冒出一句话:“这些印章,体现着老师篆刻水平的高度,也堆砌出当代篆刻艺术的一座高峰。”这话虽有恭维意味,也不失客观性。

刚参加工作的几年,每逢过年放长假,我就去湘西及渝、黔、鄂交界地区写生。刻印重点临摹赵之谦工整的细朱文和满白文,李老师不仅教我刻印,还指导画画。

我特别喜欢画鸡,为了捕捉鸡的各种动态,买了个小本子和半截铅笔,放在口袋里随时可掏出来画上几笔。速写画满了好几本,又试着用彩墨画到宣纸上。并从中选出几幅自认画得最好的,拿去李老师家。

李老师一张张看得很仔细,还提笔蘸墨,给这幅题字,为那幅补画石块,忙了整半天。一边还告诉我,画鸡,造型还可夸张点,用笔要更概括点……为了让我更好地掌握用墨用色,李老师陆续画了几幅极具金石味的梅花、映山红送我。

李老师的画案上,还摊着一叠聋哑人邓良益的画。邓良益是益阳人,李老师怜其身残志学,收为学生,正在推敲词句,帮他的画一张张题上字,准备办一个展览。

看着,我也恨不得把全部画作抱来,请老师一一题字。但终不忍烦劳,话说到嘴边又咽下了。

那几年,也是李老师最忙的时候。他从台湾举办展览回来后,接着又于1993年,再次赴日本,先后在滋贺、东京、京都三地举办书画展览。1994年在曼谷举办了“李立金石书画预展”。

1995年,《三湘都市报》创刊,我参加武汉大学新闻系插班生学习毕业,怀着一份对新闻事业的热爱,走进了湖南日报大院。

都市报创刊之初,人手少,任务重。我负责国际国内时事稿件编辑,作息时间相对稳定。报社距李老师家近,抬腿走去,十分钟就到了。

这拨人还没走,那拨人又来了,李老师家简直就是一个艺术沙友。去他家的人,不论身份地位,都热情相待,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老人家常备有吃食,客人来了,总要递到人家手中,还连连说:“别讲客气,多吃点!多吃点!”

李老师刻印,要待客走人寐,一般都在午夜时分。我便选择在晚上十一点钟左右走过去,凌晨一两点才离开。

二楼大画室,里面有一个小间,小间临窗放着一张书桌。灯光下,满头白发的李老师倚桌刻印,我坐在桌对面,屏息观看。夜深人静,刻刀入石,石屑溅落,发出清脆的“嘎嘎”声。不时,远处马路上传来几声车辆驶过声,仿若交相呼答。

春雨润物,悄然无声。好多个夜晚,我就这样陪着,看着,默揣着李老师那独到的一刀一刻。

老人家精力充沛,看他刻完,我欲告辞时,他喜欢说“还坐一会!还坐一会!”然后,兴致盎然地聊往事,聊艺术。有次,打开柜子,拿出一个纸包裹,打开重重包裹着的废报纸,里面是一大叠齐白石印稿。白石老人生活节俭,平时收阅信件时,将信封裁开,用来作钤印稿纸。刻印时,大胆驱刀;刻完后,小心收拾。“收拾”,即拓上印泥,钤盖在纸上审视,再动刀略作修改,如此反复,直到满意为止,以致每一方印都连续钤盖了好几次。于是,这包钤盖在旧信封纸上的印稿,忠实地记录下了艺术大师刻印定稿全过程,弥足珍贵。

▲李立与夫人谢晓茵在长沙湘江风光带。

李老师告诉我,他与齐白石五子齐良巳交往深厚,这包印稿就是齐良巳送给他的,还赠了一本《明拓天发神谶碑》。我接过碑拓细瞧,浓墨精拓,笔画清晰,虽历经数百年,保存完好无损。李老师说,齐良巳生前曾任北京东方画研究社副社长,随父习画,齐白石点评其子说过:“五子良巳......平日看我作画,我指点笔法,也能专心领会,仿我的作品人家都说可以乱真。”

李老师特别推崇齐白石三子齐良琨的画。说齐良琨从小随父学画,十八岁被白石老人送到陈半丁门下,擅画工笔昆虫,惜不永年,英年早逝。

李老师与齐白石四子齐良迟,没大没小开玩笑时,我说他们的关系“乱套了”。齐良迟比李立大四岁,李老师按辈份称其“四叔”;可齐良迟赠画时却自称为“弟”。当然,这是文人传统的谦称,不一定囿于辈份和年龄,不能较真的。

齐良迟老先生几次从北京回湘潭,途经长沙时,或约谈,或造访李老师家。曾为李老师画了幅《菊蟹酒坛图》,用笔老辣纷披,敷色鲜艳古拙。李老师悬挂在画室,来访者无不观赏称羡。

陪老人家聊天谈艺,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欣赏齐白石印艺,李老师提醒我多注重其气势。他说,齐白石印艺刀法个性鲜明,很多人把着眼点往往放在其刀法上,如单从刀法上学齐印,仅得其形式,恐怕一辈子也进不去,出不来。学齐印,难就难在得其气势。齐印纵横往来,大气磅礴,这气势是由篆法、章法、刀法共同塑造出来的,甚至是由印外功夫铸就的。

▲神州第一陵巨印,现存湖南省炎帝陵。

篆刻不是“雕虫小技”,更不是别人眼里的“刻图章,做手艺”。准确地说,它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齐白石自评其艺为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有人以为这是白石老人的矫情之语。其实,是老人觉得印比画更风雅,更能体现学养。

李老师热爱齐白石艺术,学习齐白石艺术。几十年来,坚持搜集齐白石印章、画稿、木雕等物,让我也亲眼看到不少齐白石艺术实物。原来,齐白石早年当木匠、当画匠时的作品,散落在湖南民间较多。有的人见这东西有人出钱收购,便从乡间弄来卖给李老师。他以个人之力,对保护齐白石早期作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老师有一方闲章:“老眼无花”。2012年寒冬,复旦大学邓安庆教授来长沙。晚上我陪他去拜访李老师。老人家搬出珍藏多年的齐家赠物《明拓天发神谶碑》、齐白石早年刻字的砚台等物,一一给我们观赏。

▲著名书画家钟增亚先生速写。

▲李立教授执教单位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学楼前雕塑。

还拿出一块没刻完的印石,一会儿就刻出上百个字的边款。看着年近九旬的老人家在灯下刻出密密麻麻、大小仅几毫米的字来,邓教授十分惊叹。李老师见我们两人都戴着眼镜,慈祥地说,你们要注意保护好眼睛,老来视力不好,什么事都会做不了。

后来,我再去时,李老师拿出一张拓片给大家看。原物为一件装米的木桶,四周刻满着文天祥正气歌,落款为光绪十八年壬辰,胡沁园书,齐白石刻。书法行楷,雕刻精致。一百二十年过去,可想象出当年乡绅生活是何等讲究!前辈为艺是何等认真!聊天中,李老师不失时机相诲:一艺之成,殊非不易。从这东西可以看得出,齐白石年轻时是下了多大的苦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门卅载,艺术梦想,实录整理成文字。这些文字,是一段师生情谊的铭记,是一段人生岁月的镌记。

节选自《石屑飞溅的记忆——相侍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问艺记》,本文曾发表于《湖南文学、文学界》2013年06月号中旬刊。

[来源:口述湖南美术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师汉字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