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汉江师范学院(特别是前郧阳师专)有些老师很坏很坏,为啥他们有的现在仍还在当该校或大或小的头子?

学校目前正处于上升期,因为起步比较晚,所以可能在硬件设施这方面还有所欠缺,不过硬件这些都是在完善,目前学校已经有了新建一座简易体育馆、一栋综合实验楼和宿舍的计划,这些都在官网招标,校风我个人感觉还是还不错的!毕竟师范院校,一般也差不到哪儿去,况且近些年,特别是升本以后,生源素质越来越高,这一点是能明显感觉的到的!总体上学校除了学校面积比较小以外,其他的也勉勉强强说的过去

}

优秀作品选登“百年百家”摄影大赛

有一个职业,它能代代传承;有一种坚守,它融入血脉。在汉江师范学院,有这样一组教师家庭,祖父是学校退休教师冷遇春,被称为“郧阳太史公”,其幼子冷小平在校图书馆文献部工作 ,孙女冷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他们都是学生心中的“最美教师”,也是同事、朋友眼中的教育传承者。


1940年在湖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上学时与同学合影(前排右一为冷遇春)


今年103岁的冷遇春,1919年1月出生于郧阳府城。1952年,他到郧阳师范(后更名为郧阳师专,现为汉江师范学院)担任教师。


今年103岁的冷遇春于1952年到郧阳师范(后更名为郧阳师专,现为汉江师范学院)担任教师

1986年离开讲台后,冷老致力于诗、史、文、论写作,特别是郧阳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创作。2004年,冷老同其幼子冷小平历经数年编撰的《郧阳抚治两百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填补了该段郧阳史志撰述的空白,被地方史学界奉为“十堰历史文献中的珍品”,并获得十堰市社会科学三等奖。


近年来,冷老分别与儿子冷小平、孙女冷静撰写《郧阳历史文化探研》,个人诗词精选集《百岁韵汇》,诗教、诗史研究著作《中国先秦诗教志》。这几本书都凝聚着一家三代的心血,为城市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幼子冷小平在汉江师范学院校史办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冷静与父母合影


古之学者必有师。中国社会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师道”的本质不仅在“教”,更在于“育”。师道无涯,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它既永远常新,也永远常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十堰大地沧桑巨变。

一条河,一座桥,一个村庄,一所学校,一件老家具……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的变化,尽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缩影。

我们想寻找一张张老照片,重温昔日场景,品读十堰故事,见证祖国发展。

十堰云图网自4月20日起推出“百年百家”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征集,我们想和你一起追寻岁月的痕迹和奋斗的记忆。

期待诸位摄影师的优秀作品!

注:以上图片版权均归摄影师所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汉江师范学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教育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邮箱:hz@people-,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郧阳师专丹江口校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