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爆炸范围可以精准预测吗?

美国和日本在二战期间是死敌,美国为了达到目标,热血上涌,在二战末期直接在日本本土投掷了两枚原子弹,直接摧毁了日本两座城市,存在于传说中的核威力终于实体化了,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各国对于原子弹的使用慎之又慎,也是国际社会禁用的武器。虽然核武器号称能够摧毁世界,但是军事强国并没有放弃研制,这样的战略性武器可以极大的提高国家安全,保护本国的人民。但俄罗斯与美国,一个战斗民族,一个“自由”国家,都不愿意身戴枷锁,自己取消了本国的核武器限制,因此世界各国都倍感压力。核武器爆炸时的威力究竟有多大?我们要距离多远才能不受到冲击波的危害?

核武器是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武器之一,威力远在各种武器之上,但是他们能够造成的杀伤范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宽广,实际上,核武器在爆炸时会有两个因素同时起作用,一个是当量、一个是爆炸的位置,核弹头的当量和威力成正比,当量越大,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就越大。这么说吧,当量为150Kt的核弹头在一座现代化城市上空爆炸,会造成巨大的伤亡,整座城市都被摧毁,几十万人丧生。

核弹爆炸之后会出现几个破坏力巨大的重点区域,从外部到中心分别是热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依旧核爆火球,到中心的距离越远,证明受到核爆炸的影响越小,也就越安全。而且核爆炸之后还会产生大量的核辐射,一般情况下,核武器都是在高空爆炸,距离地面非常远,所以核辐射达到地面也相当有限,受到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因为直接在地面引爆核武器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使用不当就会毁灭地球,让人类文明变成炮灰。

因此,一旦爆发核战争,距离核爆炸的地方越远就越安全,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大。还是以上面试验为例,差不多将近十公里都会受到核爆炸的影响,如果想要完全脱离核爆炸以及核辐射的威胁,尽可能离爆炸中心11公里,但是一切都是假设,一旦发生核战争,我们根本就没有时间计算距离,只想着找一个可以躲避的地方,再加上投放核弹的时候并不会告知大家该枚核武器的当量。因此所谓的安全距离,在不同的情况下完全不同,简单说来,能跑多远跑多远。

即使现代的逃生手段非常多样,在核爆炸发生的时候,还是有存活下来的机会,但是从日本的经历就能明白,想要在核战争中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伤亡数据说明也只是一串数字,因为目前核战争几乎不可能发生,我们还没有亲身体会到核武器的威胁,但是没有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在核爆炸中毫发无损,不可能不受核爆炸的影响,我们只能希望永远不要发生核战争,让和平一直持续下去。

}

摘要:很多人并不清楚核武器其实包括三大类: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其中原子弹和氢弹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两者完全不是在一个等量级上,氢弹的威力远远大于原子弹,当然技术难度也相应提高很多,并不是拥有原子弹就一定能造出氢弹。

核武器包括三大类: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今天我们就主要科普一下原子弹和氢弹的区别。

先讲原理,煤炭、石油等物质燃烧,是来自煤炭和石油中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反应,而化学炸药(如TNT)爆炸则是物质的分解反应,无论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都是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碳、氢、氧、氮等原子核都没有变化,只是各个原子之间的组合状态发生了变化。而核反应就完全不同,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原子核都转变成其他原子核,同时原子组合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核反应也习惯被俗称为原子反应,原子弹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化学炸药这样的常规武器所释放的能量要大得多。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几乎是1千克TNT炸药爆炸时释放能量的2000万倍!

其次,原子弹和氢弹的共同点是都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原子弹准确地说是核裂变武器,主要是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物质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研制出来的。而氢弹则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物质的原子核,发生核聚变反应(也叫热核反应)的原理研制出来的。所以被称为第二代原子弹,又叫聚变弹、热核弹。

相比之下,氢弹可以说是原子弹的原子弹,要先用原子弹的核裂变反应去引爆核聚变反应,因此氢弹的威力远远超过了原子弹,通常原子弹的爆炸当量至少在1000吨TNT,大的也不过数百万吨。但氢弹动辄就是数百万吨,甚至还有数千万吨级的。

而中子弹,则是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准确地说应该叫强辐射武器。核裂变的成分非常小,而核聚变的成分非常大,因此冲击波和核辐射的反应很弱,但中子流极强。简单说就是只杀伤人员,对建筑物和装备的破坏很小,形象一点就是如果在一支坦克集群上空爆炸,坦克内的人员基本会被杀死,但坦克却基本完好无损。

目前除了中美英法俄这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原子弹,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以色列、朝鲜等国也都拥有原子弹,还有一些国家虽然没有原子弹,但却具备研制生产原子弹的潜在能力。

但是氢弹的核聚变反应只能在极高的温度(至少在4000摄氏度以上)和足够大的碰撞条件下才能发生。所以要引爆氢弹极为困难,通常要在氢弹内部先引爆小型核弹,才能满足引起核聚变的条件。技术难度远比原子弹要大得多,这也是目前只有中美英法俄这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才掌握氢弹技术的原因。从半岛某国近期核试验的情况来看,无论是爆炸的当量,还是所使用的原料,显然都不是氢弹的标准。

1945年7月15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试验场爆炸,从此开始了人类的核时代。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这颗原子弹以铀235为原料,爆炸当量为2万吨TNT,实际爆炸威力为1.3万吨。投到广岛后,蘑菇云高达18000米,距爆炸中心12平方公里半径以内的建筑物全被摧毁,广岛全市60%的建筑被毁,当天即有7万人死亡,算上后续因辐射而死亡的人数,死亡总数超过20万。

1952年11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恩尼威托克岛上进行了世界上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代号“迈克”的氢弹装置爆炸威力达到了1000万吨TNT当量,但整个装置重达65吨,基本上没有实战价值。1954年3月1日,美国的第一颗实用型氢弹在比基尼岛试验成功。

1961年10月30日,苏联在新地岛进行了人类历史上以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核爆炸。本来计划是1亿吨TNT当量的氢弹,后来考虑到爆炸威力将会波及1000公里范围,所以将爆炸当量减少到5000万吨。这颗代号为“大伊万”的氢弹爆炸之后,投弹的图-96轰炸机在飞出250公里之外,依然被爆炸的冲击波引起了剧烈颠簸,犹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甚至机身上的银白色涂装也全部被黑色的焦痕所覆盖。蘑菇云迅速膨胀上升到7万米!热核反应所产生的电磁扰动在极短的时间里三次传遍全球!在距离爆心50公里范围,一切建筑均被彻底摧毁。在400公里范围,所有的砖瓦结构建筑都只剩下断垣残壁。甚至800公里范围之内的所有建筑的玻璃窗都被震碎。4000公里以内的所有的飞机、导弹、雷达、通讯等设备全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苏军整个通讯网中断联系的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新地岛上两米多深的冰雪冻土层荡然无存,整个地面上都是尘土沙石因高温熔化而形成的晶体状物体。海鸥在高空因为受到核辐射而坠落,岛上的鹿和熊全被光辐射的能量烤焦,岛上所有生物全部死亡——看到这些场景的人都无不惊骇!

所以,氢弹这样的恐怖武器,最好永远都不要使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度军事”

}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随着“砰”地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腾至荒漠戈壁的上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在中国新疆罗布泊沙漠爆炸成功。十年磨一剑,深藏功与名,现场所有工作人员激动不已,因为从此以后,中国将正式迈进原子核时代,成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好消息,理应让全世界都知道,但是毛主席却说暂时不忙着公布,先通知日本。毛主席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对日本来说,中国首枚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知道,日本对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觊觎已久,无论是清王朝时期日本发动的中日甲午战争,还是1931年在中国东北地区悍然挑起的“九一八事变”,抑或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尤其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被迫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直至1945年夏,通过中国军民的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日本败局已成定数。但是,日本军国高层仍在疯狂叫嚣“一亿玉碎”,拒不投降,甚至试图将日本全体民众拿来做最后拼死一搏的赌注。直至两件事的发生,彻底让固执的日本转变了态度。


1945年8月6日,美国将一枚命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掷在了日本的广岛;9日,又一枚名为“胖子”的原子弹落在了日本长崎的土地上。据报道记载,当时日本广岛的很多居民都还在街上,突然之间,只觉得一道白花花的亮光伴随着高温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然后一声巨响响彻云霄,原子弹在上空爆炸。“小男孩”和“胖子”的突然降临几乎在一夜之间将日本广岛、长崎夷为平地,整个城市的建设瞬间化为乌有,道路上横尸遍野。除此之外,原子弹爆炸还让日本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原子弹爆炸产生核辐射,影响时间长、辐射范围广,事后的很多年,日本民众还在深受其害。在这桩惨案当中,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这一行为可以说是毫无人道可言,但是也正是日本军国高层一意孤行,让日本无辜民众受到牵连,付出了血的代价。于是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获得了抗日战争的重大胜利。


但是这两颗原子弹的爆炸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相当大的震撼,谁能够想到,一颗原子弹竟能够让一座城市前一秒还人声鼎沸、繁荣喧嚣,下一秒瞬间变成废墟,两颗原子弹就有这般威力,那再多几颗的话,足以毁灭整个日本。
新中国成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原子弹的阴霾一直笼罩在中国的上空挥之不去,虽然在1945年的时候,毛主席称美国人的原子弹不过是用来吓唬人的纸老虎,但是毛主席心里十分清楚这原子弹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同时对原子弹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知,他知道,我们中国要想变大变强,没有原子弹是万万不行的。


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到,相比于过去,我们已经变强了,但是未来还要更强,不仅要有更多飞机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并且强调,在今天的这个世界上,我们若想不被别人欺负,就必须要有这个东西。1958年,毛主席又直接表示,原子弹这个东西,中国在十年之内完全有可能搞得出来。但是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没几年,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整体实力还比较弱,想要独自研制原子弹谈何容易?于是便向苏联寻求技术援助,因为苏联早在1949年8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成为了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无论是理论层面、实践层面、还是技术上都已经相当成熟,相关技术人员也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因此如果有了苏联的帮助,我国的原子弹研制进程将会有可能加快。于是1957年10月15日,中苏双方签订了相关协议,苏联同意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图纸和文件,并派遣核武器专家来中国进行技术援助,但规定传授的内容只能围绕苏联1951年试验成功的原子弹制造过程进行,不能交出比这更宝贵的设计方案。但是国际形势变幻莫测,随着苏联内部的持续动荡和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于1960年从中国撤走了233名在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苏联专家,连着重要的图纸资料一起被带走,中国正在进行中的原子弹研制工作被迫搁浅。当时正值新中国最艰苦的时期,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短缺,肚子都填不饱,这项工程又已经投入了这么多的资源,没了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和图纸资料,这项工程到底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毛主席既然已经下定决定要把原子弹搞出来,那就一定能搞出来。


1962年,中央批准了“两年规划”,成立了十五人专门委员会,周恩来任委员会主任。第二年3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党中央的召集下,齐聚首都北京,紧急投入到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当中。可是没有技术支持,没有图纸资料,研制原子弹更是难上加难,各种问题一起涌了上来。为了解决问题,搞明白原子弹爆炸的原理,工程师们基本是在实验室里安了家,因为研制原子弹这项工作本就是国家机密,就连他们最亲近的人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做什么。在实验室里,工程师们夜以继日,不停地绘图、计算,为了保证数据的绝对精准,反反复复地做实验,仔仔细细地核对数据,就连每一个小数点都不能放过,因为他们清楚,哪怕是分毫之差,都有可能使得之前做过的所有工作前功尽弃。在这里,有太多的人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心甘情愿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奉献着自己的价值。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出现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上空,中国首枚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一时间,现场的实验人员惊喜而又激动地欢呼,聂元帅发来贺电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表示祝贺,有工作人员激动地问聂帅:“这可是真正爆炸性的新闻,为什么不立即向全球公布呢?”聂帅只是笑了笑,说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先不着急公布,要等外电报道证实以后再公布,但是毛主席却在第一时间通知了日本,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当天,日本东京正在举办第18届夏季奥运会,得知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后,日本全体国民沉默了,因为20年前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下两枚原子弹,那种毁灭性的场面现在想起来仍会不由得心惊胆战。由于日本是二战当中唯一受到过原子弹攻击的国家,因此在二战以后,日本一直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宣扬自己“原子弹受害者”的形象,正在借助奥运会展示国家繁荣的时候,中国就搞出了这么一颗不定时炸弹;而日本曾经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即便他们选择遗忘,中国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现如今,这个曾经被他们疯狂侵略过的国家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对他们来说,这无非又将他们重新推入核武器的阴影中。但是周总理亲自给当时的日本首相打电话,这一通电话,可以说是给当时处在惶恐当中的日本吃了一颗定心丸,那么这通电话都说了些什么呢?为何日本听了之后心中的一块日头才算是落了地呢?原来,周总理在电话中明确表示,中国研制原子弹完全是为了自卫,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更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虽然中国没有立即向世界公布这个消息,但是中国拥有第一颗自己的原子弹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到了世界各国的耳朵里。10月16日,正是苏联勃列日涅夫上台的第一天,但是中苏两国关系十分恶劣,当得知这一消息时,勃列日涅夫的心情有些复杂,既生气又羞愧。生气的是中国一旦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就不会受到苏联的核威胁了;羞愧的则是在当初中国最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撤走了所有的苏联专家、技术、图纸资料和相关设备,并还在那个时候嘲笑中国穷的饭都吃不上了,就算再过3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但是苏联没想到,中国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在苏联那张嚣张傲慢的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除了苏联这个往日的“老大哥”之外,其他国家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又是作何反应呢?


那天是星期五,美国总统约克逊的心情很好,因为马上就是周末,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休假地计划,办公室里的气氛也因为周末的到来而变得格外欢快,可就在这个时候,新闻秘书里蒂突然推开了办公室的门,神色显得有些慌张,随即扬了扬手里的电报,说道:“先生们,刚收到消息,中国爆炸了颗原子弹”办公室里一片哗然,虽然一早就知道中国在进行原子弹的秘密研究,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搞出来,随后约克逊发布了一则声明,这则声明着实是耐人寻味,他在声明中表示,这一天将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难过的日子,我们要为和平祈祷,并且表示美国足够强大,能够保护自己,约克逊的休假计划也就此取消。
听到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最难受的应该是英国了。因为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这几个世界大国强国,英国对原子弹的研究比中国起步早,但是研究了十几年,也没研究出个什么名堂来,虽然最后也研究成功了,但是与中国不同,英国是抄了美国的作业。中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短短3年时间就独立自主地研制出了原子弹,对此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自然是无法接受,自此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的实力,中国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国家了,自此以后,东方巨龙开始怒吼,世界格局就要被重新划分。


相比于英国,法国的态度显然缓和许多,因为中法之间本就没有什么利益纷争,两国交好,因此听到中国的这一好消息,法国发出了贺电,表示因为这颗原子弹的出现,中国也摆脱了无核国家的形象,这在无形中给其他国家造成心理上的威慑,也增加了整个亚洲的威信。除了国际上公认的这几个大国之外,国内还有两个人的反应也十分值得一提,就是李宗仁和蒋介石。作为中华民国曾经的代总统的李宗仁,在中国即将获得解放的时候,去了美国,并且一待就是16年。远在美国的李宗仁听到这一消息时甚是欣慰,他很庆幸当初自己的失败,也很高兴看到一个崭新的中国正在诞生,并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台湾的蒋介石听到这一消息后心情着实有些低落,因为他知道,中国大陆这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几乎直接宣告他失去了“反攻大陆”的机会,贼心不死的蒋介石甚至还通过外交游说美国出动飞机,炸掉中国大陆的核基地,美国对此提议并未作出任何回应,因为美国心里也清楚,中国现在拥有了核武器,美国一旦有所行动,中国一定不会放过他。最终,双方协议也未能达成,闹了个不欢而散。蒋介石心里清楚,不管有没有原子弹,他都没有任何反攻的机会了。
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引发国际关注,也让一些国家为之惊恐。但是从拥有核武器的那天开始,周恩来总理就像全世界作出了“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一句承诺,亮明了中国的态度,自古以来,中国就崇尚和平,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也为此吃了太多的苦。现如今中国站起来了,我们变强了,但却不尚武;在未来,我们将会继续以一位和平使者的身份屹立于世界舞台,用自己的强大与繁荣告诉这个世界,这就是中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岛原子弹爆炸杀伤范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