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值得推荐的工业级无人机知名企业?求推荐!

导读:一项伟大技术的出现背后可能需要很多年的研究,来自《经济学人》的一篇名为“接下来是什么?2022年值得关注的22项新兴技术”的文章将带我们了解一下新的一年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技术吧!


1、太阳能地球工程技术

全球变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虽然听上去很可笑,既然世界变得太热,为什么不遮住地球呢?据观察,火山喷发的尘埃和火山灰进入上层大气后能够带来冷却效果: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导致地球温度在4年时间里比往年低了0.5摄氏度。太阳能地球工程技术,也成为太阳辐射管理,意在主动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是非常有争议的。它会起作用吗?降雨量和天气模式将如何受到影响?它不会破坏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吗?尽管相关实验设想遭到一些政界领导人和活动人士的强烈反对,但是哈佛大学研究小组还是希望在2022年进行一次拖延已久的实验:SC o PEX,他们准备向大气平流层发射一枚气球,释放2千克物质(可能是碳酸钙),然后监测这些物质会如何消散、发生反应和分散太阳能。

支持者认为,了解这项技术很重要,能够为世界争取更多时间来减少排放。哈佛小组已经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顾问小组来考虑道德和政治后果。无论测试是否进行,期待争议。

冬季建筑物供暖约占全球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大多数取暖依赖于燃烧煤、天然气或石油。如果世界要实现气候变化目标,就必须改变。最有前途的替代方案是使用热泵——本质上是反向运行的冰箱。

热泵不是从空间中抽出热量来冷却它,而是迫使热量从外部进入,使其升温。因为它们只是转移现有的热量,所以它们可以非常高效:每消耗一千瓦电力,热泵可以提供3千瓦的热量,使其运行成本低于电散热器。反向运行热泵可以为房屋降温而不是供暖。

Gradient 位于旧金山,是几家提供可提供加热和冷却功能的热泵的公司之一。它的低成本、马鞍袋形产品可以像现有空调一样安装在窗户上,并将于2022年上市销售。

道路交通电气化是一回事,飞机是另一回事。电池只能为短途飞行的小型飞机供电。但是,仅排出水的氢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电力可能会起作用吗?

据了解,2022年将会有氢燃料电池客机进行试飞,包括正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造的两座客机。Zero Avia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计划完成20座飞机的试验,并计划在2021年年底前为氢推进系统准备好进行认证。来自加利福尼亚的Universal Hydrogen希望它的40座飞机能在2022年9月起飞。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正在导致全球变暖,那我们为什么不用机器把二氧化碳抽出来呢?几家初创公司正在通过直接空气捕获(DAC)技术做到这一点。

2022 年,加拿大公司Carbon Engineering将开始在德克萨斯州建造世界上最大的DAC设施,每年能够捕获100万吨CO2。瑞士公司Clime Works于2021年在冰岛开设了一家DAC工厂,以每年4,000吨的速度掩埋以矿物形式捕获的CO2。美国公司Global Thermostat有两个中试工厂。DAC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可能至关重要。降低成本和扩大技术规模的竞赛正在进行中。

一种新型农业正在兴起。垂直农场在封闭、受控的环境中堆叠的托盘上种植植物。高效的led照明使这一过程变得更便宜,但能源成本仍然是一个问题。垂直农场可以靠近客户,减少运输成本和排放。用水量最小化,害虫无法靠近,因此不需要杀虫剂。

在英国,Jones Food Company将于2022年开设世界上最大的垂直农场,占地13,750平方米。美国公司Aero Farms将在弗吉尼亚州的丹尼维尔开设最大的垂直农场。其他公司也将扩张。Nordic Harvest将扩大位于哥本哈根郊外的设施,并在斯德哥尔摩建造一个新工厂。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Plenty将在洛杉矶附近开设一个新的室内农场。垂直农场主要种植高价值的绿叶蔬菜和香草,但也有一些正在尝试种植西红柿、辣椒和浆果。

船舶产生了3%的温室气体排放。燃烧海上船用燃料也会导致酸雨。但是在风帆时代,这一切都不是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风帆能够以高科技形式卷土重来,降低成本和排放。

2022年,法国米其林将为货船配备充气帆,预计可减少20%的油耗。日本航运公司mol计划于2022年8月在一艘船上安装伸缩式刚性帆。意大利Naos Design预计将为8艘船配备可旋转且可折叠的硬“翼帆”。其他方法包括风筝、容纳风扇的“吸翼”以及称为Flettner转子的巨大旋转圆柱体。

根据国际风船协会的数据,到2022年底,带有某种帆的大型货船的数量将翻两番,达到40艘。如果欧盟按计划在2022年将航运纳入碳交易计划,将进一步推动这些不寻常的技术。

大多数人日常运动量不足,很多人愿意锻炼身体,但缺乏动力。VR(虚拟现实)头戴式设备让人们可以一边玩游戏,一边燃烧卡路里。玩家可以通过击碎或劈开迎面飞来的物体,或者通过深蹲和摇晃来躲避障碍。

疫情期间,随着健身房的封锁和功能强大的低成本设备Oculus Quest2的发布,VR锻炼变得更加流行。改进模型和新的健身功能将于2022年推出。Supernatural是一款仅在北美可用的VR锻炼设备,可能会在欧洲发布。你们觉得虚拟现实的杀手级应用会是健身吗?

8、艾滋病病毒疫苗和疟疾疫苗

基于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的新冠病毒疫苗取得了巨大成功,预示着疫苗研发的黄金时代到了。

Moderna正在开发一种基于与高效冠状病毒疫苗相同的mRNA技术的HIV疫苗。它于2021年进入早期临床试验,预计2022年将取得初步结果。辉瑞-BioNTech冠状病毒疫苗的联合开发商BioNTech正在开发一种用于疟疾的mRNA疫苗,预计将于2022年开始临床试验。牛津大学开发的用于HIV和疟疾的非mRNA疫苗也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开发利用3D打印生物材料来制造人造器官。最终目标是从患者身上取出一些细胞并制造功能齐全的器官进行移植,从而消除冗长的等待名单、匹配测试和排斥风险。

虽然制造肉质器官目前仍有难度,但骨骼却没有那么麻烦。两家初创公司,Particle3D和A.D.A.M.,希望在2022年拿出供人类移植的3D打印骨骼。这两家公司都采用钙基矿物质为打印材料,打印尺寸则参考患者的CT检查结果。Particle3D在猪和老鼠身上实验后发现,骨髓和血管会在8周内生长到植入物里。A.D.A.M.表示,3D打印植入物能够刺激人体骨骼自然生长,并经历生物降解,最终被患者自己的骨骼组织取代。科研人员表示,如果一切顺利,3D打印血管和心瓣膜将是未来的攻克目标。

长期以来,飞行出租车或电动垂直起降 (e VTOL) 飞机一直被视为一种幻想,如今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世界各地的几家公司将在2022年加紧试飞,目的是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让他们的飞机获得商业用途的认证。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Joby Aviation计划建造十多辆五座汽车,航程为150英里。德国Volocopter旨在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提供空中出租车服务。其他竞争者包括eHang、Lilium和Vertical Aerospace。

2021年是太空旅游表现出色的一年,随着一系列亿万富翁的努力下,平民在2022年被送往天空的希望很高。理查德布兰森爵士的维珍银河在7月击败杰夫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到达太空边缘,两位亿万富翁乘坐自己的航天器进行亚轨道旅行。9月,埃隆·马斯克的公司SpaceX派出了四名乘客进行了一次为期多日的地球轨道巡航。

这三家公司都希望在2022年运送更多游客,有望成为第一年有更多人作为付费乘客而不是政府雇员进入太空。但维珍银河正在对飞行器进行改造以使其更坚固、更安全,预计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再次飞行,商业服务将于第四季度开始。Blue Origin计划增加航班,但没有说明何时或多少次。就其本身而言,SpaceX已达成一项协议,将游客送往国际空间站。接下来会是月球么?

无人机配送进程比人们预计的要漫长。但2021年生效的新规则将帮助无人机配送在2022年达到更多的应用。

Manna是一家爱尔兰初创公司,一直在戈尔韦郡提供书籍、膳食和药品,计划将服务扩展到爱尔兰和英国。谷歌的姊妹公司Wing一直在美国、澳大利亚和芬兰进行测试交付,并将扩大于2021年底推出的商场到家交付服务。保加利亚初创公司Dronamics将开始使用有翼无人机在39个欧洲机场之间运送货物。问题是:无人机送货的速度会加快还是会下降?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想知道超音速飞机形状的变化是否会降低其音爆的强度。直到最近,计算机才变得足够强大,可以运行将这些降噪理论付诸实践所需的模拟。

Technology”的简称)将进行首次试飞。至关重要的是,该测试将在陆地上进行——特别是在加利福尼亚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协和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架也是唯一一架商用超音速客机,在陆地上空飞行时不允许飞行速度超过音速。X-59的音爆预计仅为协和式飞机的八分之一。在75分贝时,它相当于远处的雷暴——更像是一种声波“砰砰”声。如果可行,美国宇航局希望监管机构能够解除对超音速陆上飞行的禁令,开创商业飞行的新时代。

建筑师经常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微缩比例建筑模型。其实,这项技术也可以按比例放大,建造真正的实物。泡沫状打印材料会从喷嘴喷出,然后硬化。经过逐层叠加,一座房子就被“打印”出来了。打印操作可以直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把房子拆成若干组件在工厂里加工,然后运到现场组装。

2022 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Mighty Buildings将在Rancho Mirage完成15座环保3D打印房屋的开发。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的ICON计划在奥斯汀附近建造100个3D打印房屋,这将是其同类产品中发展最大的项目。

这是硅谷的新浪潮。极客们不满足于如何在清醒的时候实现生产效率和业绩最大化,期待利用一系列技术去优化自己的睡眠。相关产品包括用来记录和跟踪睡眠质量的戒指和头带、利用舒缓声音催眠的机器、给床垫加热和降温的设备,以及能够在最佳时刻唤醒你的智能闹钟。

谷歌在2021年推出了睡眠追踪床头柜平板电脑,亚马逊有望在2022年效仿,听起来很疯狂。但睡眠不佳与心脏病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有关,硅谷今天所做的,其他人明天也会做。

节食不起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每个人的新陈代谢都是独一无二的,食物的选择也应该如此。输入个性化营养: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血液和肠道微生物组测试、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数据以及使用硬币大小、附着在皮肤上的装置实时跟踪血糖水平,告诉您吃什么和什么时候吃。

在美国成功上市后,个性化营养公司正在关注2022年的其他市场。一些公司还将寻求监管部门的批准,作为治疗糖尿病和偏头痛等疾病的方法。

17、健康智能穿戴用品

远程医疗咨询已经司空见惯。这可能会改变Fitbit或Apple Watch等可穿戴健康追踪器的前景。它们目前主要用作健身追踪器,测量所采取的步数、跑步和游泳速度、锻炼期间的心率等。但咨询公司Gartner的分析师表示,此类设备的消费者和医疗用途之间的界限现在正在变得模糊。

智能手表已经可以测量血氧饱和度、执行心电图和检测心房颤动。预计在2022年推出下一个版本的Apple Watch可能包括新的传感器,能够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和酒精含量,以及血压和体温。传感器技术公司Rockley Photonics称其系统为“手腕诊所”。此类功能的监管批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与此同时,医生,而不仅仅是用户,将更加关注来自可穿戴设备的数据。

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小说《雪崩》中提出“元宇宙”一词,指代一个永久的虚拟世界。2022年,元宇宙被用来指代电子游戏、社交网络与娱乐的融合,目的是创造新的沉浸式体验。

Minecraft、Roblox和Fortnite等游戏都是新兴新媒体的垫脚石。Facebook已更名为Meta,利用这个机会分散其对其他困境的注意力。

上世纪90年代只存在于黑板上的这一设想已经演变成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间的竞争:如何驾驭量子物理学的非凡特性,创造一种新型计算机?对于某些类型的数学,量子计算机可以胜过任何可建造的非量子机器,从而快速处理密码学、化学和金融中使用的计算。

但是这样的机器什么时候到货呢?衡量量子计算机能力的一种方法是它的量子比特数。中国一个团队建造了一台具有66个量子位的计算机。美国公司IBM希望在2022年达到433个量子比特,到2023年达到1000个。但是现有机器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们所依赖的量子态只能持续几分之一秒。解决这个问题将需要数年时间。但是,如果可以同时使现有机器变得有用,那么量子计算可能会比预期更快地实现商业化。

与人类网红不同的是,虚拟网红永远不会迟到,永远不会在聚会上喝醉或变老。这是因为虚拟网红是计算机生成的角色,他们将产品插入Instagram、Facebook和TikTok。

最著名的虚拟网红是Miquela Sousa,或“Lil Miquela”,一个虚构的19岁巴西裔美国人,在Instagram上拥有300万粉丝。预计2022年将有150亿美元用于网红营销,虚拟网红正在激增。由营销机构Cosmiq Universe打造的星际旅行者Aya Stellar将于2月登陆地球。她已经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首歌。

2021 年 4 月,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兴奋地在推特上说,一只猕猴正在“使用脑芯片通过心灵感应玩电子游戏”。他的公司Neuralink已经在猴子的大脑中植入了两套微小的电极。电极传出的信号以无线方式传输,然后由附近的计算机解码,使猴子能够单独使用思想在乒乓球游戏中移动屏幕上的球拍。

Neuralink希望在2022年在人类身上测试设备,让瘫痪的人能够操作计算机。另一家公司Synchron已经获得美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可以开始对类似设备进行人体试验。其“微创”神经假体通过颈部血管插入大脑。除了帮助瘫痪的人,Synchron还在寻找其他用途,例如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癫痫、抑郁症和高血压。

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为了吃鸡胸肉或鸡翅而培养整只鸡是荒谬的”。近一个世纪后,大约有70家公司在生物反应器中“培育”肉类。从动物身上提取的细胞在不伤害它们的情况下,在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汤”中得到滋养。2020年,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人造肉初创公司Eat Just成为第一家通过认证在新加坡销售产品的公司。

预计2022年将有少数其他公司加入。在未来一年,以色列初创公司SuperMeat预计将获得培育鸡肉汉堡商业销售的批准。这家公司将售价定为10美元,低于2018年的2,500美元。Finless Foods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希望获准销售养殖蓝鳍金枪鱼,其价格为每公斤440美元,低于2017年的660,000美元。培根、火鸡和其他养殖肉类正在筹备中。具有环保意识的肉食爱好者很快就可以享用牛排了。

近期有一批投资机构对3D打印感兴趣,有需要融资的相关项目,可以联系南极熊。

《2021·中国3D打印格局》终于正式与大家见面。

高清版本请往南极熊3D打印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2021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10月9日消息,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最新一届拟授奖名单日前公布,每年提名评选一次且不超过1人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成就奖”今年依然空缺,“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今年仅拟授予百度高级副总裁王海峰。其余创新奖11名、进步奖18名,共70项成果获奖。

2018年度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完成,根据官网信息,本次评选共收到329个申报项目。其中,110个申报项目进入会议初评和终评答辩,拟对70个成果授奖,公示日期从10月8日到10月20日。

值得注意的是,“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成就奖”,每年提名评选一次,授奖人数不超过1名,可能是所有奖项中分量最重的一个,今年第八届继续空缺。

自设立以来,该奖项一共授予了5位学者,分别是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第一届)、北京科技大学涂序彦(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史忠植(第三届)、中南大学蔡自兴(第四届)、香港城市大学王钧(第六届)。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授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杰出智能科学技术工作者: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先生。来源:wuwenjunkejijiang.cn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奖一次,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盛誉和影响力,吸引了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以及腾讯、百度等700余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众多项目参与角逐,先后授予119个单位及行业机构,426名学者及专家,140个创新成果和项目表彰奖励,为不断推进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其中,奖励个人及个体单位(不设等级)奖项包括:

1.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成就奖(个人,每年不超过1人,今年空缺,以下括号中标注具体数字均为2018年拟授予人数和单位个数)

2.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个人,1人)

3.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个人,11人)

4.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企业单位,11家)

5.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项目完成人,1人)

团队奖项(奖励成果完成单位和成果完成人,分设一、二、三等奖)包括:

1.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15项)

2.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13项)

3.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18项)

以下是官网列出的“2018年度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百度王海峰

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授予在智能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贡献巨大,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科技工作者。

今年的拟授奖人数仅1人,是百度高级副总裁、AI技术平台体系(AIG)总负责人,兼任百度研究院院长的王海峰。

Linguistics)50多年历史上唯一出任过主席(President)的华人,是截至目前最年轻的ACL会士(Fellow),同时也是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ACL会士。2018年7月,王海峰出任ACL亚太分会AACL创始主席。王海峰还在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国际会议、国际期刊兼任各类职务。

王海峰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已授权或公开的专利申请120余项。王海峰曾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863重大项目,并正在承担97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

自然科学奖: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建模理论、微表情识别获一等奖

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科学发现,被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度高,以及为推动学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今年的一等奖有两项,分别是清华大学等团队完成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建模理论与智能学习方法,以及中科院心理所等团队完成的微表情识别方法。

注:按拟授奖等级、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列出;下同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建模理论与智能学习方法

宋士吉,黄高,陈德刚,王熙照,吴澄

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深圳大学

王甦菁,傅小兰,颜文靖,刘永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温州大学、清华大学

基于结构化表达学习的视觉理解及应用

林倞,王可泽,杨猛,曾坤

融合通信与控制参量的网络化智能测控理论与方法

彭晨,岳东,解相朋,费敏锐

上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高维复杂系统的神经网络特征分析、建模预测及模型优化理论

云控制与决策理论及其应用

夏元清,翟弟华,刘坤,张金会,戴荔

知识约简的新型表示与高效算法研究

苗夺谦,张红云,卫志华,王睿智,张志飞

自然启发的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

王锐,伍国华,张涛,廖天俊,陈宇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与故障补偿

沈启坤,张天平,朱俊武

基于忆阻器/混沌的类脑计算理论及模型

段书凯,王丽丹,包海波

基于机器证明理论和算法的智能电网谐波消除方法

大规模复杂数据的高级机器学习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

丁世飞,史忠植,许新征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智能信号处理

基于模糊语言值信息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研究

技术发明奖:动车组节能优化、无线智能自组织网络获一等奖

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授予在智能科学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发明、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今年的一等奖授予了华东交通大学杨辉,李中奇,付雅婷,张坤鹏,谭畅的“高速动车组节能优化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以及清华和兴科迪团队任勇,姜春晓,王剑,杜军,王景璟,白云飞的“无线智能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

在这一系列奖项中,我们可以看见很多高校与临近企业,包括创业公司成功合作的案例。

高速动车组节能优化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杨辉,李中奇,付雅婷,张坤鹏,谭畅

无线智能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

任勇,姜春晓,王剑,杜军,王景璟,白云飞

清华大学、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医学大数据的智能诊断分析平台研发和应用

章乐,马新强,蒲汛,何小玉,彭皓

重庆中迪医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文理学院、西南大学

空间碰撞对接半实物模拟智能并联机器人技术

高峰,齐臣坤,赵现朝,任安业,胡震宇,倪波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基于网络智能的实时语音交互智能客服系统研制及应用

王万良,姚信威,嵇望,汪斌,李海涛,王铮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远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传感器视频融合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智能边缘云制造系统柔性协同服务机理及技术应用

张月霞,范绍帅,田辉,雍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范东睿,王达,张浩,叶笑春

北京中科睿芯科技有限公司

视觉关键技术及其在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

明安龙,周瑜,康学净,张雪松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雷动云合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医学超声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倪东,李胜利,雷柏英,汪天富

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大规模媒体智能检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聂秀山,林培光,尹义龙,吕雪岭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山东联科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脑机接口的主动式康复及效果评价系统

孔万增,张建海,裘涛,严红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中医院、杭州正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科技进步奖:支撑产业关键的企业或品牌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授予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创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产业或著名智能产品品牌,推进中国智能科技产品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单位和成果完成人。

那么,2018年支撑中国智能产业的核心技术产业或智能品牌有哪些呢?注意看名单里的单位和个人。

复杂场景下图像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黄德双,赵仲秋,程飞,杜吉祥,王晓峰,李志鹏,刘富强,覃晓,赵阳,林拥军,黄志开,元昌安,邓素平,吴迪

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侨大学、合肥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南昌工程学院

通信欺诈行为认知学习关键技术及反诈系统应用

王红熳,李静林,丁正,贾岩峰,王尚广,周红敏,孙其博,顾晓东,祝敬安,双锴,周傲,程祥,唐海莲,周延泉,袁泉

北京邮电大学、上海欣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智慧金融中的集成生物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

周曦,王国胤,罗辛,李伟生,尚明生,肖斌,夏云霓,姚志强,周吉祥,周丽芳,袁野,吴全旺,周翔,胡峰,温浩

重庆中科云丛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广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有色冶金特炭生产过程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李晓斌,王朝立,孙海燕,樊稳全,孙毅,李祎琛,刘杰,刘学伟,杨璐,曾国辉,金鸣林,柳厚祥,王贵成,夏乃洁,于天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洛阳恒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携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其亚铝电有限公司

动态耦合时间序列智能预测理论及其在电网控制决策中的应用

黎灿兵,周斌,彭泽武,李勇,徐达,张勇军,魏娟,曹一家,章江,颜博文

湖南大学、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湖南大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结构关系和语义建模的视频广告植入技术及应用

王金桥,姬晓晨,卢汉清,郭海云,樊硕,赵朝阳,陈盈盈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影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智能综合分析与感知系统

辛阳,朱洪亮,刘治,高明成

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

数据与知识共融的集成智能调度执行关键技术及在联产企业的应用

郭一楠,赵增玉,孙伟,孟祥军,巩敦卫,彭蓬,程健,王帅,丁立伟,韩飞

中国矿业大学、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情报研究所

基于多源数据互联的大型风电机组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褚景春,张磊,袁凌,宋鹏,谷宇,张琨,潘磊,于天笑,邓春,王洪斌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

商业机器人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在企业管理云中的应用

张良杰,林昭文,闵江松,陈桓,胡博,蒋菲,宁义双,蔡晓胜,李成,陈少斌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分析和智能微滴制技术在中药滴丸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邵秀丽,闫凯境,鞠伟,张伟,杨志涵

南开大学、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区复杂路形驾驶行为动态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及应用

徐进,彭金栓,邓天民,邵毅明,杨奎

重庆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佰强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技术在输变电系统隐患检测与排除中的应用

李金屏,李建祥,黄艺美,王万国,韩延彬

济南大学、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神经学机制的情感智能关键技术及应用

戴伟辉,牛东晓,戴永辉,毛华娟,景在平

复旦大学、上海长海医院、深圳市倍泰健康测量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环境下高适用安全虚拟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李凡,马勇,李文龙,王明文,朱朝阳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化虚拟仿真实验的研究与应用

文福安,陈美松,姬艳丽,范春梅,孙燕莲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增材制造设备(3D打印机)及软件的设计及制造

周日贵,余金湖,王春阳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西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多主体智慧综合集成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薛惠锋,刘海滨,田涛,王若冰,贾福凯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授予把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主要表达对象进行创作,形成独立体系的科普作品。

今年的这一奖项授予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简史》一书,作者是尼克(张晓东)。

成果名称:《人工智能简史》

主要完成人:尼克(张晓东)

主要完成单位:乌镇智库

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11家值得关注的AI创业公司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授予具有支撑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创新和激发员工创新精神的优秀体制机制的企业工程单位。

获得这一奖项意味着列入值得特别关注的中国AI创业企业,今年的名单如下。

1.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程

2.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程

3.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程

4.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程

5.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程

6.苏州清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程

7.虹软(杭州)多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程

8.达而观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程

9.南京汇川图像视觉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程

10.广州佰聆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程

11.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程

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11人获奖

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授予在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突出创新成果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当年申报者在7月31日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3年7月31日及以后出生)。

同时,该奖项不受理已经入选国家“青年千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青年长江学者”和国家“优青学者”。

今年共有11人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分别是:

1.完成人:高卫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成果名称:复杂问题的高效智能优化算法研究

2.瞿博阳(中原工学院)

复杂智能多模态优化理论与方法

3.许倩倩(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几何拓扑的网络众包策略研究

4.刘贤明(哈尔滨工业大学)

面向图像不适定问题的图像统计建模与重建

5.穆朝絮(天津大学)

基于学习的智能控制理论与优化方法

6.姚信威(浙江工业大学)

多尺度网络智能感知与通信

7.刘偲(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以人为中心的图像视频分析

8.丁国如(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面向智能频谱管控的数据证析方法

9.李泽超(南京理工大学)

10.王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视觉内容可信性评估关键技术

11.董希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集群系统分布式编队合围控制理论及在无人机集群中的应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无人机企业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