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动画片,机器人把人变成石头?

孩子的培养,既是学校的事,也是家庭的事,更是家长的事。
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往往陷入诸多误区而不自知;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越上心,越干预,孩子的表现反而越来越不符合期待。
一位老师在美术课的时候发现一个小男孩并没有在画画儿,而是在写作业。老师问他:“你怎么不画画呢?这是美术课啊,作业等到你回家再写不行吗?”
小男孩说:“我妈妈给我报了2个学习班,回家要做学习班的作业;妈妈要我在学校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
老师又问:“那也不应该占用其他课的时间啊?”猜猜他是怎么回答的?他说:“妈妈说副课不重要。”
有一位爸爸,得知儿子在学校表演晚会上扮演了一块不说话的石头,非常恼怒。他给班主任发了一个短信,内容是“请老师让我的孩子扮演猎人、精灵之类的角色,他是一个很有表演力的小孩。”
老师回复他说:“这是您孩子自己选择的。”
没想到孩子第二天向老师转述了爸爸昨晚的话。“儿子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你怎么偏偏选择一个大石头?老师既然说自愿选择,你怎么不选点好的?你爸爸当年可是班长!你一个男孩选一个大石头,这将来还有什么大出息?”
其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人之常情,但也要明白:自己也是第一次“做家长”,也会犯错、会迷茫、会不知所措。——做合格的父母是需要学习的!
当你成长了,才能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简单实用的短焦技术》
我成长——孩子更好的成长
● “你永远都改不了了!”缺乏耐心的你,“暗示”了孩子的行为却不自知
----告诉你:改变永远会发生
● 无法面对孩子或是他人的
----短焦教你“点金术”:发现负性情绪底下正向的意义,从而激发正向的行动
● 那些暖心又实用的短焦技术:
降低对方焦虑的“一般化”:化解了情绪才有利于行动
开启对方的发动机而不是你作为外部推动:预设性询问
小步推动行动维持改变的动力:评量问句、例外问句、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
● 用全新的视角推动自我的成长:成长为一个不抱怨、积极行动的人。
参加微课方式:转发课程海报即可获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时候机器人的动画片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