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生有必要去香港教育大学读研吗

    香港中文大学将加强学生交流计划及招收非本地本科生计划,促进校园多元化,以扩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并让他们接触不同文化。藉此,中大的本科教育将更加丰富,而中大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亦会增加。中大将继续增加学生参加外地交流的机会,并继续招收内地及海外优秀学生到中大修读四年制本科课程。

    中大在二零零五至零六年度将安排约1,600名本科生到全球二十三个国家,共一百八十所大学参加全年及短期的交流活动,人数占中大每年所收本科生人数55%。同时,约有600名外地本科生来中大参加交流活动,占中大每年收生人数20%。参加学生交流计划的海外大学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加州理工、伦敦大学、早稻田大学等。

    首间本港大学透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招生

    由今年起,中大透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让内地十三省及四个城市,共四百多万高中毕业生按其个别志愿申请入读香港中文大学,正如他们申请入读内地重点大学一样。

    为使更多优秀学生受惠,中大除在原有10省市收生外(即北京、上海、重庆、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北、四川及山东),并将在天津、辽宁、湖南、广西、陕西、海南及河南收生。这批内地生可在中大修读人文学科(文科及社会科学)、理科、工科或商科。透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中大可取录全国最优秀的学生。

    中大由今年起将积极向欧、美及亚洲各地招生,首年计划招收约30名学生,在今年九月入读本科课程,中大计划在日后逐渐增收海外本科生。中大的优质教育具吸引力,为海外生所欢迎,尤其是对大中华地区有兴趣的学生。

    非本地生入读香港中文大学本科课程,每年学费为港币八万元。现已有多位赞助人捐赠奖学金,指定为有需要的非本地生提供补助。招收非本地生的学额在未来数年将维持在每年280人。本地生的收生数目将不会减少。中大将增加配套设施及提供足够支持服务,以配合校园多元化。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10月17日,是一所高瞻远瞩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中文大学是香港唯一一所采用书院制的高等学府,并一直提倡以中英双语、双文化为教学基础,以国际化教育模式,融会东西,同时发扬中国传统。

    中文大学提供优质教学,不少国际知名学者经常驻校讲学,如杨振宁教授、莫理斯教授、丘成桐教授、饶宗颐教授等。教师当中更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乃正教授、麦松威教授、刘允怡教授、吴奇教授,中国工程学院院士辛世文教授。大学并不时邀得诺贝尔得奖人来校讲学。

中文大学山水环抱,是亚洲区内最优美的校园之一。自1998年开始在内地招收本科生,至今已有近500名内地学生入读本科课程。

}

好多同学爱把港校“八大”挂在嘴边,但其实对最后两所——香港岭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了解比较少,甚至申了不也想去[笑哭]

但是,这出来混,谁还没一两把刷子啊!你不信?我前两天刚发了一篇有关岭南大学的文章: 你先了解一下七弟值不值得去。一棵藤上8个娃,今天就来讲老八!

香港教育大学是港校“八大武林门派”中的末节选手,打不出组合拳,仅靠教育专业这一招一式立足于江湖之中,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功力雄厚,段位高于大陆北师大。

因为不是综合大学,所以不参与综合排名,但在近几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教育大学的教育学一直稳居亚洲前三、香港第二,在国际上仅次于哈佛、斯坦佛等顶尖名校。这江湖地位,啧啧,拿捏的死死的。

图片来源知乎大大小E学姐

江湖地位是摆这里了,但是架不住回大陆就业雇主没人知道啊!所以教育大学到底咋样,值得去吗?

先看专业课程设置,香港教育大学的优势在于其学科的专一性,教育专业是招牌,授课的同时,部分专业配带香港学校实习机会,就业来讲是个亮点。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如果你一心一意就是想精修教育密法,今后的职业规划是往做老师方向发展,那这山你算是拜对了。

但是u1s1,劣势也比较明显,学校知名度和港大中大还是有一定距离。就业上,香港需要持证上岗,大陆如果没有学科背景,不太容易过简历关,选校时搭配职业规划慎重选择。

香港教育大学虽然教育类专业亚洲TOP,但就申请难度来说,不算太高。这是我汇总的21届教大录取情况:

如果有教育学长期工作经验,学术要求可以降低标准,且教大语文教育专业不需要雅思成绩,可以无语言申请,对于一些边工作边带娃的工作党来讲,是非常省精力的。

完整版案例汇总请点击这个链接:

另外,我把教育大学的完整版专业及要求以及有特殊申请要求的专业也最做了整理,想申请教大的娃们,不要着急找任何机构,包括我。

建议你可以先看专业详情,圈出你想上的专业,再对比录取案例进行定位,仔细想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确认好专业能带你的是否和你预期一致。教大这种“单点爆破”型学校,最怕你规划不清晰,很容易白花20万大洋!

如果有问题的,可以私我或评论区问,我每天会定时上来解答问题。

教育大学的完整版专业及要求

教育的环境来讲,哦,山大王是一所真正半山腰上的学校,空气很好,望出去就是三门仔的船湾。夜晚,5层楼的图书馆灯火通明,照亮了教大的天空。学校里健身房、羽毛球馆、网球场、室内外篮球馆、室内外游泳池等基础设施应有尽有,只要用学生卡提前预约就能使用。

学校的食堂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大家乐承包的叫彦膳房,大家也叫它C Can,主卖烧味饭、米线、猪扒焗饭、套餐饭搭配等等,吃的人最多。吃港餐久了,以至于我一看到这些菜名,都有点上头。

另一种西餐厅,档次较高,意面、沙拉、咖喱的出品也很精致,相应的价格也比较高,学生大都吃的少。

图片来源知乎大大星球小球长

如果吃腻了想改善一下伙食,26路小巴或是74k双层巴士都能带你去山下找到快乐。再不然,咱就回宿舍煮一碗喷喷香的泡面,打两个荷包蛋再加根火腿肠,重点是要配着老干妈,缓解一下这隔海相望的思念。

在收到offer后,可以申请校内宿舍,也可以组队外边租房住。校内宿舍的好处是近,可以睡到自然醒上课,便宜,2w多一年比外边租房便宜一半、可享受学校健身房的资源。但是需要在所有申请宿舍的人中抽签,中了才能住概率极低,大约7:1的概率,这才是3分靠打拼,7分天注定的事~

宿舍比较常见的是公寓式的QSQ,两室一厅,三人一个房间,厨房、阳台、客厅都有,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大小家电都也齐全,没有什么需要自己买的。离校门口近,出入非常方便。

边外租房,好处是可以随意嗨皮到半夜回来也没人管,还可以组队做大餐!交通上来学校也很方便,最晚从学校开出的班车在晚上11点,周一到周六都有,从学校到大学地铁站的B出口,一趟要5港币,八达通和零钱都可以。

插播一句,我发现香港校车的司机大叔们,都有一颗少女心!总喜欢用各式各样可爱的公仔,把他的驾驶座装饰的满满当当。每次下车时候都想薅走一只[害羞捂脸]。

还有还有,教大每年的毕业晚会都会邀请一些社会重要人士参加,上一届邀请了林郑月娥,这一届是马云,谁能说清,你去又会见到谁呢?

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来说,香港的教师无论是受社会尊重程度还是起薪点,都是内地无法企及的。

至于香港教育大学毕业后的去向以及可行性,我分为三个部分来讲:

香港的教师工资跟内地有壁的差距,因为香港特别重视教育,所以教师的工资很高。根据新港教育资助委员会的相关数据显示,香港八大中,香港教育大学的毕业生年薪仅次于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在280k港币左右;所有专业中,教育类专业的薪资仅次于医科和商科,每个月在25k左右。

针对在香港教育大学毕业的硕士生,可以留在香港做老师,但有难度,而且粤语不行的话留下来更难。

第一种情况:在教大读完一个教育相关的硕士毕业的学生,首先需要通过教师语文基准试(LPAT),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9月,考试时间在1/2月份,5月份会出成绩(需要达到level3以上,很难),报考网址点这里:。

其次,需要攻读一个PGDE课程,这个课程一般每年的11/12月开始招生,可以直接在教大就读,但不能和MA一起读,也就是说你必须在硕士毕业后才能报(一般全职一年,兼职两年),但是由于签证的问题,只能边工边读,也就是说必须要读满两年。

如果是不想攻读这个课程的,第二种情况:本科就读的是内地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可以尝试申请“师资训练豁免事宜”,让其评估你内地师范学校就读的本科学位,是否能相当于香港本地的教育学位(香港的本科包含PGDE课程),需要自己带着双证+成绩单+实习证明+教师资格证去去申请。

我学生回大陆就业一般的出路:

  • l 去高校行政岗/国际学校

首先纠正一点,香港的硕士回大陆后是可以正常考编做老师的,不存在什么不能考公考编的现象,不过有些地方的就业编制只允许本科也是师范生的学生考。教育专业对口的考公岗位一般是教育部直属的,好多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如果你要考公,先确认对口学历、专业,然后你再挑专业申请。

高校讲师一般要求博士以上学历,我学生进高校的,多数是报辅导员、教务处、图书馆等行政岗位。国际学校也有很多学生去。培训机构就很多了,不讲了。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去高校或者去一些国际学校做老师,正好需要一个硕士学历,那教大认可度高申请又不算难,可以考虑;但如果你已经有了教师的编制,那20万买个硕士学历,你回来还是要考编,那不至于。我一直跟学生强调,要不要去读研,首先你要搞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读研是为了什么。

想去高校就职的可以到溜一圈。

香港的授课型硕士不管是回内地考博还是申请海外读博都是可以的。

只要是海外正规大学的硕士学位,都可以按照正常的流程来申请博士,但是英港的毕业证一般要写完论文的第二年年初甚至更晚才能拿得到,加上中间的留服认证时间,根本赶不上毕业当年的报名时间(8/9月份),只能第二年再报名。简单来说,就是你毕业以后必须gap一年才能考博,因为时间赶不及。

申请制:需要自己联系导师,主要看学生的本科/研究生学校背景和绩点,语言要求雅思7+/托福100+(一般情况下),做过什么科研项目(主持或者参与),发表过什么核心文章(北大中文核心文章独立发表两篇以上,或者CSSCI来源核心期刊一篇)。

考试制:跟考研差不多,也是初试+复试的形式。初试专业课+外语,复试则主要看学术期刊发表情况,以及本科研究生的论文。

可以,可能你现在直接申请PhD比较困难,一年的master正好给你缓冲的时间,是一个很好的跳板。香港的教授和国外的connection也会更多,推荐信更有说服力。

对于还在纠结的同学,欢迎在下面留言告诉学姐你的困惑。考虑好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想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个学历对你的帮助有多大,再决定要不要去,找准目标,好多问题相信也就能引刃而解了。


其实香港申请非常简单,99%的被坑的人主要原因是了解不透彻

我是April学姐,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5年来帮助过近5000+学生留学,因为我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非常能够感受到学弟学妹们的迷茫和焦虑!

我以我5年的亲身经验,把一些碎片化信息整合在了一起。大家不要到处问来问去,相信我,耐心的花1个小时,认真学学上面几篇攻略,你彻底了解了香港留学以后,你自己也能DIY!

另外,21Fall学生的申请录取动态和最新资讯我会每周保持更新,大家不妨对照他们的背景,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申请成功的可能性,心里有谱才能畅通无阻!

如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我看到会尽力全面解答。加油,我们香港见!

}

  原标题:高考430分,选测有一个B+的江苏考生白湘菱最终申请了香港大学,专业意向读金融

  在江苏2020高考中考出430分高分的淮安女生白湘菱,最终将去向何方?8月2日上午,记者联系上了白湘菱的妈妈,她表示,女儿最终申请了香港大学,专业意向为金融类专业。

  历史B+让她与众多名校无缘

  作为2020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白湘菱作出这样的选择,和她高考的选测等级有关。虽然语数外三门的成绩达到了430分,但她因为选测等级中,历史科目为B+,遗憾与北大清华等高校无缘。

  此前,本报曾经对此做过专门解读,为啥全省的文科第一名,有一个B+就无缘清北?那是因为现行的江苏高考方案中,语文、数学和外语的总分为480分,考生的另外两门科目则以选测等级的方式来计入成绩。全国C9联盟高校对江苏高考的招生政策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全都要求选修科目等级在A以上。

  网友们一度表示震惊,优秀的学生,高校能否破格录取?记者联系了北大、南大等多所高校。北大江苏招生组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破格录取白湘菱的通知。南京大学负责淮安招生工作的李老师表示,招生组关注过白湘菱的情况,但招生工作中规则先行。

  历年高考中,高分考生选测等级中出现不是双A的情况,白湘菱并不是首例。2019年南京市的理科高分考生蔡壮,在高考中考出了429分的好成绩,然而选测等级中,化学科目却没能得到A,仅获得B+。当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在江苏省录取时,对两门选测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物理最低要求为A,另一科目最低要求为B。蔡壮的选测等级要求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招生政策,高考分数也毋庸置疑达到投档线,最终,蔡壮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

  最终申请香港大学,入学面试全英文

  白湘菱申请的香港大学,在内地采用的是独立招生方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港澳高校招生”专题显示,在内地招生的21所港澳高校有两种招生方式,一种是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2所高校采用的统招方式,另一种是香港大学等13所香港高校和澳门大学等6所澳门高校采用的独立招生方式。

  包括香港大学在内的13所港校,招生计划不分到省。考生须参加高考,并按照港校的要求报名,参加学校单独组织的笔试和面试,由学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其他要求录取新生。凡被香港13所独立招生院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内地高校远程网上统一录取。

  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官方显示,港大二零二零年度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预计招收300名学生,各省市不设名额上限,择优录取。同时,港大注明,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内地2020年高考生均可申请报读香港大学。港大的内地招生计划不同于内地高校统一招生机制,有其独立的报名程序。在录取过程中,港大会优先考虑以下因素:申请人的高考总成绩及英语成绩;申请人在面试中的综合表现(如获面试资格);申请人的综合素质。面试将以全英语进行。

  记者了解到,1998年,香港高校本科课程开始招收内地生,开启内地高中生赴港“求学之门”。每年赴港读本科的内地学生,曾掀起港校抢夺内地高考尖子的话题,也为香港本地生带来良性竞争的冲击。然而近年来,“港校热”逐渐降温。尤其是2013年,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被港大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但在一个月后选择退学,第二年重新参加高考,带着辽宁省高考文科最高分的成绩考入北大中文系,引发轰动。从港校近年的招生情况来看,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获得的高考状元的比例有所下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教育大学研究生学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