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考研有什么参考书可以推荐?

其实中国人民大学听着很难考,但是每年报考的人数并不多,可能比一些211院校的人数还少。人大主要是人文社科类综合性院校,理工科相对比较少,,它有大概9个学科是综合排名第一。我是本科毕业于苏州大学的音乐学,考试之初我有两个选择,人大和中央音乐学院(当时一股脑只想来北京)。结合以往的报录比来看,说实话我有被吓住,最近几年大概招2人,进入复试的也就3个人左右。分数线也是逐步增长,从16年的330到现在的360左右,可以说非常卷。今年进入复试最高分392,最低361。我是抱着自己的野心冲一冲985院校,当时心里想着的是考上万事大吉,考不上就调剂,我没有给自己施加那种压力说必须考上,我就是量力而行,准备的过程不懈怠,肯学习就不遗憾了。

1.温馨提示:人大学音乐学的期中和期末试题基本年年都能命中考研真题,大家一定一定要参考一下。例如2021年真题的最后一道压轴题与2020年春季期末A卷最后一题基本一致,2020年真题的第一题与2020年春季B卷中的一道题完全相同。

考研前期准备:1月份咨询学姐(可以通过人大群找到学姐咨询,淘宝找到卖资料的咨询等,途径很多)考试技巧,参考书如何买,参考哪些题目,时间如何规划等,然后投入正式复习。

2.英语: 对于文科类的考研来说。留给政治和英语失分的空间并不多。而且对于北京大旱区校区来说,英语和政治存在压分现象。所以更要好好把握。我算是反面教材了,英语只考了60分,很拉跨。考研期间我的参考资料是英语单词书和英语历年真题。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学,顺序是阅读,翻译,完型,作文。这几部分我都听了唐迟老师的技巧课,后期参考了刘晓燕老师的作文。

我比较擅长背东西。政治只参考了肖爷爷的一千题和肖四肖八等一大堆模拟题,我自认为真题参考价值不大,毕竟每年的考点热点时政在变。我是根据1000题来背知识点的,主要是记知识点儿,第二遍主要是自己做,然后标记错题,再做一遍,直到无错题。大概8-10做选择题,11-12背诵大题+做选择+做模拟题。最后一个月是四门课同步进行的,所以时间要好好把握。我是早7晚11,中间吃饭1小时,午休40分钟,其他都在学习。

a.参考书:《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宏建

《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彭吉象

《中国近代音乐史》 汪毓和 人民音乐出版社

《西方音乐史简编》 沈旋等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杨荫浏 人民音乐出版社

c.612艺术概论:主要是对艺术整体上的阐述,各个门类的风格特点,艺术家的创作及发展,艺术基础知识如艺术与经济、社会、科学、政治、哲学的关系和热点问题如网络用语,最新的电影电视剧。这门课比较注重理解和逻辑,直接背诵我觉得作用不是很大,容易忘。我是第一遍先整理出思维导图,这样大概知道了这门科目的考试思路和过程。第二遍是分别背诵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的内容。我是分点背,考试的时候也是按点给分,自己整理出关键词,如果实在忘记了就用自己的话把点扩充出来。例如八大艺术门类加起来大概有1000个名词解释的点,只考其中的8-10个,背诵量非常大,不可能每一个都能滚瓜烂熟,我会把这些归类+关键词,然后分点背诵。大题我主要是听视频课,考研题库公众号里面有很多视频,我是东拼西凑来总结重难点的,毕竟不是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你都需要听,为了节省时间,只听自己需要的部分。

22真题: 名词解释《美的历程》,艺术的自律性,巫术说,《仲夏夜之梦》,康拉德.费德勒,《洛神赋图》,巴洛克,《义勇军进行曲》,艺术典型,隐含的读者

简答 1.简述艺术和哲学的关系。2.简述情感在艺术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述1.批评的内涵与功能是什么?在网络传播语境中结合实例谈谈新时代的艺术批评。

2.结合你对庄子解衣般礴的理解,谈谈艺术创作。

3.结合实例,谈谈艺术的功能和和主要的特征。

主要考中外音乐史的来源与发展,包括各个历史时代的音乐流派、音乐风格、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音乐特点,音乐传递的思想和观念等。这门课的难点就是容易把人物,作品,流派,风格弄混淆。我的方法就是三步走,第一步总结思维导图,第二步分点背诵,第三步自测和巩固。方法和艺术概论相同。这门课的大题部分其实比艺术概论简单,考的几乎都是已经背诵过的,10-12月份可以自己按照复习资料的大题部分,自己规定时间内作答,然后对照答案,查缺补漏。

22真题: 名词解释 新古典主义,《大武》,弹词,朱载墒,《蓝色狂想 曲》,马可,《牧神午后》,标题交响音乐,阿炳,古斯塔夫.马勒。

简答1.简述刘雪庵的创作及其成就。2.简述“强力集团”的代表及其艺术成就。

论述1.以荀子《乐论》为基础论述荀子的音乐思想。2.论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点及创作(至少要详细论述两个代表作曲家)。

复试是综合考察和外语听力的考察,复试和初试的比例是各占50%。所以一切皆有可能,逆风翻盘的机会完全是有的,前提是顺利进入复试。近几年都是线上复试。包括专业课,英语,综合素质面试。每一部分大概是两个题目,也就是大概一共会有六个问题。专业课可能会考对作品的分析,你对中西音乐发展的看法等。英语主要是考察你的听力和表达。综合素质大概就是毕业设计,思政类考察。可以在淘宝上购买复试资料,里面内容很全面。但是我觉得的平时积累很重要,因为线上的问题比较随机。很考验应变能力,逻辑能力,沟通能力,回答时候最好是分点分析。

学弟学妹们,考研如同人生的一场修行。在这个过程里面,你会看到自己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一面,努力,上进,抗压超强。我们很强大,似乎又很渺小。强大的是我们的毅力,渺小的是我们与几百万人同行。我们跌倒,迷茫和彷徨又坚韧,期待和向往。考研很累,又很快乐。努力的你,会见证一切。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理论考研参考书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理论考研参考书目(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作曲理论:和声:缪天瑞:律学;黎海英:汉族调试及其和声;马德莱理查林:调式及其和声法;徐源:音乐织体学纲要;桑桐:和声学教程(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库斯卡特:20 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交响曲分析;文森特佩尔西凯蒂:20 世纪和声和音乐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勋伯格:和声与结构功能;汪成用:近现代和声思维发展概论;M卡纳:当代和声20 世纪和声研究;犬霍罗得夫:论西方三种和声作法。德基泽勒著,杨立青译: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年;复调:勋伯格:作曲基本技法,上海文艺;兴德米特:作曲技法(共三卷),人民音乐;申克:自由作曲,人民音乐;陈铭志:赋格曲写作,

2、上海文艺;陈铭志:复调写作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年;陈铭志:复调论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徐孟东:二十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人民音乐。林华:复调音乐简明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3、:管弦乐法原理,杨立青:管弦乐法配器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2012 年。音乐分析: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年;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年;贾达群:结构诗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年;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年;申克尔:自由作曲,陈世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年;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下),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年;姚恒璐: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年;视唱练耳:单声部视唱教程(下册)第八章(上音);周温玉:带伴奏视唱曲80 首;许敬行:四声部和声听觉训练。

}

慢慢来,比较快----唐迟。我的整个考研过程是伴随着唐迟老师的这句话度过的,在考研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常常会乱了阵脚,所以,唐老师这句话对我来说很重要,他让我在孤军奋战的日日夜夜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z最后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我准备考研的那天是201931日,那天和考研的战友(也是我的本科室友)一起租了房子,准备安心学习,因为考研不允许三心意,不是像期末考试那样光复习重点就能应付的考试,跟考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所以当你决定要考研的那天起,就要放弃看你最喜欢的电视剧、综艺,放弃兼职赚钱,放弃手机里最心爱的游戏,考研的这一年多里要抵抗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彻底把心静下来,埋头学习,听起来可能有的同学觉得好难呀,但是到了最后,不管你有没有成功,你会认识、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并且当你为了心中向往的学府而努力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过程是一个充实且幸福的时光。

我本科就读于湖南省一所双非一本院校,主修声乐,但是学校比较重视理工类,艺术学习氛围不算太好,所以想在声乐演唱方面得到较大的提高,于是报考的院校就锁定在了专业音乐院校,全国有8所老牌音乐院校,选择武汉音乐学院一是因为她的表演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二是离湖南省比较近,由于艺术的特殊性,考研需要提前找专业导师上课,所以来回比较方便,这里还想说的就是,决定好哪个院校就不要轻易更换,否则容易劳民伤财。我确定考武汉音乐学院之后就把招生简章都细细的研读了几遍,比如考试科目、分数线、招生名额、录取名额等等,然后就通过新祥旭介绍找了老师上专业课,(在这个途中非常幸运学姐,不光给我耐心指导,还经常用自己的考研事迹来给我加油打气,于是也很幸运的联系到了我研究生期间的两位老师),给各科设置了考试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武音声乐专业考研中,排名靠前的考生公共课和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100-120分之间。想要进入武汉音乐学院的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以上,个别年份需要115130分。武汉音乐学院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型士研究生,值得注意的是,声乐系从2020年开始,停止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只招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报考武音的人数也不会少,大家心里一定要有数,并且敢于报考武音声乐系的多是演唱专业比较优秀的同学,并且二战或二战以上同学多。考试难度的话要综合性看待。

英语(3--12月):英语对于我们艺术生来说是前期花时间最久的一门,因为很多人会在英语上被刷掉,所以一定要认真的背考研单词书,反复记忆直到上考场,做长难句分析,刷阅读理解,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跟网课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建议报班学习。我这里有一个背单词的小方法,默默记单词app,根据遗忘曲线设置记单词的模式,效率很高。

政治(7—12月):可以买肖秀荣的书自学,也可以报班,还是根据自己的成都来决定,我以前是文科生,高考的文综245分,其中政治基础比较好,所以政治是买了肖老师的精讲和1000题自学的。

专业课中西方音乐史(6--12月):买了武汉音乐学院田可文老师编著的《中西方音乐史考试纲要》、《中国音乐通史》和《音乐考研复习精要西方音乐史》(杨九华编著),结束了学校的课程我就住到武汉去了,并且跟着老师学习音乐史,武音表演专业的中西音乐史各自有十道题,五道名词解释题、三道简答题、两道论述题,武音并不提供专业课参考书,近几年出题越来越发散和综合。但还是有迹可循,音乐史的基本概念还是比较重要,前面提到的田可文老师的中西音乐史考研纲要一定要耐心的啃完。音乐史每一个知识点都很重要,不要有投机取巧的心态,即使是某本书中很小的知识点也有可能以论述题的形式来考查,所以音乐史重在积累。难点:梳理框架可能比较复杂,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要以时间为中心来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梳理。

专业课和声曲式(6--12月):是从暑假开始,先学习和声,教材是《和声分析351例》吴式锴编著,每天两道和声题,和声大概一个月学完后开始上曲式课,教材是《音乐作品分析实用教程》上下册张璟编著。音乐史建议梳理全书,搭建知识框架,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一定要耐心啃下书本,反复记忆直到上考场。和声曲式,基础很重要,和声分析是曲式分析的基础,和声前期大量做题,曲式分析则需要清晰掌握几种曲式的特点,武音常考复三部曲和奏鸣曲,值得注意的是,武音每年在和声曲式和英语上刷下很多人。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复试的内容主要是声乐演唱,也就是主科,(演唱传统民歌或根据传统民歌改编的歌曲不少于一首,戏曲唱段或根据戏曲唱段改编的歌曲或古曲不少于两首,歌剧唱段和创作歌曲各一首;英语听力测试;声乐作品视唱。由于疫情防控,我是20206月初参加的复试,并且是网络复试,往常都是4月底进行复试。我复试的大概流程就是,636日期间在小艺帮app里按照复试的要求提交演唱视频,和英语口语视频。

声乐专业不同于其专业,在准备初试的同时就要准备复试,最好是可以找到目标院校的老师进行辅导,一是有针对性的训练,能够较大的提高专业,二是也能够使自己的演唱风格更贴近老师的审美,因为每个老师对演唱作品的审美要求都不同。所以复试的准备也要越早准备越好。声乐要多听多练,找到准确的方向,但是切不可瞎练,找到科学的方法是关键。俗话说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三日不练老师知道,所以学艺术要有颗持之以恒并且耐得住寂寞的心,另外,复试的歌曲准备好之后,找到好的艺术指导老师也非常关键,优秀的艺术指导能够带动在演唱中的情绪,使演唱加分,最后陪伴同学们上考场的就是艺术指导老师,因此要在考前跟艺术指导老师合声乐演唱歌曲的伴奏,最后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英语听力测试就是老师提问,同学们用英语回答,也就是与监考老师用英语交流,难度大概在英语四级左右。

看谱唱唱,字面意思,有简谱跟五线谱的声乐作品,考生随机抽。

复试在武音研究生招生中占比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说初试决定是否能够参加复试的资格,复试决定是否能成为研究生,因此复试的成绩非常重要。

在整个考研过程中,又哭又笑过,这条路需要强大的毅力,它不像高考,考研更多的是一个人的奋战。很多都说,大四不考研,天天像过年,回忆起当年的考研生活,有过迷茫无助,有过快乐幸福,总之当你咬牙坚持下来了明天的阳光格外灿烂,想想以前的疯狂长痘、发胖和失眠到现在觉得一切都值得,因为我还可以继续为着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去学习,去不断提升自己,去认识更好的自己,让以后的自己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希望每一个考研的小朋友,当你决定好了考研,就放手去拼搏一场吧,愿你们都收获到满意的答卷和更好的自己。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贝多芬奏鸣曲哪首适合考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