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23课形近字?

1、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2、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3、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1、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的信心。

教学重点:信息、信息处理工具;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信息和信息技术两个概念的理解。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对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讨论回答)。

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课题: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

每天我们通过实物、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就叫做信息。

(1)信息的获取和储存

计算机是如何进行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呢?(教师打开电脑边讲解边演示)计算机是利用各种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的(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等都是输入设备)再经过信息处理的硬件和软件设备(主机),对信息进行储存和加工处理,在从各种输出设备把处理的结果输出出来(显示器、打印机等等)。

小结: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储存、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

(结合“想一想”和“继续探究”教学,主要是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1、讨论回答:信息和计算机有什么联系?举几个信息的例子。

2、口述:人类处理信息的过程,举几个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例子。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变得更加快捷,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来自全球的各种信息,也可以将信息快速地传递到世界各地。我们的处理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课就更加的重要了。

学习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认识计算机主要部件的作用。

2、掌握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3、掌握鼠标单击和滑动基本操作。

1、意识到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

2、意识到要有效利用计算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正确开关机的操作顺序

教学难点:鼠标单击操作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机,而且知道了计算机本领很大。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无处不在,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基本组成,正式开始接触计算机。

在我们接触计算机之前,先了解一下计算机都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帮助我们以后能正确地使用计算机。(以多媒体课件和实际设备辅助讲解)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开机步骤

四、鼠标滑动和单击操作

2、学生练习,巡视并指导和点评,纠正错误的鼠标使用方式。

3、运行Windows XP附件的计算器应用程序,练习单击操作。

第一步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

第二步单击“开始”菜单中“关机”选项。

第三步单击“关闭Windows”对话框里的“确定”按钮。

第四步计算机自动切断主机电源。

第五步切断显示器电源(提醒学生:关机时一定记住最后关掉显示器,千万不要让计算机“睁着眼睛”休息)。

2、学生练习关机操作,巡视并作指导和点评。

六、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回忆开关机的步骤,并提醒学生开关机的一些重要注意事项。

在学习了本课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后,我们在开关计算机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人身自由权。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非法搜身。

1、初步学会使用“开始”菜单。

2、掌握鼠标双击和拖动的基本操作。

3、认识窗口的结构并掌握基本操作。

1、意识到有效利用计算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使用“开始”菜单;认识窗口的结构并掌握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鼠标双击和拖动操作

一、复习开机和鼠标单击的操作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正确开机。现在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开机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并开机,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想一想,鼠标单击操作一般用于做什么事情?

二、窗口结构和鼠标双击的操作

鼠标除了单击操作之外,还有另外的几种操作方式。现在我们来学习鼠标双击的操作方式。将鼠标指针移到需要操作的对象上,快速连续地按两下左键后,立即松开。请同学们试一试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注意屏幕显示的变化。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的电脑”窗口,说说看窗口里都有什么?(引导学生认识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和状态栏)

三、窗口基本操作和鼠标拖动的操作

1.窗口的最大化和最小化

(1)学生探究,教师请操作正确的学生说明两个按钮的作用,并演示操作过程。

(2)边讲解边以“我的文档”窗口为例进行演示。

2.窗口大小、位置的调整和鼠标拖动操作

窗口的大小和位置还可以调整。(教师示范)

第一步:双击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单击“还原”按钮让窗口缩小一些。

第二步:把鼠标指针移到窗口的右边框上,指针变成?时,按住鼠标左键,移动鼠标到一定位置后再松开。这时我们会发现窗口的宽度发生了变化。把鼠标指针移到窗口的标题栏上,同样先按住鼠标左键,移动鼠标到一定位置后再松开。这时我们会发现窗口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教师强调鼠标拖动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做两个练习)

复习关机操作(学生关机,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习了本课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后,我们在使用鼠标打开Windows的窗口时,单击和双击有什么区别?

姓名权。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滥用和假冒。

第4课 用计算机辅助学习

2、学会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

3、认识课件的常见功能。

1、体会多媒体课件的功能以及对自己学习的作用。

教学重点: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

教学难点:多媒体课件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一、复习“计算器”程序的应用和鼠标单击的操作

出示题目:988+598?;139-97。(让学生进行操作)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四季的脚步”

计算机不仅可以进行运算,而且还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这节课上我们先请计算机当一回语文老师,教我们学习“四季的脚步”。(打开“四季的脚步”课件)

1、朗读“四季的脚步”。

请同学们认真听计算机是如何朗读“四季的脚步”这首诗的,边听边看屏幕上画面,想象四季的景色。(打开朗读页面)

大家说计算机朗读得怎么样?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快跟着计算机练一练好吗?(引导学生依次打开“课件”→“朗读”,然后分组让学生分节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2、做“四季的脚步”练习题。

刚刚大家朗读得都不错,现在计算机老师要考考大家,能不能回答一个问题。(打开课件中的“练习”→“填空”,学生回答,学生打开课件,自己检查答案)

计算机最喜欢春天,他写了好几首“春天的脚步”儿歌,大家要不要读读看?看看计算机写得好不好?(引导学生打开“练习”→“编儿歌”,学生朗读)

计算机能编“春天的脚步”,我们也能编。现在相邻的同学轮流仿照《春天的脚步》编儿歌,看哪个小组编得最多最好。(让几个学生朗读自己编的儿歌,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三、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时分的认识”

计算机不但可以教语文,而且还可以教我们学习数学。现在请按照老师的操作方法打开桌面上的“时分的认识”图标。(教师示范课件的操作方式,学生自主操作课件)

(引导学生通过课件找到正确答案)

四、用教学软件辅助学习

除了利用课件外,还可以利用教学软件来学习知识。(演示利用“海阔天空”光盘学习计算机的初步知识的操作方法。)

今天我们知道了如何利用计算机帮助自己学习,下课后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这堂课的收获。

肖像权。未成年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

第5课 用计算机娱乐

1、学会用“CD唱机”播放音乐。

2、学会用计算机播放影碟。

3、初步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

1、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实践活动中理解计算机在娱乐方面的功能,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总结,建构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用多媒体辅助娱乐。

教学难点: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

一、玩纸牌游戏复习鼠标单击、双击和拖动的操作

打开纸牌游戏的路径:开始→程序→附件→娱乐→纸牌游戏。

用计算机不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欣赏动听的音乐、放映精彩的影碟。我这里有一张CD唱片,大家仔细看看你的计算机,猜猜看,这张CD唱片应该放置在哪里才能让计算机读出里面的音乐文件呢?

1、出示计算机组成部件图,让知道方法的学生回答并做示范,演示如何将CD放入光盘驱动器,实时指导和点评。

2、分组练习:座位相邻的学生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6~8人。

3、简单讲解评分表填写要求后,各小组播放自己选择的曲目。播放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CD唱机窗口的按钮功能。全部小组播放完毕后,教师收集评分表,并将分数录入Excel表格中,自动计算各组的平均得分。

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小组挑选的歌曲最受欢迎!下面我们要学习如何用计算机看电影。为了表示对×小组的感谢,我们优先让他们挑选影碟。(按照得分高低,让各小组顺序挑选动画VCD)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了一张存放电影文件的VCD光盘。大家先观察一下,VCD与CD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回答:外表与CD相似,但内部存储的内容是不同的,并解释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刚刚大家欣赏了CD音乐,是怎么做的呢?那VCD又如何播放呢?(引导学生将VCD插入光驱,自主探究“控制窗口”按钮上的功能)

请各个小组轮流为大家放映电影。放电影的同学要满足看电影同学的需求。

(组织学生相互考察电影播放的各种控制、操作能力,检验学生对“金山影霸”控制窗口上按钮功能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自己尝试保存喜欢的VCD画面。

名誉权。未成年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成年人的名誉。

1、认识键盘,了解键盘分区。

2、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情况。

3、熟悉正确的指法分工。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正确的输入指法,以保证学生的眼睛健康和提高输入的速度。

教学重点: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和主键盘区的四个控制键;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 Lock。

教学难点:双字符键、Shift 和Backspace键以及使用正确的指法进行输入。

二、演示观察,学习键盘分区

现在请相邻的同学互相指着自己的键盘熟悉四个分区的位置。

2、主键盘区(对应主键盘区图讲解)

主键盘区主要由字母键、双字符键、控制键组成的。

三、键盘操作的正确姿势

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跟着做,教师检查纠正

学生练习坐姿,和周围的同学比一比,看谁的坐姿最标准。

四、数字、字母和符号的输入

指导学生练习数字、字母和符号的输入

1、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附件”,单击“记事本”,打开“记事本”。

2、分别输入自己的姓名的汉语拼音,按编辑区中的“←”。

(抽查学生回答“←”键的功能——将光标往左移一个字母。并让学生猜测编辑区中的“→、↑、↓”键的功能)

3、把光标移动到最后一个字母处,然后按编辑区中的“回车键”、“退格键”、“空格键”。

4、(抽学生回答各控制键的功能——按“回车键”光标移到下一行;按“退格键”删掉了刚输入的名字拼音的最后一个字母;按“空格键”输入了一个空格)

5、在新的一行依次输入26个英文字母。

6、按“大小写字母锁定键”,然后在新的一行依次输入26个英文字母。

(抽学生回答“大小写字母锁定键”的功能,并进一步让学生猜测,如果仍然想输入小写字母,应该怎么办?)

7、按住键盘上任何一个上档键再依次敲双字符键。

(抽学生回答“上档键”的功能:Shift键+双字符键,输入的是键面的上档字符。)

荣誉权。未成年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其荣誉称号。

(1)初步认识Windows 98、桌面和“开始”菜单。

重点:了解Windows 98,掌握启动、退出的方法。

难点:鼠标器的操作,Windows 98桌面和“开始”菜单。

同学们,前面我们了解到计算机有许多的功能和用途,大家想打开计算机去看够究竟吗?

找开关:找到苹果样图案,即为开关。

学生试一试打开计算机。

Windows 98的操作界面直观图形化。

同学们一同来看看桌面上有那些东西?

右手食指放在左键上、中指放在右键上,手指自然弯曲握鼠标器轻轻的移动右手,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

(2)鼠标器的5种操作

我们怎样使用鼠标器呢?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有5种(板书:指向、单击、拖动、双击、右击)

(讲解,学生动手试一试)

(教师广播边说边演示)

(1)Windows 98,将桌面上“我的电脑”、“回收站”拖到别的位置,然后在把他们拖到原来的位置。

(2)用鼠标器把任务栏拖动到桌面的左边、上边、右边,再拖到桌面的下边。

(3)移动指针指向任务栏右端显示的时间上,可显示当前的日期。

(4)依次单击“开始”按钮和“关闭系统(U)”命令,弹出“关闭Windows”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重新启动计算机(R)”命令,再单击“是(Y)”按钮,计算机重新启动Windows

财产所有权。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卦、扣押、冻结、没收。

1、 使学生学会使用“翻转/旋转”命令。

2、 讲解法制知识。

师:同学们瞧,这个风车美丽吗?想不想知道它是如何制作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翻转/旋转”命令制作风车的叶子。

2、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

师:同学们,画好了吗?我们来看看几位同学的作品。(转播学生作品)

师:我们现在来看看“翻转/旋转”命令里的“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有什么作用。

(演示“水平翻转” 和“垂直翻转”有什么作用。)

今天的课堂练习请同学们用“水平翻转” 和“垂直翻转”画出41页“试一试”中的图形,速度快的同学还可以自己创作一些用“水平翻转”

或“垂直翻转”制作的图形。

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享有合法财产的继承权,并受法律保护。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字键的键盘指法操作。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键盘上的分区。那有谁能来告诉其他同学,该怎么分呢?

老师启动光盘进入“世纪博士”。让同学们观看。(略)

3.选择一种打字练习软件进行训练,如:金山打字精灵。

4.利用配套光盘中的“数字碰碰车”软件进行练习。

1.你熟悉了主键区上的字母与数字键了吗?

2.你按键时,是否按键盘指法操作?

著作权。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Caps lock键的使用。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功能键,它是Caps lock键。英文26个字母有大小写之分,Caps

lock键的作用就是控制键入的字母,是大写还是小写。

(老师启动光碟,进入世纪博士“Caps lock键的使用”。)

1.选择一种打字练习软件进行训练。

2.利用配套光盘中的“键上行”软件进行训练。

1.Caps lock键起何作用?请把上课的内容重复一遍。

2.各键的指法熟练了吗?

专利权。未成年人对其获得批准的专利享有专利权,并依法得到保护。

1、通过练习使同学能够熟练鼠标拖动操作。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师: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鼠标的功能。接下来让我们跟世纪博士练习一下。

师:请同学们打开“信息技术”,选择“第四课”单击左键。现在开始练习。

(学生就按老师的做法去练习)

将鼠标指针移到需要操作的对象上,按住左键,移动到目标位置(鼠标指针及对象跟着移动)后再松开。

将鼠标指针移到需要操作的对象上,按一下右键后,立即松开。此时,会弹出一个与所在对象有关的快捷菜单。

1、运行Windows98附件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练习鼠标拖动操作。

(1)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

(2)单击菜单中的“程序”选项,弹出“程序”子菜单,如图所示;

(3)单击子菜单中的“附件”选项,弹出“附件”子菜单,如图5-2所示;

(4)单击子菜单中的“游戏”选项,弹出如图5-3所示;

(5)在“游戏”子菜单中,单击“纸牌”选项,弹出纸牌游戏窗口,如图5-4所示。

2、让同学们来比一比“看谁选择得快”软件进行速算练习。

1、你熟练了鼠标拖动操作吗?

2、鼠标拖动操作一般用于做什么事?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对未成年人的信件,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或检察机关依法进行检查,或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下)的信件,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拆外,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家长和老师)不得私拆、截留、隐匿、毁弃。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WINDOWS98操作系统,了解鼠标的基本操作,掌握正确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系统的方法。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那有谁能来给其他同学讲讲计算机到底有哪些基本组成呢?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节影片,并做好思考。

(老师启动光碟,同学们也相应做好笔记。)

师问:同学们看了这部影片后有什么问题弄不清的,需要其他同学帮助解答了呢?

(启动计算机后,进入WINDOWS98系统后,我们所看的画面,这就是“桌面”)如图所示:

师:那有谁能来告诉老师,应如何启动计算机,也就是“开机的顺序呢?”。

(让学生动手演示,老师把屏幕转换给其他同学看)

师:请大家动起手来,按下列的要求操作,把你看到的变化填写到括弧内。好吗?

(老师把屏幕返还给同学)

四、新授。(如何关机)

师:请同学们按下列步骤,跟老师一起关机,好吗?

师:第一步: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

第二步:单击“关闭系统”,弹出对话框:

第三步:选择“关闭计算机”后,单击“是(Y)”,此时计算机自动进行关机操作;

同学们回去后,应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2、 关机的操作步骤?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未成年人对国家各项工作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第13课 神奇的信息世界

1、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取得国家赔偿权。未成年人依法有取得国产赔偿的权利。

第14课 画方形和圆形图形

1、学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 : “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 (投影出示课题)

1、教学“矩形” 画图工具

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

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矩形。

②按下Shift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③当正方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正方形。

2、教学“圆角矩形” 画图工具

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

3、教学“椭圆” 画图工具

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相同的。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

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怎么画?

4、教学“多边形” 画图工具

操作步骤:(师生讨论得出)

教学画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布局,提问:图形的组成以及每一部分是什么图形,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实现?

6、练一练 画出下面的图形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画图工具?

宗教信仰自由权。未成年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第15课 玩“纸牌”游戏

1、让学生掌握纸牌游戏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学计算机知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纸牌的规则。对策:加强操作练习。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我们使用纸牌游戏对鼠标的操作进行练习。

师(讲解并演示)启动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是:

(1)先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双击“游戏”组图标,打开游戏组窗口。

(2)双击“纸牌”程序图标,此时就打开了纸牌游戏窗口。

3、用鼠标玩纸牌游戏的方法

移动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动的。移动时用鼠标拖动牌到需要的位置。可以将牌移动到另一张牌的下面,也可以将牌移动到目标位上。

翻牌:用鼠标单击要翻开牌的背面。一张背面朝上的牌就会翻开。

发牌:就能当窗口中所有的牌都已无法移动时,用鼠标单击一下发牌区,可以开始翻牌。

将纸牌快速移动到目标位上:用鼠标双击可以移动到目标位上的牌。例如:双击A,就可以使A快速移动到目标空位上。

师(演示):将牌局重新开始的方法是:单击“游戏”窗口菜单条下的“游戏”一栏。再将鼠标移动,单击“发牌”选项。纸牌游戏重新开始。

师(讲解并演示):通常退出纸牌游戏,有两种方法。

可以用鼠标双击纸牌窗口的控制按钮,退出游戏。

也可以用鼠标单击纸牌窗口中菜单条的“游戏”栏,将命令选单打开,再选择“退出”命令。

使用“附件”中的“纸牌”游戏,进行活动。

你感觉到你的鼠标使用的更灵活了吗?

1、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未成年人的民族风俗习惯依法受到保护。

2、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范文(精选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篇1

  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谁还记得《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座大桥的?指名说说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

  (南京长江大桥有9个大桥墩,22孔引桥,大桥分两层。底层是铁路,铺双轨。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

  这座现代化的桥梁是1968年建成通车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石桥,名叫赵州桥。

  (1)读课题。注童读准zhàozhōu这两个翘舌音。

  (2)轻声读课文。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

  (3)用部首查字法查“创、固、慧、遣”等字。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意思。

  (2)指名回答结果。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4.指导学习第l自然段。

  (1)阅读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在图上指出赵州桥的位置。

  (3)课文是围绕哪个重点词语来叙述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说说“世界闻名”的章思。跟这个重点词语有关的词语还有哪些?(“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

  以上这些词语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

  (1)抄写生字。重点指导“减、慧”书写的间架结构。注意“减”字的偏旁是两点,“慧”字上面部分中间不要加竖。

  (2)完成作业本1、2题。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知道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3、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中的重点词句是什么?(“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5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

  (桥面又长又宽);第1句写了什么?(全都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3句写什么?(写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第4句写什么?{这一句揭示了“这种设计”的作用);第5句写什么?(点明了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是一个创举”)

  教师小结:因为“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桥史上从未有过的,所以说它“是一个创举”。

  4.完成作业本第5题。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句话。

  3.知道赶州桥世界闻名,它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而自豪。

  1.听写生字词语,写好后同桌同学互批.有错误的进行订正。

  2.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划出这段的重点词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这一句是承上启下,引出了赵州桥建筑的又一特点:美观)第2、3句写了什么?(第2、第3句是以“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具体说明它的“美观”)第2句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列举了一些龙的图案,具体说明桥的“美观”。

  启发学生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的意思来写的.怎样写出桥的美观。根据重点词句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

  3.读第4自然段。

  板书:宝贵的历史遗产

  讨论:联系上面3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才干,哪里告诉我们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4.重点指导“不但……而且……”关联词语的运用。

  5.教师总结:赵州桥不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6,完成《作业本》3、4、6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篇2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地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地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理解赵州桥地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地特点和其好处。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了解有关桥地知识,查找赵州桥的资料。课件。预习课文。

  初读课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1、我们刚刚认识了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了解了古代神话。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古代建筑。你知道中国古代有那些著名建筑?

  2、板书课题:赵州桥。课件出示,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介绍课前查找的资料,对赵州桥的设计者及赵州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A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B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C独体字应查的部首:“击”:应查“一”部。“且”:应查“|”部。

  D区别形近字,口头组词巩固。

  3.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带着问题:“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自学第1自然段,这段介绍了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理解“世界闻名”。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1、抄写本课词语。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篇3

  1、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的生字新词。

  2、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1、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三、教学课时:2课时

  一、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介绍赵州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赵州桥建于隋朝,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数次地震、战争、洪水的考验,仍然巍然屹立在洨河上。

  赵州桥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2、识字教学: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3、写字教学:会写的字;指导学生书写工整

  赵、省、县、匠、设

  、计、史、创、举、且、智、慧、

  4、多音字:(1)爪:zhuǎ:(爪子)

  (2)zhǎo:(张牙舞爪)

  5、让学生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1、认真阅读课文,总结归纳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1段:概括介绍赵州桥,强调桥的知名度。

  第2段:写桥的整体结构,要注意突出桥的构造特点。

  第3段写桥栏板上的雕刻,突出桥的美观。

  第4段是对全文的总结,表现民族自豪感。

  2、读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赵州桥的与众不同在哪里吗?

  赵州桥横跨河面,桥下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的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是前所未有的。

  3、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试分析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是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这样的设计,既能减轻流水对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3、读了第二段,分析一下赵州桥为什么举世闻名?

  赵州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赵州桥的建造距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依然存在。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以前的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这种独创的设计,不仅在外形上更美观,在防洪和减少用料的实际用途上,也颇见成效。

  4、读第三段,想一想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第一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5、第三段一共写了几幅雕刻图案?它们有什么异同?

  第三段一共写了3幅雕刻图案。

  相同之处:都是画的两条龙。

  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6、作者是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具体写桥面的美观的?

  按照先分后总顺序。

  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

  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本文通过对赵州桥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具体描写,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1、雄伟:(1)桥长

  2、坚固:(1)没有桥墩

  3、美观:精美图案

  总结:世界闻名,体现智慧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篇4

  《赵州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呈现了赵州桥设计的意义以及创造与修建的智慧并从建筑艺术这个角度,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通过赏图入境──品读感悟──合作探究──美文赛读──拓展交流,感受赵州桥的悠久历史,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研究桥、创造桥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师生课前收集“赵州桥”资料,学生认真预习课文,赵州桥图片。

  一、赏图入境──观桥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19课,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请看大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静静的欣赏

  这座桥,大家一起说出他的名字(板书:赵州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边看图边向你的小伙伴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品读感悟──赏桥

  小组内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选出代表班内展示。

  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话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6、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⑵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⑶作者只描写了3幅是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

  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三、合作探究──议桥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四、美文赛读──赞桥

  师:大家已经非常了解这著名的古桥了,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

  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让我们通过朗读课文来美美地夸一夸赵州桥吧!

  五、拓展交流──梦桥

  师:夸得好!我看出赵州桥已进入你们的心中,想不想了解一下国内外现代化的桥?

  生:(异口同声)想!

  师:(播放国内外造型各异的现代化桥梁,配轻音乐)看了后能不能为这些桥设计一些广告语?大家真是妙语如珠,才思敏捷。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篇5

  《赵州桥》是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从雄伟、坚固、美观三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第一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坐落地点、设计者、建造年代。第二段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在介绍赵州桥的美观时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句表现了桥的美观。第四段写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オ干。

  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学生有较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图片欣赏和文献资料,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赵州桥,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入民的智慧和才干,増加民族自豪感。

  1、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2、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特性和作用。

  3、学习总分的写作手法,并试着写一段话。

  1、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总分写作手法并运用。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深入了解桥文化。

  1、同学们,昨天晚上李老师收到国外的朋友Alen的一份邮件,她说啊,他最近在研究中国的古建筑,她还特别之处,对我们的赵州桥特别感兴趣,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简单地向她介绍一下赵州桥呢?用上老师给出的句式“赵州桥真啊!”

  2、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雄伟、坚固、美观”

  3、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Alen,一起走近赵州桥,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

  三、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1、浏览课文,找出那一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2、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具体语句突出了赵州桥的雄伟?结合图片欣赏直观感受雄伟。

  3、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更直观地突出赵州桥的雄伟。

  4、用洪亮的声音,把赵州桥的雄伟读给Alen听。

  四、体会赵州桥“坚固”的设计特点

  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这种设计”指什么?看图片,直观感受。

  2、“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什么?找一找,读一读,体会自豪和骄傲。

  3、用自豪和骄傲的感情,把赵州桥的坚固读给Alen听。

  五、欣赏赵州桥的“美观”

  1、段首“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过渡句及其作用。

  2、哪些图案表现了赵州桥的美观?读一读,找一找你最喜欢的图案。

  3、小组互读,用手势表演你最喜欢的图案。

  4、该段前两句与后半部分的关系:总分关系。

  5、因美而背诵,根据提示背给Alen听。

  6、感悟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这节课我们带Alen感受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也学习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叫做“先总写,后分写”,请大家根据提示,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

  用自己的话向家人介绍赵州桥。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篇6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⑴“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⑵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⑶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⑴“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横跨、创举、坚固、石栏、同首遥望、图案、设计、雕刻、智慧。

  ⑵“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⑶“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段)

  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1、“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

  2、“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

  3、“查”字。同座互相查写的字。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批改、订正。

  1、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2、交流汇报,感悟课文:

  ⑴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⑵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⑶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3、上下联系,整合课文:

  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4、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5、熟读成诵,内化课文:

  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交流有关桥梁的资料。

  2、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

  四、提示综合性学习

  1、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2、提醒学生注意整理资料,商量商量怎样展示成果。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篇7

  《赵州桥》这篇是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这篇课文,从建筑艺术这个侧面,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1、会认“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重点指导书写“省、匠、史、慧”4个字。正确读写“赵州桥、石匠”等1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3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5、了解课文典型的构段方式,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认识过渡句。

  了解课文典型的构段方式,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认识过渡句。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中,前后鼻音的字和翘舌音的字比较多,教学时要注意正音。“爪”的甲骨文形似一只手,其造字本义是用手抓住,它是一个多音字。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联系已经学过的字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本课可重点指导“省、匠、史、慧”4个字的书写。

  “赵州桥非常雄伟。”这是一个总起句,课文接着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它们都是围绕“雄伟”这个词展开的具体描写。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清楚的方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并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本课词语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学生很熟悉的,可以自行识字练写的,如“中间、河面、流水、而且、水花”等;还有一类是需要教师稍加引导的,如“石匠、桥洞、双龙戏珠”等,这类词语需要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让学生运用文中重点词语,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2、会认“县、拱”等10个生字,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

  3、指导书写“赵、省”等10个字。

  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师:请同学们欣赏图片。(课件出示各种桥的图片)

  2、引入课题:1400多年前,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石拱桥。这座桥叫什么?(课件出示赵州桥图片)

  3、说一说: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指导书写“赵”: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要写得舒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课件出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4、检查生词的认读。(课件出示生词)

  5、指名学生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1)正音:“横”是后鼻音。

  (2)结合语境学习多音字“爪”。

  (3)相机指导部分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的落实,是学好课文的关键。此环节重点要求学生读准生字新词,从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理清内容

  1、自由读文,梳理结构。

  (1)课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上节课,我们跟着流程图感知了《纸的发明》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继续利用流程图感知《赵州桥》一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交流反馈。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预设1:第1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历史,也就是基本情况。

  预设2:第2自然段是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来写的。

  预设3:第3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美观。

  预设4:第4自然段写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意义和价值)

  (3)小结学习方法:我们根据流程图,学会抓关键词提炼主要内容,很快就知道文章写了什么。

  2、首尾结合,读出文章的意思。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谁来读读第1自然段?

  (2)理解“世界闻名”。

  ①它可以换成什么词?(远近闻名、中外闻名)

  ②资料补充。(课件出示资料)

  ③用“世界闻名”造句。

  (3)赵州桥之所以世界闻名,是因为它凝结着无数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③指导书写“智慧、历史”。

  慧:上下结构,下面的心字底要写得扁些、宽些。

  史:独体字,“口”要写得扁些,撇、捺要写舒展。

  收集关于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料。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从“学习”到“学会”?课堂上延续《纸的发明》的学习方法,根据流程图,抓关键词,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田字格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省、县、匠、设、计”。

  2、注意观察字的结构布局,说说怎样写才美观。

  3、学生交流:“匠”是半包围结构,可以对比学过的“匹、巨”进行学习;“省”下面是“目”,不要写成“日”;“县”上面框内是两横,不要多写一横。

  4、教师提示:书写时要坐直,保持正确的姿势。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特别是中心句,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3、指导书写“创、举”2个字。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赵县、河北省、石匠、设计、历史、智慧)

  2、校对、改正,再齐读词语。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结合思维导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4、交流反馈。(世界闻名、雄伟、坚固、美观)

  5、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边读边找出介绍赵州桥两大特点的句子。

  (1)通过交流找出句子。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教师板书:雄伟、坚固、美观。

  (3)学生齐读这两句话。

  (4)理解过渡句: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过渡句。

  【设计意图】通过听写词语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结合思维导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结构,通过过渡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品味语言,学习方法

  1、了解赵州桥的“雄伟”。

  (1)指名读。想想赵州桥的雄伟体现在哪里。

  (3)学习第2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①引导体会。抓住重点短语“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这里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现赵州桥的雄伟。

  ②对比理解。结合生活中的数据引导学生体会。

  示例1:我们的教室长10米,赵州桥相当于5个教室的长度。

  示例2:我们的教室宽6米,赵州桥差不多有一间半教室宽。

  ③虽然赵州桥和今天的大桥相比不算什么,但是在1400多年前,这可是独一无二的。

  (4)学习第2自然段中的第三句话。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

  ②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及短语,如“全部用石头砌成、横跨、三十七米多宽”。

  2、了解赵州桥的“坚固”。

  (1)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赵州桥的坚固的?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3)指名读。讨论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坚固)

  (4)赵州桥这么坚固,是为什么?请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看看赵州桥跟其他桥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5)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四个小桥洞。

  3、理解“创举”。

  (1)指导书写“创举”。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①“创”的左边是“仓”,不能写成“仑”。“举”的下面是两横。

  ②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2)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3)“创举”是什么意思?

  (4)语言积累:用“创举”说一句话。

  (5)齐读句子:这么长的桥……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6)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

  (7)语言积累:用“既……又……”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雄伟、坚固”,围绕中心句品词析句,在比较中感受赵州桥的特点。本环节既关注了段落的结构,又品悟了语言的精妙。

  积累语段,活学活用

  1、请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赵州桥的美观的语句。

  3、作者写了龙的几种姿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

  4、课件出示赵州桥石栏上精美的图案,体会赵州桥的美观。

  ①这么美的图案,你们能读出来吗?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

  ②指名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④同桌做动作朗读。

  6、从句子“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中的“真像活了一样”,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7、语言训练: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吗?学生练写,交流讲评。

  学会构段,练习复述

  1、了解构段特点。

  (1)课文第2、3自然段分别讲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2)这两个自然段的开头第一句话和后面的内容是什么关系?

  (4)小结学法:先总说,再具体描述,这样的构段方式就叫总—分结构。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运用这种写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1)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2)师生交流导游词的开头和结尾怎么说。(课件出示示例)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篇8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桥。教师板书:赵州桥

  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样子、地方、什么时间、设计者、材料)

  1、带着问题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句子。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

  (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新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评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

  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怎样分段?(三)

  3、学生可同桌交流。

  4、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四、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1、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

  2、师范些,生练写。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2)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A、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指名读。

  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指名读。

  C、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结合练习:用“既……又…….”造句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赵州桥还有什么特点?指名读第3段。

  A、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B、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

  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C、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如果把最后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读一读是否可以?这里的写作手法是“先总后分”。

  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课文是怎样夸它的?指名读。

  你们想夸一夸他们吗?(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

  2、带着这种感受自由再读课文。

  你喜欢那一段?能试着背一背吗?

  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古建筑?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篇9

  ⒈、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⒊、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⒋、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多媒体课件;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中国人民历来是勤劳善良、充满着智慧,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其中就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长城、故宫等)赵州桥也是我国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有什么特点呢?

  ⒉、简介赵州桥(播放赵州桥的图片)

  打开地图,我国东部的川流映入眼帘,对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桥梁,古人有许多幻想和实践,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桥,造福人类而得到赞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建桥技术,汉代的画像砖上刻有为数不少的拱桥图形。我国现存最早的拱桥,是建于一千三百年前的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横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全长50.82米[全长应为64.4米],桥面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是一座单孔坦拱式桥梁。拱券[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券,读“xuàn”]净跨37.37米,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了。赵州桥由隋朝石匠李春主持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赵州桥的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弓形的,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一般桥都有桥墩,两个桥墩之间的桥洞,都采用半圆形的弧,桥洞的高一般是这段桥身长度的一半,这样桥才稳固。赵州桥如果只用一个桥洞,桥洞两边架桥墩,那么桥洞就得高25米(因为桥长50米),车马行人过桥就会像爬山一样困难。而要想降低桥的高度,就得多修几个桥洞,多造几个桥墩。这样既费工,又费料,桥下行船也不方便。(因为当时造桥全用石料,但那地方石料不易取得,因此造什么样的桥才能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就需要精心设计和建造。)

  李春在拱桥建造工艺上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创造。他创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桥法,在当时堪称独步,桥梁质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赵州桥结构合理,外型秀丽,富有民族风格,素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誉。

  赵州桥建成之后,成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东都洛阳的交通要冲。历经千年风霜以及车压人行、洪水冲击的考验,至今仍可通行车辆,成为世界桥梁建筑的一个奇迹。赵州桥建成700多之后,也就是公元14世纪,欧洲才有人造出类似的石拱桥,那就是法国泰克河上建造的一座拱形桥——赛雷桥。但早已毁坏。而赵州桥一直保存到今天,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桥。

  我国古代造桥技艺在实践中继承发扬,留下了许多杰作,如广西侗乡的风雨桥,又称廊桥;河北程阳的永济桥等等。如今,横跨江河湖海的大桥比比皆是,谱写了我国桥梁的崭新一页。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音多读几遍。

  ⒉、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

  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

  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雕刻、智慧

  ⑵检查课文朗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思考:课文哪一部分是写赵州桥的外形(结构)特点?哪一部分是写赵州桥的美观?

  第一段(1)写明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和建造年代。

  第二段(2)写赵州桥的外形(结构)特点,以及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第三段(3)写赵州桥的美观。

  第四段(4)写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⒈、品读感悟第一段

  ①说说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和建造年代。

  ②“世界闻名”“一千三百多年”说明什么?

  (前者说明赵州桥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是都很有名,表现了这座桥很不一般,突出了它的价值和地位;后者是说历经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想象:在这样漫长的岁月里,赵州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承受了多少人踩车轧,至今仍横架在洨河上,说明这座桥很坚固,设计合理,工程质量高,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⒉、品读感悟第二段

  第一层(1、2)讲赵州桥非常雄伟。

  第一层(3、4)讲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两个特点。

  第一层(5)讲赵州桥的作用。

  第一层(6)讲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这一段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是通过它的具体长度和宽度来说明的。接着介绍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桥下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二是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然后讲赵州桥的作用。最后讲赵州桥的设计优点:一是坚固,二是节省石料。这种高超巧妙的设计称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说它是建桥史是的一个创举。

  ③出示:“赵州桥非常雄伟。”

  理解:这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种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说明赵州桥的雄伟的?(长和宽。比如说,一个教室的长是9米左右,50多米就有五六个教室那么长,9米大约是一个教室的长。)“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说明什么?(这座桥功能齐全。这种各行其道的设计,体现了设计者的聪明才智,这一思想对以后桥梁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师:课文写赵州桥的雄伟,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在学生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数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把“雄伟”的气魄读出来。

  ④设计上有哪两个特点?(对照图)

  ⑤其作用是什么?(平时……,发大水时……)

  ⑥这种设计优点是什么?(既……又……)用“既……又……”练习说话。

  ⑦出示:“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一个创举。”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创举”,字典中的解释: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一个创举?(因为这种设计既……又……,所以……)

  ⑧想:这种设计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吗?(符合:一是平时水少,发大水时水多;二是赵州桥全用石料,但此地石料不易采得。)

  ①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美观)作者用哪句话把上一段写其坚固和这一段写其美观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句)

  桥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③作者主要抓住什么来讲赵州桥的美观的?(主要抓住桥两侧石栏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师: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④雕刻的龙个是什么样的姿态?句中的分号起什么作用?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分别介绍了三种龙的不同姿态。第一种“相互缠绕,吐着水花”。“缠绕”指两条龙的身体绕在一起。第二种“前爪相抵,回首遥望”。“飞龙”是说腾空飞起的龙。“抵着”是用前爪顶着之意。“回首遥望”是说它们前爪虽然相互顶着,头却没有相对,而都回过头看着远处。第三种“双龙戏珠”,是两条龙在玩一个珠子。“戏”是玩之意。句中的分号表示并列关系中的停顿。这三个小分句描述了龙的一种。种生动的姿态,每种不同的姿态之间用上分号加以区别。)

  ⑤理解最后一句。(看出把龙雕刻得生动逼真。“所有的龙”,既包括前面列举的三种姿态的龙,也包括没有讲到的其他姿态的咯功能,指的是栏板上雕刻着的每__。这些图案使人感到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具有实用价值的桥,而且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从科学性到实用性,从实用性到艺术性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⑥作者是用哪句话把上一段写其坚固和这一段写其美观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句)理解这句话的作用?(这句话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是二、三段内容的概括句。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隐含的意思就是前面的内容讲了“坚固”,下面的内容即将要讲“美观”。也就是第一个分句总结了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第二个分句提示并概括了第三段主要的内容。有了这一过渡句就自然地把二、三段联系在一起。课文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使文章显得眉目清楚。学生在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时,不一定要求说出很深的道理,只要学生了解到,这个句子既概括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⑦这一段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主要讲什么?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写的?用“不但……而且……”练习说话。

  (先用“不但……而且……”这个过渡句,点出本段讲述重点——美观;再具体讲图案精美;最后总结赞美。采用“总起——具体——总结”这一形式写的。找出总起和总结句。)

  ①朗读,理解“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②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赵州桥的构造以及栏板上图案的设计,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龙,谁也没有见过。它的形象以及各种不同姿态,都是凭借人们的想象画出来的。桥的建造和图案的雕刻都需要精湛的技艺,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干,由此可见,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具有实用价值的桥,而且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从科学性到实用性,从实用性到艺术性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所以……)

  ③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⒈在通篇文章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的骄傲和自豪的感情。所以,读课文时,我们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既表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情绪,也表达出自己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朗读课文,

  思考: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

  ⒉中心:这篇说明性的课文通过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⒊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范文(精选9篇)】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语文形近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