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是211院校吗?

  • 涵盖如下资料: 考研考博 英语日语俄语考试 经济师 证券基金 金融教材 银行从业 理财师 理财规划 金融类考试 保险类考试 人力资源 管理类考试 物流考试 公共管理 外贸跟单 会计从业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财务会计 统计学 精算师 心理咨询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招聘考试 中文系 汉语考试 艺术设计 新闻传播 编辑出版 出版职业资格 司法考试 国家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卫生专业资格 公用设备工程师 电气工程师 土木工程师 物业管理师 安全工程师 建造师 建筑师 监理工程师 投资建设 ...

  • 提问问题:想知道西北师范大学历年的报录比学院:教育学院提问人:18***51时间:5:22提问内容:学校官网这个查询的进不去回复内容:请参考我校招生简章 ...

    本站小编 西北师范大学
  • 提问问题:老师您好,我是新疆的美术学考生,请问现场确认是必须去西北师范大学确认么?谢谢学院:美术学院提问人:13***06时间:9:55提问内容:谢谢老师讲解回复内容:凡报考我校美术学院各专业考生必须选择西北师范大学作为报考点(考点代码:6210),在西北师范大学报考点报名、考 ...

    本站小编 西北师范大学
  • 专科报考76***om09-21 09:06历史文化学院您好,请问专科毕业两年 没有本科成绩 可以跨考中国史专业吗【回复】可以报考,复试的时候需要加试两门本科阶段基础课程。 ...

  • 学科思政17***:00教育学院请问下今年学科思政推免生占几个名额?【回复】不会超过招生指标的50%。 ...

  • 2016考研15***:06教育学院老师您好!我想咨询以下几个问题 1.贵校2015年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2.贵校第一志愿报贵校与调剂生在面试时有什么差别没? 3.贵校是否限制专升本学生,对四六级有无要求? 4.贵校该专业的学费奖助学金如何分配?具体金额是多少? 5,贵校 ...

  • 特殊教育专业硕士18***:09教育学院您好!我是16考研生,想咨询贵校一些问题。1.特殊教育专业硕士是今年才开的的吗?1831特殊教育概论是初试科目吗?统考还是自命题?【回复】特殊教育专业第二年招生;特殊教育概论是自命题的初试科目。 ...

  • 思想政治教育18***:11马克思主义学院麻烦请问一下,思政教育专业有几个推免生【回复】不会超过招生计划的50%,招生推免生人数要考报考情况。 ...

  • 思政教育专业18***:13马克思主义学院麻烦请问我是陕西省的但在宁夏上学,考试成功后后需要转户口吗【回复】可以转也可以不转,考生自己选择。 ...

  • 思想政治教育18***:31马克思主义学院麻烦请问,我要报考思政教育专业,在选择门类里是否属于法学,学科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复】是的。 ...

  • 咨询15***:04传媒学院麻烦各位老师想咨询贵校几个问题:1、在贵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的专硕和学硕的差异?2、在专硕中广播电视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和学硕的广播电视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的考试科目除了英语之外还有什么不同,在复试中专硕的影视理论与实践具体的考试内容?专硕与学 ...

}

文/凤凰网甘肃频道评论部主编 大贺先生

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在即,各高校将迎五年来“双一流”建设成效的全面检验,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做好首轮“双一流”建设总结工作。据悉,此次建设周期总结工作将作为教育部进行“双一流”高校建设成效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结果将作为下一轮“双一流”建设资源配置和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8月中旬,各“双一流”高校为做好周期总结工作,凝练特色,客观准确地评价学校建设的符合度、达成度、表现度等学校建设成效,相继召开了“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布置会。随着江苏大学官宣入围双一流院校后,第二轮双一流高校评选已经徐徐拉开帷幕。我们知道双一流院校的评比,它不像985和211一样,是五年一次的动态评估,所以2017年没评上,到2022年还可以再评。

近日,西北师范大学召开2020年秋季学期工作安排会,会议要求“举全校之力支持教育学科建设,打好一流学科评估冲锋战”,提到“要牢牢把握好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省政府支持西北师大建设一流大学的重大机遇”,通过透露出来的消息我们可以了解到西北师范大学正在筹备教育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从而跻身于双一流高校行列,并且这个计划得到了甘肃省高层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

在当年的211评选中,西北师大没有入选,导致近些年实力被陕师大拉开,其实西北师范大学实力顶尖,很有可能入选下一届双一流高校。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和北京师范大学有些渊源,说起来也算亲戚关系。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美术学等10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1个教育博士专业博士授权类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西北师范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

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

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

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虽然从上一次的评选标准(国家三大奖、学科评估、ESI和QS排名)来看西北师范大学并无特别大胜算,但是从8月教育部副部长孙尧调研西北师范大学指出学校需“要聚焦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在质量建设和内涵建设上下足功夫,积极做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西部文章”,说明本次双一流评选或有新的标准,再加上《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获国家高层审阅并通过,中西部高校或许在双一流评选上采用非常规标准。

双一流为什么如此重要?双一流又对西北师大意味着什么?首先是一个国家政策,入选双一流将意味着这个学校会得到国家政策倾斜。其次,各类社会资源也会逐渐倾斜向双一流大学。

教育是需要资金投入的,而大学教育尤其如此。只有有了经费的投入,才可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更多的国内外交流机会、更一流的科研设施和科研环境、更高和更多的奖学金、更优良的各类硬件设施甚至是更便宜的食堂饭菜。即便是清北复交,如果没有教育经费的投入,如何请来国内外一流的名师队伍?如何提供学生如此多的国内外交流的机会?如何承担国际一流的学术科研环境?

这是复旦大学08年的食堂菜价表,一直沿用至今从未上调价格:最贵的荤菜也才3.2元。就以菜包为例,校外价格是2.5元,而学校食堂只需要7毛钱。能做到这个价格,需要钱的投入和支持。

而根据各大重点高校公布的2019年教育经费,可以看到:985高校生均经费总体上高于211高校;但即使是排名最后的合肥工业大学,生均经费也达到了5.3万。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根据中国最发达省份广东省的数据,该省大学生2018年生均经费超过4万元,达到41010元。这其中如果在除去中大、华工、暨大等211高校,双非高校的经费情况可想而知?这就是最现实的差别。

双一流学校无疑可以获得中央的财政支持,有更加充足的资金来进行科研,扩充师资,更新设备,学科建设。据我所知,我们学校很多出国交流的项目学生是可以申请双一流相关的资金支持的。除了中央的财政,还有各级地方财政。许多省是有自己的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的,入选双一流的学校自然也会成为重中之重。除了政府的支持,民间的一些资金或者合作一定程度也会倾向于流向双一流院校。

尽管近年来深圳大学伴随着深圳的一次次崛起,获得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相比于双一流高校(基本上也就是原来的985/211)二十几年来的沉淀、以及国家层面的支持从而在社会上和教育界形成的认同感、声誉,深圳大学仍有一定差距。

双一流学校在很多政策上还会受到照顾,这包括中央的一些政策。也包括地方的一些政策。这里简单的说一个例子。近年来我国一些二三线城市开始抢夺人才的大战,双一流也开始成为某些城市人才政策入选的标准之一。下面是石家庄市人才绿卡B 卡入选的标准: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你是双一流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城市的人才政策上就能享受跟第四项有这么多成果的人一样地优惠。政策还不仅仅包括政府的,考研调剂或者复试中有学校的歧视也是相对普遍的趋势。

双一流学校一般来说会拥有更高的保研率。然而,就算你在非双一流学校中拿到了保研资格,你仍旧面临某些不公平存在。下面是东南大学某个保研夏令营入选的标准:

正如大多数人所说:学历是块敲门砖;而985/211这块砖却可以敲开更多门。很多人认为,学历只是块敲门砖;敲开门以后还是要看能力和个人努力的。但是HR想要告诉你,如果没有985/211学历这个敲门砖,你真的很多门都进不了,何谈靠自己的努力?多数情况下公司连努力的机会都不给你。

这一点在校招市场尤为明显,而且是越有钱的行业,对学历要求越高。以前211/985工程的时候就有许多企业区别对待211与非211(985)。双一流只是在211之外加了一些学校,并未改变这样的现象。下面是某个招聘的要求:

“双一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新时期的“985”“211”。《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给西北师范大学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因为“双一流”的建设不仅仅局限在原来的“985”和“211”高校,而且会向中西部倾斜,这样的话,就能给西北师大这样的中西部大学一种内生动力,推动学校向着双一流前进。(大贺频道)

}

导读:本文有5182个文字,大小约为23KB,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本文标题:甘肃哪个大学好排行榜-2022甘肃的高校排名一览表 本文地址:

2022甘肃所有大学排名: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培黎职业学院,陇东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工业学院,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1、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有色金属技师学院地处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甘肃省白银市。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白银有色金属职工大学基础上,于2011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建成,是目前白银市唯一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甘肃有色金属技师学院的前身白银公司技校始建于1958年,2010年1月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甘肃有色金属技师学院。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学校按照“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机构设置】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1987年,国务院在学校建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坐落在甘肃省省会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898年成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和1909年成立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1958年,铁道部决定在兰州创办我国第三所铁路本科高校——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铁道电机、铁道建筑、铁道桥梁与隧道、铁道机械5个系7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由北京铁道学院(即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现北京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即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成建制迁入兰州,以林达美、沈智扬、胡春农、孙祺荫、张殿执为代表的京唐两院340余名专家学者来到兰州任教,当年顺利实现了446名新生的招生。60年代,又抽调了一批留苏科学技术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老一辈教育家们带领五湖四海的学子一起,在西北艰苦的环境下初心不改、孜孜以求,以他们建校、爱校、荣校的智慧和情感开启了兰州交大的第一个甲子岁月。

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甘肃省首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前身是1919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正式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经过百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红柳精神”,铸就了“奋进求是”的校训精神,基本建成了一流工科、坚实理科、特色文科,进入国内同类高校高水平大学行列。学校现有19个学院、1个教学研究部,设有研究生院、温州研究生分院。有全日制在校生29975人,其中本科生22632人、研究生6398人、国际学生448人。

甘肃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1950年,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学校坐落在兰州市安宁区,占地1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现设有23个学院(教学部),64个本科专业,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动物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等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部共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以及各类研究中心(基地)44个。学校有教职工1480人,其中专任教师1226人,有高级职称人员589人。

西北民族大学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校肇始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民族学院,后民族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8月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基础上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西北新村校区、榆中校区和附属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园总面积3000余亩,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文献等400万余册/件(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5亿元。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黄土地”和“黄河”为表征,以“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核心的西北民族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18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办学历史】甘肃政法大学是甘肃省省属的唯一一所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属本科政法院校,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1984年正式成立甘肃政法学院,开办普通高等教育。学校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07年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开办国际生教育,同年被确定为甘肃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全国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2019年6月,经教育部同意,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机构设置】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建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省级智库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办学条件】学校现有兰州市安宁西路校区、兰州市安宁万新路校区、兰州新区校区3个校区。

兰州财经大学肇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正式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学校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的财经大学,也是三省(区)财经类学科设置齐全、办学规模最大的普通高校。学校现有和平、段家滩、东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3.0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508.75万元。校园绿化面积31.54万平方米,被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5.73万册、电子图书677.98万册,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万人,硕士研究生2077人,博士研究生28人,继续教育学员5827人,留学生60人。

培黎职业学院位于千里河西走廊中部蜂腰咽喉地段的丝路古镇甘肃省山丹县,校区坐落在县城新城区培黎路。学院是一所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培黎职业学院根植于1942年由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1944年学校迁至甘肃省山丹县,其间,学校内部结构、隶属关系、名称多次更迭。2016年8月,在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基础上开始学院筹建,2020年5月学院通过教育部备案,定名为培黎职业学院。学院占地面积961亩。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整体按照“一轴一心八个功能区”布局,已建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学习广场、实训教学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学生餐厅、标准运动场及各项配套工程,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集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化为一体,设计理念超前,布局科学合理,设施先进完善,环境清新优雅,文化特色鲜明。学院以全日制专科层次学历教育为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国际合作办学。

陇东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地处甘肃省庆阳市,前身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庆阳地区农业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陇东学院。2012年庆阳卫校整体并入。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7年被甘肃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实行省地共建、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现占地面积1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馆藏图书173.2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684人,面向全国24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教职工104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22人,其他各类高级职称人员19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12人,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19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优秀专家、领军人才、人才工程、“园丁奖”和“成才奖”获得者54人,35人享受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1名“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讲座教授”,2名“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青年学者”,59人获“陇原人才服务卡”;兼任兄弟院校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0人。

12、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甘肃省天水市,是一所以工科类专业为主,商务类、管理类等专业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1973年,伴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需要,学校在西北重要工业城市——天水成立了。2009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改制为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1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甘肃装备制造业技师学院,与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运行体制。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现已形成“以高职教育为主体、技师教育为支撑、本科教育为延伸”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培养从中职到高职、技工到技师的多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坚持围绕机电特色和优势,为装备制造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从未动摇。

13、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座落于美丽的全国文明城市—甘肃省嘉峪关市,由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办,是甘肃省目前唯一一所国有企业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酒钢公司职工大学,建校于1978年。钢铁学院与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甘肃冶金技师学院)共同办学,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属省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两校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自2002年起,酒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甘肃冶金技师学院)等机构合属办公,目前实行“多块牌子、一套班子、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先后荣获全国“雷锋精神种子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院分设东湖(新校区)、兰新(老校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55亩(其中,东湖校区占地660亩,兰新校区占地195亩),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其中,东湖校区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兰新校区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生活及学生活动场所。现有教职工287人,专任教师185人。

兰州城市学院是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甘肃省会兰州市,有全日制在校生15400人。【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6月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5月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2007年8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整体并入学校。【校舍资源】学校现有校本部、培黎校区、东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4.9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亿元。馆藏纸质文献128.95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4个。【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149人,其中教授120人、副教授334人、博士173人、硕士604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6人、甘肃省飞天学者1人、甘肃省优秀专家4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13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5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名师4人。

15、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

16、兰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17、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兰州市政府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有总校区、雁儿湾校区、桃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462亩。设11个院系、3个教学部。在校生一万一千余人,教职工753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254人,教师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44人。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在学院挂牌成立了甘肃工商技师学院。2019年6月,以学院为牵头单位,组建了“甘肃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以学院和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为联合牵头单位,组建了“甘肃省文化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院坚持党建统领、内涵发展,注重意识形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建设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现设有14个党总支,49个党支部。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狠抓内涵建设,立足兰州,面向甘肃,辐射全国,服务兰州、甘肃产业结构需求,致力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的前身是由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1958年改建为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与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5所中专合并组建为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1989年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经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兰州工业学院。79年来,学校由工而立、因工而兴、以工为荣,逐渐形成工字当头、突出应用、服务地方与行业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兰州七里河校区、兰州新区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84.18亩,建筑面积82.48万平方米,馆藏图书93.28万册,电子书籍96.41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1亿元。学校加强师资建设,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63人,专任教师52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6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22人,高职称和高学历教师比例分别达50.48%和81%。现有“双师双能型”专任教师187人,占比35.89%。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级创业导师、省领军人才、省师德标兵等一批优秀人才。学校突出内涵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

天水师范学院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天水师范学院,2013年开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思路与目标】学校秉承“困境中求生存,奋斗中谋发展”的精神,立足自身实际,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工程技术、商务管理、文化体艺四大类应用型专业群,明确了立足陇东南、服务甘肃省、走向全中国的办学定位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确定了建设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院系设置】学校下设1个书院、17个二级学院,64个教学系(部)。【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670亩,校舍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40万册,中外文期刊1331种,数据库40种;教学仪器设备值2.41亿元,固定资产10.69亿元。

20、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学校始建于1984年,前身是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改建为本科院校,为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民族师范院校。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立足自身办学基础和发展优势,确立“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秉承“和合大美、自强不息”的校训,发扬“缺氧不缺志气,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弘扬“刻苦、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经过近40年的办学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以“民族师范教育、中华民族文化、高原生态与民族区域经济”为主体的专业群,涵盖教育学、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与西北师范大学差不多的研究生院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