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金融专升本会计专业查寝吗 严吗?

最近有很多2020届高三党没有考好,可能即将步入专科,每天来问我该怎么办,我就统一来说一下我的建议。

一条是再复读,一条是专升本,一条是专追梦。

复读,肯定是成本最小的一种方式,相当于用一年的痛苦,去换别人一辈子的尊重。

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风险大,一旦失败,造成的打击也将是毁灭性的。

我有个朋友他复读两次都失败,成绩一次不如一次,最后抑郁了干脆不读了。

你要考虑两件事,一个是你心态好不好。不好就干脆不要复读。另一个是你天赋行不行,比如像我这种虽然心态超好,但是文理双重学渣,只有语文独好,就没必要。

你让我背红楼梦十二钗判词都可以,我甚至可以每天阅读3小时出版文学,每天千字读书笔记,但是我恨不得这辈子都不要再考试了,别跟我这个东西我,我真的不感兴趣。

后来我在一个教育机构里听学生上课写营销文案。

本来兴致勃勃地觉得我可以听得懂吧,十分钟后,熟悉的瞌睡来袭了,脑袋开始沉了。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听课就是不行,别扯什么如果回到高中一定好好学习,大多数人回去再来也还是一样的结果。

你觉得你回高中再来一次肯定能考上清华北大,更多是一种自恋的错觉。因为那种痛苦你已经忘了,而且你确实回不去,就给自己加滤镜。

复读适合那种差一点点分就能进名校,并且气定神闲胸有成竹心态超好目标坚定基本稳了的人。

而那种本来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听人劝想要放手一搏孤注一掷抓住最后一个救命稻草的,结果反而都不会太好。

专升本,比较之下,适合大多数“平凡的孩子”。

我指的是,心态不好不坏,成绩不上不下,目标没什么特别坚定的,但是总想要更好的。不知道自己想要啥,但是特别清楚自己不想要啥的灰色地带人群。

因为念了专科你会发现,第一,你的家里人,父母,亲戚,陌生人多多少少会不经意间透露出对你的一种轻视。

他们也许不是故意的,但你会很扎心,不停地扎,让你有新的“疼痛”,产生一种新的阶段的动力。

你会想要专升本考个好学校打他们的脸的计划也会更坚定。

走到这一步的,基本就是自我驱动了,而不是复读式的自我逼迫,两者有本质区别。

专追梦,我造的词,就是我本人的生长路径。

我有明确的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目标,别的东西我都不在乎。

专科毕业想尽办法跨专业面试,去到自己喜欢的岗位,一步一步慢慢发展。

你轻视我学历,可以,我确实专科。但是我快乐,而且赚的不少,用自己的方式去赢得尊重,不服憋着。

我所有的劲儿使在我喜欢的事情上,别人的轻视我受着,躺平任嘲,但是我不往心里去,谁快乐谁知道。

或许以后我突然有一天觉得,诶,闲着没事儿搞一搞学历也是行的。

那么我就去找一个我特别喜欢的专业和学校,去考研。

我不建议大家走这一条路,因为它需要太强的信念感了,而且至少你要在这方面有点天赋才行。

不然就会直接走进死胡同里面,不如第二条路宽敞。

第一步,了解自己,充分思考,合理选择。

判断自己,心态好成绩不错,适合复读,那复读就是首选。

学习心态不行,或对学习没有天赋,不是努力就能改变一切,不要复读。

第二步,建立自我防御机制,充分做好心理准备。

专升本,准备好被轻视,准备好面对一个糟糕的环境。

你轻视我,我不怕,我专升本考上名校我吓死你。你们的话对我造不成任何打击,我气定神闲做我的自己的,略略略。

你同化我,我不怕,我把你当透明人,我该几点起床学习就几点起床学习,你们这些背景板刷不了存在感。

第三步,走自己想走的路,屏蔽一切乱七八糟。

这一步一定要走得快乐走得心甘情愿,不然就没有意义。

你想想,又没有学历,又被轻视,还被环境影响,这种情况下就靠一口气吊着。

就适合这种:我不甘心啊,我就想做xxx,做不成我就浑身难受啊。我不可能去选择别的路啊,不然我死不瞑目啊。

所以说一定要成功走到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去,才能对得起自己。

1.专科生不受待见不仅是自身问题,还有环境问题。

2.专科生也有出路,要相信希望,哪怕你错过了复读、专升本,也有出路,只要你保持清醒不丧。

3.克服家里人,亲戚等的轻视给自己带来的压力,不睬他们,不要脸地坚定自己想做的。

4.在恶劣环境下,要有自己的节奏,切忌不要把自己的节奏跟周围对比。如果你在好学校别人六点起床学习,你八点,你会愧疚不安。可是你在差学校别人十一点起床,你十点,你可能还会产生优越感。不要被环境同化,要有自己的节奏。


一开始刚到大专的时候,我还是怀着满腔热血的。

包括我的同学们,每一个都积极向上充满希望。

每次看到教学楼红色迎新横幅,都会多看几眼,觉得特别喜庆。

每个人的眼里闪着光,希望认识更多的人。

室友们初见时都很真诚,自我介绍冒着傻气。

在纸上写下名字和手机QQ号彼此交换,然后组团去超市买锅碗瓢盆。

希望知道更多社团的存在,也会对以前影视剧里的学生会感到好奇。当然了,也会很失望。

这些好奇和探寻,都是初来乍到时,我们最纯粹的热爱。

军训的时候特别努力,360°罗圈晒,姐眉头都不皱,不偷懒不请假不迟到不早退。

最后凭借着被晒的十分均匀的非洲皮肤拿到了军训标兵证书。

我们会在队里兴致勃勃交头接耳,议论导员,议论教官。

偷偷向学姐打探本专业的课好不好学,考试难不难,工作好不好找。

直到此时,我的记忆都是愉快的。

那么,从哪里开始出了问题呢。

是军训结束,上了一个月的课之后,我就觉得开始有哪里不对劲。

渐渐的,新生的气氛没了,大专生活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

你会觉得老师看你们的眼神很奇怪,是一种莫名的疲惫和厌倦。

不要不信,人是一种洞察力很强的生物(可能写东西的人会更严重一点?)。

你爱不爱这份工作,爱不爱我们,我感受得到。

程度逐渐加深之后,表现为肉体在讲课,灵魂已经不在了。

课堂交互非常形式主义,总结为爱听不听。

课后作业非常麻烦,但不勉强,总结为爱写不写、但我会记住你的名字并找借口扣你的分。

自己写作业,ok啊,写作我最拿手。

当时要交一份报告,那天晚上我在翻书,打开电脑码字,导员来寝室查寝。

他看到我在写报告,神情极其惊讶:“你自己能写出来?”

那个语气很难忘,我至今都记得。逻辑重音在“自己”上。

我很想反口问:“不然呢?”不自己写还有谁写。

然而我说的是:“能啊。”

隔天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就在这个学校里,食堂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有一家复印社。

一开始我以为这仅仅只是一家复印社,怪我有眼不识泰山。

这家复印社非常的神奇,它能买到你想要的,关于学业的任何东西。

资料,报告,论文,考试大纲,缩小版的小抄(手掌心那么大,还配订书钉,方便你翻页哦亲)。

只要你说得清年级跟课程,他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并且保证给每个人的东西都不一样。(真不知道养育了几代前辈的存货……)

原来,在导员的心里,已经默认所有学生的作业都会去那里买。

导员每次讲话,语气都很丧,好像在面对一大堆麻烦。

学校又搞活动了?麻烦,找个同学去弄。

又要交钱了,麻烦,找个同学去收。

又要交材料了,麻烦,找寝室长把每个寝室的人份都收上来。

报名考证,麻烦,找个同学去弄。

我不是在说委托别人做事是不对的,而是那种如烫手山芋般的态度。

因为很不幸的,我就是那个一直被麻烦的人,学习委员。

慢慢的,慢慢的,你会接受到很多信息。

比如打个车,师傅会问你,哪个学校的。

你说了校名,他会皱眉,委婉地问你为什么去那个垃圾学校。

你去小吃街买吃的,摊主会问,你是哪个学校的啊?是旁边交大的还是对面那个垃圾学校。

你会从贴吧,前辈们的口述,同学们声情并茂地转述亲戚家孩子的故事,认识到——

你,就在一个垃圾学校里。而从这个学校里出来的人,都翻不了身。

它被所有人嫌弃,像一个小刀,在你身上一刀一刀地刮。

一开始觉得疼,后来已经麻木了。

等你变成血人的时候,早就忘了皮肤完好是什么样子。

慢慢的,慢慢的,一年,两年,我们失去了热血。

花几块钱就能买到期末小抄,为什么要学习。

花几块钱就能买到,还复印装订好并且免查重呢。

上课,我们配合形式主义。

下课,附近网吧座无虚席。

大把的时间没有地方挥霍,只好打游戏谈恋爱。

当我们再次举办演讲,已经没有了朝气蓬勃的话题。

我不明白站在中心的那个同学,她为什么理所当然地说:“接受现实吧,我们将来都是社会底层”,而所有人都灰溜溜地低下了头。

为什么,导员发脾气的时候可以直接说:“你们将来都是个啥玩意还不一定呢。”

而且已经没有人愤怒了。

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奈,那种习以为常的被嘲讽,那种简直可以传染的丧气,已经把我们连骨带皮地吞下去了。

我们感受不到正能量,心里落差越来越大,温水煮青蛙式接受现实的能力越来越强。

我们已经被认定,没有追求,不会好了。

久而久之,我们就不敢追求,不想好了。

临近毕业的时候,会有校招。

我们会被导员洗脑,哪个待遇好,一定穿得很得体,拿着简历,一个个去试。

职业生涯是一个个试出来的吗。

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京东来招人。

工资很好,但明显是在招苦力,不是招员工。

然而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我很看好的,成绩优异、人也很好,在我们学校算是精英的别班同学,一个接一个地报名了。

他们当然都是商量好了的。

其中一个人这么说:“我们在学校混的再好,将来也没法出人头地。我们这样的,只有工作选我们的份,没有我们选工作的份。算了吧,与其以后找个两三千的工作,还不如去那儿。”

那句算了吧,刺痛了我的耳朵。

很多时候,我们谈问题都会忽略一点,环境。

比如,前几天跟朋友聊,朋友说,你觉得《安娜·卡列尼娜》有意思吗?

不就是用六十万七千字,描述了一个风韵犹存的贵族女人出轨并且卧轨自杀的故事吗。

我不知道该回什么,直到看到那句:“我同情在俄国那个时代背景里,所有勇敢追求真爱的人。”

因为它不止是讲故事,更多的是还原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痛最软最真的面貌。

这是我们学校的原貌,别的学校不知道,无从概括。

大专生念了几年大专,浑浑噩噩,活该吗?

活该啊!当然活该!往死里活该!

可是问题在于,他们压根就在还没有觉醒的时候,就被环境扼杀了。

在职业上,他们是混沌的,愚昧无知的。

心里的千千万万盏灯,在千千万万次蔑视和自卑中,一盏一盏熄灭了。

那就这样算了吗?就不需要有觉醒这个步骤了?

直接把一车失败者往中转站的角落里一丢,没有分拣回收的步骤,直接统统运往垃圾站。

并且拿个大喇叭循环播放:你们是垃圾,没有价值,早晚运到垃圾场,别挣扎了。

一开始,“你真垃圾”是一种希望的阉割。

后来啊,“我真垃圾”成了我的思想钢印。

对一件事的开始,我们很喜欢谈到启蒙这个词儿。

比如读《苏菲的世界》,是哲学启蒙。

读刘瑜《观念的水位》,可以得到政治启蒙。

读《穷爸爸富爸爸》,可以受到理财启蒙。

读《诡辩与真相》,是经济学启蒙。

而我们的“职业生涯”启蒙,全在大学这几年的环境里。

被怎样对待,接触怎样的人,读怎样的书,经历怎么样的事,都会发生改变。

对我们这样的大专学生来说,职业生涯,没有启蒙。

别人再不济,至少还有“看他高楼起,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的过程。

我们连一个塌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有人对我们说,你们没有高楼,你们要去底下挖煤。

专科生不受待见是因为专科生确实很差。

但是专科生为什么差,是多方面的原因,不接受“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垃圾”这个观点。

只是他们自己都已经不相信了。

专科老师讨厌专科生浑浑噩噩,专科生讨厌专科老师总觉得专科生都浑浑噩噩。

屠龙少年变成龙,开始讨厌屠龙少年。

后来的屠龙少年,连刀都被屠龙少年变成的龙给没收了。

我希望有一天教育改革的话,可以有关于职业启蒙的课程。

没有理论知识,我们只是坐下来谈谈梦想。

嗯,我们甚至可以异想天开。

但是别忘了,没有异想,就没有天开。

我们不再是那个羞涩于说梦的时代,至少别再给我们一个在垃圾站里谈面包的诡异氛围。

而启蒙和觉醒之间,又蹉跎了多少年。

毕业时,再聚首,每个人初入学时眼里的光,都熄灭了。

如果你的专科并不是这样,我羡慕也祝福你。

我当然明白,学生,老师,学校,都有身不由己的原因。

我只是在还原我们学校,最痛最软最真的面貌,并不是所有专科都这样。

我只是想告诉你们,这个世界的一角真实地存在这样的泥潭。

我只是希望你们知道,自己正身处阳光下,步履轻盈,可以风轻云淡地讨论那些你们从未见过的阴影。

写这个回答没有批判谁,只是面对我真实的过去。

在这里,借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伊纹对怡婷说的一段话——

“你可以把一切写下来,但是,写,不是为了救赎,不是升华,不是净化。

像人们常常讲的那些动词——你可以放下,跨出去,走出来,但是你也可以牢牢记着。

忍耐不是美德,生气才是美德。

怡婷,你可以写一本生气的书,你想想,能看到你的书的人是多么幸运,他们不用接触,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

亲爱的陌生人,如果你跟我一样曾经在泥潭里,我也想告诉你——

不要丧下去了,不要忍耐了。

然后好好的尊重自己,和泥污和解,你低头看看它们,用手摸摸它们。

然后狠狠地,亲手洗掉它们。

你要想办法脱离环境污染,我个人的方式是阅读,启蒙与觉醒一气呵成。

阅读会让你时刻保持清醒,会让你的身体长出另一个灵魂,并重新审视自己。

很多人指责专科生,高考为什么不好好考,为什么不复读,为什么不专升本。

之前家庭条件很好,恰好我读专科那几年,爸爸的生意一直亏损。

她说,希望我能独立起来。

我妈妈那时候已经知道我能赚到稿费了。

对她来说,这只是一个分岔路口的问题,无所谓哪条会更宽。

是独立这个词刺痛了我,我的确也怀着一腔热血,很想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仔细想想,如果我已经坚定未来要做什么了,也无所谓读不读专升本。

对我来说,读不读专升本的区别就是,一个能早点去实现理想,另一个晚点,不会影响结果。

无论怎样我都会成为我想成为的人,我会笃定且忠贞,并赢得尊重。

只是道阻且长罢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也许是因为先天不适合学习,也许家境不允许,也许父母不支持,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足为外人道也。

你没有必要去追究别人的难堪。

你看,就算我们勇敢地正视现状,正视泥潭,正视前方的路,总有人会替我们记得那身污泥。

不停地替我们复习过去,不停地提醒我们,你们过去差,所以现在活该。

你思考应该怎么走出泥潭,他瞪大眼睛看泥潭里的你,站在岸边轻飘飘地问——为什么允许自己掉进去?

没有人真正关心泥潭里的人,此时此刻,应该怎么办。

当然,现在的我已经走出来了。

毕业后,我跨专业找到了我爱的工作。

三年后的今天,我成为职业写作者,媒体人。

以下是我的追梦故事,有兴趣翻一翻,如果你也困顿其中,希望对你有帮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升本专业限制严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