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二中划片区小升初是哪些主城区学校可以参与划片?

内江市小升初、初升高招生通告出炉!你们关心的上学问题都在这

普通高中招生有没有变动?

今天我们给大家整理了内江市最新的教育问题

觉得有用就扩散给更多学生、家长吧!

大千妹儿把信息按以下2类作为介绍:

大家可以有选择的进行阅读

内江市三区普高、职高招生

今年,中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14日8:00-16日20:00。志愿填报分为普高志愿和中职志愿,各设两个批次。普高志愿每批次中可选报两所学校,但公、民办学校不能兼报。

来源:内江市第一中学官方网站

注:内江二中(七中)校区、内江六中(铁中)校区,分别是内江二中与内江七中、内江六中与内江铁中组建的联盟学校。

2022年市直三区普高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分配表

*内江一中、内江二中、内江六中、翔龙中学面向市直、三区所有生源学校招生;内江三中面向东兴区、高新区所辖生源学校招生。今年指标到校招生计划比例为55%,分配情况见下附件。

2.填报办法:考生自行扫描准考证上的二维码或通过电脑登录内江市基础教育招生入学管理平台(网址:http://182.151.34.190:800)填报志愿。

普高志愿共两个批次,分为第一、第二批次,分别各设置两个志愿。

第一批次为:内江一中、内江二中、内江三中、内江六中、翔龙中学、内江六中(铁中)校区实验班、内江二中(七中)校区课改实验班、内江天立学校(民办)。第一批次两个志愿中,公、民办学校不能兼报。

第二批次为:内江六中(铁中)校区、内江二中(七中)校区、内江十中、内江十一中、内江十二中、内江十三中。

中职志愿共两个批次,分为第一、第二批次,各设置一个志愿。

第一批次为:内江开放大学(中专部)、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原内江铁机校)、内江医科学校、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资中职校、威远职校、隆昌城关职中。

第二批次为:内江二职中、泰来学校、科开学校、思源学校、科特学校、求是学校、宏昌学校、资中电子、威远联想、川威技工校。

先进行第一批次学校录取,待第一批次学校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批次学校录取。凡被第一批次第一、第二志愿录取的考生,其录取结果不得变更。特长招生按照内教基〔2022〕8号文件要求执行。经批准可以进行特长招生的学校,特长生招生工作只能安排在中考后进行,且不能录取被第一、二批次志愿录取的考生。

(一)第一批次学校录取

1.录取时间:6月22日-23日。

2.录取排序。首先根据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及其条件确定预录名单,待招生学校录取分数线确定后,再根据审核结果确定正式录取名单。

指标到校招生录取名单确定后,根据各校招收计划和第一志愿报考考生情况,划定公办招生学校录取排序分数线,根据排序分数由高到低确定录取学校顺序。

3.录取办法及相关说明

(1)公办招生学校录取顺序确定后,录取分数线排在第一名的公办招生学校,只能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从排在第二位的学校开始,除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外,未被前面学校录取且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则将其第二志愿视为第一志愿一并划线录取。

(2)内江天立学校(民办)录取根据学生志愿,按照学校招生计划及学生自愿就读的印证材料等相关手续进行录取。

4.中考成绩和首批《录取通知书》的发放

中考成绩达到市直三区普通公办高中最高录取分数线及以上的学生以A等的方式呈现。请三区教育行政部门于6月23日上午9:30组织辖区内各生源学校到市教育局会议室三(内江六中兴隆校区体育馆旁)集中领取考生成绩,考生可于6月24日到指定地点领取中考成绩通知单和部分考生的《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随成绩通知单一并发放。发放《录取通知书》时,要完善签收手续(见附件2),并将签收表存档备查。如不按规定办理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第二批次学校录取

第一批次学校录取结束后,第二批次学校参照第一批次学校的录取办法进行录取。录取时间为6月27日—28日。

2.《录取通知书》的发放

请三区教育行政部门于6月28日上午9:30组织辖区内各生源学校到市教育局会议室三(内江六中兴隆校区体育馆旁)集中领取考生《录取通知书》,考生于6月29日到生源学校或指定地点领取《录取通知书》,发放时按要求完善签收手续,确保发放到位。

因查分结果有变,对原录取结果有影响的考生,由联合招办及时办理补录手续,并将变更情况直接通知考生本人和相关学校。

为确保完成招生计划,凡符合普通高中录取条件但仍未被录取的考生,可自行到有剩余计划的学校登记,未完成计划且有合格生源的招生学校,可于7月12日前向联合招办提出补录申请,补录时间安排在7月15日左右。

已经录取的学生,应于7月5日前按录取学校的有关要求到校报名注册。新生注册时,录取学校须按学籍管理的相关要求登记学生信息,市教育局将根据招生学校中考录取库信息逐校进行审核、注册学籍;若招生学校录取库里没有的学生,市教育局不予办理学籍。补录新生的报到注册工作应在补录手续办结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

普高录取工作结束后,由职成科组织职业高中(中专)录取工作。“3+2”高职录取工作按市招委相关文件办理。

(六)规范招生录取行为

市直、两区的普通高中学校,必须经联合招办统一组织录取、发放统一印制的《录取通知书》、统一加盖联合招办的录取专用章。各职业院校招生须严格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招生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违规招收被其他学校录取的考生;招生学校不得自行组织招生,自行招收和超计划招收的学生市教育局不予办理学籍,由此造成的后果由招生学校负责,市教育局将依纪依规追究责任。

资料来源:内江市直三区中等学校联合招生办公室

根据《内江市教育局关于下达2022年主城区小升初招生计划的通知》,按照属地管理和统筹兼顾原则,现将2022年内江市东兴区小升初招生计划公布如下:

(一)具有内江市主城区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二)在内江市主城区学校就读且有主城区学校正式学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三)在主城区居住且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有房屋产权证明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四)主城区辖区内符合进城务工条件人员的随迁子女。

根据学籍系统中主城区小学(21所)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预测人数情况,今年主城区可提供的初中一年级学位完全能够满足入学需求。各学校的最终招生计划和市直属学校分配到三区的具体计划招生数,待符合条件的招生对象总人数基本确定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资格初审后),另行发文通知。民办内江市中区天立学校招生计划、招生简章经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审核、市教育局备案后,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向社会发布。

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工作由三区政府(管委会)牵头负责,三区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划片招生,随机派位(即电脑摇号),统筹安排”的方式,负责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含市直属学校)的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工作。

(一)招生宣传(2022年5月)

市级有关部门应在相关媒体上向社会公布今年内江市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入学政策,并进行广泛宣传。三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主城区中小学校要通过报刊媒体、学校网站、教育官网、微信公众号、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及时宣传辖区范围内的小升初招生政策(包括招生方案、实施细则、报名流程等),认真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依法有效告知招生对象。同时要设立专门的小升初招生宣传咨询点和咨询电话,落实专人负责,及时向广大家长、师生宣传具体招生政策、主城区招生初中的服务范围、招生计划等相关内容,尤其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宣传咨询工作。

(二)学位申请(5月下旬到6月上旬)

符合条件的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对象须根据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报名时间、报名地点和报名登记方式(线上或线下),按规定申请学位,逾期未办理者,将视为自愿放弃主城区学位。

三区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办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位申请,然后再办理主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的学位申请,并对符合条件的招生对象发放学位申请卡,且仅限一人一卡,人卡一致。发放学位申请卡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按规定做好学位申请人的招生录取等后续工作。

申请人要认真填写学位申请卡相关内容,尤其要理性填报拟就读学校志愿,原则上应选择划片学校就读,若自愿放弃原划片学校,选择到片区外学校就读,则须签订“学位申请承诺书”(一式两份,申请人和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留存一份);若未被选择学校录取,原划片学校仍有空余学位,则可回原划片学校就读;若原划片学校学位已满,则只能选择其他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就读或由辖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学位申请卡相关内容须如实填报,不得涂改,否则将视为无效卡。学位申请卡主卡由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回收后统一管理,副卡由申请人留存(作为申请人未被志愿就读学校录取后选择到有空余学位的其他学校登记报名时的主要凭证)。在收发学位申请卡主卡、副卡时,经办人员须严格交接手续,做到登记详实、签字确认、有据可查。

1 .第一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学位。三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内生源情况,确定若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位申请点,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需持相关材料到居住地辖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审核点进行资格审核并办理相关手续,符合条件的领取并填写学位申请卡(蓝色)和学位申请承诺书,填好后交回审核点盖章。

三区政府(管委会)牵头负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资格审核,并组织教育、纪检监察、公安、市场监管、住建、人社、街道(社区)等部门,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资格联合审查小组,按照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印发的《内江市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内教基〔2016〕430号)有关规定,严格标准,统一审核,并依据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开展实地核查,坚决杜绝临时突击办证明、办假证明等现象。凡不符合主城区小升初招生条件的招生对象,均不得在主城区学校申请学位。对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其主城区申请入学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批:主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申请学位。主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在毕业小学申请学位,由毕业小学辖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招生;若户籍所在地与学籍所在地不一致,自愿选择回户籍所在地辖区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学位的,由户籍所在地辖区教育部门负责招生,但仅限“一人一卡,一人一学位”,不得重复申请学位。各主城区小学将主城区小升初学位申请卡(白色)发放给本校每一位有正式学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填写,经学校审核无误并签字盖章后,将学位申请卡相关信息录入网上报名系统,同时报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盖章。

3.统计汇总。三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做好本辖区主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回原籍就读学生等招生对象的网上报名登记和资格审核工作,仔细核对申请人在“四川省基础教育招生升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报名登记信息与其填报的学位申请卡内容是否一致,若网上报名信息与学位申请卡不一致时,以学位申请卡信息为准。同时,及时统计汇总辖区内学位申请卡办理数量和学校志愿填报情况,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三)编制招生总计划(6月上旬)

三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申请情况,按照“一人一学位”原则,与市教育局共同编制主城区初中学校招生总计划。市直属初中学校招生按属地管理原则交由三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市直属学校划片招生录取后的空余学位按比例分配到三区,由三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负责组织招生(招生总计划和市直属初中学校具体分配到三区的招生计划另行发文通知)。三区政府(管委会)要积极规划、新建或培育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初中学校(或九年一贯制学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四)招生录取工作(6月至7月)

三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本工作方案和相关招生政策要求,根据主城区初中学校和市直属学校在本辖区范围内的招生计划,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按照“划片招生,随机派位(即电脑摇号),统筹安排”的方式和顺序,组织开展辖区范围内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录取工作。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对报名人数不足计划的,直接录取全部报名学生。

一是划片招生。主城区初中学校招生片区由三区政府(管委会)确定,首先保障片区内招生对象的入学需求,并加强对片区内招生对象的宣传动员,扎实做好划片招生工作。

选择到片区内学校就读的招生对象,需持学位申请卡、户口本、房屋产权有效证明、素质教育报告册及招生学校要求的相关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到片区内招生学校报名登记,并将学位申请卡副卡交片区内招生学校管理,由学校录取后统一将招生结果向社会公示。招生学校对未报到的片区内招生对象,要通过有效方式通知学生家长,再次宣传相关招生政策、家长(法定监护人)义务,告知其自愿放弃到片区内招生学校就读所产生的相关风险和一切后果须自行承担。

二是随机派位。划片招生结束后,学校的空余学位用于招收片区外的招生对象。若片区外申请就读的人数未超过空余学位数,则直接登记录取;若超过空余学位数,则通过随机派位(即电脑摇号)的方式录取。随机派位由三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实施。

若招生对象参加随机派位后未被录取,且原划片学校有空余学位,则可优先选择回原划片学校就读;若原划片学校学位已满,则可选择到其它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就读或由辖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三是统筹安排。凡未被以上招生方式录取的招生对象,由流入地三区教育行政部门(即学位申请卡发放的辖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关政策统筹安排就读学校。

*以上资料均来源转载于内江各网站官方通告

截止发稿为止各学校报名录取等时间均为最新消息

如后续有细则时间等调整

}


普通高中招生有没有变动?

今天我们给大家整理了内江市最新的教育问题

觉得有用就扩散给更多学生、家长吧!


大千妹儿把信息按以下2类作为介绍:

大家可以有选择的进行阅读


内江市三区普高、职高招生

今年,中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14日8:00-16日20:00。志愿填报分为普高志愿和中职志愿,各设两个批次。普高志愿每批次中可选报两所学校,但公、民办学校不能兼报。

来源:内江市第一中学官方网站


注:内江二中(七中)校区、内江六中(铁中)校区,分别是内江二中与内江七中、内江六中与内江铁中组建的联盟学校。


2022年市直三区普高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分配表

*内江一中、内江二中、内江六中、翔龙中学面向市直、三区所有生源学校招生;内江三中面向东兴区、高新区所辖生源学校招生。今年指标到校招生计划比例为55%,分配情况见下附件。




2.填报办法:考生自行扫描准考证上的二维码或通过电脑登录内江市基础教育招生入学管理平台(网址:http://182.151.34.190:800)填报志愿。


普高志愿共两个批次,分为第一、第二批次,分别各设置两个志愿。

第一批次为:内江一中、内江二中、内江三中、内江六中、翔龙中学、内江六中(铁中)校区实验班、内江二中(七中)校区课改实验班、内江天立学校(民办)。第一批次两个志愿中,公、民办学校不能兼报。

第二批次为:内江六中(铁中)校区、内江二中(七中)校区、内江十中、内江十一中、内江十二中、内江十三中。

中职志愿共两个批次,分为第一、第二批次,各设置一个志愿。

第一批次为:内江开放大学(中专部)、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原内江铁机校)、内江医科学校、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资中职校、威远职校、隆昌城关职中。

第二批次为:内江二职中、泰来学校、科开学校、思源学校、科特学校、求是学校、宏昌学校、资中电子、威远联想、川威技工校。

先进行第一批次学校录取,待第一批次学校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批次学校录取。凡被第一批次第一、第二志愿录取的考生,其录取结果不得变更。 特长招生按照内教基〔2022〕8号文件要求执行。经批准可以进行特长招生的学校,特长生招生工作只能安排在中考后进行,且不能录取被第一、二批次志愿录取的考生。

(一)第一批次学校录取

1.录取时间:6月22日-23日。

2.录取排序。首先根据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及其条件确定预录名单,待招生学校录取分数线确定后,再根据审核结果确定正式录取名单。

指标到校招生录取名单确定后,根据各校招收计划和第一志愿报考考生情况,划定公办招生学校录取排序分数线,根据排序分数由高到低确定录取学校顺序。

3.录取办法及相关说明

(1)公办招生学校录取顺序确定后,录取分数线排在第一名的公办招生学校,只能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从排在第二位的学校开始,除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外,未被前面学校录取且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则将其第二志愿视为第一志愿一并划线录取。

(2)内江天立学校(民办)录取根据学生志愿,按照学校招生计划及学生自愿就读的印证材料等相关手续进行录取。

4.中考成绩和首批《录取通知书》的发放

中考成绩达到市直三区普通公办高中最高录取分数线及以上的学生以A等的方式呈现。请三区教育行政部门于6月23日上午9:30组织辖区内各生源学校到市教育局会议室三(内江六中兴隆校区体育馆旁)集中领取考生成绩,考生可于6月24日到指定地点领取中考成绩通知单和部分考生的《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随成绩通知单一并发放。发放《录取通知书》时,要完善签收手续(见附件2),并将签收表存档备查。如不按规定办理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第二批次学校录取

第一批次学校录取结束后,第二批次学校参照第一批次学校的录取办法进行录取。 录取时间为6月27日—28日。

2.《录取通知书》的发放

请三区教育行政部门于6月28日上午9:30组织辖区内各生源学校到市教育局会议室三(内江六中兴隆校区体育馆旁)集中领取考生《录取通知书》,考生于6月29日到生源学校或指定地点领取《录取通知书》,发放时按要求完善签收手续,确保发放到位。

因查分结果有变,对原录取结果有影响的考生,由联合招办及时办理补录手续,并将变更情况直接通知考生本人和相关学校。

为确保完成招生计划, 凡符合普通高中录取条件但仍未被录取的考生,可自行到有剩余计划的学校登记 ,未完成计划且有合格生源的招生学校, 可于7月12日前向联合招办提出补录申请,补录时间安排在7月15日左右。

已经录取的学生,应于7月5日前按录取学校的有关要求到校报名注册。新生注册时,录取学校须按学籍管理的相关要求登记学生信息,市教育局将根据招生学校中考录取库信息逐校进行审核、注册学籍;若招生学校录取库里没有的学生,市教育局不予办理学籍。补录新生的报到注册工作应在补录手续办结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

普高录取工作结束后,由职成科组织职业高中(中专)录取工作。“3+2”高职录取工作按市招委相关文件办理。

(六)规范招生录取行为

市直、两区的普通高中学校,必须经联合招办统一组织录取、发放统一印制的《录取通知书》、统一加盖联合招办的录取专用章。各职业院校招生须严格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招生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违规招收被其他学校录取的考生;招生学校不得自行组织招生,自行招收和超计划招收的学生市教育局不予办理学籍,由此造成的后果由招生学校负责,市教育局将依纪依规追究责任。

资料来源:内江市直三区中等学校联合招生办公室


根据《内江市教育局关于下达2022年主城区小升初招生计划的通知》,按照属地管理和统筹兼顾原则,现将2022年内江市东兴区小升初招生计划公布如下:




(一)具有内江市主城区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二)在内江市主城区学校就读且有主城区学校正式学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三)在主城区居住且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有房屋产权证明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四)主城区辖区内符合进城务工条件人员的随迁子女。

根据学籍系统中主城区小学(21所)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预测人数情况,今年主城区可提供的初中一年级学位完全能够满足入学需求。各学校的最终招生计划和市直属学校分配到三区的具体计划招生数,待符合条件的招生对象总人数基本确定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资格初审后),另行发文通知。民办内江市中区天立学校招生计划、招生简章经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审核、市教育局备案后,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向社会发布。

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工作由三区政府(管委会)牵头负责,三区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划片招生,随机派位(即电脑摇号),统筹安排”的方式,负责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含市直属学校)的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工作。

(一)招生宣传(2022年5月)

市级有关部门应在相关媒体上向社会公布今年内江市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入学政策,并进行广泛宣传。三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主城区中小学校要通过报刊媒体、学校网站、教育官网、微信公众号、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及时宣传辖区范围内的小升初招生政策(包括招生方案、实施细则、报名流程等),认真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依法有效告知招生对象。同时要设立专门的小升初招生宣传咨询点和咨询电话,落实专人负责,及时向广大家长、师生宣传具体招生政策、主城区招生初中的服务范围、招生计划等相关内容,尤其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宣传咨询工作。

(二)学位申请(5月下旬到6月上旬)

符合条件的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对象须根据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报名时间、报名地点和报名登记方式(线上或线下),按规定申请学位,逾期未办理者,将视为自愿放弃主城区学位。

三区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办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位申请,然后再办理主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的学位申请,并对符合条件的招生对象发放学位申请卡,且仅限一人一卡,人卡一致。发放学位申请卡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按规定做好学位申请人的招生录取等后续工作。

申请人要认真填写学位申请卡相关内容,尤其要理性填报拟就读学校志愿,原则上应选择划片学校就读,若自愿放弃原划片学校,选择到片区外学校就读,则须签订“学位申请承诺书”(一式两份,申请人和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留存一份);若未被选择学校录取,原划片学校仍有空余学位,则可回原划片学校就读;若原划片学校学位已满,则只能选择其他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就读或由辖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学位申请卡相关内容须如实填报,不得涂改,否则将视为无效卡。学位申请卡主卡由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回收后统一管理,副卡由申请人留存(作为申请人未被志愿就读学校录取后选择到有空余学位的其他学校登记报名时的主要凭证)。在收发学位申请卡主卡、副卡时,经办人员须严格交接手续,做到登记详实、签字确认、有据可查。

1.第一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学位。三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内生源情况,确定若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位申请点,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需持相关材料到居住地辖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审核点进行资格审核并办理相关手续,符合条件的领取并填写学位申请卡(蓝色)和学位申请承诺书,填好后交回审核点盖章。

三区政府(管委会)牵头负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资格审核,并组织教育、纪检监察、公安、市场监管、住建、人社、街道(社区)等部门,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资格联合审查小组,按照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印发的《内江市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内教基〔2016〕430号)有关规定,严格标准,统一审核,并依据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开展实地核查,坚决杜绝临时突击办证明、办假证明等现象。凡不符合主城区小升初招生条件的招生对象,均不得在主城区学校申请学位。对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其主城区申请入学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第二批:主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申请学位。主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在毕业小学申请学位,由毕业小学辖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招生;若户籍所在地与学籍所在地不一致,自愿选择回户籍所在地辖区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学位的,由户籍所在地辖区教育部门负责招生,但仅限“一人一卡,一人一学位”,不得重复申请学位。各主城区小学将主城区小升初学位申请卡(白色)发放给本校每一位有正式学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填写,经学校审核无误并签字盖章后,将学位申请卡相关信息录入网上报名系统,同时报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盖章。

3.统计汇总。三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做好本辖区主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回原籍就读学生等招生对象的网上报名登记和资格审核工作,仔细核对申请人在“四川省基础教育招生升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报名登记信息与其填报的学位申请卡内容是否一致,若网上报名信息与学位申请卡不一致时,以学位申请卡信息为准。同时,及时统计汇总辖区内学位申请卡办理数量和学校志愿填报情况,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三)编制招生总计划(6月上旬)

三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申请情况,按照“一人一学位”原则,与市教育局共同编制主城区初中学校招生总计划。市直属初中学校招生按属地管理原则交由三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市直属学校划片招生录取后的空余学位按比例分配到三区,由三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负责组织招生(招生总计划和市直属初中学校具体分配到三区的招生计划另行发文通知)。三区政府(管委会)要积极规划、新建或培育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初中学校(或九年一贯制学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四)招生录取工作(6月至7月)

三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本工作方案和相关招生政策要求,根据主城区初中学校和市直属学校在本辖区范围内的招生计划,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按照“划片招生,随机派位(即电脑摇号),统筹安排”的方式和顺序,组织开展辖区范围内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录取工作。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对报名人数不足计划的,直接录取全部报名学生。

一是划片招生。主城区初中学校招生片区由三区政府(管委会)确定,首先保障片区内招生对象的入学需求,并加强对片区内招生对象的宣传动员,扎实做好划片招生工作。

选择到片区内学校就读的招生对象,需持学位申请卡、户口本、房屋产权有效证明、素质教育报告册及招生学校要求的相关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到片区内招生学校报名登记,并将学位申请卡副卡交片区内招生学校管理,由学校录取后统一将招生结果向社会公示。招生学校对未报到的片区内招生对象,要通过有效方式通知学生家长,再次宣传相关招生政策、家长(法定监护人)义务,告知其自愿放弃到片区内招生学校就读所产生的相关风险和一切后果须自行承担。

二是随机派位。划片招生结束后,学校的空余学位用于招收片区外的招生对象。若片区外申请就读的人数未超过空余学位数,则直接登记录取;若超过空余学位数,则通过随机派位(即电脑摇号)的方式录取。随机派位由三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实施。

若招生对象参加随机派位后未被录取,且原划片学校有空余学位,则可优先选择回原划片学校就读;若原划片学校学位已满,则可选择到其它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就读或由辖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三是统筹安排。凡未被以上招生方式录取的招生对象,由流入地三区教育行政部门(即学位申请卡发放的辖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关政策统筹安排就读学校。

2272465(东兴区教体局)

2070296(经开区社事局)

*以上资料均来源转载于内江各网站官方通告

截止发稿为止各学校报名录取等时间均为最新消息

如后续有细则时间等调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近期,市长信箱收到一位市民关于学区划分问题的疑问,对此,官方给出回复。

〖咨询 〗就近入学片区划分 市长信箱


义务教育都是就近入学,为什么黄桷井大盛·现代城招生片区划分到更远的内江七中呢?为什么不是就近的内江二中呢?能体现“就近入学”原则吗?


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政府 :

您好!您的来信我单位已收悉办理,现回复如下:

经查,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家、省市相关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片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稳妥实施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

市中区主城区是老旧城区,内江二中属于市教育局直管学校,尊重历史沿革,其划片招生范围多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国家关于淡化学区房的政策导向以及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结合市中区主城区学校布局等客观现实,目前市中区主城区小升初工作,是在市教育局统筹、指导和协调下,由市中区教体局具体组织实施,采取“划片招生+随机派位+统筹安排”的方式进行。所有在主城区小学有正式学籍的小学毕业生除了可以选择划片学校就读外,均可选择向拟读中学递交学位申请(即国家规定的“实施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参与随机派位,若随机派位未被录取,最后采取区教体局统筹安排的方式,确保主城区适龄儿童少年均能接受义务教育。此种招生方式既尊重了历史沿革,又最大可能地满足了家长对优质学校的愿望,符合市中区主城区客观实际,实行几年以来,效果良好,家长赞同,社会认可。

如您有新的意见或建议,可以咨询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基教股,咨询电话:(0832)2037308。

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

来源:中国内江网络问政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江东兴区小学划片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