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周日几点放学?

弑母者吴谢宇一审被判死刑,其杀人动机依然令人费解。

据福州中院宣判后发布的信息,法院审理查明,吴谢宇悲观厌世,曾产生自杀之念,其父病故后,认为母亲谢天琴生活已失去意义,于2015年上半年产生杀害谢天琴的念头,并网购作案工具。

从想自杀到计划性弑母,其间吴谢宇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8个月前的2020年12月24日,该案第一次开庭时,吴谢宇的法庭陈述呈现出他矛盾复杂的一面,他称想帮母亲“解脱”,作案方式却十分残忍,用哑铃猛击母亲的头面部;他称本想杀母后自杀,却因“恐惧”放弃,之后骗取亲友钱财挥霍,买10余张身份证件隐匿逃亡;他作案前精心策划,把这种准备类比成“推理完成一个数学模式”,放弃自杀后,他精心处理现场,在尸体上放置床单、塑料膜等75层覆盖物及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称原因是“爸爸爱干净”;他在法庭上认罪悔罪,说法庭可以对他重判,又说自己“还能劳动”。

澎湃新闻此前曾采访这次庭审的旁听人员和多位犯罪心理学专家,对吴谢宇的当庭陈述进行了分析,专家认为,一个极端行为的发生,要给出准确的归因,其实相当困难。

吴谢宇在福州市第一看守所接受宣判。央视新闻截图

在2020年12月24日的那次庭审中,吴谢宇称,他的变化始于父亲病亡。

1994年生的吴谢宇,本来成长于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父亲是国企领导、母亲是中学老师,他自己成绩优异,后来被保送北大。

2010年,厄运降临。吴谢宇43岁的父亲吴志坚病逝,病因和爷爷当年一样,肝癌。

据上述庭审旁听人员介绍,在庭审中,吴谢宇回顾说,爸爸在家病亡的过程对他刺激很大,让他觉得很无助。他一直摆脱不了“爸爸已经死了”的现实。“爸爸就是家”,他感觉,父亲不在,这个家已经不再完整。

庭审中,吴谢宇说,从小他就知道,念书好可以让他的父母感到骄傲、有面子,所以他就努力念书。他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他考了年级第二名,父母都特别高兴,“我可以满足他们的骄傲。”

而他觉得,自己念书只是为了满足别人,而不是自己。这种感觉从小时候就有过,他举例说,一次爸爸希望带他去西湖玩,“其实我并不喜欢,但为了满足他们的期待,还是去了。”

吴志坚离开后,家庭重担落在谢天琴和当时还未成年的吴谢宇身上,变故对两人影响很大。吴谢宇说,妈妈为了不耽误他学习,好多事情不跟他说,不让他操心。他认为,可能是这种氛围使他形成了一种长期性的阴影,让他变得自以为是,怀疑别人、怀疑一切,“这东西不是一时一刻,是长期积累起来。”

著名犯罪心理学学者武伯欣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从目前信息来看,吴谢宇的犯罪不应该简单归因其原生家庭。

武伯欣认为,吴的父母都有一定社会地位,几乎没有看到报道说他父母对他有恶,吴凭借自己的高智商,在学校中一直处于拔尖的位置,在这样的原生家庭是相当不错的。丈夫死后,吴谢宇母亲费心费力一人培养孩子,尽量让外界对孩子的影响缩小,保证吴谢宇能进入北京大学这种高等学府,并不存在明显问题。

武伯欣认为,吴谢宇最终做出如此恶性的事件,背后很可能有具体事由,比如某件事挫伤了他的自尊,或者说没有给他提供经济上的后盾等等。

旁听人员介绍,吴谢宇说,他和妈妈并没有矛盾,反而一直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之一。但他陷入极端无法自拔,他甚至在法庭上说,“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找到方法我不会这样,当时觉得这种方法是最伟大的。”

吴谢宇还说,他现在感觉后悔,自从律师、检察官跟自己交流后,他感觉到,原先的想法都是自我认为,现在认识到错了。如果之前能有现在这样的开导,他不会去这么做。

据旁听人员介绍,根据吴谢宇的当庭陈述,上大学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健康并变得厌世。

他说,来到北京大学后,他时常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总感觉自己得了和爸爸一样的病,快到期了。一开始,他对死亡还觉得恐惧。一段时间后,他认为死是无所谓的,只是人从一种形式到达了另一种形式,一个世界到达了另外一个世界。他甚至认为,死后就可以到达爸爸的世界,可以很幸福。

吴谢宇称,在北京时,经常想着自己怎么才能死去。每次路过很高的楼,都想跑到楼上去结束生命。一次,他来到一家酒店顶楼尝试自杀,结果因为有防盗网挡着失败了。事后他想:如果我自杀了,我妈该怎么办?她本来就过得挺苦的。

吴谢宇自述,2015年寒假回家,他曾想过将自杀的想法告诉妈妈,后来放弃了。至今他还后悔:为什么当时那句话不说出来,如果我当时和她说了,可能就是被打一顿或者骂一顿,或许就不会发生这些事。

他还称,曾在一本小说中看到:爱你爱到极端的时候,你不敢做的事情你不能做的事,我替你解决,我什么事都给你解决。这时,他产生念头:“不如和我妈一起死,这样就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了。”

2015年春节形成这个想法后,4月份起吴谢宇开始策划杀害母亲一事。他说,在他的概念中,杀害母亲这事就像是推理完成一个数学模式,每一步该怎么准备、安排、实施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吴谢宇将日子选定在2015年7月10日。他的生日是10月7日,日期正好倒过来。此外,这一天正好是谢天琴结束学生的毕业仪式后回到家中。

当天下午,放学到家的谢天琴进门,弯着腰穿换鞋的那一刻,吴谢宇拿着哑铃砸向了她的头面部。

福州中院一审查明:吴谢宇确认谢天琴死亡后,在尸体上放置床单、塑料膜等75层覆盖物及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据公诉机关指控,作案后,吴谢宇在屋内多处安装监控探头及报警器。

旁听人员介绍,庭审现场,吴谢宇对指控内容供认不讳。回顾其当时的作案过程,此前情绪稳定的吴谢宇全身发抖,痛哭悔恨。他称,看到现场的惨状后,他放弃了自杀。

旁听人员介绍,提到这里,吴谢宇哆嗦着身体说:“好可怕、好可怕”。对于作案后又将现场打扫干净,他称是因为“爸爸很爱干净,不能玷污家里”。

法官就量刑问题问吴谢宇时,吴谢宇说,你们可以把我从重判,但是我现在还有劳动力,还能干点活。此外,我现在还在写一个材料,我要把这些事情写出来,到时候交给法院,交给社会,希望给大家一些警示。

“儿子为什么要杀她?”

针对上述吴谢宇的当庭陈述,澎湃新闻此前采访了多名专家进行分析。

湖北省警官学院刑事犯罪研究专家徐俊文教授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吴谢宇的庭审陈述与其实际行动存在诸多矛盾点。

如吴谢宇称因为看到了母亲的惨状而放弃自杀。徐俊文认为,吴谢宇高智商,对于杀害母亲应该会有预期,死亡肯定不是那么美好的事情,惨状是必然,看到惨状就放弃自杀,是一个矛盾点。其次,吴谢宇在庭审中表示可以重判,然而,他同时又补充说明称,自己还有劳动能力,可以为社会干点活,是有矛盾的。

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吴谢宇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是一个高智商的犯罪人,他的聪明让他绰绰有余地应付现实、应对各种人。“但他的内心是空的,空到没有灵魂。想必他母亲至死都没明白:儿子为什么要杀她?”

武伯欣说,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实际上多是因为个性的缺陷和不良倾向造成的。缺陷大的话违法犯罪可能性就会变成现实性,缺陷小可能随着社会化的过程,社会的教育和自我的教育,没有表现出违法。吴谢宇的个性缺陷和不良倾向情况,没有被披露,其实这是主观恶性最关键的主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教研室主任皮艺军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说,在吴谢宇陈述的逻辑中,他有自杀倾向,但怕走了后母亲活不下去,遂杀害母亲,作案后又害怕死亡放弃自杀念头,这种情况在实际案例中也有出现过。

皮艺军说,自己想自杀还要将身边人一起杀害的,这类案件受害人一般是老人、小孩这些丧失生存能力的人。吴谢宇案中的受害人是有生活能力的中学老师,这种比较少见。

至于中途放弃自杀的情况,皮艺军说在一些案例中也有出现。有的情侣商量好一块殉情,结果一方喝完毒药后,另一方害怕死亡突然反悔了。看到他人死亡结果时,放弃了原有的自杀动机,保全自己的生命。

“但吴谢宇的庭审陈述到底多少真实成分,多少谎言成分,确实很难说。”皮艺军说。

(内容来源:澎湃新闻)

}

不如提问改为——需要多努力才能上北大

我们不过坚持下去了,所以上了清华北大。

本人,北大,理科男(会谈详细的学习方法)

高一,成绩很差,排名班级倒数

高一暑假几乎每天到教室学习,学高一所有内容和高二每个学科的前两个单元。高二开学考试,直接排到班级第二。

每个寒假暑假都是我致胜的关键。

能想象到春节期间我还去学校自习吗?每天5点就去了,晚上11点回去,继续学到1-2点。主要还是时间悟性比较差 所以花的时间比较多。

周末也是一样 照样学。

我把数学物理化学每个科目的课本 几乎都翻烂了,你们可能觉得课本没用,可是课本里才是知识的根本来源啊。

有时候甚至学到凌晨3点,经常揪心,困到不行,还是继续学。白天很困,却也坚持认真听课。下课了 只能赶紧睡个几分钟。

中午一下课 就赶紧去读书室占位置,别的同学大多已经去宿舍睡觉了。中午很困,可还是坚持学,可能会趴一会睡一觉,然后继续起来学。中午学习很累,很累。

太难忘了,正因为刻苦铭心,所以现在的获得,才最有值得的纪念意义。

所以,你们只是还不够努力 还不够狠,还不能坚持。

下面谈具体的学习方法,之前回答了一次 直接复制答案。

问题——高二如何逆袭上清华北大?

北大渣渣解答一下,理科生(我可能会骂人)

方法具体到数学物理等理科和英语语文等文科,方法会很细,读了不会吃亏。

当你在苦苦追求所谓的学习方法的时候,你认真了,就真的已经输掉了。(别不服,后面会说方法,先来批评几下,哈哈哈,打我我)

高中时间很有限,很多同学不停关注学习方法,高一找,高二找,请问找了这么久,怎么还没进步?到底是方法的问题严重,还是个人的问题严重?比如,你压根从来没有坚持过一个方法 好好学,以及好好总结其中的问题?所以,你真的努力了吗?

我高中,从来没碰过手机,每天5点起床,中午睡半小时,晚上11点回家,然后继续学到1-2点。当然,有时白天会有调整睡眠,主要个人喜欢晚上学习,所以晚上学的多一点。当然还有一点,个人悟性比较差,只能多花时间。并不建议熬夜,这需要符合个人作息。我经常有运动跑步,所以熬夜几乎没什么影响。不过现在也慢慢不熬夜了。

高一排名班级倒数,高一暑假疯狂学习,高二前三,稳定。高三下滑,前十。临近高考,有所进步。每个寒假暑假,都是我胜利的关键点。

来吧,说方法,你们都喜欢方法,要是道理不懂,方法真的没用!道理就是,你认可了,想明白了,自然知道怎么做。高中的学习无非把知识点学到,用到题目,一次不会就两次,两次还不会,就三次。哪有什么好方法 坏方法?所以,先想明白 然后坚持去做,适当调整。

(1)计划表。高二的你,最好先总结一下这学期的学习状态,好好回顾一下,然后自己想下学期怎么改,怎么度过,都写下来。要具体,比如几点起,中午怎么用,晚上几点睡,早读一般安排啥,晚读安排啥,周六周日怎么用,放假的时间怎么用。这些都最好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为你想了,就好像你会去执行,所以设计的时候,就会往高效率的方向去想。然后做一个计划表,一张是寒假,选定1-2科目就好,寒假时间很短,精准利用,专攻比较好,分散的方式不利于加深理解。如果你能在寒假解决对一个学科的认识,这不就把弱势科目变优势吗?肯定比什么都看一点强。高考比的就是谁学的细。

(2)错题本。很花时间,但不得不做。只是,可以有好的方式可以改进。比如,数学只需要写题干,关键信息,答案自己组织,有些已经懂的就不要开展。比如,字可以乱一点,但要清晰,借用不用颜色的笔。比如,分类记录,每个科目都有所谓的类型题目,好好总结这些类型,更有利于考试,所以按类型记录比较好,还能进行比较。比如,时间很赶,可以剪,然后贴进去,尤其很多资料,如果你进行简化,你妄想高三再用,因为高三还有很多资料。所以你从来不想这个问题吗?资料那么多,能把资料整合和简化,考不了高分我就不信了。简化的意思,有些该记录的记录,记录好的,就丢了他们,不要恋恋不舍,留着你也不看。该留的,就专门留在一起。

(3)随笔本。这个和错题本完全不一样。每次考试前,你怎么复习?是不是很困难,什么都想看,看的东西很多,乱七八糟,几乎没有计划性和规律,随便看。这能考好吗?显然考试就是在冒险,看运气咯?所以,你应该有随笔本,每次考试复习,都要提前至少两周,复习过程中拿出专门的本子,一边复习知识,一边随时记录。记录你混淆的概念,记录你总是不太背的下来的知识,记录你看到的好题型,记录你看到的好的解题思路,只要你觉得很重要,就随时记录。最后到了考前,你什么都不用看,就看这些,足够了。因为太系统了。

(4)轮流战。高考无非就是考知识点,有些东西很难,你们看了答案之后,是不是觉得还行,哪里难了?所以真的难题真的不多。你们错太多,有没有总结过每次的卷子。是不是基础题错多了?是不是概念理解错了?是不是计算错了?是不是。。。都不想说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们在追求难题的时候,失去了简单题的分数,多可惜啊。难题大多也就是在基础题上的加工,难的是需要想,需要从脑子里想起你学过的知识。这个过程才需要练习,因为知识点不熟,就很难在脑子里出现。所以,你要进行轮流战,高二就好好跟着学校进度,有空复习一下高二上学期的内容,反正以后也要复习。高三一方面跟着学校进度 一方面要有自己的进度,那就是从高一到高三的内容,挨个进行复习,不要快,要精,每个单元的内容都要保证熟悉,通过习题来巩固。一次完了,就开始第二遍,全部进行一次记录,你会发现,该记录和复习的东西变少了。第三遍,更少了。。。。所以,你看,每一遍都在升华,怎么可能会不小心忘了某个知识点呢?

(5)跑步。我还真不觉得其他运动适合你们。我高中每晚的自习,到了第二节课,有个课间约20点,就会和一个同学去操场跑步,因为有时候太累了,太困了,跑步促进血液循环,跑完回来一般状态立马就上来了。运动,是真的有必要。老学,越学越累。

(1)练题型。做历年高考,权威性高,题目质量高。练的过程,及时笔记,把类似的题型放在一起,在比较中更容易记住。理科就靠题型,懂的题型多了,考试不是轻松多了?

(2)课本很重要。理科的课本一般你们不看?我敢保证。数学物理课本有什么好看的,你错了,我这些课本起码翻了有10遍吧,笔记都做了很多。因为所有知识点都最先出现在课本里。看课本本身也很快,并不是什么负担,只需要看里面的公式,课本目录的框架,怎么介绍知识点的顺序,一些原理的介绍和如何推导。多看几遍,真的会有很清楚的知识体系。

(3)刷题要快。我一张数学卷子大概30分钟吧。很快吧,可能吓到你了。这个前提是建立在我前面的几个步骤都做好了,已经体系很清楚,所以对我来说,就是寻找我不会的题。我会的题,为什么要一直做一直做呢?浪费时间啊不是?所以数学卷子前几题,一般我都是看一眼,脑子立马搜索知识,在脑子里判断是否会,会的立马跳过,然后答案放旁边,直接抄答案,就相当于做好了。遇到比较新的题目,但又不难的,可能会在草稿纸稍微计算,然后看看答案是不是跟自己算的方法一样,然后就不算了,直接抄。如果难题,我会自己做一遍,然后看答案,尤其是不会做的,会好好看答案的思路。看完自己再做一遍。所以我的做题很快,也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很多不一样的题型,都是宝贝啊。

(成绩一般者,不要使用,因为你们基础不行)

(1)每天都要有背诵。文科靠感觉,感觉不能断。我每天都会背单词,复习文言文什么的。所以早读和晚读,不是随便读,是有目的的读 所以刚刚前面让你做计划表了。没有计划表,很多人早读读的是什么?乱来,浪费时间。

(2)记录好词好句。语文会记录一些新鲜的以小见大的故事,比较经典的国外国内的句子,也会记录一些固定题型的解题套路。什么阅读题,这些都有固定套路的,你要是不在行,就要去看答案怎么写,然后背答案,背住它的写法,关注多了就知道,其实都是很死板的。就是套路。

(3)专说英语。听力,每天都要听,尤其你听力差。但是时间不用太多。阅读和完型,很多人做了就不管了,如果这个文章可读性很强,我还会保留下来,拿来早读 然后记录里面的一些表达,短语,精彩的句子。然后用来写作,所以一般我的作文,分数都很高。你看,其实也不需要专门去买什么作文宝典,都是狗屁。还不如自己总结 自己做的阅读题 自己记录的,怎么可能没印象呢?你去买作文来背,真的背的下来吗?

打字好累,还有一些先不具体说了,想了解的,关注我微信公众号凡星悟,可以在公众号加我微信号,详细给你说明。

之前我一直做家教,学生成绩提高都很快,所以个人多少有一些经验。

回答满意记得点赞,谢谢哦。

欢迎关注我微信公众号——凡星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国际医院门诊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