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司罚款是否合理?

原题:送一个快递赚1元 擅自放快递柜罚200

    快递员为何宁愿挨罚也默认将快件放快递柜?

“根据快递暂行条例的规定,快递员应把快递送达到约定到收货地址,并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倘若快递员擅自把物品放在快递柜等非约定收货地点,与之相关的签收方式也不可能实现‘收件人当面验收’。可见,快递员擅自更改投放地点的行为违法”

作为解决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抓手,以丰巢、速递易等为代表的快递柜为互联网经济的贡献着实不小。但与此同时,快递柜直接收件也面临着很多争议。

有的快递员宁愿被罚款,也喜欢在不联系收件人的情况下,就直接将快件放入快递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国是否有相关的法律或法规,来规范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的这种投递行为?

不同快递柜收费标准不一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智能快递柜在物流配送环节的收费模式各不相同,目前市场上大致分为两大类收费模式:一种是取件人在免费期限内免费,超时收费;另一种是对取件人免费,而对投放的快递小哥收费。

前者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在2020年收购中邮速递易的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丰巢。由于其产品的大屏幕,也成为粉丝“投屏”应援和企业广告宣传的载体。丰巢官网显示,丰巢在保存包裹18个小时内免费,超时后按0.5元每12小时收费,3元封顶,节假日不计费,而会员每月5元,季卡12元,不收保管费。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丰巢因12小时免费遭到用户反对,后延长至18小时免费。而后者的代表便是类似另辟蹊径的上海蜜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蜜罐。

法治周末记者向蜜罐客服了解到,现在的蜜罐在配送环节并不向收件人收费,而是针对快递员收费。在快递员把配送件放到蜜罐48小时内收费0.25元,若快递员没有在48小时内取出还要再收0.25元。

快递员宁被罚款也要默认投快递柜

丰巢、蜜罐这两种类型的智能快递柜现面临一个争议的焦点:配送快递究竟是默认先放智能快递柜,还是送到收件地址联系收件人无果后再投放快递柜?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各个小区的管理模式不同,有的小区把所有小区的快递全部集中在大门外或收发室取件,这种情况下快递柜为居民提供了便捷和安全保障;而有的小区则允许快递员进入小区配送到户。

李阳(化名)就住在物业允许快递员上门配送的小区,他所在的小区前两年安装了蜜罐的快递柜,但由于快递员都坐电梯上门配送,十分方便,即便是双十一等购物节期间网购,快递员也没用到蜜罐。

然而,今年春节,李阳忽然收到了蜜罐发给他的取货码,他所有的快递全部在未通知他的情况下被送到了蜜罐。

起初,李阳并没有在意,他以为小区的快件以后可能都送到蜜罐取件了。但他发现家里其他人网购的东西依然配送到户。

李阳向快递公司了解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家附近的快递集散点库房积压严重,配送压力大,所以快递员才会直接把快递送到蜜罐。

记者在微博发现,快递员在不通知收件人的情况下,直接将快递扔快递柜的行为遭到了许多微博网友的诟病。有网友表示,有的快递柜距离家比较远,且遇到过未通知便投放快递柜的情况;有的网友还要为此支付保管费;还有的网友跟李阳有完全相同的遭遇,当原本可以配送到户的小区居民逐渐被习惯默认投放快递柜后,他们小区的快递柜突然开始收费。

韵达快递的客服人员还告诉记者,快递员若未通知收件人直接将快递送至智能快递柜,会受到快递公司最严厉的处罚,不仅快递员会被罚款200元,快递员所在集散中心的责任人也会遭到处罚。而快递员配送一件快递的收入是1元,200元罚款的力度可见一斑。

那么,快递员明知不通知收件人就直接投放快递柜的行为会被罚款,为何还敢大批量不通知收件人,而直接将快件投放快递柜呢?

有快递客服人员向记者透露,有的快递点面临库房积压,快递员不足的情况,快递员只好冒险投放,因为投诉的毕竟是少数,多送几份快递获得的收入完全可以弥补罚款,所以导致出现了一些快递员宁愿挨罚,也喜欢将快递直接投放到快递柜。

已有法规规范“最后一公里”投递

“智能柜是一种进步,对于快递员和企业方都是有利的。”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认为,假如在各大社区办公楼都有智能柜,收发快递都相当便捷,更促使用户愿意使用他家快递。快递员也免于奔波上楼,工作量降低。而对用户而言,智能柜收件虽然不比上门便利,但减少了陌生人接触,也不用担心无人收快递,优势还是明显的。

独立财经评论员周正国认为,快递柜未来或将是快递业标准投递程序,起码是默许模式。“当然,生鲜和餐饮略有点麻烦,尤其是工作餐配送,不送到家门口,确实不合适。不过这可以通过快递费的定价机制调整,当面送的,快递费分给快递员的比例不同。最好还是市场化解决,自动匹配不同类型快递价格。”

但是,带来便利的快递柜,在使用上究竟有没有程序?快递员是否可以擅自将快递放到快递柜中?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交通运输部早就出台过相关法规来禁止这种不通知收件人便将快递放快递柜的行为。

2019620日,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应当按照快递服务合同约定的名址提供投递服务。寄件人交寄物品时指定智能快件箱作为投递地址的除外。”

“根据快递暂行条例的规定,快递员应把快递送达到约定到收货地址,并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倘若快递员擅自把物品放在快递柜等非约定收货地点,与之相关的签收方式也不可能实现‘收件人当面验收’。可见,快递员擅自更改投放地点的行为违法。”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说。

孟博认为,如果快递公司满足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所规定的“征得收件人同意”的前提条件,可以使用快递柜进行投递。同时,按《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快递柜企业在合理保管期限内不得向收件人收费。

但是,“合理期限”是多久?《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并未明确。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也认为,快递就应该得到同意才能够放在智能箱。“有的时候收件人不在单位,就不能当面收。快递员放在智能箱当然是最简单的办法。”

有业内人士表示,不管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创收,还是出于对法律的遵守,无论是快递员、快递公司,还是丰巢等快递柜公司,都应该致力于提升消费者用户体验,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孟博提醒,消费者遇到相关问题,可以依照《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依法维权。如致电快递公司进行投诉,拨打邮政业消费者申诉专用电话12305”进行申诉等。

}

大年初四,朱女士从河南老家奔赴北京开工上班,却发现忘带北京家里钥匙。她托家人用顺丰快递救急,为了保证实现顺丰宣传的两日达,她还根据顺丰提示附加了春节期间的额外费用。不过直到初八,快件显示刚出郑州。住了几天酒店的朱女士一气之下,找来开锁匠换了家里的门锁,前后花了近千元。

(原标题:快递员吐槽:加盟模式管理靠罚款)


2月20日,位于海淀区八家嘉苑附近的中通快递货运站点人员稀少。新京报记者 陈彦旭 摄


2月20日,位于海淀区的中通快递站点。新京报记者 陈彦旭 摄


2月18日,广渠门附近,百世快递在收件。新京报记者 刘素宏 摄

  快递站点爆仓、延迟投递引发论战;从业者吐槽加盟制,称罚款一次达几百元

大年初四,朱女士从河南老家奔赴北京开工上班,却发现忘带北京家里钥匙。她托家人用救急,为了保证实现顺丰宣传的两日达,她还根据顺丰提示附加了春节期间的额外费用。不过直到初八,快件显示刚出郑州。住了几天酒店的朱女士一气之下,找来开锁匠换了家里的门锁,前后花了近千元。

经投诉,顺丰方面表达了歉意,并承诺给朱女士进行现金赔偿。

这件事背后,是春节前后全国多地先后爆出快递公司出现货物积压的、网店倒闭的情况。在合肥、宝鸡、上海等地都发生了快递停工积压事件。2017年2月15日,圆通北京花园桥站被传倒闭,真正引发了社会集体关注。

根据中国国家邮政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近六年来,全国快递服务企业几乎每年的业务量增速都在50%左右,其中2013年增速更是高达61.6%。312.8亿的包裹数量意味每个中国人平均一年有23个包裹,这一数字也足以让中国快递行业稳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圆通、申通、顺丰等几家快递公司相继登陆资本市场。从市场规模和公司业绩来看,快递无疑是个欣欣向荣的行业。然而,进入2017年以来,包括圆通、申通、中通、韵达在内的“通达系”发生过多起网点瘫痪、罢运甚至跑路的事件,严重影响了快递服务的正常运转,这背后加盟模式的弊端也随之暴露。

  加盟店1单给1元,直营店1单1.6元

在快递行业工作了8年之久的黄良认为快递行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不管这个行业是否做出改变,至少他本人要做出改变了。

“非直营模式的快递公司都应该改为直营的,”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加盟店1单给1元,直营的1单可达到1.6元。黄良称,八年里他曾到过好几家快递公司工作,都是加盟式的公司。在他的从业经验里,加盟式的快递公司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加盟店的员工干得多赚得少,直营店的员工干得少赚得却多。”这是他最直接的看法,“我认识的辞职的有去开出租、进饭店和工厂的,也有送外卖或者做网络销售的。”

对于快递人员流失,黄良认为,“直营快递员待遇高一些,相对人员流失就会少,如果顺丰有离职的,会马上有新人补充。快递业招不到人的大都是加盟店,网络销售量与派送人员不成正比也有一部分原因。”

据他的经验,当加盟模式的快递公司招不到人时,快递公司对快递员的年龄要求也放松了标准,“有的站点老板亲自上,七大姑八大姨全上,有的找不到人退休老头老太太上。”

2月18日,新京报记者在一个“快递员之家”的微信群里看到,一位备注北京北苑中通的快递员说:“圆通爆仓,现在快递没人送,好多过年的人没有回来,现在我这还缺人呢,一个顶俩,俩顶仨用。”

2月16日,刘强东在微博将矛头也直指加盟制快递公司,他说:“这几天看到有快递公司停摆的新闻!说实话这就是电商十几年高增长隐藏起来的毒瘤。”刘强东表示,“90%以上的电商从业人员没有五险一金或者少得可怜的五险一金。以克扣配送员和卖家从业人员的福利带来的快递业、电商表面‘繁荣’该停止了!”

刘强东这番话引发一些快递从业者反弹,有自称快递公司员工者称刘强东“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忘了一半的快递是快递公司送的。”

不过,正如刘强东所说,多名一线快递员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加盟制的快递公司不会为快递员缴纳五险一金,也没有底薪可言,收入多少完全由取件、派件数量决定。

  承包商:每个快递员要收1万元抵押金

2月17日,副总裁朱锐向媒体驳斥了所谓“倒闭论”,表示圆通整体运营正常,包括北京区域内的快件收派正常进行。

圆通就是采用加盟制迅速发展壮大的快递业代表。在业内看来,加盟模式相对而言更加轻资本,企业可以凭借成本低的优势迅速将网点铺开,实现快速扩张,通达系也因此获得了漂亮的财报数据。

春节前,圆通快递财报预计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亿元至14.5亿元。申通快递2016年业绩预计盈利12.38万-12.51亿元,同比增长61.96%-63.56%。而公司借壳上市时承诺,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1.7亿、14.0亿与16.0亿元,如借壳在2017年完成,则再次承诺2019年净利润不低于19.05亿元。本次业绩预告略高于先前承诺数额。

另一方面,加盟制也存在总部对网点管控能力弱、服务质量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总部对加盟商的管理则更多通过业务量指标、返点、罚款等形式,这也无形中把成本和风险转移给加盟商。加盟商则再转移给承包商。

风险抵押金是承包商背上的第一座大山。于先生所在的北京八方来鑫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正在招承包商。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圆通北京丰台西客站的分公司,目前开放的承包区域是自己辖区的西二环到西四环。承包区域并非按照面积计算,而是由承包的人头数量决定。他介绍道,“比如说这么大是4人跑的那就划这样一个区域,最多就是4个人,1个人的派单量是100-120单。”

人头不仅是划分区域的重要依据,也是收取风险抵押金的计量单位。于先生表示,每个人要收一万块钱,双方会签订为期一年的合同,如果没有干满一年就退出就不能拿回押金。

随后,于先生告诉记者大致描述派件、取件的流程,“这个片区的货我帮你提过来,你直接来拉就行,每派一单我给你1.1元。你发往全球各地的货我帮你走件,走件的话你要每单给我1元钱的服务费,单子的费用每张将近3块钱,还要根据不同地区支付一笔中转费。人员、车辆都是你自己负责,自负盈亏的。”

双壹咨询总经理龚福照表示,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从北京到上海的快递首重每公斤最低只要3元钱,,利润空间并不大,再加上总部管理比较严格,罚款比较多,加盟站点生存难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快递员:送1单赚1元,罚款1次几百元

北京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朝阳第一营业部的姬先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这两年生意不好做,现在承包商的利润空间在30%左右。不过,北京申通石景山地区的承包商王建军认为实际上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

2016年9月,王建军的老板在拖欠了他3万多元的工资后退出快递行业,“他承包了一大块区域,后来是因为月结压款太多觉得实在划不来就退出了。”老板退出后,王建军承包了一块很小的区域,他告诉记者,刨除前期的投入成本,他还没真正赚到钱。

王建军向记者回忆了自己做快递员的日子,“我感觉这个工作就是费脑、费心、费力,一般人真的不要轻易入坑。送一单才赚1块钱,收一个件能赚一两块,如果赶上淘宝月结,一单也就挣5毛、1块。但是,一罚款就是几百块,被投诉罚500元,滞留一天罚50元。”

快递员黄良对此表示认同,那就是多派件不意味着多赚钱。“因为派件越多意味着风险也就越大,而且如果派件多了的话会影响签单率,如果签单率达不到还要被罚钱。这就让快递员有很大的压力。”

快递公司内部充斥着繁琐的规章制度。在黄良看来,这些制度更多的是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但缺乏对快递员权益的保护。

前段时间黄良所在的公司出台了必须送货到门的规定,这让他感到很无奈,快递员送货到门的时候也有可能丢掉其他的快件,这就要快递员全部负责了。

一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总部对下属加盟商的管理以罚款为主。未完成公司总部的派件比要被罚,被客户投诉也要被罚。一旦出现派件比未完成的情况,公司总部就会减少加盟商的派件费,然后加盟商再减少快递员的派件费。

该人士认为,这样的政策很容易导致加盟商不盈利,各种制度压制加盟商,快递员也跟着倒霉。

在中国物流协会常务理事刘建新看来,加盟模式的企业在基层网点的服务标准实际上是由加盟商主导,与总公司的要求会有落差,不像直营的快递企业管理那么直接。因此也就有了民营快递服务参差不齐的表现。而提升服务的关键环节在于,要让总部和加盟商企业共同研究措施,给基层快递员更多利益保障,按照规定缴纳三险一金,改善基层网点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管理部门加大对一线服务的督查、管理、指导力度,让服务标准化。

  向直营制转型:曾遭加盟商抵制

最近一年,公司白领王萌萌只会选择顺丰速递发货,“一开始是因为公司有一些重要的票据、合同要快递给合作伙伴,顺丰的速度很快,也没有出过差错。后来我自己发给家人朋友快递东西也用顺丰,虽然价格贵了点,但是服务有保证。”

其实,顺丰最早有多种运营模式。据相关媒体报道,早年间个人承包、挂靠与直营等方式在顺丰网点中并存。顺丰最早是采用合作和代理的模式,每建一个网点,就注册一个新的顺丰公司。分公司归当地加盟商所有,互相连成一个网络。顺丰快递各地网点的负责人是顺丰公司的中坚力量,他们上缴一定数额的利润,多余的留下。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民营快递巨头顺丰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大原因是它较早意识到了加盟隐患。顺丰从1999年开始花了几年时间,将加盟转向直营。据相关媒体报道,顺丰创始人在改革过程中态度坚决,对加盟商采取强硬收权:要么被全资收购,要么离开。2002年,顺丰快递终于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

圆通、申通等公司则减持加盟为主的模式。直到2011年“暴力分拣”和“爆仓”现象被媒体曝光后,加盟制快递公司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通达系在转型直营制的道路上阻力重重。在圆通上市前,一度有消息称,快递公司上市前的直营率必须达到85%以上。但就在圆通转型之际,也有报道称,2013年,在福州,因圆通欲收回站点,引起加盟商不满,多处快递件滞留。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伴随着快递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加盟商已经完成了资本的积累,逐渐做大,他们已经有能力与总部抗衡。很多加盟商都和公司长期签约,手下也有很多更小的加盟商,而一旦总部要回收直营就可能遭到加盟商抵制。

“直营模式总部管理力度大,付出的成本高。顺丰当年从加盟变成直营,在管理、资金上都投入了很大成本,这是普通快递公司很难一下子做到的”,中国物流协会常务理事刘建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直营和加盟哪种模式会成主流?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未来中国民营快递必然是直营为主,加盟为辅,加盟模式不会成为主流。

他表示,以加盟模式做成功的龙头快递公司,未来最多也就是一两家。利润率不断下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快递企业深陷价格战泥潭。虽然快递业加盟门槛低,但是要赚钱并不容易。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近万家快递网点将快递业拉进了价格战的泥潭。

刘建新认为,两种模式会长期并存,各有利弊,并且对于一家公司而言,这两种方式其实是交叉使用的,顺丰也只是以直营为主,同时也有少量加盟。直营和加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看总部和加盟商的利益分配,以及对基层快递员的关怀。

对于快递行业的效率提升、产业升级,刘建新认为,快递业的运行和十年前相比,已经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向劳动、资本、技术结合发展。大型快递公司的规模化经营业务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仓储一体化、冷链服务、自营航空货运公司、国际快递服务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刘素宏:不给快递员加菜,电商也会难过

最近的圆通物流站点关闭,其实只是物流行业积弊的一个阵痛反应而已。其实,加盟商跑路、快递员罢工的行业痛点早已有之。快递、物流作为电商行业的血脉,又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配送环节中高度依赖人力,无论人工智能多么火热,目前尚没有机器人能够做到精准找到用户门牌号、敲门判断用户是否在家、将快递放到合适位置的任务。因此,在整个电商产业链两端的快递行业反而成为了互联网化最弱的一个环节。

正是因为配送缓解依靠大量人力,加之门店、管理、仓储等需要大量投入,才让加盟模式有了商机,但在利益分配中,快递公司切分了加盟商的大部分利润,而对加盟商管理也很难下沉、落实,这是这次快递之痛大爆发的一个原因。

正是电商的火热催生了快递行业。电商最初靠低价竞争取胜,甚至有9.9元包邮的商品,以微利换市场,快递行业也在走相似的发展阶段。

快递大发展背后是巨大的人口红利、廉价劳动力支撑。而事实上,这样的模式,一旦有另外的行业愿意以更合理的薪酬来雇用劳动力时,快递行业的底层劳动力就会被撼动,这也是为何当外卖行业迅速扩张时,会有大批快递员转向外卖配送员。

在电商产业链条中,快递行业可能是互联网化最迟缓的一个环节。此前我听说某快递公司想引进AR(增强现实)眼镜,有了AR眼镜,快递员可以通过脑电波让眼镜进行扫码、收款等,解放快递员双手。但是因为实际应用场景中,楼道光线等各种原因所限,这个应用一直无法落地。在越来越崇尚人工智能、相信科技的今天,其实在人工智能距离人类智力的最后一纳米之时,也是最难推进的。在人工智能不能完全替代快递员之际,每年300多亿快递还是要依靠快递员传递。

目前除了顺丰主要采取自营模式外,“通达系”快递都靠加盟模式,不解决加盟商与快递公司的利益分配,就很难让底层快递员能够获得体面的待遇和规范的五险一金,而雪中吃盒饭的快递员也会将戾气投射到每一个快件和用户上。是时候,正视加盟模式中的利益分配,以及快递小哥的待遇问题了。不然,这个痛点会让整个电商产业产生危机,并非危言耸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随意罚款违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