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专业毕业后拿什么学位呢?

为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对基础学科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学科——贯通式”复合人才,上财今年增设了“金融学+统计学”的双学士学位专业,并在部分省市区试点招生。作为上财优势专业的缩影,“金融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专业在学校整体培养中汇聚一流师资,强调学科交叉,宽口径招生,厚基础培养,非常适合兴趣广泛并学有余力的有志学子。快来了解一下吧!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正以迅猛的势头重新塑造着金融生态,成为当前金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积极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传统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也在争先恐后地进行金融与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具有深厚数据分析背景的金融人才出现大量空缺,社会急需一批金融与统计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金融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 项目由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统计与管理学院联合招生培养,目的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统计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善于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开展大数据分析、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一流复合型研究人才或专业化管理人才。通过两个方向的课程培养后,学生在毕业时可获得“经济学+理学”两个学士学位。

本项目强调学科交叉,采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在夯实共性基础的前提下,鼓励特长发展,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和上海市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作为技术平台支撑;

教学模块涵盖多门与金融机构合作的产学融合课程以及综合实验课程;

金融学和统计两大优势学科,汇集10余位国家级人才及大量省部级人才;

专设100万“谋英大数据”金融创新人才奖学金;

学校及学院订购彭博及万得等国际国内重要数据库20余家,自建数据库10家;

“两翼一体”的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习保障;

响应国家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面向未来培养复合型卓越人才。

韩康教授金融监管移动课堂走进各大金融机构

《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进校园工作合作备忘录》正式签约

兴业证券慈善基金会“兴教-谋英教育公益”基金为本培养项目设立奖学金

由金融与统计两个学科组成的师资团队力量雄厚。现有教师44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4名。此外,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4人次、各类省部级人才计划15人次。专科教师具有两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大背景和基础:金融学科多位教师从事金融计量、智能投顾、金融大数据建模等教学和研究;统计学科多位教师从事金融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金融学相关课程的教学。

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金融为核心、理工文法为两翼的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拥有“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以及金融学和统计学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校强大的师资团队和高水平学科平台,以及金融学院、金融科技研究院及业界共同建设的上海金融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统计与管理学院、国家统计局共同建设的数据科学与统计研究院,本培养项目拥有强有力的学科交叉融合平台,以及科研、实验教学、实习实践的丰富资源。

长三角国际论坛“公司金融与金融市场”分论坛

第三届中国金融教育发展论坛

“金融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 项目采用国际通行的金融学专业和与时俱进的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共同课、专业课程、学科融合课程(个性化)、毕业论文及毕业实习、第二课堂构成,共计175学分。

主要专业课包括数理统计、概率论、政治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算机编程、投资学、数据结构、公司金融、货币银行学、线性模型、计算统计、机器学习、分布式计算、多元统计分析、金融科技导论、随机过程、国际金融、数据分析与可视化、金融计量学、保险学原理、结构化金融产品、资产组合管理、投资银行学、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验金融学、非参数统计、抽样技术、生存分析等。

此外,双学士学位项目特设了强化金融和统计学知识交叉的融合课程,主要包括深度学习、综合实验课I——金融大数据建模与文本分析、综合实验课II——金融科技应用与区块链技术、商务统计建模与决策、金融模拟与实验、计算与优化、复杂金融网络分析、程序化交易、智能投顾与动态资产配置等。

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出国深造、攻读研究生或就业等。

就业领域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等)、市场中介机构、金融科技企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可从事金融科技、金融大数据相关系统的设计、开发、科研与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在相关公司从事资金融资、投资工作,或在高校、研究所进行相关研究与教学工作等。

本项目在不同省份按照“金融学(金融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就读金融学院)”或“金融学(金融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就读统计与管理学院)”口径招生;招生计划共30人,计划来源为金融学院、统计与管理学院各划拨15人,学生分属两个学院管理;教学过程中组成一个30人的教学班,按照统一的教学方案进行培养和组织教学。

}

2010年陕西省教育厅下发《关于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度增设本科专业的批复》(陕教高[2010]27号)文件,“统计学”专业获准增设,所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后于2013年更名为经济统计学专业。本专业将经济学与统计学两个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形成包含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工具、应用实践的培养体系。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社会对统计信息的依赖不断增强,本专业通过对学生进行统计学与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强化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统计学方法应用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使学生具备复杂经济社会实际问题统计测度、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均具有博士学位,陆续引进具有英国、日本等海外学历和境外工作经验的人才,整体师资队伍年龄趋于年轻态。教学队伍的整体科学研究状况处于良性上升通道,每人均承担有省部级或国家级课题,科研活动和教学工作互为助力,通过实施有效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对科研的投入,取得了在SSCI和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等标志性成果。目前已毕业三届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和就业的比例基本保持平衡,毕业生受益于良好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夯实的统计技能,面对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复杂现实问题的处理方面表现出很好的主动适应能力。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良好的经济学素养与统计学基础,具有广泛适应性和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社会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能够熟练掌握运用综合统计技能,胜任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又能在不同行业领域从事数据调查、咨询决策、信息分析预测和其他经济管理等工作,其中一部分可进一步攻读高一级学位。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在素养、能力和知识结构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培养。

第一,政治思想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第二,人文素养:熟悉国情国势,具有宽阔的全球化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品位的审美观念、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专业素养:具备学科和专业理念,强化使用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与决策并且能够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意识。

第四,健康的身心素质: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环境适应能力,毕业时通过国家大学生体能测试。

第一,创新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对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变化的密切关注意识。

第二,学习研究能力。通过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学方法的系统学习,对数据归纳和判断决策等统计思维能力有效训练,提升对复杂经济现实问题有效解决的能力。

第三,数据认知、处理与分析能力。通过数据生成、数据组织和数据应用等技术训练,培养数据认知能力,熟练掌握运用统计工具探索现象的数量规律的能力。

第四,社会实践和沟通能力。具备丰富的统计调查与实践经验,同时具备良好的中英文表达和分析逻辑与叙述逻辑能力,以及积极的社交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第一,思想政治知识:熟练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政治知识。

第二,专业知识。掌握经典和主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前沿应用,掌握经典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和大数据技术前沿知识,能够熟练应用相关软件进行较复杂的经济建模和数量测度,以及深入的统计分析和经济意义解释。

第三、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各种主流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熟悉国内外宏微观数据库,能够查找和阅读中英文文献,掌握专业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

第四、人文社科知识。拥有比较丰富的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律、体育和美学美育等人文学科知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新生研讨):自选;

(2)思想政治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

(3)军事课程:包括军事理论、军训;

(4)分层次通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

(1)学科平台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导论、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软件。

(2)专业核心课程:国民经济核算、抽样技术、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数理经济学、贝叶斯统计、机器学习。

(3)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践教育周或学年实习。

(1)专业选修指选课程(本专业内所开设的课程):非参数统计、货币与金融统计、市场调查与分析、人口统计、企业统计、社会与科技统计、资源与环境统计、金融风险管理、数据挖掘、随机过程、博弈论、投入产出学、统计学前沿专题、大数据技术选讲。

(2)跨专业选修课程(经济管理学院内其他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基础会计学、金融学、公共财政学、管理学、财务报表分析、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分析与模型、保险精算、经济学说史、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电子商务基础。

(3)公共选修课程:指非经济管理学院所开设的非经济管理类课程,可以在西北大学其他学院或者在互认学分的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高校选修。

(1)学年论文:大学二、三学年,在导师指导下分别完成一篇学年论文。

(2)毕业论文:参与政府管理部门、市场调查企业的实习实践,完成毕业论文。

(3)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包含各级创新创业项目(大创项目)、各类学科专业竞赛项目(包括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及学科竞赛推动计划所涉及竞赛项目)及社会实践项目(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调查)等。

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结构表







毕业需要达到的最低学分数

五、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类型

本专业学生完成四年学制毕业时需修够153学分。

其中,通识通修模块应修够63学分:(1)通识教育(含新生研讨):10学分;(2)思想政治课程:17学分;(3)军事技能:3学分;(4)分层次通修课程:32学分。

学科专业模块应修够44学分:(1)学科平台课程:16学分;(2)专业核心课程:22学分;(3)实习环节:6学分。

开放选修模块应修够32学分:(1)专业选修课程:16学分;(2)跨专业选修课程:10学分;(3)公共选修:6学分;

其他模块应修够14学分:(1)学年论文:2学分;(2)毕业论文:8学分;(3)创新创业教育实践:4学分。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要求学生参与5个环节的实践教学,合计20学分:

(1)实践教育周或学年实习

时间:第1、2、3、5学期的第20周及寒(暑)假

实习地点及实习内容:安排实习基地或者社会调查项目,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实践需要设计。

实践教育周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实践需要设计安排。

考核方式:参照《关于加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实践教学工作的规定》《关于增加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学年实习环节的安排》执行

实习内容:根据设计实习计划要求进行。

考核方式:参照《西北大学本科生教学实习管理办法》《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实习工作条例》等执行。

考核方式:参照《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

(5)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时间:第一、二、三、四学年

考核方式:参照西北大学教

七、指导性教学计划(见附表)

通识教育(含新生研讨)















0 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 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 0









0 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0 0
0








0 0






0 0









0









0









微积分Ⅰ(第三层次Ⅰ) 0 0









微积分Ⅱ(第三层次Ⅱ) 0 0









线性代数(第一层次Ⅲ)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0 0









0 0









跨专业选修应选学分总数













在非经济管理学院所开课程中任选



























本专业选修应选学分总数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包含各级创新创业项目(大创项目)、各类学科专业竞赛项目(包括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及学科竞赛推动计划所涉及竞赛项目)及社会实践项目(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调查)等。
}

1、全国各高等学校本科2019年应届毕业生。

2、学习成绩优秀。985高校学生本科前3年总成绩排名在该校同年级本专业前30%;211高校学生本科前3年(或前5学期)总成绩排名在该校同年级本专业前20%。在科研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不参照上述标准。

3、有志于从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领域的应用和学术研究工作,并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

4、学风端正,品德良好、无任何违反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行为。

统计学(大数据统计方向)

统计学(统计机器学习方向)

统计学(商务统计方向)

统计学(大数据统计方向)

统计学(统计机器学习方向)

统计学(金融大数据统计方向)

统计学(医疗大数据统计方向)

统计学(能源环境大数据方向)

1、网上系统报名:报名时截止时间至9月5日

2、材料提交程序:申请人登陆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在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中选择“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在系统中选择“推荐免试硕士生-(科学学位)统计学”专业或“直接攻博生-统计学”,进行网上申报。专业报错的申请视为无效报名。

登录报考服务系统,以个人电子邮箱进行“注册”,注册时请填写个人真实有效信息。只可填报一个申请志愿,不可兼报。申请信息填写完毕、确认无误后点击“确认并提交”,申请提交后信息不可更改。

(1)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片,电子版JPG格式,150×200像素,大小30K以内;

(2)本科阶段历年成绩单(须加盖教务处或院系公章),JPG或PDF格式;

(3)外语水平证明,如CET四、六级成绩等;

(4)有关获奖证书和学术科研成果(发表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

(5)个人陈述一份(不超过800字)。

2、确认并提交网上申请后打印材料(统一用A4纸)

(1)《复旦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登记表》1份(复旦大学学生);

(2)《复旦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表》1份(其他高校学生);

(3)《复旦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专家推荐信》2封(其他高校学生)。

3、纸质材料寄送:在复试时将纸质材料交至学院。申请直博的同学还需提交科研计划书。

4、通过网上申请系统填报和提交的相关申请材料原件请于面试时携带以备验证。

1、申请人在网上提交的信息必须准确、有效,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取消申请资格。

2、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院系、学科、专业请参考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复旦大学招收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在最新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公布之前,请参考上一年度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3、凡有意向申请复旦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者,除须在我校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中预申请外,还须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2018年9月中下旬开通)中注册、填报志愿,并接收、确认复试及待录取通知,详情届时请关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

4、大数据学院保留最终解释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拿学位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