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文峰高一用的什么教材?

2018年霍山文峰学校迈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征途,霍山文峰人坚持“以人为本&rdqu...

2018年霍山文峰学校迈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征途,霍山文峰人坚持“以人为本”为山区孩子造一所有品质学校的初心却未变,并正续写新的篇章。 ——题 记

创办于2005年的霍山文峰学校,历经13年已发展成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办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逾万人,并一举斩获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安徽省首届十大杰出民营学校,六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等殊荣,其辉煌的成功之路确实引人击节侧目。

沿着霍山文峰人为山区孩子造一所有品质学校的发展轨迹,记者深感,正是霍山文峰人围绕“以生为本”的治学方向,确立了“以师兴校”的治校方略,不断充实内质,提高办学品味,凸显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文峰模式”的发展之路。

2018年4月6日,霍山文峰学校诞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33岁的吴允富成为新校长,开始了新的接力。

翻开吴允富的履历,记者发现,从2008年3月进入霍山文峰学校担任教师起,他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先后担任班主任,级部主任,德育部主任,副校长,其中年级部主任干了8年,是学校教学改革“十佳标兵”,并荣膺全县“优秀教师”。

九年前,本报记者就走访了他。吴允富的课堂既有刚性的要求,也有柔性的鼓励,两个方面很契合。“静下来,专心投入;动起来,做课堂主人。”吴允富的话,总有着思辨性。

承担意味着责任,接纳必须要付出。作为一名由霍山文峰学校培养的年轻校长,吴允富老成持重,有着超越其年龄的成熟。他直言,校长一定要出思想,必须在思想上去引领学校走上更高方向。尽管校务繁忙,可吴允富说他最喜欢的职务是班主任,站在教学第一线是他最难忘的,也是最快乐的。

副校长刘杨,2010年进入霍山文峰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他,走上了数学讲台,从初中的学困班入手,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家访到大山深处,远的跑到了外县区,最后所带班级荣获年级最佳。随后,刘杨担任了学校电教中心主任,年级部副主任,教务处副主任,年级部主任,副校长。

“对学生,除了激情,更多的是责任;带队伍,必须坚定信念,并要不停的努力付出。”与刘杨交流,他谈的最多的是他与学生,与团队,与学校共同成长的过程,并多次提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谢登亮,2008年阜阳师范学院毕业后进入霍山文峰学校,现担任高中部副校长。从担任初中数学教师起就崭露头角,他特别注重课堂建设,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题,但绝不能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10年来,他所带的班级总是年级的佼佼者。

“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影响了我的一生,我的志向就是想当好一名老师。”在谢登亮看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课堂之外的东西影响更多,比如教给学生们的数学思维。

与此感同身受的还有初中部副校长刘江。自2010年9月到霍山文峰学校,先后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德育处主任、教学处主任、副校长。“为师者,思想上的引领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刘江说,课堂改革早已步入深水区,要下去游一游才能知深浅,否则很危险,一定要学习,要思变。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只有具备高水准的职业道德和过硬业务技能的教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来。”这是在霍山文峰学校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

作为一名记者,从霍山文峰学校创办起就在关注,可以说见证了她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学校还很困难时,霍山文峰人就响亮的提出“吃苦奉献,负重奋进”的口号,倡导教师发扬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无上光荣的信念。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校领导们率先垂范,用无声的行动影响教师,树立高尚的师德早已成为霍山文峰学校的精神传统。该校领导班子也一直遵守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领导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教师不做的,校领导也不例外。

为使师德建设规范化,该校制定了《霍山文峰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作为教师的行为准则;建立定期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时事政治理论,提高思想觉悟;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来校作报告或观看师德教育录像,引导、启发教师提高师德觉悟;不定期印发师德学习材料,组织教师自学,提高自身修养;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

作为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教师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年轻,有活力,有激情,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也由于年轻,缺乏教学经验和阅历。学校一方面制定更加优越的激励机制,让教师们“多劳多得,优劳多得”,从制度上引领和保障;另一方面千方百计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竭力为他们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并形成了“教师依靠学校成才,学校依靠教师育人”的良性循环。

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师德建设的丰硕成果,不仅涌现出一大批敬业乐教的功勋典型,也使得整个教师群体更加向上、奋进。同时,良好的师德也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必然促进了学风的转变。如今,不管何时走进霍山文峰学校,书声琅琅的早自习、鸦雀无声的晚自习、整齐划一的大课间,无不使人感到其校风的良好端正。

没有固定的讲台,每个班都有三块黑板,所有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小组,上课时不再照本宣科,提问、探究、解答、评价......走进霍山文峰学校的课堂,“餐桌式”座位、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争相对话的场景随处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被彻底颠覆,过去“填鸭式”的无趣课堂变得热闹起来,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和所有学校一样,该校原先的课堂也是老样子,这一切的变化是霍山文峰人十多年心血的凝聚。

“原来我校的学生入学没有经过筛选,又大多来自农村,生源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课堂教学非常困难,当务之急必须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安徽文峰教育集团总校长刘彬坦言,因为课堂才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战场,面对那些不同层次的生源,必须要改变传统课堂模式,首先必须对教师的角色进行解构和重塑,其次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努力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

在刘彬的竭力主导下,2008年该校就加入了教育部“十一五”《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实验,并得到了中央教育科学所专家韩立福博士的专门指导,但这种以“先学后导、问题评价”为主要特征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索,曾引发许多人的质疑,在认真思考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该校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并用行动作出了回应,最终获得师生和家长们的广泛支持,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表现为“教学更民主,关系更融洽,课堂更开放”,教学质量也迅速跻身全县前列。

“教学因改变而美丽,重要的是形式背后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教育质量的追求更高。”在刘彬看来,变易成难,变是唯一的不变!霍山文峰学校的成功没有秘诀,有的是拼搏和干劲,有的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胆探究和坚持实践。

十年磨一剑。霍山文峰学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该校特色的“QIT”高效教学模式,教师们在教学中找到了提升自身生命价值的“抓手”,“不做教书匠,要成为智慧的教育者”已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毫无疑问,教师发展,学生受益,课堂教学改革真正为该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连续11年中考,各项教育教学指标均居全县前列,八届高考,本科达线率实现了一年一个台阶、七年七大跨越的良好态势,并实现了培优转差、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目标。

如果把霍山文峰学校比作一条育人的长河,那么教师就是汇成这条育人之河的潺潺碧波;如果把霍山文峰学校比作浩瀚的夜空,那么教师就是编织这美丽夜空的灿烂星辰。

霍山文峰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6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6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61人,二级教师301人,平均年龄30岁,这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与学校领导交流中,他们谈的最多的就是教师,并直言“他们最辛苦,功劳最大,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大学优秀毕业生”陈义杰自来到霍山文峰学校,就把教学当成最大的乐趣,并尽职尽责,积极思考和实践着新课改中的新教育,多次被评为“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现已荣升为高中部校长。

叶远东,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自2007年7月来到霍山文峰学校就没离开过。12年一线教学,九年的班主任早把他锻造成为学校知名的“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所带的班级一直是全校的骄傲。“在这里,我很幸福!”叶远东说。

生物教师刘影,家在皖北界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杭州发展,2011年随爱人调动来到霍山文峰学校。“一开始,心理落差很大,但慢慢喜欢上了这里。”刘影告诉记者,这里先进的办学理念一下子吸引了她,更欣喜的是学校领导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现在是学校功勋教师,当上了生物备课组长,还主持学校对国际奥林匹克生物学的研究,很忙!但真的很有收获。

方舟,同样是外县区人,2007年7月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了霍山文峰学校。从“站稳”课堂,“上好每一节课”到全市语文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全县“优秀教师”,所带学生荣获全县第一名后升入北京大学。

高中化学教研组组长俞荣炳,自2008年来到该校,很快就成为教学能手,其“以生为本”的民主班级管理模式很有特点,所带班级总以班风纯正、学风浓厚得到了一致好评。

汪邦东,毕业后一直在从事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的教学,2015年开始担任学校的摄影俱乐部教练,去年在全省教育摄影大赛中,所带的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的好成绩。

作为美术教师,李玲玲将剪纸编入艺术类校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以活动开展为主渠道,让学生走近剪纸、亲近剪纸,受到越来越多文峰学子的推崇和喜爱。

音乐教师何家贝,硬是把一个单一乐器组成的民乐小合奏,发展成为拥有打击乐、弹拨乐、拉弦乐、吹管乐四个完整声部的全编制乐团,并让乐团成为留守孩子们的快乐之源。 “悟透自己所传之道,精通自己所授之业,释尽学生所学之惑”一直是杜峰不懈的追求。入校九年,他以先站住再站高,先仿造再创造,先升值再升职的丰富经历诠释了霍山文峰教师的代表性嬗变。

还有陈明友、崔浩、储成佳、胡国兵、汪仁林、王俊业......霍山文峰学校的优秀教师可谓枚不胜举,其典型事迹真是言无不尽。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成为了霍山文峰学校不断创造辉煌的中流砥柱,更是该校取得一个个不朽业绩的坚强基石。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总冠军殷怡航回母校看望恩师


教育的实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的建设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所以“教师第一”。事实上,霍山文峰学校过去的成功之路早已诠释了这一点,未来呢?同样如此。□本报记者 韦玉柏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霍山文峰学校信息还没完善,小编在努力施工中...

覆盖信息:霍山文峰学校介绍、霍山文峰学校教学质量、霍山文峰学校师资力量、霍山文峰学校校园环境、霍山文峰学校招生情况等...

如果您发现网页当中的任何错误,欢迎发送邮件(zhangran# #请用@代替)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更正,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霍山文峰学校高中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